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了肝转移瘤,之...

  ≡〓‖K
L‖≡〓大概10%―20%的患者发现结肠癌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肝转移,结肠癌发生肝转移就是四期的患者,但是在这部分患者里面有一部分患者是孤立性的转移,或者转移灶比较小,一般在五个以内,可以局部切除。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把肝转移灶切除掉,可以用开刀的方法也可以腔镜的方法。
  腹腔镜的肝切除也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腹肌上几个小口给患者完成结肠癌的切除再加上肝转移灶的切除,这样仍然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如果出现肝转移灶非常大、或者转移灶在大血管边上,这种肝转移灶往往手术不能切掉,这时候我们建议患者做全身治疗以化疗为主。如果患者出现了肠梗阻或者出血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腹腔镜的方法做姑息手术。
  好大夫在线:如果患者相对情况好一些,他的转移灶相对局限,需要分两次手术把两个肿瘤切除吗?上海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专科医院&&&
脾边缘淋巴瘤化疗后脾脏继续肿大上海哪家医院治疗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什么症状在上海哪个医院治疗比较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可以不化疗吗【综合治疗方案】&&&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GCB型)在哪家医院治疗好
  医生:不需要,可以一期切除,一次手术可以完成两个肿瘤切除。但是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可能耐受不了两个手术,心脏不好、肺不好的患者也可以分期做两次手术,但是建议做微创手术,这样创伤相对来说比较小。
&&相关内容
----------------------------------------------
Copyright@&&http://www.lc365.net/jk/&All Rights Reserved. 聊城健康网,是专业的健康保健咨询门户,是聊城健康医院门户网站。下设、健康焦点等新闻版块,以及男科、妇科、皮肤科等多,让网友在聊城门户网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让健康伴随你我,让给幸福生活长久相伴。巢湖专门治疗肺癌肝转移 - 安徽合肥医疗信息
欢迎您,&|&&|&&|&&|&&|&&|&&|&
巢湖专门治疗肺癌肝转移
信息编号:&发布时间: 15:07:13
巢湖专门治疗肺癌肝转移
&&&肺癌肝转移是晚期肺癌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肺癌肝转移患者多有肝区持续性胀痛等症状,治疗的难度较大,预后也不容乐观。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咨询:8(24小时)&官方QQ:★
  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小细胞肺癌及肺腺癌最常发生肝转移。肺癌肝转移是由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等途径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所致,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可有消瘦、肝区疼、黄疸等,血体检可发现肝大,质中或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平等肝转移特征,CEA可持续升高。清检查除谷丙及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外,乳酸脱氢酶及r一谷氨酷基转换酶均可明显增高,
  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 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肺癌肝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肝脏也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小细胞肺癌及肺腺癌最常见,临床上约有28%-33%的肺癌患者出现肝转移。
  肺癌肝转移会随着转移性病变,表现出一系列肝脏疾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肺癌发生肝脏转移也会表现出肿瘤的大众症状,但是由于肝脏功能的特异性,也使得肺癌肝转移在症状表现上会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在后期可能呈现出消瘦、黄疸的症状。
  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表现为消瘦、肝区疼、黄疸等,血体检可发现肝大,质中或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平等肝转移特征,CEA可持续升高。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可无自觉症状,查体无异常发现,有时ALT或AST(谷丙或谷草转氨酶)轻中度升高,B&超可有弥漫性不均质改变,应注意与其他肝脏疾病鉴别。
  肺癌肝转移的治疗主要在于缓解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临床研究表明,DC-CIK混合培养时,两者能互相调节而增加细胞因子释放和增强细胞毒性,联合应用将取得“1+1&2”的疗效,显着提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并且激发机体特异抗肿瘤免疫,达到长期对肿瘤细胞的控制杀伤效果。目前国内外在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临床新发展是DC-CIK细胞联合应用,是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最佳组合法。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着减轻。
  放射治疗发展迅速,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降低了治疗的副作用,为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增添了增添了新的希望。我国较先进的放射治疗,就是射波刀治疗。它在原有的放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改良原有放疗设备原有的不足,如同步呼吸系统的引入、非对称中心和非共面原理增加,让放疗的时间大幅度降低,治疗的精度显着提高,而且实现无麻醉、无住院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
  临床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无法完全切除或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常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肿瘤的生物治疗因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等特点而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目前最常用的生物治疗方法有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抗新生血管生成治疗、溶瘤病毒治疗、干细胞治疗、诱导分化及凋亡、内分泌治疗等。
  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着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DC和CIK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除手术、放疗、化疗外的第四大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其实是一种肺癌骨转移的靶向治疗。
  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和化学治疗同用,并须定期观察白细胞变化。
  肺癌骨转移还需结合肺癌的病症进行治疗,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小细胞肺癌,一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不能使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和大细胞癌.
  看了上述相信您一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希望朋友们能给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祝您幸福美满。温馨提示:为了让您的病情得到彻底有效地治疗,请直接与我院专家联系,不要和一些陌生人搭讪,多提高警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是合肥市的特色肿瘤专科医院!.合肥凤凰肿瘤医院肿瘤科以“科技打造医疗,疗效树立品牌,服务善待患者,关爱铸造人生”的发展方针,建设高层次的科技队伍,建立科研、医学、临床、教育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不断强化科技兴院,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主任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治疗也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换,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关于肿瘤治疗方面最新治疗报告发表,这标准着在未来的不久肿瘤将不再成为夺命杀手,有更为强而有力的治疗技术将肿瘤病情遏制住,最终达到临床治愈效果。同步放化疗是单一放化疗的升级版,也是科学家不断努力的成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为广大患者所有效治疗,成为癌症治疗最为安全的方式方法。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技术: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模式,消灭肿瘤细胞的新模式★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采用国际最新抗癌理念,将世界医学难题-中晚期恶性肿瘤作为主要治疗对象,以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以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微创介入疗法为主的局部治疗,以生物免疫疗法(CIK)为主的全身治疗的治疗模式。各种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的协同、叠加、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最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并重的原则。目前肿瘤治疗技术正朝着综合方向发展,CCC治疗新模式被认为是新世纪肿瘤研究和治疗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之一。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是国家级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具有放射治疗、外科、内科以及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以及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诊治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温馨提示】如果您有问题可点击专家在线咨询,或者拨打免费电话8,也可以点击预约,来院治疗。如您还需要了解更多肿瘤信息,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免费与专业医生或拨打肿瘤专家健康,合肥凤凰肿瘤医院祝您早日康复。
以下是“巢湖专门治疗肺癌肝转移”信息发布人联系方式:
会员身份:
联 系 人:周医生
单位名称:专科
联系电话:8
所在城市:安徽&>>&合肥
联系邮箱: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新综合治疗策略_好大夫在线
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新综合治疗策略
全网发布: 11:30:47
发表者:张强
(访问人次:1917)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唯一潜在治愈的手段,术后5年生存率为30%~40%,10年生存率达20%。然而,初诊时仅10%~15%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适合手术治疗,另外术后仍有50%~8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解剖认识和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包括化疗、消融、肝动脉灌注等多学科手段的综合应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外科“可切除”概念发生转变&&&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切除标准已发生变化。旧观念强调“什么能切”,通常认为若肝转移灶<4个且局限于一个肝叶、病灶大小<5 cm、无肝外转移病变的患者推荐手术切除。&&& 近年外科“可切除”的概念发生转变,新观念强调“什么不能切”,越来越重视的是在保留足够正常肝储备功能的基础上能否获得阴性手术切缘(即R0切除),如果连续两个肝段能被保留或术后有足够的肝功能储备(肝组织保留大于25%~30%),手术切除被认为安全可行。若患者合并不可切除的肝外病变、广泛肝脏受累(>6个肝区或超过70%肝脏受累、3支肝静脉全部受累)、严重肝功能不良和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为手术绝对禁忌证。全身化疗的成绩与问题同样受到关注&&& 初诊时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 结直肠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近70%会出现肝内或肝外转移,辅助化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ENG研究和FFCD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患者术后随机进入观察组或5-FU/LV(Mayor方案)组,旨在评价肝转移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ENG研究由于入组慢而提早关闭,仅107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未能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生存期(DFS)。FFCD研究纳入173例患者,中位随访87.4个月。结果显示,与术后观察相比,辅助化疗显著延长患者的DFS(HR=0.66,P=0.028),但两组患者的OS无差异(HR=0.73,P=0.13)。欧洲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FORFIFI方案与5-FU/LV方案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共纳入151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中位DFS无差异(24.7个月 vs. 21.6个月,P=0.47),但FORFIRI方案组患者的3~4度毒性更多见(47% vs. 30%)。总的说来,虽然5-FU/LV方案有改善预后的趋势,但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尚需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EORTG40893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化疗能否进一步延长患者的DFS,364例患者入组,化疗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行FOLFOX6方案各6程。结果显示,化疗组患者的DFS率高于单纯手术组7.2%(P=0.058),虽然术后并发症以FOLFOX6组多见(25% vs. 16%,P=0.04),但两组死亡率相似。该研究证实了围手术期化疗有益,但未回答围手术期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孰优孰劣。&&& 初诊时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 化疗可以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肝转移瘤缩小、降期,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化疗客观有效率与肝转移瘤手术切除率正相关,有条件的患者,应尽可能使用有效率高的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手术机会。&&& Falcone等报道了一项比较FOLFOXIRI与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各自纳入122例患者,分别有15%和6%患者在化疗后接受R0切除。结果显示,FOLFOXIRI方案使仅有肝转移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提高到36%,提示三药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术前化疗,可提高有效率和R0切除率,虽然毒性增加,但值得关注。&&&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在初步的研究结果中显示较好疗效。CELIM研究显示,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接受FOLFOX或FOR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方案,R0手术切除率提高到36%。Gruenberger等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双周方案治疗46例潜在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结果显示,客观有效率为73%,42例患者随后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出血事件和伤口愈合问题未见增加;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肝功能和肝再生情况正常。但目前术前或术后使用贝伐珠单抗的安全性尚需要充分评估。&&& 术前化疗存在的问题& 术前化疗存在一定缺点,包括化疗诱导的肝损伤,错过“手术机会的窗口期”,可能因疾病早期进展、也可能因化疗获得完全缓解而使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变得异常困难等。&&& Benist等对66例术前化疗取得完全缓解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化疗影像学完全缓解并未意味着治愈,影像学病灶的消失造成手术定位困难而增加手术切除难度。&&& 化疗诱导的肝损伤及其伴随的手术风险目前得到关注。氟脲嘧啶可能导致肝实质的结节性增生、胆管纤维化和狭窄,从而可能增加患者术后机会。而与伊立替康的使用密切相关,发生率可达50%,高血糖和患者更多见。肝窦阻塞综合征(SOS)与奥沙利铂的使用有关,发生率约20%,SOS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和降低肝功能储备。&&& 对于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化疗的疗程数需兼顾疗效和肝脏毒性,两者应不断地进行评估,一般不超过2~3个月,一旦可以手术切除则尽快手术。区域性治疗的发展前景看好&&& 肝动脉灌注& 肝切除术后大多数患者出现肝内复发或转移,术后HAI辅助治疗受到关注,其在与全身化疗进一步联合提高肝转移灶控制率的同时,也可提高肝外转移病灶的控制率。MSKCC的一项研究纳入15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随机接受HAI联合5-FU/CF全身化疗或单纯5-FU/CF全身化疗。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0.3年后,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1.3个月和17.2个月(P=0.02),10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27.2%(P=0.1)。Kemeny等报道了一项Ⅰ期临床试验的结果,36例可切除的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FUDR/CF/地塞米松联合L-OHP/CPT-11(A组)或L-OHP/5-FU/CF(B组)全身化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以耐受,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0%和87%,中位OS分别为36个月和22个月。HAI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胆管硬化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包括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等,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插管所致的血栓形成、感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但随着地塞米松的应用和导管技术的改进,这些并发症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肿瘤消融& 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消融技术包括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其中射频消融技术由于简单、安全和价廉更易被临床采纳,临床上常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转移部位特殊手术难以实施或病灶数目多等情况。EORTC组间随机研究40004(CLOCC)研究评估了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给予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是否优于单纯化疗。共119例患者入组;其中57例射频消融患者中,89.5%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射频消融。中位随访4.4年,两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6.82个月和9.92个月,中位OS分别为63.83个月和58.56个月,进一步的随访仍在进行中。小结&&& 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笔者所在的医院,每周二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讨论团队,包括结直肠外科、肝胆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位专家,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深入讨论,制定整体规划,并及时沟通。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我们大多采用围手术期化疗或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希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对于全身化疗联合FUDR肝动脉灌注的患者,我们前期的尝试发现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但插管所致的血栓形成、脱管等现象时有发生,仍需要进一步摸索。对于潜在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我们术前要尽量使用有效率高的联合化疗方案,如三药联合或两药联合靶向药物,为患者创造手术机会,一旦可以手术尽快手术;对于不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我们则采用以全身化疗为主,对于适合射频消融的患者,亦尽量使用。希望通过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手段,中国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发表于: 11:30:47
张强大夫的信息
放疗、化疗、微创介入治疗、中医药等多学科综合诊治肺癌、恶性淋巴瘤、乳癌、脑瘤、肝...
张强,男,肿瘤科主任。中国老年肿瘤学会(CGOS)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消融分...
张强的咨询范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转移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