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血液科301医院血液科哪个专家最好,可以看...

热门推荐:
  主笔:大医生兵器谱宗俊琳
  “你能当护士长?”
  25年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颜霞刚刚被任命为病房护士长时,小学时期的老同学一脸惊讶。他们印象中的颜霞虽然成绩好,但不爱说话,与“风风火火”的护士长形象相距甚远。
  “我也觉得,我怎么当了护士长呢?”颜霞嘟哝着,“我本身是个很内向的人,但这么多年的历练,让我渐渐变得外向,好像骨子里天生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渴望!”
  今年55岁的颜霞向我讲述着33年来她用生命投入的工作――把看似繁杂、机械和枯燥的护理工作做得如同她脖颈上戴着的珍珠项链一样历久弥新、熠熠发光。
  老同学没想到,颜霞的护士长一当,就当了25年,还当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大姐呀,我认识的护士长就剩你一人啦!我的护士长们都走了四拨了!您还坚持着呢!”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欧阳主任一碰上颜霞老师就感慨。
  睿智之广:闻名世界的医护团队的“大管家”
  “我们最大的官儿就是她了,她管得人最多。哈哈哈……”黄晓军所长有时会开玩笑说。
  这也是事实,如果说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疗是全国血液疾病治疗团队的领头羊,那么血液科的护理也是护理团队的领头羊。如果说黄晓军所长是引领这个闻名世界的血液病医护团队前行的“大家长”,那么和他搭档20多年的颜霞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大管家”了!
  去年,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清河院区刚刚建立运行,负责人王昱大夫遇到各种各样头疼的问题时,就找颜霞老师问这问那。“不光是护理方面的问题,还有医疗、管理各个方面,我都找颜老师问”,王昱说,“因为颜老师有智慧,找颜老师会事半功倍!”其实在个人生活中,王昱也缺不了这位“知心大姐姐”,血液科的大夫们有点啥事都找她,把她看做他们的“大管家”。
  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楼9层,9A病区层流室,颜霞正在护士们的帮助下加穿一套隔离衣,准备进入层流室中病人的隔离间。“建造层流室的高度和空间,都是有讲究的,层流室的高度取决于层流去污的高度,单个病房空间大小与房间总数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融合。” 站在9A病区层流室门前,颜霞老师一边比划着层流室结构、构造,一边和我滔滔不绝地说起层流室设计来。
  从1990年开始,颜霞就开始参与讨论层流室的建造。如今,层流室的设计、构建和扩充,定方案之前都要征求她的建议,因为她在层流室工作了近30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层流室的结构设计既有理论概念,又有实践经验。“层流室病房的增加和扩建确实不像普通病房那么简单,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说起这个,颜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的颜霞,是血液科护理届的一位建筑专家。
  睿智之精:年轻大夫心中离不开的“主心骨”
  介绍完层流室的设计,颜霞微微佝偻着背,抬起静脉曲张严重的腿,换了一双规定的隔离鞋,走到已昏迷多日的危重病人床旁。
  因为病区的不断增加,工作日益繁重的颜霞老师在50岁那年已将一线临床护理工作的接力棒传给了下一代,但是,对于特别危重的病人,她一有空,就亲自去看一看,查症状、听困难、给指导。
  “颜老师来了!我们都希望您能天天来看这个病人,每次来,总能解决很多问题!”年轻的护士们把她当作主心骨。
  “好,好,”颜霞一边回应,一边走到生命体征监测仪前,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逐个看了一下指数,颜霞老师告诉我:这个病人比较特殊,移植前带着肺部感染和皮肤粘膜破溃进入层流室,目前白细胞处于零期,皮肤破溃处的护理至关重要。
  “不要竖着撕膜,横向撕,尽量避免二次创伤。昨天的效果还不错!还是用那个银离子纱布效果好!”颜霞开始指导护士护理严重破损的皮肤。
  “别用太多了,用无菌剪刀剪一块,作用能维持72小时。就像老人总是喜欢给孩子盖太厚太重的被子,也不好。”
  “背部皮肤可能有压疮了,你的手法不错,不然很容易二次创伤。”
  “徐晓东,咱们那个0-180度的方法用上了哈?”
  隔着层流室最后一道玻璃隔层,看着颜霞老师和这名年轻的护士协作护理皮肤破溃,她一丝不苟地指导,护士利索到位地操作,这一老一小的传承,让我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颜霞弯着身、小心谨慎地做临床护理的场景――
  有一位病人刚接受移植,因为排异全身95%皮肤剥脱,剥脱处渗血渗液,很多护士不敢接手,主治大夫当时也很失落,但当时已成为病房护士长的颜霞没有放弃,仍然按部就班,就像护理一个正在逐渐康复的病人,认真、严谨。当年无现成的无菌油纱,因此她将纱布加上凡士林,灭菌后做成无菌凡士林油纱布,然后将油纱布浸泡在碘伏中,一点一点地帮病人敷上。这个病人,这样的护理,她和另一个护士每天要花3小时,做了整整一个月零五天,最终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无微不至、坚韧的护理,成功地挽救了病人。至今,逢年过节,这位病人的问候从没落下。
  此时的颜霞,是技艺高超的血液科护理专家。
  (层流室病房走廊,颜霞用这样的彩色树调节病患、同事的心理氛围)
  睿智之细:从护理规范到环境服务的“细节控”
  细节!这是早交班时,听到颜霞对年轻护士说得最多的一个词。
  “晨间护理没做到位,床比较乱,被面上有便迹。我不要求所有病人的床都平整的像军队,但你要让病人感到舒服,让他觉得我的病虽然重,但大家都很关心我,我是有希望!咱们护士应该要贯穿细节管理!毕竟这是与性命息息相关的工作。”
  “让病人侧身躺躺吧?!危重的病人,一般心率、血压、呼吸不稳定,让他侧身,其实很难!床沿的枕头是干嘛的?你把枕头放在他身后面,让他有依靠,减少他的不安全感,同时他会增加舒适感。就是细节护理,要精细!”
  “一个人早晨起来容易哪儿水肿?对!眼睑。护士一定要学会从细节观察病人的病情。”
  颜霞的“细”不仅仅在规范的护理工作上,还能深入到病患、医护的内心。层流室病房的墙壁上翠绿的剪纸树,叶子由色彩缤纷的便签纸组成,纸上都是病人离开病房时想说的话,病人越来越多,色彩各异的便签纸也越来越多,粉红、浅蓝、淡紫、雪白、嫩黄……“谢谢医护们对我精心的照料!”“病友们不要害怕,加油”……
  颜霞告诉我,层流病房常年都是密闭的空间,空气不好,危重病人多,所以氛围很压抑。弄点色彩出来,能帮大家调节调节心理气氛!
  刚刚结束的“北京大学模范工会小家”评选,颜霞作为分工会主席营造的的血液科“之家”榜上有名。她约江倩大夫的父亲给科室写了四幅“家”的书法作品,贴在病区走廊,增添了一份文化飘逸的气息;在护士站的一角用十字绣“家”字带起一片护士们靓照的小天地,散发出温馨、柔和的气氛;她还组织护士们围绕着“护理”主题,根据个人特长、爱好搭建有特色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研究小组,英语小组、健康护理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等,“现在正在发掘护士们的个人特长,也可以组织一些舞蹈组、歌曲组,让护士们工作之余,能在科室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乐趣,这样才能有‘家’的感觉!”
  此时的颜霞,是血液科护理届的一位艺术专家。
  睿智之深:300多个护士中唯一的“副高职”
  颜霞受邀在亚太血液病会议护理分会场进行全英文演讲,亲赴会场的黄晓军所长会后惊讶地对颜霞说,“你英语说得这么好呢?”
  目前,血液科300多个护士中,晋升到副主任护师的只有颜霞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动力,我考副高就是被刺激的!哈哈哈……”颜霞爽朗地笑着说――46岁那年,因无副高职称,落选北京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其实,我心底隐藏着一股倔强,有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加上跟着血研所两任顶级的开拓型领导,尤其是天天目睹着黄晓军所长的拼命精神,自己也确实不敢懈怠!”于是,年近50岁的颜霞拿起英语书,每天晚上回家抽出一两个小时看书复习,“啃”下了令很多护士望而生畏的副高职称考试。
  颜霞常拿自己特别喜欢的君子兰做比方――如果只有中间的那一朵花而没有从旁衬托的形态优雅的绿叶子,君子兰的美会减色不少。医生是君子兰娇艳的花朵,而护理就是那盆优雅君子兰的绿叶。颜霞所在的血液科,是“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的具体体现!
  “我们护理一定要紧跟上医疗往前走,不拖后腿!” 33年来,颜霞确实是这样做的,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及护理管理和白血病化疗护理,她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做深入研究,对病房及血液化疗护理规章与流程进行了系统归纳梳理,对病房护理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关系血液病病人生死存亡的护理工作做到了自己的极致,不仅受到医生、患者的高度好评和由衷尊敬,同时,也收获了各类荣誉――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评估的系列研究结果发表于China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著2篇,撰写专著5部,参编专著10余部;2013年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护理成果三等奖。
  由于护理专业的突出成绩,她还受邀兼任了EBMT(欧洲骨髓移植)护理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血液组组长、资深会员;第八届、第十届北京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血液学组组长;中华护理杂志审稿专家;中华护理学会及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讲师等。
  此时的颜霞,是血液科护理届的一位研究专家。
  睿智之远:两条路线培养下一代的“传承者”
  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模式、QCC模式、鱼骨图分析法等等,“其实,这也是人生成长的过程。”颜霞一边拿起笔画管理模式图给我看,一边说,“遇到问题以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说教了,直接成立一个组,讨论一个问题。比如鱼骨图,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也叫根因分析法,如果出现不良事件,可以寻找根本原因――人员不够?排班问题?制度问题?硬件设施问题?这里面有‘人、机、物、法、环’等很多因素要分析,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当事人。”
  平时,颜霞就通过自学这类管理模式,帮助自己发现、分析、处理问题,同时也促进护士们培养评判性思维和主动创造性。
  颜霞的小学同学微信群里,几乎所有的女同学都退休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去哪儿旅游。只有颜霞,还将继续工作5年。
  “您是热爱护理工作吧?才会在乐趣中坚持下来。”我问道。
  “热爱吗?”颜霞扬起脸,思考了一下,“我想自己内心更多的是责任。每次想到病人的生命,想到我们黄所、还有同事们那么辛苦工作,我不敢懈怠!这是一个团队!现在看着我培养的下一代护士长和护士们,心里特别放心、高兴!她们已经把血研所的优秀传统继承下来了。我还想看看再下面一代的传承。”
  颜霞对护士的培养有两条路线,一个是管理,一个是护理专科发展。护师以上的、在血液科工作5年、工作表现非常优秀的护士,会作为专科护士培养。她们需要脱产学习,回来后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平均一年4、5个名额。因为清河院区新护士特别多,颜霞现在尝试用专科护士的标准来培训新护士。“看看这样传承起来会不会更快更好?”
  护士长徐晓东说,“以前,一直是颜老师督促我平时注意做临床总结,多思考,多想点idea,有了积累,再积极争取晋升职称。干了20来年临床护理了,现在回头想想,真的很感谢颜老师那时对我的督促,没有浪费光阴。”
  最近,颜霞又在制定一些制度性的条文,比如“达到年限的护士,每年需要提交职称考试分数不低于30分”,为的就是督促护士们重视职称、保持学习的状态、做出职业的长远规划。
  这天下午的会议是每年年末的护理规范总结,她期待已久,颜霞亲自制定修改方案,并组织血液科11名护士长讨论、修订血液科《33条护理规范》,再讨论、再修订,这个过程要反复7-8次才能达到完善的结果。过程中的效果是显著的,给老护士温故,给新护士知新。
  血液科护理专业的传承就是这样在颜霞的带动下,在不起眼的一点一滴中进行着。她说,大家要在这个行业里舍得自我,最后才能真正得到自我。
  此时的颜霞,是血液科护理届的一位管理专家。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中国首个原创医疗新媒体报道中国最顶尖医疗团队提供服务性最强...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请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是最好的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请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是最好的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如果你是看成人的血液病,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可以说是权威了!
可以登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看,如果看病,最好先网上看看血液科的出诊时间,挂不上专家号挂普通号也可以,有时候没必要一定要看专家!希望能帮到你。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看白血病和骨髓瘤都是最好的,但是淋巴瘤和再障就不如肿瘤医院和天津血研所了.
是的'最好'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全国哪个医学院的血液科最好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全国哪个医学院的血液科最好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全国哪个医学院的血液科最好
就做异基因移植而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可能是最好的之一。其他各家依病种不同各有千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亚洲第一,年骨髓移植量占全国医院一半以上。这个医院有亚洲最大的造血肝细胞库。有教授26人。病床120张。亚洲第一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就是北大人民医院创造的。从好大夫在线看网评第一。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医院。参考资料:国家血液病重点临床医院介绍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您好,一般雾化是利用 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是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1医院血液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