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化滴眼 对光反射

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后马托品散瞳验光效果的对比分析
鉴于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屈光异常大幅度增长,而传统的散瞳验光用药阿托品、后马托品,用药后扩瞳维持时间长,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我科于1987年暑期对青少年屈光不正50例10。眼,先后分别应用托毗卡胺和阿托品或后马托品散瞳验光,比较二者的睫状肌麻痹程度及其它方面,总结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对象:为门诊就诊的青少年屈光不正病例。男27例54眼,女23例46眼,计50例100眼。年龄最小4岁,最大22岁。 检查对比方法:首先滴川。.5%托毗卡胺眼药水(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制),共三次,每次间隔十分钟。约30分钟瞳孔可散至7~smm,约40分钟瞳孔对光反应消失,第5。分钟后由专人检影试镜,记录结果。然后根据年龄,(14岁者给于1%阿托品眼膏点眼,每晚一次,连用三次;14岁者给于2%后马托品眼膏,当晚点一次。再由同一医生检影试镜,根据验光原则,使两次矫正视力相等。 3.年龄小于7岁1例2眼,先后两次结果相同。7份14岁44眼,两次验光结...&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影响屈光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眼的调节状况,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眼调节力强,因此对于年龄小于14岁的患者一般都要求常规散瞳验光,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干扰,以获得正确的屈光度数。临床上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为托吡卡胺和1%硫酸阿托品,阿托品由于其强效的睫状肌麻痹作用,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用阿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验光已成为常规[1],但由于阿托品作用缓慢,维持时间长,检查期间影响患者的学习与工作,极为不便,而托吡卡胺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但它的调节麻痹作用明显弱于阿托品,从而导致验光度数不准,所以长期以来对于睫状肌麻痹药的选择存在不同观点[2-3]。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1月-2011年12月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托吡卡胺和1%硫酸阿托品散瞳验光结果的差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的4~14岁患者260例(520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眼部视力、裂隙灯、直接眼底镜、小瞳电脑验光的检查,排...&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青少年非调节性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目前仍以验配眼镜为主。传统的散瞳验光以应用阿托品药物为主,其结果准确可靠,但阿托品散瞳验光耗时较长,为医患带来不便。为确定短效散瞳药托吡卡胺应用的可行性,2005年1月—3月本院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20例40眼,分别应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散瞳验光,通过比较达到预期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①研究对象:选择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20例40眼,其中男性10例20眼,女性10例20眼。年龄7~18岁,平均12.3岁;近视(含散光者)16例32眼,远视(含散光者)4例8眼。②药物及设备: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托吡卡胺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设备为日本Topcon自动验光仪,检影镜。③方法:先给患者点0.5%托吡卡胺滴眼液3~4次,40~50min后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进行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并记录结果;给每个患者1%阿托品眼膏,连用3d,每日1次,然后进行上述验光检查,使矫正...&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0引言为探讨应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眼液对青少年远视散瞳验光的对比结果,我们自1995年开始对143眼青少年远视患者应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眼液散瞳验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资料为我院验光室1995年以来随机抽样的76例(143眼)青少年远视患者,其中单纯远视63眼、复性远视散光80眼,年龄6~16岁。所有患者在验光前均经眼科常规检查以排除眼球器质性病变,远视视力均低于1.0。1.2方法先用重庆医药工业科研所生产的托吡卡胺滴眼,1次/10min,共滴眼5次后隔1h瞳孔散大至8~9mm,在暗室内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测定其屈光度数并记录其检影结果和屈光度数。对同一患者再用本院制剂室生产的5g/L阿托品眼液滴眼3次/d,3d后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将2种不同散瞳眼液散瞳验光结果做对比观察。散瞳验光均由熟练的验光人员1人操作。2结果根据散瞳验光的临床实践和配镜原则,本文规定同一患者前后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散瞳视网膜...&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屈光不正性弱视已成为目前儿童视力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能积极治疗此类弱视 ,配戴合适的眼镜为最基本要求 [1] ,因此散瞳验光非常必要。以往多主张用阿托品散瞳 ,但由于阿托品眼液散瞳作用维持时间长 ,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 ,而托吡卡胺药物作用时间短 ,仅 5~ 6小时即能恢复 ,因此容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为探讨两种散瞳药物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适用范围 ,我科于 1 998年 7月~ 2 0 0 0年 1 2月采用托吡卡胺和阿托品眼液对 1 41例 ( 2 82只眼 )屈光不正弱视儿童进行对比验光 ,对两种药物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适用范围作了初步探讨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随机抽取 1 998年 7月~ 2 0 0 0年 1 2月弱视门诊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1 41例 ( 2 82只眼 ) ,男 70例 ,女 71例 ,年龄最大 1 5岁 ,最小 2 .5岁。其中远视 (包括远视散光 ) 98例 ( 1 96...&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为探讨托毗卡胺能否作为青少年远视散瞳验光用,我们自199o年开始对141眼青少年远视用托毗卡脸与阿托品服液散瞳验光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为我院验光室1990年以来随机抽样的72例141眼青少年远视患者,其中单纯远视62眼、复性远视散光79眼,年龄6~16岁。所有患者在验光前均经眼科常规检查以排除眼球器质性病变,远视力均低于1.0。二、方法:先用重庆医药工业科研所生产的托毗卡胶滴眼,每10min滴1次,共滴眼3次后隔lh瞳孔散大至8~gmm,在暗室内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测定其屈光度数并记录检影结果,待瞳孔恢复原状后再用1%阿托品眼液每日滴眼3次,共滴9次后再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记录其检影结果和屈光度数。对同一患者前后用两种不同服液散瞳验光结果作对比观察、散瞳验光均由熟练的验光人员一人操作。治疗结果根据散瞳验光的临床实践和配镜原则,本文规定同一患者前后用托毗卡胺与阿托品服液散瞳视网膜检影球镜或柱镜度数结果对比...&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阿托品中毒瞳孔是变大还是变小_百度知道
阿托品中毒瞳孔是变大还是变小
提问者采纳
主要是因为阿托品的作用阻断了乙酰胆碱的作用使得眼部肌肉放松,通过散瞳后可解除瞳孔括约肌。
  用药物散大瞳孔是眼科常用的检查和治疗眼病的一种方法,角膜后常有沉淀物,增加由睫状前动脉供应的血流:这类散瞳药作用时间较短,常用的有优卡托品滴眼液、角膜溃疡时、验光检查、东莨菪碱滴眼液等,并可防止发生虹膜与角膜的粘连,使眼睛得以休息,使已粘连者拉开,托品酰胺滴眼液,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托品酰胺眼液、虹膜及睫状体充血,且角膜有病变时、虹膜睫状体炎。利于炎症水除和减轻疼痛、后马托品滴眼液(眼膏)新福林滴眼液,使组织休息以利消炎。麻痹眼内肌:
  1,阿托品滴眼液(眼膏)、肿胀。
  用于治疗角膜炎。角膜炎、睫状肌紧张:防止虹膜后粘连。这些散瞳药作用时间及强度不同,临床上常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使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用于散瞳。验光多用后马托品滴眼液、房水亦混浊或积脓。数十分钟到数十小时。用于验光检查的药物由于麻痹了睫状肌,松驰睫状肌,目的是通过药物作用松驰眼肌。能通过药物作用麻痹瞳孔扩约肌,便于眼底检查、散大瞳孔。
  2,使结膜,排除了肌紧张的干扰。其作用、东莨菪碱滴眼液,使验光的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出眼球的屈光情况  明显散大。常用1%~2%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减轻疼痛、脉膜炎)多用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亦可用东莨菪碱眼药水、美多丽滴眼液。散瞳检查常用优卡托品。
  散瞳药亦可用作眼科手术前手术后的散瞳。治疗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瞳孔缩小易并发虹膜睫状体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角膜溃疡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阿托品阻断虹膜括约肌M受体,产生扩瞳作用,中毒后会使瞳孔扩大。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
阿罗瞳孔表现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为顶盖前区病变使光反射径路受损。经典病因为神经梅毒如脊髓痨。
阿罗瞳孔概述
  为神经梅毒如脊髓痨,目前,Edinger-Wesrphal核区其他病变如多发性硬化更常见。
  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又称阿罗氏瞳孔、反射性虹膜麻痹。1869年首先由英国眼科学者DouglasArgyllRobertson报道。
  阿罗瞳孔为神经梅毒的特有体征。系光反射的经路受梅毒病变(尤其是脊髓痨)的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与中脑动眼神经核前方之中间神经元附近病变有关。
  眼底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病人取坐位,医生取坐位、立位均可。右手持眼底镜位于病人的右侧进行。
  一、诊断
  1、视网膜对光有感受性,无眼盲,即视网膜和视神经无异常。
  2、瞳孔缩小(3mm以内)。
  3、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辐辏、调节反射正常。
  5、毒扁豆碱滴眼可引起缩瞳,而阿托品滴眼扩瞳不完全。
  6、瞳孔形态异常(不正圆和边缘不规则)和不对称。
  7、这些障碍为恒久性,多呈双侧性,偶为一侧性。
  二、鉴别诊断
  阿罗瞳孔除见于神经梅毒外,尚可见于其它疾病,谓之假性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表现为受累瞳孔扩大(80%为单侧),光反应消失或迟缓,会聚反应受累轻,偶见受累瞳孔于缓慢收缩后可较正常瞳孔小。常见病因有,影响到中脑的外伤;眼球或眼窝部外伤;中脑被盖部肿瘤,如四叠体、松果体、第三脑室、导水管部的肿瘤;脑血管病(中脑部软化灶)和多发性硬化等。在这种情况下,除有阿罗氏瞳孔外,往往伴有垂直凝视麻痹及其它眼外肌麻痹。
  根据疾病检查、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神经梅毒的治疗措施如下:
  各种类型神经梅毒的治疗均采用青霉素,青霉素最低治疗血清浓度为0.03&g/ml,最高疗效血清浓度为0.1&g/ml。一般认为其治疗效果和病期长短有关,而和青霉素的剂量关系较小。
  1、青霉素的剂量和用法 综合目前国内外治疗神经梅毒应用青霉素的方案共有两种。
  (1)水溶性普鲁卡因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90万U,每天肌内注射1次,共15~20天。
  (2) 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240万U,每周肌内注射1次,共3周。曾有作者考虑上述剂量未能使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恢复正常或认为组织中梅毒螺旋体毒力强而主张采用较大剂量如应用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每12小时肌内注射60万U,共15~20天,总量超过2000万U为宜。
  1998年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推荐治疗神经梅毒的青霉素用法是:①水溶性晶体青霉素G,200万~400万U,静脉滴注,每4小时1次,共10~14天;②普鲁卡因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1次/d,同时口服丙磺舒(probenecid) 500mg,4次/d,共10~14天。
  另有学者认为上述治疗后可继续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 240万U,每周1次,共3周,疗效可能更好。
  所有经过治疗的患者均应定期追踪观察。一般在治疗后头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血清梅毒检测试验,如果恢复较好,以后改为每隔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脑脊液检查一般每隔半年至1年检查1次,直至脑脊液和血清均已恢复正常,一般对患者至少随访3年之久。
  2、再治疗问题 在治疗后的追踪观察中,若发现上次治疗失败,当考虑再治疗。治疗失败主要表现在神经梅毒的感染仍处在活动状态,如发现临床症状继续发展,治疗后脑脊液细胞数仍然保持增高;治疗后已6个月,其脑脊液中细胞数仍未恢复至正常;血清或脑脊液VDRL的滴度不见下降或升高者均应进行再次治疗。
  3、吉-海氏反应(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 是指采用青霉素治疗的头24h之内,由于大量被杀死的梅毒螺旋体所释放出来的外毒素所引致的全身反应和梅毒损害的局部反应。此种反应在数小时之内可达症状的高峰。全身症状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红,约24h后可缓解。局部反应在神经梅毒的患者,可出现原来的视力障碍突然加重以及使麻痹性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如精神错乱和谵妄加重,并偶出现癫痫发作。吉-海氏反应可见于任何方式的驱梅治疗之初,特别易见于血清阳性的早期梅毒,神经梅毒似反而少见。为防止出现此种反应,可在应用青霉素前,采用类固醇激素加以防止,但效果尚无定论。
  4、四环素和红霉素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采用红霉素或四环素治疗。此两药对初期梅毒疗效尚佳,但对晚期神经梅毒疗效不定。四环素剂量为口服500mg,每6小时1次,共服30天。红霉素的剂量和四环素相同。妊娠期妇女及儿童不宜采用四环素,因可影响牙齿和骨骼。
  5、症状治疗 有抽搐发作者给予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酰胺咪嗪)及安定类药物。膀胱障碍者宜无菌导尿处理尿潴留及定期冲洗膀胱。脊髓痨患者出现闪电样疼痛者可服用止痛剂包括曲马朵(曲马多)缓释片,但应防止成瘾。内脏危象可用阿托品控制等。
  神经梅毒经过合理驱梅治疗后,以无症状性神经梅毒疗效最佳,其次为脑膜神经梅毒及血管神经梅毒,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近半数较好,先天性神经梅毒疗效也差。
  阿罗瞳孔经典病因为神经梅毒如脊髓痨,有资料显示,Edinger-Wesrphal核区其他病变如多发性硬化更常见。应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症状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症状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托品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