我们家族已经好几个得癌症的了,我爱会不会重来也容易得?

  作者:林东昕&
  癌症是怎样形成的?除了环境的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在相同的环境下,比如吸烟,为什么有的人会得癌,有的人却一辈子不得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著名研究员林东昕以他的十年研究成果,揭秘――&&
&&&&&&& 恶性肿瘤也叫癌症。在全球,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多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70年至2004年死亡率上升了20.7%。2006年在全国进行的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显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5.9/10万,占死亡总数的22.3%,是高居全国城乡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而每年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未来20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将继续上升。随着人口的老化,预计到202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到300万,死亡300万。现患病人达660万。肿瘤已成为我国沉重的疾病负担。加强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在一些大中城市,恶性肿瘤居死亡病因的首位;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则明显高于城市。恶性肿瘤高发区多在农村,是农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更严峻的是,我国正处于由发展中国家高发肿瘤病谱,向发达国家高发肿瘤病谱的过渡时期,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肿瘤病谱并存的局面,这对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造成严重影响。
  有人得癌是因个体存有遗传易患基因
  控制恶性肿瘤、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有效预防,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这已成为共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恶性肿瘤是个体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经多阶段过程最终形成的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诱因。但是,在暴露于相同的环境因素或条件下(如吸烟),有的人患肿瘤,有的人却一辈子不患肿瘤,这个现象提示人们,个体的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工作都表明,个体之间遗传背景的差异是造成肿瘤个体易患性不同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肿瘤遗传易患因素,有助于鉴别高危险人群和个体,这对有效预防、控制恶性肿瘤具有战略性意义。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家发现,在一些罕见的家族性发生的肿瘤中有特定基因的先天性突变,正是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最终导致一些人发生肿瘤,这种突变基因叫做肿瘤“易感基因”。然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并不存在这种先天性突变的基因。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科学家发现,决定细胞生命活动的基因存在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是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易患因素。携带某些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格外敏感,在漫长的人生中经过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而易患肿瘤。
  基因变异就容易得癌
  遗传变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单核苷酸多态(组成基因的DNA序列中单个碱基的差异)。另一类是DNA的拷贝数变异(多数人是两个拷贝,但有些人拷贝数增加或减少)。
  单核苷酸多态与人类疾病易患性的关系,是近20多年来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我们实验室从1996年开始研究单核苷酸多态与肿瘤易患性的关系,经10多年的努力,研究了致癌物代谢基因、DNA修复基因、细胞周期控制和凋亡信号通路基因、免疫关键基因等多个生物学通路的基因遗传变异与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易患性的关系。发现了多个与这些常见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研究都发表在权威的国际专业杂志,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项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期刊的重要研究成果获得2007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这些研究为阐明我国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差异的遗传因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寻找与癌症相关的易感基因和遗传变异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技术的进步,目前,我们实验室正在用新一代最先进的检测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整体上寻找与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易感基因及其遗传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以及其他一些遗传变异,不但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易感性有关,而且,影响不同个体对药物治疗的疗效。例如,同样是肺癌病人,不同个体对化疗的疗效可能会有很大差别,有些人疗效很好而另一些人疗效不佳。我们实验室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探讨遗传变异与药物疗效的关系,研究遗传变异如何影响不同病人对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反应。
  在一项即将完成的由国家863项目资助的研究中,我们用全基因组芯片,筛查与小细胞肺癌铂类药化疗疗效差异相关的单核苷酸变异。结果表明,用6个单核苷酸变异,就能将疗效好与差的病人区别开来;同时,还发现有些单核苷酸变异与肿瘤复发转移以及预后相关。这些研究成果,将来有可能成为指导肺癌病人铂类药个体化治疗的预测指标,应用于临床以避免一些病人的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文章链接:
  林东昕,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林东昕课题组自1996年起开始遗传变异与肿瘤遗传易患性的关联研究,至2008年已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70多篇发表在包括《自然遗传学》、《自然医学》等国际著名和重要期刊上,在肿瘤病因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部分研究成果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我来说两句(0)
[Ctrl+Enter]
知名企业招聘
医药/产业</
相关文章:
加载相关文章......
今日文章:
加载今日文章......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5分钟测试 你容易得癌症吗
核心提示:癌症,二十一世纪的致命杀手。严重危胁着人民的健康。不少人会总想着癌症那么多,究竟自己是不是目标之一呢?大家来做一下这个癌症测试,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一起来预防癌症吧。
  癌症,二十一世纪的致命杀手。严重危胁着人民的健康。总有人问,“现在为什么癌症这麽多?另外,我自己会得癌症吗?”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癌症和那些因素有关,有些因素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是,许多因素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约束减少对我们的伤害。大家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测试一下你容易的癌吗?  1.我吸烟吗?  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吸烟和癌症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如果我们减少吸烟或戒烟,或者我们根本就不吸烟,那么,我们罹患肺癌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吸烟的朋友,戒烟从现在做起!  2.我超重吗?  什么叫超重?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百度一下“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评定标准: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现在的资料证明,肥胖和结,以及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能够减少肥胖,罹患这种疾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许多。  3.我有癌症的家族史吗?  现在的研究曾显示,癌症是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不是父亲得什么癌孩子就一定得什么癌。遗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罹患肿瘤的家族,特别是家族里多个亲属有癌症病史的人,应该注意,在四十岁后经常去查体。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4.我吃得健康吗?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许多癌症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相关,比如我们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酗酒,会导致肥胖,,我们吃的腌制的咸菜,烤制的肉类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我们应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限制肉类的摄入。这样可以减少罹患癌症的机会。  5.我运动吗?  健康的体魄需要锻炼,我们应该加强锻炼,减轻体重,保持充足的精力,运动可以使人充满活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身体练好是至关重要的。  6.我有癌前病变吗?
  许多癌症是有癌前病变的,如果我们及时发现,就可以处理,减少罹患癌症的机会。癌前病变包括:结肠直肠的,女性,炎症性肠病,消化道溃疡等。我们发现这些情况应该及时地到医院就诊。  我们问了自己这么多问题,就是要说明,只要我们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远离癌症,引领健康!(责任编辑:卜瑞莹)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微信号开通!
别再为真真假假的癌症信息所困扰,用手机扫一扫或通过公众平台搜索“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并关注,每天一条专业实用的防癌抗癌资讯,还有专家答疑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豆腐素来被称为“豆腐肉”,不但含有优质的蛋白质,根据不同的做法还能为人体补充大量的钙、镁等重要矿物质,加上价格便宜,做法多样,深受人民的喜爱。今天食神来为大家介绍一道美味的豆腐菜。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坐月子可以变得科学,而且是个很快乐的过程。为了妈妈和宝……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反流性食管炎目前在我国成人的发病率为6-8%,老年群体发生…… []
避孕药最好事后吃比较好,以后最好采取避孕措施,用安全套…… []
国内最大规模癌症生存率数据总分析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因此,不少癌症患者将希望寄托在海外就医,认为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和研发的新药能挽救他们。但实际上,海外就医往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黎功大夫本人发表
肺癌有家族史吗,我家族已有好几个病例了!?? _肺癌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您好,我的父亲在9年前去世,当年他只有49岁,今年我姑姑查出得了同样的病,是肺癌,68岁,现在又发现我的堂姐也得了这个病,只有40岁。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我父亲3岁和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我的家人十分恐慌,请问大夫,这个病遗传吗?补充一下,我父亲在30岁前只有两年的吸烟史。
肺癌是目前癌症的致死的首因,发病率非常高,在城市和农村都是首位病因,长期吸烟可以导致肺癌的发生,但是肺癌并不遗传,如果你家人患肺癌的多,说明你家人容易患肺癌,也叫遗传易感性,但是不是一定会得肺癌。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非常感谢您能抽时间回答我的问题,但我还想请教一下,我的家人容易患肺癌,那我们要不要经常去体检,平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不吸烟。也别被动吸烟。减少有害气体接触。
每年查体一次。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黎功大夫的信息
擅长运用现代放射治疗技术(适形放疗、调强放疗、X刀和γ刀治疗)配合介入,中药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肠...
黎功,男,主任医师,肿瘤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日本归国学者。擅长肝癌,肺癌,乳腺癌,肠癌的综合治疗,尤...
黎功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电话咨询服务评价
[广西]患者反馈:
[山东]患者反馈:
[江苏]患者反馈:
[浙江]患者反馈:
[云南]患者反馈:
肿瘤综合科可通话专家
上海胸科医院
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郑大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肿瘤医院
胰腺肿瘤科
郑大一附院
山东省立医院
青岛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黄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我十八岁父亲得癌症我会不会遗传
这年头,谁身边还没个得癌症的人呢?似乎每隔一阵子就能听到“某某得癌症了”这样的消息,怎么感觉癌症越来越多?数数自己的亲戚,少说也能找出一两个,会不会有一天癌症顺着遗传的血脉找上我?
担心自 己会不会得癌,先得知道癌症是怎么来的。其实癌细胞都是从正常细胞转化而来,比如病毒、射线、化学物质刺激你的正常细胞,让它突变成为了癌细胞。而人类寿 命的延长,恰恰给这种突变制造了机会,人活得越久,细胞变异的机会越大。大家总以为古时候的人不得癌,其实他们还没活到细胞能发生变异的年龄就因为其他原 因死亡了。
  亲人得癌你“沾光”?
  癌症是细胞中的DNA发生了变异,DNA是遗传的基础物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癌症是和遗传有关的。那是不是意味着癌症患者的下一代都会得癌?
  显然不是的,癌症也分“遗传型癌症”和“非遗传型癌症”。首先,癌基因也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只有显性基因才会起作用。
  如果很不幸,你遗传到了显性基因,但这个基因想要在身体里捣乱,还得需要你的“配合”——比如坏的生活方式,比如污染的生活环境——不良基因+外界刺激,二者相互作用才会造出癌细胞来。
  一个癌细胞是不会让你得病的,当人体的癌细胞数目超过100万个时才会出现癌症的症状。幸好人类的身体里还有抑癌基因的存在,负责跟癌基因进行战斗,如果抑癌基因战败,或是本身也有毛病,癌症才会找上门。
  通俗一点说,遗传只是让你“底子薄”,真得癌了还是因为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够好。
一个家族的癌症魔咒
  据说拿破仑一家子胃癌,爸爸、爷爷、3个姐妹、4个兄弟,以及他本人都死于胃癌,看起来这种癌症的遗传风险已经远远超出30%了, 医学上称这种癌症为“家族性癌症”,它跟我们通常理解的“遗传性癌症”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前面讨论的“遗传性癌症”,其实还是生活方式起主要作用的,但对于“家族性癌症”,则是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它让家族里很多成员都患上同一个部位的癌症。所以,这类家庭往往不得不在孩子还健康的时候,就选择预防性的手术。
  查基因能预测你会不会得癌?
  香港亚太医疗教授认为,癌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疾病,人类目前认识到的癌基因只是庞大冰山的一角,还有很多很多癌基因是人类尚未发现的。基因检测只能 检测那些人类已知的基因,这种笼统的检测太不准确了——如果检测你没有癌症基因,并不能保证你不得癌;反过来,如果检测你携带癌症基因,也并不代表你得癌 的风险高。
  能但对于家族性的癌症,通常由某种特定的基因起作用,对于这种特定基因的检测,是有可能预测出癌症风险的。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会不会重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