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定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不同物質狀態的相互關係。
物質狀態是指一種物質出現不同的。早期來說,物質狀態是以它的來分辨。在時,物質擁有固定的形狀和容量;而在時,物質維持固定的容量但形狀會隨容器的形狀而改變;時,物質不論有沒有容量都會膨漲以進行擴散。 近期,科學家以分子之間的相互關係作分類。是指因分子之間因為相互的吸力因而只會在固定位置震動。 而在的時候,分子之間距離仍然比較近,分子之間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只能在有限的範圍中活動。 至於在,分子之間的距離較遠,因此分子之間的吸引力並不顯著,所以分子可以隨意活動。(Plasma),是在高溫之下出現的高度離化氣體。而由於相互之間的吸力是,因而出現與氣體不同的性質,所以電漿態被認為是第四種物質狀態。 假如有一種物質狀態不是由分子組成而是由不同力所組成,我們會考慮成一種新的物質狀態。例如:和。
用表達的物質狀態。
物質狀態 亦可用來表達。相的轉變可以是結構上的轉變又或者是出現一些獨特的性質。根據這個定義,每一種相都可以其他的相中透過相的轉變分離出來。例如水數種固體的相。 超導電性便是由相的轉變引伸出來,因此便有的狀態。同樣,和都是用相的轉變所劃分出來並同時擁有不一樣的性質。
分子在固體時的排列情況
粒子(包括、或者)都是緊密排列。粒子之間有很強的吸力,所以只能在原位震動。因而令固體擁有穩定、固定形狀和固定容量的特性,只有因施力而切斷或打碎時才可改變它的形狀。在中,粒子(包括、、和)都是以三維空間的結構排列,而同一種物質可以排列成不同形式。例如在攝氏912度下是,攝氏912至1394度之間便是。又例如,世上已知有關冰的晶體結構有15種,這15種的固體物質狀態分別存在於不同的溫度和壓力之下。 在物質狀態的轉變過程中,固體會透過變成液體,相反液體會成固體。如果由固體直接轉變為氣體,例如在大氣壓力下的,我們稱之為,反之則是。
分子在液體時的排列情況
在和是常數的情況下,液體的容量是固定的。當固體加熱到之上時,便會成為液體。內分子(內原子或者內離子)之間的力仍然不可忽略,但分子有足夠的能量,因而可以有,結構亦是流動的。液體的形狀是不定的,由容器的大小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液體的容量會比它在固體時要大,水(H2O)是一個反例,因為水從0-4攝氏下密度上升並達到頂點,參看。而物質以液體存在的最高溫度和最高壓力分別名為和。
分子在氣體時的排列情況
在氣態中,分子擁有足夠多的,因而內分子力的影響相對減少(對於會是0),分子之間的距離亦較遠。氣體並沒有限定的形狀和容量,但是它會佔據整個密封的容器。液體可以透過在常壓下加熱到或者在常溫下加壓而轉變成氣體。 當氣體溫度低過時,這種氣體稱為,可以單單透過加壓而變成液體。如果氣體的壓力等同液體的,兩者便可達致平衡,興固體亦然。 當一種氣體的溫度和氣壓分別超越自身的及時便成為(SCF)。它擁有氣體的特性,同時是一種高密度的溶劑,因此而工業中有不少用途。例如可用透過去抽取,從而製造出的咖啡。
石英玻璃(SiO2)的無定形體結構。
微觀下的磁性序列(每個粒子的)。
液晶擁有液體的流動性和固體有序排列的特徵。例如,是由長形的柱狀分子(例如4,4'─二甲氧基氧化偶氮苯())組成,在攝氏118-136度是屬於向列型形態。 在這個狀態下的分子擁有液體的流動性,但它們(在一定範圍內)只可以指向同一個方向,而且不能夠自由扭動。部分的液晶在科技上有很大的用途,例如。其他種類的液晶詳見主條目。
無定形體(又名非晶狀體)擁有像液體一樣的不規則結構,但由於分子間的運動相對不自由,因此通常納入固體的類別。常見例子有、、或其他。很多無定形體當加熱至時便會軟化成液體。此時,分子是自由流動的。(見右圖)無定形體不存在長距離的整齊排列,但是在有限範圍內,氧原子(O)以正四面體的排列包圍硅(Si)原子。
部分液體屬於,黏度的大小受作用力和所影響。因此在某一個流動情況之下便變成無定形體。一個簡單的示範是用(在室溫)的水下進行,在靜止的時候為液體狀態,而受力時便好像固態的情況。這種性質稱為。相反的情況名為,水彩便有這種特性。
在的原子,因為有電子單獨存在於而且沒有組成,所以在淨不是0的情況下擁有淨.有一部分固體,不同原子的磁矩都是有規則地排列,因此可以製造成、和。
是其中一種可作為物質。每一粒原子會因為排列的形式而令到(在同一個之內)的方向一致。如果連疇的排到都是整齊有序,它便是一個永久,縱使在無外來磁場之下仍擁有鐵磁性。但當這些加熱至以上時,便會消失,失去了鐵磁性,而鐵的居里點是攝氏768度。
反鐵磁性物質的有序排列
在物質的結構中,相鄰列中的磁距是方向相反而且數值相同,因此淨磁化向量等於零。例如(NiO),其中一半的鎳原子的磁距排列因與另一半相反而抵消。
亞鐵磁性物質的有序排列
在物質的結構中,相鄰列中的磁距是方向相反但數值不同,因此不能完全抵消並擁有淨磁化向量。例子如(Fe3O4)中含有Fe2+和Fe3+的離子,而它們的磁矩並不一樣,是亞磁鐵的一種。
因為超導體擁有的物質,所以可以有完美的導電性。當它處在外加磁場中,會對磁場產生的微弱,這種現象稱為或者完美的。在機中用作。超導現象是在1911年發現,在往後的時間只知部分金屬和合金在絕對溫標30度之下擁有這種特性。直到1986年,在一些的氧化物中發現一種名為電性的特質,而這種物態出現的溫度已提高到絕對溫度164度。
當接近時,部分液體會轉變成另一種的液體狀態名為超流體,它的特點是值是零(有無限的流動性)。科學家在1937年發現,將冷卻到低於(2.17K)便形成超流體。此時,氦氣可以在容器中不斷流動,並可對抗地心吸力。 (見右圖):為了找尋自己的定位會在容器上緩慢地流動,在短時間之後,兩個容器的水平將會是一致。而大容器的內壁將會被所覆蓋,如果容器的不是密封的,液體便會流出來。超流體擁有無限大的,所以在超流體中不能形成。這些特性可以用在超流體狀態中轉變成(見下段)來解釋。最近,的超流體可以由氦的同位素或者鋰的同位素在更低溫的狀態下轉變而成。
它是由和在1924年預測出來,亦被稱為第五種物質狀態。多年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在氣體狀態下都是一個理論上的預測而已。最後,由、及所領導的團隊,在1995年首先透過實驗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比固態時更冷。當原子有非常接近或者一致的和溫度非常接近(-273℃)時便會出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屬於強力的非理想的其中一種。當電子處於很高的激發態後冷凝而形成。當到達某個溫度時,這些會變成離子和電子。在2009年4月的科學雜誌中報導,的研究員成功由一粒和一粒原子中創造出里德伯分子(實驗中利用極冷的铷原子。),,並由此證實了- 博爾德校區的物理學家克里斯格林(Chris Greene)的假設,他認為這一種物質狀態是真正存在的。.
當達到數千度攝氏時便會形成電漿(離化氣體)。有些電漿是透過帶的空氣粒子所做成,可以在一些例如中找到或時產生。當加熱氣體時,電子會因為擁有足夠的動能而成功擺脫原子核的吸力,成為,不受原子或分子的包圍。離子是的一種,成因是質子的數目與電子不同而帶有電荷。自由電荷令到電漿有導電性,而令到它對磁場有強烈反應。在極高溫的情況之下,例如在恆星中,我們基本上假設電子是自由運動的,而極高能量的電漿像是一個空的原子核在電子海之中。電漿相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物質狀態。電漿可以考慮為被高度離化的粒子,但因為粒子之間有好強的離子吸力而擁有截然不同的特性。因此被認為是一不同的相或者物質形態。
由(簡稱CERN)在2000年發現。因為和都是由構成,而夸克能透過這種物質狀態中釋放出來,並能獨立觀察。科學家可以透過這種物質狀態下觀察夸克的特性,是從理論到實踐的一大飛躍。參見。
在極高壓的環境下,常溫物質會轉變成一連串奇怪的物質狀態,統稱簡併態物質。這引起了家的興趣。因為他們相信在中,當的"燃料"用盡時會出現這種情況,例如和。
超固體可以在指定的空間下有秩序排列(即是固體或者晶體),但卻擁有例如超流體等多種非固體特性,因而被納入新的物質狀態。
在正常的固體狀態下,物質中的原子應以網狀排列,因此對於任何一粒電子,它相鄰的電子的方向應與它自身相反。但在弦狀網液態下,原子會以某種形式排列從而令到部分相鄰電子的自旋方向與它的方向相同,因而出現一些獨特的性質。有趣的是,這些特質對解釋在基礎情況下的宇宙中一些奇異現象有幫助。
超玻璃同時擁有和冷凍晶體結構的特性,是一種新研發的物質狀態。
Goodstein, D.L., States of matter. Dover, NY, 1985.
Sutton, A.P.,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aterials. Oxford, GB, 1993, pg, 10-12
Wahab, Mohammad Abdul, Solid state physic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lpha Science Int'l Ltd., 2005, , 3, pg, 1-3
White, Frank. Fluid mechanics.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p. 4.  .
Turrell, George. Gas 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est Sussex, 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7: p. 3–5.   .
Shao, Y.; Zerda, T. W. Phase Transitions of Liquid Crystal PAA in Confined Geometri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998, 102 (18): . :.
Zallen R., The Physics of Amorphous Solids, Wiley, New York, NY, 1983, p. 3-5.
Tinkham, Michael. Introduction to superconductivity. Mineola, NY: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04: p. 17–23.   .
Giulio B Claudio C Francesco Zamponi. . Physics Review B. December 8, 2008, 78 (22): 19. :.
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英文) Citat: "...他們成為首位創造這種物質狀態的人,一種可以在高溫擁有超流體特性的氣體原子。"
(英文)Citat: "...我們最近首次發現一種固體物質擁有超流體特性...但基於所有的粒子都擁有相同的量子形態,因此它在固體狀態仍可以持續流動..."
(英文) *
:隐藏分类: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
练习题及答案
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己给出。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第ⅦA族元素单质。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是某元素R的氢化物,B的沸点大于与R同主族的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且B在常温下为液态;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B由短周期元素X、Y组成,且X、Y原子个数比为1∶1,B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E的循环。则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推断题难度:中档来源:0103
所属题型:推断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Cl2>Br2>I2 (2)3Fe+4H2OFe3O4+4H2;CO+H2OCO2+H2(3);2Na2O2+2H2O==4Na++4OH-+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无机推断、
过氧化钠、
元素的性质、
电子式的书写、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无机推断的解题题眼:
1.题眼一:常见气体单质气体:H2、O2、N2、Cl2(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态氢化物: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极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到HCl形成白烟) 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在空气中形成白雾,遇到NH3形成白烟) H2S(无色有臭鸡蛋气味,蛋白质腐败的产物,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非金属气态氧化物:CO、CO2(直线型非极性分子)、NO(遇到空气变红棕色)、NO2(红棕色,加压、降温会转变成无色N2O4)、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固态氧化物]:SO3(无色晶体、易挥发)、P2O5(白色固体、易吸湿,常用作干燥剂)、SiO2(不溶于水、不溶于普通酸的高熔点固体,但溶于氢氟酸和强碱溶液)气态卤代烃:一氯甲烷(CH3Cl)、氯乙烯(CH2=CHCl)气态醛:甲醛(HCHO) 2.题眼二:气体溶解性归纳难溶于水的: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的:O2、C2H2;能溶于水的:Cl2(1:1)、H2S(1:2.6)、SO2(1:40);极易溶于水的:NH3(1:700)、HCl(1:500)、HF、HBr、HI。 3.题眼三:常见液态物质无机物:液溴Br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硫化碳(CS2)、三氯化磷(PCl3)有机物:一般5个碳原子以上的低级烃;除一氯甲烷、氯乙烯之外的低级卤代烃;低级醇;除甲醛之外的低级醛;低级羧酸;低级酯。 4.题眼四:常见物质的颜色 ①红色:Fe(SCN)3(红色溶液); Cu2O(红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 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溴蒸气、NO2(红棕色) ②紫色: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KMnO4固体(紫黑色);MnO4-(紫红色溶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 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 ③橙色:溴水(橙色) K2Cr2O7溶液(橙色) ④黄色:AgI(黄色固体);AgBr(淡黄色固体); FeS2(黄色固体);Na2O2(淡黄色固体);S(黄色固体);I2的水溶液(黄色);Na的焰色反应(黄色);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Fe3+的水溶液(黄色);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 ⑤绿色:Cu2(OH)2CO3(绿色固体);Fe2+的水溶液(浅绿色);FeSO4?7H2O(绿矾);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 ⑥棕色:FeCl3固体(棕黄色);CuCl2固体(棕色) ⑦蓝色: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淀粉遇I2变蓝色; 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 ⑧黑色:FeO;Fe3O4;FeS;CuO;CuS;Cu2S;MnO2;C粉;Ag2S;Ag2O;PbS; 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⑨白色:常见白色固体物质如下(呈白色或无色的固体、晶体很多):AgCl;Ag2CO3;Ag2SO4;Ag2SO3;BaSO4;BaSO3;BaCO3;CaCO3;MgO;Mg(OH)2;MgCO3;Fe(OH)2;AgOH;PCl5;SO3;三溴苯酚;铵盐(白色固体或无色晶体); 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 5.题眼五:根据框图中同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主线,即A→B→C→……型归纳 CCOCO2;H2SSSO2SO3(H2SO4); NH3(N2)NONO2→HNO3; NaNa2ONa2O2; Fe→Fe2+→Fe(OH)2Fe(OH)3;Fe→Fe2+→Fe3+; CH2=CH2CH3CHOCH3COOH;CH3CH2OHCH3CHOCH3COOH 6.题眼六:根据化学反应形式 (1)根据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的单质+新的化合物” 进行推理㈠金属置换金属铝热反应:需高温条件才能引发反应的发生,通常用来冶炼一些高熔点金属。如:2Al+Fe2O3Al2O3+2Fe; 8Al+3Fe3O44Al2O3+9Fe㈡.金属置换非金属①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H2  2Na+2H2O==2Na++2OH-+H2↑ (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H2O反应) 3Fe+4H2OFe3O4+4H2↑ ②金属与非氧化性酸(或氧化物)反应 2Al+6H+==2Al3++3H2↑;2Mg+CO22MgO+C ㈢.非金属置换非金属①非金属单质作氧化剂的如:2F2+2H2O==4HF+O2;2FeBr2+3Cl2==2FeCl3+2Br2;X2+H2S==2H++2X-+S↓(X2=Cl2、Br2、I2);2H2S+O2(不足)2S+2H2O (H2S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2H2S+O2==2S↓+2H2O(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变质)②非金属单质作还原剂的如:C+H2OCO+H2 (工业上生产水煤气的反应) Si+4HF==SiF4(易挥发)+2H2↑ ㈣.非金属置换金属如:2CuO+C2Cu+CO2↑①根据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进行推理,常见的该类型反应有: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H2S+SO2==3S↓+2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根据反应“一种物质三种物质”进行推理,常见该类型的反应有:Cu2(OH)2CO32CuO+CO2↑+H2O 2KMnO4K2MnO4+MnO2+O2↑ NH4HCO3NH3↑+CO2↑+H2O (NH4)2CO32NH3↑+CO2↑+H2O NH4HSO3NH3↑+SO2↑+H2O ③根据反应“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常见该类型的反应有: Na2SO3+Cl2+H2O==Na2SO4+2HCl Na2SO3+Br2+H2O==Na2SO4+2HBr C+4HNO3(浓)==CO2↑+4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7.题眼七:根据常见反应的特征现象。(1)两种物质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 ①双水解:主要指Al3+、Fe3+与CO32-、HCO3-等之间的双水解②Ba(OH)2和(NH4)2SO4生成氨气和硫酸钡沉淀(2)遇水能放出气体的 ①Li、Na、K、Ca、Ba、Mg(△)、Fe(高温)[氢后面的金属不跟水反应]②Na2O2、NaH、CaC2、Al2S3、Mg3N2 ③加碱能产生气体的:Al、Si、NH4+ ④加酸有沉淀生成的:如SiO32-、AlO2-、S2O32-、C6H5O-(常温下)⑤有“电解”条件的,通常联想到下列代表物: a.电解电解质型: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aq)b.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q) c.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aq)d.电解熔融离子化合物:如Al2O3(l)、NaCl(l) 无机推断题的突破方法:
解决无机框图推断题的一般流程是:整体浏览、寻找突破;由点到面、广泛联系;大胆假设、验证确认;明确要求、规范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据物质的特征来寻找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常用的突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依据元素或物质的特征数据突破常用的有:(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依据物质的特性突破常用的有:(1)使淀粉变蓝的是I2;(2)能使铁、铝钝化的是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3)能与SiO2反应而能雕刻玻璃的是氢氟酸;(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后的溶液受热后恢复红色的是二氧化硫;(5)遇SCN-溶液变红色的是Fe3+;(6)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NO的是氮气;(7)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的气体是F2;(8)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是Fe3O4;(9)红棕色粉末是Fe2O3;(10)黄绿色气体是Cl2,红褐色沉淀是Fe(OH)3,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淡黄色粉末是Na2O2。3.依据物质的特殊用途突破常用的有:(1)可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供氧剂的是Na2O2;(2)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的物质主要有Cl2、ClO2、NaClO和漂白粉等;(3)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的是晶体硅;(4)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SiO2;(5)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NaHCO3、Al(OH)3等;(6)可用于制造发酵粉的是NaHCO3;(7)可用作钡餐的是BaSO4;(8)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的是铝热剂;(9)可用作感光材料的是AgBr;(10)可用作腐蚀印刷电路板的是FeCl3溶液。4.依据特殊现象突破常用的有:(1)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的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2)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是含钠元素的物质;(3)灼烧时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是含钾元素的物质;(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红棕色的气体是NO;(5)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是Fe(OH)2转化为Fe(OH)3;(6)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是NH3;(7)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是CO2、SO2;(8)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溶液中含有Al3+。5.根据限定条件和解题经验突破常用的有:(1)“常见金属”往往是铁或铝;(2)“常见气体单质”往往是H2、N2、O2、Cl2;(3)“常用的溶剂”往往是H2O;(4)“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往往是H2O;(5)“能与过量HNO3反应”则意味着某元素有变价;(6)“与浓酸反应”的物质往往是铜、碳、MnO2等;(7)“电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往往为NaCl溶液或CuSO4溶液或AgNO3溶液;“电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往往是电解水型的溶液,生成的两种物质为氢气和氧气。熔融电解往往是电解Al2O3、NaCl或MgCl2。无机物间的特殊转化关系:
二、三角型转化
1.铁三角:
2.铝三角:
3.氯三角:
4.硅三角:
三、交叉型转化关系
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
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
3.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
考点名称:
过氧化钠(Na2O2)的基本性质:
淡黄色固体,较稳定,可用作供氧剂、漂白剂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 O2 (3)与HCl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 O2↑ 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
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2.Na2O2与CO2、H2O(g)反应的重要关系 (1)气体体积差的关系 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体积差 ①                    2                                1         ΔV=12Na2O2+2H2O(g)===4NaOH+O2 气体体积差 ②                   2                                 1        ΔV=1 由此可见,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即为生成氧气的量。(2)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首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g)反应。 (3)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就转移2mol电子。(4)固体质量变化关系①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计算所以,有ag通式符合(CO)m(H2)n(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g。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特别提醒:
(1)用脱脂棉包裹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仅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 (2)Na2O2与H2O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方法技巧:Na2O与Na2O2的结构与性质
(1)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2)等物质的量的Na2O与Na2O2分别于等量且足量的H2O反应,所得溶液的成分浓度相同
考点名称: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铁的原子序数26,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硬度较小,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可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2、+3价两种价态 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 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如: 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 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 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铁的性质:
物理性质:铁是黑色金属,具有铁磁性
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 、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如: 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 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 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铁少量时:
铁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两式可通过2Fe3++Fe==3Fe2+联系起来。注意:
铁元素性质活泼,自然界中的铁元素几乎都是以化合态存在,只有在陨石中存在游离态的铁元素。
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不会生成FeCl2,因为铁还原三价铁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会生成H2。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铁三角关系:
考点名称:
由于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使元素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1)元素性质同: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异: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2)单质性质同:均为强还原性(均与O2、X2等非金属反应,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银白色,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异: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依次变易,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硬度趋向减小 (3)化合物性质同:氢氧化物都是强碱。过氧化物M2O2具有漂白性,均与水反应产生O2;异: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注: ①Li比煤油轻,故不能保存在煤油中,而封存在石蜡中。 ②Rb,Cs比水重,故与水反应时,应沉在水底。③与O2反应时,Li为Li2O;Na可为Na2O,Na2O2;K,Rb,Cs的反应生成物更复杂。卤族元素的性质: (1)相似性:①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七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的负价均为-1价。氯、溴、碘的最高正价为+7价,有的还有+1、+3、+5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及水化物的化学式通式分别为X2O7和HXO4(F除外) ②卤族元素的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X2);均能与H2化合:H2+X2=2HX;均能与水不同程度反应,其通式(除F2外)为:H2O+X2HX+HXO;均能与碱溶液反应;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逐渐减小,但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相似相溶)。 (2)递变性:①原子序数增大,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②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从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状态从气→气→液→固,溶沸点逐渐升高;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与水反应的程度逐渐减弱。 ③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④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⑤最高正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氟没有含氧酸)。
考点名称: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为了简便起见,化学中常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小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相应的式子叫做电子式。(1)原子的电子式:H· 、Na· 、(2)阳离子的电子式:不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Na+、Al3+、Mg2+ (3)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用 “[  ]”括起来,右上角标出“n-”:、、(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相同离子不能合并:、(5)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6)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的过程: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高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物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