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怎么得的 什么是板层状撕裂鱼鳞病,该怎么治?

当前位置:
&板层状鱼鳞病
什么是板层状鱼鳞病
治疗用药包括: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
有些婴儿有遗传过敏素质(异位性素质),家族中也有异位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儿对食物过敏,血中IgE数值增高,嗜酸细胞增高。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损害逐渐限局于四肢屈侧处(肘窝、腘窝),...
有些婴儿有遗传过敏素质(异位性素质),家族中也有异位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儿对食物过敏,血中IgE数值增高,嗜酸细胞增高。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损害逐渐限局于四肢屈侧处(肘窝、腘窝),...
鱼鳞病又称“蛇皮癣”或蛇身,是一种皮肤干燥,鱼鳞状脱屑为主症的皮肤病,典型的症状表现在全身皮肤干燥,有灰褐色鳞屑和深重斑纹,起白皮,类似“鱼鳞状”或蛇皮状,冬重夏轻,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若久治...
您好,鱼鳞病很难根治,建议看看中医,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洗澡的时候忌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加重皮肤的干裂.清洗患处的时候,动作要轻揉,不要强行剥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的感染.
隋《诸病源侯论.蛇皮侯》中说“蛇皮者,有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腠理受于风,则闭密,使血气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剥,甚状如蛇鳞.”现在认为多有先天禀赋不足,而致血虚风燥,或淤血阻滞,体肤失养而成,禀赋不足者...
按地区找医院:
按地区找医生:
所属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疾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痤疮、白癜风、脱发、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
所属单位:上海瑞金医院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所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疾病:在银屑病、白癜风、脱发、慢性皮肤瘙痒、婴儿血管瘤、血管炎、复...
厂家:重庆碚陵药业有限公司
疗效:各种痤疮、角化异常性皮肤病,对鱼鳞病、银...
蛇皮癣是一种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褐黑色鳞屑,状如蛇皮...
高起性鱼鳞病(ichthyosis hystrix...
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
皮脂缺乏症(asteatosis)是皮脂腺分泌的减...
Pardo和Castt1e(1932)首报,Sjo...
用途:临床用于对皮肤病患者进行紫外光的皮肤照射辅助治疗。
用途:该产品临床适用于色素痣、血管痣、各种疣、皮赘、尖锐湿疣皮肤科常见病的治疗。
用途:用于带状疱疹、玫瑰糠疹、花斑癣和银屑病的患部光辐射治疗。
用途:用于体表各类皮肤创面(如烫伤、烧伤、擦伤、挫伤、切割伤、糖尿病溃疡、褥疮等)的治疗,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判断鱼鳞病的方法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 15:43&&&来源:&&&编辑:fhwriter
鱼鳞病大家可坑都听说过但没有见过,鱼鳞病就是出现在皮肤上的类似鱼鳞的东西,看起来很可怕,但是鱼鳞病患者在近代社会也在逐渐的增加,所以很多时候鱼鳞病总会被人们忽视,那么鱼鳞病的症状主要是什么呢?怎么才能判断是不是鱼鳞病的存在呢?
组织病理改变:
(1)显性遗传性鱼鳞病:表皮中度,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
(2)性联寻常型鱼鳞病: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厚;
(3)表皮松解角化过度鱼鳞病:角化过度,表皮细胞松解,颗粒变性。
鱼鳞病的诊断依据:
1.有家族史; 2.皮损表现; 3.组织病理改变
(1)显性遗传性鱼鳞病 表皮中度角化过度,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
(2)性联寻常型鱼鳞病 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厚;
(3)表皮松解角化过度鱼鳞病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或颗粒变性。
鱼鳞病的四大类型鉴别:
1、寻常型鱼鳞病:主要表现在四肢伸侧和躯干的燥性褐色菱形,或多角性,上臂及大腿伸侧常有明显的毛囊角化性丘疹,掌趾受累,发病率很高,其角化性鳞屑是数层角质细胞不脱落堆积所致,多于出生后数月出现,5岁左右最重,后症状可能减轻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治疗不当病情加重。
2、性连锁隐患性鱼鳞病:可于生后或发病,皮损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粗糙,往往遍布全身,腋窝,及肘窝等部位亦可受累;腹部,背部尤重,如面部受累,则仅限于耳前及颜面侧面,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掌趾处皮肤正常,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有时反而增重。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具有高畸变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少见,生后或生后数月,可有泛发性及局面限性损害,泛发性者出生时全身即有铠甲样厚层鳞甲,生后即脱落,出现泛发性潮红及鳞屑,剥除鳞屑呈现润面,红斑可逐渐消失,可再发生较厚疣状鳞屑,局面限性者仅在四肢屈侧及皱壁部可有较厚的鱼鳞状角质片。
4、板层状鱼鳞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人棉胶状的膜紧紧的包裹,多引起眼睑及,数日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漫性潮红,上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以肢体屈侧,肘窝,腋窝和外阴等部较为明显,掌趾过度角化,指甲及毛发过度生长,病程经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
上面这些症状也好诊断也好都是在告诉大家鱼鳞病已经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可能鱼鳞病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身上但是鱼鳞病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大家还是多关注一下鱼鳞病的发展,远离鱼鳞病是有必要的选择。
鱼鳞病是一种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皮肤病,其中儿童也是极有可能患病的,儿童一旦患上鱼鳞病,就会使得家长们着急和害怕,这就需要家长朋友们能先搞清楚儿童鱼鳞...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基因占主导作用的皮肤病,这种情况下导致我们的鱼鳞病患者就很难彻底的治疗,任何一种药物都不是通过什么药物就能轻易治好,就算能治好的药物,...
遗传性鱼鳞病通常的发病年龄都比较小,有些患儿的症状比较重,因此护理上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对症处理;患儿皮肤的防御功能和...
很多人都知道,鱼鳞病是对皮肤损害严重的一种顽固性的皮肤病,很难治愈,很多人在治疗鱼鳞病方面都有鱼鳞病治好后又再次复发的经历,甚至不止一次。鱼鳞病高昂的...
患上了鱼鳞病应该怎么办?我想这是患者朋友比较关…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板层状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怎么治疗板层状鱼鳞病_板层状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_养生频道_快速问医生
板层状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怎么治疗板层状鱼鳞病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安醉波
板层状鱼鳞病是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具有高畸变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少见。多引起眼睑及唇外翻。数日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慢性潮红,上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以肢体屈侧、肘窝、国窝、腋窝和外阴等部较为明显。下面我们看看板层状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一、板层状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1.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vulgaris)或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dominantinheritedichthyosisvulgars):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在生后3~12个月内发病。  2.性联鱼鳞病(X-linkedichthyosis)或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X-linkedichthyosisvulgaris):属隐性遗传,女性杂合子虽常发病。但男性病情较重,患者均在1岁之前发病,轻度的全身性鳞屑形成可在出生时存在或在生后立即出现。  3.火棉胶婴儿(colloidionbady):患儿在出生时即有一层由增厚的角层形成的火棉胶样外壳覆盖全身,故称为火棉胶婴儿。  4.丑胎(Harlegninfetus):又名胎儿鱼鳞病(ichthyosisfetal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胶样婴儿更严重的一型,极罕见,患儿在出生时有奇异的外貌。  5.表皮松解角化过度症(epidermolytichyperkeratosis):又称显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dominantcongeritalichthyosiformerythroderma),或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二、板层状鱼鳞病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  偏方:  1、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或鱼鳞病)。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2、药物:白僵蚕适量。制法:白僵蚕去嘴,研为细末,煎汤备用。用法: 取药液洗浴,数次后,即会如蛇蜕脱去而愈。主要用于治疗婴儿鳞体。出处:《奇法妙术》。  3、药物:蛇蜕50克,僵蚕50克,蝉衣25克,凤凰衣25克。制法:上药用2层纱布包好,入水煎沸,合并两次煎液备用。用法: 取药液倒人浴盆,浸泡全身30分钟,并用纱布浸药擦洗患处。每个月浸浴1次。连用1个冬季。用于治疗小儿鱼鳞病。出处:《理溣骈文》。
三、板层状鱼鳞病的保健及预防
  板层状鱼鳞病的保健  多吃含维生素C,A,E的水果及蔬菜。如新鲜的橙子,梨,苹果,香蕉,西瓜,西红柿,萝卜等。多吃猪肝,动物的内脏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对皮肤干燥有好处。  一般来讲鱼鳞病患者应忌虾、海鲜、酒、辛辣食物,中医认为虾、海鲜有腥发之性、易化热动风;酒、葱、蒜、辣椒等食物性温助热,味辛能散,偏嗜这些食物或进食不当,均能使脾胃失和而诱发或加重本病,但也不要忌口太严、太广,这样下去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勿吸烟饮酒。  板层状鱼鳞病的预防  预防: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湿润。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洗澡不宜过勤,肥皂不宜使用过多,洗澡后要搽用护肤油脂,可保护皮肤柔润,使鳞屑减少,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成分。另外、还应注意衣着保暖。避免风寒刺激皮肤;忌食辛辣刺激,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四、板层状鱼鳞病的并发症及检查
  板层状鱼鳞病的并发症  并发病症  ①鱼鳞病痉挛性瘫痪智能障碍综合征  大多数患者在出生后4~30个月内发生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为智力障碍,痉挛性四肢瘫痪或截瘫。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进行性加重,至少持续至青春期方缓解或停止进展。多数病人上肢有类似病变,但轻些。绝大多数患者有智能障碍,且不会随年龄增大而加重。  ②智能障碍癫痫鱼鳞病综合征  婴儿期发病。主要由轻度的鱼鳞病样红皮病、智能障碍和癫痫三联征构成。但有的患者还出现生殖器发育不全、侏儒等症状。智能很差,不能自理生活。癫痫多为大发作,本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但也不能排除性连锁遗传。  板层状鱼鳞病的检查  一、遗传性疾病筛查。  二、组织病理检查  (1)显性遗传性板层状鱼鳞病:表皮中度角化过度,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  (2)性联寻常型板层状鱼鳞病: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厚;  (3)表皮松解角化过度板层状鱼鳞病:角化过度,表皮细胞松解,颗粒变性。
快速问医生()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发布健康资讯什么是鱼鳞病?有什么医治的办法?
什么是鱼鳞病?有什么医治的办法?
09-02-14 &
(一)什么样的皮肤为&鱼鳞病&?鱼鳞病又名叫&蛇皮癣&,是一种角化障碍性皮肤病。多以皮肤干燥、粗糙为主。有明显的斑纹,状如鱼鳞(或蛇皮状)起白皮,有的有灰褐色鱼鳞病或黑色鱼鳞状鳞屑。其泛发特点是:冬重夏轻,皮损好发于四肢、小腹及后背。严重的可波及全身。??(二)鱼鳞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从我们中医研究角度分析看,遗传为一致病重要因素(约占70%),此外,脂质代谢异常,VitA水平低下,以及表皮皮质因子的代谢不平衡也是诱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以及化学物质的影响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三)按传统分型鱼鳞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寻常性鱼鳞病为多见。从临床特点上看,我们主要分为以下四型。??(1)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皮肢干燥粗糙,鳞屑较细薄,白色半透明至褐色,多角形,如鱼鳞状排列。四肢侧面及背部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1-4岁间发病,冬重夏轻,可伴发臂及四肢伸面的毛周角化及掌跖角化。??(2)性联遗传性鱼鳞病:出生至1岁内发病。大而棕黑色的鳞屑散在。面部两侧、颈部、头皮受累最重,驱干腹侧比背侧严重,还可累及肘、腕、腘窝。几乎全为男性发病,一生中皮疹几乎无变化。 ??(3)板层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皮疹为大的灰棕色鳞屑,四边形、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全身弥漫性红斑,轻症者仅发生在肘窝、腘窝及颈部。掌跖中度角化过度,毛囊口如火山中样。部分患者出现脸外翻。??(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时全身皮肤发红,有较厚的角质鳞片如铠甲样,还可有水疱,以后鳞屑可脱落又可有新的鳞片形成。小结:鱼鳞病虽然不痛不痒(有少数患者微痒),但可遗传下一代,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悲观情绪,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鱼鳞病在治疗上主要是使用油脂类软膏外涂。选用10%尿素软膏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如果配合温泉洗浴则效果更好。另外使用5%乳酸或羟基丁二酸配制的亲水性软膏局部外用也有良好效果。口服维生素A(7.5万单位~15万单位/日)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脱钙、脱发等不良反应。中医采用养血润肤的中药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鱼鳞病患者皮肤较干燥,平素应避免过度洗浴,尤其不能用热水洗烫或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搓洗。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注意外涂油脂类护肤品以使皮肤保持润泽。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1)西医治疗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2)中医治疗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皮癣。依遗传方式不同而分为: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① 常见。常于生后数月开始发病,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症状冬重夏轻。② 基本特点:皮肤干燥、疹色为黄褐色或污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翘起,中央紧贴于皮肤,细小或糠状。③ 皮疹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度鳞屑,重者可波及全身,但腋窝、臀皱折部位常不波及,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损害。④ 多数患者因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适。2.性联遗传性寻常鱼鳞病1).少见。属性联隐性遗传,仅发生于男性(女子为携带者),出生后不久发病。2).皮疹分布广泛,屈侧和皱折部位亦可累及,腹部较背部为重,皮疹鳞屑较大而明显,可波及肘窝、腋下、脶窝。3).眼裂隙镜检查,男、女均可见到在角膜后壁或弹性层膜上具有多数小的混浊点。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过去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此病出生时即有皮肤增厚如角质样,有铠甲样鳞屑覆盖整个身体。出生后脱屑留有粗糙的潮湿面,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形成鳞屑。四肢屈侧和皱襞部腹股沟、腕,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局部呈疣状损害,所以又称豪猪状鱼鳞病。4.层板状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去称为无大疱的鱼鳞病样红皮病,可分轻重二型。1).重型者为丑胎多数为死胎或产后死亡。2).轻型者即所谓层板状鱼鳞病,出生后即发病,外被的角质层较薄如火棉胶状角质层脱离后,皮肤呈红色并有脱屑。5.限局性线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层板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下列处方均有养血润肤之功效:1. 桑椹粥:桑椹子15g、大枣30g、粳米60g同煮成粥。2. 芝麻糕: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红糖15g,先将糯米与红糖同煮为饭,打捣成糕,撒布黑芝麻于糕上。3. 木耳肉皮胨:猪皮100 g、黑木耳15 g、调料适量,先将猪皮洗净切碎熬到成胨,待成时加入黑木耳,调料即可。4. 甲龟龙眼粥:龙眼肉20 g、甲鱼肉30 g、糯米50 g,同煮成粥,食前加调料适量。5. 每日以乌枣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子15 g,煮粥食用。6. 海参粥:粳米、肥海参各60 g同煮成粥。7. 麻枣糖:蜂蜜500 g、冰糖300g,黑芝麻60 g,乌枣200 g、先将乌枣煮熟,去皮核,取肉捣烂,加入黑芝麻,再将蜂蜜熬制,待成膏时,加入枣泥,黑芝麻,切成糖块大小,经常食用。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要医生指导下进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鱼鳞病(又称蛇皮病)是一种常见的角化障碍性皮肤病,75属遗传..目前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和促进正常角化;2.全身治疗,可试用维生素A,13-顺维甲酸,银屑灵或氨甲蝶呤;3.局部可用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去除过度角化的物质,如尿素霜,维甲酸,水杨酸等;4.有感染可外用抗菌素软膏.鱼鳞病在治疗上主要是使用油脂类软膏外涂.选用10尿素软膏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如果配合温泉洗浴则效果更好.另外使用5乳酸或羟基丁二酸配制的亲水性软膏局部外用也有良好效果.口服维生素A(7.5万单位~15万单位/日)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脱钙,脱发等不良反应.中医采用养血润肤的中药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什么样的皮肤为&鱼鳞病&?鱼鳞病又名叫&蛇皮癣&,是一种角化障碍性皮肤病。多以皮肤干燥、粗糙为主。有明显的斑纹,状如鱼鳞(或蛇皮状)起白皮,有的有灰褐色鱼鳞病或黑色鱼鳞状鳞屑。其泛发特点是:冬重夏轻,皮损好发于四肢、小腹及后背。严重的可波及全身。??(二)鱼鳞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从我们中医研究角度分析看,遗传为一致病重要因素(约占70%),此外,脂质代谢异常,VitA水平低下,以及表皮皮质因子的代谢不平衡也是诱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以及化学物质的影响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三)按传统分型鱼鳞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寻常性鱼鳞病为多见。从临床特点上看,我们主要分为以下四型。??(1)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皮肢干燥粗糙,鳞屑较细薄,白色半透明至褐色,多角形,如鱼鳞状排列。四肢侧面及背部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1-4岁间发病,冬重夏轻,可伴发臂及四肢伸面的毛周角化及掌跖角化。??(2)性联遗传性鱼鳞病:出生至1岁内发病。大而棕黑色的鳞屑散在。面部两侧、颈部、头皮受累最重,驱干腹侧比背侧严重,还可累及肘、腕、腘窝。几乎全为男性发病,一生中皮疹几乎无变化。 ??(3)板层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皮疹为大的灰棕色鳞屑,四边形、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全身弥漫性红斑,轻症者仅发生在肘窝、腘窝及颈部。掌跖中度角化过度,毛囊口如火山中样。部分患者出现脸外翻。??(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时全身皮肤发红,有较厚的角质鳞片如铠甲样,还可有水疱,以后鳞屑可脱落又可有新的鳞片形成。小结:鱼鳞病虽然不痛不痒(有少数患者微痒),但可遗传下一代,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悲观情绪,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鱼鳞病在治疗上主要是使用油脂类软膏外涂。选用10%尿素软膏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如果配合温泉洗浴则效果更好。另外使用5%乳酸或羟基丁二酸配制的亲水性软膏局部外用也有良好效果。口服维生素A(7.5万单位~15万单位/日)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脱钙、脱发等不良反应。中医采用养血润肤的中药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鱼鳞病患者皮肤较干燥,平素应避免过度洗浴,尤其不能用热水洗烫或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搓洗。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注意外涂油脂类护肤品以使皮肤保持润泽。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1)西医治疗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2)中医治疗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皮癣。依遗传方式不同而分为: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① 常见。常于生后数月开始发病,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症状冬重夏轻。② 基本特点:皮肤干燥、疹色为黄褐色或污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翘起,中央紧贴于皮肤,细小或糠状。③ 皮疹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度鳞屑,重者可波及全身,但腋窝、臀皱折部位常不波及,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损害。④ 多数患者因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适。2.性联遗传性寻常鱼鳞病1).少见。属性联隐性遗传,仅发生于男性(女子为携带者),出生后不久发病。2).皮疹分布广泛,屈侧和皱折部位亦可累及,腹部较背部为重,皮疹鳞屑较大而明显,可波及肘窝、腋下、脶窝。3).眼裂隙镜检查,男、女均可见到在角膜后壁或弹性层膜上具有多数小的混浊点。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过去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此病出生时即有皮肤增厚如角质样,有铠甲样鳞屑覆盖整个身体。出生后脱屑留有粗糙的潮湿面,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形成鳞屑。四肢屈侧和皱襞部腹股沟、腕,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局部呈疣状损害,所以又称豪猪状鱼鳞病。4.层板状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去称为无大疱的鱼鳞病样红皮病,可分轻重二型。1).重型者为丑胎多数为死胎或产后死亡。2).轻型者即所谓层板状鱼鳞病,出生后即发病,外被的角质层较薄如火棉胶状角质层脱离后,皮肤呈红色并有脱屑。5.限局性线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层板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下列处方均有养血润肤之功效:1. 桑椹粥:桑椹子15g、大枣30g、粳米60g同煮成粥。2. 芝麻糕: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红糖15g,先将糯米与红糖同煮为饭,打捣成糕,撒布黑芝麻于糕上。3. 木耳肉皮胨:猪皮100 g、黑木耳15 g、调料适量,先将猪皮洗净切碎熬到成胨,待成时加入黑木耳,调料即可。4. 甲龟龙眼粥:龙眼肉20 g、甲鱼肉30 g、糯米50 g,同煮成粥,食前加调料适量。5. 每日以乌枣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子15 g,煮粥食用。6. 海参粥:粳米、肥海参各60 g同煮成粥。7. 麻枣糖:蜂蜜500 g、冰糖300g,黑芝麻60 g,乌枣200 g、先将乌枣煮熟,去皮核,取肉捣烂,加入黑芝麻,再将蜂蜜熬制,待成膏时,加入枣泥,黑芝麻,切成糖块大小,经常食用。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要医生指导下进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什么样的皮肤为&鱼鳞病&?鱼鳞病又名叫&蛇皮癣&,是一种角化障碍性皮肤病。多以皮肤干燥、粗糙为主。有明显的斑纹,状如鱼鳞(或蛇皮状)起白皮,有的有灰褐色鱼鳞病或黑色鱼鳞状鳞屑。其泛发特点是:冬重夏轻,皮损好发于四肢、小腹及后背。严重的可波及全身。??(二)鱼鳞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从我们中医研究角度分析看,遗传为一致病重要因素(约占70%),此外,脂质代谢异常,VitA水平低下,以及表皮皮质因子的代谢不平衡也是诱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以及化学物质的影响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三)按传统分型鱼鳞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寻常性鱼鳞病为多见。从临床特点上看,我们主要分为以下四型。??(1)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皮肢干燥粗糙,鳞屑较细薄,白色半透明至褐色,多角形,如鱼鳞状排列。四肢侧面及背部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1-4岁间发病,冬重夏轻,可伴发臂及四肢伸面的毛周角化及掌跖角化。??(2)性联遗传性鱼鳞病:出生至1岁内发病。大而棕黑色的鳞屑散在。面部两侧、颈部、头皮受累最重,驱干腹侧比背侧严重,还可累及肘、腕、腘窝。几乎全为男性发病,一生中皮疹几乎无变化。 ??(3)板层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皮疹为大的灰棕色鳞屑,四边形、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全身弥漫性红斑,轻症者仅发生在肘窝、腘窝及颈部。掌跖中度角化过度,毛囊口如火山中样。部分患者出现脸外翻。??(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时全身皮肤发红,有较厚的角质鳞片如铠甲样,还可有水疱,以后鳞屑可脱落又可有新的鳞片形成。小结:鱼鳞病虽然不痛不痒(有少数患者微痒),但可遗传下一代,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悲观情绪,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鱼鳞病在治疗上主要是使用油脂类软膏外涂。选用10%尿素软膏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如果配合温泉洗浴则效果更好。另外使用5%乳酸或羟基丁二酸配制的亲水性软膏局部外用也有良好效果。口服维生素A(7.5万单位~15万单位/日)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脱钙、脱发等不良反应。中医采用养血润肤的中药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鱼鳞病患者皮肤较干燥,平素应避免过度洗浴,尤其不能用热水洗烫或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搓洗。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注意外涂油脂类护肤品以使皮肤保持润泽。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1)西医治疗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2)中医治疗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皮癣。依遗传方式不同而分为: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① 常见。常于生后数月开始发病,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症状冬重夏轻。② 基本特点:皮肤干燥、疹色为黄褐色或污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翘起,中央紧贴于皮肤,细小或糠状。③ 皮疹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度鳞屑,重者可波及全身,但腋窝、臀皱折部位常不波及,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损害。④ 多数患者因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适。2.性联遗传性寻常鱼鳞病1).少见。属性联隐性遗传,仅发生于男性(女子为携带者),出生后不久发病。2).皮疹分布广泛,屈侧和皱折部位亦可累及,腹部较背部为重,皮疹鳞屑较大而明显,可波及肘窝、腋下、脶窝。3).眼裂隙镜检查,男、女均可见到在角膜后壁或弹性层膜上具有多数小的混浊点。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过去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此病出生时即有皮肤增厚如角质样,有铠甲样鳞屑覆盖整个身体。出生后脱屑留有粗糙的潮湿面,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形成鳞屑。四肢屈侧和皱襞部腹股沟、腕,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局部呈疣状损害,所以又称豪猪状鱼鳞病。4.层板状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去称为无大疱的鱼鳞病样红皮病,可分轻重二型。1).重型者为丑胎多数为死胎或产后死亡。2).轻型者即所谓层板状鱼鳞病,出生后即发病,外被的角质层较薄如火棉胶状角质层脱离后,皮肤呈红色并有脱屑。5.限局性线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层板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下列处方均有养血润肤之功效:1. 桑椹粥:桑椹子15g、大枣30g、粳米60g同煮成粥。2. 芝麻糕: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红糖15g,先将糯米与红糖同煮为饭,打捣成糕,撒布黑芝麻于糕上。3. 木耳肉皮胨:猪皮100 g、黑木耳15 g、调料适量,先将猪皮洗净切碎熬到成胨,待成时加入黑木耳,调料即可。4. 甲龟龙眼粥:龙眼肉20 g、甲鱼肉30 g、糯米50 g,同煮成粥,食前加调料适量。5. 每日以乌枣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子15 g,煮粥食用。6. 海参粥:粳米、肥海参各60 g同煮成粥。7. 麻枣糖:蜂蜜500 g、冰糖300g,黑芝麻60 g,乌枣200 g、先将乌枣煮熟,去皮核,取肉捣烂,加入黑芝麻,再将蜂蜜熬制,待成膏时,加入枣泥,黑芝麻,切成糖块大小,经常食用。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要医生指导下进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鱼鳞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角化病,对称的发生于四肢伸侧,皮肤干燥.粗糙,形似鱼鳞状无自觉症,夏轻冬重.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蛇身”,“蛇皮”,“蛇胎”等相类似.如。《金匮要略》名&肌肤甲错;《诸病源候论》蛇身候记载:“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又如蛇皮候记载:“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股理受于风,则闭密,使血气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利,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亦谓之蛇皮也”.常见并发症鱼鳞纹。毛周角化等。北京张建鱼鳞病研究院南宁江岭医院鱼鳞病医学中心认为,此病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血虚风燥,营卫失和所至.治疗应养血润燥,活血和营.中医治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标必求其本”.故通过观察,中药熏蒸一般一周去除鳞屑,然后用养血润燥,活血和营,保湿中药外搽.通过一万余病例疗效观察,均能保持皮肤光滑细腻.治则:养血润燥,活血和营为法.内服,无 外用,专利解毒祛鳞方,清丽雅思效果,显著. 适量运动,均衡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也非常重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什么样的皮肤为&鱼鳞病&?鱼鳞病又名叫&蛇皮癣&,是一种角化障碍性皮肤病。多以皮肤干燥、粗糙为主。有明显的斑纹,状如鱼鳞(或蛇皮状)起白皮,有的有灰褐色鱼鳞病或黑色鱼鳞状鳞屑。其泛发特点是:冬重夏轻,皮损好发于四肢、小腹及后背。严重的可波及全身。??(二)鱼鳞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从 中医研究角度分析看,遗传为一致病重要因素(约占70%),此外,脂质代谢异常,vita水平低下,以及表皮皮质因子的代谢不平衡也是诱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以及化学物质的影响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三)按传统分型鱼鳞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寻常性鱼鳞病为多见。从临床特点上看, 主要分为以下四型。??(1)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皮肢干燥粗糙,鳞屑较细薄,白色半透明至褐色,多角形,如鱼鳞状排列。四肢侧面及背部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1-4岁间发病,冬重夏轻,可伴发臂及四肢伸面的毛周角化及掌跖角化。??(2)性联遗传性鱼鳞病:出生至1岁内发病。大而棕黑色的鳞屑散在。面部两侧、颈部、头皮受累最重,驱干腹侧比背侧严重,还可累及肘、腕、腘窝。几乎全为男性发病,一生中皮疹几乎无变化。 ??(3)板层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皮疹为大的灰棕色鳞屑,四边形、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全身弥漫性红斑,轻症者仅发生在肘窝、腘窝及颈部。掌跖中度角化过度,毛囊口如火山中样。部分患者出现脸外翻。??(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时全身皮肤发红,有较厚的角质鳞片如铠甲样,还可有水疱,以后鳞屑可脱落又可有新的鳞片形成。小结:鱼鳞病虽然不痛不痒(有少数患者微痒),但可遗传下一代,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悲观情绪,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鱼鳞病在治疗上主要是使用油脂类软膏外涂。选用10%尿素软膏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如果配合温泉洗浴则效果更好。另外使用5%乳酸或羟基丁二酸配制的亲水性软膏局部外用也有良好效果。口服维生素a(7.5万单位~15万单位/日)也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脱钙、脱发等不良反应。中医采用养血润肤的中药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鱼鳞病患者皮肤较干燥,平素应避免过度洗浴,尤其不能用热水洗烫或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搓洗。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注意外涂油脂类护肤品以使皮肤保持润泽。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1)西医治疗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2)中医治疗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皮癣。依遗传方式不同而分为: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① 常见。常于生后数月开始发病,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症状冬重夏轻。② 基本特点:皮肤干燥、疹色为黄褐色或污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翘起,中央紧贴于皮肤,细小或糠状。③ 皮疹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度鳞屑,重者可波及全身,但腋窝、臀皱折部位常不波及,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损害。④ 多数患者因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适。2.性联遗传性寻常鱼鳞病1).少见。属性联隐性遗传,仅发生于男性(女子为携带者),出生后不久发病。2).皮疹分布广泛,屈侧和皱折部位亦可累及,腹部较背部为重,皮疹鳞屑较大而明显,可波及肘窝、腋下、脶窝。3).眼裂隙镜检查,男、女均可见到在角膜后壁或弹性层膜上具有多数小的混浊点。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过去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此病出生时即有皮肤增厚如角质样,有铠甲样鳞屑覆盖整个身体。出生后脱屑留有粗糙的潮湿面,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形成鳞屑。四肢屈侧和皱襞部腹股沟、腕,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局部呈疣状损害,所以又称豪猪状鱼鳞病。4.层板状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去称为无大疱的鱼鳞病样红皮病,可分轻重二型。1).重型者为丑胎多数为死胎或产后死亡。2).轻型者即所谓层板状鱼鳞病,出生后即发病,外被的角质层较薄如火棉胶状角质层脱离后,皮肤呈红色并有脱屑。5.限局性线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层板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下列处方均有养血润肤之功效:1. 桑椹粥:桑椹子15g、大枣30g、粳米60g同煮成粥。2. 芝麻糕: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红糖15g,先将糯米与红糖同煮为饭,打捣成糕,撒布黑芝麻于糕上。3. 木耳肉皮胨:猪皮100 g、黑木耳15 g、调料适量,先将猪皮洗净切碎熬到成胨,待成时加入黑木耳,调料即可。4. 甲龟龙眼粥:龙眼肉20 g、甲鱼肉30 g、糯米50 g,同煮成粥,食前加调料适量。5. 每日以乌枣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子15 g,煮粥食用。6. 海参粥:粳米、肥海参各60 g同煮成粥。7. 麻枣糖:蜂蜜500 g、冰糖300g,黑芝麻60 g,乌枣200 g、先将乌枣煮熟,去皮核,取肉捣烂,加入黑芝麻,再将蜂蜜熬制,待成膏时,加入枣泥,黑芝麻,切成糖块大小,经常食用。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要医生指导下进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选择正确的医疗机构。  鱼鳞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现在无法根治。报刊、杂志甚至电视台、电台媒体现在经常打着一些根治的广告,其实都是对患者的误导。作为医生,斑竹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媒体经常报道医疗系统的所谓“黑幕”,其自身又因为利益的驱动,大量刊登虚假的医疗广告,不能不是讽刺。包括一些市级医院所谓的“性病皮肤病治疗中心”,其实质是一些游医,费用昂贵 、出假报告单等等。我们建议您最好到当地或者外地的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就在南京,建议您到那里就诊。 2、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鱼鳞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目前根治困难,但可以有办法控制症状,一般是局部疗法。   a、保持皮肤柔润的软膏如凡士林,10%的尿素软膏   b、应用角质松解软膏如6%水杨酸软膏,40-60%的丙二醇水溶液。或用含6%水杨酸的丙二醇的水及酒精凝胶剂,敷用4—8小时,对寻常性及性联遗传性鱼鳞病疗效较好,对板层状鱼鳞病及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疗效差些。大剂量使用水杨酸制剂有呼吸系统的副作用,要特别注意。   c、0.1%的维甲酸霜剂对板层状鱼鳞病及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有效。   d、外用抗菌药物控制化脓菌感染。   如局部疗效不理想,可以选用全身疗法。如13顺维甲酸等。   3、建立正确的治疗观。   由于曾有过一次药物性肝损害的经历,建议不可再胡乱服药,否则肝脏损害会导致严重后果。   4、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鱼鳞病的患者由于角化异常,皮肤的防御能力和保湿能力明显下降,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湿疹。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肤表面的皮脂分泌减少,滋润的作用不足,导致皮肤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有鱼鳞病的患者冬季气候比较干燥时原有的病情也容易加重,表现出瘙痒和脱屑。因此对于鱼鳞病患者,冬季应该注意洗澡不要太勤,少用碱性的浴液,水温不要太烫,洗澡后要趁皮肤还没有完全干燥涂润肤产品。如果用上述方法后还瘙痒,可以在发病期间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止痒,此外局部可以使用甘油等润滑皮肤,严重的有湿疹样改变的还要外用激素类药物,在湿疹发作期少吃海鲜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基因治疗是以后治疗鱼鳞病的一个研究的方向,目前还没有实现。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标志着基因时代已经不远了,所以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基因治疗鱼鳞病的方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鱼鳞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患者若能加强皮肤护理,再结合药物治疗,可使症状获一定好转。   首先应加强皮肤护理,冬季气候干燥时,皮肤失水相对增加,皮损即加重。因此,冬季是护理的重点,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油、白薯、鱼肝油、绿叶素及猪肝等。冬季洗澡不宜过勤,肥皂不宜使用过多,洗澡后要搽用护肤油脂,可保护皮肤柔润,使鳞屑减少,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成分。另外,还应注意衣着保暖,避免风寒刺激皮肤;忌食辛辣刺激。这样可使患者舒适,病情缓解,达到预防作用。   其次在上述护理下,病情仍比较严重,考虑用药治疗:(1)西医治疗   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   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2)中医治疗   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 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 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皮癣。依遗传方式不同而分为: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鱼鳞病:① 常见。常于生后数月开始发病,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症状冬重夏轻。② 基本特点:皮肤干燥、疹色为黄褐色或污褐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缘翘起,中央紧贴于皮肤,细小或糠状。③ 皮疹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背部,头部可有轻度鳞屑,重者可波及全身,但腋窝、臀皱折部位常不波及,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性损害。④ 多数患者因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少汗,患者因此感到不适。2.性联遗传性寻常鱼鳞病1).少见。属性联隐性遗传,仅发生于男性(女子为携带者),出生后不久发病。2).皮疹分布广泛,屈侧和皱折部位亦可累及,腹部较背部为重,皮疹鳞屑较大而明显,可波及肘窝、腋下、脶窝。3).眼裂隙镜检查,男、女均可见到在角膜后壁或弹性层膜上具有多数小的混浊点。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过去称为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此病出生时即有皮肤增厚如角质样,有铠甲样鳞屑覆盖整个身体。出生后脱屑留有粗糙的潮湿面,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形成鳞屑。四肢屈侧和皱襞部腹股沟、腕,腋和肘部有灰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局部呈疣状损害,所以又称豪猪状鱼鳞病。4.层板状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去称为无大疱的鱼鳞病样红皮病,可分轻重二型。1).重型者为丑胎多数为死胎或产后死亡。2).轻型者即所谓层板状鱼鳞病,出生后即发病,外被的角质层较薄如火棉胶状角质层脱离后,皮肤呈红色并有脱屑。5.限局性线状鱼鳞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层板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下列处方均有养血润肤之功效:1. 桑椹粥:桑椹子15g、大枣30g、粳米60g同煮成粥。2. 芝麻糕: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红糖15g,先将糯米与红糖同煮为饭,打捣成糕,撒布黑芝麻于糕上。3. 木耳肉皮胨:猪皮100 g、黑木耳15 g、调料适量,先将猪皮洗净切碎熬到成胨,待成时加入黑木耳,调料即可。4. 甲龟龙眼粥:龙眼肉20 g、甲鱼肉30 g、糯米50 g,同煮成粥,食前加调料适量。5. 每日以乌枣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子15 g,煮粥食用。6. 海参粥:粳米、肥海参各60 g同煮成粥。7. 麻枣糖:蜂蜜500 g、冰糖300g,黑芝麻60 g,乌枣200 g、先将乌枣煮熟,去皮核,取肉捣烂,加入黑芝麻,再将蜂蜜熬制,待成膏时,加入枣泥,黑芝麻,切成糖块大小,经常食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层状撕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