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北人社厅,生完小孩,小孩就转院到九江妇幼医院,…

新人报道,湖北人,刚来九江2个月,希望能都在九江交到好朋友。_九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6,045贴子:
新人报道,湖北人,刚来九江2个月,希望能都在九江交到好朋友。收藏
爱逛街,吃货一枚
自己给自己盖楼
我是不是闲的蛋疼
更多九江人才网信息尽在赶集九江人才网频道!100%真实好工作!免费发布需求,轻松找工作,快上赶集招聘频道!
吃货是主流
都是吃货哈哈
你也湖北的
九江学院学生一枚,介意否?
同湖北人…来九江。目前还没有交到好盆友
咳咳,楼主失踪了?
加我QQ,我也湖北的老乡。
我也在九江。
都是吃货哈哈
是妹子吗?
脱了裤子就是朋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回复: 10 | 浏览: 1096
| 字体: tT
阅读权限50&主题647&UID8387721&帖子9630&积分6701&
91UID37677 &精华2&帖子9630&财富433218 &积分6701 &在线时间248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字体大小: tT
偶是湖北人
现在温州,所以地址写的是温州
可俺还是湖北人!
:victory: :victory:
阅读权限50&主题647&UID8387721&帖子9630&积分6701&
91UID37677 &精华2&帖子9630&财富433218 &积分6701 &在线时间248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难道没人老乡在?
阅读权限50&主题647&UID8387721&帖子9630&积分6701&
91UID37677 &精华2&帖子9630&财富433218 &积分6701 &在线时间248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Q :Q :Q :Q
阅读权限60&主题659&UID8361386&帖子15075&积分15057&
91UID11367 &精华0&帖子15075&财富 &积分15057 &在线时间566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俺认识得一个同事,湖北九江得,自己说额S湖泊人,可逗了:lol
阅读权限50&主题647&UID8387721&帖子9630&积分6701&
91UID37677 &精华2&帖子9630&财富433218 &积分6701 &在线时间248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原帖由 凌风 于
04:14 PM 发表
俺认识得一个同事,湖北九江得,自己说额S湖泊人,可逗了:lol
江西九江吧??:o :o
阅读权限60&主题659&UID8361386&帖子15075&积分15057&
91UID11367 &精华0&帖子15075&财富 &积分15057 &在线时间566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原帖由 快乐沁心2005 于
16:33 发表
江西九江吧??:o :o
可能不是九江,是挨着九江的:lol :L
阅读权限50&主题647&UID8387721&帖子9630&积分6701&
91UID37677 &精华2&帖子9630&财富433218 &积分6701 &在线时间248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原帖由 凌风 于
04:36 PM 发表
可能不是九江,是挨着九江的:lol :L
那估计是阳新了!:lol :lol :lol
阅读权限60&主题634&UID8352829&帖子16000&积分15522&
91UID2806 &精华4&帖子16000&财富675463 &积分15522 &在线时间9883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湖北的:handshake
阅读权限50&主题353&UID8442192&帖子5329&积分5359&
91UID92132 &精华0&帖子5329&财富8163375 &积分5359 &在线时间3448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也是湖北的呀
阅读权限50&主题647&UID8387721&帖子9630&积分6701&
91UID37677 &精华2&帖子9630&财富433218 &积分6701 &在线时间248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两个熟悉的面孔:hug: :hug: :hug:
老乡好啊!:hug: :hug:
阅读权限50&主题167&UID8362089&帖子7209&积分7524&
91UID12069 &精华7&帖子7209&财富 &积分7524 &在线时间6425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偶也是啊,现在也离开家乡了九江市修水县医德何在?_九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6,045贴子:
九江市修水县医德何在?收藏
我是湖北人,在上海发帖,我堂姐前几天在修水中医院(我姐夫是修水人)产下一名不正常的婴儿,在中医院住院期间做了很多检查,彩超也做过,医院说一切正常,但是前几天小孩出生后确有很多缺陷,具体不便说,很明显医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院方一直没有给一个确切的说法,想法让他们转院,希望大家帮忙转发,谢谢!
现在医生缺德,要红包
做四维彩超的时候干嘛去了,做四维的时候就是排畸检查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情人节成了分手节,我是湖北人,她是九江人_九江论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1贴子:
情人节成了分手节,我是湖北人,她是九江人
今天是和她认识的第580天。今天早上我提出了分手,当初我们是那么的坚信:我们一定能够走到一起。但事与愿违,结果还是分手了。对她父母而言,就是一个字:远。火车五个半小时很远吗?她父母总是逼着她去相亲,就想她找个近点的,有钱的,说什么以后老了可以照顾父母,难道养个女儿只是为了防老?这样也未必太自私了吧!如果我父母是这么的自私,我绝对不会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把自己女儿当做一种工具,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根本不考虑做子女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我真的不理解她父母的思想,她家人的做法和说法让我感到气愤和绝望,让我看不到走下去的希望,所以我还是选择分手,或许这样你就可以睡个安稳觉,不用每天跟家人吵架,而且让你的相亲对象心里踏实。早上她听说要分手就大哭,那我呢?我也舍不得啊!去你家里的时候,你叫我脸皮厚点,我说可以,最后我做到了,我当时根本不在乎她家人的做法和冷漠如冰的态度,可是她根本没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前几天发生的事,我真的非常愤怒和伤心,她哥哥的做法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她哥哥的看法,我只想对她哥哥说一句:做人不能光有文凭没文化。我何尝不想大哭一场,今天她发短信给我说,要我别删她的联系方式,想知道我以后过得怎样,我想说:这样有意义吗?以后你不开心的时候我还会哄你吗?之后有时间我还会去看你吗?之后。。。。。还有好多以后,我也不知道我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觉得这对于你来说没意义。在这里,我想说:如果真的想让子女过得幸福,请尊重他们的选择,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过于干涉。希望她能尽快结婚,祝她幸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家在皖西南天柱山脚下的一个小乡村,我幼时在那里长大。现在离开那里已经许多年了,但时常梦见自己在那乡野的小径上疯跑,那南国的细雨微烟不知多少次的打湿我少年时的衣襟。  我家的门前是一条大路,路边是一条小河,河边就是一片稻田,远处是乡村人家,再远处是群山莽莽。  七岁那年的一个夏天,临近中午,我独自赤膊在门前路边的树荫下玩耍,乡下的孩子,在南方的夏天,大都赤膊光脚。我躺在两棵树荫之间的吊床上来回晃荡。这时,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从路上慢慢的走过,每天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我没有在意那位老人。  老人经过我的身边的时候,似乎不经意的看我了一眼,站了站,又看我,然后又走了。我在吊床上翻来覆去的时候,老人又回来了,老人对我说:“小伢子,我走得有些渴了,能在你家讨碗茶喝吗?”老人说的不是我们当地的方言,但我勉强能听懂。  家在路边,时常有口渴的行人到家里讨茶喝的,这在农村人家司空见惯了,我把老人领进堂屋,喊妈妈出来倒茶。我们皖西南人长年喝茶,否则就没有精神。妈妈用茶碗倒了一碗茶给老人,老人坐在桌边歇息,慢慢喝茶,一边又看我,又看我母亲。良久,微微摇头,叹息。  那是八十年代初,农村还很贫困,大多人家还是土砖瓦屋,但我家却刚刚盖了新房,红砖绿瓦,窗明几净。因为爸爸在供销社工作,那时候供销社经营的都是化肥,农药,煤油等紧缺物资。所以家里条件很好。许多过路人在我家歇息的时候,都很羡慕家里的新房。唯有这位老人叹息摇头,让母亲大惑不解。
楼主发言:17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老人对母亲说,他想中午在我家吃午饭。母亲有些诧异,每年从我家门前经过的进来讨茶吃的人很多,但没有要求在我家吃饭的。但母亲很善良,也就答应了。只是摇头说没有什么好菜招待。老人耳朵很背,有些听不清,以为母亲是不同意,就说:“我不白吃你家的饭,我可以给你家里的人看看相。”母亲大声告诉他,农村没有什么好菜招待。老人笑笑说:我不吃什么荤菜,只要有蔬菜就行了。农村人家,菜园里种的有许多蔬菜,母亲中午用黄瓜,茄子,辣椒,蚕豆,鸡蛋等菜招待了老人。老人只吃了一小碗米饭,蔬菜却吃得挺多。  吃完饭,老人给爷爷和奶奶看相,爷爷奶奶都有七十岁了,很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突然死去,平时也常常算命。这时爷爷问老人,我阳寿可还有几年?老人从随时带的一个布包里里掏出一副花镜,口里喃喃自语,一会儿说:还早呢,还有十来年阳寿呢。爷爷高兴得哈哈大笑。拿出旱烟来给老人抽。  我们当地的老人,都抽一种旱烟,用竹根做成的烟筒,把竹节都把通了,在竹根最未端钻上眼,眼里用铜片镶上,烟丝填在铜眼里,抽烟的时候,点燃一根香,用香点燃烟丝, 烟筒放进嘴里一吸,就可以吐云吐雾了。老人抽完了烟,开始给奶奶看相,奶奶隔三差五的生病,有几次差点不行了。爷爷比自己看相时还要着急。老人又喃喃自语,然后说,高寿高寿,老奶奶还有近二十年的阳寿呢。  爷爷笑得不行,说好好看看吧,算命的说老婆子就在今年明年呢,老人又仔细的看了一会,说,没错,还有近二十年的阳寿。爷爷只是乐,没有往心里去。  爸爸中午在单位不回来,老人又给母亲看相,看完后,摇头叹息不已。母亲追问,老人只是说: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下午,老人起身要走,对母亲说:你家这小伢生得机灵,我中午从路上经过的时候,看见他左臂上有七颗黑痣,状如北斗七星。这种异象不多见,所以惊扰你家。以后有机会再从这里经过,我会再来你家里看看。说完,老人再佝偻着身子,慢腾腾的往东走了。  母亲这才来看我左臂,数了数,果然有七颗黑痣, 从肩臂到虎口如北斗七星的勺状排列分布,母亲大吃一惊,因为她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些,七岁的孩子,我对北斗七星是什么也稀里糊涂,看见母亲紧张的样子,我很害怕,问母亲是好事是坏事,母亲一脸茫然,她也不知是福是祸。
  记号  
  晚上爸爸回来了,母亲说了白天的事,爸爸一笑而过,他从来不信什么鬼神异象之类的事情。只是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治国平天下。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爷爷身体一直健朗,奶奶还是常常病怏怏的。  乡村的少年,有无尽的欢乐,可以扎个猛子潜入河里在石壁的缝隙里摸鱼儿,可以爬到大树上去掏鸟窝儿,还可以用小桶拎水往田鼠的洞里灌,然后看见成群结队的水淋淋的大小田鼠惊魂未定的从洞里狂奔而出,我们在后面嬉戏追赶。江南的乡野,薄暮里常飘荡着母亲呼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
  @家在皖西南 6楼
14:25:00  晚上爸爸回来了,母亲说了白天的事,爸爸一笑而过,他从来不信什么鬼神异象之类的事情。只是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治国平天下。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爷爷身体一直健朗,奶奶还是常常病怏怏的。  乡村的少年,有无尽的欢乐,可以扎个猛子潜入河里在石壁的缝隙里摸鱼儿,可以爬到大树上去掏鸟窝儿,还可以用小桶拎水往田鼠的洞里灌,然后看见成群结队的水淋淋的大小田鼠惊魂未定的从洞里狂奔而出,我们在后面嬉戏追赶。江南......  -----------------------------  现在治国平天下没有
  六年后的一个夏天,我读初二。有天周日的上午,我在窗口下写作业,忽然听见母亲在外面大声的和人说话的声音,我心中一动,急忙跑出来看,竟然是当年的那个老人。他更消瘦了,腰也更佝偻的厉害。几乎是弓着背了。穿一件白布的对襟的褂子,一条黑色的棉布裤子,一双圆口的黑布鞋。肩上背着上次的那个土布做的不辨颜色的包。母亲还记得老人,领老人进屋,倒了一碗茶放在桌子上,老人坐在板凳上,徐徐的吹着热气,看着我微微的笑。  老人对母亲说:我一直记得你们家,六年前,我从这里向东往湖北去的时候给你们相过面,你家小伢的左胳膊上有七颗状如北斗的黑痣。我捋起袖子,那七颗黑痣长得更明显了,状如北斗,不差分毫似的。  像上次一样,老人在我家简单吃过午饭,和爷爷一起抽旱烟,然后给爷爷看相,爷爷年龄越来越老了,只问生死的事,老人说了几句,我现在只记得其中有一句是:下人(安徽方言,指晚辈)手提袜子鞋(方言读hai音),外头哭进家里来。给奶奶看相,说:若非婆婆心肠好,坟头早已长满草。然后戴老花镜,细细数奶奶眼角的皱纹,最后说:按相面来看,奶奶比爷爷后走(去世),但皆不能有晚辈送老(指老人去世的时候,儿孙不在身边)。  下午老人没有着急赶路,说要给我看相,我已从当年的小伢子长成了懵懂少年,老人对我一直笑盈盈的,看完面相说:这伢子长大后,半文半武,辛苦劳碌,东奔西走。看完面相,又给我摸骨,摸手骨,说一生行险,却遇难呈祥,摸前额,说出门有贵人扶持,钱财易聚易散。  最后摸后脑骨,叹息不已:可惜呀,长歪了半寸,否则大有所成呀。  吃晚饭的时候,老人对母亲说,他常年在外,四方飘泊,一边寄情山水,一边看相占卜,走过很多地方,也遇到过许多人,却和我有缘,想收我做徒弟。母亲委婉的说我还要上学读书,不能这么小就学习这些,老人说可以在我假期的时候来我家教我相面摸骨,占卜问卦。母亲担心爸爸回来落数,一再婉拒。老人叹息不已。
  就没了
  不错的开头,继续
  占座先  
  晚上,老人在我家借宿。爸爸下班后也回来了,老人晚饭吃得更少。母亲和爸爸说白天的事,爸爸自然不会同意,爸爸只希望我刻苦拼读,考取名校,以便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老人晚饭后给爸爸看相,爸爸不以为然的让老人细细端详,看完,老人只说:莫看眼下繁华热闹,须知晚来光景黯淡。爸爸似信不信的追问,老人问:可常出远门?答:偶尔出差。老人说: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人世无常呀。倘出远门,利东北,不利西南。  晚饭后,老人住在我的房间,和我一起睡在小床上,问我成绩,问我志向。最后问我是不是还记得他。六年前他曾来过我家,我似乎也记得点儿,含含糊糊的就说记得。老人很高兴,对我说了很多,说那年他从我家这里离开后,又去江西,湖北,湖南。我一乡下孩子,最远到过市里,江西,湖北,湖南,对我来说,那么遥远和陌生。老人说你爸爸不同意,否则我想收你为徒弟。因为爷爷奶奶那些年常常算命,而且我家边也有算命的老先生,所以我就问他,你会算命吗?老人说:我不算命。我只看相,摸骨,和卜卦。我问是不是算命太难了,不好学?老人呵呵大笑说:算命是最简单的,只要有生辰八字,根据八字,有固定的模式,只要熟记这些就可以了。但是算命不会很准。比如,算命讲究的是生辰八字,以八字推算未来的运程,有些人,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如果只算命,这些人的未来都应该是一样的,但事实肯定不是那样,就如双胞胎一样,年月时辰一样,但命运各异。  我问他学看相问卦有什么用处呢?他又呵呵笑着:这些东西,都是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祖辈比现代人更聪明,看相呢,是不同年代的多位相师,根据人的面部特征以及后来的运程总结出来的经验。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有根源,皆有规律可循,八卦呢,就是对世间万象规律的推测,懂得了这些,虽然不能改天换地,但可以左右逢源,可以趋吉避凶。
  我听得似懂非懂。在那个二十多年前江南乡下的夏夜里,明月皎洁,蛙声一片。虫鸣啾啾,河水淙淙。一个外乡的老人和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对未知的世界进行不懈的对话,老人一直在和我说着他给别人看相和占卜的往事,比如看相,有人相,人相分手相和面相。有家相,家相是阳宅,就是房屋的风水,住宅的布置和方位。有墓相,墓相是阴宅,就是人去世后棺椁埋葬的地点和方位等。可惜我那时年少,在老人勉强能听得懂且夹杂着外地方言的叙谈中,我困意渐浓,最后不知在什么时候,我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早晨,我在南方夏天早晨的闷热中醒来,身边已没有了老人,听见堂屋母亲和老人大声说话的声音,老人耳朵这次几乎快听不见了,需在他耳边大声的说话才能听见。爸爸已经上班去了。母亲说老人早晨喝了一小碗米粥,准备走了。母亲接着说,早晨爸爸走的时候再三叮嘱,只能用心攻读,不能三心二意。老人无奈的起身告辞,我家门前有水泥的阶梯,老人慢慢的从阶梯上下去,背着土布包,像六年前一样,慢慢朝门前的小河下游走去。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蓬着头,跟在老人的身后,老人走了一小段路,见我身后无人,有点儿吃力的蹲在我面前,笑眯眯的对我说:我本想收你做我的徒弟,只是你父母不愿意,怕耽搁你的学业,你好好用功读书上学吧。 我有一本古书,放在你枕头底下,你日后若有空闲,可以看看。如果有缘,再过两年,我会再来你家的。说完,站起身,慢腾腾的走了。我站在那里,心里很有些不舍,但一个十三岁的乡下少年,容不得我再有别的想法。直到老人的身影渐渐看不见了,我才转身回家。
  继续呀  
  @昨夜幽梦突还乡 22楼
12:34:00  继续呀  -----------------------------
  别停更啊!
  回到家中,我赶紧去枕头底下翻看,果然有一本书躺在那里,年代久远的缘故,书皮黝黑枯黄,有些残破。我翻开看看,不惊大失所望,不是传说中的武林秘笈或《太公兵法》之类,这本书连名字也没有,只是有许多图像,有五官,有掌纹,画着各种各样的眼睛,如虎眼,蛇眼,三角眼。各种各样的眉毛,八字眉,柳叶眉,剑眉。各种各样的鼻子,猴鼻,狗鼻,狮鼻。各种各样的耳朵,有的大耳垂肩,有的是大耳招风。有各种各样的手纹,有双鱼纹,雁阵纹,拜相纹。各种各样的足纹,有龟纹,禽纹。每篇一种图像,旁边配着文字,文字是毛笔正楷,但都是繁体。往后翻看,图像以后是《称骨歌》。再往后是〈易经〉。六十卦,每卦一篇,左边是文字,文字皆是竖排,自右向左。右边是卦图,每一爻都配有文字注解。和前边一样,也是毛笔楷书。密密麻麻,我看得眼花缭乱。也认不得几个字。其中有还有许多页已经泛黄破损,有修补的痕迹。
  晚上爸爸回来,看到老人留下来的相书,只是说收起来吧,别耽搁了功课。此后,一切如故。大人上班,学生上学。母亲操持家务,奶奶病怏怏的,爷爷进进出出都是一张深沉忧郁的脸。  我以为老人第二年夏天的时候还会再来,像上两次一样,进我家堂屋喝茶,然后和爷爷抽黄烟,但第二年夏天,老人没有再来。有时候,我在屋里听见母亲在外面和人说话,我就情不自禁出来看看,看看是否是那佝偻着背,耳朵不太好使的老人。但再也不是。
  老人没有再来,爸爸却出事了,第二年,爸爸出差福建。这些年,爸爸在供销社做商场经理,一直志满意得,这次福建之行,他将从此告别风光。这一年,爸爸四十岁。临行前,母亲说:看相老人说你不利西南,路上多小心。爸爸嘴里说不碍事的,却没放在心上。  该来的总会要来的。一周后,传来噩耗,爸爸在厦门遭遇车祸,一辆疾驰的客车撞到他扛在肩上的旅行包,人也被摔了出去,头部着地,受伤很严重。家里乱成一团,爷爷奶奶年迈体衰,妈妈是善良的农家妇女,路途遥远,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舅舅去厦门接回了爸爸,一年内已不能上班了,头脑里还有於血,总喊头疼。那段时间,母亲用她柔弱的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遭逢这样的变故,我的治国平天下梦也结束了。  十七岁那年,我去工厂车间上班,终于离开那片乡土,在县城生活了。没有了乡野的伙伴,不见了农家的炊烟。我小心翼翼的行走在县城的工厂和宿舍之间。从家里出来的时候,除了换洗的衣物,我也带来了那本老人留给我的相书。
  坐等  
  走近了,欣赏了,期待着......
  城市的夜晚,和乡村的夜晚大不相同,当夜色笼罩,我已听不见那田野间熟悉的虫鸣和蛙声。听不见奶奶摇着蒲扇拍打着蚊子的声音。南方的夏夜是闷热漫长的,我百无聊赖的翻看着老人留给我的相书。文字不能理解的,就看图像。看着看着,竟也慢慢看出些名堂,比如我们平时遇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印象就是看看他(她的)是否帅气或漂亮,五官生得是否清秀精致。再仔细的人,不外乎看看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但老人的相书把人的面部正中自上到下分为十三个部分,每个部位都用文字标注。如从额头到双眉之间,自上到下,分为:天中,天庭,司空,中正4个部位。双眉之间到鼻尖自上而下分为:印堂,山根,年上,寿上,准头5个部位。从鼻子下面再依次往下,分为:人中,水星,承浆,地阁4个部位。这十三个部位自上而下在人面形成一道中轴线,不仅如此,每个部位左右与其相对应的还分为许多其他部位,密密麻麻,每个部位皆有文字标注,我细细数来,人的面部,竟然共有一百四十六个部位名称。我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才想起当年老人给家人看相,要戴上老花镜细细端详,原来他看的是一百多个部位的特征,而我们平常人,平时究竟能注意多少?
  城市的夜晚,和乡村的夜晚大不相同,当夜色笼罩,我已听不见那田野间熟悉的虫鸣和蛙声。听不见奶奶摇着蒲扇拍打着蚊子的声音。南方的夏夜是闷热漫长的,我百无聊赖的翻看着老人留给我的相书。文字不能理解的,就看图像。看着看着,竟也慢慢看出些名堂,比如我们平时遇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印象就是看看他(她的)是否帅气或漂亮,五官生得是否清秀精致。再仔细的人,不外乎看看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但老人的相书把人的面部正中自上到下分为十三个部分,每个部位都用文字标注。如从额头到双眉之间,自上到下,分为:天中,天庭,司空,中正4个部位。双眉之间到鼻尖自上而下分为:印堂,山根,年上,寿上,准头5个部位。从鼻子下面再依次往下,分为:人中,水星,承浆,地阁4个部位。这十三个部位自上而下在人面形成一道中轴线,不仅如此,每个部位左右与其相对应的还分为许多其他部位,密密麻麻,每个部位皆有文字标注,我细细数来,人的面部,竟然共有一百四十六个部位名称。我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才想起当年老人给家人看相,要戴上老花镜细细端详,原来他看的是一百多个部位的特征,而我们平常人,平时究竟能注意多少?
  继续继续。。  
  继续继续。。  
  我把相书放在枕头低下,当城市里霓虹闪烁的时候,我逐渐走进了面相,手相的世界。老人说看面相,可以看出该人的未来运程,真的会这么神奇吗?我半信半疑。相书里的文字皆是繁体,我借助字典查找,也只能连猜带蒙勉强着看。我囫囵吞枣的翻看着图像,越往后,文字,注解越多。而有些字,普通的新华字典里也难觅踪迹。后面的繁体文言文,读来更是味同嚼蜡。
  车间里的工作,枯燥单调。工厂是生产药品的,我们这个班组的工序是轧盖,我和周姐两人一组,她将铝盖套在药瓶上,我将药瓶喂到机器里,机器上有刀片,上下一合,刀片推进,盖子就轧紧了。车间里机器轰鸣运转着,我们套盖,轧盖,像机器一样,机械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这一天,我一边轧盖,一边打量身边的周姐,看她的眼睛,看她的眉毛,看她的鼻子,周姐是清秀眉,相书上说,眉毛弯弯清秀,超过天仓(天仓与双眉之间的山根平行),眼睛连鬓清秀绵长,这样的人,早年聪明,科甲及第,亲朋好友齐沾光。既然科甲及第了,那为什么周姐还在车间做工人呢?是不是相书不准呀?正胡思乱想着,手里的玻璃药瓶没有准确的喂进机器凹槽中,机器上下一夹,:“嘭”的一声响,瓶子炸得四分五裂,药粉弥漫。玻璃碎片比刀剑还要锋利,右手的大拇指没有躲开,玻璃碎片从左边切入,旋转一周,刹那间,皮开肉绽,血流如注。周姐“噢”一声,跑出老远。组长淡定的走过来,关闭了机器,送到我楼下卫生室包扎。组长说:你这不算啥,前几天,洗瓶车间一女的,头发卷进了机器里,连头发带头皮全揪下来了,若不是机器关闭的快,脑袋都轧碎了。我头皮一阵发麻,师父呀!我还是安心搞生产吧。
  玉手印…  
  拇指受伤后,可以休息几天,相书也不看了。闲来无事,成天在厂区里闲逛。这天看见厂工会出了一份通告,县总工会办了一所职工学校,有愿意继续学习的职工,可以用晚上的时间去上课。刹那间,我心中又想起了爸爸的治国平天下。当天晚上,我又走进了教室。正在讲课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斯文条理的一位老师,他正在抑扬顿挫的讲《藤王阁序》,讲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这位老师激动得翘起了兰花指,再往后,讲到“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的时候,前两排同学有些骚动,原来是老师太过兴奋,以至于前两排同学都在惊慌失措的躲避他横飞的唾沫。我听见有人小声嘀咕:老师你的名字虽叫北海,但也不能这样夸张呀!后排有女生忍俊不禁的吃吃笑起来,我看见发笑的是一位长着圆圆脸蛋儿,胖乎乎的和我差不多同样年龄的长发女孩。我此时哪里会晓得,六年后,她将会成为我的妻子。
  喜欢翘兰花指的北海老师果然生猛,古文讲得酣畅淋漓,讲《鸿门宴》,项庄舞剑,樊哙闯营。俨然楚河汉界,两军对垒。讲〈长恨歌〉,君王掩面,贵妃断魂。概叹天长地久,此恨绵绵。讲〈琵琶行〉,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果然千呼万唤,玉面半遮。后来,只剩我孤零零的坐在前排,仰面凝神欣赏着猛男老师的精彩演绎,我甚至忘了用衣袖擦拭脸上飞溅而来的激情唾沫,身后是众生们惊惶的眼神。看不够春花秋月,赏不尽夏风冬雪。一晃两年。
  沒人顶,姐来  
  爸爸经过近两年的休养,已能勉强去上班了。但头脑时常昏沉,已经营不了商场。只在单位做闲杂差事。这个时候,已是九十年代中期,大街小巷都是:“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的仓惶悲壮歌声。计划体制已彻底击碎,市场经济尚未进入正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昔日辉煌的供销系统已是江河日下,四面楚歌。
  挺好的文章,继续!  
  工厂放假的间歇,我就回到家里。身体一直挺硬朗的爷爷,这次却精神萎靡,奶奶忙前忙后的给爷爷弄喜欢吃的米糊(把米碾碎成粉,再熬成粥状),奶奶喊我过去扶着爷爷,她用小勺一勺一勺的喂给爷爷吃,一边轻声问烫不烫?凉不凉?爷爷含糊着答应。我心里想: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果然不假呀。爷爷是民国七年(1918年)生人,和奶奶一起生活了五十多年,爷爷木纳,奶奶聪明,一辈子总吵吵闹闹。关键时刻,还是能看到老两口的夫妻情深呀。我扶着爷爷的身子,但感觉爷爷体重如山,我怎么也扶不动了,最后,只能让爷爷躺下了。奶奶喂完米糊,去厨房洗碗了。我在隔壁堂屋闲坐。妈妈在水田里给水稻拔草。一会儿,爸爸从外面回来了,爸爸没多说话,进了爷爷房间。突然,我听到爸爸山崩地裂般的哀哭声,我纳闷的冲进爷爷房间。那是我十七年来,最难忘和悲痛的一幕,爷爷横躺在床上,双脚垂地,双眼微睁,已没有了呼吸。  我知道爷爷已经再也不能回来了,又怕爸爸头昏难禁,赶紧让邻居去喊母亲回来,等到出门探看情况的时候,母亲赤着脚,手里提着袜子和鞋,从外面哭着跑进家门。回过身,奶奶手里捧着刚喂完爷爷米糊才洗干净的碗,奶奶迷惑的问我们:你爷爷么样搞的?第一次尝试到亲人生死离别的悲痛,我心如刀绞,大放悲声。
  是小说还是真事,报上来先  
  我们那里的农村,老人去世后,现在还实行土葬的风俗。后来,爷爷埋葬在我们家族的大山上,年底去上腊坟的时候,要先沿着蛟河(我们当地的一条河流)大坝走到一座水库边,再由摆渡人撑着竹筏送过河去,过了河,那边就是爷爷安息的大山了。上完腊坟回来,在渡口腊月的刺骨寒风中,扯着嗓子呼唤船家,摆渡人裹着棉袄,撑着竹筏,再将我们带回原岸。
  楼主现在哪里?安庆老乡持续关注。  
  更新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事,
  楼主是天柱山边的么,怀宁的来凑个热闹  
  顶,继续,期待
  好看  
  @家在皖西南
14:25:00  晚上爸爸回来了,母亲说了白天的事,爸爸一笑而过,他从来不信什么鬼神异象之类的事情。只是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治国平天下。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爷爷身体一直健朗,奶奶还是常常病怏怏的。  乡村的少年,有无尽的欢乐,可以扎个猛子潜入河里在石壁的缝隙里摸鱼儿,可以爬到大树上去掏鸟窝儿,还可以用小桶拎水往田鼠的洞里灌,然后看见成群结队的水淋淋的大小田鼠惊魂未定的从洞里狂奔而出,我们在后面嬉戏追赶。江南......  -----------------------------  @hehe37211 7楼
14:43:00  现在治国平天下没有  -----------------------------  楼上你好坏哈哈。
  @家在皖西南 时间: 20:41:13 点击:951 回复:52   我家在皖西南天柱山脚下的一个小乡村,我幼时在那里长大。........  ------------------  @家在皖西南 9楼
14:55:00  六年后的一个夏天,我读初二。  ..........老人对母亲说:我一直记得你们家,六年前,我从这里向东往湖北去的时候给你们相过面,.......  -----------------------------  -------------  皖是安徽,在湖北的东边,皖西南更是湖北的正东,可以去查看一下中国地图。  如果从安徽去湖北,必然是往西走。。。。。怎么往东???
  感谢众位朋友的光顾,回答一下有疑问的朋友。我现在离皖西南很远,慢慢我会讲到现在居住的城市。安徽是在湖北的东北方,(六年前,我从这里向东往湖北去的时候给你们相过面),对这句话有疑问是因为我没有描述清楚,我家的老屋门前是一条自西向东缓缓流淌的小河,老人当年离开我家,是沿着小河向东而去的,后辗转去的湖北。有朋友问我写的这些是否属实,其实很多年来,我就希望自己能用文字描述出记忆里的乡野。
  自爷爷走后,奶奶像秋风里的落叶一样孤零,奶奶时常一个人捧着爷爷生前穿过的衣服啜泣,一边哭一边自说自话:“你这一走呀,再也不会回来了……”除了陪着奶奶悲伤,再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了。十七年来,我第一次知道失去亲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悲痛。愿爷爷在大山上安息。
  虽然爷爷不在了,这一年的除夕,我们还是在往年爷爷坐的位置给放上了酒杯碗筷,也筛上了满满的一杯酒,等到年夜饭快结束的时候,奶奶还在说:你爷爷这杯酒还没喝呢!  第二年春天,母亲和邻居聊天,偶尔又聊到爷爷去世的时候事情,母亲突然想起了老人当年给爷爷相面的时候说的话:下人(晚辈)手提袜子鞋(方言读hai),外头哭进家里来。爷爷猝然去世,在田里劳作的母亲被邻人唤回,的确是来不及洗脚穿鞋的,匆促的用手提着脱在田梗边的袜子和鞋,一路哭着跑进家门的。  晚上爸爸回来,我们一家坐在一起闲聊,搜寻往事,想起老人当年的言语,竟然无不灵验。我脑中突然一闪:相书。
  挺喜欢你写的东西,感觉就想身边,但是总有些沉闷和无奈,这也许是楼主此刻的心情吧。
  我是桐城人,老乡握个手!  永不能忘记家乡的山水!
  顶老乡的大作了,加油更哦!  
  夏天的时候,兰花指老师激动的对我说:毕业矣!愿闻君鸿鹄志?我想了半天:老师,相书里以后若还有不认识的字,我还会找你。兰花指欣然一笑:好!好!好!毕业照上,胖乎乎的女生站在我的前面。她长发盘起,面若桃花。她幽幽的对我说:天高任鸟飞,你可以自在飞翔,越高越好,像风筝那样,但我呼唤你的时候,你莫忘了回家。  我去车间和周姐告别,周姐笑眯眯的:在外做销售不比在车间做事了,天黑路滑,社会复杂,你得多长个心眼儿才是呀。我木讷的点着头:你也要好好的。
  爸爸一般周末才回家,家里平时就只剩母亲和奶奶,奶奶头发又白了许多,人也更瘦了,背也有些佝偻了,孤寂的时候,常一个人自言自语,我有时想,或许奶奶是独自在和爷爷说悄悄话吧。奶奶睡在西屋,母亲睡在东屋,夜深的时候,母亲就会悄悄的起床,掌着灯去西屋看看奶奶,爷爷苍促的离世,让她心里很不安。奶奶睡眠很少,母亲每次虽是悄悄的过来,还是能被她发觉,奶奶总是摇摇手:不碍事,不碍事,快去困觉吧。
  老乡,更得太慢了  
  阜阳。地处江淮平原,京九铁路纵贯全境。我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这皖北重镇。我两只手紧紧拎着银科长的皮包,手心里攥出了汗水也浑然不知,我寸步不离的跟着他,就差没拉着他的衣角,我有些惶惑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城市,比当年从乡下初去县城上班更加紧张。皖北和河南接壤,语言,饮食,生活习惯都更趋于河南。酒店里,五大三粗的皖北汉子吆五喝六的吃酒划拳。大街上,不时有剽悍的女人追打着哭闹的蓬垢小孩,不时传来“俺日你娘……”的怒骂声。我以为我这次离家已经很远了,不知道奶奶和母亲在家里可安好?
  阜阳号称中国最大的药品集散地,市场大厅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来往往的商贾,熙熙攘攘的过客。鳞次栉比的宾馆,堆积如山的药品。这皖北明珠,果然繁华。  我和银科长将在这座城市常驻下来,四年里,我将会慢慢适应大馍大蒜的味道,将会和这里的男人一样,红着眼,剔着牙,喝着酒,划着拳。
  银科长家有娇妻弱子,不能长期呆在这里,待我慢慢适应了环境,熟悉了市场,他便回厂里了。我独自留守在这陌生的城市里。  皖北的夜是孤寂漫长的,出发的时候,我收拾衣物,把老人留给我的相书也带了过来。这本相书将陪我度过一个个异乡的夜晚。  繁体字已不再是障碍了,我一页页的翻看。这本书肯定一直被老人珍藏在身边很久了,每一页都有他或更久远的相师们留下的痕迹。
  “欲识流年运气行,男左女右各分形。十五火星居正额,十六天中骨格成”老人对相面的歌诀都做了注释:原来十五岁前后看相,由于小孩骨骼还未成熟,头大面小,因此十五岁前的孩子看相,只能看耳朵,耳朵色泽红润,从小聪明,生活优裕。耳朵白色灰色,身体有病,流年不利。  老人对耳朵描述的特别详细,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少,标准的有福之耳应该是:耳上齐眉,下耳鼻孔。耳朵上面能和眉毛在一条线上(超过眉毛更佳)下耳和鼻孔在一条线上,这就是最佳的耳相。  耳色差,不管面色如何好,只是虚象,实际上是整个人都差,反之面色差,而耳有起色,则病有起色。五官运好,但耳运不好,一切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十七十八日月角”。十七岁,十八岁看相要看日月角。  日角,月角。在两眉以上一寸的地方,左右凸起者为佳,无形无影者不利。左日右月。日角为父,月角为母。额角岩惨父先丧,山根低陷母先亡。  “二十六上主丘陵,二十七年看冢墓”二十六岁看丘陵,丘陵在日角之下。二十七岁看冢墓,冢墓在月角之下。  这两个部位平阔饱满为佳。如果丘陵、冢墓部位崎岖多纹,为上相。  眉部:自三十一岁到三十四岁,计四年运程。  眉,必须饱满有气,如悬崖峭壁者为贵。头方额阔之人,精神充沛,思想敏捷,有勇有谋。眉长根清,不硬不竖,不乱不杂,密而不浊,疏而不寒,当贵显达。  若眉毛短促混浊,硬杂犹如乱草,或眉交接窄狭,低而压目者,此乃破败不祥之年也,三十之前难起运。  “三十三岁繁霞上,三十四岁彩霞明” 繁霞为左眉之眉尾,彩霞为右眉之眉尾。  两个眉尾,皆须高扬有势,清明有气,如虎腾空,如鹏展翅,毛清色黑,乌而有彩,尾有轮廓,顺序不乱,则吐气扬眉,无往不利。  反之,若疏落间断,或波浊不清,杂乱无序,倒垂不扬,或低促压目,败相。相书上说:眉散财难聚。眉如果有间断,行眉眼运时(31~40岁)会突然兄弟不全或母亲流产,小产。
  日子一天天的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便是第二年夏天。这一年是1998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连续暴雨,长江大堤九江段终于决口了,计划中的长大江堤内部是钢筋结构,待到溃堤时发现并无一根钢筋,取而代之的是价位低廉的竹筋,在九江大堤视察的国务院总理破口大骂:这是王八旦工程。  王八旦工程刚被整肃,王八旦的事又发生了。这次撞到枪口上的是阜阳的医药集团,98大洪水后,瘟疫肆虐,抗洪的百万军民缺医少药。两年后我出差在九江,听当地人讲,抗洪时部队的官兵以身体阻拦洪水,没日没夜的站在洪水中,广大官兵身体溃烂,当地百姓自发的送来饭菜,官兵们站在洪水中,手指因为多处溃烂已拿不住碗筷,只能将饭盒漂在洪水里,用溃烂的双手往嘴里扒拉饭菜。(他们真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呀!)阜阳医药集团给我们最可爱的人捐赠了价值百万的药品,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但好景不长,随后不久,发现这些捐赠的药品有许多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更速加快点  
  这回老百姓愤怒了,最可爱的人也愤怒了,最后高层愤怒了,众怒难犯呀。于是,前几日还熙来攘往的阜阳医药市场一夜之间彻底黄摊儿了。早晨,我匆匆赶到市场的时候,已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只剩遍地的垃圾和无边的萧瑟。附近宾馆,酒店里的老板们伙计们都显得无精打采,他们双眼空洞而茫然的表情让人心生绝望。车站附近,浓妆艳抹的小姐们拎着小皮包,拖着大箱子,到哪里做生意都是做,她们妖娆多姿的身影,将出现在下一站的城市。  小姐都卷铺盖走人了,我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回家。
  马克,刘名  -----  
  我来打酱油了
  坐等更新,楼主加油啊!  
  停更了呀?  
  家乡一切依旧,走在熟悉的乡间小道上,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扑鼻而来,我深深的自由的呼吸,城市里的霓虹闪烁迷离,那般美丽。城市里的女人娇柔白嫩,那般诱惑。让我割舍不下的却总是我的这片乡野,我心中的田园。  父亲告诉我一件事:我去皖北半年后,有一天午夜,母亲在迷糊中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妈,妈,开门。”母亲非常惊喜,胡乱套上鞋子,来不及开灯,就摸索着去开了大门,只见夜空幽远明月在天,夜风飒飒树影婆娑,门前小河流水淙淙,田野里虫鸣啾啾,蛙声一片。却哪里有半点我的影子?母亲怅然的回房躺下,一夜无眠。  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是后院隔壁邻居的儿子很晚回来,喊他的母亲开门。母亲在半睡半醒间却当成了我。唉!“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江南水乡,不知名的河汊池塘四处可见。我们村庄后面便有一口池塘,但却有一个文雅的名号:庙塘。顾名思义,在这池塘的边上,就有一座古庙:相公庙。传说古时候有位周老相公曾在这里读书冶学,为人古道热肠,常为村民百姓打抱不平。却不幸被财主勾结和尚用毒酒害死,最后,财主与和尚被百姓告发被判斩首,和尚庙被改为"周老相公庙",一年四季享受乡民供奉。可惜最早的相公庙毁于文革那段疯狂的岁月。  母亲年轻的时候受外公的影响,不信神鬼,外公是镇里的文书。待到相公庙重建的时候,乡邻们在一起谈论相公显圣往事,母亲不以为然的说:世上哪有什么鬼神呀,鬼神都是凡人编造出来的。
  当天日暮,母亲回到家中,突然感觉头重脚轻,天眩地转,支持不住就和衣躺在床上,朦胧中,看见一男一女从远处的浓雾中渐渐走近,母亲清楚的记得他们都穿着白大褂,背着药箱,女子鹅蛋脸,生得清秀异常,慢慢走到母亲跟前,那女子用手一指母亲,厉声说:你父亲不是梅城镇的文书嘛??嘛字声拖得很远很长,母亲内心惶恐,不能动弹。那梦中的两人说完,转身离去,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雾蔼中。
  不一会儿,母亲清醒过来,浑身已被冷汗湿透,此时天还未黑。母亲这才吃惊,此后常对人言:我不敬鬼神,胡言妄语,梦里就有两位菩萨来指点教化了。  母亲对我说,菩萨和医生一样,也背着药箱,都是治病救人的。因为少时常听母亲讲这段故事,我对寺庙道观,心生敬畏。神,鬼之论,可以不信,却不能不敬呀。
  能感受到一点楼主的心情,继续!  
  顶顶更健康!
  一次多更点  
  举头三次有神明啊:-X  
  你那的周公像是不是脸很黑的  
  我离你那不远  
  秋天的时候,我订婚了。对象是当年那胖乎乎的女生。她叫红洁。  我们当的风俗,男女婚嫁,一般要经过以下四道大的程序:首先出场的是介绍人,我们那俗称“媒人”,媒人不分男女老少,我爷爷奶奶就是老媒人,我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爷爷奶奶档期很忙,我作为替代媒人也去参加过婚宴。  媒人对方圆八十里,甚至是八十五里以内的尚未婚配的男女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等到年头岁尾,打工的男男女女都回来了,就是媒人业务的旺季了,更多的时候,是男女青年的父母来到媒人家,央托媒人给自己的子女寻觅对象,媒人会在自己的信息库里挑选两个条件相当的男女相约见面。
  第一次见面,叫“暗看”,即男女双方各自带着自己信任的亲戚或朋友,相约在媒人家会面,因为不能确定第一次见面双方是否都能满意,一般首次相见定在晚上。晚上见面的好处是黑灯瞎火的,万一双方无缘而散,彼此还可以去另寻下家相见,而且晚上一般不会惊扰乡邻,能避免相见无缘的事传播出去。曾经有暗看十多次还没有找到如意对象的,最后搞得都臭大街了。  如果上苍眷顾,第一次暗看的时候,双方一见钟情,“一个要锅补,一个要补锅”。那这事基本就成了,可以进入下一道程序,挑选黄道吉日,男方由媒人陪着,买好烟酒礼品,去女方家登门求亲,这叫“上门”。上门当天,女方家大排筵席,男方坐首席,由女方家德高望重的亲友作陪,下桌是媒人,也由专人作陪。媒人必须伺候好,媒人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对媒人礼节不周到,而导致媒人把即将成功的婚事搅黄的事,时有发生。
  继续顶,楼主更吧。  
  加油!  
  楼主 正题啊正题 对塑造角色无多大意义的民风民俗浅尝辄止即可啊
  暗看过后,还有另一种情况发生,比如第二天,男方骑着摩托车,在乡间小路上一路驰骋而来,身后扬起滚滚尘烟。还有亢奋的骑着自行车,车轮如飞而来的。来到媒人门前,车不及停稳,夺门而入,媒人不动声色,抬头45度角仰望着天空。待到小伙子恍然大悟的从口袋里掏出两包纸烟恭敬的呈上,媒人才慢条斯理的拿手罩在嘴上轻轻咳嗽了两声说:女方家长说还要考虑考虑。  这是最让那些希望尽快娶到媳妇的小伙儿纠结的时刻,为什么还要考虑呢?是嫌我长得不帅还是家里没房呢?有些冲动的小伙会带着十万个为什么一路打探着直接来到女方家门外,关键时刻,人生路口,有话赶紧喊,这时候就会出现诸如: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村长,我远房二大爷是台湾佬 (那时有许多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给乡村的亲戚们带来了不菲的礼金或礼物)等之类豪迈的求婚猛语。  “上门”也叫“明看。”  我和红洁因为是自由恋爱,暗看,明看这两道程序自然省略了,直接就进行了第三道程序:定亲。
  喜事成双。定亲,也就是订婚那天,我和两个媒人(大姨父和三姨父),挑礼担的(挑着烟酒糖果等礼品)一行四众,来到焦家贩。  焦家贩原是天柱山脚下藉藉无名的小村庄,让焦家贩暴得大名,始于东汉末年庐州小吏焦仲卿。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两千年前,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他们两人在此地上演了一出为坚贞不渝的爱而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时至今日,我每到华山,看到孔雀坟,心犹戚戚。只能默默祈祷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洁家就在焦家贩,在迎接我们的鞭炮烟花的硝烟散尽之后,一行四人被安排到堂屋酒桌上坐定,乡邻,亲戚,轮流上来欢迎敬酒,说一些恭喜恭喜,小伙精神之类的话。  这个时候,可以喊红洁的母亲叫:“妈”了,以前都是喊姨。订婚仪式就是民间的结婚登记。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人社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