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脂肪肝防治肝

所在位置: >
轻度脂肪肝需要注意的5大症状
更新时间: 22:27:16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脂肪肝也逐渐增多;轻度脂肪肝的病情不是太严重,如果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可以治好的。根据轻度脂肪肝的症状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轻度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根据症状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治疗疾病。  轻度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  1、恶心呕吐。恶心与呕吐是临床的常见症状。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症状。呕吐是指将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入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  2、肝脏肿大。脂肪肝是常见的表现为肝脏肿大。若肝包膜受伸胀、肝韧带被牵引、脂肪囊肿破裂或发炎,则可见肝区痛及压痛,伴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增多。  3、食欲不振、乏力、肝区闷胀不适或疼痛。此为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的症状,患者若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腹胀、肝区隐痛等,排除了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应怀疑患有脂肪肝的可能。  4、内分泌失调。肝脏为许多内分泌激素代谢灭活场所,脂肪肝时,病人除出现蜘蛛痣外,还可能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病人体重改变机理认为是皮质醇类在肝脏灭活减少,导致血中皮质醇量增多,患者基础代谢改变,而见体重的变化。肝功能减退,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会出现障碍,亦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或出现肥胖。  5、维生素缺乏症。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病人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干瘀斑、角化过度等。维生素缺乏常认为是由于脂肪肝病人的维生素摄入量不足,但亦有人认为肝脏受损严重时,肝组织中的维生素含量亦减少,因此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是导致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般在白领中患脂肪肝的比例较多,据了解,...
  脂肪肝人们常称它是吃出来的、懒出来的&q...
  现在有许多人在得了脂肪肝这种疾病后,患者...
  现在许多人在出现脂肪肝的症状后,由于对脂...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号-4] [编号经营性-]热门搜索:
您当前位置&&&&&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也是许多疾病产生的原因,人们在平时需要进行对疾病进行一定的认识。脂肪肝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那么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有许多人还不清楚这个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脂肪肝,下面就是关于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当营养物质摄入超过人体正常需要的热量时,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长期积累会造成轻度脂肪肝及肥胖症。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减少食物的摄取,合理的饮食。
  2,主要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使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造成肝内脂肪酸堆积。同时酒精还可影响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导致脂肪肝。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减少酒精的摄入。
  3,肝炎使肝细胞大量破坏,肝功能受到损坏,引起肝脏对脂肪代谢失去平衡。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加之肝病患者饮食不合理,补养过分,活动又少,造成肝内脂肪大量堆积形成轻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多种方法结合,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4,长期食用碳水化合物或长期缺少蛋白质摄入,使肝内脂肪代谢异常造成的。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合理膳食,满足身体的健康需求。
  对于病因人们总是会有很多没有关注到的理由,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疾病产生的原因,上述就是关于轻度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介绍,希望大家在看过之后能够引起一定的重视,如果您还要疑问,请与我们的在线专家联系。
大河健康网脂肪肝专题为病友们详解脂肪肝,脂肪肝症状,脂肪肝治疗,脂肪肝治疗医院等相关信息。
在线专家: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给您最好的脂肪肝治疗方案。
大河健康网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联合打造     地址: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6楼 电话:6 QQ:每年各单位组织职工体检的时候,消化内科的门诊量往往要增加不少。绝大部分求诊者手里都拿着一份超声报告,结论处写道:脂肪肝。再打量一下这些「脂肪肝患者」,有的大腹便便,有的油光满面,有的酒气熏天,而有的怎么看都不像病人。那么,到底什么是脂肪肝?怎么治,怎么防?肝里有脂肪?脂肪肝这个词,和冠心病、高血压一样,家喻户晓,但它可不是肝脏里面有脂肪这么简单。广义的「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们平时所说、也是本文所说的脂肪肝,指的就是「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它归属于后者,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1]名称里强调「非酒精性」,因为它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造成的肝脏损伤类型相似。人们常说「饮酒伤肝」,却忽略了脂肪肝的危害。目前,世界范围内 100 个普通成年人中就有 20~30 位脂肪肝患者,而在肥胖症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 60%~90% 。[2]&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脂肪肝发病人数迅速增加,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如今,沿海地区的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 15% 。[3]肝脏是人体的营养中转站,吃下去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顺着血管到达肝脏,经过肝细胞的处理,转变为其他器官能够利用的物质,再输送到全身。若吸收的脂肪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便会沉积在肝细胞内。除了影响肝脏自身的功能外,肝细胞还会招来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发炎症,造成肝脏纤维化,最终走上肝硬化这条不归路。[4]减肥可取否?常常有患者说:脂肪肝就是脂肪太多了嘛,那减肥不就能治好了嘛。话不能说得太绝对,但对于大多数轻、中度和少数重度脂肪肝患者,减肥是逆转脂肪肝的最佳策略。这里所说的减肥可不仅仅是节食,过度节食会使运送脂质的蛋白生成减少,反而加重脂质在肝脏的堆积。人们常说,「管住嘴,迈开腿」。饮食方面建议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比平时减少 500~1000 千卡;运动方面则要保证每周 4 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累计锻炼时间至少 150 分钟。[5]减肥成效得看数据。决心通过减肥来消除脂肪肝的「有志之士」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体质指数(BMI = 体重/身高 2),一般来说,体质指数至少要降低 5%,才能对控制脂肪肝起到作用。[5]暴走有奇效?2009 年,「暴走妈妈」陈玉蓉为割肝救子,暴走 7 月战胜重度脂肪肝的事迹感动了中国。[6] 新闻标题看起来很有吸引力,大家看了以后不禁想到:原来暴走还能治好脂肪肝,为什么以前医生从来没提过?「暴走」,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运动量介于行走和慢跑之间。「暴走妈妈」7 月之内体重锐减 8 公斤,除了每日暴走 10 公里外,还坚持控制油脂摄入,以粗茶淡饭过日。没有惊人的意志力,这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暴走并非治疗脂肪肝的奇效偏方,它只是让身体动起来的一种方式。除了暴走,你还可以选择慢跑、骑行、游泳等锻炼方法。其实人们缺的不是锻炼的手段或途径,而是持之以恒的决心。治还是不治?脂肪肝患者大多「静若处子,食定流油」,对于他们来说,少吃多动难于上青天,不如吃药容易。1. 保肝药能治脂肪肝吗?临床上常遇到患者要求开保肝药,他们误以为,此类药物包治肝脏百病。通常,保肝药仅用于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情况,其在脂肪肝防治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前并不推荐患者常规使用这类药物。[7]2. 保健品有没有用?如果医生不给开药,一些患者也会自己去买保健品、中成药来吃。殊不知,再好的药也不能把脂肪从肝细胞里面赶出来,何况这些配方不明的保健品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加重肝病的进展。3. 最好的办法到底是啥?解铃还须系铃人。大部分脂肪肝源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最佳的治疗策略就是控制饮食、戒酒和锻炼。在「少吃几勺油,饭后走一走」这种口口相传的「脂肪肝秘诀」的基础上,还需增加一些强度稍大的运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体质指数下降和腰围减小。对于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一些药预防糖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硬化。[7,8]伤肝还伤身?轻度脂肪肝一般没有表现,很多人查出来后身体未感不适,仍旧照吃照喝。待发展到中、重度脂肪肝时,人便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前面提到,单纯性脂肪肝只是脂肪性肝病的第一步,虽然脂肪肝的进展缓慢,但不加节制的话会转变为脂肪性肝炎。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脂肪性肝炎患者 15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 15%~25% 。[1,2]脂肪肝不仅损害肝脏,还常常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对全身组织、器官都会造成影响。脂肪肝患者中,代谢综合征、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2] 一些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的预期寿命比健康人群短,死因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肝硬化。[8]为何患此病?简单说来,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是此病的基础,而脂质沉积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摄入过多的脂质以及肝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不足导致的脂质转运出肝细胞减少。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营养不良、药物、工业毒物、胃肠道手术等等都可能使肝脏脂质代谢途径中出现问题,导致脂肪肝。[5]&当然,基因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即使基因再好,也不能胡来啊,伤着肝就不好了。参考资料<font color="#.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治指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0, (19)483-488.<font color="#. de Alwis NM, Day CP.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e mist gradually clears. J Hepatol, 2008, 48 Supp l 1: S104-S112.<font color="#. Fan JG, Farrell GC.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in China. J Hepatol, 4-210.<font color="#. 唐承薇, 程南生. 消化系统疾病.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font color="#. Farrell GC, Chitturi S, Lau GK,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executive summary.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777.<font color="#. 长江网. 暴走妈妈 211 天日行 10 公里只为割肝救子.
.<font color="#. Fan JG, Farrell GC; Asia-Pacific working party for preven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ven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non-viral related liver diseases.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719.<font color="#. Vuppalanchi R, Chalasani 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Selected practical issues in thei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Hepatology, 6-317责任编辑:王玉成该文章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拒绝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载图片来源: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度脂肪肝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