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脾肾阳虚虚用真武汤可以吗?

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的区别
字号: T|T
  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具备形寒肢冷,面浮身肿,以下肢尤甚,小便短少,苔白滑,脉沉细等共症,总由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肾的气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所致。但心肾阳虚证还伴有:①心阳虚衰,血行瘀滞的症状:面色、口唇、爪甲淡暗青紫,舌质淡暗或青紫有瘀斑;②心神失养的表现:心悸怔忡,神疲,朦胧欲睡。脾肾阳虚证尚具备有:①运化功能减退的久泻久痢;②五更泄泻症状:黎明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下利清谷。
  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前者病机的特点是: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心神失于温养,阳气不达四末,全身性机能减退,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气因水闭,水因气塞,三焦决渎失职,心阳不振,血液运行迟缓而瘀滞。后者病机的特点是阳气衰微,周身失于温养;脾不制水,肾不化气行水,水湿泛溢,散入皮肤;命门无火,火不温土,脾失温煦,运化失司,传化无权,水谷不化,随肠下流成泻。总之,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的病机共同点为阴寒内盛,功能减退,水气内停,不同点为前者伴血运障碍,后者伴水谷运化失职。二者病位均在肾,前者在心肾,后者在脾肾,故前者病变与心主血脉有关:后者病变与脾主运化有关。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均为虚证,属虚寒证,统由阳虚所为。心肾阳虚证,若因阳气虚极,常可发展为心阳暴脱证。脾肾阳虚证,若因真阳式微,闭藏失职,不能约束,则易出现大便失禁,小便自遗;精元脱陷而精关不固,多为滑精。此外,脾肾阳虚证因阳虚水泛日久,还可出现水蛊之证。&论曰:水蛊之状,腹膜肿胀,皮肤粗黑,摇动有声,此由脾肾气虚湿气淫溢,久不差,则害人如蛊之毒,故谓之水蛊也&(《圣济总录》)。
  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就其病因病史而言,因二者都属阳虚,故可具备年高肾阳不足,或久病房劳伤肾的病史,前者常具有胸闷气短,心悸怔忡,自汗,动则尤甚等心气虚的病史,后者常具有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脾气虚弱的病史。
  心肾阳虚证,治疗宜温补心肾,行血化水,方用四逆汤(《伤寒论》)加人参、茯苓。脾肾阳虚证,若以水肿为主,治疗应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方用真武汤(《伤寒论》);若以五更泄泻为主,治疗应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方用四神丸(《医宗必读》)。正如张景岳所说:&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医宗必读》治泻九法中亦提到&一曰酸收,泻下有日,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一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又属火,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腐熟水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肾,《经》云&寒者温之&是也。&
责任编辑: 小麦
和汽水说再见。每天饮用的减肥软饮料都可以使你的超重风险增加65%。
一名男子尝试移除纹身,不仅纹身没消除反而在纹身上长出了难看的疙瘩和疤痕
重庆大学生用纸板造“小窝”,室内如梦幻空间……
毕业季,各大高校毕业生纷纷在校园内摆出个性十足的造型拍摄毕业照片……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门纯德经验辑要
【组成】茯苓9g& & & & 生白芍9g& & & & 白术6g& & & & 生姜9g& & & & 附子9g& & & & 【用法】水煎服【主治】肾阳衰微,水气内停。症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下利,或肢体浮肿、苔自不渴、脉沉者。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腼动,振振欲擗地者。【方义体会】“真武”者,有镇伏水泛之义。水湿为病,或聚而不化,溢于肌肤,则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或以下注,则便溏;或以上冲,则呕逆喘满,清阳不得以升,浊阴不得以降,头眩短气,小便不利,故以助阳行水之法治之。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水,以助阳气;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辛温,即助附子阳阳祛寒,又伍茯苓以温散水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扶脾之运化;生白芍,一者敛阴和血益肝,再者缓急和营,诸药相伍,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临证中,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若呕者,去附子,倍生姜。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脾阳虚,则湿积而为水;肾阳虚,则聚水而从其类。古云:“治水责之于脾肾”,“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故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临床应用】小儿喘咳,水肿久不愈例:贺××,男,7岁。患百日咳七十余日,虽痉咳已减,但诸病缠身。诊见:颜面黄而浮肿,腹大,下肢肿满,虽不痉咳,但频频喘息,时而咳嗽干呕.并有痰涎吐出,时而索食,与之则不纳.“喘”,“肿”为其主症,故先以小青龙汤轻剂治之。次日,呕止,咳喘大减,继以真武汤轻剂,只三剂而收全效。慢性肾小球肾炎& & & & 例:李X,女,38岁。一年前因患慢性肾炎住院治疗,经治疗三月余,病情稳定,出院养息。近日由于体劳过度,面浮身肿,尿量减少,化验尿蛋自(+++)。患者不愿接受激素治疗,遂求余诊之。见:全身浮肿,下肢尤甚,腹胀,短气,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脉沉而细。治之真武汤、胃苓汤,二方各三剂,令其交替服用。二诊,患者上身浮肿消失,腹胀大减,小便量增,再以真武汤令服三剂。三诊,患者精神很好,饮食略增,仍腰酸困,四肢乏力,触之六脉皆沉。治以真武汤、济生肾气汤二方。令其交替服用。于后半月余,诸证解除,赴医院化验,尿蛋白消失。胃下垂重症& & & & 例:杨xx,男,50岁。患者在煤矿井下工作二十余年,五年前曾患气管炎,遇劳则咳喘加重。近一年来,时感腹部下坠疼痛,双腿沉重,浮肿,入院诊治,诊断为、胃下垂,经治数月,诸症无减。患者情绪消沉,思想悲观,病情颇重。医院邀余会诊,诊见:面色苍白,精神不佳,喘息咳唾,腰以下浮肿明显,饮食甚少,小便不利。自述:每饭后则胃部重坠疼痛加重,甚者不能饮食。患者形体瘦弱,腹部胀大,畏寒肢冷,尺脉微弱。先以苓姜术甘汤二剂治之,服后,喘息减轻,余症无变,遂处以真武汤,令服四剂。三诊小便增加,腹胀减,精神好转。再与真武汤、八味地黄汤二方各五剂,令其交替服用。二月后,浮肿消失,痛感已除,饮食如常,随后出院。后患者自学气功养息,至今健康无恙。& & & & 胃下垂是脾气下陷的常见症。祖国医学认为,此多由于素体虚弱,劳倦过度所致。一般多用升阳补脾方药治疗。脾阳是靠肾阳来温煦的,此例不仅脾阳虚,肾阳也虚,所见水肿胀满诸症,正是此因,故以真武汤为主与治得效。
发表于: 17:40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中医筋伤、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内科、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相关疾病。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 >
真武汤治疗水肿
发布时间: 16:54
来源:未知
作者:浙杭
  【出处】《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每日3次。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症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肢体浮肿,腹痛下利,苔白不渴,脉沉。或太阳病,发汗,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嘲动,振振欲擗地。
  【方解】方中附子辛热,主人心肾,温壮肾阳,散寒止痛,为君药。茯苓淡渗利水,生姜温胃散寒行水,协助君药温阳散寒,化气行水,共为臣药。
  白术苦甘而温,健脾燥湿;白芍酸而微寒,敛阴缓急而舒筋止痛,并利小便,且兼制附子之辛燥,为佐药。五药合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使阳复阴化水行。全方以温阳为主,兼行水、散水、利水、燥湿;以辛热、渗利、苦燥配酸收,刚柔通涩相济,温阳利水燥湿不伤阴,药简效宏。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临床当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不渴,脉沉为依据。
  2.随症加减本方为阳虚水泛证而设,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若呕者,去附子,加重干姜。
  3.使用注意湿热内停所致之小便不利,浮肿者忌用。
  4.现代应用常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肾积水、肾结石、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属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而见水肿者。脾肾阳虚型水肿验案--《中医函授通讯》1994年04期
脾肾阳虚型水肿验案
【摘要】:正 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甚密。如肺气失于通调、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或脾气失于转输、水湿内停,或肾气失于气化、开阖不利、水无所主而泛滥,则水液潴留,形成水肿。三脏之间任何一脏失调,都可相互影响而发病,但关键在肾,故有“本在肾,标在肺,制在脾”之说。笔者曾用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法,予以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1例脾肾阳虚型水肿,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56.51【正文快照】:
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甚密。如肺气失于通调、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或脾气失于转输、水湿内停,或肾气失于气化、开阖不利、水无所主而泛滥,则水液潴留,形成水肿.三脏之间任何一脏失调,都可相互影响而发病,但关键在肾,故有。本在肾,标在肺,制在脾”之说。笔者曾用温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佑莲,刘长虹,李荣辉,景斌荣;[J];辽宁中医杂志;1994年01期
刘兴奎,兰春梅,郝艳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祝冰,万丽娟,姚乃中;[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年11期
孙国宇,肖海山;[J];中医外治杂志;1995年06期
段建国;[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10期
裴畅;[J];内蒙古中医药;1998年04期
胡法有;[J];四川中医;1996年09期
陈惠藩;;[J];福建中医药;1981年06期
苏巧珍;杨志敏;;[J];新中医;2008年06期
汪军,闫灿霞,赵彦红,马若军,马桂芝;[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福凤;王忆勤;李果刚;何立群;;[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周男华;;[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汪海静;白莉莉;谌俭;;[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徐述;刘锋;麻柔;;[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陆曙;王妙;苏伟;龚少愚;朱红俊;魏慧渊;杨庆有;;[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宣伟军;黄煜猷;何晓凤;蓝茵茵;;[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余素琴;;[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胡世平;;[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杨贤罡;于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徐汉卿;崔荣;李广元;;[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
张牧川 (陈锦屏);[N];健康时报;2009年
邹志东 仲英;[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吕崇山;冯桂贞;[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南京中医药大学
霍介格;[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长沙芙蓉区人民医院
姚建玲;[N];大众卫生报;2004年
周青前;[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寿湖;[N];南京日报;2008年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董兴刚;[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王辉武;[N];家庭医生报;2006年
陈小飞;[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俊萍;[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冷建军;[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张守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于壮;[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莉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孟清;[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孟繁蕴;[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刘建荣;[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秦建国;[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周永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聂娅;[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符逢春;[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吴季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军军;[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董琴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武重阳;[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庄慧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易岚;[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李海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性脾肾阳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