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可以单纯的杀死恙虫病?

东莞恙虫叮咬致一人死亡 雨后初晴勿坐草地
黄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到晓港公园的一次散步,就这么“幸运”惹上了恙虫病。据她回忆,上个月12日,已怀孕两个月的她到海珠区探望父母,当天下午4点多便到附近的晓港公园散步,在草丛的石凳上坐了一小段时间,怀疑
孕妇晓港公园散步被恙虫叮咬致胎儿流产
  黄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到晓港公园的一次散步,就这么“幸运”惹上了恙虫病。据她回忆,上个月12日,已怀孕两个月的她到海珠区探望父母,当天下午4点多便到附近的晓港公园散步,在草丛的石凳上坐了一小段时间,怀疑正是此时被恙虫叮咬。  治好恙虫病胎儿却没了  孕妇称曾在晓港公园石凳坐了一会儿,几天后发烧不退  上月底,有三个患者在广州海珠区晓港公园被恙虫咬伤不治身亡。15 日,记者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该院收治了一名在晓港公园感染恙虫病的孕妇,孕妇抢救过来了,但腹中两月大的胎儿没能保住。  恙虫病感染者黄小姐今年31 岁。5 月12 日,已怀孕两个月的她曾在家人陪同下去晓港公园散步,在进门左手边的大榕树下石凳上坐了一会儿。5 月21 日,她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因为有孕在身, 大家都推测与怀孕或感冒有关,先后去过两家医院但发热一直未能减轻,并出现阴道出血症状。  5 月28 日, 她转到广东省中医院就诊。该院ICU 大科主任张敏州说,黄小姐来求诊时病情已很严重,发热39℃,血小板持续下降、凝血功能迅速恶化,患者全身出现瘀斑瘀点,呼吸急促,同时有皮疹,腹股沟有焦痂。广东省中医院和广州地区的多名传染病专家会诊后考虑是“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病情危重,于5月31 日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6 月1 日,患者病情发展到呼吸急性衰竭、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功能损害等。经抢救,黄小姐于6 月4 日开始体温逐渐正常,各项凝血指标正常。至6 月8 日,生命体征稳定, 但她腹中两个月大的胎儿却未能保住。张敏州说,恙虫病本身并不难治,就怕患者有基础病,容易诱发多器官衰竭,之前广州的死亡病例就是这种情况; 也怕是孕妇,如果要保胎儿不受影响,就投鼠忌器,影响用药,很容易病情失控。  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文清说,患者及家人早期也是希望保住胎儿的,妇产科也做了保胎措施。但病情加重后,许多治疗药物对胎儿的发育、生长都有很大影响。最终,病人家属反复考虑后决定抢救大人最重要。  医生提醒  持续发高烧消炎药无效应考虑恙虫病  黄小姐确诊前已去过两家医院,为何没查出恙虫病? 张敏州说,恙虫病初发时表现为发烧,和感冒症状类似;黄小姐本身是孕妇, 家人和医生也更多往怀孕和感冒方面考虑。  恙虫病在广东是常见病, 夏天高温潮湿,恙虫活动频繁。近三年广州每年发病都有400多例,2010 年和2011 年各有一个死亡病例。张文清说,进入6 月这几天,仅大德路总院这边就确诊了三例恙虫病。另两例一名是40 多岁的广州妇女,也曾在晓港公园晨运, 另一名是外地转来的农村妇女,“这两人的病情都不重, 很快就康复了”。张文清说,一旦患者持续发烧,用消炎药无效的情况下, 就要考虑为病人检查身体多个部位,尤其是腋窝、腹股沟、会阴等隐秘部位,“黄小姐的腹股沟处就发现有焦痂, 这是被恙虫咬伤的明显特征”。  海口8岁男童被恙虫咬伤生殖器高烧不退  海南收治3例疑似恙虫病患儿 此为常见病可防可治  6~10月恙虫病高发季 宝宝户外玩耍注意防叮咬  北方防蜱虫 南方防恙虫
阿婆染恙虫病致死 晓港公园紧急喷杀虫药
  晓港公园有恙虫咬人?昨日,微博认证用户“粤事情报站”贴出一则消息称,广州有医院接诊四名恙虫病患者,其中有两人死亡,染病人均曾去过晓港公园。  从晓港公园及广州市疾控中心核实,微博所指消息属实,目前消杀工作已在晓港公园展开,公园摆出告示牌告知市民,严禁在草地上活动。目前,除晓港公园外,市疾控中心暂未收到其他公园关于恙虫病的报告。  两位死者自身患有基础病  “这段时间去公园最好不要去晓港公园,我同学妈妈的医院收了四个恙虫病病人,目前已经死了两个。得了恙虫病之后,会发高烧(不是感冒的那种),得了高烧的同学们,要快点去医院看病,不然后果很严重。请各位同学通知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这段时间不要去晓港公园!”  昨日,该消息在微博上流传开,到晚上8时转发量过百。由于晓港公园是老城区老广晨运、休闲的知名公园,消息一出颇受市民关注。  广州市疾控中心、广东省疾控中心证实,本月22日~24日期间,广医二院相继收治了四名恙虫病患者。其中两名死亡病例均是七旬阿婆。据了解,两位阿婆都有晨运习惯,而活动轨迹中,均有“晓港公园”这一共同地带。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介绍:“两名死者自身患有基础病,发病时症状表现为发烧、皮肤有结痂、气促,收入广医二院ICU救治,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一般来说恙虫病是可治的疾病,但引起患者死亡,可能是患病后刺激了基础疾病恶化,从而引起重症、死亡。”  染病地点暂不能完全确定  但杨智聪表示,晓港公园只是四名恙虫病患者活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活动场所,为此尚不能完全确定他们的恙虫病是在晓港公园里感染的。目前疾控中心抽取了死者及在治患者血液样本,希望能通过实验室诊断进一步确诊。由于恙虫病主要传染源为啮齿动物,我国恙虫病的动物储存宿主为老鼠,对此消杀工作人员近日在晓港公园投放了50个老鼠笼,试图从捕捉老鼠的方法中,“钓”出恙虫。但鼠笼投放了两天,尚未捕捉到鼠类。  晓港公园严禁游客坐草地  新快报记者昨日傍晚6时许来到位于海珠区前进路146号的晓港公园,正门摆放了一块告示牌称:“公园近期连续对草地进行喷药杀虫,严禁游客在草地上活动。”摆放日期为25日。  “24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已经告知公园,有医疗机构收治了恙虫病患者,并提及曾到晓港公园活动。”晓港公园一名李姓负责人表示,市疾控中心已经在晓港公园开展了两天的喷药杀虫。  晓港公园总面积16.7万平方米,院方在一些阴暗潮湿的草丛、花圃绿化角落设置围蔽,不许游客靠近。但围蔽面积仅占总面积的小部分。  该公园年均游客量达一两万人,消杀行动会否影响游客?记者看见,公园内,市民打球、散步、跑步等康乐活动依旧。一些市民表示,只知道公园在喷药杀虫,但并不知道要杀“恙虫”。李姓负责人表示,由于上级部门还未提出要“封园”,所以院内活动正常进行,但已经加派保安人手,劝离坐草坪的游客。  【统计】  广州今年累计收80多病例  据悉,恙虫病并未被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但在《广州市传染病管理规定》里已将其纳入本地规定报告的传染病之一,常年都有病例报告,多为散发。今年为止,广州收到80多例恙虫病报告。  据市疾控中心统计,广州恙虫病近三年来每年有400多例报告,而死亡病例累计四人(其中2010年一人、2011年一人),每年6月~10月较为多见。就现时发病情况来看暂未见异常,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医院里,恙虫病不罕见,但近年来接诊的病例并不多,一家医院一年来就接诊10例左右。相对而言,农村较为常见。  杨智聪表示,过去的病例中,各年龄段人群都有,但对于本次事件,有基础病的高龄人群,尤其要注意。今年为止,市疾控中心收到80多例病报。  【应对】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园景区管理处回应:  暂时不适宜在全市灭虫  目前,除晓港公园外,市疾控中心暂未收到其他公园关于恙虫病的报告。而新快报记者昨日致电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园景区管理处,副处长宋承军表示,目前管理处还未接到过任何有关恙虫致伤的投诉,并没有成熟的方式和方法来提前预防恙虫。  “因为没有预防恙虫的经验,所以没有一套提前预防的措施,我们对这个恙虫暂时还不了解,不可能凭空出台预防措施的。”  对于晓港公园附近出现的恙虫致人受伤的案例,宋承军说,目前仅在晓港公园发现了恙虫致死的案例,还属个案和特例,还不太适宜在全市范围内的公园进行相关的防护措施。“如果贸然地去给其他公园进行杀虫,会对这些公园附近的市民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宋承军表示,将会配合疾控中心来进行相关措施的执行,“因为这个恙虫的来源、怎么杀死,我们都不清楚,不能盲目杀虫,还需要疾控中心进行指导,我们再来具体执行。”  【恙螨】  身长毫米肉眼难辨  广州多位医生和疾控专家均表示,带了病原体的恙虫幼虫——恙螨咬了人,就会致人生病。但恙螨肉眼难辨,让人防不胜防。  “幼虫就1毫米大,肉眼一般难看清楚,人的皮屑是它的食物之一,所以会咬人。”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皮肤科主任董秀芹解释。  据介绍,恙螨喜欢寄生在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身上。若鼠类身上带有病原体——立克次体,那寄生于此的恙螨也会带有。通过叮咬,恙螨身上的立克次体就会进入人的血液。“如果它寄生的鼠类身上没有立克次体,那这些恙螨咬了人,也不会使人致病。”杨智聪补充道。  【预防】  坐草地穿长衣长裤  如何避免恙螨侵袭?这是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杨智聪表示,恙螨有时会存在于草地,有时会存在于阴暗水边,因此市民应尽量少靠近这些地方。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所所长何剑峰也提醒,若坐草地,最好不要暴露身体,暴露部位可预先喷好防蚊虫的药水。  【伤口】  形成独特焦状黑痂  恙螨侵袭人时主要是在腋窝、腰、腹股沟、阴囊和踝等处。被恙螨叮咬后,有的人伤口处会出现红肿、起水疱、红斑,最终在伤口处形成焦状的黑痂。这种“焦痂”就是恙螨所咬的特征,可用于区分其他虫咬。  【病症】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  “恙虫病”潜伏期有12~13天,轻症病例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肾功能的损害。若在两周内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器官损害。  【救治】  早期抗生素可治疗  据介绍,通过血清学诊断确诊为恙虫病后,需及早使用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并不难。但若该病到了后期,造成全身脏器的衰竭,则救治成功的几率很低。&&& 佛山称疑患“恙虫病”孕妇死于颅脑外伤&&& 广州暂未接到死亡病例 恙虫病广东常见有特效药&&& 佛山被恙虫叮咬现两死亡病例 此病非新发病
“恙虫叮咬”事件升级 抗击恙虫病全攻略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现代人亲近大自然的最常用方式就是在高楼间的绿化草坪中闲坐。然而,专家却指出,草坪是恙虫病的传染地,夏秋季节更是恙虫病感染的高发期。到底“草坪中的恙虫病”和普通蚊虫叮咬如何区分呢?  恙虫病  恙虫病(沙虱热)在华南一带非常流行,广州的华农、五山一带是恙虫病的老疫区,广州市区内各大公园的树林里、草地上也潜伏着庞大的恙螨军团。它们全年都很活跃,但高峰期则出现在夏秋之际。  恙螨——身长毫米肉眼难辨  带了病原体的恙虫幼虫——恙螨咬了人,就会致人生病。但恙螨肉眼难辨,让人防不胜防。幼虫就1毫米大,肉眼一般难看清楚,人的皮屑是它的食物之一,所以会咬人。据介绍,恙螨喜欢寄生在野(图老师整理)生动物,特别是鼠类身上。若鼠类身上带有病原体——立克次体,那寄生于此的恙螨也会带有。通过叮咬,恙螨身上的立克次体就会进入人的血液。如果它寄生的鼠类身上没有立克次体,那这些恙螨咬了人,也不会使人致病。  患病的两大决定性因素  在大家的印象中,虫子咬皮肤常会起红疱,或有剧烈瘙痒,但被恙螨咬了却不是如此。张立伐介绍说,被恙螨咬后不痛不痒,大家感觉不到皮肤上的不适。恙螨咬人的部位也很隐蔽,喜欢选择腋窝、腹股沟和外阴等皮肤比较薄嫩的地方叮咬。  并非每个被恙螨咬者都会得恙虫病,患病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经过4~21天的潜伏期后,被咬者会出现发烧,体温持续在39~40摄氏度左右。  伤口特征——形成独特焦状黑痂  恙螨侵袭人时主要是在腋窝、腰、腹股沟、阴囊和踝等处。被恙螨叮咬后,有的人伤口处会出现红肿、起水疱、红斑,最终在伤口处形成焦状的黑痂。这种“焦痂”就是恙螨所咬的特征,可用于区分其他虫咬。  恙虫病常有误诊  恙虫病被误诊的情况非常普遍,患者多因突然高烧而看病,给诊断疾病造成一定难度,因而约八成患者会首先去看呼吸内科或者是急诊,被误认为感冒等疾病。  此外,大部分恙虫病患者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触摸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而发现肿大)的全身症状,因而医师也有可能把该病误诊为肾病综合征,或者是肝功能异常,也有的会被认为是淋巴瘤。  预防  坐草地穿长衣长裤  如何避免恙螨侵袭?这是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杨智聪表示,恙螨有时会存在于草地,有时会存在于阴暗水边,因此市民应尽量少靠近这些地方。若坐草地,最好不要暴露身体,暴露部位可预先喷好防蚊虫的药水。  救治  早期抗生素可治疗  据介绍,通过血清学诊断确诊为恙虫病后,需及早使用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并不难。但若该病到了后期,造成全身脏器的衰竭,则救治成功的几率很低。  其实恙虫病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恙螨,而是鼠类,但恙螨是传播的媒介。恙螨爱潜伏在地势比较低洼、潮湿和杂草丛生的地方。所以,草坪常是患者被袭击的场所。此外,恙螨还会寄生在家鼠、鸟类、爬行和两栖类动物身上,大家跟家猫、家兔玩耍也可能传染得病。
东莞恙虫叮咬致一人死亡 雨后初晴勿坐草地
被恙虫叮咬后高烧不退,在东莞寮步打工的叶亚德因此丧命,成为东莞今年首例恙虫病死亡病例。恙虫真有那么可怕吗?为什么媒体多次报道恙虫咬人事件中,恙虫都咬在了人的下体、会阴等部位?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东华医院副院长张中银。恙虫病真有那么可怕?昨天,本报独家披露了46岁的叶亚德死于恙虫病的消息,叶亚德成为东莞今年首例恙虫病死亡病例。算上叶亚德的死亡,今年以来,东莞已至少发生了3起恙虫咬人病例。今年5月,在东莞大朗租一农场种荔枝种菜的林先生就被恙虫咬了,险些丧命,经过抢救,才成功脱险。而东莞市人民医院内,目前还有一名50多岁的女性恙虫病患者,病情相当严重。恙虫病真有那么可怕吗?对此,张中银表示,这其实是误解。“我们以前每年也都会接诊恙虫病的病例,每年都是散发的,从来没有发生过死亡病例,基本上都是很快就能治愈”。关键在于是否对症治疗。张中银说,如果误诊,按照普通高烧治疗,那后果就可能会比较严重,“如果能及时查明原因,知道是恙虫病,治疗起来就非常简单,早期发现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且极少发生死亡。”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也告诉记者,恙虫病最可怕的就是引起的并发症,重症肺炎、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损害,这些都是致命的。恙虫为何专门咬下体?叶亚德被恙虫叮咬的部位在阴囊,去年东莞长安10岁男童被恙虫叮咬的部位是阴囊;今年5月,佛山两岁男童也是阴囊处遭恙虫叮咬; 今年6月,广州番禺钟村遭恙虫叮咬后死亡的清洁工,也被咬在了下体。恙虫为何总喜欢叮咬下体?张中银和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都表示,其实,会阴、腋窝、腹股沟等人体隐蔽部位,恙虫都有可能叮咬,就是胳膊大腿也可能会被恙虫叮咬,只不过,叮咬在明显部位时,人容易发现,马上就会把虫子拍走。至于不少恙虫病病例都咬在了下体,张中银称,这主要还是因为人坐在草地上,或者接近花草,恙虫比较容易爬近。恙虫能致人死亡,网络上的相关照片中恙虫张牙舞爪的确有些恐怖。但张中银说,实际上,恙虫非常小,大小还不到1毫米,不仔细看,都不会留意。相关新闻:提防恙虫 雨后初晴勿坐草地日前,寮步一名男子在公园遭恙虫咬下体,因高烧不退,后来经抢救无效,而宣告死亡,对此医生诊断死因为恙虫病。近年来遭恙虫叮咬引发重症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今年5月,东莞就已发现一例,抢救及时才成功脱险;目前,东莞市人民医院内还有一个恙虫病重症患者危在旦夕。据医学专家介绍,恙虫病或称沙虱毒,是一种由恙虫立克次体所引起的急性发热性斑疹伤寒样疾病。它多由恙虫叮咬了染病的老鼠后感染,再叮咬人而致病,其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热,伴有皮疹,其被恙螨幼虫叮咬的原发感染部位经常存在溃疡或焦痂及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专家提醒,由于雨后潮湿恙虫会频繁出没,所以雨后初晴的几天,最好不要到草地上坐,如果要到草地上活动最好穿上长裤,特别是小孩,很容易出现叮咬后被忽视,继而发生重症,家长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果在草地或灌木丛活动后,发现不明原因高烧,就要认真检查身上是否有虫子叮咬后的焦痂,特别是在一些隐蔽的部位如会阴部、腋窝、腹股沟等。
穗上月恙虫病个案增四倍 5个月收治超百病例
节假日外出游玩的市民应注意啦,谨防被恙虫咬伤。记者近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5月份广州恙虫病的个案数量比平时多了4倍,目前暂未出现重症病人。5月份病例激增据市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广州各大医院上报的恙虫病个案超过百例。近日雨水多,恙虫病案例也随着增多,5月份广州恙虫病的个案数量就比平时多了4倍。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曾有三位老人因为被恙虫咬后,医治无效死亡。今年又有市民因在公园草地上游玩被咬伤,引起不少市民恐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告诉记者,“今年发病的情况比(图老师整理)较平稳,没有像去年那样的重症病人。市民不必恐慌。”杨智聪告诉记者,恙虫病一直都有,只是每年的5月到10月会比较多见。“一方面是每年的这段时间广东的天气比较湿热,恙虫会大量繁殖。二是夏天炎热,市民喜欢到草地、灌木、树阴等地乘凉,衣着较少,肌肤裸露的地方较多,所以被恙虫咬的病例会增多。”杨智聪建议,市民端午节出游应尽量少在草地和灌木丛中逗留,另外,宠物在草地灌木丛中玩耍,也容易被恙虫攀附毛上,市民带宠物外出后都应帮宠物洗个干净澡。被咬应及时就医杨智聪指出,一般市民被恙虫咬并不会注意。多数病人都错当蚊虫叮咬处理,最后导致发烧、病情加重,被迫住院治疗。“被恙虫咬过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焦痂,市民发现被咬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自己在家里涂一些万金油之类的家庭药物不一定能够奏效。”杨智聪说。知多D恙虫病重者可夺命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轻微,7~10天即可痊愈,重者有明显的中毒现象及神经症状,病程多在三周以上。潜伏期:6~18天,期间在恙螨幼虫叮咬处可出现红丘疹。继之形成水泡,中央部位发生坏死、出血,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痂皮,即为焦痂。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潜伏期后:会出现持续发高烧症状,伴有剧烈头痛全身疼痛乏力,食欲不振,少数患者有恶心及阵发性腹痛,大便秘结。严重病例皮疹可呈出血性。皮疹一般持续约4~7天,无脱屑但可出现色素沉着。此时,病人不及时救治则会出现严重的生命危险。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小三遇上妈分享经验0
彩色眼镜逗一群分享经验0
xiao分享经验0
北海悠鱼分享经验2
huhu122112分享经验4
衰衰说星星亮啦分享经验3
喜歡我嗎i分享经验0
kwannut06667分享经验0
少年的梦deeply分享经验0
czgfb分享经验2恙虫病护理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恙虫病护理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恙虫病26例论文
恙虫病26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3-01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毒血症状、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致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极易误诊。现作者将年收治的26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5岁,均为山区农民,均有明显野外劳作史,发病时间主要在5~10月。 1.2诊断标准[1]:(1)在自然疫源地区,有草地、山区等野外活动史;(2)高热并短期内不退,出现特异性溃疡或焦痂;(3)淋巴结肿大、皮疹、脾肿大;(4)外裴氏试验:变形杆菌oxk≥1∶160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者。(5)采用氯霉素或四环素诊断性治疗48小时有效者。具备3条以上者即可诊断。 1.3临床特征:(1)26例患者均有发热,最高体温均大于39.0℃,多数伴有乏力、畏寒、头痛,伴球结膜充血、颜面部充血明显者10例。(2)焦痂或溃疡:所有病例入院后经详细体格检查均发现焦痂或溃疡,其中焦痂22例,溃疡4例,分布在腹股沟区9例,腋下4例、腰部4例,背部3例,颈部、臀部、四肢各2例,部分焦痂出现在发热前一周,多数病例患者本人在入院前未注意到有无焦痂。篇二: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
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 恙虫病是由携带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叮咬而传播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者以持续高热(热程3~15 d、体温38℃~42℃、热型为驰张热)、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表现。现将本科46例恙虫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恙虫病;观察;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科2008年6月至10月收住院46例,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5~78岁,18岁以下8例、18~59岁26例、60~78岁12例。6月8日发现首例患者,10月14日发现最后1例患者,以7月2日至9月28日为流行高峰,共发病38例。患者均有居住区周围有恙虫病流行及野外作业史。经积极治疗和护理,46例患者均治愈。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烦躁、焦虑、恐惧的情绪。因起病急及对本病认识不足,环境陌生,或因误诊而致病情加重等均使患者产生焦虑、急躁或恐惧心理,我们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耐心解释和精心护理,帮助患者认识本病,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使其处于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 2.2 发热的观察及护理 所有患者均发热,体温38℃~42℃,以39℃~40℃居多。多于病后2~3 d体温升高,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未经治疗者病情常于第2周加重,体温持续升高且多呈弛张热。中毒症状严重者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口腔炎、肺炎等并发症。给予四环素或氯霉素、白霉素治疗,体温多迅速下降,不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或物理降温。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通畅,必要时吸氧。①卧床休息,注意神志变化及安全;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体温波动情况;测体温1次/4 h,采用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应采取用药物和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湿敷、冰袋放置在大血管处如额部、颈部两侧腋窝及腹股沟或用25%~35%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30 min后复测体温;③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防止患者受凉;④在患者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⑤注意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⑥鼓励患者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⑦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3次/d,进食前后漱口,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内衣、床单保持干燥、清洁、平整。多翻身、拍背。 2.3 焦痂溃疡的观察及护理 恙螨幼虫叮咬处常出现无痛小红丘疹,继之形成脓疱、水泡,数日后中央部位发生坏死出血,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棕色或黑色焦痂,其边缘稍隆起,周围有红晕,不痛不痒,无渗液。部分患者能回忆被“虫叮”后痒红肿其至溃破,焦痂脱落后中央凹陷形成溃疡,基底部洁净,呈现肉芽创面,溃疡也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整齐而隆起。焦痂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等汗腺较多的隐蔽、潮湿且易出汗的部位。焦痂或溃疡为16例,由于不痛不痒且多位于隐蔽处,一般不易被发现。焦痂脱落前,应保持局部干燥篇三:32例恙虫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龙源期刊网 .cn 32例恙虫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作者:邱明梅 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5期 【摘 要】 目的 恙虫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32例恙虫病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焦痂及溃疡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全身皮肤粘膜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恙虫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结果 经正确治疗、精心护理,32例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 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诊治.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是恙虫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恙虫病 观察 护理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称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将本病传染给人,农民、从事野外劳动者易得该病。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然发热,恙螨幼虫叮咬后,出现焦痂和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严重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心力衰竭。本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现将我科2010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恙虫病患者32例,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男 13例女19 例年龄 38岁~65岁 平均47岁,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发病前1~3周均有居住地流行病学史和野外作业史。就诊前 3~7天发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 体温为38.2~40.0多为弛张热,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体征有颜面及颈部潮红结膜充血,身体有一处或以上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入院后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及同时采取准确的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完整的出院指导, 32例患者5~10天均治愈出院。 2 方法 2.1 心理的护理:本病多数起病急,反复发生高热,、全身症状明显,加上来我科住院之前,有的患者已经在别处就医数日,未能明确诊断,以及患者对此病缺乏相关了解,听说是传染病误认为此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致使恙虫病患者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层次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及时向病人讲解本病的病因、传播方式、临床特点和预后,告诉病人和家属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患者不必隔离,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达到最佳的治疗、护理效果。 2.2 基础护理:安排在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安静的病房。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内衣,更换下来的衣服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存活的恙虫,勤剪指甲,避免抓挠皮疹和焦痂而发生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2016/hulilunwen_.html
好文大家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恙虫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