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如何自查 因为家族中有两个得过甲状腺癌的病因,…

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恶性度不高的甲状腺癌为何很多人复发了也不知道
浙江在线12月07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黄淼君)在众多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应该算预后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不少甲状腺癌患者也能正常看待这个疾病。
  不过,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也不在少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吴成亮主任医师,日前连续接诊三例患者,都是甲状腺癌复发后来手术的,其中一名患者已经局部复发两次,第三次前来手术。
  &甲状腺癌是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恶性肿瘤,复发的概率也比别的肿瘤要低。但是因为一些不规范的治疗以及没有及时复诊,有些患者复发了也不知道。&吴成亮医生说。
  甲状腺癌一期,十年生存率高达99%
  今年49岁的李女士直呼自己幸运。三年前,她因为甲状腺癌,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今年,她的丈夫也被查出有甲状腺癌,找到吴医生开刀。
  &当时,她和我聊丈夫病情的时候,顺便也说起自己也开过刀,半开玩笑地问我,能不能帮她也看看。&吴医生说,他就采取触诊的办法,摸了摸她的淋巴结,感觉硬度不对,怀疑她复发了。
  &她还不知道自己以前患的是甲状腺癌,以为自己三年前开刀是因为良性结节,现在不少家属出于好意,确实会隐瞒真实的病情。&吴医生也没多说,就让李女士把以前的病理报告拿到医院来,并建议她做了一个甲状腺B超等检查。
  结果,检查发现她是甲状腺癌复发,已经是三期了,好在发现及时,还没有出现癌细胞向远处转移,当即建议她再次手术。手术很成功,没有出现声音嘶哑、手脚麻木等不良反应。
  &复发的手术比首次手术要难得多,因为原有的解剖结构已经被破坏了。&吴医生说,甲状腺癌的手术会碰触到人体颈部的一些神经,这些神经和人的发音、吞咽等功能密切相关,稍不当心就会损伤。还有甲状旁腺功能的保留,损伤后将会导致四肢麻木甚至抽搐。复发后的手术,更是无法完全了解首次手术是否已经对甲状旁腺造成损伤,所以难度较大。
  &我们临床上大约有一成左右甲状腺癌患者,是复发后再来手术的,除了病情本身因素外,跟不规范的治疗也有一定关系。&吴医生说,&甲状腺癌必须将原发病灶切除干净,并根据病情决定淋巴清扫的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辅助碘131治疗等。&这些主要还是要依靠专业的医生来做规范治疗,作为患者,更多的是在医生指导下做好复查。
  &甲状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预后相对较好的,即使复发,只要经规范治疗,十年生存率也是很高的。&吴医生说,关键是大家要早发现早治疗,甲状腺癌一期的十年生存率可高达99%,而四期的时候只有69%了。
  体检人群近八成会检出甲状腺结节
  说到早发现早治疗,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甲状腺结节。近两年,随着各家单位将甲状腺B超等检查放入体检项目后,不少人会在体检报告上看到&甲状腺结节&这几个字。
  &大部分人不用担心,据统计,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最高可以达到76%,而其中仅仅5%至15%的人是恶性肿瘤。&吴医生说。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和环境、饮食都有一定关系。在饮食上,不止一个人问吴医生和加碘盐有没有关系,吴医生的回复是:碘太多或者碘太少都会导致甲状腺结节,所以最好根据个人的饮食爱好以及身处的环境,来决定加碘盐的摄入量。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结节越多越不可能是恶性的,反而是单个的结节要小心。对于这个观点,吴医生说,单个的结节确实更容易是恶性肿瘤,但是多个结节并不一定安全,也存在某个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
  对于甲状腺结节有没有可能是甲状腺癌,吴医生给出两条建议。
  一是注意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如果直径在1厘米以上,一定要重点关注;如果是一厘米以下的,有过放射性接触史、或者家族中有人曾经得过甲状腺癌或者医生手诊的时候感觉特别硬,建议去做一个甲状腺的彩色B超以及甲状腺功能,再决定如何处理。
  二是如果确定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那就不用太担心,不过请定期复查,每年体检加做一个甲状腺B超也是比较好的早发现的办法。
  &甲状腺癌不可怕,但是一定要早防早诊,规范治疗。&吴医生说,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接受了手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以防病情复发。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 正文
甲状腺癌彩超检查的特点
做彩超检查会有什么特点呢?甲状腺癌的影像检查一定不能少,而在选择的时候要怎样选择呢?在这里,不如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甲状腺癌彩超检查的特点都有哪些吧。甲状腺癌的病理甲状腺作为内分泌器官,可以合成和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的代谢过程并维持器官的正常机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激素。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几乎不增殖。但如果刺激生长的信号异常增强或抑制生长的信号消失,生长调节失调,可导致的形成。导致这种调节失调的代表性原因有放射性外照射。调查结果,如原苏联诺贝利核发电站爆炸之后,核物质泄露导致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可见暴露在放射线环境中,细胞生长易失控。除此之外,如家族型或家族型等细胞调控基因突变时,亦可导致甲状腺癌。那么,彩超对甲状腺癌有哪些帮助呢?甲状腺癌彩超检查的特点恶性的内部回声多为“不均匀”,并且后方回声减弱或消失。结节纵横比值接近1,周边边界不清,形态欠规整,或成蟹足样,肿物周围或无完整的声晕(暗环)等都需考虑恶性的可能。短期内迅速增大的结节,在排除囊后,应高度怀疑恶性。微钙化是诊断甲状腺癌特异性最高的指标,尤其对乳头状腺癌可高达90%以上。另外,年轻患者(小于40岁)、单发结节,发现钙化者,恶性的可能性增加4倍。结节的弹性评分为3分、4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根据肿瘤内部及周边部的血流分布分为四型:Ⅰ型:内部无血流;Ⅱ型:内部少血流;Ⅲ型:周边部有血流;Ⅳ型:内部线状分支血流。恶性结节的的血流分布多数以Ⅲ、Ⅳ型为主。以上就是彩超对甲状腺癌的作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林宗可 )
文章关键词:
甲状腺癌做B超检查会有哪些症状呢?B超是确诊甲状腺癌的方法之一,因此怀疑患了甲状腺癌就要做B超检查。接下来,不如就来一起了解了解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B超检查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医生一般会通过B超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癌的具体病症,而B超检查结果是如何体现甲状腺癌的呢?接下来,就为大家……
彩超像一面神奇的镜子,让我们可以透过表皮看到深部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包膜、实质回声、内面有无肿块,肿块的大小、形态,是囊性的还是实质性大……
甲状腺癌B超检查有哪些表现症状呢?甲状腺癌需要做的影像检查之一就是B超,然而B超对甲状腺癌是如何表现的呢?接下来,不如就来一起了解了解甲……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发展相对缓慢,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患了甲状腺癌不用过分担心,只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选择合适的……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擅长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疗;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子宫畸形、妇科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擅长:主要致力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化学治疗;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和氩氦冷冻、微波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生物治...
擅长:①肿瘤化疗及生物治疗;②肺癌诊断及个体化精准治疗;③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④中医药对肿瘤的巩固性...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生育二胎的注意事项
擅 长:围产医学: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妇产科超声……甲状腺癌如何自检发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甲状腺癌如何自检发现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甲状腺癌如何自检发现?肿块大小自查法:甲状腺囊肿的直径如超过2厘米,应疑似为甲状腺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最全的甲状腺癌起因、分类、治疗、预后篇
我的图书馆
最全的甲状腺癌起因、分类、治疗、预后篇
最全的甲状腺癌起因、分类、治疗、预后篇
相比之下,甲状腺癌是不常见的。在美国,一生中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风险为1%(妇*0.845,女*0.305)。2003年在美国有22,000新诊甲状腺癌病例,最新的流行病学估计患病数为293 000。如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女性是男性的3倍。甲状腺癌每年发生率已增至4%,在女性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8位。年龄在15-24岁人群当中,甲状腺癌占所有诊断的恶性肿瘤的7.5%-10%。甲状腺癌在白人中发生率高于黑人。据年期间数据统计,虽然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甲状腺癌,但高发年龄在女性为50-54岁,在男性为65-69岁。
据NCDB(国家癌症数据库)统计在年10期间53,856名甲状腺癌病人接受治疗,80%为**癌,11%为滤泡癌,3%为霍斯勒氏细胞癌,4%为髓样癌,2%为未分化癌。在2003年,在美国近1400名患者死于甲状腺癌。有趣的是,虽然甲状腺癌多见于女*,死亡率男*高于女*,因为男性患者被诊断时的年龄较大。
发生率从增加240%,但死亡率减少44%。虽然这些统计数据有许多不定因素发生变化,但是发生率增高可能跟放射接触增加相关。相反的,死亡率的降低可能是更多的治疗方式的使用,但这个结论可能存在时间领先偏倚。
分化甲状腺癌的治疗
分化甲状腺(包括**状癌,滤泡状癌)治疗存在所多挑战,那是因为很少有相关的临床试验进行。存在许多不一致的意见。尽管如此,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通过内外科治疗仍能治愈,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采取131I放射治疗,甲状腺素内分泌治疗。外放疗、化疗在甲状腺癌的治疗当中,地位比较低。
放射导致甲状腺癌
暴露于离子放射是目前唯一肯定的引起甲状腺癌的环境因素,通常是**状癌。年青的甲状腺腺体比任何器官都更容易在放射介导下发生癌变。事实证明,甲状腺是唯一一个少于0.01Gy剂量就可致癌变风险的器官。在女*,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当中,放射更易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认为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癌的发生也较重要。接受放射在前5年,每年发生率为2%,30年发生率达到高峰,40年依然有较高的发生率。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认为131I照射比Y射线外照射致癌可能性少。然而,更多的研究认为131I没有致甲状腺癌发生可能,或可能性很小。在1986chernobyl 原子核反应事件中,许多孩子因暴露于放射性碘的微粒而得甲状腺癌。证实131I和其它短半衰期的放射线潜在致甲状腺癌作用,尤其是那些年龄小于10岁的。虽然放射所致的甲状腺癌倾向于更具有侵袭性有更高复发率,预后生存率却没有区别。
分化甲状腺癌
临床表现和诊断
分化甲状腺癌长期没有症状,通常为单发甲状腺结节。然而,从良性结节中区分出恶性结节比较困难。因为良性结节发生率那么高,而恶性结节发生相对来说又是那么低。而且良恶性结节通常都没有症状。50%的恶性结节因为体检发现,如意外影像学检查或良性结节手术。其余50%病人自己发现,通常是注意到无症状结节。让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病人都在隋性期以后才发现癌的存在,等诊断时可能为相对晚期。
影响恶性的因素
结节的大小,小于1cm无症状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发生率其实很高,他们大都是因为头颈部其它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被无意发现。小于1cm的结节很少被证实为恶*,一般无需做活检。相反结节大于4cm认为恶性可能性很大。
虽然50%的恶性结节都是无症状的,在症状出现前进行检查,有助于恶性结节的发现,有以下7种情况时要注意怀疑是恶性结节。结节固定,与周围组织粘连,相关区域淋巴结肿大,声带麻痹,迅速增大,入侵颈内器官引起症状。2项或更多上述表现被发现,可拟诊甲状腺癌。一个病人的年龄和遗传也可影响恶性的可能性。小于15岁大于60岁患者的结节恶性结节的风险增加,一个大于60岁的患者出现结节恶性的风险是中年人的4倍。其它一些因素增加恶性可能*:1、有头颈部放射史。2、家族性甲状腺癌史。3、某一特点性家族性综合征,包括有甲状腺癌。4、有其它相关的多发内分泌不典型增生2型综合征(MEN 2),如甲旁亢,嗜铬细胞瘤,manfanoid 习惯,粘膜相关性神经瘤。5、B超发现微钙化灶。
细针穿刺FAN结节或可疑淋巴结,在临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被推荐为首选诊断方法,在任何图像检查进行之前。最好血浆TSH结果应在FAN之前进行。但首诊时进行FAN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实际的。在欧洲建议所有结节病人行血浆降钙素水平的测定,但美国学者认为测定血浆降钙素水平,收效不明显,不建议常规进行。B超在用作评估结节恶性风险越来越多,但还不是标准的检查方法。
FNA细胞学结果通常被分类为:1、癌。2、虑泡细胞或霍斯勒氏细胞增生(可疑或不典型增生)。3、甲状腺瘤。4、取样不够诊断。5、良性。取样不够诊断时要求重取,因为50%取样不够诊断的标本重取可以获得诊断。在重取的病人当中5%的女性患者,30%的男性患者被确诊为恶性结节。FNA发现大量虑泡,没有或很少有胶质时,很难区分良恶*,但一般要求手术,因为这种病人近20%为微浸润性虑泡癌。重复FNA在这种病人当中不宜进行,因为不能解决诊断不明的问题。在术前,若血浆TSH水平,甲状腺131I或99碍扫描发现热结节,通常不用手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细胞学检查疑为虑泡细胞或霍斯勒氏细胞增生,伴有TSH低,热结节,要重新评估,按毒性甲亢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细胞学检查疑为虑泡细胞或霍斯勒氏细胞增生,伴有TSH高,手术或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片治疗观察期间发现甲状腺增大明显建议针吸或手术。TSH正常手术。FNA诊断为良性病变不要求再次穿,除非有增大证据。用甲状腺激素抑制良性结节效果有争议,最好进行临床试验。
当FNA诊断为甲状腺癌局限于甲状腺内或区域淋巴结内,有足够的机会治愈。然而5%的**状癌病人,10%的虑泡型癌霍斯勒氏细胞癌的病人发现时有远处转移,治愈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分化好的甲状腺癌预后和复发
NCDB研究表明,**状癌,滤泡癌,霍斯勒氏细胞癌的10生存率分别为93%,85%,76%。虽然说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但死于甲状腺癌的病人近95%是上述三种类型癌。
依赖于最初的治疗和其它一些预后变量,近30%的分化病人在几十年内复发,66%的这些复发病人在治疗后第一个十年内复发。虽然复发通常不是致死*,但是颈部复发一般较严重,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致死因子。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颈部淋巴复发最常见占74%,随后是残留甲状腺复发占20%,气管或肌肉复发6%。在所有复发的人群当中有8%病人死于复发。21%的病人存在远处转移复发,63%在肺内转移。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人,有50%死于癌。
年龄,分期,性别
虽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状癌与滤泡癌的结局,但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年龄和分期。相当数量的研究表明,年龄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甲状腺癌在40岁以后的病人,致死更多,以后逐步升高,60岁后急剧升高。然而,肿瘤复发于死亡率曲线不一样。小于20岁和大于60岁的病人复发率较高,达40%。其它年龄段为20%。
小孩子类型较差更易出现复发,但预后好。一项研究表明,虽然小孩子预后好,90%存活20年,标准死亡率比较预期高出8倍。到目前为止,一些作者相信对于年青患者有如此好的预后,所以肿瘤特点显得不重要。因此,他们将年青患者的肿瘤划为低风险肿瘤,只行单纯的腺叶切除,但是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在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时,肿瘤分期和病理特点与年龄同样重要。
预后男性比女性差,但是区别不是很明显。一项研究发现性别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男性比女*高出2倍。因为这个风险因素,男性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于50岁,将要引起高度注意。
家族综合征
家族性非髓样癌占**状癌的5%,这些病人比散发病人更有侵袭性。一项研究表明家族***癌常倾向于多病灶、双侧,经常有血管入侵,淋巴结转移,具有更高的复发和转移可能。另外一些家族性综合征与**状癌相关如:Gardner\'s综合征,FAP,Carney综合征,Cowden\'s综合征。这些病例与原发癌的预后都不一样。
肿瘤因素影响预后
某种特定的肿瘤特点将影响肿瘤预后。可能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的组织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组织类型:虽然典型**状癌生存率很好,肿瘤死亡率与特点的分化子类型有很好的一致*,分化好的肿瘤有包膜,约占10%**癌,是良好预后的表现。预后不好与下面因素有关:1、未分化肿瘤、高细胞**变,10年致死率达25%。2、柱状变异**状癌,增长迅速,90%的死亡率。3、弥漫性硬化性变异,整个甲状腺浸润。滤泡样变异***状癌,滤泡样结构,典型的**状细胞,比起一般**状癌没有显示更坏的预后。
滤泡状癌典型有包膜的孤立结节比**癌更富有侵袭性。有滤泡结构,诊断为癌,是由于滤泡细胞浸润至包膜或血管。穿破包膜预后较差。许多滤泡状癌转移可能性较小,那些只有轻度穿破包膜没有血管转移的。这些病变与**状癌相似很少有可能引起远处转移或致死。FNA或冰冻可能不能从滤泡状瘤中区分出小的入侵性滤泡癌,只能通过常规病理切片,看到入侵包膜才能确诊,导致手术安排的延迟。高侵袭性的滤泡癌不是很常见,他们在手术中发现入侵周围组织,及血管。80%这些肿瘤发转移,20%的病人在被诊断后几年内致死。预后差与病人年龄大,分期高,肿瘤体积大密切相关
**癌与滤泡癌预后相似,如果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直径小于1.0cm,或微转移两者都有较好的预后。如果出现远处转移,高侵袭预后差。
当肿瘤的大部分细胞由霍斯勒氏细胞组成时,这种疾病被定义为霍斯勒氏细胞癌,虽然WHO分期认为它是滤泡型癌的一种变型,但是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它更像是**状癌。通过FNA或冰冻区分良恶性霍斯勒氏细胞经常是不可能,但大于4cm肿瘤经常是恶性的。一些人认为霍斯勒氏细胞癌更富有侵袭*,死亡率高,30年死亡率为25%,尤其是年龄大,肿瘤大的病人。NCDB报道,10存活率**癌或滤泡癌为85%,霍斯勒氏细胞癌为76%。
二个研究表明,霍斯勒氏细胞癌肺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5%,35%,约为**癌发生率的2倍。与**癌比更少有霍斯勒氏细胞癌对131I浓聚。一项研究表明在100名出现远处肺转移的病人,**状癌滤、泡状癌当中有超过50%的病人肺转移摄取131I,**状癌为64%,为60%。而霍斯勒氏细胞癌只有36%。
原发肿瘤大小
**状癌小于1cm,命名为微小癌,通常在良性甲状腺病手术中发现,复发率致死率几乎为零。
另外一些生物学行为较差小**癌的临床表现不同。例如,约20%的多发微小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一些研究发现近60%的颈淋巴结转移来自多发的微小癌,这种肿瘤更可能出现远处转移。
肿瘤小于1.5cm**癌或滤泡癌不会发现远处转移,而较大肿瘤30年内复发率为33%。小于1.5cm**癌或滤泡癌30年死亡率为0.4%,而较大肿瘤(&1.5cm)为7%(P&0.01)。实事上肿瘤大小与预后、死亡率呈线性关系。
10%的分化甲状腺癌出现局部入侵,造成局部器官功能不全,增加死亡率。局部入侵的肿瘤局部复发是没有入侵的2倍,33%有局部入侵的病人死亡。
淋巴结转移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中,8 029例****癌病人中,36%的出现淋巴结转移,1 540例滤泡型癌中,17%出现转移,儿童**状癌80%出现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成为甲状腺癌唯有的症状。这此病人在术中可以发现多个淋巴结出现转移。
区域淋巴转移对预后作用有争议。一些人认为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影响复发和生存率。另外一些人认为淋巴结转移是一个高危因素对于局部复发和癌相关死亡率。淋巴转移与远处转移有一定相关*,尤其是那些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或穿破淋巴结包膜,或纵隔淋巴结转移。一项研究表明,淋巴结转移病人15%死于癌,与没有淋巴转移病人对比明显增多(P&0.02)。另一项研究表明,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癌病人80%出现远处转移。另外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人,30年死亡率10%,明显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P&0.01)。
对于**状癌和滤泡型癌来说远处转移是引起致死的主要原因。10%的**状癌,25%的滤泡型癌出现远处转移,近50%的病例在诊断即有远处转移。远处转移在霍斯勒氏细胞癌和年龄大于40岁的病人中发现率更高为35%。远处转移位置,在13个研究中报道的1 231名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人当中,肺转移(49%),骨(25%),肺和骨(15%),中枢神经系统(CNS)或其它软组织(10%)。远处转移影响病人结局的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转移的位置,对131I的摄取能力,胸片结果。虽然一些病人,尤其是年青病人,远处转移仍可存活数10年,但50%的病人在5年死亡,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一些肺转移的病人也出现了长期生存的情况。例如,有项研究发现,远处转移至肺时,50%的病人10无病存活,骨转移的病人都没有如此长期的生存。出现肺转移的生存率高,在那些年青的病人131I扫描发现弥漫转移,X线没有发现,这是很明显因素延长肺转移的无病生存期。那些大病灶肺转移不浓聚131I和那些小结节转移在X线上可以发现,而131I不浓聚的,预后差。
肿瘤的分期和预后得分策略
几个不同的分期和临床得分策略用病人年龄大于40岁做为一个重要特征来定义分化甲状腺癌死亡危险因素。应用**状癌资料,mayo临床实验,四个方案:年龄,TNM分期,AMES(age,metastases,extent,size),AGES(age,tumor grade,extent,size)能很好的区分低危与高危因素,低危:20年死亡率1%,高危:20年死亡率30%-40%。随着MACIS分数的增高,20年生存率减低。MACIS(Mmetastasis,Age,Completeness of resetion,Invasion,Size)得分小于6,6-6.99,7-7.99,8+,20年存活率分别为99%,89%,56%,24%。
然而一项研究对269名**状癌用上述5种得分策略进行打分,都出现了低危险人群死于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案定义同一个病人,可能出现底危险度与高危度分歧。对于年龄小于45岁的病人,不管有没有远处转移均为I期或II期(ie,低危险度)。TNM使用最广泛,但TNM不能很好序测诊断年龄小于20岁患者的复发率,因为年龄在复发当中占很高权重。所有方案均不能显示乳状癌与滤泡型癌之间预后差异。所以许多分期对评价预后的意义都不是很大,包括TNM分期。
分期更多用来作流行病学研究,预后分析的分层因素。分期很少用于决定具体病人治疗方案。因为这个问题,所多临床医生经常选择全甲状腺切除,后续I131消融治疗:(1)乳状癌或滤泡癌,不管年龄多大,分期超过T1, N0, M0 ; (2) 多中心起源的肿瘤;且(3)大多数病人为滤泡型癌。
指引没用使用TNM分期来指导治疗,虽然AJCC和UICC制定的TNM分期在其它肿瘤广泛运用并被接受。但是肿瘤分期在NCCN指引中还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几个国际间调查,包括一项有美国甲状腺联合会多个临床成员发起的调查,表明所多临床工作者没有把年龄作为一个决定治疗决策的因素。这个观点(年龄做为重要参考因素)被大多数参加NCCN指引的编委所认可。
分化甲状腺癌的最初管理
同侧腺叶切除与全或次全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范围争论主要集中在对预后影响权重。如 Hay和他的同事 1987年报道在Mayo临床中心进行治疗的**状甲状腺癌(MACIS score&=3.99),大于同侧甲状腺切除不能提高生存,认为更大范围的切除只适用于MACIS score更高的病人。
在1998年,Hay和他的同事报道一个临床实验结果,比较双侧腺叶切除与单侧腺叶切除肿瘤相关致死率与复发率。入组的病人通过AMES标准评分认为是低风险的**状癌。虽然两组之间肿瘤相关致死率与远处转移率没有明显区别,但是淋巴结转移率(14% vs 2%,p= .0001),20年局部复发(19% vd 6%)单侧腺叶切除较双侧腺叶切除要高。基于这个发现,Hay和他的同事认为AMES 低风险的**状癌初次手术最好选择双侧腺叶切除。然而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基于AMES 或 TNM 分期认为低风险的病人肿瘤相关死亡率低,而扩大切除范围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增多,认为大多数**状癌与滤泡型癌行甲状腺叶切除就够了。
大多数学者建议术前明确为甲状腺癌的病人,采取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因为证实这样可以提高DFS,甚至于儿童和低风险的成人甲状腺癌。一些学者发现单纯的腺叶切除对侧甲状腺有 5% - 10%的复发率,30%以上的长期复发率(而全甲状腺切除和I131治疗后复发率仅为 1% ),更高的肺转移率 (11%) 。有颈淋巴结转移和多中心肿瘤有更高的复发率,支持初治采用甲状腺全切除。
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证实没有放射性物质暴露史,证实没有血管受侵的**状微小癌行单纯的腺叶切除足够了。同样对于微浸润滤泡癌,直径小于4cm,也只需行单纯的腺叶切除。然而更多的甲状腺组织残留,防碍长期随访血浆甲状腺球蛋白(Tg)和全身I131扫描。行甲状腺全切应该征求病人意见。
Completion Thyroidectomy.完全切除(与total 切除有什么区别?)
潜在复发可能,大部残留I131消融治疗效果不好的肿瘤一般考虑完全切除。完全切除术并发症更低,适合于&=1cm以上肿瘤,因为这种大小的肿瘤近50%病人对侧甲状腺存在残留癌灶。
腺叶切除后局部或远处肿瘤复发的病人,近60%的病人为对侧残留癌。Miccoli和他的同事研究Chernobyl地区与放疗相关儿童甲状腺癌,均接受腺叶切除。61%检查未被发现有肺或淋巴结转移病人行全切后确诊有转移(?)。另外一个研究,首诊6个月内接受甲状腺全切的病人,与复发延迟至首诊6个月后二次手术比较,淋巴或血运转移复发明显减少,生存期明显延长。
手术并发症
主要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是甲低和喉返神经受损。这些并发症在全甲状腺切除病例中发生率更高。 5% 的成年人术后立即发生甲低,儿童全甲状腺切除发生率更高。选择性队列研究表明,据报道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低的多。总述7个已发表的手术series认为,全甲状腺切除术永久性喉返神经和甲低发生率分别为 3% 和2.6%,次全切为1.9% 和0.2%。永久性声嘶和低钙血症发生率则较低。
一个研究发现全甲状腺切除后立即低血钙发生率为 5.4%,1年后持久性发生率为0.5%。手术切除,对侧甲状腺背膜保留,低甲发生降低。在Maryland洲开展的一项研究,有5860名病人参加,对于每年甲状腺切除术超过100例的外科医生,术后并发症最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而手术例数小于10次的外科医生所做手术发生并发症要高出4倍。
放射碘治疗
辅助性放射碘治疗
术后放射I131消融用于潜在复发可能的肿瘤。研究表明术后放射I131消融可能减少复发和肿瘤相关死亡,认为是初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量资料都是在高风险病例中证实。一项研究比较1004例病人,不同的类型的甲状腺癌,肿瘤复发率单纯手术切除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I131消融的3倍(P&0.001)。而且,比起其它术后治疗措施,术后采用放射I131消融治疗后的病人发展为远处转移率降低(P&0.002),但是疗效只在原发肿块直径小于1.5cm病人得以评估。一些研究却认为残留甲状腺消融治疗疗效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已行更广泛的甲状腺切除。
次全切除术后甲状腺床放射I131消融治疗使用还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治疗微残留病灶,术后辅助放射I131消融治疗三个指针:
(1) 全甲状腺或次全甲状腺切除后为了全部或接近甲状腺组织全部清除,放射I131消融残留甲状腺是有必要的。这与常规的甲状腺全清术一样重要。一般说来甲状腺手术不可能达到甲状腺组织完全切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认为能够摄取I131,这几乎在所有术后甲状腺床区看到。I131选择性在颈部或肺部转移灶浓聚以前这些残留的甲状腺经常可以被I131消融。
(2) 为了提高肿瘤对I131摄取率,需要维持血TSH高水平。如果较大甲状腺残留,不可能提高肿瘤对I131摄取率。
(3) 当没有正常甲状腺组织存在时,血浆Tg(甲状腺球蛋白)测定是甲状腺癌术后最特异的指标。术后甲状腺床经消融治疗或甲低期间测定Tg。
诊断性全身I131扫描和甲状腺stunning
全射I131扫描经常用于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或残留病灶鉴测。然而,大剂量的I131导致滤泡细胞破坏,经常出现甲状腺stunning(危象?)。stunning发生后几周内降低残留病灶或转移对I131的摄取率,因此影响I131治疗疗效。
小剂量(2 or 3 mCi)I131 或用I132 被推荐用于预防stunning 现象,但是敏感度下降。虽然有些认为诊断*I131扫描应该避免使用,另外一些人却认为全射I131诊断性扫描应该运用,因为测定结果可优化甲状腺组织或癌放射I131消融治疗的剂量。
放射性碘治疗的方法
有三种I131治疗方法:经验性固定剂量,肿瘤数量调节I131剂量,根据血I131设置I131上限剂量
Fixed I131 Doses.固定I131剂量
用的最多,最简单的方法。大多数临床医师用这种方法,不管残留甲状腺或转移灶对I131的摄取率。能够摄取的肿瘤,采取常规固定大剂量I131治疗。对于太小转移淋巴结,不能手术切除可用100-175 mCi ( MBq)I131治疗。侵袭至包膜外,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用量150-200 mCi(MBq)。远处转移常用量200mCi(7400MBq),这种剂量不会导致放射性疾病或产生其它器官严重损伤。对于弥漫性肺转移可用(通常不用)半剂量或稍高于诊断*I131扫描的剂量75 mCi (2775 MBq),避免肺损伤。
Quantitative Tumor I Dosimetry.定量调节I131剂量
第二种方法,评估肿瘤摄取率定量调节。一些同意这种方法学者认为,固定放射剂量太小。如果计算出对肿瘤放射剂量小于3500cGy,对肿瘤无效。放射碘有效剂量对于残留的甲状腺为50,000 - 60,000cGy,对于转移灶为 cGy。要通过肿瘤大小来计算肿瘤接受的剂量。对于弥漫性肺转移,计算肿瘤大小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病灶只接受小剂量I131放射150-200mCi ( MBq),应该考虑手术,外放疗,或化疗。
Blood I131 Dosimetry. 血I131最大剂量控制
第三种方法,放射碘治疗血中最高充许剂量200 cGy,保证48后全身滞留量小于120 mCi (4440 MBq),肺部剂量小于80 mCi (2960 MBq),当肺部出现弥漫性转移。最大管理的剂量应该小于300 mCi (11,100 MBq)(?)。在过去,医院要求控制大于30 mCi (1110 MBq)治疗*I131。现在在大多数states都取了这个要求,因为在急救的病人可以选择较高的剂量。
治疗后I131扫描
当大量甲状腺组织存在时,出现的转移灶经常不能浓聚I131或根本不能浓聚。I131治疗后,应行全身扫描确定肿瘤摄碘能力。全身碘扫描应尽做,因为25%的病人治疗后扫描显示治疗前诊断性扫描没有发现的重要病变。治疗后扫描对于年龄小于45岁的,以前接受过I131治疗的病人更为重要,能够提示更多重要的新的信息。相反,对于年龄大于45岁,没有接受过I131治疗的病人,治疗后扫描很少能够发现改变预后的新信息。
初治后的评估与管理
血浆Tg和全身I131扫描图象可用于发现复发或残留病灶,对于大多数接受过全甲状腺消融的病人。相反,没有关于是针对行腺叶的病人。当初治时甲状腺已经全部消融,血浆Tg应该周期性测定;全身I131扫描应该在甲状腺素治疗停止或TSH支持治疗。血浆Tg也可以在接受甲状腺素治疗时测定,但停用甲状腺治疗或TSH支持增加血TSH水平后测定更敏感。
重新评估TSH
在随访期间,定期停用甲状腺素内分泌治疗被常规应用,增加血浆TSH浓度,促进甲状腺组织生长。这有利于血浆Tg的测定和全身*I131扫描的进行,用于发现残留的甲状腺和癌灶。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TSH水平提高,出现症状性甲低,或通过肌注rh-TSH,刺激甲状腺摄I,释放Tg。随后,继续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避免甲低症状。
rh-TSH已经被批准用于诊断,有两个大规模的多中心的国际性研究已经开展。第一个研究发现全身I131扫描前接受两次0.9-mg rh-TSH,无需停用甲状腺素治疗。研究发现66%的病人与停用甲状腺素治疗相当,5%的病人高出,29%的降低。这个研究证实rh-TSH刺激I131的摄取,在行全身I131扫描时,但给用rh-TSH后行I131扫描的敏感性不如停用甲状腺素治疗。
另外一个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用于比较给用两个不同剂量的rh-TSH与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全身I131扫描与Tg测定。在这个研究中扫描的方法更标准,还发现了与给用rh-TSH相比更多的病人发生I131残留致使甲低发生。89%取得一致的扫描结果,4%的病人给用rh-TSH结果更高,8%的病人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结果更高,两面三刀者无显著差异。这个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给用rh-TSH后行I131扫描不Tg测定,100%发现了远处转移的癌灶。在这个研究中rh-TSH 0.9mg im qd*2,随后小剂量4 mCi I131 d3.I131扫描及Tg测定在第五天进行。全身I131图像在30分或获取140,000点后扫描而得,因为第三天给予的4 mCi I131可能有同等量的体内残留与2-mCi剂量给予一个甲低的病人。在最后注射rh-TSH后72小时后血浆Tg&=2.5 ng/mL说明有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存在,行按上述所述方法全身扫描阳性更高,几乎可以发现所有阳性病人。
rh-TSH能够很好耐受。恶心(10.5%),暂时头痛(7.3%)是主要的副作用。与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引起的甲低症状与情绪低落,有明显优势。
测定血浆Tg
血浆Tg测定是最好方法用于发现甲状腺组织。Tg测定应该在停用甲状腺素或加用rh-TSH后进行,血浆Tg与全身扫描相比,假阴性率更低。虽然没有其它来源导致Tg假性升高,但是应该测定用于测定Tg血样本的ATG,因为这种抗体可致血浆Tg测定不准确,而这种抗体可以在25%的病人当中存在。
虽然这种抗体的临床意义还不明确,甲状腺切除放射性碘消融后持续存在1年以上,表明有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复发的可能性增加。有项研究表明,49% ATG&=100 U/mL没发现Tg的病人术后复发,相比这下只有没有发现Tg,ATG&100 U/mL发生复发。对于手术时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术后ATG可以持续性增高。有项研究,116名病人参加,甲状腺切除术前存在ATG,术后ATG存在超过20年,但没有发现有甲状腺组织,ATG消失的中位时间是3年。一种新的测试方法,通过测定Tg mRNA,用于发现循环血中甲状腺细胞,可能是一个用于发现残留甲状腺组织或癌更敏感方法与免疫法测定Tg相比。尤其是是那些在甲状腺素治疗期间或存在ATG时发现有Tg mRNA。不幸是,这种程序还没有商业化产品。
一项研究当,180名接受全甲状腺或次全切除联合I131消融治疗的病人,在甲状腺素治疗期限间,行血浆Tg测定,随访18年,94%病人血浆Tg&=5ng/mL,98%病人血浆Tg&=10ng/mL。研究显示血浆Tg测定与I131测试是互补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联合I131消融的病人,如果消融后I131扫描与Tg测定两者都为阴性的病人(甲状腺素治疗期间没有发现,停用后水平低于5 ng/mL),很少复发。敏感度与特异度在不同实验室,既使都采用国际准标的方法测定,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
治疗Tg阳性而碘扫描阴性的病人
血浆Tg水平升高,体检和局部检查技术如诊断*I131扫描,颈部B超,CT,MRI,PET未发现肿块,治疗后I131扫描可用于局部检查。肺转移可能只有在治疗剂量的I131运用后几天全身扫描才能被发现。有项研究,283名病人参加,接受100 mCi (3700 MBq)I131治疗,6.4%有肺和骨转移治疗后被发现,而在此之前只有血浆Tg升高,高度怀疑,2-mCi (74 MBq)剂量I131扫描亦没有发现。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癌的病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