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情况

我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分析--《齐鲁药事》2012年02期
我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对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下简称"整治活动")前后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干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以开展"整治活动"为分界点,调查分析门诊及住院病区各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利用我院药剂科开发的抗菌药物在线查询系统,按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计算方法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及结论开展"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少数科室的抗菌药物用药指标与卫生部整治活动目标仍有差距,需持续改进提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95【正文快照】: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整治方案》)要求,我院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在全院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自2011年5月起,结合医院医疗实际,先后制定了《抗菌药物分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善堂,周书明,刘斌,陈礼明;[J];安徽医药;2005年02期
汪荣华,钱崇付;[J];安徽医药;2005年02期
沈鸿;[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庄旭琴,刘祥林;[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路华;[J];安徽医药;2005年07期
汤薇薇,周孝山;[J];安徽医药;2005年07期
王福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李京荣,尹莉莉,王宇洁;[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3期
方卢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赵学东,张桂香,朱彦明,苏晓霞;[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忠民;[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任非;[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张彦;[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辉;[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李玉花;[D];延边大学;2003年
张蜀;[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焦更生;[D];西北大学;2001年
王曙光;[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韩龙哲;[D];延边大学;2003年
王晓莉;[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祝鹏辉;[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王贞佐;[D];吉林大学;2004年
薛莲;[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初雷;张国荣;陈文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文森;孙洁;王贵生;刘顺良;;[J];中国药业;2009年17期
张艳;严志鹏;苏静;赵赤;孙俊峰;;[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舒德忠;钱敏;尹华;;[J];抗感染药学;2007年02期
穆晓燕;陈保红;;[J];中国药业;2007年09期
徐文萍;施裕佳;何东妹;;[J];抗感染药学;2007年04期
谢选亮;;[J];海峡药学;2007年12期
刘鹰;仲华;王凤林;沈丹;;[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9期
陈桂平;詹少卿;;[J];齐鲁药事;2008年10期
齐红霞;刘佳;陶宜富;;[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年12期
张元礼;任斌;陈杰;元刚;;[J];中国药业;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倩;;[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陈平;林霞;;[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谢选亮;;[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徐文芳;王华飞;;[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赵语;聂绩;;[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赵语;聂绩;;[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王晓洁;张文东;方英立;;[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宋新荔;易洪仪;张振玲;;[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陈丽霞;李福太;沈燕如;;[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丽崧;徐凤琴;陈丽容;;[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秋冬;[N];医药经济报;2008年
王有国;[N];医药经济报;2009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记者陈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宦璐;[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学部主任 赵汉臣;[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柴明红;[N];医药经济报;2004年
柯会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张忠田;[N];健康报;2009年
柳湘;[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枉前;[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张莉蓉;[D];复旦大学;2003年
蔡芸;[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李朝霞;[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王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左联;[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程仕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徐俊芳;[D];复旦大学;2008年
袁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侯征;[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章辉;[D];暨南大学;2009年
陈作忠;[D];山东大学;2007年
汪爱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李永红;[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吴继军;[D];山东大学;2007年
赵兴;[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刘明涛;[D];山东大学;2010年
姬丽刚;[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刘文启;[D];山东大学;2011年
王延鹏;[D];山东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呼吸内科、心内科6个临床科室的311份住院病历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每种抗菌药物的应用例数、应用天数、平均应用天数、药物消耗量、约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并按照抗菌药物的应用例数排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查我院2006年8月份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呼吸内科、心内科6个临床科室共311份住院病历,一般资料见表1。1.2方法1.2.1DDD数据:由于每种药物应用的剂量不同,为了统一比较,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DDD值(极量),其数据来自《CPR2002临床用药指南》,个别品种参照说明书确定。DDD值以药物活性物质适当的重量单位来表示,是根据成人的用量来制定,儿童剂量与成人不同。本次研究中所涉儿童剂量分布较广,故DDD值未予统计。1.2.2DUI数据:以DUI作为评价药物是否滥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DU...&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为落实新的《处方管理办法》[1]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们随机抽取了本院门诊处方,对其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时改进存在问题,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月门诊处方8019张,进行逐一审查分析,将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分类、统计。2结果2.1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所抽查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3263张,抗菌药物使用为40.69%;其中两种抗菌药物联用处方819张,占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的25.10%;3种抗菌药物联用处方21张,占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比例为0.64%。2.2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多以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真菌类与阴道抗菌栓剂联用及各类抗菌药之间联合使用,具体情况见表1。2.3抗菌药使用种类、品种数及使用量情况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及药品说明书中平均日剂量(D D D),计算出用药频度DDDs。(D...&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技术和手术技巧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和常规手术。剖宫产手术为清洁一污染手术,主要并发症是感染,约占总并发症的80%,如伤口感染、腹膜炎、子宫内膜炎、宫周炎、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以及败血症等川。为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围手术期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为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延长有效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对我院2006年9一n月份妇产科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本院妇产科2(X)6年9一11月份剖宫产病历233例,平均年龄(28.53土4.58)岁(20一42岁),平均住院天数(7.64士3.68)天(1一41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儿童的组织器官处于发育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有些药物在婴幼儿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感儿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作者通过对儿科门诊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数量、使用频度、给药途径、联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医院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我院月下半月儿科门诊处方2595张次,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1074张次。1.2分析方法根据随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出用药频度(DDDs)。DDD值根据文献[1]推荐的主要适应症的用药剂量和药品说明书来确定。DDDs=总用药量/相应用DDD值。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基本资料加以计算和整理分类。2结果抽取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1074张次,占所抽取处方的4.39%。涉及的抗菌药有...&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在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滥用和不合理应用情况已非常突出。由于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而引起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使药物的临床疗效越来越差,感染越来越难于控制;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造成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给临床治疗也带来了许多麻烦。为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成立了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督导,现将2004年6月~2006年6月对我院临床各科室的督导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来源按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考评标准要求,对我院各临床科室2004年6月~2006年6月中住院病历随机抽查了3 568份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分析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1)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2)抗菌药物的正确给药;(3)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疗程。2分析对合理应用情况未进行具体数据统计。共抽查病例3 568份,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病历共517份,占...&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用药中应用范围最广、品种最多、消耗量最大的一类药物,包括抗生素类、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等。目前,感染性疾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不恰当的抗菌治疗,不仅使感染患者用药疗程和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费用加大,还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久之,则会陷入无药可医的处境。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非细菌感染性用药,预防用药或联合用药不当,药物的选择不当、起点过高,给药剂量、频率、时间、疗程不当,给药途径不当、选择的溶媒不当等。我国抗菌药使用的特点:两高两低。即:使用率高,使用起点高;送检率低,合理性低。该课题旨在探讨该医院抗菌药物的用药特点和发展趋势,调研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从而达到改善抗菌药物使用患者的治疗方式,提高其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本文共6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84|
上传日期: 06:17: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时间:日17:51
来源:当代医学
畅晓光& 曹兴梅& 陈书堂& 孙雅丽
  [摘要]&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月门诊药房处方9000张,以抗菌药物(包括抗细菌、真菌)处方为依据,调查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各科使用抗菌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数、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抽查的9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为4613张,占51.26%,其中内科685张,占14.85%;外科处方910张,占19.73%;妇产科335张,占7.26%;儿科1291张,占27.99%;五官科565张,占12.25%;急诊科827张,占17.93%。抗菌药物以单联为主,不合理用药为诊断与用药不符、药物联用不当、间隔不妥当。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比率较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门诊处方
  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抗感染药物的研发日新月异,近年来大量高效、广谱、低毒的抗感染药物不断投入临床使用,为挽救罹患各种难治性感染疾病患者的生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的情况。为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们对2009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分析,以期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具体认识、了解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提高本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从月每日随机抽取9000张门诊处方,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和急诊科分类,对处方中的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品种、用法、用量、联用情况、合理与否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处方分布&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90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共4613张,占51.26%,其中内科685张,占14.85%;外科处方910张,占19.73%;妇产科335张,占7.26%;儿科1291张,占27.99%;五官科565张,占12.25%;急诊科827张,占17.93%。
  2.2& 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数&
记录每张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内容,然后将抗菌药物按药物结构进行分类,得到门诊常见几大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排名及频数,结果见表1。
  2.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分析&
各科室的单联、二联、三联处方数见表2。门诊患者感染性疾病多数情况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不需要联合用药,故本院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84.13%属单联。
  3& 讨论
  3.1& 不合理用药分析
  3.1.1&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
脑梗死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静滴。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临床应用普遍、使用量大,细菌耐药率高,依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之规定,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脑梗死患者若无局部感染当为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选择氟喹诺酮类欠妥当。
  3.1.2& 药物联用不当&
①乙酰螺旋霉素+洛美沙星:乙酰螺旋霉素属速效抑菌剂,洛美沙星属繁殖期杀菌剂,乙酰螺旋霉素可使细菌迅速由繁殖期转为静止期,影响洛美沙星对繁殖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即二者联用可产生1+1<2的拮抗作用。②林可霉素+红霉素:两者作用机制基本相同,主要在于抑制细菌细胞的肽链延长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细菌细胞核糖体为70s,受解离因子作用后可离解50s和30s两个亚基,林可霉素和红霉素都作用在50s亚基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化环节,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由于红霉素的亲和力大于林可霉素,抑制了林可霉素的作用,所以两者不宜同时应用,可单用林可霉素或红霉素。
  3.1.3& 给药间隔不妥当&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作用效果取决于细菌与药物接触时间,与药物浓度相关性不大,需一日2~4次给药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门诊患者由于一日多次输注,尤其是儿科患者依从性差,实际使用多一日一次给药,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3.2& 调查结论&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应用适当就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且能降低毒副作用。门诊9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占4613张,占51.25%,这证明门诊患者中仍以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为高发疾病。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的使用频数在门诊常用八大类抗菌药物中为首,与头孢菌素对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有效及副作用较少、药品价格较低有关。
  儿科处方中的3例喹诺酮类药物无口服和静脉使用,均为滴眼液局部应用。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幼年狗的骨组织生长有抑制作用,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人群静脉使用,证明儿科医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儿童的应用安全性有较充分认识。儿科患者多以呼吸道疾病常见,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疾病也多见,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在各科居于领先的原因之一,其实临床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引起。临床医师对病原体的甄别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的关键,目前尚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即给予抗菌药物的用药误区,也是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拟提出以下建议:①定期进行门诊用药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选择并探讨正确的给药方案;②每季度在院内局域网公布本院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为医师选择敏感药物提供依据。③增加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讲座次数,强化全院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畅晓光& 曹兴梅& 陈书堂& 孙雅丽)
北京健康在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好医生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免费服务热线:&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月份处方500张(其中住院处方300张,门诊处方200张)。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500张处方中有312份使用了抗菌药物, 使用率达62.4% , 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5 大类, 约10余种, 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胺类、硝咪唑类; 治疗用药276张, 占53.2% , 预防用药124张, 占24.8% , 无指征用药100张, 占20%。结论 加强管理,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其合。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工作力度, 控制抗菌药物, 向我院临床科(室) 提供合理用药信息,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降低发生院感的性, 我们于214 年12月20日, 对我院各临床科(室) 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抽查我院6 个临床科室2014 年6月至12月的住院及门诊处方500张, 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逐份查阅每张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用抗菌药在48 h 以上, 不包括外用药物) , 分别按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用法(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无指征用药、单用、二联、三联、四联) ,及使用种类和有无院感染进行了分类统计, 并计算各类用药比张。调查结果参照国家卫生部下发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标准执行。
2. 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500 张患者处方,使用抗菌药物者312张, 其中男性182张, 女性130张, 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最小3 岁, 最大85 岁。平均住院日7 d。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5大类, 计10 种。抗生素使用率及院感染率见表1。
表1 各科抗菌药物应用
科室 调查 人数 应用 张数 应用率(%) 医院感染 张数 感(%)
科一 174 158 112 8 70.9 1 1 1
科二 78 75 53. 1 70.66 0 1
科三 53 49 29 59.18 1
科四 83 72 30 41.67 0 1
科五 56 50 33 72 0
科六 56 48 32 66 0
合计 500 452 .52 2 2 2
抗菌药物的应用 科一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70.9%。科二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70.66% , 用药指征及分类见表2、3。
2. 3 科一抗菌药物应用种类 科一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类、林可胺类和硝咪唑类为主, 占73.5%。在头孢菌素类中, 三代头孢菌素应用比张较高, 且多以预防用药为主, 占了头孢菌素类62% , 见表4。科三主要以喹诺酮类、头孢三代类为主, 达63.26% , 见表5。 3 讨 论
3. 1 本次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40% , 与国内同类、同级医院文献1, 2 报道相比较低。与我中心2011年和2012年调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78. 2%和75.3%相比, 呈下降趋势。这与我们大力宣传抓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严密及制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关于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有关、抗生素应用审批等) , 有着密切关系。
3. 2 从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看, 科四整体较其他科好, 使用率41.65% , 与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50%的标准相符。
除科一和科二使用率较高, 达70% 以上(与该科收治病种及重危患者多有关)。其余科室均& 70%标准, 基本达到合理用药。除科四、科五外, 其余科室用药率高达80% 以上, 治
疗用药仅占3 1. 2% , 预防用药和无指征用药占29. 8%。调查中发现科一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模式化用药占居比张较大, 而且用药的起点比偏高。
表2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 )
科室 调查 人数 院感 张数 % 用药指征 预防 % 治疗 % 无指征 %联合用药 单用 % 二联 %二联 % 使 用 张数%
科一 99 5 5. 1 85. 0 24 25. 5 28 29. 8 42 44. 7 21 22. 3 52 55. 3 16 17. 1 5
5. 3 94 94. 9
科二 106 6 5. 68. 2 32 33. 7 31 32. 6 32 33. 7 45 47. 4 34 35. 8 12 12. 6 4 4. 2 95 89. 6
科三 37 2 5. 53 10. 3 11 38. 0 9 31. 0 9 31. 0 16 55. 2 10 34. 5 2 6. 8 1 3. 5 29 78. 4
科四 33 4 12. 1 1 3. 6 11 39. 3 7 25. 0 10 35. 7 10 35. 7 9 32. 1 4 14. 3 5 17. 9 28 84. 8
科五 53 1 1. 83. 0 5 11. 4 22 50. 0 17 38. 6 13 29. 5 13 29. 5 13 29. 55 11. 5 44 83. 0
科六 48 0 0. 56. 3 11 25. 0 19 43. 2 14 31. 8 27 61. 4 13 29. 6 0 0. 0 4 9. 0 44 91. 7
合计 500 30 4. 2 12 2. 1 191 33. 3 179 31. 2 204 35. 5 236 41. 1 193 33. 6 109
19. 0 36 6. 3 574 81. 1
表3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及构成比(%)
科室 总张 次数 一、二代头孢 张次 %三代头孢 张次 % 林可胺苷类 张次 % 大环内酯类 张次 % 喹诺酮类 张次 % 硝咪唑类 张次 % 其他类 张次%
科一 185 10 5. 4 66 35. 7 6 3. 2 11 5. 9 4 2. 2 9 4. 9 73 39. 5 6 3. 2 科二 169 48 28. 4 28 16. 6 67 39. 6 7 4. 1 5 3. 0 1 0. 6 4 2. 4 9 5. 3 科三 79 2 4. 5 4 9. 1 28 63. 6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6 13. 6 科四68 12 17. 6 0 0. 0 34 50. 0 4 5. 9 7 10. 3 1 1. 5 0 0. 0 10 14. 7 科五 46 13 21. 7 3 5. 0 28 46. 7 3 5. 0 2 3. 3 2 3. 3 2 3. 3 7 11. 7 科六 38 9 9. 2 7 7. 2 33 33. 7 1 0. 0 21 21. 4 20 20. 4 1 1. 0 6 6. 1
合计 500 106 18. 7 137 12. 5 166 24. 2 83 7. 5 75 6. 8 61 5. 5 86 16. 9 36 7. 8
经验用药为主。这样不仅造成卫生资源浪费, 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导致菌群失调, 造成二重感染及耐药或多种耐药菌株产生, 给治疗带来困难, 据文献报道4 , 革兰阴性菌特别发酵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应该引起重视。
3. 3 从抗生素药物使用类别看,各科使用三代头孢类占居比张较大, 部分科室使用抗菌药物起点较高。虽说头孢类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 但其品种多, 达30 余种, 且各代药物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各类抗菌药物都有其药理特性及杀菌、抑菌的靶位。临床医生在选用药物之前, 应该明确判别感染菌, 并与抗生素的抗菌谱和作用特点相匹配。切不可盲目使用或, 造成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3. 4 从抗菌药物使用途径看, 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主。
作为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掌握用药的原则, 能口服的药物不肌注给药, 能肌注用药者不静脉给药, 尤其对轻症感染或胃肠道感染者更应强调口服给药。中度感染以肌肉注射途径给药。严重感染须静脉滴注途径给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带来的后果。抓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关键在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认识水平, 严格掌握适应证, 如以药物抗菌谱、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为选药的重要依据5 。只有真正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
要性, 才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从而降低院感的发生。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