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没有自信心信心 没目标

如何克服毫无意义的自卑和负面情绪,重新树立自信?
本人男,17岁,高中生,在某二线城市重点中学读书。在平时有些慢热,不是很敢和别人说话打交道。说话的时候容易舌头打结,自我感觉气场不足。本人家境不错,成绩不差(高考不出意外c9),外貌尚可,知识面比较广。在很多长辈口中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有很多人开玩笑叫我女婿。但是在同龄人面前还是觉得自己很糟糕,自己很卑微。但是就是不知道这种不自信是如何而来。具体表现是说话时舌头打结,在众人面前说话极度紧张,放不开,气场不足。而且就是在各方面都不如我的人面前,我还是会觉得自卑。我该如何克服似乎完全不应该出现在我身上的不自信?
按投票排序
大家已经就自卑问题谈了很多,我想重点谈谈如何看待和解决题主的舌头打结,气场不足的问题。在最后我们再来讨论题主的自卑问题。题主可曾看过电影《国王的演讲》?推荐你看一下。电影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克服口吃的过程。当然,题主的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口吃的程度,只是有一定的社交焦虑问题。但其中有一个场景很能说明题主气场不足的问题。乔治六世登基是由于自己的哥哥爱德华八世退位,退位的原因即是因为哥哥不爱江山爱美人,迷上了辛普森夫人。哥哥迷恋辛普森夫人而不顾王位赋予他的责任,这让还是当时还是约克郡公爵的乔治六世非常气愤,他在口吃治疗室里大骂辛普森夫人是贱人、妓女等等等等,语言犀利,气势充沛,且异常流利。这与他平常口吃的尴尬形象判若两人。他的治疗师评价说,看这正是你的另一面,这正是你的shadow。什么意思呢?虽然乔治六世平常看起来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但实际上这只是表象,他的内心隐藏着另一个自我。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口吃的人其实有非常强的言语攻击性,他们口吃是因为需要压抑这种过于强烈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不为他们的环境所容,比如如果他们表达攻击性,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们必须压抑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口吃的症状。口吃是极端情况,再来说说气场不足的情况。我有个同学,一直都有社交焦虑的倾向,表现在在人前容易尴尬害羞,不知该说什么好,很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基本就是题主所说的气场不足的情况。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参加学校辩论队的辩论大赛时,表现的自信满满,气场强大,言辞犀利,句句话都直中辩论对手的逻辑缺陷,简直与平时羞涩忸怩的形象判若两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实际上,很多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气场不足的人,并不是真的气场不足,而是必须掩饰、压抑自己的shadow,那个攻击性强烈、言辞犀利,招招打在别人靶心上的自己。他们不是气场不足,而是气场过强,因而必须压抑自己。只有在允许他们表达攻击性的场合,他们真实的自我才得以显现,压抑解除,强大的气场得以释放。回溯气场不足的人的成长经历,他们在小时候经常是一些脾气并不怎么温和的小孩子,容易发脾气,具有犀利的攻击性;或者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不允许他们表达攻击性,只允许他们呈现那个温和甚至有些憋屈的自己,一旦表达攻击性,或者态度强硬就会受到负面的评价、奚落或者是严厉的惩罚。长此以往,他们真的被培养、塑造的气场不足了。我想,同样的情况,很可能也发生在题主的身上。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题主所说的自卑,其实,自卑正是一种攻击性指向自身的表现。因为在成长的环境中,这种攻击性没有得到包容和转化,因此必然要找寻一个出口,在许多家庭中,这种出口就来自于孩子自己。父母和家人会肯定孩子的温顺谦卑,而对孩子表达攻击性、自我张扬的部分加以批评和惩罚,久而久之,父母的批评加上孩子无处发泄的攻击性,都指向了孩子自身,成为了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认的倾向,自卑因而产生。实际上,攻击性并非洪水猛兽,一个人需要确立自我,维护自我边界,竞争和取得成就,都要在象征的层面运用自身升华的攻击性。题主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人,自身的攻击性也是功不可没。但是,人际层面如何表达攻击性,增强气场,而又不伤及他人和自身,就是题主需要学习的一个课题了。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象征层面,或者说升华的攻击性。比如,竞争取得成就,就是一种升华的攻击性,在辩论的时候,言辞犀利的击败对手,就是一种升华的攻击性。这种方式是能够被社会和他人所允许的。同样,在人际层面,温和而坚定的拒绝他人,气场强大或张扬的呈现自我,表现出自信,也是一种升华的攻击性。题主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以一种象征的、升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攻击性,也不用自我贬低和自我攻击的方式来表达攻击性。在这样的过程中,自信会得以增强,自卑感也会逐渐消除。原理是这样,但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同样要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解决,如果题主感到一个人解决有困难,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在心理咨询的安全环境中,练习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而得到接纳和包容,增强自我肯定,进行自我决断训练,减少对自我的攻击和贬低行为,学习以升华象征的方式表达自我而获得接纳和肯定,久而久之,自信和气场就会得以增强了。
开篇点题:个体尊严与个人价值无关个体尊严与个人价值无关个体尊严与个人价值无关---------------------------------------------------------------------------------------------------------根据个人经历来看,你优秀的成绩和你糟糕的人格,极有可能都是家教的产物。小时候,多数是母亲带我,父亲很忙。母亲和父亲完全是两种人格父亲性格里带有一种坚韧和倔强,虽然外表文静谦和但是毫不懦弱。而母亲恰好相反,她性格里的软弱和她脆弱的自尊时常发生矛盾,每当此时她就会大发牢骚,有时动怒,我一直不明白她这么多愤怒为何在那些对她不善的人面前不去释放反而对着自己的家人发怒,后来我明白了,她不敢罢了。她总把自己尊严的缺失所引起的懦弱,定义为善良我妈妈常说,自己是好人,好人就是会被欺负她这种自卑,懦弱,敏感的性格完美的复制给了我。我从小成绩并不差,但是她从来不会给我正面反馈,不管我考到多好,她总有打击我的理由。我考80,差评,被骂,我考90,一皱眉,哪写错了,是不是没听课或者粗心大意,我考满分,我妈问,班里一共多少个满分的,是不是只有几个人没有满分。她常说的一句话:骄傲令人自满。她还常说一句话:妈妈不会夸你,因为我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于是,我性格里充满了千方百计试图取悦她的奴性,到我高三的时候母亲会时常鼓励我给我减轻压力,但我觉得她的鼓励是在讽刺我。她自己常说: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都是非常民主的人。的确很多事情她们会把决定权交给我,甚至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但是我想说:你们千方百计帮我精心构建价值的之前,已经剥夺了我的尊严他们的教育方式造成了我人格的缺陷,我人格的缺陷让我抑郁长达数年,抑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学业,最后,他们只问一句话:今天心情怎么样,学习效率高不高?他们的教育,在我潜意识里根植下一个观念:价值决定尊严河北省的应试教育不过是在我的家教的基础上雪上加霜罢了。尊严,是仅次于温饱的最高需求当一个人尊严缺失的时候,他一切行为的深层动机,都是构建尊严。人对于尊严的渴求就像永动机。所以,我千方百计试图取悦别人所以,当别人没有给我正面回应的时候,我会惶恐,然后自闭,而遇到了正面回应却会怀疑对方是不是虚伪和敷衍。所以,当我被人肆意曲解然却依然不厌其烦的试图解释我人格中的懦弱,依赖,回避彰显的淋漓尽致。说白了,这他妈就是奴性。这种扭曲畸形的人格,让我畏惧亲密关系,回避责任。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孤独源于所谓的士大夫的清高,现在才明白,这不过是人格缺陷导致自己无力承担感情,无论友谊,还是恋爱。我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念头,就是我只有做到了自己想象中的完美,才能摆脱自卑。甚至会在心里嘲笑那些自信而快乐的人,认为他们全是傻逼,你们没有我牛逼,凭什么比我开心但是人格所致的抑郁让我一事无成,我变得绝望而无力。而这个时候,我的母亲依然在和我说,你抑郁就是因为你学习不好,你什么时候把学习弄好自然就不会抑郁了。后来,我开始抗拒和他们交流。每次问到,只回答一句,心情不错,效率还好。他们认为我抑郁的根源来自世俗认同的失败,所以解决抑郁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抑郁带来的包袱奋发努力。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照做的,但是收效甚微。我也痛恨自己,为什么每当抑郁就无法学习,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行为完全独立于自己的情绪。万般心绪,一言难尽庆幸的是,我已经痊愈,就在最近。一个建议:暴力美学可以帮助人构建自尊。推荐片目:《发条橙》《搏击俱乐部》ps: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剥夺人的个体尊严,把人同质化为一个集体属性,灌输以『价值决定尊严』的谬论,以追求尊严的本性作为驱动力来追求集体价值最大化。每年高考完之后,校门口贴的光荣榜上无非几句话:多少个重点,多少个一本,然后把前几名挂上来。我不止一次痛恨这种教育,但是经常被人认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认为我不过是一个体制淘汰品的自怨自艾。我妈妈也说,没有高考,你什么都不是,只有高考能做到尽可能公平。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以磨灭个体尊严为代价来追求世俗价值,更不应该以价值高低来决定一个人的尊严。当然,这种现象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产物,被这个制度所约束的人,制度的执行者,包括制度的制订者,都是环境与历史的牺牲品。每个人或许都能清醒的意识到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但个体的力量在历史的车轮面前太过渺小,于是顺从或者沉默。记得有一个高中语文教师说过一句话:『我们都是千古罪人』。这种发自肺腑的自省让我一度热泪盈眶。我们这一代人,尽管解决了战乱温饱,但是新的问题依然严峻。
看了楼主的提问,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所以我想写点什么,帮助下楼主。场外话:下面可以说是我看过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的感受,也可以说是读后感,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分析,希望能都你有些启发。PS:我的专业不是心理学,只是对心理学有着很强烈的兴趣。如果说错了,见谅。高能预警:有些观点可能会无法接受,但是也请你看完,如果可以,请一定要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首先先来谈谈自卑感和自卑情结Q: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有什么区别?A:自卑感是因为我们无法满足现状的状态,主观上,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差评”
而自卑情结就是拿自卑感当做借口,不想进步,不想改变。(这里解释下,每个人都有自卑感,都有对自己生活状态不满意的时候,所有有自卑感不是坏事。但是自卑情结就不同,我是坚决抵制的)接下来进一步解释,首先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那有了自卑感,人会怎么做?两种选择A.学习,进步,弥补不足B.不作为,找借口(这就是自卑情结)所以现在回去上面看看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现在你应该更能明白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的了。接下来说的就有点“高能”了,Q:因果论和目的论是什么?A:这个回答我结合你的问题。
如果用因果论来看你的问题,就是因为自卑,所以具体表现是说话时舌头打结,在众人面前说话极度紧张,放不开,气场不足。(引用问题原话) 但是这个分析是不对的。对于人际关系,我们要用目的论来分析。目的论:我们是为了某种“目的”。
我用目的论来分析下:你是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或者其他什么)这个目的,所以你会用上面这些问题(舌头打结,说话紧张等等)用来掩盖这个目的。然后把他归结为我是因为自卑,所以才这样。(再次出现啦,这里又是自卑情结)——————小小分割一下
上面是用目的论分析了,如果能接受目的论,下面我就讲讲用目的论分析后,怎么解决。我很喜欢《电锯惊魂》里的一句话:live or die,make your choice.make your choice. 由你自己做出选择,不是他人。举个栗子
以前我经常和我一个朋友出去打球,遇到一些技术不如自己的,我放的很开,可是遇到那些高手,我就只能在旁边打酱油,有机会也不敢出手,不敢投篮,不敢上篮。我朋友说我在害怕,我承认确实是。
用目的论来分析的话
就是我害怕输了背锅,所以宁愿不出手,这样输了我可以安慰自己,我只是没有机会出手罢了。
那怎么解决:
我放下了胜负这样的想法(这个目的),心里想的不是“这盘我们赢了”而是“这球配合不错”,“我今天手感很好”“刚才那个上篮晃过两个人,啊哈哈”。
心态的转变当然不是说我要改变就改变的,这其中的过程只能自己体会。你要运用目的论,分析自己,找出目的,然后自己解决。
更重要的,有勇气去改变。请你一定要看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以上
一个简单的方法。告诉别人你打算做的一件事。事情可以非常简单,比如,“我打算下班去吃烧烤”,但要做到两点,1,告诉别人。2,动手去做。可以从无关痛痒的事情开始,“我打算周末去看电影。”“我打算吃遍小区的煎饼果子,写篇评测。”“我打算养个仙人球。”直到不再抗拒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可以做些稍有挑战的事,“我打算游泳一千米。”“我打算考到XX认证。”“我打算做个关于XX的演示。”现在说了,做了,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习惯了别人的眼光,但心里还有一丝丝不情愿,总想把自己封起来,不让人看到。矫枉必过正,来说一些不大可能的事吧,“我要当网红!”“我要环游地球!”“我要在北京买房!”你可能做不到,别人可能笑一笑,但也不过如此。把自己裹紧,缩小,怕别人看到,怕别人笑话,却不知在别人的眼里,我们都是透明的,看得穿,却不在意。说你要说的话,做你要做的事,松开自己,从容面对。当然,这个办法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简单易行,即刻上手,换一换内容,就可以反复使用。说和做,是解决问题有效途径。说出来,做下去!
1.28现在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因为我自己意识到了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小时候顶着家里亲戚朋友强加的光环长大,光环是那么耀眼,耀眼的让我意识不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一回老家,”你家伢子真帅“”把姑娘带回家了没“”重一本,你看人家哥哥上重一本“”以后读了大学就找票儿了“。。。。褒奖其实是后来一切罪恶的祸根。外部的环境让自己在脑海中构想出了另外一个自己,一个学习好颜值高前途一片光明的自己。当现实的种种事件与我的构想发生了冲突,我就开始尴尬,开始自卑,开始痛苦,开始不知所措,开始慌乱。。。因为我觉得一切尴尬都是不应该,一切的鄙夷都是不该针对我的,我应该是受到表扬,受到尊敬的。当我把我的生活用应该和不应该来区分之后,我的世界也就只剩下了痛苦和不痛苦。我后来开始认清了自己,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偶尔能有惊人之语,但大多数情况都在混吃等死的青年罢了。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卑微之后,我的生活反而变得简单了。我好像从一张重重束缚的网里逃了出了来,一切都是那么自由与轻松。我不会再去刻意把自己伪装成什么样,我只是活出自己本来的模样。遇到了他们认为我作为一个重本大学生应该完成的事而我确实完不成,我不会再去刻意装逼然后留下一地尴尬,我只会坦诚的回答我做不了。至于他们怎么看我,我无所谓啊,因为这就是我自己啊。当我遇到有些场合自己无法掌控的时候,我也不会再去尴尬在思想上批判自己了,我只会顺其自然,以微笑坦诚个来替代一切尴尬,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人,哪里不足再补哪里呗。遇到大风,不再会去刻意迎着大风摆弄留海。见到镜子,不会再去刻意照自己哪里又不好看了。该拍照的时候我就微笑,我不会去纠结这样的表情或者这个角度会不会很丑。该愤怒的时候我就愤怒,我也不会去考虑我这样会不会又伤害到谁谁谁。在亲戚朋友面前,我也不再刻意伪装成一个好学生,我想抽烟了就抽烟,想喝酒了就喝酒,因为我并不认为抽烟喝酒是用来定义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标准。当别人说我哪里哪里不好的时候,我也懒得去像以前一样据死争辩,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自己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当我认识到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我变得勇敢起来,我敢于用最真实的自己去拥抱世界。这种勇敢不需要刻意去强装,这是一种你最真实的自己给你的一种源自骨子里的自信。因为这种自信的基础是没有伪装与虚浮的最”诚实“的自己,所以它根基稳固,所以这种自信牢不可破。 当我用另一种姿态去生活的时候,我觉得是我二十几年来最自由,最舒坦,最自信的时候。我可以被嘲笑,可是我并不在意。我可以被看不起,但我依旧可以不痛不痒。我自己心中有目标,那么我就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别人的言语根本无法影响到我。我可以允许自己犯错,犯了错我再去改正,下次不再犯了就成。我可以有很多缺点,我允许它暴露出来,暴露出来了我再去慢慢改变就成。只要我自己保持微笑淡定得对待所遇到的一切不幸与幸运,我就变得无坚不摧。我现在觉得极乐老师
有句话真的说的很对:人本卑微,别人对我所有的恶意都是应该的,别人对我所有的馈赠都是我赚了。反正我理解了,并且带给了我无穷的好处。人生很短,不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去感动他人。
分割线--------------------------------------------------------------------------------------------------------------------------------------------许多人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真正到底是怎么样的,或者知道了不敢或不愿去面对,去接受,他们越想逃避自己,就越处于现实与幻想的矛盾中而痛苦。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那么就让自己以自卑为基点,然后不断提高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每提高一步都是赚了,都是一种进步。而不是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是自信的,那么自己每前进一步不仅意识不到那是进步,反而觉得没有达到预期,那是不应该的。一开始就拿幻想中的那个自己来做基点,这样的人怎么不会痛苦?这样的人不会看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因为他们没有找准自己真正的基点在哪,哪怕是找到了,也反复安慰自己:这不应该是我,我应该是自信的,美丽的,像他们一样的.... 当真正看到现实中的自己的时候,也许自卑,也许丑,也许贫穷,就会不开心了,焦虑了,想要逃避,不愿意去承认这就是真实的自己,反而觉得自己进入到了一个自己不应该存在的层次。一个人将自己定位为社交能手,那么他一接触社交场合就认为自己应该立马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当情况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时候,也就是真实的自己和幻想中的自己出现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站在幻想中的自己的一边,从而否定糟糕的情况,认为那是一种失败,那是一种不应该,一定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我是社交能手啊,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社交,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人存在,工作上,学习上,甚至爱情上。总是将自己定位的过高,没有看见自己最真实的模样,看见了又不想去接受,不想去接纳与爱。当现实与幻想发生冲突,他们会选择坚决附庸自己的幻想,靠否定最真实的自己来取悦幻想中的那个不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一开始就本末倒置了,所以往往以那样的思维方式想要去改变现状,不仅不能让自己改变,反而会越变越糟糕。真正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方式是:憧憬幻想中的自己同时也要认清那只是一个目标,喜爱幻想中的自己同时也不否定现在的自己,幻想中的自己只是对目前的自己的一个激励,以目前的自己为基点,一步一步朝着幻想中的那个自己前进。每前进一步,都是自己赚了,即使最后达不到那个目标,自己也不会觉得亏了。对于感情这个方面我想多说点。有些人去迷恋泡学,迷恋各种恋爱技巧,耳濡目染,天天被浸泡,从而渐渐丧失了对自己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理论就开始认为自己是“泡妞达人”或“恋爱圣手”,真正遇到恋爱的时候,总要用幻想中的那个“泡妞达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当事实与自己的预判发生了偏差,就开始慌了,开始怀疑自己了,认为那是自己出错,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一个废物。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不善于泡妞的人,本来就是见到女孩子就会说话结巴的人,偏偏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情场高手,用那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为自己应该一击必中,手到擒来,哪有那么容易。如果你正确认清了自己,在遇到女孩子的时候,就应该首先和别人说:你好,我这个人比较腼腆,和女孩子说话会紧张,要是我说不好话请见谅!而总有会有人把这样的方式也定义为泡妞技巧的一部分,殊不知那是一种认识了最真实的自己之后的一种坦然,真诚地待人接物。哪里是用技巧就可以概括的,任何花哨的技巧也始终抵不过自己最真实的一个表达。表达了最真实的自己之后也许也会面临现实的打击,但你却不应该因此而懊恼,只管去接受,去面对,然后理性分析之后再做改善,因为那个选择是你自己最真实的表达,不管产生了什么结果你也无怨无悔。而往往有恋爱大师把这种在感情方面的失败定位为恋爱技巧不到位,从而让你学更多的技巧。再多的技巧都只是你学到的,抓住了根源,你才能创造出技巧。有的大师或许真的是认识到了最真实的自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然后创造出这些技巧,再通过不断的洗脑灌输让人去学习这些技巧。而往往也会有人去学习,因为这些人根本达不到能正确定位自己的程度或者根本想不到这一方面,整天生活在幻想中,啃着最烂的窝窝头,还总想泡最好的妞。他们知道自己很懒惰,很失败,又不想去改变,总是想不劳而获或者不经历磨难就可以取到真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恋爱技巧就是“鱼”。而这里的“渔”却是无法传授的,真的需要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感悟。有时候想想有些恋爱大神不是没有讲过要正确定位自己啊,只是他们的受众往往学不会这一点,要么是因为本身思想层次就很低,要么就是不愿意承受痛苦,反正各种各样的原因。恋爱大师心里着急但也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穿播技巧来解放一下单身群体了。
我一直是个很自卑的人,以前没有认识到,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直到有一天,去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上主持人滔滔不绝的讲着,我说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主持人讲着自己的奋斗史,说着说着说到自卑。他突然说我想看看现场有多少人是自卑的请举下手,好吧,现场零零散散的举起一些手,慢慢的超过了一半。(我说了我自卑,我没有举手)后来我才认识到真正自卑的不是举手的那些人,是那些连手都不敢举的人。
根据我自己和养育孩子这么多年的总结, 自信绝对不是喝一碗心灵鸡汤或者有一双对自己无限宽容的父母就能办到的.知乎有个关于六小龄童的问答, 可以自行搜索. 里面一个答案让我感触很深, 就是讲六小龄童本来是他父亲和导演都不看好的人, 性格内向, 眼睛高度近视, 通过演西游记这个机会, 由于自己的高度努力和父辈的帮助,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人变得自信开朗, 眼睛也有神了, 从不被看好变成了经典的孙悟空的扮演者.从六小龄童的经历看, 人要脱胎换骨产生自信需要三个重要因素: 1)机会, 如果你投胎幸运, 机会如馅饼一样砸到你身上; 如果你投胎一般, 机会得由你自己不断去开拓和争取, 每一次人生机会, 无论是物理竞赛还是社交活动, 都是你一次重要的自我锻炼; 2) 专注和努力. 有了机会以后, 专注和努力是绝对必要的,不要指望投机取巧; 3) 高人的指点. 高人能保证你努力的方法正确,事半功倍,能带你去看更大的世界, 如果你投胎幸运, 这个高人会是你的父母或者家庭朋友圈, 如果你投胎一般, 高人得你自己去找, 去求. 一般来说你上的台阶越高, 你碰到高人的机率就越大.所以先把1) 和 2) 做好, 然后争取3).这三要素都齐备了, 脱胎换骨就是时间问题了.
相信在某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讨厌过自己,和别的人比起来,自己似乎总是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身材、长相、才能、成就......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开始和自己和解,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糟糕,一切不过是自卑在作祟。最近刷完了日剧《重版出来!》,哭得稀里哗啦的,所以特别想要说两句。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漫画编辑部热血史,看过这部剧的人会被热血善良的女主小熊感染,被扎了发髻的小田切让帅晕,被每一个人的职业热情感动到痛哭流涕,并大声谴责自己:“我特么连自己的工作都不爱,跟条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也一样,但其中却有一个配角让我念念不忘——为了漫画梦想坚持了20年,却没有出道的沼田。我也一样,但其中却有一个配角让我念念不忘——为了漫画梦想坚持了20年,却没有出道的沼田。自卑是如何吞噬一个人的沼田做了多年首席助手,身边的同期一个个出道,而他的作品却因为无法被理解而一直被驳回,虽然无奈却从未放弃。沼田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耐心,坚持,包容,温柔。而一向努力的他,却遇上了古怪的新人田中。田中连线都画不直,却天赋异禀。看到他的画稿时,沼田一如往常的温和平静,心里却知道即便自己的绘画功底再好,他也画不出田中那样的故事。自卑一点点地吞噬着沼田,某个夜晚,心绪不定中,他崩溃地将墨水瓶丢向田中的画稿。理想中的自己把我们变得自卑,而自卑,却把我们变成曾经的自己最不屑的那个人。看着迷茫努力的沼田,我一直忍不住在屏幕前为他打气。本以为在热血的剧情里,那么好又努力的人,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结局,沼田却放下了对出道的执念,回到了家乡继承了家中的酒厂,20年的努力就此终结。总有一天,你会开始释怀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酒厂门口沼田画的宣传漫画,哭得厉害。那一刻不是因为明白了“现实很残酷,平凡的人追不到梦想”,而是那个像沼田一样的我忽然获得了安慰。沼田让我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穿着破洞卫衣,被父母抛弃,在小餐馆里打工的田中,变成了那个让沼田自卑的画伯田中一样。沼田也在继承家乡的酒厂之后重新找回了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失去自己最爱的漫画。曾经的我因为过分内敛而自卑,一心想成为说会道的人。而事实是,因为喜欢安静地观察他人,让我能更自如地写作,并能以此为生过得风生水起。开朗的人会有自己的位置,安静的人也一样,我们并不需要强迫自己成为另一种人。太浓密的眉毛,不完美的身高体型...或许你也和我一样,拥有着以前感觉自卑,现在却觉得没有必要的事情。做自己,其实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既然提问者在我的回答下评论说比较符合我描述的情况,那么我就在最后再加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有相同情况的人。另外,奉劝题主一句,如果是因为童年父母的影响,也不要过多地去翻旧账了,即使你把这些童年经历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而用处也不大,过往的经历已经在你身上留下影响,不是翻旧账就可以圆满解决了,记住,你的目标是解决这个问题。-同学,我觉得你是有点稍微严重的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指的是在社交情境中体验到紧张不适的情绪,主要是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做出令人尴尬的事情,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是遭到别人的批评嘲笑。通常有社交焦虑的人大都是有着负面的思维。具体表现出来有四点1.对他人所想,尤其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做出消极假设。很多人一生行事太过于规规矩矩,讲个荤段子怕被人说成是不正经,多看了几眼美女怕被人说成是色狼,打肿脸充胖子怕被人说成抠门不够意思。追求在人前高大上伟光正,人后总会有几分惴惴不安。2.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消极的解析。比如朋友没有及时回你的短信,可能得原因会有很多。比如:他没看到短信他在忙他因为有原因不能立刻回复他身体不适他很劳累他不在乎你原因有很多,但是通常很多人会铁板钉钉地认为对方没有回复你的短信是不在乎你,从而引发愤怒。愤怒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你在一段时间内耿耿于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微信群里有一个女生话比较多,晚上12点还在聊,某位群友说了一句,这么晚了还不睡,很积极呦。 这位女生立马发怒,回应说,我爱说话是我的事,这个群是大家的,我有说话的权利,你不喜欢就别看。3.让自己背负过多的责任在聚会上,你和一个陌生人聊天,很快没了话题,聊天就这样结束了,很多社交焦虑的人碰到这种情境,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无聊,乏味。但其实原因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对方没法接话题,全靠你一个人死撑你们没有共同语言陌生人聊天本来戒备心就强,说不了几句也很正常,不是谁的错。4.坏比好重要。研究表明,额头左半脑脑波活跃的人通常心情比较愉快,不为小事情羁绊。额头右半脑脑波活跃的人天生就不容易看到事情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比较会频繁地感觉到羞愧内疚悔恨。与人交往时,别人的一句嘲笑的话让你如鲠在喉,而忘记了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考试成绩一出来,只会将注意力放在低分,而忽略了高分科目。学生时代老师的一句批评让你伤心欲绝,历历在目,老师的表扬你却忘了了。看到一篇令你不满的文章你会转发并且评论大肆批评,而对于喜欢的文章最多点个赞。大v写了一篇文章,表扬的评论他不会在意,而对于批评的评论可能很在意。一旦有了上面这些情况,在与人交往时候那就好像脑袋上带了个金箍圈,而你就是那个孙悟空。-更新要想解决有社交焦虑这个问题,那么有两种比较有用的策略。第一种是使用药物,适用于比较严重的情况。第二种策略是心里治疗,具体方法有3条,都是经过科学验证有疗效的,而非某人闭门造车弄出来的。第一是运用暴露疗法。简单说来就是让自己高频率长时间得处在稍微让自己不适应的社交情境中。记住三个关键词,高频率,长时间,稍微不适。直到自己习惯就可以开始其他暴露训练。第二就是认知疗法。也就是辩驳你思维中不太可取的观念。具体请自行搜索。第三是学习社交技巧。其中包括倾听技巧,身体语言,聊天技巧等等。以上就是整体解决思路。
说话打结,气场不足。这些不是由于你的自卑引起的。我以前有段时间感染了风寒,几乎变成了半个哑巴,于是停止开口说话,因为我根本说不出话。等到一周后,我嗓子恢复了,奇怪的是,我居然不像之前一样正常说话。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都处于难以开口的结巴状态,无法掌控自己。后来每天早上早读读英语和语文课本。我说话开始恢复正常。我又成了之前那个不说话就会死星人。现在依旧是这个星球的人。如果现在要我马上上讲台或者众人围观的地方,即兴,并没有任何准备地说上一段,那么,这也许我会有些脸红,但思路绝对不会打结,脸上依旧洋溢着自信,说出来的话也是流畅甚至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认为,是你的少开口导致了自卑。而不是自卑导致结巴你的结巴是缺乏语言锻炼造成的。学习成绩不是一切。但没有学习成绩也就没有底气。既然你成绩好。为何不借着这东风,多锻炼自己的口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习才是王道。没有谁天生就是朗朗或者刘翔。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第一。除了天赋和性格之外。还有他们的努力。经验奉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自信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