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中药龙眼的主要功效常山叶的功效,别名?

臭常山 臭常山,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见于海拔500-1300米山地密林、灌丛、路旁或疏林向阳坡地。植物的根、茎、叶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臭常山。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具有清热利湿,截疟,止痛,安神之功效。中文学名:臭常山拉丁学名:OrixajaponicaThunb.别称:大山羊、大素药、白胡椒、拔马瘟、和常山、臭山羊、臭苗、臭药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芸香目亚目:芸香亚目科:芸香科属:臭常山属形态特征高1-3米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或淡褐灰色,幼嫩部分常被短柔毛,枝,叶有腥臭气味,嫩枝暗紫红色或灰绿色,髓部大,常中空。叶薄纸质,全缘或上半段有细钝裂齿,下半段全缘,大小差异较大,同一枝条上有长达15厘米,宽6厘米,也有长约4厘米,宽2厘米,倒卵形或椭圆形,中部或中部以上最宽,两端急尖或基部渐狭尖,嫩叶背面被疏或密长柔毛,叶面中脉及侧脉被短毛,中脉在叶面略凹陷,散生半透明的细油点;叶柄长3-8毫米。雄花序长2-5厘米;花序轴纤细,初时被毛;花梗基部有苞片1片,苞片阔卵形,两端急尖,内拱,膜质,有中脉,散生油点,长2-3毫米;萼片甚细小;花瓣比苞片小,狭长圆形,上部较宽,有3(-5)脉;雄蕊比花瓣短,与花瓣互生,插生于明显的花盘基部四周,花盘近于正方形,花丝线状,花药广椭圆形;雌花的萼片及花瓣形状与大小均与雄花近似,4个靠合的心皮圆球形,花柱短,粘合,柱头头状。成熟分果瓣阔椭圆形,干后暗褐色,径6-8毫米,每分果瓣由顶端起沿腹及背缝线开裂,内有近圆形的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11月。地理分布产于河南(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以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丽江)。民间有零星栽种。化学成分含香豆素(bergapten、imperatorin、xanthotoxin)。又含喹啉类生物碱(orixine、orixin-one、balfourodinium、evolitrine)等。药用价值中药名称药名: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药材基原为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japonicaThunb.),以根、茎、叶入药。性味归经苦、辛,凉。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截疟,止痛,安神。主治风热感冒,风湿关节肿痛,胃痛,疟疾,跌打损伤,神经衰弱;外用治痈肿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调酒捣烂敷患处。
开放分类:
参考资料:
“臭常山”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中医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草药别名大全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中草药别名大全,中草药图片大全,常见中草药图片大全,中草药大全,中草药功效大全,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中药别名大全,中草药名称大全,中草药药性大全,图解中草药大全,中草药名称图片大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1:38: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中草药别名大全.DOC
官方公共微信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滇常山目录滇常山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滇常山在《*辞典》滇常山在《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滇常山【拼音名】Diān Chánɡ Shān【别名】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on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收根、叶,洗净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止痛,降血压。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高血压。叶:外用治痔疮,脱肛。【用法用量】根:0.5~1两;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辞典》:滇常山【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Diān Chánɡ Shān【别名】乌药、臭牡丹(《滇南本草》),臭茉莉(《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根及茎叶。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落叶大灌木,高1~4米。枝暗红色,有纵向皮孔;幼枝密被污黄色短卷毛茸。叶对生,肾状卵形至卵形,长4~14厘米,宽4.5~12厘米,先端锐,渐尖,或圆形,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或稍带波状,或具疏粗锯齿,两面均密生短柔毛,有臭气:叶柄密被污黄色或白色短毛茸。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5厘米,密生短卷毛茸;次生花梗基部具椭圆形苞片;花柄具线状苞片;花白色,略带红晕,长约1.4厘米;花萼钟形,紫绿色,外部密生短柔毛,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漏斗状,裂片5;雄蕊4,花丝细。花药背着;雌蕊1,子房球形,秃净,柱头2裂。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蓝黑色,包于宿萼内。花期夏季。【生境分布】分布云南、四川。产于云南。【性状】干燥茎叶,茎多切成斜片。老茎直径达1.5~2厘米,皮暗红色,具纵裂痕,皮孔不显:断面中心髓部较大,白色,木部微黄色。幼枝皮黄绿色,可见锈色毛茸;髓部直径达3毫米,外皮不易剥离,叶肾状卵形,被细茸毛,干燥后多皱缩卷曲。叶有臭气,味辛、微苦。以枝嫩、色绿者为佳。【性味】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苦。&②《云南中草药选》:&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截疟,行气,利水。治疟疾,风湿,水肿,胀闷腹痛。①《滇南本草》:&消胸膈膨胀,下气,利小便,消水肿,止气逆腹痛。&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疟疾。&③《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活血,消肿,降压。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滇常山根一至二两。煎服。②治高血压:滇常山根五钱至一两。水煎去渣,加米酒煮鸡蛋一个,内服。③治痔疮,脱肛:滇常山叶煮水外洗。(选方出《云南中草药选》)【摘录】《*辞典》《中华本草》:滇常山【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滇常山生云南府山中。丛生,高三、四尺,叶茎俱如木本。叶厚韧,面深绿,背淡青,茸茸如毛。夏秋间茎端开花,三葶并擢,一球数十朵,花如杯而有五尖瓣,翻卷内向,中擎圆珠,生青熟碧,盖花实并缀也。花厚劲,色紫红,微似单瓣红山茶花,但小如大拇指,不易落。宋《图经》海州常山,八月花红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丽小,微相仿佛。【拼音名】Diān Chánɡ Shān【英文名】Root of Yunnan Glorybower【别名】乌药、臭牡丹、臭茉莉、大臭牡丹、矮桐子、滇赪桐【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要、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滇常山,藻森,高1-3m。植株具臭味,幼枝、花序、叶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气,老枝毛渐脱落,有皮孔。单叶对生;叶柄1-6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或心形,长4-14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心形,边缘具有不规则锯齿或波状齿,表面被糙毛,背面密生淡黄色或黄褐色短柔毛;侧脉4-5对,基部脉腋具数个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苞片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3.5cm,早落;小苞片线形,长1-2.2cm;花萼钟状,红色,长6-9mm,被茸毛及少数腺体,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浅红色,花冠管短,多藏于花萼内,裂片5深裂,长圆形至卵圆形,长4-7mm;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熟时蓝黑色,径约7mm,其大部分被增大的红色宿存萼所包。花期4-7月,果期7-10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 m的山坡疏林下、山谷沟边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性状】性状鉴别 茎多切成斜片。老茎直径1.5-2cm,皮暗红色,具纵裂痕,皮孔不明显,断面木部微黄色髓部较大,白色;幼枝皮黄绿色,有锈色毛茸,外皮不易剥离,为面髓部直径红 3mm。叶对生,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4-14cm,宽4.5-12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或略呈波状,或有疏锯齿,两面有短柔毛;叶柄密被短毛茸叶气臭,味辛、微苦。【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主风湿痹痛;水肿尿少;胞腹胀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滇常山根一至二两。煎服。②治高血压: 滇常山根五钱至一两。水煎去渣,加米酒煮鸡蛋一个,内服。③治痔疮,脱肛: 滇常山叶煮水外洗。 (选方出《云南中草药选》)【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消胸肠膨胀,下气,利小便,消水肿,止气逆腹痛。2.《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疟疾。3.《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活血,消肿,降压。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摘录】《中华本草》
友情提示: 没有图片帖子!
特别申明:中药材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切勿擅自搭配食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本版块或指定的范围内尚无主题
本站(田地药材网)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
服务咨询电话:
Powered by三百棒的功效与作用 - 用途 - 吃法 - 别名 - 天林中药材网
三百棒 共找到5味中药材。
中药材三百棒又称作“”;也有地区称作:; ; ; ; ; ; ; ; 中药三台红花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的全株及根皮。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三百棒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治湿热痢疾;淋证;风湿热痹;血瘀痛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肿毒;荨麻疹;疟疾。
中药材三百棒又称作“”;也有地区称作:; ; ; ; ; ; ; ; ; ; ; ; ; ; 中药苍条鱼鳖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株。三百棒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主治疝气肿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疝气肿痛,利小便。《陕西植药调查》:镇痛,调经。《湖南药物志》:活血通经。治创伤溃烂,感冒。
中药材三百棒又称作“”;也有地区称作:; ; ; 中药景天三七根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全年可采,但以秋末至次年春初挖取者为佳。三百棒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筋骨伤痛。 《南京民间药草》:治吐血。《贵州民间方药集》:止血镇痛。止吐血,因伤咯血,衄血,肺病喀血,镇咳。外用止刀伤出血。
中药材三百棒又称作“”;也有地区称作:; ; ; ; ; ; 中药飞龙掌血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根或根皮。全年均可采收,挖根,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三百棒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瘀滞崩漏;疮痈肿毒。
中药材三百棒又称作“”;也有地区称作:; ; 中药单面针为芸香科植物刺壳椒的根,根皮或茎,叶。全年均可采收,根,根皮,茎皮发片晒干;叶鲜用或晒干。三百棒的功效与作用: 消食助运;行气止痛。主治脾运不健;厌食腹胀;脘腹气滞作痛。
中药糙壳菱蟹为粗糙菱蟹的肉或壳
中药蜂胶为蜜蜂修补蜂巢分泌的粘性物质
中药翠云草为植物翠云草的全草
中药水毛花为植物水毛花的全草
中药荚果蕨贯众为植物荚果蕨的根茎
中药入地蜈蚣为七指蕨的根茎或全草
中药山茶花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
中药短柄南蛇藤果为短梗南蛇藤的果实
中药深山不出头为红烛蛇菰的全草
中药花松萝为植物花松萝的地衣体
中药鲜地黄为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
中药大三叶升麻为大三叶升麻的根茎
中药沙棘豆为植物砂珍棘豆的全草
中药露兜簕为植物露兜簕的根
中药问题特为植物并齿藓的植物体
中药菘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种子
中药滇崖爬藤为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
中药岩梭花为植物丛毛羊胡子草的花
中药龟版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
中药红头草为植特霜黄的全草
中药四川澄茄子为植物潺槁树的根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龙眼的主要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