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子?大学?生活?快乐?你幸福我快乐?

八成人认为幸福感与房子有关的相关常识推荐 - 生活常识网_心理
欢迎您来到生活常识网!
生活常识网,包含了健康饮食、生活保健、心理健康、美容护肤、育儿常识,提供日常生活小常识,健康小常识,生活常识网-都市人健康生活向导!
> 八成人认为幸福感与房子有关 > 相关常识推荐
发布日期: 点击:(299)
健康导读:幸福是什么?这个千人千言的问题,在房价高涨的今天,有了一个指标:房子。而这个指标是由一部电视剧《蜗居》引起的。近段时间,网友普遍认为,幸福不再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而与白领“痛并快乐着”的房子有关。小编推荐:看看你的配偶心理出轨没有?一本滴着血的房奴账本 海萍是个现代房奴的缩影,为了攒钱买房子,每天吃挂面,以致她丈夫苏淳怀念方便面里那点肉丝;而其善良的妹妹海藻在“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先拍上一摞票子,再奉上一幢房子,将来即使没有男人,你的身体还有着落”的教导下,从“6万元”开始,“肉偿了人情债”,走上职业二奶的道路。如果上面剧情是白领寻找首付的缩影,那么下面这本滴着血的账本就戳痛了已经买房的城市白领的心。且听海萍道来:每天一睁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度2500元,物业管理费三四百元,还有煤气水电费200元……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想未来十年,我的未来就在眼前。做房奴也是无奈之举海萍的路虽然崎岖,……
八成人认为幸福感与房子有关的相关常识推荐
2010,中国女性幸福感调查第一期,便对国人扔出了一枚敏感的重磅炸弹:有多少钱你才觉得幸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觉得幸福跟钱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同时大多数人也觉得,当拥有了住房以及一系列能保障生活稳定的硬件时,幸福感才会显得更踏实。于此同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待幸福的观念也是相对理性的:白领的收入,小康的生活,简单的快乐……这就是老百姓对幸福,最直白的定义。由着这个调查,想到了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财富就像健康,完全缺乏肯定会不幸福,但仅仅拥有它,也并不能确保快乐。……
发布日期: 点击:(234)
今年五月,几个热心的同学组织了一次同学会。一年前,如雏燕般飞向全国各地的同学们这次又纷纷飞回来。在来参会的同学中,有一对同学情侣。男的长得瘦小,跟毕业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脸色更黑。但女的当时可是我们的班花,能歌善舞。这次见到两人,觉得变化都不大,只是女同学更具风韵了,是生活美满,被爱呵护的那种幸福小女人从内向外散发的甜蜜。女同学的幸福、甜美在同学的拍照留念时达到了极致──拍完了大合影,同学们开始三三两两合影,只见这对同学夫妻手拉着手站到山顶上,……
发布日期: 点击:(461)
80%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心理压力有关,长期焦虑对健康有害。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本周末卫生部门将举行两场关于心理健康的公益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以及焦虑与自我心理调节。主讲人为省心理测量与评估师专业委员会常委赵长江。“要保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其成功的前题,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目前,80%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心理压力有关,解决了压力,就解决了学习的困难。”赵长江认为人处于高兴的情景,内心安静、肌肉舒适、放松时,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然而,……
发布日期: 点击:(276)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在促进企业发展、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他们个人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家的压力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幸福感有所降低。调查发现,近年来,企业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2009年的调查显示,89.5%的企业家认为自己“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只有9.6%认为“压力较小”,0.9%认为“没有压力”。对比2002年-2009年的调查结果发现,……
发布日期: 点击:(397)
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在中国,伴随着情人节而来的,还有随处可见的“天价玫瑰”和动辄成百上千元的“情人节套餐”。因此有人说,情人节对中国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甜蜜的负担”。在环球网所做的调查中,似乎也应征了这一说法。不过,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没有必要将一个节日给予过多的诠释,更不要因为该节日源于西方就表现出极端的排斥。实际上,过节只是图个快乐就好。“你觉得情人节是负担吗?”——某网站所做的这项调查在短短一天内得到了网友的热烈回应。……
发布日期: 点击:(255)
生活可以一天比一天幸福。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我们的态度。一天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事情,有些对幸福感并没有什么帮助。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可以去想,也可以不去想;对那些高兴的事情,我们可以去品位,也可以不去品位——一切都在我们自己。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让外界发生的事情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就会成为外界的奴隶,那岂不是让外界来掌握我们的命运了吗?从另一角度考虑,我们完全可以摆脱外界的影响,让我们的生活幸福起来,而且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让我们更加幸福。……
发布日期: 点击:(296)
日前,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党委发布了该校研究生会所做的2004级硕士研究生生活状态报告,报告对该校2004级硕士研究生的经济来源,学习状况,压力来源,生活规划,自我满意度,自我认同感和就业信心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调研。调查覆盖上海大学各个学科的研究生,发放问卷215份,收回问卷203份,回收率94.4%,问卷有效率100%。其中男生55.2%,女生占44.8%。关键词一:幸福感只有7.4%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过得非常满意,36.5%认为基本满意,有43.……
发布日期: 点击:(286)
美国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学家们长达数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共性习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本能地遵守一些“条款”。并不是每次都要说出真相似乎听起来有些违反常识,但是和伴侣保持“100%的透明度”并不是件好事。在讨论一些棘手的敏感话题时,如双方的家庭如何,最好“三缄其口”,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股脑倒给对方,“保留的话”才能真正增进感情。  夫妻吵架无胜者因为两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有根本性的差异,夫妻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试图改变对方的“臭脾气”。那种……
发布日期: 点击:(352)
从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幸福感的科学家认为,幸福感与年龄有关,六七十岁时,人们的幸福感最强烈。据西班牙《世界报》日前报道,科学家在对8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年危机困扰着40岁上下的男性,女性则在50岁左右出现危机感,这使他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在走出人生的这一低谷时期后,幸福感会逐渐上升,到了六七十岁时,人们的幸福感最强烈。尽管原因并不明确,但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更现实,他们会承认自己的弱点,……
发布日期: 点击:(332)
据调查八成国人认为“幸福和房子有关系”,然而日本人却不认同,请中国人三思而后行。在更多中国民众看来,房地产和房子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也绑架了自己的生活,而70年的使用权也早就埋下了不幸福和没信心的导火索。张田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表示,“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然而,在更多公众看来,房地产和房子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也绑架了自己的生活。谈及中国人被房子绑架,最令人感叹的是日本人的隔岸观火。11月19日《中国……
发布日期: 点击:(230)
那天我去看宋佳·柳波默斯基的时候,看到她在没完没了地接听来自丰田普锐斯经销商的电话。她最终选定型号以后,一听对方说两天内即可提车,竟然高兴的不得了。不知柳波默斯基的热情是否由于她的实用主义态度,但我很清楚,她购买的不仅是个人物品,还有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普锐斯是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对环境的影响要温和一些,而加州法律又允许某些油电混合动力车行驶集体用车道。她家在海边城市桑塔莫尼卡,而上班地点则在加州大学瑞夫赛德分校(国内多译为河滨分校或滨河分校——译者注),相距大约70英里。……
发布日期: 点击:(321)
主动是一种特别的行动气质,也就是说自己知道做有价值的事,不用别人去催。职场上的主动者,往往得以进入各行各业的高收入者阶层。主动和被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对工作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九大妙招提升职场幸福感许多人每天都在迟迟不愿将自己的构想付诸于行动,也因此荒废了许多的宝贵时间,以下总结出9招,相信按我们说的做,你也会成为职场上幸福的主动者。第1招:按部就班地行动事业成功的人往往耐得住寂寞,在那些看似程式化的进程当中寻找到快乐,他们是善于自我控制的人,……
发布日期: 点击:(245)
科学家一直认为,幸福感主要由遗传、健康状况或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决定。但美国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很大程度上,人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幸福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研究人员在日前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他们分析评估了51项与幸福感有关的研究,结果发现,采取以下5种做法可以显着提高幸福感:一、心存感恩之心。在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的志愿者向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信表达感谢,当志愿者养成这种习惯时,他们的幸福感会显着提高,并且会维持数周甚至数月。……
发布日期: 点击:(239)
幸福感是怎么来的,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幸福与基因有关系吗,为什么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如此不同?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个体而言,生活中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基因组合的影响。进行该项研究的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家。他们发现,一个人的个性品质部分决定着他(她)的幸福感,而这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遗传和继承的。利用心理学上测定个性和人格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
发布日期: 点击:(241)
很多职场人在刚开始工作时,意气风发,干劲十足,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为企业做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心里自然会产生不快感。据12万人群的职业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工作中严重心理失调人群占31.3%,其中幸福感最差的就是35岁~40岁之间的中年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健老师说,职业心理健康就是一种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可以应对生命中的正常压力,高效工作,能够为团体作贡献。35岁至40岁之间的中年人幸福感最差,并不仅仅是工作所造成的。家庭上,……
发布日期: 点击:(218)
快乐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近日的《生活科学》杂志中,美国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的研究人员对51项增进快乐的研究进行总结后,给出肯定答案,并指出了5种能大幅度提升幸福感的“快乐的诀窍”:感谢要表达出来。研究发现,拥有撰写感谢函习惯的人,快乐的感觉会延续数周甚至数月。美好前景要先想出来。另一项颇有效果的方式是乐观思考。研究要求受试者想像一个理想的未来,如与爱侣共筑爱巢,或找到能实现自我的工作,并具体列举写下来。数周后,受试者幸福感日益增加。好事要记下来。……
发布日期: 点击:(374)
导读: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从当初朝思暮想去大城市工作,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到如今纷纷滋生出逃离大都市,告别“伪幸福”念头,跟婚姻中的“围城”现象何其相似。从一线都市突围,同样面临重重困难,是需要理性的取舍智慧。越来越多的追梦者产生失落感和伤别离的念想,表现出对大都市生态的不适应,钢筋铁泥的冷漠,让他们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返乡,寻找幸福成为当下许多一线白领的选择。2010年春天,中国一线城市里暗涌一股“白领返乡潮”,越来越多的白领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
发布日期: 点击:(262)
英国一项最新学术研究显示,与朋友和家人比较薪水会相对令人不开心。英国《每日电讯报》29日报道,为研究与他人比较收入是否为普遍现象以及这种做法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研究人员安德鲁·克拉克和克劳迪娅·塞尼克展开这项调查。接受调查者需就对眼下生活满意程度、未来的乐观程度以及过去一周内的郁闷程度等问题作答。结果表明,18个欧洲国家1。9万名接受调查者中,仅大约25%认为与他人比较收入“根本不重要”。就那些的确“关注”身边之人生活方式和工资单的受访者而言,……
发布日期: 点击:(246)
美国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学家们长达数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幸福的夫妻有一些“共性习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本能地遵守一些“条款”。并不是每次都要说出真相似乎听起来有些违反常识,但是和伴侣保持“100%的透明度”并不是件好事。在讨论一些棘手的敏感话题时,如双方的家庭如何,最好“三缄其口”,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股脑倒给对方,“保留的话”才能真正增进感情。夫妻吵架无胜者因为两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有根本性的差异,夫妻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试图改变对方的“臭脾气”。……
发布日期: 点击:(298)
美国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学家们长达数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幸福的夫妻有一些“共性习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本能地遵守一些“条款”。无需每次都说出真相似乎听起来有些违反常识,但是和伴侣保持“100%的透明度”并不是件好事。在讨论一些棘手的敏感话题时,如双方的家庭如何,最好“三缄其口”,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股脑倒给对方,“保留的话”才能真正增进感情。夫妻吵架无胜者因为两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有根本性的差异,夫妻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试图改变对方的“臭脾气”。……
发布日期: 点击:(244)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你觉得现在生活得快乐吗?你觉得幸福吗?你在为房子发愁吗?我们需要什么?
  最近下半年上海的房价一涨再涨,让很多工薪阶层的子女特别是那些正等待结婚而没有房的男同胞颇感压力,感觉都要爆炸了,买了房的人都是花了父母一生的积蓄用来首付他们的房款,但是谁又能想到未来的20、30年他们自己还将面对每月必还的房贷,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的赡养问题等等,我相信在他们人到中年的时候工作及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压力会更加巨大。我们来看看这些80后的父母,他们的父母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响应政府的号召上山下乡当了知识青年,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大地,在祖国的边疆到处流着他们的汗水,有的人甚至都长眠在那里远离自己的亲人...他们这代人可以说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下岗,又经历了为自己孩子买房子付贷款,他们真的很辛苦...而作为80后的我们呢?房子是我们面临的人生最大障碍,我们都没有自己的追求了,长大只有一套房,甚至扭曲了我们的爱情观,有房长得难看没关系先结婚再说,大不了找一个情人弥补一下,不象以前这小伙人不错...这样下去我们的道德开始沦丧。甚至还有一些垃圾说年轻人就应该买不起房,年轻人都买不起房了,这个国家靠什么啊,不靠年轻人靠你们这么老棺材啊!!!深深的感觉到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快乐,不幸福,为房而愁!!!!我们只需要有一个舒适的家,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想这是最起码的,老百姓不就是为了能够这样生活嘛。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共有5人发表观点
我现在生活的很压抑:
0(0%)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没有感觉到幸福,每天都是忙碌紧张:
3(60%)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我现在过得还不错:
2(40%)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0%)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6-11 05:5206-11 06:0106-11 06:3606-11 06:4506-11 06:5806-11 07:1606-11 07:5406-11 07:5506-11 08:0206-11 08:12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5 开心网现在不做房奴,哪来的未来幸福生活?
买房宣言一:现在不做房奴,哪来的未来幸福生活?
  人物:郭小姐目前住房情况:租房、无车家庭年收入:15万楼盘:工信·风雅钱塘(滨江)
  购房经历郭小姐在武林广场附近上班,2年前买了城西的一套精装修小户型,今年年初这套房子如期交付,她兴高采烈地搬进新房子。习惯了住在单位附近、走路上下班的郭小姐突然发现,每天挤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上下班实在不能忍受。
  去年6月,关于“强制征收个税”的传闻弥漫在杭城上空,考虑再三,她决定趁早把这没住几天的新房子脱手,最终这套房子让她净赚十多万。之后,她在单位附近物色了一套二手房,26万,32平米,还幸运地赶上末班车,做出了8成按揭,首付5万多,月供1400元/平米。
  买了这个房子后,手上还有近30万的闲钱。存入银行实在不甘心,投入股市呢,虽然现在股市的情形非常好,但想想自己之前套牢在里面的几万块钱,好不容易解套了,实在心有余悸,除此之外的投资渠道少之又少。
  8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到滨江区政府办事,突然发现滨江这个以前毫不起眼的小地方悄悄地长成了现代化大都市的雏形。她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区政府边上的风雅钱塘售楼部,被一套136平米的房子所吸引。这套房子位于顶楼,可以看得到江、视线开阔,总价104万,3成首付的话,月供4560元/平米。回去跟家人商量,一拍即合,第二天就下了单。
  郭小姐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小的二手房,买了以后马上就能入住了,月供1400元,而那样的黄金地段即使租房也要这么多钱。等到一两年后,新房交付,她就可以选择把二手房卖掉住到滨江去,再买辆车;或者租掉其中一处;从长远来看,滨江的潜力无限。总之,“买了这两套房子相当于双保险,肯定能有所增值,钱比存在银行里好,比在股市里风险小。”当记者问她,每个月将近6000元的按揭会不会使生活质量下降时,她笑笑说,“现在不做‘房奴’,哪来未来的幸福生活?”
  买房理由一:投资渠道少郭小姐是一个比较精明的购房者,这两套房子投资加自住,可谓生财有道。有人把楼市里的投资行为比作啤酒的泡沫,适当的泡沫是啤酒必要的组成部分。宏观调控抑制了房产投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闲散资金何去何从?就像郭小姐说的,存入银行,利息本来就不多,还要交利息税,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等的危险。股市风险又实在太大,经过去年6月到今年6月的一波波行情,越来越的人对股市重新恢复了信心,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人不在少数。其他如期货、艺术品、古董等的风险更甚,距离大众投资品的要求甚远。从这些看来,手上有了闲钱,不动产投资还是首选。
  买房理由二:供平过租供平过租是从香港“引进”的词汇,指的是购买商品房的按揭贷款月还款额低于所购商品房的月租金。就像郭小姐买的那个二手房,月供1400元,而这个房子在租赁市场上能以1500元左右的价格出租,对于郭小姐来说,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也就是说投资回报率很稳定,而且该房源土地等级属于一类地段,将来如果拆迁,得到的赔偿也会相对较高。然而杭州市场上供平过租的房源并不多,如果遇到月租金和月供差不多的房源,绝对值得购买。
买房宣言二:没有房子我怎么给她一个家呢?
  人物:管先生年龄:30 目前住房情况:租房、奇瑞QQ
家庭年收入:7万楼盘:云溪香山(转塘)
  购房经历碰到管先生的时候,他正签完合同从售楼部里面出来。美丽的女朋友挽着他的手,一脸的幸福。
  他很快就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我已经30的人了,结婚生子将是未来几年生活的重点,买房自然上升为头等大事。这半年来看了不少房子,由于我在城西上班,关注的目光始终在城西方向搜索。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已经和上一辈人有很大差距了,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很多时候不愿意迁就,而且注重效率,要方便,因此,买房不仅要房子好、小区环境好,大的配套也要能跟上。之前,城西100万以内难找到合适房源,总价相对低一点的房子也看过许多套了,不是小区环境不尽如人意,就是户型略有缺陷。
  年初的时候买了一辆车,生活半径大了很多,看事物的格局也大了,逐渐将目光投向大城西的范围。
  说来都不好意思,发现这里还是因为“吃”——18天的活鸭喜蛋、村民自家养的本猪肉。去的次数多了,发现附近有一个叫云溪香山的楼盘。怀着好奇心走进了这个售楼部,多层、全明户型、八九十方、50多万,预算之内。以后到小和山的隧道打通,上班就更加方便了。多层公寓一直是我的目标,经过多方比较,我们基本看中了一套92平米的,总价54万多,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楼还带个围合的小花园……
  说起刚买的房子,管先生滔滔不绝,一脸的兴奋。“后来发现这里离梅家坞才10分钟的路,我就决定买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房子我怎么给她一个家呢。至于以后的房价,涨还是跌,谁说得清楚呢,看到喜欢的房子就买了。”管先生笑呵呵地钻进他火红的奇瑞QQ。
  买房理由:给自己筑一个爱巢去年是结婚的大年,6万对新人,让开发商大喜过望。然而年轻人工作4、5年,哪里有那么多钱来购置高档的房产?现在买房的基本模式就是,双方父母资助一点,把首付付了,月供由小两口自己还。有人很不客气地把这部分人也归为“啃老一族”。“啃老”这个词不好听,但一般人的观念里,要结婚房子还是必须要买,“房子”是有着传统的土地情结的中国人的梦想。
  买婚房还得量力而行,切莫让自己当了“房奴”,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数降低。因此像管先生这样的购房行为,很适合年轻人。既然希望能住的环境好一点,舒适一点,婚房何必一定要在市区?
买房宣言三:提早买着,以后那边成熟了,我们就可以过去养老了
  人物:程先生年龄:57
目前住房情况:市区有房、无车楼盘:三墩?颐景园(三墩)
  购房经历在三墩·颐景园的售楼部遇到程先生和他太太的时候,他正匆匆往11楼的办公室赶,说是合同里的一些手续要完善下。记者就跟他的太太聊了起来。
  夫妻俩以前都在大学里教书,程太太已经退休在家,他们现在就住在三盛房产在城西开发的项目颐景园里。程太太说从三墩·颐景园第一次开盘他们就关注这个楼盘了,价格是现在这个房子的一半,同在古墩路上不算远。现在的房子留给儿子住,自己年纪大了想找个配套好又清净的地方,养养老。因为一直没有合适自己的户型,所以迟迟没有下单。而且现在房产形势比较稳定,不用担心房价飞涨,估计房价也不会跌,就慢慢地等,总有合适自己的户型出来的。这一次开盘,总算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户型,120多平米,儿子周末可以过来一起住。于是就买了,没想到还能打折。
  “那边目前来看不如市区,但房子交付还要时间,等过个三五年那边也应该成熟了,我们想什么时候过去住就什么时候过去住,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买房理由:别亏待自己的晚年一说起老年人买房子,很多人会想起那个著名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美国老太年轻时贷款买了套房子,住了半辈子,到临终前终于把房贷还清了;而一个中国老太为了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辛辛苦苦工作了半辈子,临终前终于存到了足够买一套房子的钱。
  中国父母的舐犊之情恐怕是各国中最强烈的,程先生夫妇就是这样,把市区的房子腾出来给儿子,不过他们也没亏待自己,其实郊区的房子如果配套好的话,是最适合老年人养老了,空气又好,生活节奏又从容。只是目前杭州近郊的配套都还在进行中,成熟尚待时日,但如果等到成熟那一天再去买,恐怕就不是这个房价了。
故事四:反正手上有了闲钱也没地方去
  人物:李先生年龄:36
目前住房情况:温州有房,杭州市区有一套房。
  购房经历温州的李先生从知道这个楼盘到下单用了两天的时间。他说他不是投资,他买房子是要自己住的。
  李先生一直都对城西一带情有独钟,几年前就在山水人家买了套房子。最近手头上有点资金,于是决定到杭州来买套房子,中午在杭州的文教区、城西这一带逛,看到梧桐公寓的外立面挺喜欢的,咨询、看房,当时就对其中几套挺满意。商量了一个晚上,决定买二房的110平米。第二天上午就过来下单了,还顺便预订了未来会推出的商铺。
  尽管有钱,但李先生还是只首付3成,月供5000多元。“买这个房子不是为了投资,反正手上有了闲钱也没地方去。我很喜欢杭州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这些房子我都是要自己住的。”他比较过文教区所有的楼盘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反正自己住,管它以后价格会怎么样。我房子又不卖,涨还是跌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买房理由:杭州情节一些高档楼盘都不约而同地说,现在购买高档房的以外地人居多,但现在外地人买房似乎与以往的“炒房”大相径庭了。以往外地人买房,多数是投资行为,有甚者一买就是一栋楼,看中的是房子的增值能力,而现在外地人买房看似一掷千金,像上文的李先生,但其实他也是经过了全面的考察比较后下的单,更多地考虑房子的使用功能、生活成本等。现在80%的外地购房者是自住型客户,他们有的因为业务关系经常来杭州,有的打算到杭州来发展,还有的是为子女购房;其余的20%也是自住兼顾投资,而且这种投资也是长期投资,毕竟楼价暴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浙江的很多小县城里,很多普通的老百姓都把在杭州买一套房子作为奋斗的目标,攒够了钱就到省城来买套房子,这个是精神需要。正如李先生说的,反正自己住,管它以后价格会怎么样。我房子又不卖,涨还是跌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有了闲钱就买了再说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学者笔谈]唐宁玉:你幸福吗?[图]
[发布时间]: 日
[责任编辑]: 卢思语
  ■ 在我看来,对“你幸福吗?”这个简单问题的不同回答彰显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包含了“幸福是什么”、以及“怎样才幸福”等问题,而访谈本身则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测量幸福。
  ■ 目前中外研究者更从主观角度认识幸福,很多研究者认为幸福就是幸福感,是人们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一种满足的感觉。 
  ■ 对幸福的度量源于伦理学和经济学。
  ■ 社会互动以及其它自然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和幸福之间有一定联系。
  前一阵央视有个节目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记者在大街上寻访普通人,问他们“你幸福吗?”的问题,结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我不姓福,我姓曾”;有人说“幸福就是快乐,幸福不光是挣钱。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不是吗?”。当问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得主莫言这个问题时,他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我不知道。”之后记者追问,他接着说,“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这个节目让我想起了我和同事在过去几年所做的一些有关幸福学的研究以及我们去年写的有关幸福学研究进展的报告。在我看来,对“你幸福吗?”这个简单问题的不同回答彰显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包含了“幸福是什么”、“怎样才幸福”等问题,而访谈本身则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测量幸福。
  幸福是什么
  纵观历史和当代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对幸福是什么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关注客观状态,即到达何种境况就意味着幸福了,一种更为关注主观体验。
  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写道“人们可以获得的物质的最高境界是幸福”(转引自:Ryff,1989),另外一名先哲伊壁鸠鲁则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转引自:肖川,2008)。相比西方比较抽象化地描述幸福的状态,我国早期对幸福的阐述更为具体,如比较为大家所熟知的“五福”。所谓五福,尚书上记载的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意即福寿绵长、钱财富足、心身康宁、仁善宽厚、善始善终。此后,桓谭在《新论》中述道,“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唐代陈子昂则有 “家膺五福,堂享三寿” 之语。和西方将幸福作为物质境界的升华相比,我国古代有关幸福是什么的概念中则兼具物质和精神状态。这种看法似乎还在影响着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和电影《宝莲灯》中“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幸福”一样描述的就是一种“安乐、子孙众多”的幸福状态,而莫言所说的“什么都不想”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状态,这无形中也和他多年前在其小说《白狗秋千架》中描写的“轻松、满足是构成幸福的要素”相一致。
  莫言的回答也让我们看到,幸福状态是通过个体的感受体现出来的。目前中外研究者更从主观角度认识幸福,很多研究者认为幸福就是幸福感,是人们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一种满足的感觉,广义地来说,幸福是个体对生活的积极性和满意程度(Marini?&Brklja?i?,2008)。这种对幸福的看法有几个要点,一是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基于感受主体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他人的标准;二是即便是同样的客观状态,个体的感受可能不同,幸福感会有差异;三是我们知觉到的别人的幸福不一定和他/她自己的认识一致。我们觉得他/她应该很幸福了,但其实未必。我们通常也把这种幸福感称为“主观幸福感”,即“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1984)。现在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包含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也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从认知评价角度界定主观幸福感,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者相对独立,其影响因素并不相同。而从情感体验角度界定主观幸福感,就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也即如果个体体验到较少的负性情感和较多的正性情感,感觉就是幸福的。
  显然,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状态是有关的,客观状态提供了是否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平台,而不同个体的不同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决定着其感知到的幸福程度高低。
  怎样才幸福
  我们始终前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但到底怎么样才能更幸福呢?美国学者Warner Wilson在1967年发表了题为《自称幸福(avowed happiness)的相关因素》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描绘了“幸福”的人的主要特征:具有高自尊、高度的职业道德感和中等愿望的年轻健康、高素质、收入丰厚、外向乐观、没有烦恼、有信仰的已婚人群,而这些特征和性别、智力程度无关。这篇文章被认为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研究的先河。这个研究也揭示着多种不同的因素如财富水平、个体特征等会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或幸福感。
  以往经济学家认为,个体财富越多,使得其选择的自由就越大,个体获得最大化幸福的资源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物质财富增加必然导致人们的幸福增加?国内外的实证结果表明,财富与人们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个体层面,在一个社会中越富有的个体相对贫穷的个体来说通常会更幸福,这在国外和我国都得到了证实。但有趣的是,幸福感和社会财富水平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学者Easterlin发现,从1945年起,欧美国家的幸福感水平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有时甚至是降低的。这就是著名的“Easterlin悖论”。它揭示着经济发展和幸福感之间并不总是直线关系有时甚至是负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美国的GDP在过去有了长足的增加,但美国国民的幸福感水平并没有显著增加。我们对有关中国财富水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汇总,也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这背后的原因可以用个体幸福感的获得机制来解释。个体幸福感的比较对象(参照点)可以是自身,比如自身现状(例如,现在的财富水平和现有的健康状况等)、个体期望和个体目标等。Easterlin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的欲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这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而导致人们总是预测5年后他们会比现在更幸福。个体幸福感的比较对象还可以是他人,主观幸福感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在一个社会或同一时代中,富人总是比穷人开心;而在彼此隔绝的两个社会或两个时代中,社会比较受阻,因此富社会的人并不比穷社会的人开心,新时代的人并不比旧时代的人幸福(Easterlin, 1974)。不少学者认为,真正决定幸福感的,不是绝对的消费水平,而是相对于他人的消费地位。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贫富差距也加大了;绝对消费水平增加了,可是相对消费水平反而下降了,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社会财富水平增加了,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明显提升。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否意味着社会越发展,人们就越不幸福?有没有什么办法使得人们更幸福?
  我们来看一下房子的例子。是否换到大房子一定会更幸福?答案是不一定的。这和房子对你来说的属性有关。如果你从一个很小的三口人合住的10平方米的房子换到9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的房子,会比你从200平方米的别墅换到250平方米的别墅要更幸福。这可以用芝加哥大学的Chris Hsee教授提出的内在可评估性原理来解释。内在可评估性指的是在没有其它参照物或从来没有被人们学习和认识的情况下,不同数量或质量的事物能够引起个体主观感受的程度。按照内在可评估性的不同,Hsee等提出将外部因素分为内在可评估性高的A类事物和内在可评估性低的B类事物。A类事物是指那些不需要任何其他参照信息,其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便能引起不同主观感受的事物。比如饮食、冷热、睡眠时间等。对B类事物而言,情况就不同,在没有对比信息的情况下,个体难以对其好坏程度做出较为准确的评判。在没有对比之前,人们无法准确地感觉这些事物给人的影响,比如珠宝、高档汽车、高级别墅等事物。在上述例子中,90平方米的房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着A类事物的特点,而250平方米的别墅则为B类事物了。因此,要让人们得到持续的幸福感的话,应尽量发展具有高内在可评估性的产品,比如将人们搬迁到郊区更大的房子,配套交通和设施的改善将有助于人们获得更为持续的幸福感。个体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应该更为关注那些具有高内在可评估性的事物,奢侈品固然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的幸福,但并不持续,而那些诸如日出日落的自然之美带来的幸福感反而会更持久。
  接着说房子。住了90平方米的房子一段时间后,可能人们会发现不如刚搬进去幸福了。这里面原因种种,但重要的一点是,大房子带来的幸福感比较容易被适应,而相比之下,由于换了大房子而产生的上下班交通的不变带来的不愉快感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适应了,因为每天上下班都可能碰到这样那样不开心的事情。这又和事物的另一属性“情感适应性”有关。中彩票得巨奖之后的幸福感水平会上升很快,但没过多久就会下降到之前的水平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尽量去发展那些抗情感适应性、并能让人们感受到幸福的事物,而减少那些抗情感适应,并导致人们烦恼的事物。
  上述两个效应其实都涉及比较,幸福也确实和比较有关。为了更幸福,还应该做合理比较,有时候“阿Q精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会让我们更幸福。从这点出发,我们鼓励财富水平相对高的个体更多了解财富水平相对低的人的生活,这样也更易获得幸福感。
  这样看来,虽然财富不能必然让人们更幸福,但是社会合理引导、人们正确消费和合理比较还是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的。
  幸福也和个体特征有关。DeNeve和Cooper(1998)对148个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在137种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人格特征中,相关度最大的是信任、情绪稳定性,机遇-控制点、顽强、积极情感、内向性、自尊等。其中,压抑的防御性、紧张、机遇-控制点与幸福感的缺乏有关,顽强、控制需求、信任和积极归因与幸福感的增加有关。这些结果充分反应了人格变量与幸福感的复杂关系(DeNeve& Cooper,1998)。在研究人格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近年来人们更加将研究焦点放在积极性格方面。通过对40多个国家不同年龄和宗教信仰的人群样本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得出跨文化的结论是:虽然美德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中的表现在人们看来不尽相同,但实质上却殊路同归,睿智、英勇、仁慈、公正、自制和超脱是人类共有的、最为核心的积极心理特征(Seligman,2002),而和平和愉悦也几乎是所有宗教所追求的境界。从这个角度出发,关注自身修炼,提升自我品格将有助于人们体会到幸福感,而这也诚如我国古人所云“平生高尚,五福自然全”。
  如何测量幸福
  对幸福的度量源于伦理学和经济学。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测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快乐729倍(李正中,郭志平,彭彦铭,2010)。近年来,研究者发展了多种幸福感测量工具,其测量随着理论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
  对于幸福感的测量,大多集中于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类方法。主观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主观报告法,即由个体自身报告幸福程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采用单条目自陈量表(Single item Self-repor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SISRSWBS)。比如,在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中,全世界81个国家的被访者要回答“总的来说,这些日子你对生活满意吗”?央视节目采用的类似于是单条目调查。但是,有时候问这类问题可能会让受访者不知如何回答,特别是当我们直接用“幸福”这个较为学术化的词眼时,故莫言答“我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在访谈中如果用“你开心吗?”“今天你感觉怎么样”可能会更好引起人们对幸福感的反应。
  客观测量主要是对人们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进行测量。当人们处在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中,会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这样,研究者可以根据受试者的生理指标如心律、心动加速率、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皮肤导电系数来判断受试者的情绪。考虑到心理现象由客观刺激所引起,并通过个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而表现在行为上,因此,社会互动以及其它自然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和幸福之间有一定联系。通过观察这些行为反应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特别在人们有时会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时。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幸福的知觉,因此决定了这种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但它的缺点在于无法控制社会赞许、记忆偏差、预测偏差等各种认知因素的干扰,因此,主观、客观幸福测量方法的科学整合将是对幸福感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吃火锅可以让人感到幸福,想要了解吃火锅的幸福感,我们既可以用问卷让其报告吃火锅的快乐程度,也可以用医学仪器测量其心跳、血压等生理指标,还可以观察其吃火锅的速度和数量。这样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有关幸福的测量。
  学者小传
  唐宁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199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开始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IT、康奈尔大学、英国翰宁管理学院等国外高校任访问学者。研究专长在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虚拟条件下的学习和虚拟团队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主持教育部和上海市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并承担过多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和译著十多本,如《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组织行为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曾获得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三等奖、上海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后备基金、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上海交通大学SMC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双语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分会理事;上海心理学会理事。美国管理学会会员;国际中国管理研究会会员。
[作者]: 唐宁玉&
[供稿单位]:
[阅读]: 人次
[] &&&& &&
[]&&&&&&&&
更多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沪ICP备020861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新闻网编辑部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幸福我快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