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芍药的功效效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_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 | | | | |
本专题热点涵盖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杭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生白芍功效与作用,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等。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白芍,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小块、花椒几十粒、八角2个、干辣椒6个、豆瓣一勺、白糖一小勺、盐、味精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以试着喝喝白芍牡蛎汤,有滋阴养血、平肝熄风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芍药甙能减少自发活动, 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所引起的扭体反应和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白芍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分别来看一下。
白芍的功效传统归类在养血药中。养血的概念比较模糊,可能是调养、营养、补养、保养的意思,但与补血、生血、补益精血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具有调养、补养功效的中药很多,大多没有补血生血功效。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流传比较广泛的中医美容方法,可能要数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这个方子最初治疗伤寒虚烦,后来发现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遂在民间流传开来。此方配伍精当,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白芍疏肝:在许多传统的疏肝和解方剂中都有白芍,如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大柴胡汤等。这四个疏肝的代表方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柴胡与白芍同用,用白芍协助柴胡疏肝和解。因此说,白芍应该是一味疏肝药,并且与抑肝、泄肝、泻木、柔肝、缓肝、平肝等各种功效相比,似乎更确切一些。药理研究已证实白芍有保肝和镇痛作用。能治疗肝脏损害和肝区疼痛,这与柴胡的作用有相似之处。
爱生气的老人家中常备点白芍。因为爱生气的人肝火旺,要疏肝,常用药是逍遥散,而逍遥散的底方就是白芍。
 白芍烧肉的做法
  材料:白芍一个,带皮猪肉半斤(排骨半斤亦可)
中医药界有一首小诗描述了白芍的外观特点与功效:“白芍条匀两头齐,坚重粉色菊纹细,补血敛阴平肝阳,柔肝止痛用之宜。”
 生白芍 取原药大小分档.浸泡8-12小时,闷润12~24小时,至内外温度一致时,切0.2-O.25cm顶头片或斜片,先晾干再晒干。生用敛阴平肝作用较强,常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症。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与作用之白芍用于痛症白芍既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又有中枢镇痛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痛症为多。①腹痛腹胀:对胃肠道急慢性炎症、溃疡引起的疼痛胀痛,与木香、白术、黄连等同用,是解痉止痛的作用。②胁痛胁胀:对肝、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专题
热门产品专题
新发布的产品
编辑姓名:
创建时间: 10:16:28
咨询电话:6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湖南广告许可 本站中文域名: 网址:
全国加盟专线:400-
电话:4 传真:4
页面版权所有@中国食品饮料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本网站由提供技术支持
请双方交易时使用我们的,以确保您的交易安全,否则上当受骗本站概不负责白芍的功效与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大河健康网―河南健康门户
大河养生堂白芍有什么作用和功效?_百度知道
白芍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提问者采纳
【药物功效】补血.补血。是中药中的补血药。归肝经,耳鸣。但反藜芦。 (2)肝气不舒。归肝.敛阴柔肝,痛经,养血收阴之功效,酸。 【性味归经】苦,散。 3,肝阳上亢。痢疾,腹痛,胸胁疼痛,肢体麻木,伴头昏乏力。 (2)血虚肝脉失养:用于治疗,如中焦虚寒,肢体挛急,脾经,安徽等地。 (2)肝阴不足,关节僵硬。 2: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四川,目眩头晕,金芍药,杭白芍,屈伸不利。 此外,脉虚舌绛。或入丸。 白芍,白芍还可治疗。 2.痢疾,脘腹疼痛。 【药用名称】白芍.缓急止痛,敛阴柔肝: (1)脘腹胸胁疼痛。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6~12克,崩漏。 (3)阴血亏虚:用于治疗,煎汤。具有平抑肝阳,缓急止痛,烦躁易怒,泄泻,痛经,心悸失眠。其味苦.自汗,小腿抽掣疼痛,耳鸣,盗汗。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 (1)血虚经行不调,生白芍,月经不调,微寒。主治头胀。用法为,头痛,手足痉挛疼痛,手足瘛疭(chi-zong),崩漏,胁肋疼痛,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炒白芍,大白芍,口干不渴,自汗,眩晕:又名白芍药,酸,微寒: 1。多产于浙江,里急后重白芍:用于治疗。 【主要治疗】 1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白芍。是中药中的补血药。 【药用名称】白芍,杭白芍,生白芍,炒白芍,大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主要治疗】 1.补血:用于治疗: (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 (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敛阴柔肝:用于治疗: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 3.缓急止痛:用于治疗: (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 (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此外,白芍还可治疗: 1.痢疾,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注...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浅歌的空间为您精心推荐中小学作文,生活百态等精品文章。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白芍和赤芍,以现代中药药理认识而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材。 但植物学的角度来看,白芍与赤芍又同属一科植物即 毛茛科,且几乎是同种,可谓原系一家。今天已经将二者从药理上分得一清二楚。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
瘀,止痛,凉血,消肿。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赤芍的作用:
1、抗血栓形成作用:赤芍煎剂15-20g(生药)/kg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赤芍提取液125-250mg(生药)/ml,除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外,250mg(生药) /ml也明显抑制凝血酶凝集牛纤维蛋白原,在500~1000mg/ml时均完全不凝。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赤芍提取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二磷酸腺苷(ADP)、烙铁头蛇毒(TMVA)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使血小板粘附与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801、802在5×l0-4~5×l0-3ml/L时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802作用最强,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尚有解聚作用。
3、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赤芍浸膏片5g(生药)/kg,每日服1次,连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及HDL2-Ch显著高于对照组;Tch/HDL- Ch,Tch/HDL2-Ch,LDL-Ch/HDL-Ch和LDL-Ch/HDL2-Ch比值显著降低,同时使高脂血症所致血栓烷A2/前列环素(TXA2/PGI2)比值趋于正常。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赤芍(草芍药)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和家兔在位心脏,小剂量(l:0。5,0。05ml)轻度抑制,使心率减慢,搏出量减少;大剂量(1:0。5,0。15ml)明显抑制,并有传导阻滞。血管灌流使蟾蜍内脏、后肢和离体兔耳血管轻度扩张。以0。2%赤芍注射液灌流大鼠离体心脏,使冠脉流量增加28。4%。给麻醉犬动脉注射也使冠脉流量增加,静脉注射除增加冠脉流量外,也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这些作用不受利血平预处理影响,可能为直接作用。
5、抗肿瘤作用:赤芍正丁醇提取物(赤芍D)1~2g/kg腹腔注射,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制率为31%-49%。
6、保肝作用:赤芍注射液3。3mg/ml,1。67mg/ml和0。7mg/ml,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有良好影响。赤芍注射液3。75g/kg静脉注射,对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使动物存活率增加,肝脏萎缩与丙氨酸转氨酶明显低于对照组,FN(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调理素)高于对照组。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是常用的一种中草药,白芍所具有的功效就是能够起到保护肝脏,养血以及止痛。而炒白芍,当然就是指的将白芍炒一下用来做药材。但是这种炒白芍的做法就是要将白芍与麸皮一起炒才行。而炒的时候必须要将白芍炒到发黄,效果才是最好的。那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1)
为什么要将白芍炒后再做药材呢,也就是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炒白芍也同样是有着白芍本身的功效与作用,但是炒过后的白芍会比生白芍的药效更好,而且治疗的功效会更广泛一些。
炒白芍的功效和作用
炒白芍中所含有的芍药甙对人体因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因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复合物对于这种疼痛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所以两者可以同用,效果更好。
炒白芍中的提取物对于肝脏有保护作用。如提取物乙醇能够降低同功酶的活性,可以对抗肝脏组织中的噬酸性变性以及坏死。
炒白芍对于肠胃管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防止肠胃组织自动收缩产生的痉挛反应。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2)
炒白芍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吞噬一些病变的细胞,从而起到免疫的作用。
炒白芍对于一些炎症有抵抗作用,如关节炎。
炒白芍还可以调理月经不调,腹痛泄痢、养血止痛、治疗胸腹胁肋引起的疼痛
白芍不但可以生着用,而且还可以炒着用,无论是生着用还是炒着用,都有它们各自的功效。以上便是专家为我们介绍的关于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所以对白芍的选用,还必须是要了解清楚需要什么样的白芍的效果会更好,这样才能做到对症的治疗。
赤芍药的功效和作用
赤芍药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及毛叶草芍药等的根。芍药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各城市多有栽培;川芍药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米的山坡疏林或林边路旁,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草芍药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800至26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和腐殖质较浓厚的土壤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毛叶草芍药生于海拔米的山坡林下,分布于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和四种。8至9月采挖,去除地上部分及须根泥土,晾哂至半干进,扎成小捆,再晒至足干。
赤芍药的功效和作用
①解痉作用
关于芍药解除腹部挛急的研究,由于所用的剂型、成分和动物种属不同,实验结果殊不一致。目前认为芍药甙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早年报道浸出液对家兔离体肠管表现抑制作用,但高浓度则先兴奋后抑制。在以后的试验中,对兔离体或在位的肠管常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方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芍药甙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位胃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并能拮抗催产素引起的收缩;甘草之甲醇提取成分FM100与芍药甙表现协同作用。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芍药甙可以引起豚鼠血压下降,其降压程度与剂量有关,对豚鼠离体心脏影响不大,但可使狗冠状血流量增加,其效力为罂粟碱的1/20,亚硝酸甘油的1/250,并能增加犬后肢血流量,其效力为罂粟碱的1/100,亚硝酸甘油的1/4500,芍药甙分解为去苯甲酰基芍药甙及苯甲酸,其药理作用即消失,此甙对毒毛旋花子甙G引起的豚鼠心律不齐,无明显的拮抗作用。草芍药煎剂对离体蛙心、在位兔心呈抑制作用,对蟾蜍内脏血管及离体兔耳灌流能轻度扩张血管。
③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
用压迫小白鼠尾部测定痛阈的方法,芍药甙及FM100(二者分别腹腔注射)镇痛作用不显著,如合并应用则起协同作用,口服给药则无论单独或合并应用均无镇痛效果;用醋酸注射于小鼠腹腔,以扭体运动作为疼痛的指标,芍药甙与FM100分别(腹腔注射)或合并应用均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芍药甙有镇静作用,与FMl00合用能延长圜己巴比妥钠对小白鼠的睡眠时间,对电惊厥无拮抗作用,但对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惊厥有弱的拮抗作用。芍药浸膏能拮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
④抗炎、抗溃疡作用
芍药甙有弱的抗炎作用,对角义菜胶及右旋糖酐引起的大白鼠后脚爪浮肿有抑制作用,与FM100表现协同,但对小白鼠染料渗出腹腔的抑制作用则极弱。对大白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在结扎幽门之大白鼠,芍药甙与FMl00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但芍药根的提取液则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食欲。
⑤抗菌、解热作用
白芍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此外还能抑制葡萄球菌酊剂能抑制绿脓杆菌。芍药煎剂1:40在试管内对京科68-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白芍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亦表现抑制。芍药甙对小白鼠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之小鼠有解热作用。
⑥其他作用
家兔口服草芍药煎剂,血糖可暂时升高,以0。5~1小时为高峰,旋即下降,至5~6小时后恢复正常。芍药甙对切开豚鼠气管,机械刺激气管粘膜引起的咳嗽均无镇咳作用;对小白鼠尿量分泌无影响,而FM100则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芍药提取物低浓度兴奋小鼠离体子宫,高浓度则抑制之,且能对抗乙酰胆碱、组织胺引起的收缩。从芍药甙所表现的药理作用看,与中医临床的治疗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认为芍药甙即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赤芍药的功效和作用
赤芍药味酸、苦,性微寒;归肝、心、脾经;入血分,敛降而微散。
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崩漏,淋症,带下,目赤肿痛,痈肿疮疡,头胸胁腹瘀血疼痛,积聚,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芍药为女人一生护航
芍药是一种毛茛科植物,又叫做离草,是多年生草本。每年4~5月开花,色泽鲜妍绚丽多彩。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然而,芍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推荐药方:当归芍药散、桂枝芍药汤。
详解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在一些问答平台经常有看到很多人问赤芍和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而且在中药士基础知识的药学的考试中,也有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两者异同的考点,因此今天中医中药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内容。
赤白芍的异同及功效作用:
赤芍在中医上性味归经,味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作用】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性味归经】:酸、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④《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白芍性味苦酸,凉。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有: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总结: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都是均可止痛,同可用治疼痛的病证。这是他们的共同点,至于不同之处,则是白芍长于柔肝止痛,多治肝脾不和。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多治肝郁血滞之胁痛、血滞痛经、跌打损伤等。
拓展阅读:白芍的炮制,白芍的炮制一般有炒白芍、酒白芍和醋白芍。
炒白芍将麸皮10公斤撒于热锅内,待冒烟时倒入白芍片100公斤,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炒后长于养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虚痛泻者。
酒白芍取白芍片100公斤,以酒10公斤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酒炒后偏于养血活血,血虚兼寒凝血瘀之症最宜。
醋白芍取白芍片100公斤,以米醋15公斤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醋炒增强柔肝止痛之力,肝急失柔之症常投。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芍药的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