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手诊视频的知识

第一节 全息经络手诊法的基础知识_百度文库
第一节 全息经络手诊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全息经络手诊法的基础知识
全息经络手诊法是通过观察手部气、色、形态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方法。气、色、形态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对诊断疾病有各自的独特意义。
全息经络手诊法中的望气,主要是观察手诊部位皮肤的光泽情况。皮肤的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可提供脏器的生理或病理信息。望气可以对疾病的轻重、预后好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皮肤明亮润泽为“有气”,晦暗枯槁为“无气”。指掌的肤纹颜色红润光泽,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即使有某些自觉症状,或有疾病,康复也较快。皮肤暗淡无华,表明身体素质不太好,如果出现晦暗枯槁,则提示可能有潜伏的病变,或体内已有重病。
望色是指通过对各手诊部位的颜色及其变化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望色诊病以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是五脏配五色理论的具体运用。虽然手部色泽由于遗传、职业、性别、年龄、民族的不同,以及气候、季节的变化,会有所差异,但仍有一定的共性。色泽以润为本,润是气色匀调、光华明亮。我国正常人的手掌呈淡红色或粉红色,明润光泽。如明润含蓄,脏腑虽病,胃气未伤,预后多良;若晦暗暴露,胃气大伤,脏腑病变严重,预后多凶。人体由于劳动、饮酒、或七情过激的影响,会出现某些色泽变化,一般不应视为病色。
五色主病有两种含义,首先是代表不同脏腑的病变。《灵枢·五色篇》提出“以五色命五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其次是五色代表不同性质的病症,“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症、炎症、贫血和疼痛。白为气色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色不足,脏腑的相应手诊区则呈白色。如肾区呈白白的一片,是肾气虚;脾胃区有白白的一片是脾胃虚;白而虚浮者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者多为营血亏虚;红白相间者多为炎症;整个手掌(包括指甲)呈白色是贫血和失血的象征。
黄色主虚、主湿、主久病。黄为脾虚湿蕴之征象,也常提示肝胆病,或慢性病。各脏器的慢性疾病一般在相应的手诊区内会出现黄色斑点,或茧样的结节。肝胆病所致阻塞性黄疸,面、目、身俱黄,在手指上也普遍呈黄色。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咽喉区呈黄色说明咽炎病程较长,在胃区发黄且粗糙者说明胃病病程长,如果皮肤再有凸起的话,则提示胃粘膜增厚。
第1 / 17页
贡献者:jxctt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1583人阅读
1682人阅读
1466人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利手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