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9.7%是什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低是什么引起的呢?_百度知道
中性粒细胞低是什么引起的呢?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我孩子4岁,连续发烧5天,去医院做血液检查说中性粒细胞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粒细胞数是0.63
109/L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解释下是发烧引起的粒细胞低还是粒细胞低引起的发烧呢?应该怎么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无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个分类。也是最主要起到抗感染的细胞。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时,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反复感染,且疾病治愈较为缓慢,甚至可以引发败血症,一定要引起患者本人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是起抗感染作用的,当它的数值低时,就会有病原入侵导致人体感染。患者家里有条件可以到无菌病房去治疗休养。还有需要尽快查明是何种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还有就是一些免疫性疾病(白细胞减少症,肝炎,脾亢)或血液病。
中性粒细胞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琅大夫本人发表
小孩低烧逾一个月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小孩低烧逾一个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女孩,7岁半,体重20kg
症状:8月6日凌晨说头痛,量体温,37.6,早晨吃饭时有吐,开始认为中暑,吃藿香正气胶囊,晚还好;8月7日傍晚,体温升至38.5,头痛,呕吐,血检白细胞12.40,中性粒细胞偏高(8.94,72.1%),嗜酸细胞(0.09,0.7%),另外血小板PLT、PCT偏高(416,0.36),红细胞SD偏低(35.9),后输液(头孢)两天,烧未完全退,37.5左右,8月9日血检白细胞11.97,中性粒细胞偏高(8.39,70.0%),嗜酸细胞(0.12,1.0%),另外血小板PLT、PCT偏高(415,0.36),红细胞SD偏低(35.6),后改口服抗生素药4天(头孢丙烯、第二次门诊改头孢泊肟),改用中药三天至8月17日,当天血检白细胞13.22,中性粒细胞偏高(9.32,70.4%),嗜酸细胞(0.09,0.7%),另外血小板PLT、PCT偏高(396,0.36),红细胞SD偏低(35.6),后用阿莫西林(至8月19日),当日血检白细胞11.55,中性粒细胞偏高(8.63,74.7%),嗜酸细胞(0.12,1.0%),另外血小板PLT、PCT偏高(402,0.37),红细胞SD偏低(36.4),但发烧自6日起未有一天完整未发烧,发烧基本是上午10:00前体温正常,11:00以后体温开始攀升,傍晚至晚7:00最高,一般不超过38度(部分几天有达到38.5,最高38.7),睡觉后,小孩会发汗(未用退烧药)烧退,到天亮体温基本正常,心跳较快,发烧时,脚冰凉,偶尔会头晕。饮食第一周发烧稍差些,其余正常,精神还好。
8月20日入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病房,进行各项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检出嗜肺军团菌抗体阳性,乙型流感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1:160,H:1:160,A:<1:80,B:<1:80,C:<1:80),其余血培养、尿检、粪检均正常,泌尿系统彩超正常,判伤寒,转第二医院感染科。住龙岩市第一医院期间输液头孢塞肟(3天),阿奇霉素(2天)喜炎平(1天),发烧未退,发烧一天的变化如前述。
转二院后,进行了一些检查,包括血检白细胞9.8,中性粒细胞偏高(7.8,79.7%),淋巴细胞比例偏低(1.4,14.3%),肥达氏反应(O:1:40,H:1:80,A:1:20,B:1:20,C:1:20),外斐氏反应(OX19:1:20,OX2:1:20,OXK:1:40),其余尿检、粪检、胸透均正常,按伤寒治疗,续输液头孢塞肟(4天),阿奇霉素(5天),辅助以醒脑静、辅酶、西咪替丁治疗,后头孢塞肟改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停药后增口服复方新诺明(SMZ-CO)至9月1日,29日起,有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开了些止咳糖浆、护彤(8月31日起用利巴韦林)),期间发烧未退,发烧一天的变化如前述,最高至38.5,偶尔会头晕,肠道菌群失调,饮食、精神状态、小便正常,住院前面几天孩子又说眼睛痒,脚上有些小红点痒(无法判定是蚊子或虫子咬的)。9月2日,做了新的检查,查房后停用静脉输液,后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偏低,下午停用口服的复方新诺明和利巴韦林,检查的其他内容有血检白细胞3.9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1.71,43.7%),嗜酸细胞(0.10,2.5%),另外红细胞偏高(4.67)。当天未发烧,第二天至9月10日(9月5日办理出院),体温未超过37.5(9月10日周二下午体温升至37.5),9月11日抽血常规、肥达氏检查,白细胞4.74,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2.14,45.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2.17,45.8%),另外血小板PLT、PCT偏高(332,0.34),肥达氏反应(O:1:160,H:1:80,A:<1:80,B:<1:80,C:<1:80),开了中药服用至今,目前体温还是未降,发烧规律与前述一样,9月1日至今,饮食、精神状态、大小便正常。 另外,前两周小孩说左手大拇指关节痛,这两天说左手好了,右手大拇指关节痛,但未见关节红肿。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小孩伤寒治疗后还发烧的原因?是伤寒复发还是感冒未好吗?还是有其他原因?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1***发表于
可以中药调理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陈琅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陈主任:您好!感谢您的回复,小孩这段时间在吃中药(18天)了,但下午的体温仍会升高到37.5度左右,一周前血常规白细胞5.87,淋巴,中性粒细胞值和比例均正常,其余指标也正常。请问现在孩子体温还会波动,需进一步作检查吗?作哪些检查?
最高多少?有其他不适么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陈琅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最高37.5,心跳较快,一般大于90,有时110,咽部有些红,其他没有不适。
状态:就诊前
温度高时手,足,背部感觉较热,嘴唇较红。
如果这样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可以继续中药调理,不放心可以去医院复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陈琅大夫本人
患者1***购买了大夫3次咨询服务
停诊:由于中秋医院休假,9月8日(周一)下午的特需门诊停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陈琅大夫本人 发表于
停诊:由于国庆节医院放假,10月2日(周四)上午午的特需门诊停诊,但是10月1日(周三)上午的专家门诊照常出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陈琅大夫本人 发表于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陈琅大夫的信息
小儿神经、精神、心理和儿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
陈琅,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福建省立医院儿科主任,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琅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电话咨询服务评价
[福建]患者反馈:
儿科可通话专家
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青浦中心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未收录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血吸虫病1例
患者女,30岁,农民,主因术后左下腹痛40余天伴发热于日入院,日在当地县医院因急性脐周腹痛,脐周局部压痛、反跳痛,拟诊急腹症手术探查,术中行右侧卵巢修补术、右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术后1d即出现畏寒发热,午后明显,最高42℃,伴左下腹胀痛,进食后加重,热退时如同正常,当地抗炎无效,PPD(-)。既往2000年因宫外孕左侧卵巢切除,术后间断左下腹痛。查体:T40℃,BP100/60mmHg,心肺(-),腹软,左下腹深压痛。入院血常规:WBC21.85×109/L,Hb102g/L,尿常规(-),肝肾功能、衣原体抗体、血沉、血吸虫全套、血培养、结核芯片、疟原虫均(-),CA12511.35IU/L偏低,盆腔CT、阴道B超、胸片均(-),先后给予左氧,先宁,去甲氧万古霉素10余天,症状无缓解,但WBC降至8.1×109/L,Hb85g/L,肠镜示全结肠间断出现溃疡面,表被黄白苔,有结节感,...&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病人男性,40岁。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2周,加重伴恶心、呕吐4h于入院,既往有脑膜炎病史。入院查体:T38℃,P108/min,R24/min,BP95/6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痛苦面容,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高度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上腹为重,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77.8%;尿常规检查胆红素(+),蛋白质(++),白细胞(+),葡萄糖(+);血淀粉酶检查120.2U/L,尿淀粉酶2645.8U/L;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未见有气液平面。腹部B超提示肠胀气。心电图大致正常。初步诊断为胃穿孔。经积极术前准备于入院2h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脓液、较稠,土黄色,味臭;肝于肋缘下3cm,质软;胆囊、胃探查无异常;脾脏明显增大,于肋下5结肠脾区脓苔较多,仔细探查结肠脾区结肠带侧...&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误诊分析秦青通张丹红在内科急诊病例中,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心梗)患者并不少见,若不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必将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现报道1990年1月~1994年12月初诊误诊的11例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原因,探讨防止误诊对策。1临床资料1.1病例: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6~71岁,平均52.8岁,其中<40岁者2例。主要症状和体征:上腹痛5例,右上腹痛4例,左上腹痛1例,下腹痛1例;伴恶心、呕吐4例次,腹泻2例次,上消化道出血1例次,胸闷、气急3例次,无心前区疼痛9例次,上腹压痛6例次,右上腹压痛4例次,左上腹压痛1例次,全下腹压痛1例次,腹肌紧张3例次,血压下降4例次,第一心音低钝4例次,心律不齐5例次,肝肿大1例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6例次,中性粒细胞>0.80者2例次,血沉增快4例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例次,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例次,谷草转氨酶升高...&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本站收治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血吸虫病2例,报 告如下。 1病例资料 例1,患儿,男,14岁,颜面浮肿,尿少3d,第4天出现发 热,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功能正常,HBoAg(一),WBC 13.6义109/L,EC 0.3,尿蛋白+++,尿比重1.010,血吸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环卵沉淀试验(COPT) 10%,间接血凝试验(IHA)1:40,大便找到血吸虫卵,孵化 查到毛坳,诊断为急性血吸虫病。毗哇酮总剂量120 mg/k 96 日疗法,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血、尿均恢复正常,出院后多次 尿检均正常。 例2,患儿,男,13岁,颜面、下肢浮肿,尿少7d,伴发热, 干咳sd,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肋下ZCm,肝功能正常, HBsAg(一),WBC 18·5火109/L,ECo·17,尿蛋白+++, 尿比重1.010,血吸虫免疫学ELISA阳性,COPTS%,IHA l:20,大便找到血吸虫卵,孵化查到毛拗,诊...&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下降且不稳。查血BUN 24.99mmOl/L,Cr 272.8 越m01/L;肝功能GPT926U;BPC 90×10’/L;尿 PRO(+H}),BLD(++)。3天后颈、胸,腋下皮肤有出 血点,无明显。三痛症”;继之出现明显少尿期、 多尿期,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EHF)。经抢救洽 思者女,40岁。因中上腹剧痛伴高热3天在外 疗,病人进入恢复期。复查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院对症治疗无效丽来诊。查体:’F39.8 oC,BPl0/6 体会:本例发病早期(1周内)主要特点为:kPa o呼吸促,烦躁,颜面苍白,四肢末梢发凉。 ①脐周及右上腹部持续性剧痛,伴消化道症状;②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部呈板状, 高热寒战,伴黄疸、低血压休克;③脐周与右上腹中上腹压痛明显,脐周与右上腹深压痛尤甚,反跳 压痛、反跳痛l莫菲氏征(+);全身皮肤粘膜黄痛、莫菲氏征均(+)。其余未发现异常。初诊为 染;④B超示胰头、胰体明显水肿、增大...&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腹痛、胸闷1 d,加重伴头晕7 h”入住我院急诊科。高血压病史1年余,血压最高达180/120 mmHg(1 mmHg=0.133 kPa),5年前曾患“脑梗死”未留后遗症。入院查体:体温36.2℃,血压150/91 mmHg,神志清楚,痛苦病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下肺呼吸音减低,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脏查体正常。腹稍胀,肠鸣音活跃,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压痛,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血气分析为轻度呼碱代酸。血液分析: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压积33.9%,白细胞9.52×109/L,中性粒细胞79.7%,淋巴细胞12.8%。B型尿钠肽158.3 pg/mL。电解质:钙2.15 mmol/L,余正常。葡萄糖10.7 mmol/L。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249 U/L、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20 U/L,余正常。肝功、肾功、...&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