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又怎么健脾养胃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年末摆脱重重“胃”机 健脾养胃的食疗方推荐
  健康地养“胃”还是要从方面着手,我们要规律地饮食,少吃辛辣食物等等。以下介绍一些食疗方,让你“喝”出健康的“胃”。
  养胃茶推荐
  1、大麦茶
  做法:大麦炒熟然后泡水,每天服用就能起到养胃的作用。
  功效:大麦芽性凉、味甘、咸,归脾、胃经,具有益气宽中、消渴除热、并且有回乳的功效;对滋补虚劳、强脉益肤、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泻、宽肠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饱闷腹胀有明显疗效。
  适用人群:胃气虚弱、消化不良者;肝病、食欲不振、伤食后胃满腹胀者及妇女回乳时乳房胀痛者。
  2、陈皮茶
  做法:陈皮3g煮水饮,加食盐调味。
  功效:陈皮有理气健脾之效,常用于脾胃气滞证。
  适用人群:寒湿阻中的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者,用之尤为适宜。
  3、红茶
  做法:用开水泡开,可加糖或牛奶
  功效: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养胃汤推荐
  1、麦芽谷芽陈肾汤
  用料:麦芽15g、谷芽15g、鸭屯1个、姜片适量。
  做法:将鸭肾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同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ml,隔水炖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和中,常用于食积不化;谷芽甘、平,归脾、胃经,能消食健胃,常用于米、面、薯、芋食滞证,即“面滞”及食少,功似麦芽而力较缓,两者为饮食不化之常用药物;鸭肾性温味甘,有健脾清滞的作用,广东民间常用于辅助治疗小儿、老人厌食症。共用有健脾、行气、消食的作用。
  适用人群:饮食过度导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者。
  2、党参苓术炖牛腱汤
  用料:党参15g、云苓8g、白术3g、牛腱120g、姜片适量。
  做法:将牛腱洗净切片并汆水,再与洗净的药材一同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ml,隔水炖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党参味甘性平,能补益中气;白术味甘微苦,性温,补脾益气,燥湿利水;云苓能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牛腱能补益中气,养心宁神。共用能健脾化湿。
  适用人群:可用于脾胃虚弱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脘腹胀闷、舌淡苔白者。
  3、参芪猴头菇炖鸡
  用料:猴头菇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将猴头菇洗净去蒂,发胀后挤干水,切片待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文火慢炖。
  功效:此汤水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养胃粥推荐
  1、山楂莱菔子粥
  用料:山楂10g、莱菔子10g、粳米50g。
  做法:将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功效:山楂有消积化滞之功,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即“肉滞”)之要药;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常用于食积“气滞证”;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适用人群:大鱼大肉导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者。
  2、淮山莲子粥
  用料:淮山10g、莲子10g,粳米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功效:淮山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常用治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莲子有补脾止泻的功效;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共用有健脾、行气、消食的作用。
  适用人群:脾虚食滞导致腹胀纳差、大便溏泻者。
  做法:将苹果去皮,洗净,切块;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纳入苹果,煮至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苹果洗净,榨汁,待粥熟时调入药粥中服食,每日1剂。
  功效:生津润肺,开胃消食
  4、胡萝卜粥
  用料:胡萝卜3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胡萝卜1~2根(按个人喜好定)洗净切成细丝,沸水稍微煮过后,与植物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时,加入炒好的胡萝卜同煮。
  功效:中医认为,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同时也适宜于皮肤、粗糙作用,此粥适用于、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
&&& 编辑推荐:
健康日日睇
家庭医生在线旗下网站
经营许可证号:B2-
关注公众号养胃又健脾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养胃又健脾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可以健脾养胃的食疗食谱,健脾养胃食疗,健脾养胃的食谱,健脾养胃食谱,健脾养胃粥,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可以健脾养胃的食疗食谱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热门搜索&:&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健康网微传媒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久久健康网  对妈妈们来说,让全家吃好自然是头等大事。山珍海味齐上阵固然看着气派,可是这么集中的吃法,还真受不了。尤其是家有小孩、孕妇和老人,饮食更要注意。今天给大家推荐10种健脾养胃的常见食物,妈妈们要收好哦!
  味甘、性平,归肺、胃经。
  作用: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宜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近代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
  粥类容易消化,尤其八宝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热量更高更丰富,对胃有好处。而新鲜的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能有效地保护胃。确定适合养胃的早餐食物,原则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营养。如:鸡蛋羹、鸡蛋汤、煮鸡蛋、大豆、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推荐食谱:酸奶1瓶或新鲜牛奶半磅、燕麦粥、蒸或煮鸡蛋1个、水果(西瓜、香蕉)或面条。建议时长:20分钟左右。
  比较养胃的东西首选不是粥,而是汤,汤还不能是肉汤。肉汤也含酸多,菜汤较好,什么菠菜、粉丝、鸡蛋能上的都上。再加点鸡精调味。
  最养胃的,是面条。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有好处。另外就是饼干。
  味甘、性凉。
  作用: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宜于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
  包心菜
  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卷心菜与薏米、陈皮、蜂蜜同煨可用于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肿利水。大便溏泻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卷心菜富含防衰老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增进身体健康的功效。钾对防治高血压很有益处。维生素K有助于防止血液凝固,增强骨质。维生素U具有保护黏膜细胞的作用,据说对胃火及胃溃疡的预防与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味甘性凉,能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食疗本草》载:&利五脏,通肠胃,解酒毒。&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排便。不过,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碍钙质吸收,应避免与豆腐、紫菜等高钙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轻汆,除去草酸。
  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纲目拾遗》记:&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很多人认为吃完红薯放屁多,其实是胃肠蠕动所致。糖尿病患者食用。
  《本草纲目》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可用南瓜煮粥或汤,滋养肠胃。
  胡萝卜
  性味甘平,中国医学认为它&下气补中,利脾膈,润肠胃,安五脏,有健食之效&。丰富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能明目养神,增强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萝卜素属脂溶性,和肉一起炖最合适,味道也更好。
  指南:
  中药健脾养胃可服用人参健脾、参苓白术、四君子、香砂养胃。
  脾胃不好时,性寒的食物不能吃:
  猕猴桃、甘蔗、西瓜、柿子、香蕉、苦瓜、梨、荸荠、甜瓜、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生菜瓜、海带、生莴苣、生萝卜、生藕、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菊花、薄荷、鸭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胃寒疼痛加剧。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十大健脾养胃的食物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
评论排序:最新最热
淘宝9月热门商品
看过十大健脾养胃的食物的人还喜欢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健脾养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