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 易感冒发烧怕冷 秋季如冬季冷水不能碰 偶...

怕冷,易感冒(一旦感冒一般首先为喉咙痛、鼻塞,如没..._感冒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怕冷,易感冒(一旦感冒一般首先为喉咙痛、鼻塞,如没...
来自:北京市 北京 浏览 4 次
提问时间:
回答数量:1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5043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这些症状可以通过找中医师调理吃中药治愈的。因为看中医得看舌头、把脉等,所以无法再这里给你开药吃的。适时起居,避风寒,适寒暑,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祝您健康!
TA帮助了1884人1、什么是“阳虚”症?
阳虚则寒: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阴虚则热:人体之阴气虚衰,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虚,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2、临床如何辨别是“阳虚”症呢?
感冒病为外邪时病,若体质素健,常可数日治愈。但亦有少数病人,由于心气夙虚,感邪较重,外邪乘袭于肺,稽留数日,旋即内舍于心,加之过用汗法,致使营不内守,随泄于外,汗愈泄而气愈乏,气愈乏而阳愈虚。如此,便会出现阳气暴脱证。这种由感冒“小恙 ”而酿成的阳亡证,古人早有论及。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多次告诫人们表证不可发汗太过,否则会致阳亡之变,并特设若干含有人参、干姜、附子的方剂,以备临证不时之需。清·吴澄在《不居集》中设有“外感致虚论”,指出“若体虚之人,感之而妄用汗、吐、下之法,重者当时受伤,变症甚速,轻者元气暗损,或迁延数日,亦必终归外损耳”。这里所说的“体虚”,是感冒病突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妄用汗法则是病情变化的诱因。医林俗语有“伤寒偏死下虚人,伤风亦有戴阳证”句。这里的“下虚”指元气不足,脉气无根,为病之本;“戴阳”是证候,为病之标。合言之,即外感热病,可因气虚不复,转而成为虚阳浮越的阳亡证。
“汗为心之液”。表证用汗法,虽是解表祛邪的治疗大法,但汗之太过,既耗心阴,又伤心阳。这时的大汗,是导致阳脱的主要原因。阳主生发,主温煦,为脏腑功能的动力。它在人身的作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由于心阳虚脱,加之邪毒内侵,进而损及肾阳,故呈现一派阳气衰败征象。四肢无阳气温养而见手足逆冷;卫气失固,腠理不密,阴液失却统摄,则见大汗淋漓;阳气虚衰故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两目失神之象;心肾阳气不足维系及血不养心则见心慌欲脱;阳气式微,难以推动血行,则气虚血瘀,故见舌紫暗;若有舌大苔滑,脉微欲绝,则为阳亡之兆。
3、“阳虚”的人有那些临床表现?
本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
主症:①先有感冒病寒热汗出症状;②继之,见心悸、胸闷、气急、汗多、畏寒、脉数或见结代;③大汗淋漓,手足逆冷,面色苍白,两目失神,心慌欲脱,恶寒蜷卧。
次症:咳嗽,胸痛,或见大便自遗,语声低怯,但神清。
舌脉:舌体肥大,质紫暗,苔灰白滑润;脉沉微细数,似有似无。
具备主症①、②、③三项,或①、③两项,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确诊为阳气暴脱证。若见主症①、②两项,或见主症①兼见次症及舌象,脉细数者,应视为阳气将脱的先兆。
4、“阳虚”感冒中医如何治疗?
【出处】《医方类聚》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 防风 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5、我的经验方
加减玉屏风汤:黄芪30 克、白术20、防风12克;
【加减】 ①气虚加党参30克(或西洋参10克) ; ②肢冷加熟附子10克 桂枝10克;③头痛加白芷12克 川芎12克;④血压低加党参30克 黄精20克 ;⑤血虚加当归12克 ;炒白芍12克;过敏性鼻炎加苍耳子12克、辛荑花12克 细辛6克;
6、我用“玉屏风汤”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玉屏风散的意思的给体质虚弱者加了一面“挡风(风邪)墙”。体弱者预防感冒的“屏风”
  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先服汤剂,后服散剂。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玉屏风散取名十分贴切形象,“玉”者,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屏风”,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散”表示该药为散剂,就是将药物研磨成粉后均匀混合而成。“玉屏风散”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的体内加了一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
玉屏风散是由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等药物组成。黄芪是补气固表的良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止汗等功效,白术健脾补气,用于脾虚自汗等症。防风能祛风解表,适用于外感风邪,浮小麦能收敛止汗,由以上这些中药组成的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老年人,幼儿、营养不良及慢性病人表虚的感冒。亦可与其它治疗感冒药配伍合用,治疗表虚感冒所引起的身懒、气虚、自汗咳嗽、心悸、疲乏无力等症。
  只有三味药物,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7、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
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四肢发凉、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8、如何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20克 白术20克防风10克,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9、怎样使用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主要是用来治疗表虚感冒的。在临床上,当一些年老、体弱的人或患有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因长期患病而使机体过度衰弱的人,患有感冒时应用的,这种感冒常属表虚(阳虚)感冒。此时,若服用一般治疗感冒的药物如葱豉汤、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治疗,常不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如果改服玉屏风散就会药到病除。
例方:黄芪30 克、党参30克 、白术20、防风12克 、熟附子10克 、桂枝10克 、炒白芍12克;甘草6克。(附子用开水先煎40分钟,后下其他药)
水煎服,连服五剂。后改为散剂,可常服用。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当前位置: &
秋冬季易感冒怎么办?分享治疗小妙招
导读: 感冒后流鼻涕,总不能一直用纸巾擦吧,擦来擦去的鼻子都红了会很疼,那么有什么办法缓解下呢……
找一个纸杯,里面倒满开水,用手捂住杯口,用鼻子吸蒸汽,要做5到8分钟,直到杯子里的水感觉不热了。原理就是用水里的蒸气来杀灭鼻子里的细菌。每天这样做六到八次,最多两天肯定好。多喝温水(白开水),熬一点姜汤喝,不要急着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晚上洗脚习惯改为泡脚,时间约为30分钟,这样能去除身体的寒气,使阴寒散去。泡脚后睡觉会更香,第二天起来病就好啦。若是这样还不见好,买一点感冒便宜的吃,不要买好药,没用的,不能使自己对药物具有依赖性。多吃点大葱,大蒜之类的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相关文章推荐
989节气养生标签: 腹泻,感冒8012冬季养生标签: 冬季,提高免疫力,怎么办,感冒938儿童标签: 春季,宝宝,怎么办,感冒3605保健按摩标签: 冬季,怎么办,感冒1763保健按摩标签: 春季,秘方,感冒6026食疗养生标签: 食物,吃什么,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10052食疗养生标签: 头痛,感冒,怎么办29603食疗养生标签: 食物,吃什么,喉咙痛,感冒,喉咙2641夏季养生标签: 感冒,怎么办851养生心得标签: 食物,防感冒,感冒7949食疗养生标签: 止咳,润肺,冬季,吃什么,咳嗽1280食疗养生标签: 咳嗽,萝卜,冬季,冰糖,宝宝3035食疗养生标签: 咳嗽,肺热,治疗,春季4099食疗养生标签: 吃什么好得快,咳嗽,感冒6416药膳养生标签: 吃什么好得快,咳嗽4777食疗养生标签: 冬季,吃什么好得快,咳嗽638儿童标签: 咳嗽,怎么办998儿童标签: 什么原因,怎么办,咳嗽18969养生心得标签: 咳嗽,怎么办605儿童标签: 什么原因,注意什么,咳嗽,哮喘,小孩3928白领标签: 小妙招,防辐射4027女性标签: 丰胸,小妙招2256养生减肥标签: 冬季,小妙招19062美容养生标签: 小妙招740夏季养生标签: 皮炎,预防,小妙招1435美容养生标签: 嘴唇,冬季,起泡,小妙招,怎么办2050冬季养生标签: 小妙招,酸奶,鼻,感冒21320美容养生标签: 护肤,秘诀,小妙招13182春季养生标签: 春天,小妙招,怎么办3971夏季养生标签: 养生,小妙招936中老年标签: 老人,怎么办2494美容养生标签: 长痘痘,怎么办1551夏季养生标签: 便秘,怎么办628保健按摩标签: 感冒,冬季,治疗,怎么办3606冬季养生标签: 冬天,驱寒,暖身,怎么办643儿童标签: 腹泻,茶,春季,宝宝,怎么办8017食疗养生标签: 偏方,怎么办535穴位养生标签: 夏天出汗,如何止汗,按哪些穴位可以止汗954养生心得标签: 秋冬季,脱发,醋484食疗养生标签: 秋冬季,食物,吃什么,御寒6682食疗养生标签: 海鲜,秋冬季,吃什么1051美容养生标签: 秋冬季,皮肤,保湿10238秋季养生标签: 秋冬季,怎么办,肝火旺701儿童标签: 宝宝,秋冬季,止咳,咳嗽,方法3668养生食谱标签: 小米,秋冬季,养生,小米粥2667秋季养生标签: 红豆,秋冬季,功效,食谱,作用2126节气养生标签: 秋冬1588男性标签: 男人,秋冬,上火320儿童标签: 秋冬,宝宝3001蔬菜水果标签: 减肥,消脂,秋冬,水果850食疗养生标签: 感冒,食物,怎么办,预防,秋冬1814蔬菜水果标签: 水果,吃什么水果,秋冬1269养生汤粥标签: 汤,养生,提高免疫力,秋冬1219蔬菜水果标签: 秋冬,水果1924养生汤粥标签: 汤,白萝卜,白萝卜汤,做法,秋冬,滋补1222针灸养生标签: 治疗1580养生食谱标签: 治疗,女性5046夏季养生标签: 腹泻,原因,治疗方法,怎么办,治疗1628保健按摩标签: 落枕,治疗,怎么办1486保健按摩标签: 肩膀,治疗方法,怎么回事,治疗2300保健按摩标签: 治疗,疾病495儿童标签: 拉肚子,方法,怎么办,治疗,新生儿3302女性标签: 治疗,尿路感染,怎么办,女性
感冒/咳嗽食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冒发烧怕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