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的好处和坏处出现黏黏的血怎么回事?

一个人的体内湿气过重的话,会容易导致疾病的到来,有的时候虽然还没有严重到患病的程度,但也会出现诸多身体不适的症状,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您知道如何将体内的湿气给逼

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疗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拔火罐具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吧。

别小看身上小小的痣,它有可能会致癌,那么如何判断痣是否有癌变倾向?请看下文。

额头上长出痘痘有可能是上火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额头上长痘痘怎么治吧。

早上起来腰痛的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

关于月经期间能不能做运动一直备受女孩子们的争议,有些女孩子主张,月经期间要静不要动,而有些女孩子主张月经期间要正常运动。来吧各位,别争啦,这篇指南告诉你月经期间到底要不要运

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下面给大家说说脖子落枕怎么快速解决

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的患者均可发生。下面给大家说说脱肛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人的体质是不同的,其中阴阳两虚体质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下面给大家说说阴阳两虚饮食怎么调理

光是听到癌症这两个字都会觉得有些害怕,其实想要预防癌症,平时可以适当多吃点抗癌的食物,那么抗癌的食物有哪些呢?

我们都知道,拔罐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拔罐放血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人都会经常拔罐放血。那么拔罐放血好不好呢?一般情况下,拔罐放血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可以消肿止痛、退热解毒等等,但是,也会存在一些坏处,会容易引起感染,影响心脑供血。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放血拔罐的好处和坏处,以及拔血罐的注意事项吧!

拔罐放血主要是用皮肤针叩刺皮肤,待皮肤红润,稍有渗血后,再在刺血部位进行拔罐,以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解毒泻火,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目的,有很好的防病治病功效。

中医认为,发热有阳盛发热和阴虚发热之分,拔罐放血适宜于缓解阳盛发热。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拔罐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气血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经脉必有闭塞不通的现象,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治疗,可以将经脉中的瘀滞病邪直接带出,调整闭塞壅阻的现象,经脉畅通了,疼痛也会得到缓解。咽喉疼,偏头疼等病症都可以通过拔罐放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火热内扰可导致多种病症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口舌生疮,肢体肿胀疼痛,烦躁易怒,发热等症状,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可以使火热止邪随血而泻,适宜于多种热证治疗。

人体由于气滞血涩,导致经络瘀滞时,会造成身体肿胀疼痛的现象发生,采用拔罐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使经脉恢复畅通,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机体在病理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就会导致体内热毒产生,出现疮疡痈疽一类的症候,拔罐放血不但能使入侵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且还能理血调气,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抑制病邪扩展或复发。

皮肤出现瘙痒症状,是风邪在血脉中存在的表现,因此中医论证中有“治风先治血”的治疗原则,拔罐放血可以理血调气,促进血脉畅通,迫使风邪散发,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1、拔罐放血如果操作不当,消毒不彻底,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导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

2、拔罐放血过度的话,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气血亏虚,阳气不足的现象,时间长了会影响心脑供血。

拔火罐后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体内湿气、拔火罐的时间长短、医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后的颜色有紫黑色、红色、暗红等,分别提示可能有相应的疾病,但只能作为参考,还要结合个人的症状表现来判断。通常拔火罐后颜色偏深,预示着体内寒气、湿气较重,平素贪凉、可能是湿热体质等。

1、如果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8、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9、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0、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11、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12、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

13、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14、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状。

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竹罐、玻璃罐、抽气罐哪种拔罐器好

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细毛竹,截成约6-10厘米长的竹筒,一端留节做底,另一端做罐口,经多种制作工艺后做成的管壁厚度约2-3厘米,中间呈腰鼓型的竹罐。优点是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着力不大,拔罐后看不到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情况,不易清洗且洗后不易干。现在医院里已经比较少用。

玻璃罐: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根据火罐大小分四种型号。优点是质地透明,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容易清洗且洗后用清洁的布抹干即可继续使用。缺点是容易破碎。

塑料抽气罐:有多种,由罐和抽气器组成,优点是可以避免烫伤,容易操作,适合在家庭里使用。缺点是没有火罐的温热刺激。

此外,还可用代用罐作为拔罐器具,凡是口小腔大、口部光滑平整、耐热,并能使之产生一定吸拔力,大小适宜的器具均可选用。最容易获取的就是玻璃罐头瓶,其他如杯子、小口碗,需选瓶口光滑、无破损者,以免烫伤皮肤。

  • 根据吸拔方法,可分为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其操作如下。

    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种:

    用镊子夹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 用乙醇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这种方法吸附力强,但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落下很容易烫伤皮肤,故宜在侧面横拔。

    3)贴棉法 用棉花一小方块,略浸乙醇,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用火柴点燃后,将罐子迅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拔住。这种方法须注意棉花浸乙醇不宜过多,否则燃烧的乙醇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如小瓶盖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乙醇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这种方法吸附力也较强。

    在火罐内滴入95%乙醇13滴,翻倒之使其均匀地布于罐壁,点火燃着,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须注意滴入乙醇耍适量,如过少不易燃着,若过多往往淌下会灼伤皮肤。

    此法一般选用竹罐,即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min,然后用镊子挟住罐底,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并用湿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施术部位皮肤上,即能吸住。这种方法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决定。其吸拔力小,操作需快捷。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空气抽出,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

    如果在家庭使用,一般多用闪火法或抽气罐法,水罐法多在医院应用。

  • 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又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单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可按病变范围大小或压痛范围大小,选择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岗上肌炎,可在肩髃穴处拔罐。多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罐,如某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体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如腰肌劳损,可在腰部的穴位和疼痛明显的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罐,最好用玻璃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甘油或万花油等润滑油,将罐吸拔好后,用手握住罐子,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适用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

    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此法又称作刺络拔罐。即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min。此法应用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 、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指针刺与拔罐相配合的治疗方法。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min,然后起罐起针

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阴交。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神阙。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穴位的作用。

大椎。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内关。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合谷。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涌泉。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连续多日的潮湿天气,不少市民都觉得体内水气很重,除了吃一些排湿食物外,不少市民也开始使用传统的刺血拔罐方法,实现祛除湿气养生的目的。不过,人们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拔罐后,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拔罐后出现水疱、血沫子,还有的甚至能拔出黑血、血块和水。“拔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就能反映出身体的不同病症。”不少市民如此认为。然而,大连的中医专家却并不认同,“拔罐后的不同反应可能会从侧面反馈出患者的身体情况,但市民如果仅凭借这些就随意断症,很容易被误导。”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不少人都觉得非常难受。36岁的王女士最近总觉得身上汗涔涔的,上周四晚上,她来到自家楼下的一家按摩院进行了刺血拔罐。

  技师先在她后背的几个穴位进行了刺血,为了加强效果,立即在刺血的部位进行了拔罐。拔罐后,王女士觉得轻松了不少,技师给她展示了拔罐后的“效果”。“我一看,吓了一跳,罐子里面竟全是水。”王女士说,技师告诉她,这是因为她身体里的湿气太重,所以罐子里才全都是水,这种拔罐除湿应该坚持一个星期。于是,王女士一下子交了500元钱,准备连续治疗。

  第二天晚上,她又到按摩院进行拔罐,这次拔罐后竟然出现黑色血块。技师告诉她,这是因为她体内有毒,刺血排毒至少要一个月。王女士又乖乖交了2000元钱,来了个包月套餐。

  回家后,王女士觉得不对劲儿,就和几个朋友交流了一下,这才发现,大家在刺血拔罐后有不同的反应。除了拔出水、水疱、黑血外,还有的人拔出了血沫子、血块,也有人什么都没拔出来。对此大家的热议:为什么不同人拔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是否是病症不同,拔罐反应不同?

  然而,王女士查询相关中医书籍,根本没发现“拔出来什么就能反馈病症”的理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仅是王女士一个人对刺血拔罐后的不同反应提出疑问。最近,大连各家医院的中医科都接诊了不少咨询类似问题的患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医科主任毕伟莲解释,首先,单纯拔罐一般不会出血,通常在刺血拔罐后才会出现大家提到的不同反应,而为什么会有不同反应,中医医典中的确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根据这些反应推断患者病情,也只是一些中医根据经验得出的分析,“经常看到身上有疱疹的人、体内湿气重的人,刺血后会拔出很多水。但仅单一盲目地依靠这些反应就给出诊断,显然是不够准确的。”毕伟莲认为,在推断病情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这样才能给出准确的病情判定。

  比如说,刺血拔罐后出现黑血、血块的患者,可能会存在气滞血瘀、有热毒的病症;而拔出水、水疱的患者多数属于湿寒体质;体内风邪比较重的人在拔罐后很容易出现血沫子;还有的患者刺血拔罐后容易出现血液喷射的情况,这些人一般气血过盛……但是,刚出过汗的人去刺血拔罐,也可能会拔出水;有的不良机构为了让患者看到“拔毒”效果,在罐子内涂抹一层特殊的药物,这些药物一遇到水气就会变黑,造成出黑血的假象;另外,还有的人拔罐时间过长,也会在拔罐后出现皮肤水疱;出血多的人还有可能是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所以,拔罐后的不同情况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馈出患者的身体情况,但绝对不是单一因素,还要考虑到患者拔罐时的身体状态、周围环境、病史、年龄等多种因素。

  最近,刺血拔罐的神奇作用在市民中被不断传播。毕伟莲认为,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刺血拔罐,只有出现适应症后,再考虑自己体质是否适合这种疗法,才可以操作,否则不但不会得到疗效,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后遗症。

  “夏季暑湿比较重的时候,人的毛孔张开,如果再吹空调,这时候很容易受风邪影响,从而出现肌肉、关节不适。而出现这类症状的人一般通过刺血拔罐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毕伟莲介绍,另外,有的孩子暑热天气里发热、咳嗽、拉肚子,多数也可以用刺血拔罐的方法解决。有的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通过刺血拔罐达到一定疗效,当然,这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体质虚弱、久病缠身的人不适合刺血拔罐,否则容易出现昏厥。气虚血虚的人,贫血、凝血障碍的人,平时眼花、耳鸣、头晕、突然站起来后头晕、血压低的人也不能刺血,以免加重原来的疾病。另外,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则皮肤不容易愈合,容易并发其他炎症。同样,有局部皮肤溃烂等皮肤病的患者也不适合用刺血拔罐。

  拔火罐印一个星期后就会自行消退,如果长时间不退,说明患者的病程并非短时间造成的,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果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说明患者体内湿寒比较严重,要及时对症处理。另外,如果火罐印呈散紫点、颜色深浅不一的话,表明患者体内有气滞血瘀现象。淡紫发青伴有斑块,说明患者身体比较虚,还有血瘀现象。如果火罐印呈鲜红色的话,表示患者虚火旺。

  火罐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病程,但也并非绝对。有时候,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去拔火罐也会出现一块块瘀紫。出现这样的火罐印,不见得是因为患者虚火旺,也有可能是因为毛细血管在罐子的压力下而出血。尤其是女性,皮肤娇嫩,火罐印可能更明显。

  用艾灸时,会碰到烟是直的情况,有人说这表明病情比较重,是这样吗?

  艾灸冒直烟也不能说明病症。如果艾灸比较干燥、紧实,出的烟就比较直,另外,也和空气流通情况、室内是否有风吹过等原因有关。

  对于有炎症和急性疼痛的人,一般一天刺一次,3天就可以治愈;慢性病则是隔天刺一次,见效后,一周再刺一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