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肠鸣腹泻伴有肠鸣

宝宝腹泻伴有肠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时间: 08:37:41
健康咨询描述: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原因(感谢医生为我——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你好!根据孩子的情况考虑这种情况有可能和着凉等有关,建议注意孩子保暖,药物方面可以用乳酶生片、婴儿健脾散口服治疗可以服用思密达和乳酸菌素片,注意饮食,不要应用抗生素。
帮助网友:2209
您好!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的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建议可以试试儿泻停颗粒,它在控制小儿腹泻方面还是效果不错的。
百度智能推荐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伦代实验、
并发疾病、、病毒性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本品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
参考价格:1990
清热利湿,行气。本品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腹泻,小儿消化...
参考价格:1150
1.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
参考价格:850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
参考价格:85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利湿,行气。本品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腹泻,...
参考价格:¥11.5
1.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
参考价格:¥8.5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未满月的宝宝拉肚子,肠鸣,拉黄水,经常哭
悬赏50个健康币
时间: 13:24:50
健康咨询描述:
未满月的宝宝拉肚子,肠鸣,拉黄水,经常哭闹。吃婴儿健脾颗粒就行吗,还用别的药吗?大概要几天才能见效呀?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止泻药用过几种,不见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尽快治愈,让宝宝不再哭闹(感谢医生为我——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48131称赞:1162
病情分析:宝宝的情况考虑是感染肠炎了。也考虑是生理性腹泻指导意见:宝宝的情况可考虑服用小儿健脾散和王氏保赤丸,注意腹部保暖。大便常规正常的情况下建议服用妈咪爱和思密达治疗。
帮助网友:12287称赞:118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的孩子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指导意见:建议注意喂养,加用助消化药,如健脾散,妈咪爱,乳酸杆菌等,要服用一段时间。祝宝宝有个好身体。
帮助网友:1218
儿童腹泻是指由于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恶心、腹泻、腹胀、肠蠕动增加、胃口下降等症状,多为饮食性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建议您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并服用一段时间儿泻停颗粒,能够抑制细菌清热燥湿,固肠止泻,调节肠道运动和免疫力,并可以清除自由基,吸附肠道毒素的功能。
百度智能推荐
肠鸣是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肠鸣声低弱而和缓,一般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音高亢而频急。临床根据作响的部位及声音来判断病位和病性。......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助肾散寒,止泻消胀。用于肾虚受寒,肠鸣肚胀,五更溏泻,食...
参考价格:0
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胃腹胀痛,肠鸣,食欲不振。...
参考价格:9600
健胃和中,顺气化滞。用于消化不良,倒饱嘈杂,呕吐胀满,肠...
参考价格:3500
助肾散寒,止泻消胀。用于肾虚受寒,肠鸣肚胀,五更溏泻,食...
参考价格: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助肾散寒,止泻消胀。用于肾虚受寒,肠鸣肚胀,五更...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胃腹胀痛,肠鸣,食欲不振...
参考价格:¥96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宝宝拉肚子怎么办?求助!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求助!
&我的宝宝四个多月了,一直是,以前每天两三次,这几天都在拉肚子,一天有八九次左右,有时还有一些泡泡,该怎么办?特急,请帮忙!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在西医上,婴幼儿腹泻分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和非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也称胃肠功能紊乱;而中医将婴幼儿腹泻分为伤食性腹泻、风寒性腹泻、湿热性腹泻和脾虚性腹泻。婴幼儿体弱,不宜像西医说的那样靠吃抗生素来治疗,只要合理运用食疗和经络知识,就可以治好。 1.伤食性腹泻 这种腹泻多发生在已或刚刚添加辅食的孩子身上,常伴有腹胀、腹疼,腹泻前孩子哭闹,酸臭如蛋花状,孩子有口臭,不思食饮等症状。孩子一旦出现了伤食的症状,就要减少喂辅食的量及次数,少吃、鱼虾,以清淡为主。 (1)食疗治疗伤食性腹泄: ①取半个苹果切片,加水,再加少量食盐,小火煮5~10分钟后,给。 ②将苹果洗净放入碗中隔水蒸软,食用时去掉外皮。6个月的小婴儿每次喂3~4小勺,1~2岁的宝宝一次可吃一个苹果,一日2~3次。腹泻一旦停止就不要再吃了。 (2)按揉胸腹: 按摩应在宝宝饭后1小时后进行。先按揉腹部,小婴儿腹部的肌肉很少,按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50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摩50圈,然后再将手平放在胸口,顺着胸口往下轻推至小腹,如此反复轻推10~20次,每天按摩2~3次。按摩手、脚的方法也可以做。轻轻地按摩小手、小脚。给小婴儿按摩的手法一定要轻柔,要像抚摩花瓣一样。小手按摩的位置是在手掌内侧的小鱼际(小指根部下方)上1/2的区域,这是肠的反射区,轻轻按压这一部位,每次30下,每日3次,两只小手都要按到。小脚上的肠反射区则在脚心以下、脚跟以上的这一区域,每次也是轻轻按压30次,每日3次,两只小脚都要按到。按摩刺激手、脚上肠的反射区,能刺激经络,加快肠的血液循环,帮助虚弱的肠子去消化吸收食物。
2.风寒性腹泻 这种因受凉引起腹泻的孩子,大便稀薄如泡沫,色淡,臭气少,伴有肠鸣腹痛,或同时伴有发热、、流涕等感冒症状。 风寒性腹泻有两个原因:一是喂奶的母亲本人受凉感冒,传染给了宝宝;二是宝宝自身受凉。 (1)喂奶母亲的治疗方法: ①用艾叶煮水泡脚:在药店买一些艾叶,取一小把加水在锅里煮10~15分钟,然后用温热的艾叶水泡脚,泡脚时尽量用深一些的桶,泡到全身出汗,将寒气排出,然后再多喝些温热的白开水。受寒凉较重的可以一天多泡几次,直到感觉全身不再发凉、鼻塞、流清水鼻涕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 ②喝生姜红糖水:受寒严重并伴有时,用生姜、红糖再加上几头大蒜一起煮水喝,如果汗总是发不出来,可以再加些大葱一起煮,祛寒发汗。很多人受凉后只喝一次姜糖水,认为只要喝了就没事了,事实上在受凉感冒初期,姜糖水要一日喝3次,第二天可以一日喝2次,第三天临睡前再喝1次,这样才能巩固疗效,彻底祛除寒气。 (2)小婴儿的治疗方法: ①热水澡、白开水治疗宝宝受凉。给宝宝洗个热水澡,出出汗,再多喂一些白开水。 ②生姜、红糖水也可给宝宝喝。用1~2片姜、半勺红糖煮水给宝宝喝,如果宝宝不愿喝带辣味的水,也可以只喝红糖水,因为红糖也是暖性的。 ③大蒜水也止泻。用3~4头大蒜煮水给宝宝喝,大蒜只要煮透了就没有辣味,也有止泻的功效。 ④用姜或蒜切成泥,敷在宝宝肚脐上,能治疗风寒性腹泻。 ⑤艾薰治腹泻。取艾条1~2根,点燃后在宝宝的肚脐至小腹的部位,与皮肤相隔1寸的距离,来回熏10分钟,腹泻严重的宝宝可以每天熏3次。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弹掉艾条上的烟灰,不能让烟灰掉落在宝宝娇嫩的皮肤上,最好由其他家人抱着宝宝,并控制宝宝的手脚,使其不能乱动,以防烫着。 3.湿热性腹泻 这种腹泻大便如水,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黏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因为婴幼儿的体内有热又有寒,所以一般医院里常规的输液消炎是有作用的。当症状一旦有所控制,就要进一步祛掉孩子体内的寒气。 治疗湿热性腹泻的方法: (1)橘皮、红枣水治疗湿热性腹泻。可以用红枣5枚,洗净后放入铁锅内炒,炒至外皮有些发黑,并且红枣发硬就可以了,再用小橘子皮半个,不能放多,洗净,放入小锅里与红枣同煮10分钟,经常给宝宝饮用。 (2)可以使用上面治疗风寒性腹泻的食疗方法和艾熏的方法,同时配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揉腹按摩方法,效果更佳。 4.脾虚性腹泻 这种腹泻的症状是时泻时止,或是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孩子往往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 这类宝宝多伴有先天不足,体质较弱,原因多半是由于,或是母亲饮食过于寒凉。 治疗方法: (1)炒米煮粥。把生大米或生糯米放在铁锅里用小火炒至米稍稍焦黄,然后用这种焦黄的米煮粥,有助于止泻,并能促进消化。小婴儿只喝煮粥时的米汤就可以了。 (2)山药糊。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在粉碎机里,再加一些水,把山药打成糊状,然后再放入小锅内熬,一边熬一边搅,烧开后即可。在宝宝空腹时喂上小半碗,一日1次,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补脾胃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止泻、补肺、补肾的作用。注意,容易嗓子痛、耳朵痛的孩子不适宜吃山药。 (3)栗子糊。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后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糊状,再加少量白糖调味,宝宝空腹时食用,每日1~2次。栗子糊同样有调补脾胃和止泻的作用。 (4)胡萝卜苹果水。经常给宝宝喝胡萝卜、苹果煮的水,或吃胡萝卜、苹果煮后做成的泥,不但能补充各种,还有止泻的作用。 无论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归根到底都会造成胃肠消化功能紊乱,所以这时应适当地减少食量和喂养次数,以减轻胃肠的压力,有利于孩子康复。 同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特别是一些含有长纤维的水果蔬菜:如菠萝、西瓜、梨、青菜、芹菜、菠菜、竹笋、洋葱、茭白等,它们均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会加重腹泻,所以这时候尽量少吃。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腹泻易造成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如不及时补充,易造成脱水休克,甚至可能循环衰弱,出现危险。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在白开水或米汤里加微量的盐及少量的糖,经常喂给宝宝喝。记住一次不能多喝,喝多了宝宝容易呕吐,所以一般是每隔10分钟慢慢地喂1~2勺,这样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不会造成胃肠不适。 宝宝一旦出现腹泻伴有脱水的症状,如小便次数减少,尿的颜色加深,眼眶凹陷,不愿喝水,嘴唇干,昏昏欲睡,不想活动等,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最佳回答者:
"认为是消化不良"&的妈妈回答:
"认为是消化不良"&的推荐知识:
婴儿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吃的食物超过了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腹泻。由于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差异的差别,有的妈妈的乳汁内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脂肪)超过了宝宝的需要,就会使宝宝发生腹泻,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生理性腹泻&。如果宝宝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没有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就不是由于疾病引起的,添加辅食后大便就会逐渐转为正常,妈妈不必太过担心。&生理性腹泻&的宝宝无须药物治疗,一般给宝宝改吃牛奶或其他乳品后都能奏效。如果不想给宝宝断奶,也可以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宝宝只吃蛋白质含量多、脂肪含量少的前一半的乳汁,也可以使情况得到改善。必要时...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博尔乐母婴图书
我家宝宝也是,说每天按时为会好一点,但是也没解决。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夏秋季最多。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过少、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过敏、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以轮状由于腹泻易造成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如不及时补充,易造成脱水休克,甚至可能循环衰竭,出现危险。因此,家长应及时给患儿喂食多种电解质及葡萄糖的口服补液盐。
简单配制方法&&
1、米汤500毫升;加食盐1.75克。
2、白开水500毫升加蔗糖或葡萄糖10克(2小勺),加盐1.75克。
当宝宝出现腹泻但尿量正常,无口干等脱水症状时,给孩子喂自配糖盐液应与大便量相等,不能确定大便量时,可按照20~40毫升/公斤体重计算,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拉出多少喝进多少。给两岁以下宝宝喂糖盐水,可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毫升,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有呕吐可暂停一下,隔10分钟再慢慢喂服,每2~3分钟喂1勺。一旦腹泻停止,必须马上停服。
查询更多 腹泻 信息
病毒为最多)、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暴发。由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轮状病毒腹泻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为5&10天,多数患儿如果护理得当,愈后不会有问题。
婴儿腹泻营养治疗原则是饮食上进行调整,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逐渐恢复消化功能。所以婴儿腹泻要喝脱脂奶。可让婴儿既补充优质蛋白质,又能防止脂肪摄入过多而产生滑肠,有利于补充营养,又易为婴儿肠道消化吸收。
那么,在家如何备制脱脂奶呢?母乳喂养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母乳的后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类的物质,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这部分乳汁挤出来倒掉。
若是人工喂养,可将冲调好的婴儿奶粉置于冰箱内6小时,剔除上部凝结的脂肪层,将余下的奶煮沸,再剔除浮膜2&3次,就可达到半脱脂的目的。对腹泻次数多的婴儿,也可用开水稀释后再喂。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如何才能预防及护理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娟。
防治婴儿腹泻的几种方法
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请勿滥用抗生素
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不必禁食,多补水分
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因此,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
胡萝卜泥能治腹泻
婴儿腹泻时,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上给予胡萝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复。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然后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即成(煮胡萝卜的水留作备用)。食用时,每100毫升煮胡萝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约一小匙)胡萝卜泥。进食量主要根据婴儿的食欲,可按平时的食量喂给。一般来说,婴儿喂食胡萝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对腹泻小儿的护理要点
记录患儿大便、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就诊时带上大便采样,以便医生检验、诊治。
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使用热水袋要注意不要烫伤患儿。
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女孩子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
腹泻患儿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蘸温开水清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
重型腹泻,或轻型腹泻但迁延不愈,患儿逐渐消瘦,全身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腹泻未愈,又发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也应及时就诊。
卫生及护理
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夏季应多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进行温水浴。
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方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如果一天拉的次数少于4次,可以只吃妈咪爱,放入40度以下的奶中,一次一代,24小时吃一次,也可以是一次半代,12小时一次,但是剩下的半代要扔掉,因为里边是益生菌,开代后时间长就失效了.如果一天多于4次要在吃妈咪爱的基础上加入斯密达,也是加入奶中,不影响药效的,为了防止孩子喝不完奶影响药效,可以先把药放入少量奶中给宝宝吃,吃完后再喝没放药的奶.另外最好能做个大便化验看看是不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的话还要吃消炎药,要注意拉的次数,拉多了要及时给宝宝补液防止脱水。
回答者: 唐子畏 - 状元 十五级
回答者:eq搜索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6-5 17:09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如何才能预防及护理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娟。
防治婴儿腹泻的几种方法
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请勿滥用抗生素
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不必禁食,多补水分
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因此,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
胡萝卜泥能治腹泻
婴儿腹泻时,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上给予胡萝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复。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然后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即成(煮胡萝卜的水留作备用)。食用时,每100毫升煮胡萝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约一小匙)胡萝卜泥。进食量主要根据婴儿的食欲,可按平时的食量喂给。一般来说,婴儿喂食胡萝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对腹泻小儿的护理要点
记录患儿大便、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就诊时带上大便采样,以便医生检验、诊治。
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使用热水袋要注意不要烫伤患儿。
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女孩子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
腹泻患儿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蘸温开水清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
重型腹泻,或轻型腹泻但迁延不愈,患儿逐渐消瘦,全身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腹泻未愈,又发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也应及时就诊。
卫生及护理
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夏季应多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进行温水浴。
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方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如果一天拉的次数少于4次,可以只吃妈咪爱,放入40度以下的奶中,一次一代,24小时吃一次,也可以是一次半代,12小时一次,但是剩下的半代要扔掉,因为里边是益生菌,开代后时间长就失效了.如果一天多于4次要在吃妈咪爱的基础上加入斯密达,也是加入奶中,不影响药效的,为了防止孩子喝不完奶影响药效,可以先把药放入少量奶中给宝宝吃,吃完后再喝没放药的奶.另外最好能做个大便化验看看是不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的话还要吃消炎药,要注意拉的次数,拉多了要及时给宝宝补液防止脱水。
我家宝贝10个月的时候也是这样看了中医~西医都不管用,折腾了一个多月.最后听了别人介绍了一种偏方用了当天就好了,你可以试下.把石榴皮泡在开水里等凉了给宝宝当水喝,可以加点果汁或葡萄糖&有点涩& 希望成长!喂了妈咪爱、思密达,
他是不是开始了?如果肠胃一时适应不了也会腹泻.我家宝宝也是这样,昨天多吃点米糊结果大了6次.你说有泡泡,那可能是宝宝饮食不干净哦,要小心,最好收集他的便便去医院检查一下.
如果婴儿大便的臭味明显,则表示蛋白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若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小儿胃肠道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可多补充些有益菌,如妈咪爱、合生元。妈咪爱与合生元都是有益菌(不是药),是调理胃肠道系统的,拉稀的调到不稀,便秘的调到不干。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稀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最近20多天,我都为我宝宝,操心着,因为拉肚子已经20多天了.每天都是往寮步医院跑.今天终于能够开心地上网,写心得,因为我的宝宝已经好了.
,父母最担心啦,并且是20多天.在医院检查不出来,验大便说是正常.并且一天一天地更严重,和广西老爸打了电话说小孩拉肚子,老爸就说可能是 '僵风'- 可能是肚子受凉引起.并且上山给我们采花并快递到广东.因为以前只听说这药很好.怀着试一试的想法试用一下.看情况什么样.在第三天收到快递.当天晚上就拿回家给小孩泡澡.并喝了10毫升左右.当晚宝宝就睡得很香,并且屁眼不再是红色.第二天早上.再拉大便时,已经不是青黄色的颜色啦.并且也闻不到哪种酸酸的味道.一下把我们高兴得不得了.-- 宝宝好了.第一个给老爸打电话, 老爸说,轻症宝宝泡一次就好,重者可能要几次.真的没想到.老家的土药还有这样的神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个月宝宝肠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