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膏贴治冠心病 穴位贴哪些穴位?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10期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每次贴敷12h,1次/日,治疗3周;对照组A32例,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C32例,为通心贴非穴位处外贴对照组。贴药部位选择日月穴旁开3寸,此处无经络循行及穴位分布。每日左右交替贴敷12h,3周为1个疗程。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心电图缺血状态的改变,及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A(15.6%)与对照组C(43.8%,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C与对照组A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且穴位外贴组优于非穴位外贴组。通心贴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59;R244.9【正文快照】: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前期研究发现通心贴具有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完整性,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1]。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巍;李松;汪亚峰;穆启运;阮新民;;[J];山东医药;2012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静;[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石云霄;[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徐翀;[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健;[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尹凤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于海龙;[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润芬,罗陆一;[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宝同;张庆宏;石磊;;[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王玉燕;杜武勋;;[J];山西中医;2009年04期
殷建明;罗陆一;;[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殷建明;罗陆一;张大创;李根;;[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06期
潘志伟;顾宁;;[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03期
黄厚华,董广卫,许传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11期
殷建明;罗陆一;张大创;李根;;[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建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郭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建国;[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建民;[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孔东;[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闫变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闫晓坤;[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苏妆;[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阮俊;[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王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李大锋;[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魏钧;[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伟;赵丽妮;余秋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方朝晖;戴小华;贾典荣;朱晓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花继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杨昌生,陈灏珠;[J];安徽医学;1999年06期
张建国;[J];按摩与导引;2002年03期
潘善余;[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王少英;[J];北京中医;2004年01期
刘永明,蒋梅先;[J];北京中医;2005年03期
白爱萍;;[J];北京中医药;2008年09期
李晓伟;周红梅;胡元吉;;[J];北京中医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海峰;吴瑛;杨华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垂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于建春;[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陈功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徐莲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明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杨旭光;[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石文英;[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楷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蒋萃;[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芳;[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劳宁;[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赵中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田舜莲;[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周勇;[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苹,郑榕岚;[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杨建伟;[J];医学综述;199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桂玉;张继明;黄庆田;;[J];吉林中医药;2007年04期
张继明;吴莉;黄庆田;;[J];江苏中医药;2007年10期
郭健民,徐春军;[J];山东中医杂志;1997年02期
邓集荣,刘涌,李可智;[J];按摩与导引;1998年02期
常春园,张强!313003;[J];上海针灸杂志;2000年05期
;[J];中医杂志;1973年03期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1975年01期
;[J];现代医学;1976年05期
范瑛华,顾双林,丁建弥,沈坚;[J];中成药;1978年01期
滕世杰;;[J];皖南医学院学报;197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卢峰;孙国东;周璐;韩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王海;;[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夏宏器;;[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王师菡;王阶;何庆勇;张月;李霁;;[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傅旭东;;[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刘超峰;张笑峥;张军茹;范宏;高安;武雪萍;;[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王强;莫雪梅;何劲松;;[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王强;莫雪梅;何劲松;;[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爱群;卢俊卿;;[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郭尧树;;[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曹玉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11年
秀清;[N];民族医药报;2002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
臧海洋;[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丁爱茹;[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常凯;[N];健康报;2011年
邵开江;[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常凯;[N];健康报;2011年
欧阳真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张瑛;[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建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何庆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魏岩;[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丽颖;[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宋庆桥;[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赵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张红栓;[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牛雯颖;[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玉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陈功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卫甫;[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王丽丹;[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赵嫦颖;[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黎立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荣生美;[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阔;[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宋晓龙;[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郭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娜;[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影;[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王绛辉1&& 吴瑞增2&&&& 王耀民3&&& 常红1&
1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石家庄裕华区裕东卫生院
3 河北省中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芳香凉润通透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外敷芳香凉润通透中药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6%。
结论 芳香凉润通透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 冠心病 穴位贴敷  芳香凉润通透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5-0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中医理论,笔者运用芳香凉润通透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11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根据《实用内科学》[1]冠心病诊断标准收治门诊冠心病患
者110例,男62 例,女48例;年龄42-75岁,平均60.3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8.1年;兼有高血压患者 36例,糖尿病患者21例,脑梗塞16例,临床具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等表现,心电图均提示有ST段,T波的改变。
  1.2 诊断标准& : 冠心病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 
  2&&& 治疗方法
  2.1药物组成:将冰片、血竭、人工牛黄、郁金、细辛、生大黄、赤芍、生地及当归烘干制成粉剂,再加入二甲基亚砜制成软膏剂。
  2.2&& 取穴&& 膻中、心俞(双侧)
  2.3& 把上述软膏10g平摊于4x4厘米伤湿止疼膏上,分别敷贴于两个穴位,每24小时更换1次,每周贴敷3次,10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 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症状改善、心电图ST段下降 ,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症状及心电图于治疗前后基本相同。
&  3.2&& 病案举例
  张某某,男,58岁。日初诊,自诉即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胸闷、气短 、心慌心悸2日,伴乏力、纳差、夜寐欠安,偶有腰酸肢冷,后背发凉甚至有沉重、闷压感,入夜尤甚。一直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查体:BP145/90mmHg,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红, 苔薄黄,脉细涩。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
应用芳香凉润通透中药穴位贴敷,三次后胸闷气短减轻,纳食稍增,睡眠颇安,仍时感心慌,腰酸,继续治疗,一月后症状基本改善,复查 心电图正常,BP120/85mmHg,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临床主要以心痛、心悸、胸闷为主要症状。病因多为寒凝、气滞、痰浊、瘀血、正气亏虚等,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众多医家从虚瘀论治,认为本病单纯虚证者较少,痰瘀互阻是常见的标实之象3。而我们发现临床冠心病患者可出现舌红苔黄等热象,《素问.刺热篇》曰:&厥心痛...或因七情者,始终是 热&,表明热、瘀在冠心病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治宜清热化瘀,行气止痛。&& 穴位敷贴法是中医整体观念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随着内服药物毒副性及耐药性的增加 ,穴位敷贴等外治疗法日益受到重视。医学研究证明:穴位就是内脏病理生理状态在体表的机能感应点,也是临床治疗点。根据经络理论,背俞穴和幕穴均可以治疗相关脏腑的病证。 心俞为心之背俞穴;膻中为宗气之所聚,是心包之募穴。应用此二穴可以治疗心脏疾患。用 芳香凉润通透中药贴敷于膻中、心俞二穴,可清热化瘀、行气活血,通脉止痛。另外,膻中穴位于胸骨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处,正处于心脏体表投影范围内,药物贴敷于此处,能够使药力渗透皮肤孔窍,直接作用于病所,循经络入脏腑,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方中冰片、血竭、人工牛黄以及郁金、细辛、生大黄、赤芍、生地、当归等药物的透皮性强且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冰片、人工牛黄可清热消炎止痛。 血竭善活血通瘀。细辛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等广泛作用,细辛挥发油能明显增加心脏的冠脉流量。尤其是生大黄,具有良好的消炎清热、涤化瘀浊的抗炎功用。赤芍有直接的、明显的扩张管状动脉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可以增加 心肌营养性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明显抑制ST-T波异常的作用。郁金为血分之气药, 既可理气又能化瘀。当归的提取物还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缺氧,具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生地中含有微量强心甙,可治疗心肌损伤,能直接影响T波的变化。
  方中药物大多是芳香凉润之品,凉而不伤阴,润而不滋腻,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诸药贴敷于穴位,共奏消炎清热、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之功效。另外,此法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应用芳香凉润通透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1]陈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226.
[2]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
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7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9.
[4]冯 玲,曹洪欣.曹洪欣益气升陷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J],中医杂志,& ) :302-303.
同栏目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电子杂志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
【题 名】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作 者】殷建明 罗陆一 张大创 李根
【机 构】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刊 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 第10期 页 共3页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通心贴 膻中穴 心俞穴
【文 摘】目的观察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每次贴敷12h,1次/日,治疗3周;对照组A32例,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C32例,为通心贴非穴位处外贴对照组。贴药部位选择日月穴旁开3寸,此处无经络循行及穴位分布。每日左右交替贴敷12h,3周为1个疗程。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心电图缺血状态的改变,及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A(15.6%)与对照组C(43.8%,P〈0.05或P〈O.01);治疗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C与对照组A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改善冠心痛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且穴位外贴组优于非穴位外贴组。通心贴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痛肾阳亏虚兼疫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人体哪些穴位按摩对冠心病人有好处?膜拜_百度知道
人体哪些穴位按摩对冠心病人有好处?膜拜
提问者采纳
内关+公孙突+巨阙+关元用谢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心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