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儿提到最多的是很幼稚子宫的情感问题?

感情上朝三暮四,是太幼稚而不懂珍惜,没有遇到真爱,还是人的本性?
背景:题主女,20岁,上大二。和新晋前男友在一起接近一年,感情很好,但是仍然会对他之外不止一位异性有好感,可以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来形容,对在野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前也有过感情经历,那时对这种想法并未觉得耻辱,没有忠诚的概念,很享受“偷一偷”的乐趣。我不想再这样伤害别人,希望营造一段忠诚的爱情,于是当我对其他人有感觉时,我决心把事情藏在心里, 绝不流露出,让它慢慢变淡,但这些想法并未渐渐消失,而他对我又特别坦诚,没有不忠于我的念头。我觉得对不起他,总是这样压抑自己,心里很沉重,于是分手了。 (不是唯一的分手原因,但是起了很大影响)我的朋友觉得我改不了就要瞒,可分手前我还是告诉了他这件事,他说希望能和我一起面对,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我喜欢他,只要我不做不忠于他的事。但是,难道想法不重要么?同床异梦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继续在一起就更有希望解决问题么?如果不是,我就不应该再继续耽误他,他值得更好的啊。何况我不应该让他胡乱担心我喜欢某个人而惶惶不安,告诉他究竟是谁也不会有好结果吧。我觉得“隔锅饭香”的想法不消失,我就不能再发展一段恋情,更不可以结婚,否则出轨了伤害的就不止两人了。简称,注孤生。虽然我觉得一个人也没什么。【请问】这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惦记着别人碗里的”想法是感情上的不成熟,不懂得珍惜,还是还不够爱眼前人,没有遇到真爱?还是这是人的本性,动物界的通性?描述太长,感谢您耐心看完!
按票数排序
这题真好。明明是一大类现象却很少有人中肯不带太多情绪的提出来,也因此极少能见到合心合意的答案。这次遇见了,就好好整理下一段时间以来对这种心态的思量和看法。 个人认为稍有资色,外形条件达到70分左右的女生,只要符合某项条件,不管她有男友与否,都能不断遇上想与她有所接触的异性。那个条件并不是在于她魅力有多大,而是来自:她的心是敞开的,她表现出了一种对男友以外的异性并不十分排斥,愿意纳新的态度。所有“会行走的桃花树”都是如此。她并不需要有十足资质,只要时刻散发着一种叫“求偶信息”的感觉,无论是苍蝇还是蜜蜂,好的坏的机缘就都会因此关注到自己。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要在正式展开一段恋情后,就自行把心门关上。人所有的花心问题,原因都如出一辙:TA的心时刻都是敞开的,TA忠于自己的感受,强过于忠于自己以外的任何人。TA会坦诚审视自己内心的各式需求,并判断有没有满足可能,如何做才能将事情的危险度降到最低。这样的人对诚实的要求很高,只不过不一定是对关系中的另一方,更多的还是对自己。人天生会对来自异性的“求偶信息”敏感,当你持续把心保持敞开模式的时候,释放出去的不仅是个人骚动,你也能清晰的接受到他人传递而来的感情或其他需求。换个角度说就是,那些故事(事故?)正是因为你的期盼才来,因为你接纳(哪怕是矛盾并快乐着)的态度才来,它们都是被你心中的那个需求缺口吸引而至。有些人在有了稳定恋情后自然而然就能把那扇对外的心门关闭,从此安定下来,似乎就像是天生才能一样。而有的人,则即使意识到自己已有恋人,也难以做到这点,太难了,就如天生的优势与天生的劣性一样,同样都难以从源头抹去。你说这是“人的本性”,也对,也不对。不同人的本性,不尽然都是相同的。在感情领域中,世上绝对有稳定踏实的伴侣,无论外出多远路过多少风景,他心里始终最挂念的都是你。当然也绝对有许多像没有脚的飞鸟一样的人,他们时时刻刻对世界保留着新鲜感与探索欲,除非在非常累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到靠岸,但那也只会是一阵子。懂得爱是天赋,懂流浪也是。有些人会认为那是出于贪心,我更倾向于这与个人的贪心无关,他们只是太求新了,对各式各样感情接触的新模式都充满了好奇。有些人恋爱是为了追求一种稳定踏实的归属感,有些人则有更多需求,比如他们会同时拥有渴望被疼爱,被保护,被争夺,被颠覆,被认真对待,被游戏,走在见不得光却充满惊奇刺激的边缘地带,被丢入无可预料的危险关系中等多向需求... 并不是出于贪心,而是心有太多面。TA们心中可能同时住着淑女,妖精,小偷,乞丐,战士,浪漫的幻想家,逃避现实的懦弱者等多重角色。对个人来说这根本不是幸运,没有形成基本道德约束的话,这类人的生活会被他们自己搞得一团糟。而即使在自我反思年龄增长中逐渐形成了道德约束,那也并不是一件多么让人舒服的事。因为他们的本性并不是稳定,心中也依然生有反骨,在这样的基础上尝试以道德观进行自我束缚,绝不会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即使通过个人情感管理实现了与一人长期的稳定关系,他们也同样会感到某种程度的压抑,并且恍然若失。张爱玲有段经典文字也描述了类似现象,其中未明说的就是有些人心中会有不同面向的需求。“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她的描绘方式还是太文艺了... “偷不着”变成了“没有娶”,但本质上还是在说对没有到手却心存念想的那部分诱惑的惦念与向往,且表达出了人是会把没能真正拥有过的对象在想象中大力加以美化的。这个段落其实不分性别都同样适用。许多人有了非常幸福的现任却依然念念不忘前任,有人无论经历过多少段感情依然会不时问候下初恋也都是出于同样原因。我比较确信无论你写了多少对新鲜刺激的渴望,你心中依然是渴望有一份稳定关系的。也不必然是不爱当时那位现任了,只是在逐渐形成道德约束的这个过程中,心中的负罪与矛盾感变得越来越多,甚至比让两人继续在一起愉快更多。你觉得它们太重了,便认为只有丢掉心里才会更舒服。你是爱轻松关系的(容易陷入多角互动的谁不爱轻松怕麻烦呢),但喜爱与承受力之间有矛盾,随着心智成长,你也渐渐明白这种对“偷”的渴望会让女性身份的你逐渐走上一条不被认可的路,不符合人类社会中早已建立起来的道德规范。那种对轻松感的需求以及对承受的无力让你选择了对当时的男友摊牌,你认为那样才能把心里的负担卸下来,这算是你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算是给分手找了一个重要理由。对轻松有趣的需求度高,对关系中各种矛盾与压力的耐受度低,就是你当下的最大问题。那么要如何缓解状况呢?不建议从尝试自我说服的心理角度来,要为此做出一些具体改变,比如:【为他付出 学习承担】如果你总在想为什么他没能给你深爱的感觉,为什么没能把你的心填满,那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了。感情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个人的事。当你为对方做的越少,两人牵绊就越浅,重视在乎对方的感受就越不容易形成。爱情是一种双向的东西,渴望从别人身上找爱,以为单靠对方表现自己就能获得满足,那你永远也无法触及到真的爱情了。因此请考虑在每段与正牌男友的两人关系中自己是否付出太少?你是否一直处于接受对方退让与疼爱的状态?或者说你内心某处的自我太多,对自己的诚意远大过对他人的诚意,有了问题首先考虑的总是抗拒或者回避,而不是想要磨合与化解?可尝试在每段正式关系中加强自己的付出程度,当你在一段关系中付出的越多,选择承担的越多,你就越难以离开一个人,对对方会更加认真。我有时认为恋爱和产生感情是两回事,恋爱部分是轻松愉快的,感情部分是复杂凝重的。有人天生会是个好女/男友,能带给异性来自恋情的丰富感与趣味性,但同时也难以与某一人形成复杂的情感牵绊,或是说热情总来的太快,感情与责任感却迟迟不到。如果说你的天性就是向往轻松畏惧沉重,对情感形成后的负累感有惧,可以尝试在两人相处中逐渐增加一些实质性的付出,站在对方角度做些能让对方受益的事。【提高恋爱标准】如果在今后有机会开展新恋情,可以尝试找一个条件比自己好很多的。这个条件不一定是指物质,还可以是个人资质,能力与眼界,至少是能让你从对方处持续学到许多东西的那类。当你找的每任男友都和自己是一路水平,情商智商水谁都差不多,你的情感成熟度就只能长久从原地打转。在恋爱关系中,个人以为男生的情商一定要适当高过女生,关系才能够持久稳定。【寻找共同目标】良好的伴侣关系之间绝不会只有相互的好感与爱意存在,他们通常还有一个属于两人的共同目标。根据年龄经历不同,这个共同目标可以是学业上的,对未来设想上的,兴趣爱好上的,养育子女上的,家庭关系上的等等。你说的“同床异梦”现象,就是因为两人除了基于感性的好感之外就没有什么鲜明的共同目标了。你并没有为这段关系构设一个明确的未来,只是出于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交往,而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引导你。这样的恋爱方式,一段时间后不同床异梦才怪。【放轻感性需求在生命中的分量】多找些对未来发展有利的事做,给人生的每阶段都定一个小小的具体目标。这样当你把放在两性关系上的注意力转一些给具体事务之后,对情感领域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恋爱需求太多的人,大都是活得太舒服了,没有试过逼着自己做些有难度的事。当你手边有大把空闲时间又正年轻,不四处张望感受生命岂不是虚度?问题也许出在你并不紧张的生活状态上,多角关系永远都是闲心闲情泛滥的代名词。【树立感恩意识】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用来提醒自己:人不感恩,天诛地灭。很多时候人会将他人对自己的好视为理所当然,把他人对自己的怠慢当成莫大的问题。但却不想想,别人凭什么要一直对你好,他自己就没有独立情绪?而你是否又给了对方足够的理解和回报?好运气从来不会一直伴随一个人左右,若不懂得在接受过对方的温暖后给予回应,把感动片段收在心里化作维系关系的意愿,而只是一味反刍不愉快时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认知会变得越来越偏颇。懂得感恩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重要基石之一,不只是对恋人,对父母,朋友也都是一样的。【对感情认识的成熟度】如果是才二十岁的年龄,其实并不非要自己现在就稳定下来,你还有几年时间可蹉跎感受。但是依然要懂,爱情不是一出点问题就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它其中一定还包含为爱着的那个人所做出的妥协与自我调整的强烈愿望。曾经我以为,即使恋爱也要保持两人各自的独立性,我不会影响你,但你也不要试图改变我。后来发现那样的关系最终只能以分散作为结束。相处的过程就是两个人不断为对方调整自己,做出妥协改变的过程,学习在一定程度中磨合是每个人在爱情中的必修课。从初识时期的新鲜,到新鲜期过去之后的磨合,再到感觉相处平淡…… 当这些路都走过了之后,是否就要另寻新欢了?不是的。如果遇到那个有足够真诚维系关系的人,哪怕相处中有许多磕磕碰碰,有许多因成长经历个人习惯造成的矛盾,也不是必然就要以放弃作为终结。当新鲜感与悸动的心让你想去感受这个多样的世界时,感恩意识却可以让你从此驻足,留下来守护那个一直在身边给自己耐心与陪伴的人。能让爱意变得更深更浓的,从来都不是新鲜感,而是愿意为对方做些什么的心情,面对现实问题时想要解决而并不逃避的勇气。曾为喜欢与爱下过简短定义,感觉用在此处非常合适:「喜欢是什么呢?喜欢是看见了就高兴,看不见就心烦。爱是什么呢?爱是心甘情愿让对方成为自己的负担。」所谓真爱,也从来不是遇见了就是了,它是由两个人用耐心,诚意,信任,期待与大量时间共同培养浇灌出来的。写了那么多,其实问题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解答:在正式进入一段恋爱关系之后,把心中对其他异性敞开的那扇门关上吧。我们恋爱,那目的从来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简简单单的开始,即使结束也不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混乱因素,把感情简化成一种不会藏有污垢与愧疚的形式 。可能做起来不那么简单,但这对渴望收获“真爱”的人来说,却是必需之路。
发现喜欢的异性特别多,可能是有好几个原因,这原因我和你不熟,于是也分析不出来——我只能把各种原因都告诉你,你自己排列组合看看。第一个可能是每个人胃口不同,虽然人和人之间,基本面是非常相似的,我们每个人都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激素多了坐立难安,但其实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基本面上的表现形式差异非常巨大,比如有些人饿了只吃一碗饭,有些人饿了要吃三碗饭。有些人无肉不欢,有些人一味油味就要吐,这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异,导致这类人和那类人永远无法完全相同,只能求同存异。第二个可能,是生活里除了“偷一偷”以外,其他的趣味比重太低。每天的时间有限,有些人,看好美剧,解好数学题,打好工,亲热好固定配偶……基本就只有想休息的念头了。这点我特别有感触,比如年轻的时候,大把时光,一天可以看见三个帅哥,现在不知道是老眼昏花还是忙着干嘛,三个月都不一定看见一个帅哥。第三个可能,也有现在这个男人没有让你动心。有时候交往的男人,看起来顺眼,没有明显缺陷,但就是没有走到心里。没有让人觉得,如果我做了坏事,他也会是那个一边唠叨我一边站在我身边把风的这样的安全感,没有那种哪怕我穷困潦倒,坐他旁边他也会递给我一双筷子拍拍我说,先吃吧,这样的默契——当然每个人理解爱情各有不同,只是,有些时候,我们交往的不过是大家眼里的合适对象,但不是自己的合适对象。为了配合这个大家眼里的合适对象,有些人会隐藏自己的本性,或者唾弃自己的本性,但这是一件很可怜的事情,没有人接受真正的自己,这会挺打击人生乐趣的。反正总而言之,时候未到。现在你不适合结婚,这是肯定的。。。。不过我建议其他结论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尽量明白自己的本性,加以控制但不要唾弃自己,尽量诚实,尽量先和男人从某种程度上的亲密朋友做起,不要欺骗他们,但也不要一步登天的强求自己,激情可以是盲目的,但爱情必然建立在互相了解并有能力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不用幻想“真爱”来的太快,会有一个救世主从天而降,让你马上鼻观口口观心纯洁如白莲花。爱情这玩意,发生在你发现自己被体谅的时候,也发生在你想去保护他的时候。只是单方面的想被保护,这不是爱情,这是宠物寻找主人的恩宠,但只是单方面的隐藏自己逃避他人帮助,也并不一定能真正的保护他人。让别人明白你的真实情况,让他来选择,让你们能共同出一份成长磨合之力,这才是对爱情之花的互相灌溉。也许这个世界上,有95%的人觉得要先互相忠诚确定关系才可以谈恋爱结婚,但总还有5%的人不抗拒在欲望面前,先不盲目乐观地谈完全忠诚,而是先互相了解,互相磨合,互相取悦,然后再看看自我的控制能力能否有所提高,能否把大部分时间有能力有计划地放在对双方有没有坏处的事情上,再考虑携手共进,共度一生。
十分赞同楼上的观点。第一种解释,用我自己的例子说给你听。在我18岁的时候,我和一个好朋友升级的男生在一起了。跟他在一起之后,我从来记不起我有男朋友这件事,正常情况下其他人是看不出来我有男友的,我自己的内心也从来没有重视过。还是会花痴其他的男生,对追自己的男生依然无法完全不联络、完全拒绝。直到最后,有一个大帅哥追我,我发现我对时任男友真的完全没有感觉,最后选择了分手。我并没有和追我的帅哥在一起,因为在一起的条件有很多,不止感觉这一个。他的出现只是提醒了我自己不安分的原因:我不够爱时任男友。当然,我所理解这种状态的还有一个解释:太年轻、太闲。把对生活的“刺激”的关注都放在了感情上,生活没有把你撕扯的没有力气折腾。你希望从感情上得到足够的刺激感,因为你没有给自己找到足够多的其他的“刺激”的事。这是需要时间和阅历去积累的,当有一天生存的压力让你没有力气在感情上胡乱折腾的时候,或许你会安稳一些。你会发现一段稳定、平淡的感情是多么的重要,那才是心灵的港湾。当然我的建议是,你先确定自己是和喜欢的男人在一起的,然后再去处理自己对待情感“刺激度”需求的问题。我属于那种很难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男生在一起的女生。我总是会被不喜欢的男生打动,在一起,然后种种原因分开(根本原因是:不够爱)。我自己也慢慢的在改,上次分手后选择单身一年,给自己成长和梳理的时间。当新晋男友出现的时候,我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当我发现,我的所有话语都可以被轻易理解,我的所有优点都被珍惜,我的缺点对方有耐心引导并包容、纠正,对方的话我可以轻易接上,他对我有强烈的保护欲,而我也足够心疼他、理解他的时候,就算面前的树林再大再丰富,我也不愿意丢开他这一棵。所以,希望你有耐心去寻找真爱,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感情应该是让你感到安宁、舒适的一种事物,学会不要从感情中寻找刺激。当然,双方的新鲜感是需要互相努力维护的,这是另外的问题,不多讨论。
我们在爱一个人的过程中,会爱上很多人,但只有对那一个人的爱能经受住怀疑,困惑和时光蹉跎。
如果非要在你给的三个选项里选择答案,我觉得是人的本性。理由如下(个人偏见,请按顺序逻辑阅读):1.情感是人性的一种体现。2.人性本恶。3.道德是人性的枷锁(或者叫约束)。4.成熟感情观的基础是控制自身情感能力较高(或者说约束自身情感能力较高,大众通常爱量化这个能力值为情商值)。基于以上4点,回看你的问题描述,得出结论是由于控制自身情感能力的低下造成你人性中的朝三暮四突显在你实际的情感生活中。虽然你没问,但我也答一下如何提高这个控制能力,当然这也是个人偏见,仅供你参考。效果显著程度由高到低顺序排列:1. 多读书。 不是人丑才要多读书,引用某位知乎大牛的话,读书能让你变得不害怕独处。(恩,就是为后面孤独一世准备的.....)接着,读书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感情观,当然前提是读的够多才行。再来,书读的越多你会发现你自身对异性要求的条件也在相应提高,比如原来帅脸+长腿欧巴就高潮了,现在得等你发现他在知乎上的文章被千赞的时候,以后也许就更高了。最终,恩,你会孤独一世O(∩_∩)O~所以,大家说无论什么事儿度很重要~2. 丰富你的人生。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再引用某位知乎大牛的经典名言,"爱情是人生的催化剂,当你......"请自行搜索,当你的人生只够分配给爱情一小部分的时候,也许它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你说呢?(所以朝三暮四没啥事儿的~加油!)3.多练爱。如果上面两点你都懒的做,那只剩下实践出真知的法子了。理论上说如果你朝三暮四的够多(像我一样臭不要脸),慢慢的你就会总结它、模式化它,当然,从情感中得到的快感也会随之下降,兴奋点也会变得越来越难以达到(字面意思,别想歪了哦~)。 恩,话说回来,还是建议你单线程练习,不要多线程同时执行,太吃CPU你懂的~总的来说,情感控制力提升的办法是,提高自身素养和欣赏口味,从而降低被吸引的概率,加上丰富的情感经历。以上全部是个人偏见,如果对你产生任何帮助已经很欣慰,如果没有就忽略它吧~PS:你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已经有人提过,但似乎没有特别全面的答复,希望有像 这样的大牛回答一下。
出轨和博爱是本能,用不着大惊小怪。
感情上,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观念里的爱情观,更多的是道德快感带来的安全感。
人性如此,都愿意享受更多的宠爱和关注,同时心理压力下产生的负罪快感,有类似与吸食dp的快感。
感情成熟的标志,我个人认为是能学会放手。同时能够抑制自己的情感,来实现主流社会观念的认同。对自己的内心能够把控,最少外表看起来波澜不惊,坐怀不乱,通俗的说就是不给草 或者 不去草。
题主的烦恼不过是自身情感遭遇社会价值观的烦恼,能有这样朝三暮四的机会,说明题主自身条件不差。没见过丑逼和low逼有机会朝三暮四的。
小姑娘,尽兴而起,兴尽便罢。以后会遇到一个人,让你神魂颠倒,全心都在抵御外敌上,自然就没时间去朝三暮四了。
喜欢吃西瓜,也喜欢吃哈密瓜,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如果是既喜欢害羞的又喜欢帅帅的,但是这二者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就很可能出现问题了。
我觉得出现这么个情况主要原因是爱自己比爱别人多,所以想要宠自己,想要什么都得到。之所以还没出轨只是多年道德观束缚。
现阶段不宜结婚。
至于到底该怎么做,我觉得只要胆小就好了吧,一想出轨了会好麻烦啊,大概就不会有所行动了……πωπ
20岁的女生,一个含苞待放的年纪,一个对爱情活力无限的年纪,亦是将所有所有的期望都注入爱情的年纪。在这个年纪有这些问题,是正常的一件事情。打个比方,新手在刚刚进到健身房的时候,对里面千奇百异的器械总是充满了活力和期望,东摸摸,西看看,恨不得一次学会全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静下心锻炼的人,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几样器械,默默地努力,不断地进步。感情同健身一般,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淀的,这是一条必经的长路,没有人可以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在这个年纪对感情有活力和期望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你应该在心里明白,真正能持续的感情,都不应该是现在这样浅尝辄止的,因为爱情最深层次的美丽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演绎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是坚信这点的,但无奈如今还在探索单身最高境界的路上越走越远-_-#)明白这些后,带上你所拥有的宝贵的青春,多去见识这个美丽的世界,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年轻的时候,都曾朝三暮四,也曾走马观花,这可以说是本性,也可以说是幼稚,但是不曾爱过恨过受伤过,又怎会明白自己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大家都一样,总是要等到风景都看透,才会想着去欣赏细水长流。嗯,会有那么一天,会遇见那么一个人,心甘情愿为他收起心中剩余的所有的悸动。
用经济中的理性人模型来帮助你解答一下这个困惑,可能会提供给你一个逻辑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框架。用经济模型来思考这类问题的领军人物是Gary Becker,想对这方面进一步了解的话请参考文章很长,且前半部分理论性比较强,不过我强烈建议对此有困惑的你能耐心读完,且不是很懂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我的这个理论模型源自于Gary
Becker (1986) 提出的Economics of Crime,把其中的Crime与相应的其他变量都换成相关主题,那么便能提供一个很好地框架。除了帮助你梳理这个问题的原由之外,我还倾情大奉送了该如何改善你自己或是你对象朝三暮四这种情况的策略。先上结论,题目中提到的三个因素对感情上朝三暮四的解释全部都有帮助,当然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互相影响的方式是比较复杂的,需要一个逻辑框架来思考。需要明确的是,我不是站在道德的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也不该用道德的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而只是客观的分析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不短换伴侣的这个现象,试图寻找可行的解释。理论模型并不是很复杂。假设选择与某一个伴侣在一起生活能得到一个可以量化的值,不知道什么名字合适,姑且称其为“质量”,这个值包括了所有与这个人在一起生活可能会对你带来满足的一切变量,例如他/她可以使你一定程度上更有面子、能给你带来心灵上一定程度的满足、外貌出彩等等。那么对于某一个人而言,所有可能成为他/她伴侣的人都有了一个可比较的指标—质量。进一步假设这个质量会给你带来满足,而你的满足是一个取决于伴侣质量的函数:其后面两个条件是经济中关于效用函数的基本假设,左边那个条件说质量越高,给你带来的愉悦越大,所以二选其一你选质量高的;右边那个说伴侣从凤姐的水平提高到普通人的水平给你带来的愉悦要高于伴侣从普通人提高到模特给你带来的愉悦。(第二个假设不是必要的,后面会讨论其他情况,但是常规假设便是这个)之后假设对于一个在一个有风险的情况下,例如你去追求某一个异性却拿不准结果的时候,你对于这个潜在的伴侣的愉悦水平可以用预期愉悦的函数来表达,也就是,Where
p-潜在伴侣成为自己伴侣的概率这说的是,在你准备去追求一个潜在伴侣的时候,你考虑的是追求成功的概率p乘以追求到手后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与追求失败的概率(1-p)乘以失败后自己在情感上所剩的满足感。在这个栗子下,为0,因为没准到手就没有对象了,不过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并不永远等于0。下面进入正题。当我们说感情朝三暮四的时候,我们在讨论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在已经有一个伴侣的情况下还可能选择放弃掉自己目前的伴侣而选择另一个新的伴侣,当这种选择被实现的频率高了,我们就说这个人是朝三暮四的。那么接下来,我会讨论这种情境下,一个人选择放弃自己目前的伴侣而去选择另一个新的伴侣究竟面临了一个怎样的理性问题。假设一开始你现在身边的伴侣的质量为,你的决策建立在最大化预期满足感。那么我们来看图1,图一中横轴为伴侣的质量W,竖轴为相对应的质量给你带来的满足U,图中的愉悦函数U(W)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在一开始,身边的伴侣给你带来的愉悦为。当有一个吸引你的异性出现的时候,要清楚选择去追求这个异性是具有风险的。假设你能追求这个帅哥或是美女的概率为p,并且假设他/她的质量为,且&,即这个异性相比你的现任对你更有吸引力。那么假如你能追求到他/她,你的愉悦感将是;可是假如你失败了,你除了帅哥或是美女没有到手,反而要失去你的现任,于是你剩余的质量为&。这里并不一定为0,因为你可以从你身边的暧昧对象身上得到近似于伴侣带来的愉悦,所以即使没有伴侣,你依旧剩余一定的情感愉悦。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见,点A表示你失败后剩下的满足感,点B表示你成功后的满足感,线AB上的任意一个点C为A与B的算术平均,C的具体位置取决于p的大小:p越大则C越接近B。
图1呼~终于介绍完了基础模型,可以开始分析了。首先观察一个现象,图1中,由于你的愉悦曲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因为)),若想要给你带来与现任同样的满足感,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你需要预期质量(成功所得质量乘以成功的概率+失败剩余质量乘以失败的概率)至少高于才会选择放手追求,甩掉现任。这个基础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稳定因素,那就是即使你的现任可能不是太完美,但是因为稳定的因素,你也不会选择放手去追求其他人。接下来用这个模型正式回答你的问题。一个成熟的(理性的)人依旧可能会朝三暮四,所以不见得是因为幼稚,虽然幼稚也可能导致这种现象。若发现一个人朝三暮四,那么可能会有下面这么几种原因。第一,现任的质量不高,即比较小,也就是你所谓的没有遇到真爱的情况。图2中可以看见,由于的值比图1中小,原本并不会对你并没有吸引力的帅哥或美女,,并且使追求到他/她的概率p使得预期质量落在点C上面,现在则会使是你选择与现任分手并去大胆追求。原因是,你分手后对你的损失不如原来大了,并且原本的异性对你更有吸引力了。第二,也许是你能追求成功的概率p更高了。图2中,假设一开始你在面对质量为的异性时,你追求成功的概率使得你落在点C’上面,虽然预期质量已经比你现任要高了,你依旧不会选择去追求,因为这么点预期质量的提高不足以让你承担风险。可是假如你偷偷地与这人发展感情并且能让你的现任无法察觉的话,在你必须要做出决定,究竟是现任还是那个异性的那一刻时,你所面临的p就比原来高了,你所面临的选择现在则会落在C上面。这时你就会选择与现任分手了,所以你的现任对你情感忠诚度的纵容也会导致你出现朝三暮四的情况。第三,假如你存在很多暧昧对象,也就是所谓备胎的话,你也更容易朝三暮四。图3中,当你追求帅哥美女失败的时候,你所剩余的质量比图1的更大了。可以发现,这时的,即最少的预期质量也比图1中的更小了,因此假如一个在图一中刚刚好不会使你出轨的境况点C,在提高之后已经足以使得你出轨了。第四,第四,你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或者就是题目中所谓的人性了。有一些数学或是经济基础的会发现,之前的结论全部都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那么假如我们更改这个假设,使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图4中,愉悦曲线变成了向上弯曲的曲线,这个改变对你有什么影响呢?不难发现,现在你所需要的导致你甩掉现任的最低预期质量跑到了的左边,意味着你可能概率上的所得还不如你的现任呢,你依旧会选择去追求别人。这是否很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逻辑所在。那就是还没有得到的反而会让你觉得很刺激,因此便不安分了。
图4最后,假如你是幼稚的,也就是不理性的人,你也可能朝三暮四,只是当你去追求其他人失败之后你可能会后悔,而理性的(成熟的)人是不会后悔的。不理性的表现有这么几种。第一,你没有意识到去追求另一个人需要承担风险,单单对比另一个人与现任的质量便做出决策你就很可能最后后悔。第二,你不清楚自己其实是一个愿意规避风险的人,在你仅仅判断出预期质量高于现任质量的时候你便甩掉现任了,那么当你追求失败时你可能就会后悔。第三,你对于风险的评估,即p的估计,并不准确。一般来说随着成长与阅历的增加,你对于这个概率的评估会越来越准确的,但是在早年或阅历尚欠的时候,你可能会最后发现p跟自己一开始想象的不一样,于是后悔。到现在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问题中的三者都可能导致你出现朝三暮四这种现象,且其他因素也可能很重要,具体便需要你自己对照自己的情况作分析了。假如你想改善这种境况,不想要再“朝三暮四”,那么思路无非就是这么几种。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会从一个喜好刺激的人变成规避风险的人,也就是U(W)曲线越来越向下弯曲,那么在同等诱惑的情况下,你能抵御诱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人性的改善?算不上吧?第二,找一个你觉得失去了便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男友或女友,即提高。管这个叫找到真爱了?不多解释。第三,降低你在跟别人谈恋爱的时候追求别人的成功率,即降低p。例如,假如你的男友能一眼就看穿你,你自然不敢妄动,那么提前搞暧昧的可能就降低了。第四,降低你“跳槽”失败后的所剩的愉悦感,即降低。不给自己留退路,那么自然更珍惜现任伴侣。这条也可以是你的现任来改善,假如他/她对于前任复合这种情况不留任何可能的话,你“跳槽”失败后自然难以找他复合,于是也就降低了。最后的最后,现象就是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便思考其决定性的因素,且如果不喜欢便想办法去改善吧。不要对自己审判!以上相关文献:Becker,
G.S., (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ais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
168-217. (reprinted in G.S. Becker and W.M. Landes (eds.), Essays in the Economics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New York: NBER, 1974).
话说我20岁时也和你一样,所以完全理解。说到底,是不成熟+不够爱+human nature作祟。随着岁月流逝你会改变。所以当下你也不必费神纠结,趁还年轻多体验人生,逐渐学会如何专一爱人。
就算有男朋友看到帅气有才华有见地的男孩子,也许还只用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心动也很正常嘛。一是不要太拿这些观点绑架自己“我这么容易心动我一定是个坏女孩,一定是我不够成熟”。活得太累。二是得有自己的原则,没越过这条线时你可以接受它带来的所有后果。当然可能的后果视你伴侣而定。最后呀,其实我还是觉得人会找到另一个人,也许不是一开始,可是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你仍然是有爱慕强者的本能,可是你会觉得这些和你身边这个人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人和人之间毕竟不仅仅是靠荷尔蒙的。
不用纠结这是不是人的本性,两个字,看人。中国人口之多,地域之广,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思想我都不奇怪了。
感情的事情,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都不一样。同样,我相信每个人都没有盾其他人的感情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权利。最重要的,还是管好自己。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想清楚的好。我相信,即使后来有一大堆知友在下面奉献了一堆精品答案,也很有可能对题主的感情产生不了实质性的改变。就算有所改变也估计不会真的是因为这个。
说实话,我对题主最后那句“人的本性”感到深深的不愉快啊。是有人朝三暮四,但那不是所有人啊。这样好像一棒子将所有人给打翻了。
嗯,题主想的很多,咱就想的很简单。我和今年也是20,女。但是一直以来听话守纪,没有早恋,进入大学两年也没有谈恋爱。所以,嗯,初恋也妥妥的没有过。说到这,根据知乎的残酷性,我必须先下手说明一下本人硬件条件绝对过硬。在整个专业里也是素颜甩起的水平。再想了想,其实是因为自己一直不开窍,看了几个相关问题后发现其实以前是硬生生地用迟钝砍杀了所有的···虽然我没有过男朋友,但是我现在都想好了,这种东西没有就没有,好好过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现在自己很快乐充实,要真有了也绝对不会像有些人一样折腾的死去活来。也不打算去刻意追求,倒不如让自己有那个不用依靠任何人的能力。我也曾经纳闷为嘛只有自己的历史一片空白,但有些东西,果然是想着想着,就想通了····没有就没有嘛~难道因为听别人在那感叹我就要跟风抒发一下遗憾之情,我真的不遗憾咩~
人,果然还是要豁达一点,心灵通透人生自然清新美妙~或者说,傻人有傻福,好吧这是被别人说的···
更何况,不说我自己没有爱情照样潇洒快乐,若有了,这也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独立对于我来说是个需要为之奋斗一生的字眼~孤独一生的概率虽小,但我想了想,还是要防患于未然的···
对于我这种人来说,爱情婚姻什么的,性格外貌合得来,经济达标,然后对方不做对不起我的事情。我就会想要一直和他走下去的~嗯,我是这么想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能不对这句话有想法啊,就是特别向往这种安静隽永的调调~希望一下子就能遇到这么一个人吧,然后就和同一个人人一直走下去了~
显然这不大可能·····一击即中什么的,这是个浮躁的社会····可我想找到一个内心安静行为有度的人,泪奔···
若遇人不淑,我想我再难过也会一刀两断,长痛不如短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把痛楚,和自尊一起留给自己~——————————————————
说了半天都是在自我抒发咩~权当做参考了,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和方式,无关乎高低。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咩~分清主次有所舍弃很重要啊,看清你的心~想我的目标就是精神共鸣+组成家庭,相知相爱,相互扶持,相伴一生!······噗~是不是很浪漫主义很激情澎湃~但是我就是这么想的·····果然,和你们这些谈恋爱为情所困的人不同,我的那些时间都用来思考人生了···
对于这句——【请问】这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惦记着别人碗里的”想法是感情上的不成熟,不懂得珍惜,还是还不够爱眼前人,没有遇到真爱?还是这是人的本性,动物界的通性?
我只能确切的说一句还不是是这是人的本性,也不是动物界的通性。根据个案可以排除,至少我家里一溜儿都是从一而终下来的···
这能确切地回答这点~
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喜欢好多人,爱上一个人。
不成熟不对是还没过青春期去玩耍吧!发现更大的世界~
一个女人花不花心,要看那个男人够不够爱她。女人说的好只是表面的东西,内在的东西还是感觉。
没有什么比你直接告诉他 你想和别人上床 这件事更忠诚的了。
题主还很年轻,曾经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是异地恋,偶然认识了另外一个男生,跟他在一起特别开心,聊天到凌晨,然后刚开始那段时间脑子里全都是那个人,男盆友早就被抛到脑后面的. 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后来刚好工作调动换了一个地方,就再也没见面了,那种强烈的感觉也就慢慢淡化了,现在变成了比较好的朋友当时跟闺蜜说,如果我没有男朋友的话,我就跟他在一起了,也觉得自己这样很对不起男朋友,很坏女人..现在想想这只是当时的好感,虽然很喜欢,当时随着时间就会慢慢淡化,而爱却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浓厚,变得不可分可
本人男,之前有类似的情况。大一时追一个女生,其实也没怎么追,但到女生约我出去的时候我退却了,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好几次。我以为是因为自己惦记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个同学,但后来发现也不是这个原因,对她谈不上爱。大学也去接触了一点心理学,感觉是自己认知的原因,认知的缺失,既现实生活中认识不到是非轻重,和个人成长环境关系很大!
就像有人喜欢荷花一样,不可能因为喜欢荷花其实的花都不喜欢了吧。比如你喜欢着桃花,同时你也喜欢着玫瑰和薄雪草一样,这都不是喜欢或者说这都仅仅只是喜欢。当然也有人是因为没有找到真爱,在这之前这只是他的生活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稚子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