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序列艾滋治疗新进展的新进展有些什么?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38|回复: 0
编 者 按   国际微笑行动组织(Operation Smile Internation简称OSI)于1982年由美国整形外科医生组建,是一个非盈利性国际民间福利机构。其经费多由国际慈善机构筹集,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颌面部畸形的孩子或年轻人消除残疾,使之恢复微笑。微笑列车(The Smile Train)是该行动的主要实施者,帮助先天性唇腭裂儿童,从三方面着手:①通过当地的合作者,致力解决唇腭裂修复问题;②为医生提供免费培训,为贫困儿童提供免费手术;③研究治疗和预防唇腭裂的办法。达到其最终目标:消除唇腭裂,让微笑在所有儿童的脸上自由绽放。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中华慈善总会及中国医学基金会,在美国"微笑列车"的赞助下,于日~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了"第一届微笑列车国际唇腭裂治疗学术研讨会",到会各地代表1300余人,有31名国内外的专家就唇腭裂领域的基础研究、手术方法、序列治疗以及研究新进展等方面作了科研报告,并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本刊以往也十分关注这项美容医学的工作,认为此项行动的开展尚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的许多课题。为此,我们在期就曾刊登了汕头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刘国华教授等两次参加此行动的报告,文题为:"唇腭裂集中手术修复357例临床总结"。现特开辟这一专栏,本期还邀请有关专家对唇腭裂治疗方面的问题作简要介绍与评述,同时将继续征集刊载这一专题来稿进行交流探讨。希望配合"微笑列车"的行驶,来总结和进一步推动我国有关唇腭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加大帮助贫困地区的唇腭裂患儿行动的力度;也使我国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入到国际同行的行列,走向世界,以我们精湛的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颌面部畸形的患者服务。 刘建华   在第一届微笑列车国际唇腭裂治疗学术研讨会上,中外30多位学者作了内容丰富精彩的报告。展现了近年来国内外唇腭裂研究和序列治疗最先进的水平和成果。笔者应《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之约就会议中一些有关唇腭裂患者颌骨畸形及相关畸形的治疗方法加以简要介绍与评析。 1 唇腭裂患者的颌骨畸形情况   唇腭裂患者由于唇、腭和上颌骨连续性的中断,从而形成一系列的畸形和功能障碍。 1.1 单侧完全唇腭裂   上颌骨被裂隙分为健侧的大块和患侧的小块,受颊肌和异位附丽唇肌的收缩牵拉,健侧上颌前端向外旋转移位,患侧则内旋并后缩。患儿初生时这种颌骨位移已经存在但尚轻微,随着生长发育,旋转、后缩畸形愈加明显,唇腭裂也因舌的异常运动而增宽。唇裂修复后,唇的压力使两侧上颌骨都向中线塌陷,常出现切牙牙 合或前牙反牙 合。腭裂修复后,由于颌骨内在发育机制的障碍、手术创伤致腭瘢痕挛缩等因素造成上颌骨三维方向特别是前后方向和横向的发育障碍,严重者上颌显著后缩表现凹面畸形,上颌牙弓缩窄,前后牙均可呈反牙 合。 1.2 双侧完全唇腭裂   上颌骨被分裂为与鼻中隔相连成孤岛的前颌骨和两侧骨段。前颌受犁骨生长和舌运动向前上的压力的影响而向前方显著突出,前唇短小,鼻小柱更短甚至无鼻小柱。两侧上颌骨向内旋转和后缩,畸形随着生长发育会愈加明显。唇裂修复后,两侧上颌向中线塌陷,两侧牙槽突前端间距缩窄。腭裂修复后,上颌骨的变化与单侧裂类同,但前后向和横向发育障碍更显著,随着生长发育,凹面畸形、牙弓缩窄和前后牙反牙 合均更为严重。 2 牙槽突复位鼻畸形矫治器的应用   单侧唇裂修复后患侧鼻小柱短、鼻翼塌陷,需二期修复;双侧唇裂前颌突出者,唇裂修复或需后退前颌或需两次修复,而鼻小柱短、鼻尖塌陷必须二期修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utting和Grayson作了很有价值的工作,分别报告了近年来在单双侧唇腭裂鼻一期修复手术前应用牙槽突复位鼻畸形矫治器(Nasoalveolar molding plate 即NAM)矫治鼻畸形的经验〔1,2,3〕,值得大家借鉴参考。 2.1 双侧唇裂的NAM包括牙槽硬腭的托板,其前端伸出两个突起;前缘向上伸出两个臂(Stent),臂最上端有相邻的两个分别向上、向前的圆钝突起小叶(lob)(图1)。新生患儿即可取模制作不带Stents的第一阶段矫治用的NAM,置入口内,用弹性橡胶带系于托板前端的两个突起颈部,再用外科胶带连接胶带向后外上方固定于面颊部,亦可牵于头帽上,使其固位并加力。进行第二阶段矫治时,在NAM的前上缘增加两个Stents,使其伸向两侧鼻孔,顶端小叶顶于鼻翼穹隆处,上前端小叶置于鼻孔最上方,恰使两小叶间的切迹位于鼻孔上内缘处。用一鞍状物内衬柔软材料置于鼻唇角处,两侧固定在Stents上。在前唇粘一弹性胶带向下固定在托板上。逐渐调正Stents和弹性牵引力。Stents对抗前唇的拉力易使鼻翼软骨及其内外角前移,使鼻小柱软组织扩展延长,同时前唇亦被牵拉伸长,鞍状物会使鼻唇角恢复。 A 侧面、横者为牙槽腭 托板,竖者为两Stents B 正面戴入口鼻内。胶带下牵前唇,鼻唇 角处之压迫带,其两端固定于Stents上。 图1 双侧唇裂牙槽高位鼻畸形矫治器 2.2 单侧唇裂的NAM,其牙槽硬腭托板的作用是内收健侧上颌牙槽突前部,诱导患侧牙槽突向前生长,以达到排齐牙槽突缩窄牙槽裂的目的。对此只需一个Stents来扩展患侧鼻小柱,同时用一胶带拉拢唇裂两侧唇组织使唇裂变窄。约3月龄时,牙槽突一般可排列整齐,牙槽裂只留缝隙;唇裂隙变窄,甚至达到唇粘连的效果(Nonsurgical lip adhesion);鼻小柱延长,鼻底塌陷矫正,使鼻畸形在三维方向均得到矫正。这时行唇裂、鼻畸形一期修复,同时用粘骨膜关闭牙槽裂,可达满意疗效。 3 牵引成骨延长硬腭   Carls和Jackson等统计,腭裂腭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为4.5%~39%,另外还有无明显结构异常的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症患者。为了对这类情况进行治疗探索,他们设计了一个新的牵引成骨延长成年狗硬腭的动物实验的方法〔4,5〕,在硬腭处翻粘骨膜瓣至其后缘,保护血管神经束,安置钛钉标志,截骨(图2),缝回腭瓣,安置骨牵引器。   延迟期,预实验狗延迟4天牵引,造成腭瓣撕裂;一只预备实验狗延迟18天,结果骨愈合牵引失败,故其他实验狗该期为10天~12天。牵引期:每日1~2次,每次0.25mm~0.5mm;一只狗5日后,每日2次,每次0.5mm~0.75mm,牵引达8mm时牵引器松动,停止牵引。故一般牵引达8mm时停止拉长牵引。稳定期:保持牵引器5周~8周。随后进行临床、CT和组织学研究。CT显示牵引保持1月,骨隙前后缘开始出现成骨;2月,50%者骨间隙变得模糊;5月骨间隙基本骨化;7月完全骨化。结果硬腭截骨段后退延长6mm~8mm,软腭亦得到延长,牙牙 合关系无变化。
  该作者在讨论中认为,如果给患者用此法治疗,截骨线视情况作或不作板间劈开(图3);牵引器可用牙支撑。 图2 狗之硬腭截骨线 图3 可用于人的硬腭截骨线 4 骨缝牵张成骨修复腭裂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常规的腭裂修复术后继发的牙牙 合面发育畸形和语言不良一直是未能根本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柳春明、宋儒耀、宋业光等教授于1995年创新了骨缝牵张成骨修复腭裂的实验研究〔6,7〕。1998年研制出新型修复矫治器已应用于临床。 4.1 腭上颌缝牵张成骨关闭硬腭后部裂隙的实验研究   用镍钛合金丝(NiTi-SMA)制成环形骨缝牵张器,将其安置在用手术方法形成的狗的8mm宽的硬腭裂隙两侧腭骨水平板上,进行牵张成骨,作临床、组织学、电镜、干骨测量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牵张力的不同,裂隙分别在5天、8天、13天~14天完全闭合并在中线自行愈合;头颅干骨表明所有实验狗两侧腭骨水平板在中线骨性愈合。唯一的问题是牵张可导致后面宽度和腭骨段呼吸道宽度发育不足。 4.2 腭横缝牵张成骨延长硬腭、前移上颌   柳春明、宋儒耀等教授又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8〕。实验组8周龄犬6只。安置NiTi-SMA弓形缝牵张器于一侧腭横缝前后方已制备的骨孔内,行单侧腭牵张成骨。牵张弓完全复原后换成弓形保持器,维持8周后去除。临床、X线、组织学和干骨标本研究表明:采用此法后牵张侧前磨牙较对侧平均前移4.8mm,硬腭后缘后移3mm~5mm。结论:腭横缝牵张可以造成永久性腭骨后退和上颌前移。   在牵张过程中曾出现前颌部向前上方旋转、前牙牙 合情况,后渐复颌部向前上方旋转、前牙开牙 合情况,后渐复原。笔者曾采用牙支撑螺旋型扩张器牵张开腭中缝时亦发现两侧牙弓轻度外旋现象〔9〕,此因上颌内侧未截骨所致,后亦渐复原,不影响总体疗效。 4.3 骨缝牵张成骨修复腭裂的临床初步报告   笔者于1998年用NiTi-SMA圆丝首创设计制作了兼有同时闭硬腭裂和前移上颌骨功能的新型腭裂修复矫形器,并应用于1岁~6岁有硬腭裂患儿的治疗。一期手术:在腭骨水平板两侧Ⅲ-Ⅲ连线上两侧上颌骨腭突,各钻骨孔安置矫形器牵张。待腭两侧裂缘相互靠近时行二期腭裂修复术,封闭硬腭缝隙和常规缝合软腭。认为此法直接增加腭的长度,缩小咽腔距离;使后退的上颌骨前移;避免了瘢痕挛缩对上颌骨生长的限制,有利其正常发育。 5 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后缩凹面畸形的治疗   国内外学者均采用正颌外科方法。笔者采用常规上颌LefortⅠ型截骨,前徙上颌矫正畸形〔10〕。术中植骨并作坚固内固定,术前后均需正畸治疗。后行同期修复牙槽裂均获成功。   Turvey在会上报告了根据患者鼻旁及颧颊部凹陷情况和患者的美学需求,采用三种不同水平的上颌截骨〔11〕:   ①常规低位LefortⅠ型上颌截骨;   ②高位LefortⅠ型截骨,截骨线接近眶下孔;   ③改良高位截骨,即眶下孔下截骨线扩至颧骨体,然后再回到颧牙槽嵴常规截骨线水平后至上颌结节。   对伴有单侧或双侧牙槽裂者,同期行骨移植牙槽裂修复,疗效甚为满意。 5.2 牵引成骨法治疗唇腭裂术后上颌骨后缩畸形 常规正颌外科法治疗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常有两大难题:   ①上颌前徙幅度受腭手术后瘢痕影响,有时难以达到所需前徙位置,且术后易有不同程度复发;   ②上颌前徙牵拉软腭向前,又可能引起腭咽闭合不全。   此次会上McCarthy报告了他曾将此法应用于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治疗,使得下颌骨延长,取得满意疗效,从而将此技术引入颅颌面领域。该法可使上颌骨移动超过40mm。1992年~1995年只有口外牵引器。1996年以后有多种口内牵引器。此法可用于众多颅颌面骨畸形的治疗,有很广阔的前景。   王兴教授作了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后缩畸形的报告。采用高位台阶式LefortⅠ型截骨,双侧安置Martin公司下颌骨体牵引器。间隙期7天,牵引10天~15天,稳定期4个月。为3例患者作了治疗,上颌前徙10mm~15mm,骨间隙有致密新骨生成。随访23个月,未见复发和腭咽闭合不全加重,疗效满意,在上颌前徙的同时颌周软组织也逐渐被延长,因此基本解决了上述两大难题,为这类畸形的治疗开拓了更优良的方法。   会议上还有牙槽裂修复、牙牙 合、颌畸形正畸治疗等项报告亦很精彩,可作专文介绍。 刘建华,1958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医疗系,现为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唇腭裂及正颌外科的临床研究为其专长。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作访问学者时,加入美国腭唇颅面学会,为国际会员。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4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者单位:刘建华(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参考文献 1,Cutting C,Grayson B;Brecht L et al.Presurgical Columellar Elongation and Primary Retrograde Nasal Reconsfruction in One-stage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Nose Repair.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Journal,~639 2,Maull D,Grayson B:Cutting C 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Naoalveolar on Tlree-Dimensional Nasal shape in Unilateral Clefts. The cleft palate-Craniofacial journal,1999;vol36(5):391~397 3,Grayson B;Santiago P;Brecht L,Cutting C Prea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 in l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The cleft palate-Craniofacial journal,1999;vol,36(6):486~498 4,Carls F;Jackson I,Topf J: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lengthening of the Hard Palate:Part I.A Pocsible New Treatment Concept for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Plast Reconstr surg,5 5,Carls F,Sahiipbach.P,Sailer H,and Jackson I: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Lengthening of the Hard Palate:Part Ⅱ.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Hard and Soft palate after Distraction.Plast,Reconsfr Surg,8 6,柳春明,宋儒耀,宋业光.腭骨外侧缝牵张成骨闭合硬腭后部裂(动物实验研究).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2~195
7,柳春明,宋儒耀,宋业光.腭横缝牵张成骨延长硬腭的实验研究.):276~279 8,柳春明,宋儒耀,宋业光.腭横缝牵张环上颌缝组织学研究.):329~331 9,刘建华,叶湘玉.上颌骨骨皮质切开快速腭扩大的临床应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42~43 10,文抑西,刘建华,叶湘玉.唇腭裂术后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47~248 11,Turvey T Vig K and Fonseca R: Maxillary Advancement and Contouring in the Presence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Facial Clefts and Craniosynostosis-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W.B.Saunders company,1996;chpt 20:441-503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 正文
唇腭裂序列治疗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唇是较常见的口腔颌面畸形,发生率较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的治疗,已不再是简单的手术修复裂隙,它包括一系列的涉及容貌、解剖、功能、心理及患者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康复。目前已逐渐形成共识。简单的说,唇腭裂患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生长发育的每一阶段,会表现其相应的形态、生理、心理等缺陷。唇腭裂序列治疗(the cleft lip and palate team approach)就是由多学科专家(team memeber)参与,在患者恰当的年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其进行全面治疗的一个完善的实施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治疗程序。组成team的多学科专家包括颌面外科、儿科、口腔正畸科、口腔内科、整形外科、口腔修复科、耳鼻喉科、正颌外科医师、语音病理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美容医学专家,以及社会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等。这一概念出现在国内是在90年代初。整形外科张林在我国,由于经济及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能够提供和接受完整序列治疗的医院和患者还很有限,但此概念已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和逐步努力实现。它从患者到亲属,从临床到社会包括很多内容,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理解来协作完成。最主要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外科治疗、矫形与正畸治疗、语音治疗、中耳疾患及听力减退的治疗、牙体病及的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七个方面。小儿是怎么治疗的?在患儿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并有条件配合复诊时,建议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在出生后1月内进行鼻模支撑器的早期矫治,同时配戴腭护板,以利于患儿进食,减轻畸形程度,对条件进行术前正畸的患儿家长可实施唇粘连术,但术前应告之患儿家属唇粘连术后有较高的复裂率,在其充分理解和同意的基础后考虑实施唇粘连手术的治疗。小儿唇裂是怎么治疗的?关于小儿唇裂的治疗一般认为单侧唇裂在六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唇裂的治疗,也应该注意一些允许手术的条件: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明显,无,局部及周围组织无。在手术方式上,按照唇鼻腭联合进行整复的观点,对伴有完全性腭裂的唇裂患儿在唇裂整复术同期进行硬腭裂犁骨瓣修复术。在不影响患侧唇峰旋转下降的条件下,术式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瓣的设计和应用。术中应以口轮匝肌的功能性重建为恢复口鼻唇形态的重要基础,但也应注意预防不必要或过度的解剖分离操作。
(责任编辑:陆伟祥 )
相关推荐: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
晚餐是一日三餐中的最后一餐,作为忙碌的都市人通常晚餐也是吃得最认真...
[]打耳洞怎样才能不发炎?
[]吃饭时生气患胃癌几率大 高盐饮食增加胃癌风险
[]河北艾滋女孩重返校园 社会恐艾有两大原因唇腭裂序列治疗
&&&&&&&&有关唇腭裂畸形的治疗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举世公认,唇裂修复术的鼻祖是中国晋代(公元316年)的一位名医。传统的唇腭裂治疗模式为单一的外科手术。经过千余年漫长的历史,尽管手术方法不断地被改进和完善,但理想的功能恢复(尤其是语音功能的恢复)、手术对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等问题仍然是至今为止尚未圆满解决而使学者们感到困惑的主要难题。 &&&&&& 唇腭裂治疗的现代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手术修复,而是形成了恢复正常解剖生理功能的,包括矫形-外科-正畸-语音的立体的治疗模式。唇腭裂序列治疗(the cleft lip and palate team approach)正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和根据这一模式提出的概念。&&&&& 所谓序列治疗,就是从患者出生到长大成人,随着生长发育的每一阶段,治疗其相应的形态、生理、心理缺陷。也就是要在治疗的最佳时期,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得到最良好的结果,形成程序化。简言之,唇腭裂序列治疗就是由多学科专家(team member)参与,在患者恰当的年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唇腭裂患者进行全面治疗的一个完善的实施系统。&&&&& 组成Team的多学科专家包括颌面外科医师、儿科医师、口腔正畸科医师、口腔内科医师、整形外科医师、口腔修复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正颌外科医师、语音病理学专家、医学影像学家、护理学专家、遗传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美容医学专家,以及社会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等。
起源与发展
&&&&& 1948年,挪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唇腭裂Team,即Oslo Team。首次强调了唇腭裂治疗的中心化、规范化、多元化、序列化、长期性和连续性,并制定了Oslo唇腭裂序列治疗计划,从而拉开了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序幕。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种有多学科参与的唇腭裂TEAM在各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如瑞士、丹麦、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 Team成员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增减,但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口腔正畸科医师、牙科医师、儿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及语音病理学家构成了Team的基本成员。&&&&& 治疗程序又因各家学术观点不同有所差异,如Toronto Team强调术前矫形治疗;Iowa Team是选择性地进行术前矫形治疗;而Oslo Team则不主张作术前矫形治疗。手术年龄和术式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治疗计划时间表(time table)是按不同患者的畸形情况和具体要求而个别制定的,这是实施治疗的具体方案。&&&&& Team的主要工作是针对每例唇腭裂患者,组织Team成员集体会诊讨论,制定出适合该患者的治疗计划及其具体的实施时间表,各成员按时担负本专业内容的治疗工作,相互有机联系,贯穿始终。&&&&& 美国学者Cook和Pirruccello对Team特点作了如下总结:&&&&& ①唇腭裂患儿的双亲常有一种模糊的负罪感和焦虑的心态,Team可给他们一个孩子未来治疗效果的标准答案,一旦他们明白通过Team的序列治疗可恢复其正常容貌和生理功能时,他们便可全身心地与医生合作,为治疗创造条件。&&&&& ②Team可为各学科间的专家合作创造条件,以避免治疗时间、次数、内容上的重复和干扰。&&&&& ③Team可提高服务效率,如此多的治疗内容,如果让患者逐个去请每个专家诊治,这种时间、精力上的负担往往是不可能承受的,通过Team召集专家一起讨论协商以及会诊并为患者安排好治疗计划时间表,不仅可减轻患者的负担,而且可协调专家间的不同观点,提高服务效率。&&&&& ④对于多学科专家参与的评估、治疗、随访、疗效评定等临床资料,只有Team才可能完整收集并总结,这是任何其他单项专科均无法完成的工作,这些客观的经验总结可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⑤任何医学专家,无论他接受过何等层次的教育,目标都是不断地提高,拓宽专业水平和技能,Team成员相互间的合作与接触,其实质也是相互间的学习过程。&&&&&& Team概念出现在中国是在90年代初。1990年,王光和教授在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会议上首次作了题为“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的报告。1993年,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组在大连组织召开了以唇腭裂序列治疗为中心议题的专题研讨会,同时,成立了全国唇腭裂协作组。在此期间,北京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湖北医科大学相继组建了唇腭裂Team。迄今,唇腭裂序列治疗在中国已初步形成规模。
&&&&& 唇腭裂序列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治疗程序。其治疗目的已不单纯是通过外科手段封闭裂隙,而是包括容貌、解剖、功能、心理及患者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康复。 &&&&& 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Team做为其组织形式对序列治疗的实施进行全面管理。&&&&& ②Team成员应包括颌面外科医师、儿科医师、口腔正畸科医师、牙科医师、整形外科医师、口腔修复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正颌外科医师、语音病理学家、医学影像学家、护理学专家、遗传学专家、心理学专家以及社会和公共卫生工作者。&&&&&& ③建立恰当而合理的序列治疗程序。&&&&&& ④尽早地建立患儿-家长与Team的联系,最好是当患儿一出生便建立这种联系。最初接诊的儿科医师和护理学家应做为Team成员对患儿的营养、发育、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⑤组织全体Team成员对每例患儿进行集体会诊,并与患儿家长一起根据患儿畸形情况、全身健状况以及患儿家庭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生活环境、卫生保健条件和患儿家长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序列治疗内容、程序和时间表。各专业学科的评估应按计划一次或多次的进行。&&&&& ⑥各Team成员按每个病人的治疗时间表准时完成本专业内容的治疗工作。治疗内容可在整个序列治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当患者懂事后,也应参与有关治疗的讨论,协助修正治疗方案。&&&&& ⑦制定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按时进行各专科评定、专项评定、阶段性评定和最终评定。⑧Team应对患者的全部唇腭裂序列治疗文件,包括病历、治疗计划、像片、模型、医学影像资料、录相带、录音带等进行管理。
唇腭裂序列治疗从形态到功能,从裂到由裂引起的诸多并发症,从患者到亲属,从临床到社会包括很多内容,但最主要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外科治疗、矫形与正畸治疗、语音治疗、中耳疾患及听力减退的治疗、牙体病及牙周病的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七个方面。1、外科治疗(1)唇裂 唇裂是这一先天畸形中最直观的缺陷,手术是修复唇裂畸形的必须手段。唇裂的施术时间多在患儿出生后3~6个月之间进行,但也有人提出在新生儿期早期施术。早期施术的理由是患儿由母体内携带来的免疫能力高,手术瘢痕小。Marsh明确指出,唇裂修复术最佳时间的现代观点是出生后1~3周。另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唇裂施术时间的“四10原则(the rule of tens)”。目前认为单侧唇裂出生后3个月,双侧唇裂出生后6个月施术较理想。Millard氏旋转推进法和Tennison氏下三角瓣法是最常用的唇裂手术方法。(2)腭裂 腭裂手术的目的是关闭裂隙,恢复说话必需的腭部正常的解剖结构。早期手术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然而却可理想地恢复其语音功能;晚期手术影响发育较少,但语音效果尚不理想。目前较普遍的观点是,恢复语音功能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手术造成的颌骨畸形还可通过正畸和正颌治疗来矫正,因此,主张在出生后18个月,语音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之前施行腭裂手术。&(3)牙槽突裂 牙槽突裂手术是植骨和龈瓣修复裂隙的结合,施术年龄一般在8~10岁,目的是:①恢复牙槽突的连续性。②使恒牙在正常位置萌出。③消除唇部及鼻翼基部的塌陷畸形。④封闭口-鼻腔瘘。(4)唇裂鼻畸形 唇裂鼻畸形的整复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因为早期手术对鼻翼软骨及骨膜的损伤可影响鼻的发育,导致生长障碍和扭曲畸形。因此,手术时间应推迟到16~18岁鼻发育完成之后进行。也有学者推崇在早期唇裂修复术时同期矫正。(5)颌骨畸形的矫治 正颌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发育的颌骨,以改善患者容貌,手术一般在16~18岁左右进行,但同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
评价该词条: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237号 (430079)& 电话: 027-(咨询)/(投诉)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湖北省口腔医院鄂ICP备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护理体会.pdf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维普资讯 http://广东医学
卷第 期. , . 。
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护理体会木
杨翠萍 林炎坤 劳伟华 葛午平 俞刚 朱小春 肖尚杰 洪淳 金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广州
【摘要】 目的 探讨唇腭裂序列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专科护理。方法 对
例唇腭裂在气管全麻下进行
唇腭裂修补术,唇裂采用弧形修补法或改良
法,腭裂采用兰氏修复法或双瓣修补法,并对围手术期及术
后序列治疗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诊 个月至 年,愈合良好,手术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绝大多数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均正常发展,取得了理想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效果。结论 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针对
患儿所处的不同时期,护理有着不同的特点,而有效的专科护理,能更好保证唇腭裂患儿的医疗安全和整复质量,
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唇腭裂 序列治疗 护理
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中国其发 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为孩子出生后的
生率为 . ‰ ,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面部形态、 喂养等做好相关的准备。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唇腭裂序
结构及功能障碍,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精神和心理上 列治疗的治疗次序及治疗时机。
的巨大创伤。目前对唇腭裂最有效的治疗就是以外科
、 产后护理 此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会
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 。目前护
患儿家属如何有效地喂养患儿,保证患儿得到充分的
理学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
营养供给,以最佳的体质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视。随着唇腭裂序列治疗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唇
唇腭裂幼儿的喂养较一般孩子困难,①由于患儿
腭裂的护理也相应拓展。我院自从年开展唇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治疗新进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