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怎么老是没...

&&&&&& 正文
奇招:足不出“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来源:中华网
&  导读:“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时下的全民共识,其根本原因是医疗信息不对称。时势造英雄,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挂号网、好大夫、春雨医生、阿里健康等都是以“平台模式”提供解决方案,而普申美则以其极独特的“平台+技术模式”并以小区加盟店的形式将方案落地,展现出一幅令人拍案叫绝的健康管理蓝图。
  在辞旧迎新的2014年12月,普申美宣布“住宅小区加盟店项目”正式启动,如此看似不起眼的消息经振臂一呼,各路“群雄”竟纷纷“揭竿起义”,转眼间,珠海、广州、番禺各大小区加盟店陆续建立了起来,后面的投资者闻风蜂踊而至,投石问路,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到此,投资者们不禁要问,究竟普申美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他的所谓“住宅小区加盟店项目”的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能创造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少利润?肩负着投资者们的重托,记者走访了一遍普申美,对它的背景、理念、现状,创始人及其创业出发点深入了解,下面是向大家介绍普申美公司和他们的“住宅小区加盟店项目”详情。
  据了解,普申美是国内首家客观、中立的医学咨询机构,提供个人、家庭、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据公司介绍,此次“住宅小区加盟店项目”的正式推出,旨在通过这种虚(健康管理服务)与实(实体店)的结合,将中国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和便捷就医等民生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凸显、医疗资源的供需缺口明显扩大,健康产业这一具备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已经走进各大投资者的视野。2014年,仅仅移动医疗这一领域,便陆续有春雨医疗、丁香园、挂号网等互联网医疗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当然,热钱涌动的又岂止是国内移动医疗领域,如今整个健康产业正在以其风头正健的势头,吸引着各路英雄们频频出手。据发改委预计,至2020年,中国的健康服务业产值将突破8万亿人民币。
  》虚实结合,创新之举
  健康服务业是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普申美将虚拟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小区加盟店的实体店形式,推进各大住宅小区,推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这对一般人来说无疑是这新兴产业的一个创新之举。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普申美公司创始人谢雨君先生。
  谢雨君先生介绍,作为独立于医疗机构及病人之外的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普申美一直致力于系统、科学、专业化的私人健康管理及公益健康事业,是国内首家真正提供高端健康定制服务的机构,专注为高端企业、家庭或私人提供专属私人医生上门、专属医学专家顾问团全天候电话侍服、定制健康管理、私人定制版体检方案及权威解读和就医绿色通道等健康管理服务。普申美医学咨询涉及疾病、养生、保健、美容、心理、康复、饮食、营养、运动、等各大健康领域。
  谢雨君先生还透露,公司目前已经和国内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如碧桂园、麓湖高尔夫、民生银行、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建设银行等建立长期合作,并为这些大型集团企业提供系统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将计划2020年实现上市,但具体的上市地点要看当时国内外的市场情况。
  》健康开路,只为天下无病
  “我们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实在在地服务社区百姓”,普申美创始人谢雨君先生如是说。
  以往老百姓们对“看病贵”的理解,以为就是医院的药贵、检查治疗的费用高昂;但实际上,真正的“看病贵”更体现在前期花在时间成本上的、以健康甚至是生命为代价的“贵”,这些“贵”有时候无可挽回。普申美就是要让天下老百姓没有看不了的病,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一切健康服务问题。
  “唯中立,才有公信力”,谢雨君先生补充到,“普申美就是要打破一切紊乱,打破一切垄断,让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们的行为及服务品质置于全社会全民众的监督之下,让老百姓与普申美一起甄选出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普申美团队拥有强大的医疗技术背景,对各种疾病有入木三分的认识,调动全国乃至全球名医专家们协同作战,以“医生教练”的角色,高屋建瓴地定制各种疾病的最优治疗方案,用以指导患者科学、系统并个体化就医。因此,高技术含金量是普申美与其它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谢雨君先生说,“普申美通过小区加盟店的形式,将健康管理送到千家万户,实现‘让客户不得病、少得病,病了能得到最优化的治疗和便捷的就医服务’的战略目标。”
  》加盟为推广健康管理理念
  当记者问到“普申美服务与传统医疗服务有何不同”时,谢雨君先生解释道:
  传统医疗仅停留在“治已病”层面,即“后段医疗”,这是当前现状。此次加盟店项目就是要推广普申美公司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系统化健康管理理念和配套的便捷就医服务,将老百姓的健康管理从“后段治疗模式”推进到“前段预防模式”中来。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体检,但是普申美认为健康管理远不止于体检,其核心在于健康管理的系统性,谢雨君说,“我们计划通过小区加盟店内免费体验厅、免费就医咨询、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健康服务,从而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系统化健康管理这种理念。”
  》“体验式销售”和“口碑式宣传”
  许多加盟商想要了解普申美小区加盟店的营销推广方式,谢雨君先生告诉记者:
  目前,普申美已经形成了以“体验式销售”和“口碑式宣传”为主的经营模式:从免费体验向单次服务体验转化,进一步发展成为会员;从住宅小区有居民知道普申美的存在,到人尽皆知、争相体验,再进一步享有极高的美誉度,最终健康离不开普申美。
  》新产业潜力巨大,加盟店盈利可观
  普申美加盟商理所当然要考虑‘盈利预期’问题,对此,谢雨君先生当场给记者做了简单的分析。俗话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谢先生的一句“万人之中,我只取4人足矣”顿时打消了记者与众多加盟商的疑虑。
  事实上,无论哪个时期,健康都是硬消费,1万人里仅有4人需要普申美服务,这已经是极为保守的估计了。就这样保守的估计都能够使得一家不到100平方米的普申美加盟店年盈利额达到780万,可见健康服务业这一市场模块的产值是多么惊人!初期免费加盟,过时买票入场
  据公司加盟招商负责人介绍,小区加盟店项目已全面启动,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加盟商,将在短期内推行每区首家加盟店免收“三费一金”的优惠政策。普申美创始人谢雨君先生也曾开玩笑说到:“观望是需要买单的,等该项目成熟发展起来,那些观望者也需要买入门票了!”
【中国经济网声明】本文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
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经济网”。违
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 邮箱: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建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医生眼中的看病难与看病贵
难言改观:医生眼中的看病难与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老百姓最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是否得到缓解?2011年12月,丁香园、中国青年报、搜狐、中国医院管理协会四家联合发起此调查。这次调查共吸引了一万余名医生的参与,有接近6成的被调查者来自三级医院,其中7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遍及临床的各个科室和专业。
1.医生普遍认可基药制度
总体而言,医生普遍认同基本药物制度。在疗效同等的前提下,不仅超过八成的医生愿意从基药目录中选择药物,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医生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处方中基药所占比例超过了50%
2.检查互认制度未获广泛支持
检查单互认制度是一项国家积极推行的制度,不过这项制度在很多医院难以贯彻实施。对此参与调查的医生中有超过6成的人认为,有疾病是动态发展变化的,需要持续检查,不能以一次检查为准。医生开出过于全面的检查单,只有不到30%是为了检查更精确,从而帮助临床诊断。将近70%的医生认为,全面检查有助于保留证据,减少医患纠纷。这或许是举证责任倒置、医患关系紧绷的窘况催生的尴尬现实吧。药占比制度在很多医院中也是一个对医生的强制性规定,对这一制度,不少医生颇多烦言,有超过一半的医生反对控制药占比,认为控制药品比例是反科学的,不利于临床治疗。
病情动态发展的现实是检查互信制度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
医生开出过于全面的检查单的原因
超过一半的医生反对对药占比进行控制
3.门诊人数居高不下折射看病难的困境难尚未扭转
看病难看病贵曾被认为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同时也是相关部门近年以来一直强调要着力解决的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从此次调查得到数据来看看病难的解决之路依然漫漫。这一现实从被调查医生的门诊量就可见一斑。有三成医生每天门诊量在50人以上,甚至有6%的医生每天的门诊量超过了100人。每位患者分配得到面对面沟通时间少之又少。这在无形中不仅增加了医疗差错的可能,同时也不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医生的管床数量及其所在科室的加床率也是反映看病难的指标,超过一半的医生管床数超过20,超过60%的医生所在科室都有加床情况。
被调查医生每天门诊的患者数量
被调查医生住院工作期间所在科室的加床率情况
超过一半的医生管床数超过20
4.看病贵绷紧医患关系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保不健全、支付渠道不畅等种种因素的存在,看病贵早已被诟病日久。这一困境不仅殃及广大患者,有时还祸及医生。调查数据表明,患者对医生的投诉中,约有一半是因为费用过高所致。
患者对医生不满主要是因为收费问题
近年来,医闹尤其是恶意医闹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医患纠纷,恶化了医生正常的从医环境。接近九成的被调查医生认为,就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医闹现象在逐年增加。这也反映了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现实。
近九成医生认为医闹现象逐年增加
5.现行医疗收费难以体现人的价值
从华佗再世到妙手回春,这些对医生的赞语中无不体现了医疗实践中医生才是真正的中心,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现行的医疗收费制度不但丝毫没有体现这一 点,反而是本末倒置。当被问及门诊费、标准手术费及处置费标准的观感时,大部分医生都认为收费偏低,对于药费和检查费(生化检查,影像检查等)标准, 大部分医生则认为偏高。
大部分医生认为门诊费用偏低
手术费用同样也被普遍认为偏低
接近6成的医生认为药费偏高
6.多数医生对薪酬不满,希望能有所提高
有民间学者曾调研发现,中国医生收入上是世界上相对最差的,发达国家医生的收入是中国同行的40倍左右。虽然二者的医学教育体系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我国,从医仍是一个入行门槛相当高的行业。想要成为一名真正能承担起患者性命相托的医生,不但要经历十数年的寒窗苦读,而且还要终身学习。然而在中国,这些付出所得的却少的可怜。此次调查表明,医生们在回答对薪酬是否满意时,只有约5%的医生选择了非常满意或满意。
只有约5%的医生对薪酬满意
尽管社会上仍存在很多较医生处境更困难的群体,但以此来规避医生要求提高薪酬的呼吁实属诡辩。正如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医务人员与我们所有人一样,都有理由以合法的形式拿到合理的报酬;如果不能以合法的形式得到合理的报酬,就会导致不合法的报酬,包括回扣、红包等等,最后污染了整个医疗队伍。如果医务人员能够拿到合理的报酬,就可以解决医务人员成为药厂代理人的问题,使得医务人员真正成为患者的代理人。此次调查得到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大部分医生期望能大幅提高薪酬,以避免大处方大检查现象的出现。展望未来,改善从医环境,提高医师待遇是医生最为关注的两个焦点。
大部分医生期望能大幅提高薪酬
改善从医环境,提高医师待遇是医生最为关注的两个焦点
医改已三年,几近收官;看病难与贵,难言改观;每月五斗米,情何以堪;病家苦与痛,尽在眼帘;下笔与下刀,踌躇再三;医患同战壕,你我并肩;未来怎么办,呼唤春天。
发表于: 13:46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刘建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刘建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刘建大夫提问
刘建的咨询范围:
小儿脑瘫,儿童保健,小儿斜颈,新生儿足内、外翻(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枢性协调障碍医院院长“两会和谐号”专列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也是来自医疗卫生界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今天的两会和谐号,我们为大家请来了全国各大医院的院长,请他们聊聊关于医疗卫生的热点话题。
看病难看病贵
施作霖 戴秀英 史大卓 王静成 孔北华
林野 许戈良 徐欣 尹传贵 武广华
第一站 会诊看病难 看病贵
第二站 问询医疗人才培养
第三站 把脉医疗体制改革
策划:中国网资讯中心 执行:陈方 姜一平 胡俊峰  出品时间:日查看: 66|回复: 0
没有分级诊疗 看病难看病贵永远解决不了
主题帖子积分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医改本质上是要改变患者和医生的行为,医改难也就难在这儿。分级诊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过程。
&&陈秋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看病,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小病在社区医院,大病到大医院,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国家为什么要推行分级诊疗?分级诊疗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日,从事多年新医改研究的青年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秋霖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加强基层医院,更重要的是让好医生能去基层中国青年报:我国为什么要推行分级诊疗?陈秋霖:近些年来,我国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飞速发展,无论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设施设备都有很大改善。但是最近一些调查和报道显示,医改所要解决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实际上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新的变化。看病贵问题,原来是因为医保覆盖水平低,大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居民没有医保,一些老百姓看不起病。经过10年的改革,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老百姓的医疗经济负担并没有明显降低,比如,原来全自费100元能看好一个病,现在虽然可以报销50%,但看病费用涨到了200元甚至300元,老百姓要负担的费用没有下降甚至还提高了。这是由于医疗体系和医保的改革没跟上,医疗费用控制没有做好,导致医疗费用增长厉害。在某种意义上,医保进一步推动了医疗费用增长。看病难问题,原来就有结构失调的原因,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资源大量闲置。过去5年,这种情况没有根本性转变,单纯增加总量,只会让结构问题更突出。在缺乏有效分级诊疗制度的情况下,政府增加投入和医疗保险扩面所释放的医疗需求,主要由大医院承担,进一步加剧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医改进入2.0版。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医改进一步强调分级诊疗,就是要解决新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促进老百姓健康。分级诊疗不仅是建立三级网络问题,还应该把急慢分治纳入其中,疾病在急性期可以在大医院接受治疗,到了康复护理阶段就转到其它类型医疗机构。中国青年报:有了分级诊疗,就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吗?陈秋霖:如果没有分级诊疗,我国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能永远解决不了。通过分级诊疗,让大医院的普通门诊患者转到基层医院,让压床的病人转到康复、护理医院,就可以腾出医生的力量和床位收治疑难危重病人,满足更需要的人。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医院进行治疗,看病费用也会更合理。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分级诊疗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费用。去大医院看病花钱会更多,在基层医院费用相对较低。第二,从急慢分治的角度说,如果更好地预防和康复护理,费用也会低很多。医疗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因为看病并不是老百姓想要的,老百姓想要的是健康。第三,分级诊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一到大医院看病,很容易直接上各种检查。其实有些病并不需要去大医院,基层医生的观察指导就很有效了。中国青年报:可是老百姓生病时,都不爱去基层医院看,担心耽误病情。陈秋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医疗改革的主要导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强调患者的就医选择权,中国也不例外。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是我国1997年后医改的一个重要措施,这在当时来看非常成功。但到今天,这一举措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从个体角度讲,这一举措看似给了个人更多权利,实际上普通患者并不知道哪家医院更适合自己,这种选择权是虚幻的。所以欧洲国家现在已经不再强调给予患者选择医院的权利,而强调知情权等实在的权利。一般商品货比三家,大多数人会选择物美价廉的,而看病“货比三家”,尤其是得了重病时,人们很可能三家医院都看一遍,因为健康对个人太重要了,谁都不愿意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从系统的角度讲,这一举措实际上减轻了政府规划医疗卫生体系、引导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的责任,进一步推动了医疗费用膨胀。老百姓不愿意去基层医院看病,和当前基层医院的能力下降有关。造成这个局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现有的基层医生因为接触病人数量有限,没有经验积累,水平提高不了甚至有所退化;二是基层医院待遇较低,优秀的医疗人才也奔着大医院去。中国青年报:这个难题怎么解决?陈秋霖:改变制度不易,改变行为更难。医改本质上是要改变患者和医生的行为,医改难也就难在这儿。看病去大医院的习惯,是这些年不断强化的,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行为依赖。所以,分级诊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过程。从整个体系来说,需要多方面配套,一方面引导患者去基层就诊,另一方面基层医院也要具备相应的医疗能力。加强基层医疗能力,不只是提高设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好的医生能去基层。基层发展缺人才是世界普遍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基层吸引人才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要给发展前景,现在的情况是,医学院毕业的两个学生,去基层的10年后可能还是普通医生,在大医院的可能就成了全国一把刀。第二,收入要倒挂,越是基层医生收入应该越高,至少不能太低。另外,教育也要配套,目前有些医学院的毕业生干不了基层医生,因为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适合三甲医院的,要按照基层医院的需求进行调整。配套问题是当前医改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中国青年报:分级诊疗要实现双向转诊,现在来看往上转相对容易,往下转很难。三级医院怎样才有动力不去与基层医院争夺常见病患者,而是服务疑难危重病患者?陈秋霖:这和医院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关键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改变对医院的激励机制。集团化整合医疗体系可能是我国当前比较现实和有效的方式。这种医联体不是只相互签订战略协议,而是人财物统一—在一定的区域内,把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院等都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集团对区域内病人进行打包服务,医保按照集团支付,区域内越少的人看病,医疗集团的收益越多。这就会促使医院把更多力量放在预防疾病上,更有动力鼓励患者到基层医院,因为价格便宜效率又高。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对老百姓的长期健康也有利。当然,要做到这样,医保要继续扩大覆盖面和覆盖水平,真正成为单一支付者,才能具备强大的谈判能力,承担起全民的医疗保障责任。中国青年报:现在的医联体大多是大医院牵头在做,您提到的医疗集团化要凭借哪方面的力量?陈秋霖:要由对医改负有最终责任的部门来协调。目前医疗机构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配备什么样的药品、报销哪些药品,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分别负责。不同部门和机构的职责要求、政策出发点、基本认识、利益等不同,往往导致改革措施不能配套协调。配套问题已经是当前医改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依法治国,对重大问题的责任要终身追究,追究的前提是责任明确。关于医改问责,首先改革的主体要明确,责任的内容要明确,哪个机构哪个职位是负有责任的,要可监督、可考核、可问责。必须要有能够被问责的统一部门,才能有效推动医改的配套协调。中国青年报:即使有了集团化医疗,不少老百姓也不可能等到治不好时才去上一级医院,怎么办?陈秋霖:谁看病都不愿意等待,这是人之常情。基层医院能力提高后,老百姓会逐渐建立起信任感,有了病症不是自己决定要不要去大医院,而是由基层医生帮助判断和决定,这样更科学合理。要让大家认识到基层不等于劣质,去大医院不一定能保证看好病。健康宣传的艰难之处在于,曝出一个负面例子大家就印象很深,很多人通过在基层医院看病节约了时间金钱,促进了健康,大家就不怎么关注。要让大家认识到,如果都挤到大医院去看病,就会出现看不成病的情况。如果能把一些不需要看专科大牌医生的患者分流,就增加了最需要病人看到最合适医生的概率,这是很重要的社会互助。一个人选择了分级诊疗,省下了大医院专科医生的力量,就为另一个人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渝医网热帖
渝医网公告 /2
为促进中美两国放射界的学术交流,利用国外专家资源和学术优势将国外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引入到国内,并积极推荐优秀的中国年轻医生到美国深造,学习国际一流医院独特的文化理念和先进的技术,由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的介入放射科王维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滕皋军主任联合发起的中美联合放射诊断学培训项目的平台已全面上线。
天气冷冷的,心里暖暖哒!2014"寻找最温暖医生"活动开始啦!现在,
请和我们一起寻找中国最温暖的医生吧!只要您觉得他温暖,就向我们推
荐。如果您就很温暖,我们也接受自荐哟!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