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草药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作用相似

拒绝访问 | .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970a25f0c7438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沙参玉竹麦冬汤的适宜人群
这款汤有滋阴润燥,使皮肤柔嫩细腻的功效。特别合适想多喝药膳汤水养生、养颜。沙参、玉竹没什么药材味,而且药性温和,男女老少都合适。
沙参味甘,性微寒,它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种,其功效相似,都可以润肺止咳,养胃生津。北沙参滋阴润燥的功效较强,而南沙参清热去痰的作用较好。作为日常煲汤,选用北沙参更为常见。沙参是一味常见的补阴药,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养胃、利咽喉,可治肺结核、肺阴不足、肺热咽干、口渴、声音嘶哑等,也很适合热性病后出现干咳、盗汗、低烧不退等情形者服用。另外,糖尿病、癌症者也可选用沙参来调理身体。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是一种常用的养阴药材。不仅如此,玉竹有强心作用,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也有抑制作用。另外,玉竹还有利尿的功能。此外,它对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肺原性心脏病等病患也是比较适宜的。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症,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症。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妈妈都在讨论
妈妈都在问
客户端下载中药起作用的物质基础_新浪健康_新浪网
中药起作用的物质基础
  在19世纪初,西方的传统药物开始经由化学的分离提取等研究,“升华”成为现代药物,在我国俗称为“西药”。由于西药以是化学分子的纯物质形式出现,药物的物质性很自然地被当时的人们接受。(见我的博客“西药”的起源----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而同样用于治病的中药,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物质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几个研究成功的示例。
  在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有大量的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其中也有学习医学药学化学的。这些人士自然把西方的药物学知识带回了亚洲(中国、日本)。西方通过化学研究,即提取传统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治病新药的方法也传到中日等国。这些归国留学人员试图用化学的方法来研究中药。
  很多中药本身就是植物,可以说是和西方的药用植物是相同的东西。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稍后,在中国,研究植物药(中药,日本叫汉方药)的有效成分的工作就开始进行。
  最著名的示例是中药麻黄的研究。1885年,日本的亚马纳西(G.Yamanashi)最先从中国的麻黄中分离到麻黄碱的不纯物。不久他就去世了,由同事纳盖继续做着这个工作。纳盖得到纯的麻黄结晶后,阐明了它的结构并将它合成出来。但是,日本学者关于麻黄的研究未得到应用的成果。这一工作由中国的科学家陈克恢(北京协和医院)独立地完成。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克恢在其中医伯父的帮助下,选择了著名的中药麻黄来研究。陈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到一种生物碱结晶。查阅文献后,陈惊奇地发现早在1897年东京大学的纳盖教授就分离到了这一物质,称作麻黄碱。陈和其同事做了一系列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最终阐明,麻黄碱具有肾上腺素的作用,但与肾上腺素不同,它口服有效,且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这些研究使中药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素(或称麻黄碱)逐渐成了世界各国药典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现在大量的复方抗感冒药都作为主要成分使用。陈克恢教授著名的麻黄的有效成分和药理研究,使他扬名海内外,也使中药在世界上受到了重视。
  另一个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成功著名的实例,可推青蒿素的研究。在上个世纪70年代,研究能替代氯喹治疗疟疾的新药成为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北大药学系毕业的屠呦呦,领导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的项目研究。屠呦呦和同事们的工作从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开始。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但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都不算高,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后来,从复习文献中,屠发现,古人使用的是常温水浸,而不是现代实验室里的高温提取。她怀疑是高温破坏了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后改进了试验方法,得到成功,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事后的结果表明,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极不稳定,遇高温就分解,这成了先前试验失败的原因。)
  后来,青蒿提取物结晶被命名为“青蒿素”,并且很快通过临床验证,对于奎宁容易产生抗药的恶性疟疾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后还开发出好几个经青蒿素结构修饰的药物,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二氢青蒿素,各有特色。这些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抗疟药。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用中医药宝库里的丰富知识,为人类健康和保健事业做出的不朽的贡献。
  百年以来,对上百个中药,科学研究都发现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一般的研究过程是:用溶剂把药材中含的各种成分提取出来,分别进行药理验证,得到其中有效的成分,再确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自然,说起简单,做起来非常艰难。
  麻黄草治喘有效,是因为含有麻黄素;青蒿能抗疟,是因为含有青蒿素。还有抗癌的青黛的有效成分是靛玉红,治肝炎的五味子的有效成分是五味子丙素等等。最近报载,钟南山的国家呼吸病重点实验室宣布,发现了抗感冒中药板蓝根治疗感冒的药物有效成分和药理机理。
  这些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中药有效的物质基础。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麦角_麦角的成分_麦角的药理作用_麦角的药方_麦角主治什么_中华本草_911查询
中草药:麦角
麦角 麦角的成分 麦角的药理作用 麦角的药方 麦角主治什么 麦角用法和用量 麦角有什么疗效 麦角有什么药效
麦角《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名】MàiJiǎo【别名】麦角菌、黑麦乌米【来源】为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的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Fr.)Tul.在寄主植物上所形成的菌核。夏秋麦穗黄熟时采收。阴干或烘干备用。【性味】淡,微温。有毒。【功能主治】收缩子宫,止血。用于产后子宫出血(促子宫复位),偏头痛。【用法用量】常制成流浸膏、注射剂等应用。流浸膏每次口服常用量2~4毫升,1日6~8毫升,口服极量1次4毫升,1日12毫升。【备注】(1)同属菌类拂子茅麦角菌Clavicepsmicrocephala(Wallr.)Tul.与麦角极为近似。主要区别为菌核产生的子座具有较小的头部,其直径不到0.8毫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麦角《*辞典》【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拼音名】MàiJiǎo【来源】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寄生在禾本科植物黑麦等子房中所形成的菌核。夏、秋二季麦熟时采收,阴干。宜保持完整,彻底干燥后,密封,在干燥凉暗处保存。【性状】干燥菌核呈纺锤形,平直或略弯曲呈角状,具3条钝棱,两端渐尖。长0.3~4厘米,直径1~7毫米。表面紫黑色或紫棕色,有显着纵沟及细小横裂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钝三角形,边缘暗紫色,中心灰白色或浅粉红色。气微弱而特殊;味油腻性,先甜后辛。【化学成份】含生物碱约9.4%,主为吲哚类生物碱,按其结构可分3类:第一类为麦角毒系生物碱,都是麦角酸的酰胺类衍生物,其中有麦角柯宁碱、麦角克碱、麦角隐亭碱、麦角胺、麦角生碱、麦角新碱及麦角西碱;第二类为相应的麦角异毒系生物碱,都是异麦角酸的酰胺类衍牛物,其中有麦角异柯宁碱、麦角异克碱、麦角隐宁碱、麦角异胺、麦角异生碱、麦角异新碱、麦角异西碱;第三类为棒麦角碱系生物碱,其中有喷尼棒麦角碱、肋麦角碱、裸麦角碱、田麦角碱、野麦碱等。此外尚含脂肪油33~35%,麦角甾醇0.1%、维生素D2、酪胺、组胺、胍基丁胺、三甲胺、甲胺、己胺-l甜菜碱、麦角硫因、乙酰胆碱、尿嘧啶、鸟甙、氨基酸,麦角色素如黑麦酮酸、金黄麦角酸、麦角黄素BC(2,2′)、麦角黄素CC(2,2′)、棒麦角黄素、棒麦角玉红素等。【药理作用】①兴奋子宫的作用麦角有兴奋子宫肌的作用,其作用与垂体后叶制剂相似,是直接作用于子宫肌,但作用强大而持久.对怀孕子宫更敏感;临产和新产后应用小量即有明显作用,甚至产生强直收缩。我国数种野生麦角制成的流浸膏,对在体和离体的兔子宫皆能促进其收缩,使之张力增加;并在离体兔子宫上表明,对产后和妊娠子宫比未孕子宫作用强。麦角中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以麦角新碱对子宫作用最强,麦角胺次之。从我国12种寄主植物上所分离的131个麦角菌系中,有17个能在小麦培养基上产生麦角碱,其中以ClavicepsmicroccephalaCe-3菌系最为优良,不但产碱力强,而且所产的主要为麦角新碱。②对心血管的作用在离体血管实验中,麦角胺可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收缩。在整体动物因血管收缩而升压,并产生代偿性心跳徐缓。麦角毒对心脏的作用不及对血管的作用强,但在心律慢到某种程度时,则有增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大量麦角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原理不明),导致坏疽形成。用麦角流浸膏肌注(2-3次/日)于意大利种鸡(1.5毫升/公斤),注后出现鸡冠紫绀,久之,鸡冠末梢坏疽,此作用尚可建立条件反射。麦角胺对血管作用最强,麦角毒次之,而麦角新碱几乎不影响血压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麦角胺可使血管收缩,动脉搏动幅度减小,这可能与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有关。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量麦角胺或麦角毒能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它们并不能阻止交感神经介质的释放。用豚鼠离体输精管带下腹神经标本实验,表明麦角新碱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基本相似,作者谓麦角新碱可能是一种直接作用型的拟交感药,它与儿茶酚胺作用于同一受体。麦角小量兴奋延脑(迷走性心率减慢、呼吸增加、惊厥等),大量因延脑麻痹而死亡。麦角胺能增强巴比妥类、吗啡、美沙酮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毒性】急性中毒症状是呕吐、腹泻、脉微弱、昏迷。慢性中毒见于服药过量,肝脏病和周围血管有病的都较敏感,症状有坏死型和惊厥型二类。【性味】《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味微苦,性平,有毒。&【功能主治】治子宫出血;产后出血不止。①《国药的药理学》:&为子宫紧缩药。对于子宫出血,分娩后的弛缓性后出血,子宫之不全、退行等有效。&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偏头痛。&【用法用量】内服:制成流浸膏,每次2~4毫升,一日量6~8毫升;或制成浸剂、丸剂、针剂等分别使用。【注意】《国药的药理学》:&分娩时只可用于压出期,在开口期当避免使用。&【摘录】《*辞典》麦角《中华本草》【出处】出自《国药的药理学》。【拼音名】MàiJiǎo【英文名】Ergot【别名】黑麦乌米、紫麦角【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和小麦角菌的菌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vicepspurpurea(Fr.)Tul.;Clavicepsmicrocephala(Wallr.)Tul.采收和储藏:夏、秋二季麦熟时采收,阴干。宜保持完整,彻底干燥后,密封,在干燥凉暗处保存。【原形态】1.麦角菌菌核长圆柱形,两端角状,坚硬,(10-30)mm×(2-7)mm,平滑,有纵沟,外部紫黑色,内部淡紫色或灰白色,每个菌核产生20-30个子座,有弯曲的细柄,暗褐色。子座近球形,直径1-2mm,红褐色。子囊壳全部埋生于子座内,其孔口稍突出于子座表面,(200-250)&m×(150-175)&m。子囊长圆柱形。(100-125)&m×(4-5)&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丝状,无色,(50-70)&m×1&m。2.小头麦角菌与麦角菌极为相似,主要区别是:菌核黑色角状,所产生的子座具有较小的头部,直径不足0.8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寄生于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内。2.生于拂子茅属植物及大油芒等禾本科植物上。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江苏、浙江、四川等地。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栽培】1.生物学特性:麦角菌为寄生性真菌,寄生植物有禾本科、莎草科、石竹科及灯心草科植物。菌核在温暖潮湿的夏季生长,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4-26℃。2.培育技术:麦角菌生长主要采用在寄主植物上接种栽培,获得麦角(菌核),也可以采用发酵培养菌丝体,得到类似菌核物及其有效成分。用接种栽培方法也可获得麦角,但费工、产量低,故目前多采用工厂化深层培养发酵生产的技术。2.1.菌种分离:麦角纯菌种由自然采集的野生菌核中分离获得,目前发酵培养的优良菌株是由拂子茅上分离的拂子茅麦角菌Ce3-3菌株。2.2.工艺流程:菌种&试管斜面孢子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培养&过滤,分离提取出麦角新碱。2.3.培养方法:孢子培养基为蔗糖10%,天冬素0.1%,MgSO4·7H2O0.03%,KH2PO40.1%,琼脂2%,蒸馏水,pH6.0-6.2。作成斜面,接入菌种,在24-26℃下培养15-20天。种子培养基为蔗糖6%,谷氨酸1%,MgSO4·7H2O0.03%,KH2PO40.1%,自来水,调pH至5.2。在500ml锥形瓶中装培养基100ml,接入斜面菌种,于旋转式摇床上培养72小时,温度保持24-26℃。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0%,谷氨酸1.2%,MgSO4·7H2O0.03%,KH2PO40.1%,豆油0.5%,自来水,调pH至7.5。500L锥形瓶中装发酵培养基75L,接种量5%,在24-26℃下旋转培养9天。3.测定方法:麦角总碱用碳酸钠、氯仿提取。麦角新碱提取及分离,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性状】性状鉴别(1)麦角菌核长纺锤形,平直或略弓状弯曲,具3条钝棱,长1-4cm,宽2-7mm。外表皮灰紫色至黑紫色,有细小横裂纹及纵沟。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略呈钝三角形,其边缘为一薄层暗紫色组织,内部淡棕白色至淡红色,中央部分有时可见星状暗纹。气特异而微弱,味先微甜,后辛。(2)小头麦角菌核黑色,角状,长约6mm,直径约0.7mm。余与麦角相似。均以身干、个大匀整、色紫褐、断面色白者为佳。显微鉴别麦角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外层为数列排列紧密的深紫色菌丝细胞,细胞壁及内含物遇酸呈血红色,遇碱呈青紫色(麦红色素反应),内部由粗细不等的无色菌丝细胞组成(称为拟薄壁组织),直径3-12&m,壁厚,具强折光性,中央部分细胞疏松而有间隙,细胞壁由甲壳质(chitin)构成。不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结晶。品质标志本品含总生物碱,作为麦角毒碱计算,不得少于0.2%;水溶性生物碱,作为麦角新碱计算,不得少于0.03%。【化学成份】含生物碱,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麦角毒系生物碱,是麦角酸的酰胺类衍生物,主要有麦角新碱(ergometrine),麦角生碱(ergosine),麦角布亭碱(ergobutine),麦角布尔碱(ergobutyrine),麦角宁碱(ergonine),麦角坡亭碱(ergoptine),麦角缬碱(ergovaline),&-麦角隐亭碱(&-ergokryptine),&-麦角隐亭碱(&-ergokryptine),麦角柯宁碱(ergocornine),o-12'-甲基-&-麦角隐亭碱(o-12'-methyl-&-ergokryptine),o-12'-甲基麦角柯宁碱(o-12'-methylergocornine),麦角宾碱(ergobine),麦角胺(ergotamine),麦角克碱(ergocristine),麦角斯亭碱(ergostine)等。第二类为相应的麦角异毒系生物碱,是异麦角酸的酰胺类衍生物,主要有麦角异新碱(ergometrinine),麦角异生碱(ergosinine),麦角异布亭碱(ergobutinine),麦角异宁碱(ergoninine),麦角异坡亭碱(ergoptinine),麦角异缬碱(ergovalinine),&-麦角异隐亭碱(&-ergokryptinine),&-麦角异隐亭碱(&-ergokryptinine),麦角异柯宁碱(ergocominine),o-12'-甲基-&-麦角异隐亭碱(o-12'-methyl-&-ergokryptinine),o-12'-甲基麦角异柯宁碱(o-12'-methylergocorninine),麦角异宾碱(ergobinine),麦角异胺(ergotaminine),麦角异克碱(ergocristinine)等。第三类为棒麦角系生物碱,其中有田麦角碱(agroclavine),6,7-断-田麦角碱(6,7-secoagroclavine),野麦碱(elymoclavine),瑟妥棒麦角碱(setoclavine),异瑟妥棒麦角碱(isosetoclavine),狼尾草麦角碱(penniclavine),肋麦角碱(costaclavine),裸麦角碱(secaclavine)等。此外,还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黑麦酮酸(secalonicacid)A、B、C、D,金黄麦角酸(chrysergonicacid),4,5-二甲基辛酸(4,5-dimethyloctanoicacid),麦角色素(ergochrome)AD、BD、CD、DD、AC、BC、CC,棒麦角玉红碱(clavorubin),麦角黄质(ergoxanthin)及糖类、脂肪油等。【药理作用】1.兴奋子宫的作用:麦角有兴奋子宫肌的作用,其作用与垂体后叶制剂相似,是直接作用于子宫肌,但作用强大而持久。对怀孕子宫更敏感;临产和新产后应用小量即有明显作用,甚至产生强直收缩。我国数种野生麦角制成的流浸膏,对在体和离体的兔子宫皆能促进其收缩,使之张力增加;并在离体兔子宫上表明,对产后和妊娠子宫比未孕子宫作用强。麦角中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以麦角新碱对子宫作用最强,麦角胺次之。从我国12种寄主植物上所分离的131个麦角菌系中,有17个能在小麦培养基上产生麦角碱,其中以ClavicepsmicrocephalaCe-3菌系最为优良,不但产碱力强,而且所产的主要为麦角新碱。2.对心血管的作用:在离体血管实验中,麦角胺可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收缩。在整体动物因血管收缩而升压,并产生代偿性心跳徐缓。麦角毒对心脏的作用不及对血管的作用强,但在心律慢到某种程度时,则有增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大量麦角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原理不明),导致坏疽形成。用麦角流浸膏肌注(2-3次/日)于意大利种鸡(1.5ml/kg),注后出现鸡冠紫绀,久之,鸡冠末梢坏疽,此作用尚可建立条件反射。麦角胺对血管作用最强,麦角毒次之,而麦角新碱几乎不影响血压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麦角胺可使血管收缩,动脉搏动幅度减小,这可能与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有关。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量麦角胺或麦角毒能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它们并不能阻止交感神经介质的释放。用豚鼠离体输精管带下腹神经标本实验,表明麦角新碱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基本相似,作者谓麦角新碱可能是一种直接作用型的拟交感药,它与儿茶酚胺作用于同一受体。麦角小量兴奋延脑(迷走性心率减慢、呼吸增加、惊厥等),大量因延脑麻痹而死亡。麦角胺能增强巴比妥类、吗啡、美沙酮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寄生在黑麦SecalecerealeL.、拂子茅Calamagrostisepigejos(L.)Roth.、赖草Aneurolepidiumdasystachy(Trin.)Nevski、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披碱草E.DahuricusTurcz.及下垂冰草AgropyronsemicostatumNees等的野生麦角,经动物在体子宫试验表明,均有明显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其中以拂子茅、披碱草、赖草和下垂冰草的麦角流浸膏作用稍强。【毒性】急性中毒症状是呕吐、腹泻、脉微弱、昏迷。慢性中毒见于服药过量,肝脏病和周围血管有病的都较敏感,症状有坏死型和惊厥型二类。【鉴别】理化鉴别麦角(1)取粉末约0.1g,加乙醚2ml及稀硫酸1滴,振摇后分取醚液,加碳酸氢钠饱和液数滴,振摇后放置,下层水液即显红色或紫蓝色。(检查麦角红色素)(2)取粉末少许,加碳酸氢钠液及氯仿共同振摇,分取氯仿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少许,振摇后静置,试剂层显蓝色。(检查麦角生物碱)(3)麦角中麦角新碱、麦角异新碱、麦角毒碱和麦角胺碱的含量测定取麦角粉末先以石油醚(30~60℃)脱脂,干燥后,精密称取1g,置50ml棕色具塞磨口瓶中,加氯仿-甲醇-氢氧化铵(90:9:1)10ml,浸泡24h,吸取浸出液5ml,减压抽干,残渣加0.25ml甲醇溶解,取0.1ml点于氧化铝(弱碱性、200目、活度Ⅱ~Ⅲ级)薄层板上,以苯-氯仿-无水乙醇(7:3:0.5)饱和10min后展开,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划出各生物碱色带,用吸集器收集色带上氧化铝于离心管中,加乙醇0.5ml振摇,加0.1mol/L硫酸溶液1.5ml及试剂(0.125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加无氮硫酸65ml与蒸馏水35ml的冷混合液溶解后,加9%三氯化铁溶液0.05ml混匀)4ml摇匀,放置30min,取上清液在550nm测吸收度,由麦角新碱标准曲线,分别算出各生物碱的含量。【性味】苦;辛;平;有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缩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用法用量】内服:制成流浸膏,每次0.5~2ml,每日3~4次;大剂量1次4ml,每日12ml;或制成片剂、针剂用。【注意】1.《国药的药理学》:分娩时只可用于压出期,在开口期当避免使用。孕妇、临产及胎盘尚未完全排出时禁用。肝脏病及周围血管病患者慎服。本品有毒,误服后常引起口渴、呕吐、腹泻、肢冷、面色苍白、视觉与听觉障碍,严重者则出现幻觉、惊厥,以致昏迷死亡。2.刘波《中国药用真菌》:胎盘未排出时禁用。【各家论述】1.《国药的药理学》:为子宫紧缩药。对于子宫出血,分娩后的弛缓性后出血,子宫之不全、退行等有效。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偏头痛。【摘录】《中华本草》麦角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谨遵医嘱!
中华本草为您提供麦角,麦角的成分,麦角的药理作用,麦角的药方,麦角主治什么,麦角用法和用量,麦角有什么疗效,麦角有什么药效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草药有哪些,平喘药有哪些,壮阳中草药有哪些,补肾的中草药有哪些,中草药有哪些,消炎的中草药有哪些,哪些中草药可以减肥,降血压的中草药有哪些,补肾中草药有哪些,壮阳的中草药有哪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