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酸中毒能不能吃什么是配方奶粉粉

疾病相关药品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Ⅱ型RTA,近侧肾小管酸中毒,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功能有缺陷而产生的高氯性酸中毒。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概述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功能有缺陷,肾HCO3--阈值降低,尿液过多丢失HCO3-使血浆中HCO3-浓度下降而产生的高氯性酸中毒。
  一、发病原因
  1、原发性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仅表现为HCO3-再吸收障碍,不伴有其他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障碍。
  (1)散发性 婴儿为暂时性。
  (2)遗传性 为持续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继发性 常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可伴多种肾小管功能异常,以范可尼(Fanconi)综合征最为多见。
  (1)伴其他遗传病:伴有其他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如特发性范可尼综合征、胱氨酸病、眼-脑-肾综合征(Lowe综合征)、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线粒体肌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2)药物和毒素肾损害:如碳酸酐酶抑制物、过期四环素、甲基3-色酮、马来酸中毒、重金属(钙、铅、铜、汞)中毒等。
  (3)其他:如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综合征)、法洛四联症、肠吸收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囊肿病、遗传性肾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多发性骨髓瘤、Sj&gren综合征、淀粉样变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复发性肾结石、肾髓质囊性病、Wilson病等。
  二、发病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HCO3-99%被重吸收,其中近端小管重吸收80%~90%,其余2%在髓襻,8%在远端小管重吸收。而HCO3-重吸收和小管细胞分泌H+的功能密切相关。在小管中H+- Na+交换,Na+被重吸收入细胞内与HCO3-结合成NaHCO3,再进入血液中,为身体保留了碱储备。依赖Na+- K+-ATP酶泵的活性,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液中大部分的钠,Cl-和水随Na+被动重吸收。另外,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全部K+、2/3钙和部分磷酸盐。PRTA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不足,HCO3-肾阈降低,正常人为25~26mmol/L,婴儿为22mmol/L,而PRTA时为18~20mmol/L。当患者血浆HCO3-浓度正常时,即有15%以上的HCO3-排至尿中(正常人仅为1%)。即使在轻度酸中毒时,若患者血浆中HCO3-浓度仍高于肾阈,则HCO3-仍排至尿中。只有严重酸中毒时,患者可排出酸性尿。
  由于近端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减少,使Na+- H+交换减少,Na+从尿中大量丢失,引起低钠、脱水。失Na+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使Na+、C l-潴留。加之由于HCO3-丢失增多,为维持阴离子平衡,而保留C l-,因而出现高氯血症。在醛固酮作用下,以Na+- K+交换而保留Na+,可引起低钾血症,长期代谢性酸中毒可能通过阻碍生长激素的分泌或应答而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导致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发育不成熟。在继发性病因中,大都是由于内生代谢产物或外来物质损坏近端小管上皮引起。
  本病症状通常较轻,表现为生长迟缓,营养不良,易乏,软弱无力,厌食、多尿、烦渴或有低钾血症。典型病例有高氯酸血症,但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正常,尿pH能降至5.5以下,或伴有骨损害(骨软化、骨质疏松),糖尿、氨基酸尿等。Ⅱ型PRTA主要临床特点为:
  原发性PRTA主要见于男性婴儿,多伴其他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缺陷如糖尿、磷尿等,在1~2岁可自发消失。
  患者由于代谢性酸中毒与低钠、低钾血症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恶心、呕吐等酸性中毒以及软弱、疲乏、肌无力、便秘等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表现。由于HCO3-肾阈在PRTA时降至15~18mmol/L,低于15mmol/L后可排酸性尿(pH&5.5),严重酸中毒少见。
  另外如不伴近端小管磷吸收障碍则无高磷尿症,并很少出现代谢性骨病、肾钙化、肾结石。而非选择性患者,则可出现尿磷增多,葡萄糖尿、氨基酸尿等。
  继发性PRTA除上述表现外,还有原发病症状。且易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应提高警惕继发性PRTA的发生。
  本型多见于男性儿童,幼年期发病,有些随年龄增长而自行缓解。症状通常较轻,表现生长迟缓,营养不良,易乏,软弱无力,厌食、多尿、烦渴,或有低钾血症。典型病例有高氯酸血症,但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正常,尿pH能降至5.5以下。或有骨损害(骨软化、骨质疏松),糖尿、氨基酸尿等。依据前述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可以成立。必要时作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和肾HCO3-阈值测定,如尿HCO3-排泄率为滤过量的15%以上部分可确诊。
  Ⅱ型RTA的诊断要点:
  1、高氯性酸中毒 除外非肾原性疾病所致者。如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血浆HCO3-&15~18mmol/L,而晨尿pH&5.5,NH4+,排量&40&mol/(min&1.73m2),且排除自胃肠道丢失HCO3-,可诊断本病。
  2、不明原因的低钾血症、低磷血症,尿糖阳性、尿钾升高、尿磷升高和高尿酸盐尿症。
  3、尿pH&6.0。
  4、酸、碱负荷试验阳性。
  1、血液生化检查 血浆HCO3-和pH降低、高氯血症,钠、钾正常或下降。
  2、尿液检查 尿pH根据血HCO3-水平可呈碱性或酸性。24h尿HCO3-仅可滴定酸正常,尿钙可增高或正常测尿P CO2 时可注入Na HCO3使尿液碱化,当尿pH&血pH时,尿P CO2&血P CO22.66kPa或更多则有诊断意义)。
  3、尿胱氨酸检查 近曲小管疾患时常存在胱氨酸尿,如阳性则有助于诊断(氰化物硝基氢氰酸盐试验:取尿液5ml加浓氨水1滴,5%的氰化钠3滴,呈紫红色反应为阳性)。
  4、酸负荷试验 方法见Ⅰ型RTA,在酸负荷试验中,如尿pH&5.5或更低,则诊断Ⅱ型RTA。
  5.、碱负荷试验
  (1)口服碳酸氢钠法:从1mmol/(kg&d)开始,逐天加量至10mmol/(kg&d),酸中毒被纠正后,测血、尿HCO3-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尿HCO3-的百分率:尿中HCO3-量=尿HCO3-mmol/L)&尿量(ml/min)/血浆HCO3- (mmol/L)&GFR。正常人尿HCO3-为零;Ⅱ型、混合型RTA&15%,I型RTA&3%~5%。
  (2)静脉滴入碳酸氢钠法:以4ml/min的速度滴入5% Na HCO3,持续2h。注入前测患者血pH、PCO2、HCO3-浓度和尿pH、HCO3-浓度;以后分别在注入30,90min后测血pH、PCO2、HCO3-浓度;60,120min测尿pH和HCO3-浓度,在患者血HCO3-浓度恢复正常时,尿中HCO3-排泄量&肾小球滤过量的15%,提示近曲小管HCO3-吸收障碍。尿HCO3-排泄分数=(尿HCO3-/血浆HCO3-/(尿肌酐/血肌酐)。血浆HCO3-浓度正常时,Ⅱ型RTA HCO3-排泄分数&15%,Ⅰ型RTA&5%。此法可鉴别Ⅰ型、Ⅱ型RTA。
  常规做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和B超检查。
  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以补充丢失的HCO3-中和内生酸性物质。
  1、病因治疗 如治疗药物或金属中毒、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
  2、纠正酸中毒 轻症者如症状很轻微可暂不服药,随访观察。症状明显时予以碱剂治疗,常用的碳酸氢钠,一般开始剂量每天5~10mmol/kg。由于服药后血中HCO3-浓度增高,尿中HCO3-排量也增加,故常需大剂量多次投药,有时可增至每天10~25mmol/kg以维持血中HCO3-恒定浓度,以上剂量可分次口服。由于PRTA对补碱有一定抵抗性,因此碱性药物多2~3倍于DRTA时的剂量。但应用大剂量钠盐时,肾小管Na+ - K+交换增加,会加重失钾,甚至严重失钾。因此要同时补钾并要低盐(氯化钠)饮食,以减少高氯酸中毒和失钾,限钠入量也减少尿HCO3-的排泄。因此症多见于婴幼儿,儿童补HCO3-的量大约10mmol/(kg&d),此后以维持血中HCO3-浓度于正常范围而调整剂量。也可应用枸橼酸盐缓冲液:枸橼酸钠50g,枸橼酸钾50g,枸橼酸100g,加水至1000ml,口服3次/d,每次50ml。
  3、补钾 轻症一般无须给钾盐,但重症或使用利尿药时必须给钾。因利尿药可使症状改善和尿量减少,而不能使血浆HCO3-浓度恢复正常,失钾却见增加。补钾常用枸橼酸钾合剂。
  4、利尿药应用 当不能耐受大剂量碳酸氢盐或重症时,单独用碱盐难以奏效,补给的碱盐迅速经尿排出,补的多丢失亦多,酸中毒不易纠正,即需合用利尿药。诸利尿药中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最有效,作用机制为引起利尿后产生轻度脱水,细胞外液容量缩减,促使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增加,酸中毒得以纠正。另外可促使肾小管对钙重吸收使血钙上升,尿钙排出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减低,解除抑制HCO3-再吸收,更进一步使血浆HCO3-增高,酸中毒得以纠正。髓襻利尿药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丁尿胺)等使尿钙排泄增加,不能提高血浆HCO3-浓度,Ⅱ型RTA禁忌使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剂量,每天1.5~2mg/kg,分2次口服。治疗中应注意低血钾的发生。酸中毒纠正后减少至维持量。
  5、补钙及维生素D 对有骨损害(一般较轻),如骨质疏松、骨软化者应补充钙剂、维生素D、蛋白合成剂等,治疗和注意事项同Ⅰ型RTA。Ⅱ型近端小管磷重吸收有缺陷,尿磷丢失,若血磷低,每天补磷1~3g。磷酸盐合剂配方:磷酸二氢钠NaH2PO418g,磷酸氢二钠NaH2PO4145g加水溶解至1000ml(每毫升含20mg磷),每次口服20ml,4~5次/d。注意剂量大时可引起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缓慢增加剂量多数患者多能耐受。若长期服用磷盐治疗可能会发生高磷血症、继发甲旁亢,应监测血清磷水平并维持在1~1.3mmol/L。
  原发性者因病因不明,无可靠预防方法,临床上主要对继发于药物和毒素肾损害和其他如肠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者,给予积极防治,以防代谢性酸中毒迁延造成全身代谢紊乱及肾功能损害。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肾小管性酸中毒?
h***提交于
像这个病,是要吃一辈子药,只要吃了药就不发病,也还是可以的,总强过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吧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邱文娟大夫本人 发表于
停诊:12月27日下午在12楼增加一个特需门诊(68元)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邱文娟大夫本人 发表于
状态:就诊前
邱医生您好!我挂了周四上午您的号,准备去上海就诊,我们的情况主要是医生说高度像肾小管性酸中毒,但不确诊,因为我们的抽血检查中也有两次是正常的值,所以我想去上海的目的就是看一下我们到底是不是这个病?如果不是,那是最好了,我家的孩子不典型,而且这次生病之前从来没出现过缺钾的情况,这次病之前先是感冒,本来感冒好了,给她洗澡受凉又发烧了,这样反复了一个月出现了这次的低钾,在郑州的时候医生建议去北京或者上海大医院确诊一下病情,目前已有一月没服用过任何药物。
停诊:1月1日上午停诊
1月4日下午在12楼增加一个特需门诊(248元)
1月17日下午在12楼增加一个特需门诊(68元)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邱文娟大夫本人 发表于
状态:就诊前
邱医生您好!
我们上周四去海做的血、尿串联质谱结果出来没?能不能确诊是什么病?我们需不需要再去一趟?乳酸、血氨的检查结果我给您传过去。因为路程太远,所以我想跟您交流过之后再去,期待回复,谢谢!
质谱的结果正常,乳酸,血氨也基本正常,那考虑还是肾小管酸中毒可能性大
可以试着补充枸橼酸钠钾口服液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邱文娟大夫本人 发表于
试着将血气调整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当然也要定期查查血钠和血钾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邱文娟大夫本人 发表于
患&&&&者:
预约时间:& 16:05:00
提交时间:& 15:55:52
服&务&费:&150元/次(最长15分钟)
订单状态:&已结束
病情信息:
上周四我们在上海检查的血、尿质谱都正常,我想问一下我家孩子的情况是不是确定是肾小管性酸中毒了?还用不用再做其他检查?如果服用枸橼酸钠钾口服液,要服用多长时间?还有就是血气怎么才能调到正常值?如果用食物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行不行?
提交于 15:55:52
患&&&&者:曹***
通话完成:
科室: 儿童内分泌科
职称: 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 小儿内分泌疾病:矮小、性早熟、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甲低、代谢性骨病、性腺发育异常等;不明原因智力发育落后;小儿遗传代谢病:糖原累积病、氨基酸(PKU、NICCD、高氨血症)、有机酸(甲基丙二酸、丙酸血症和异戊酸血症及戊二酸血症)、脂肪酸代谢异常(肉碱缺乏症、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脂肪酸脱氢酶缺乏症)、溶酶体病(粘多糖病、高雪病、尼曼匹克病和脑白质病),遗传代谢病的产前诊断
邱文娟,女,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上海医学会儿科内分泌遗传学组委员。1999年毕业于日本长崎大学获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配方奶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