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 男 Mg Zn Cuep fe zn5Ca 单位mmol/L umol/L 这个…

mmol/l与 mg/dl的换算关系
mmol/l与 mg/dl的换算关系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不同表示方式,如:钙,镁,磷,钾,钠,氯,血糖,二氧化碳结合率等,有时用md/dl,有时用mmol/l,它们之间究竟如何换算.请医学高手帮忙!谢谢啦!
mmol/l是指1升混合物或复合物中该物质的毫摩尔数(数量),
mg/dl是指1分升(1/10升)混合物或复合物中含多少毫克该物质(质量),
在知道该物质分子量的前提下,
mmol/l×分子量×1000/10=mg/dl
其他回答 (2)
1mmol=1/1000mol,1mg=1/1000g
检验项目名称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分类
骨髓细胞分类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红细胞压积
网织红细胞计数
脑脊液细胞计数
浆膜腔液细胞计数
精液精子计数
血清总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脑脊液蛋白
蛋白质电冰
血清氯化物
血清氯化物
血清无机磷
二氧化碳结合力
纤维蛋白质
直接胆红素
脂蛋白电泳
谷-丙转氨酶
nmol·s-1/L
谷-草转氨酶
nmol·s-1/L
碱性磷酸酶
μmol·s-1/L
酸性磷酸酶
nmol·s-1/L
乳酸脱氢酶
μmol·s-1/L
μmol·s-1/L
免疫球蛋白(IgA,G,M)
免疫球蛋白(IgD,E)
血清补体(C3,C4)
甲胎球蛋白
&&&&&&&&&& 注:尿液及体液中生化项目检查的换算系数与血清中同类项目一致。
&&&&&&&&&&& 参考文献:SI Unit and the AJCP; Am.J.Clin.Pathol, Vol87:Nol:140-151,1984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从灵芝的各种有效成分出发,详细分析了灵芝对人体的各种功效与作用。另外介绍了几种可自己在家操作的灵芝食用方法,最后给大家推荐了几款以灵芝为主要原料的药膳食谱。如果有网友疲于寻找上等灵芝或觉DIY灵芝药膳繁琐,禅医给大家推荐少林药局的一款灵芝产品——,可让众生在品味禅茶一味间,亦吸收灵芝仙草之精华。
一、灵芝的功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灵芝中分离出150余种化合物,可分为十大类: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及蛋白质类、三萜类、油脂类、有机锗、无机离子等。
  一、灵芝的有效成分及功效
  1、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目前灵芝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1)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
  灵芝多糖是灵芝抗衰老、扶正固本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本身很复杂,由于多糖的微观不均一性,或结构键中有缺陷,或是分子量分散,使多糖的化学结构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结构式。目前已报道分离到200多种灵芝多糖,它们在单糖组成、糖苷键构型、分子量、旋光度、溶解度及粘度等某些理化性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灵芝多糖的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物活性相关联的,灵芝多糖的药理活性与单糖间苷键的结合形式有关,现认为单糖间以β(1→3)(1→6)连接或以β(1→6)及(1→4)连接的糖苷键是有活性的,以纯的(1→4)糖苷键连接的则没有活性。灵芝多糖的主链越长,侧链频率越高,分子量越大,生物活性越高,其分子量一般大于104道耳顿,小于此值则活性很低或完全没有。灵芝多糖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型多糖没有活性,有活性的多糖均为β型结构,具有以β-(1→3)糖苷键相连的主链。灵芝子实体多糖和液态发酵培养菌丝体多糖的药理学研究也有不少的文献报道,这些功能在临床上也都得到了应用,但是其分子结构中功能基团的作用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不多。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灵芝多糖的立体结构特点是前提条件,在此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灵芝多糖可以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及液体培养液中分离得到。
  ①子实体多糖
  灵芝子实体多糖种类很多,有水溶性多糖、酸性多糖和碱性多糖。大部分多糖以α-(1→6)或β-(1→3)、(1→6)及(1→4)为主链,其侧链数目大小不一,组成侧链的糖基成分复杂。以杂多糖为主,主要含有以下单糖:D-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
  Miyazki从灵芝子实体得到水溶性多糖,经鉴定为阿拉伯-木-葡聚糖,同样的灵芝子实体用0.1MNaOH提取的杂多糖,由D-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组成。Ogawa等从紫芝子实体中提取的碱溶性多糖,以β-(1→3)-D-吡喃葡聚糖,不溶于中性或酸性水溶液。Saito等从灵芝子实体碱提物中分离得酸性多糖GL-A,MW=27000,由D-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以β-(1→3)糖苷链相连结。从赤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多糖BN3N1,是由L-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何云庆等从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葡聚糖肽GLSP2及GLSP3,凝胶层析及高效液相层析法证明均为单一的多糖均一体,均为白色粉末,分子量分别为1。GLSP2为含有β(1→3)(1→6)及(1→4)糖苷键的葡聚糖肽,肽含量占26.6%,GLSP3为含有β(1→6)及(1→4)苷键的葡聚糖肽,并有分枝,肽含量占12.3%。罗立新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的水溶性多糖,分子量为4.2&104,由D-葡萄糖、D-甘露糖、D-木糖、D-阿拉伯糖、D-半乳糖、L-鼠李糖组成。
  ②菌丝体多糖
  目前,国内对灵芝菌丝体多糖的研究也有一些相关报道。李刚研究表明,发酵灵芝菌丝体在灵芝多糖含量上,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野生和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说明通过发酵方法生产灵芝菌丝体可显著提高多糖含量。陈书明等人从灵芝茵丝体中提取出一种含氮多糖,其分子量为1.4&106,由木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及葡萄糖组成,其免疫活性很高。罗立新从赤芝菌丝体中分离的水溶性多糖,分子量为3.7&104,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岩藻糖、L-鼠李糖组成,是以β-糖苷键相连结的杂多糖。
  ③发酵液多糖
  黄为群等从赤芝菌(GL-Ⅱ)发酵液中提取到水溶性多糖GP,分子量为2.9&104,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以β-D-糖苷键相连结。孔乐生以赤芝GL-2发酵液为材料,对GL-2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了乙醇分级沉淀,确定分子量分布在340~1000之间。林耀辉从液态发酵的灵芝GL8801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两种胞外多糖:水溶性多糖和水不溶性多糖,水溶性多糖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组成,水不溶性多糖为葡聚糖。南京理工大学的孙东平对紫芝菌丝体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测得多糖是由甘露糖、果糖、葡萄糖以β—D糖苷键相连接构成,但未对紫芝菌丝体多糖的结构性质作进一步分析。
  (2)灵芝多糖的主要功效
  灵芝多糖是从灵芝中提取的一种新内源活性物质,是灵芝具有扶正固本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能够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癌作用,是现代人理想的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的开发与应用空间。
  ①免疫调节功能
  灵芝多糖是一种生物免疫调节剂,其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普遍认为其免疫功能可能是灵芝多糖能直接或间接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促进未经纯化的脾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增强DNA多聚酶α的活性以及促进白细胞介素(IL)的分泌等来实现其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表现如下:
  a.刺激腹腔巨噬细胞(MФ)的吞噬功能李平作以灵芝胞外多糖灌胃小鼠,发现在1~10mg/kg范围内可提高MФ的吞噬能力和杀菌能力,最高可达1.48倍和1.93倍。曹容华等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具有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巨噬细胞表面结合自身胸腺细胞花环增多,吞噬杀菌功能增强,巨噬细胞体积增大,伪足增多。韩纪举等用灵芝多糖做细胞培养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可以诱导和促进NK细胞的活性。季修庆等人也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证实,灵芝多糖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受损细胞不能增殖,实现抗辐射作用。
  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灵芝菌丝体多糖GLB7在2.15mg/kg时可将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提高1.83倍。灵芝子实体多糖GLIS可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细胞表面抗原CD71和CD25的产生及免疫蛋白的释放,同时也少量增加IL-2的产生。
  c.促进T细胞增殖据报道,适量的灵芝多糖可明显增加T细胞的增殖、T细胞的表面表型表达及T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增强T细胞DNA多聚酶活性、增加T细胞亚类的数量和功能,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和恢复作用。李明春等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动态监测GLP(灵芝多糖)均一体组分GLB7对小鼠T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和胞内PH的影响。结果表明:GLB7通过外钙内流及IR3非敏感钙池释放Ca2+引起T细胞中[Ca2+]的升高,通过Na+/H+交换系统及其他调节途径引起T细胞PH升高,从而激活T细胞。还有试验表明:灵芝孢子多糖PSGL-I在1、10、100ug/mL时,对刀豆球蛋白(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分别提高1.19、1.36、1.48倍。雷林生等采用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检测赤芝多糖对混合淋巴细胞增养MLCR模型中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证明赤芝多糖GLA、GLB、GLC均能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d.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的作用段木栽培灵芝多糖(GL-PS-WC)及袋栽灵芝多糖(CL-PS-BC)在浓度为0.2~12.8mg/L时,均可促进MLC反应,同时可增强ConA或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并拮抗环孢素A(CsA)、丝裂霉素C(MitC)或足叶乙苷(VP-16)对MLC反应的抑制作用。灵芝多糖还可拮抗60Co辐射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及胸腺缩小。
  灵芝多糖不但从动物的整体水平起作用,对于细胞水平也有保护作用。李明春等采用细胞培养和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cAMP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cAMP浓度的升高,所以认为,灵芝多糖通过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cAMP浓度的升高,从而引起PKA活化,激活巨噬细胞。这很可能是GLB7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
  ②抗肿瘤作用
  灵芝多糖在体内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给荷S180肉瘤的小鼠注射灵芝多糖,在剂量为1、5、10mg/kg时其抑瘤率分别为31.7%、40.8%、57.4%。灵芝多糖精品(GLPS)在40mg/kg时,对宫颈癌(U-14)的平均抑瘤率达51%。另外采用两种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灵芝多糖PI、PII,在对实体型荷瘤小鼠肿瘤B16BL6的抑制实验中发现,灵芝多糖PI组在剂量为0.05、0.1、0.2mg/kg时,与对照组相比其抑瘤率分别为31.3%、20.2%、15.8%;灵芝多糖PII组在高剂量为0.1、0.2mg/kg时,其抑瘤率分别为17.9%和18.6%。从灵芝子实体中获得的灵芝多糖GLPⅡ和GLPB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B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人红白血病细胞BGC、Caco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灵芝多糖还可显著延长S180、U14荷瘤小鼠的生存周期。
  以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分离的灵芝多糖(GLP)对Lewis肺癌和结肠癌具有相当的抑制生长活性,并能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荷瘤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灵芝多糖口服给药剂量C57BL/6j小鼠2000mg/kg·d,足趾接种和腋皮下接种对Lewi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53.54%~59.13%和36.14%~42.76%;对结肠癌的抑制率分别为42.47%~49.14%和29.43%~32.09%。
  灵芝多糖能防止肿瘤的发生和抑制肿瘤的生长,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灵芝多糖无直接细胞毒性,在试管内均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那么它是如何实现抗肿瘤作用的呢?其抗癌机理目前尚无定论,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免疫功能论、端粒酶论、促分化论等三种机理。所谓免疫功能论就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的,这是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证实的。林志彬通过血清药理学实验、灵芝与巨噬细胞脾细胞共同培养上清液,结果均表明,灵芝多糖确能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促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或促使其凋亡。林教授还和张群豪采用体内体外实验相结合方法,MTT法测肿瘤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同时采用生物法测定TNFα,ELISA测定IFNγ,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得出结论:灵芝多糖无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是通过促进TNFα、IFNγmRNA表达、增加TNFα、IFNγ的分泌而实现的。端粒酶论是最近几年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实验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灵芝抗癌机理。灵芝提取物能造成癌细胞端粒酶失去活性,促使癌细胞在分裂后自然凋亡。促分化论是大连医科大学张耀铮教授研究的课题,研究揭示癌细胞在促分化剂作用下可以重新向正常细胞分化、逆转,开辟了一条非杀伤性治疗肿瘤的新思路、新途径。
  灵芝多糖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其对免疫活动或对宿主机能的影响而介导的,且水溶性多糖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有最适分子量范围,分子量越大,抗肿瘤活性越强。
  ③抗衰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衰老主要是由于体内自由基引起生物膜的脂类过氧化导致膜结构损伤和功能失活引起的。灵芝多糖可减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Ф)内自由基的生成,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并抑制氧化剂tBOOH起的MФ膜样变性和坏死,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对四氧嘧啶引发的小鼠氧自由基损伤也有保护作用。
  李明春等人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动态监测灵芝多糖均一体GLB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灵芝多糖能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并能拮抗PMA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产量,从细胞水平证明了灵芝多糖的抗衰老作用。灵芝多糖的抗衰老作用还表现其他方面,如:能提高DNA多聚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免疫细胞DNA合成和细胞繁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邵华强等人对灵芝进行了老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试验、过氧化脂质试验和果蝇的生存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能明显增强老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老龄小鼠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延长果蝇的寿命。证明了灵芝多糖有抗衰老的作用。
  李荣芷以细胞色素MDA-TBA法证明了GLA、GLB、GLC对O2-自由基的产生和红细胞脂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并对·OH有清除作用,是灵芝延缓衰老的重要因素。陈书明等研究了人工培养灵芝菌丝体含氮多糖对动物机体红细胞内SOD活性的影响,4%灵芝含氮多糖溶液0.5ml/只·d,连续灌胃10d,结果表明,灵芝含氮多糖对小白鼠红细胞内SOD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④降血糖作用
  罗少红等人对高血糖小鼠进行灌胃实验时发现,在灌胃剂量达100mg/kg以上时,可明显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无剂量效应关系;在200mg/kg剂量时,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有明显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可明显增强高血糖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可见灵芝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灵芝干子实体提取出两种聚糖ganoderanA、B,经腹腔注入正常小鼠,均能降低血糖,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提高了血浆胰岛素水平,加快了葡萄糖代谢,外组织和肝的葡萄糖利用加快,而达到降血糖作用;张玲芝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灵芝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的降低作用,认为灵芝多糖有以下机制产生降血糖作用:给予灵芝多糖治疗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通过灵芝多糖对胰岛细胞的不同程度的修复而促进胰岛素分泌;直接加强葡萄糖在体内的有氧氧化过程,但还有很多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如灵芝多糖在体内作用的形式,灵芝多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途径,灵芝多糖对胰岛素受体的作用等。
  对链脲霉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灵芝多糖可明显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小鼠血糖水平。Zhang等发现灵芝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其机理可能通过引起胞外Ca2+内流而起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关。在大鼠实验中发现灵芝多糖对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也有促进作用。
  ⑤其它作用
  Ye—shiyrukKimura以灵芝多糖200、100、50mg/kg小鼠ig给药7d,可明显地延长小鼠凝血时间,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灵芝多糖140、70及35mg/kg大鼠ig给药7d,能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时间,抑制血瘀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并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浆比粘度。有研究表明,红芝的多糖有明显的强心降压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表明:灵芝多糖还有助于提高心脑血液循环,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起到良好作用。
  张国良等人对小鼠进行实验发现,灵芝多糖对被卡介苗(BCG)感染造成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具有恢复作用。国内也开始采用灵芝多糖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达到了慢性迁延性肝炎治愈率为71.43%。慢性活动性肝炎治愈率为53.33%的良好效果。
  此外,灵芝多糖对顺铂诱发的肾损伤及四氧嘧啶诱发的胰腺小岛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3)灵芝多糖的应用
  在日本、中国和美国,灵芝多糖的产品有不同的来源与用途。在日本,产品叫做PSK,是蛋白多糖,是将灵芝菌丝体或子实体用碱液抽提,用硫酸盐进一步纯化,得到的产品。多用于处方类药物。在中国,产品叫做PSP,是肽多糖,是将灵芝菌丝体或子实体用稀乙醇抽提,用纯乙醇进一步地纯化,得到的产品,多用于OTC类药物。在美国,产品叫做VPS,是蛋白多糖,是将灵芝子实体用热水浸提,用膜过滤进一步地纯化,得到的产品,多用于日常的膳食供给。普遍来说,灵芝多糖多应用于医药领域,尤其是抗癌药物,市场已经十分成熟,国内外的生产厂家亦达百余家。另外,基于灵芝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在癌症病人经放疗、化疗机体免疫力受损的情况下,与放疗、化疗配合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食品保健方面,如灵芝饮料、灵芝茶、灵芝冲饮片、灵芝药膳、灵芝酒等等,种类更为繁多,在利用和加工的新技术上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灵芝能润泽肌肤,轻身不老,目前以灵芝为原料的天然美容制品异军突起,产品层出不穷。
  2、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类化合物是从灵芝中分离得到的另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已从灵芝中分离得到一百余种,该类化合物有较高的脂溶性,分子量一般为400~600,化学结构较复杂,已知有7种不同的母核结构,在母核上有多个不同的取代基,常见有羧基、羟基、酮基、甲基、乙酰基和甲氧基等。由于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使三萜类化合物有较广泛的药理活性,如ganodericacidβ,ganolucidicacidA和lucidumolB等可明显抑制HIV一1蛋白酶活性;ganodermicacidS可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lucidericacidO和lucidericlactone可抑制真核细胞DNA多聚酶活性等。对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灵芝有效成分的寻找和进一步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
  (1)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三萜类化合物属于羊毛甾烷衍生物,按分子中碳原子数可分为C24,C27,C30三大类。根据所含功能团和不同侧链可分为灵芝酸(Ganodericacid),赤芝酸(Lucidericacid),灵芝醇(Ganoderiol),灵芝内酯(Ganolactone)等。三萜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如图7-1所示。环上的双键多位于C8-9、C9-11,C22-23和C24-25也常出现双键;C3、C7、C12、C15、C17常连有羟基;C13、C10、C20、C25常连一个甲基,羰基多位于C11和C23位,C3、C7、C15也常被羰基或羟基取代。
  图7-1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基本骨架
  王芳生等从赤芝分离出一种灵芝内酯,其结构为7β-羟基-3,11,15-三氧羊毛甾酮-8-烯-24→20内酯;EL-MEKKAWY等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出一种高氧化的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α和12种已知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灵芝醇F和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具有很强的抗人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HIV-1型病毒的特性。MIN等从灵芝孢子粉中分离出灵芝酸β、灵芝酮二醇(Ganodermanondiol)、灵芝酮三醇和赤灵芝酸(GanolucidicacidA)均能抑制HIV-1型蛋白酶的活性。
  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种鉴别的重要指标。三萜类化合物的类型和活性取决于灵芝种的不同。NISHITOBA根据三萜类化合物的不同把灵芝分为C27灵芝酸类和C30灵芝酸类。灵芝不同的生长期三萜类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和氧化状态不同:菌丝体时期含有C30灵芝酸,子实体中含有C27的灵芝酸,菌丝体中的灵芝酸由3α取代,子实体中灵芝酸衍生物由3β取代或3-氧或酮基取代。
  Mayasaki等认灵芝萜烯酸的种类和含量同其生长状态有关,野生的子实体含有萜烯酸的种类及含量较高,人工栽培次之,发酵菌丝体较少。丁平等测定不同部位灵芝中灵芝酸B的含量发现灵芝酸B主要集中在灵芝的表皮部位,其它部位则较少。日本的灵芝商品及灵芝制品十分重视灵芝酸的含量,尤其重视灵芝酸A、B、C、D的含量。
  (2)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护肝排毒,抗氧化,抗菌抗炎,抗HIV病毒和疱疹病毒,抑制肝脏肿瘤细胞等活性,是灵芝药用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三萜类萜烯酸是灵芝的主要苦味成分。
  ①保肝作用
  王明宇等从赤芝子实体中得到粗组分GT,进一步经硅胶柱色谱得5个组分(GT1~GT5),经HPLC检测证实该GT和GT2,主要含灵芝酸A和赤芝酸A(1ueidenicacidA)。实验表明GT和GT2,对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苷和卡介苗+脂多糖昕致的3种肝损伤模型小鼠有较好的保肝作用.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ALT和肝脏TG含量.并不同程度减轻动物肝损伤。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BCG+LPS)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作者观察到GT(0.5,5.0,50,100?g·mL-1)和GT2(0.5,2.0,10,50?g·mL-1)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损伤肝细胞上清液中ALT活性和NO的含量,与阳性对照药马洛替酯(malotilate)作用相似。
  ②抗肿瘤作用
  Toth等从赤芝菌丝体中提取得到6个有细胞毒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ganodericacidU,V,W,X,Y和Z,体外实验表明能明显抑制小鼠肝肉瘤(HTC)细胞的增殖。Lin等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到2个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醛A和双氢灵芝醛A,体外实验表明两者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对人肝肉瘤细胞和KB细胞ED50值均在l~1l?g·mL-1,以灵芝醛A作用最强。
  ③抗HIV-1及HIV-1蛋白酶活性
  Min等从赤芝孢子粉中分离得到ganodericacidβ,lucidumolB,ganodermanondiol,ganodermanontriol和ganolucidicacidA。体外试验表明对HIV-1蛋白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20,50,90,70和70?mol·L-1;此外,ganodericacidA,ganodericacidB和ganodericacidC1,亦有中度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40~430?mol·L-1。作者认为羊毛甾烷型母核C-3或C-24,C-25位上的羟基是其抗HIV-1蛋白酶活性的必需基团。Sahar等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从赤芝了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在抗HIV-1活性的初筛实验中,化合物ganoderiolF和ganodermanontriol可抑制由HIV-1诱导的MT-4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两者IC100均为7.8?g·mL-1,而且此浓度仅为其细胞毒浓度的50%。抗HIV-1蛋白酶实验采用受试物与重组HIV-l-PR及其合成底物体外共孵育,15min后三氟乙酸(TFA)终止反应,经HPLC方法检测水解产物和剩余底物,根据相对峰面积计算IC50值。结果发现ganodericacidB和ganoderiolB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均为0.17mmol·L-1);ganoderiolF,ganodericacidC1,3β,5α-dihydroxy-6β-methoxyergosta-7,22一diene,ganodericacidα,ganodericacidH和ganoderiolA有中度抑制作用,其IC50在0.18~0.32mmol·L-1。在对HIV-1反转录酶的实验中,13个化合物在浓度低于0.25mmol·L-1时,均无抑制活性。尽管实验对所试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未能
  得到明确的结论,但作者认为有&#),&#)双键结构的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与抗HIV-l活性密切相关。
  ④抑制组胺释放
  Kohda等报道ganodericacidC和ganodericacidD在体外对ConA诱导的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0.4?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30%和15%。
  ⑤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Mofigiwa报道用Friedland和Silverstein方法测定10个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在体外对ACE酶的作用,发现ganodericacidF对ACE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4.7&10-6mol·L-1,其他9个化合物IC50在1&10-5~1&10-4mol·L-1范围内。
  ⑥抑制胆固醇合成
  Komoda等报道,用大鼠肝细胞1&104g离心得到的亚细胞上清液为体外反应体系,发现羊毛甾醇类衍生物7一酮一羊毛甾一8一烯一3β一醇、14α一甲基一胆甾一7一烯一3β,15α-二醇和羊毛甾-7-烯-3β,15α-二醇均可抑制由羊毛甾或24,25-二羟基羊毛甾至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认为C-7位羰基或C-15位α-羟基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必需基团。此外,作者经由methylganoderateC人工合成了化合物VI(25-demethy1-lanost-7-oxo-8-en-7β,15α-diol),证实其在体外能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药物终浓度为20和40μmol·L-1时,抑制率分别为72%和84%。Shiao等在大鼠的高胆固醇饲料中加入灵芝的菌丝体,可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指出其有效成分是三萜类,主要是ganodermicacidR和S,可抑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目前认为,灵芝中的氧化三萜类化学结构与哺乳动物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羊毛甾醇后的中间体类似,可抑制胃肠道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这些氧化三萜类还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3-羟-3-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并因此而抑制胆固醇合成。体外实验,在考莱烯胺(cholesteramine)预处理的大鼠肝切片培养中加入灵芝所含的氧化三萜类,可使[2-3H]醋酸盐和[2-14C]羟基戊酸参入胆固醇合成减少:可见这些氧化三萜类还影响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羟基戊酸后的环节。
  ⑦镇痛作用
  Koyama等报道,用醋酸扭体法为活性筛选指标,从灵芝子实体的二氯甲烷提取物部分经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得到4个具有镇痛活性的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anodericacidsA,B,G和H。按剂量3~5mg·kg-1sc给药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扭体反应抑制率在30%~64%(P&0.05),其中以ganodericacidH效果最好。同时,作者对比分析了ganodericacidH和与其结构十分相似的compoundC6的镇痛作用,认为ganodericacidH作用强的原因是其C-12位上的羟基被乙酰化,由此增加了该化合物的吸收度,而compoundC6的C-12位上的取代基为羟基。
  ⑧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su等报道ganodermicacidS(GAS,化学名:lanosta-7,9(11),24-triene-3β,15α-diacetoxy-26-oicacid)对TXA2,在人源血小板中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发现GAS对TXA2:拟似物U46619所诱导的人源硅胶过滤处理的血小板(GFP)聚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迟血小板发生形态改变的时间,减少血小板的初始聚集并降低其聚集百分率,该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2μmol·L-1GAS抑制率即可达到50%;当浓度增加至7.5和10μmol·L-1时,可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能对抗TXA2,所致血小板形态改变。细胞内[Ca2+]i测定显示GAS能明显抑制U46619诱导的血小板内[Ca2+]i增加;此外,可强烈抑制由U46619诱导的二乙酰甘油的形成。这表明GAS可能抑制了U46619对PLCβ1的诱导活化。TXB2生成测定实验显示GAS可显著抑制由U46619诱导的TXB2,生成,提示GAS可能抑制PLA2的活化。作者还测定了血小板内cAMP水平,发现单用GAS不影响静息血小板细胞的cAMP水平,但是能剂量依赖性地升高PGE1。诱导的血小板内cAMP水平;U46619能够抑制PGE1。或PGE1+GAS诱导的血小板cAMP水平增高,其抑制率可达40%,表明GAS不能对抗U46619的这一抑制作用。作者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了血小板中蛋白一酪氨酸磷酸化的形成,结果显示GAS对早期的蛋白一酪氨酸磷酸化无抑制作用,但可明显抑制第2、第3期的磷酸化反应,对p53~58及p51的抑制率可达30%;与此同时,对其余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抑制率则超过70%。提示GAS可能抑制了与整合蛋白αⅡbβ3启动及血小板聚集有密切相关的蛋白一酪氨酸磷酸化过程。
  根据这些实验研究结果,作者认为GAS是通过抑制血小板-TXA,反应系统中TXRα—Gq—PLCβ1信号传导通道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过程,使二乙酰甘油和[Ca2+]i水平降低,最终抑制血小板的脱颗粒和聚集;GAS并不影响血小板-TXA2反应系统中的另一信号传导通道TXRβ-Gi,推测这两个通道的脂质微环境有所不同,GAS可能更易于与前者的微脂质区结合,从而抑制该通道的信号传导。
  ⑨对蛋白金合欢酯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位于ras癌蛋白羧基末端四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可在蛋白金合欢酯转移酶(FPT)的催化下实现蛋白翻译后的金合欢酯化修饰,该过程为ras癌蛋白的细胞转化和膜融合的必需步骤,已证实FPT抑制剂能抑制ras依赖的细胞转化,这提示人类癌症治疗的一个潜住研究方向。Ras原癌基因家族编码Mτ21000蛋白质,野生型和突变型ras需要定位在质粒膜上才能表现出相应的生物学活性,这一过程伴随有金合欢酯残基的附着。许多蛋白质包括很多小分子的
  GTP结合蛋白的羧基末端表现为戊二烯酯化修饰,但是ras基因家族成员(ki-ras,Ha-ras和N-ras),rhoB,核纤层蛋白A和B,转运蛋白和其他几种蛋白却表现为金合欢酯化修饰。现已明确有3种酶能够催化蛋白质羧基末端的金合欢酯化反应:蛋白金合欢酯转移酶、蛋白香叶基香叶酯转移酶I(GGPT-I)和II(GGPT-II)。
  Lee等报道了赤芝来源的三萜类化合物在体外对FPT和GGPT活性的影响,相对而言,受试的4个三萜类化合物对FPT表现出选择性。GanodericacidA和C对FPT的IC50均为100μmol·L-1,前者的甲酯化物(methylganoderateA)IC50为38μmol·L-1,三者对FPT底物焦磷酸金合欢酯(FPP)均表现出竞争性拮抗作用,GanodericacidA和methylganoderateA的Ki值分别为54和20μmol·L-1。作者认为C-25位羧基的甲酯化有利于抑制FPT活性。
  ⑩抗氧化作用
  Zhu等结合体外实验用生物活性指导分离提取的方法对赤芝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赤芝水煮提取物中得到含有三萜类成分的粗组分,观察该粗组分对联苯三酚诱导的红细胞膜氧化以及Fe(II)-抗坏血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受试物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抗氧化作用,进一步的分离提取证实该粗组分的主要成分是ganoderic·acidA,B,C,D,lucidenicacidB和ganodermanontriol。
  ⑾抑制真核细胞DNA多聚酶活性
  Mizushina等从赤芝中分离得到2个新三萜类化合物lucidenicacidO和lucideniclactone,两者在体外对真核细胞DNA多聚酶的活性都有选择性抑制作用。LucidenicacidO和lucideniclactone不仅对小牛DNA多聚酶α和大鼠DNA多聚酶β,而且对HIV-1反转录酶亦有抑制作用,但是对原核细胞DNA多聚酶和其他DNA代谢酶,如T7RNA多聚酶、DNA酶I的活性没有影响。
  3、生物碱
  (1)生物碱的结构
  灵芝中生物碱主要含有胆碱、甜菜碱、γ-三甲胺基丁酸和硫组胺酸甲基胺盐等。余竞光等从薄盖灵芝中获得了两个新的吡咯生物碱:灵芝碱甲和灵芝碱乙。灵芝碱甲为N-异戊基-5-羟甲基吡咯甲醛,灵芝碱乙为N-苯乙基-5-羟甲基吡咯甲醛。侯翠英等从灵芝孢子粉中首次分离出胆碱。
  (2)功效
  生物碱是灵芝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和降胆固醇的作用,从而对心脑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症、肝炎和肌无力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核苷
  核苷是组成RNA和DNA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生物遗传和信息传递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据报道赤芝中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腺嘌呤、腺苷、尿苷等为其活性成分之一。灵芝的水溶性部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抑制主体已被鉴定为腺苷,同时提取物中还含有尿苷和尿嘌呤。
  5、肽、氨基酸和蛋白质
  肽和氨基酸是具有生理意义的极为重要的物质,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而蛋白质是生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灵芝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灵芝菌丝体、子实体和孢子粉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灵芝种不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不尽相同。灵芝子实体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高于50%,比一般食用菌约高40%,并且作为影响一般菌类蛋白质价值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在灵芝中平均为0.46%,高于一般食用菌。
  TANAKA和KINO等从灵芝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蛋白LZ&8,并且获得了其全部氨基酸顺序。LZ-8含有11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2420,等电点为4.4,含有大量的天冬酰胺或天冬氨酸和缬氨酸,糖含量很低(1.3%)。它能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促进IL-2的产生,从而促进细胞生长。
  张万庆等从灵芝菌丝体中分离出一种具有血凝活性的蛋白组分――灵芝凝集素GHA,其表观分子量为126000,糖含量为2.56%,血凝活性比较强,浓度为0.75mg/mL时对腹水型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可达70%。KAWAGISHI等利用亲合色谱从灵芝菌丝体中分离出两种新的灵芝凝集素GLL-M和GLL-F。GLL-M分子量为18000,甘氨酸、丙氨酸、天冬酰氨和苏氨酸含量较高,等电点为4.5,糖含量为4.0%。GLL-M和GLL-F均对天然人体红细胞无凝集作用,只对链霉素蛋白酶处理的血细胞有凝集作用。
  6、微量元素
  研究表明灵芝子实体中含有Mn、Cr、Cu、Fe、Ca、K、Mg、Zn、Se、Ge多种微量元素,同时研究显示灵芝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不单纯是多糖的作用,而且还有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其中有机锗就是一种抗癌的活性物质。灵芝对锗有富集作用。高春义等的研究表明:富锗灵芝菌丝体的抑瘤作用主要是由于锗含量增高而产生的。灵芝多糖锗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能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
  二、灵芝孢子的有效成分及功效
  由于灵芝孢子的外部包裹了两层坚韧的外壁,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又很难将其打破,因此也就限制了对其化学组成、生物活性成分的认识,因此传统的药用部位仅限于其子实体。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技术和孢子破壁技术的发展,使得灵芝孢子(粉)作为灵芝的又一药用部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对灵芝孢子粉的研究日益增多。
  1、灵芝孢子的化学成分
  灵芝孢子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类、糖肽类、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脂肪酸类、内酯和无机离子等。灵芝孢子蛋白质含量达18%,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等机体必须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均高达10g/kg。维生素类主要是维生素E,其含量超过60mg/100g,另外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灵芝孢子中富含多糖和寡糖,其中二糖、三糖、四糖分别是194、167和250mg/100g。固醇类有麦角甾-7,22-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e-3-ol)、β-谷甾醇;从赤芝孢子粉的酸性提取物中分离到了一些三萜类化合物,它们是赤芝孢子酸A、B、C和E(ganosporeicacidA、B、C、E)和ganodermanontrol。三萜类是灵芝子实体中含量高而且种类颇多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种类超过100种,但在灵芝孢子粉中尚未找到如此多的三萜类物质。由于三萜类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三萜类化合物在灵芝子实体与孢子中的差异暗示了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灵芝孢子中的脂肪酸类有二十四烷酸(C24)、硬脂酸(C18)、棕榈酸(C18)、二十二烷酸(C22)等。内酯类属五环三萜内酯,有赤芝孢子内酯(ganosporelactone)A和B。生物碱类有胆碱(choline)、甜菜碱(betaine)和硫组氨酸甲基内胺盐。灵芝孢子中的无机元素有钙、磷、铁、镁、钠、锌、锗、硒等,其中有机锗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有密切的关系。
  2、灵芝孢子粉的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灵芝孢子粉有明显的抑制移植性动物肿瘤小鼠肝癌肿瘤、小鼠肉瘤-180(S-180)及小鼠网细胞肉瘤(L-Ⅱ)生长的作用。在2~8g/(kg·d)的剂量范围内灌胃(ig)给药7d后对小鼠肝癌、S-180和L-Ⅱ的抑瘤率分别在52.2~86.1%、44.9~82.0%和54.0~79.6%之间,并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灵芝孢子粉的醇提取物在体外具有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灵芝孢子粉醇提取物在1mg/mL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白血病细胞HL60和来源于小鼠的白血病细胞L1210均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
  灵芝孢子粉对荷HAC肝癌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体外细胞杀功能以及肿瘤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小鼠总T细胞、T辅助细胞明显上升。在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AC、小鼠白血病细胞株YAC-1和小鼠肥大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P815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中灵芝孢子粉组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7.3%、23.4%和20.0%,灵芝孢子粉的总抑瘤率为42.2%。说明灵芝孢子粉能激活和提高特异性(CTL)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NK、LZK)的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免疫作用
  灵芝孢子粉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糖皮质激素有拮抗作用。灵芝孢子粉水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及过氧化氢含量,并能对抗糖皮质激素对小鼠脾脏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及促进肝脏脂肪堆积的作用。给小鼠服食灵芝孢子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血清凝集功能有增强作用。小鼠脾指数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也相应增加。说明灵芝孢子粉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
  萌动激活赤灵芝孢子粉对小鼠脾细胞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分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率。提示:灵芝孢子粉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提高及IL-2分泌的增多是其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体现之一。
  灵芝孢子粉灌胃(2g/kg),除胸腺指数外给药小鼠半数溶血值、血碳清除率、足跖厚差、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说明灵芝孢子粉可较全面地提高小鼠
  免疫功能。
  (3)保肝作用
  灵芝孢子粉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损害的保护作用:试验小鼠灌胃(ig)及腹腔注射(ip)两种途径给药,单用组小鼠肝功能ALT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出现气球样肿胀及点状坏死,肝脏受损严重,受试小鼠死亡率高,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极显著的差异。而D-氨基半乳糖与灵芝孢子粉同时使用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小鼠已无死亡现象,半数小鼠肝脏病理学检查趋于正常。AL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虽仍有差异,但较之单用组已显著降低(P&0.05)。说明灵芝孢子粉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4)降血脂作用
  口服灵芝孢子粉对正常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和甘油三酯(TG)无明显影响,而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高血脂大鼠ig灵芝孢子粉
  (1.0~5.0g/kg)后,TCHO降低43.9~56.1%,TG降低了36.5~52.5%,其作用强度比氯贝丁脂500mg/kg高。南京张卫明等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在500mg/kg剂量时,具有降低血清TCHO及TG的作用,而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L-C)无影响。
  (5)降血糖作用
  四氧嘧啶能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灵芝孢子粉醇提取物的水溶成分(Ganodermalucidumsporeextract,Glse)对小鼠由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的诱发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提
  示:Glse可能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伤的β细胞的功能。
  肾上腺素能促进肝脏和肌糖元的分解而引起血糖升高,Glse亦能拮抗正常小鼠因ip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引起的升血糖作用,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量。表明Glse可能抑制了糖元的分解。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症状十分突出,Glse能减少糖尿病小鼠的饮水量。此作用可能有益于缓解病人的症状。
  用链脲菌素(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Glse降血糖作用表明,Glse(相当于给药6.25g/kg)对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增强耐糖效应,对Stz损伤后的生长激素
  (GH)升高和皮质醇(Cor)降低有稳定和保护作用,对糖尿病大鼠的Ins分泌有促进作用。
  (6)抗缺氧能力
  将Glse注射受试小鼠,在无氧条件下,小鼠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并且有量效关系。推测孢子粉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机体的带氧或合氧功能,并能降低机体耗氧量。
  (7)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Glse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睡眠,减少烟碱引起的死亡,减少唾液分泌及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并随作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灵芝孢子粉先用乙醚脱脂后再用乙醇回流,得到的提取液浓缩至膏状后制成水剂,也能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并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推测:这正是临床用于治疗内脏多动,精神紧张等疾病效果较好的药理学基础。
  (8)抗炎作用
  在注射Glse后立即于左耳涂2%巴豆油溶液0.05mL,4h后杀死小鼠,取两耳用直径8mm圆冲冲出耳片,以左右耳片重量表示肿胀程度。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粉制剂能抑制耳肿胀,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顾欣等试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引起小鼠肌损伤以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SCPK)升高,同时肌肉磷酸肌酸激酶(MCPK)下降。另用豚鼠肌浆免疫建立的大鼠过敏性肌炎模型发现:灵芝孢子粉对这种与人类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有纠正作用。此外,灵芝孢子粉对小鼠迟发型超敏性皮肤炎症亦有抑制作用。提示灵芝孢子粉对肌肉损伤和炎症确有保护作用。
  (9)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灵芝孢子粉水提取物可抑制小鼠肌肉匀浆的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半胱胺酸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使丙二醛(MDA)生成量减少,并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系统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此外还可降低2,4-二氯苯氧乙酸引起的小鼠血清MDA升高,使正常小鼠肝胞浆中能清除自由基过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加速活性氧自由基反应中生成的过氧化氢的水解。说明灵芝孢子粉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作为活性氧自由基的捕获剂,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但灵芝孢子粉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无明显影响。
二、灵芝的食用方法  灵芝虽然味道很苦,但苦而香,苦可以加入白糖或冰糖调味,根据灵芝的特点,现介绍几种既简便,效果又好的食用方法:
  1、灵芝泡水法:把灵芝剪成碎块,放在茶杯内,用开水浸泡后当茶喝,边泡边喝,一般一朵干灵芝泡一杯,可冲开水喝一天。
  2、灵芝水煎法:将灵芝剪碎,放入罐内,加水,象煎中药一样的熬水服,一般煎服3-4次。也可以连续水煎3次,装入温水瓶慢慢喝,每天喝多少都无限制。
  3、灵芝泡酒:将灵芝剪碎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三天后,白酒变成棕红色时即可喝,还可加入一定的冰糖或蜂糖。
  4、灵芝炖肉:无论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都可加入灵芝炖,按各自的饮食习惯加入调料喝汤吃肉。
  5、灵芝汤:灵芝100克,羊肚菌100克,白糖20克,水4000毫升,煎煮至2000毫升即可喝汤,此方法的药用效果和营养价值都很好。
&6、灵芝澡浴:灵芝500克,熬水3-4次,倒入浴盆中,加水并调至适当温水,再进水浴盆浸泡全身,然后淋浴冲洗,对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皮肤病,疏通筋络有良好的作用。
三、灵芝食疗方  灵芝素汤疗方:
  1、灵芝银耳汤
  配方:灵芝、银耳、黑木耳各5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灵芝、银耳、黑木耳洗净剪碎,放入碗内加冰糖和水,上蒸笼蒸至酥烂。
  功效:活血化瘀,增加血液供氧量,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症。
  用法:喝汤、吃木耳和银耳。1天服完。可长期服用。
  2、灵芝二仁汤
  配方:灵芝15克,核桃仁15克,甜杏仁12克,冰糖适量。
  制法:剪碎灵芝,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取汁。把核桃仁、甜杏仁、冰糖放入碗内,倒入灵芝煎液,用文火炖熟即可。
  功效: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多痰等。
  用法:每日清晨服用。
  3、灵芝大枣汤
  配方:灵芝20克,大枣50克,蜂蜜5克。
  制法:灵芝、大枣入锅共煎,取煮液两次,每次40分钟,取汁。合并后加入蜂蜜即成。
  功效: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
  4、灵芝炖蘑菇
  配方:鲜蘑菇150克,灵芝、当归、龟版、枸杞子各10克。
  制法:将当归、龟版、枸杞子煎汤1小时,去药渣。加入灵芝、蘑菇煮熟,加盐调味服食。
  功效:治白血病。
  用法:每日1剂,连服15日。
  5、芝三七饮
  配方:灵芝30克,三七片4克。
  制法:将灵芝、三七片放入沙锅加水煎熬,用文火保持沸腾1小时后,倒出头煎,再加水煎熬取二煎液,将两次煎液合并服用。
  功效: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氧量,可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
  用法:将所得的煎液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10天。
  6、芝山药汤
  配方:灵芝15克,山药30克。
  制法:将药材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煎熬,用文火保持沸腾1小时后,倒出头煎液,再加水煎熬取二煎液,将两次煎液合并服用。
  功效:加速胰岛血液循环,提高胰岛产生胰岛素能力,降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用法:将所得的煎液分早、晚两次服用。
  7、芝参白糖浆
  配方:灵芝6克,人参6克,黄芪10克,白花蛇舌草5克,山楂20克,陈皮6克,制半夏6克。
  制法:将药材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煎熬,用文火保持沸腾半小时后,倒出头煎液,再加水煎熬取二煎液。把两次煎液合并,加入白糖制成糖浆50毫升。
  功效:能消除肿瘤化疗后的毒副反应。
  用法:将所得的煎液分早、晚两次服用。
  灵芝茶疗方:
  1、灵芝10克,蜂蜜20克。灵芝加水4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加入蜂蜜20克,温饮代茶,每日1剂,长期服用,具有补虚强身,安神定志之功效。
  2、灵芝6克,白糖适量。灵芝切成薄片水熬两次,取头煎二煎液合并,加入适量白糖。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完。能治癫痫、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症。
  3、灵芝6克,茯苓10克,茶叶2克。将灵芝、茯苓粉碎,与茶叶混合,装入纱布小袋,每袋6克,用开水冲泡服用。每天冲服2-3袋,能祛除老年斑,并预防感冒、降低血脂、通便。
  4、灵芝切成薄片,再磨成细粉。用温开水冲服或嚼服,每日3--4克,能治疗宫颈癌、子宫出血等症。
  灵芝荤食疗方
  1、芝猪肉汤
  配方:灵芝9克,黄芪18克,当归16克,瘦猪肉100克。
  制法:先将药材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猪肉洗净切块放入锅内,煮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40分钟即成。
  功效:治肝硬化。
  用法: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服10一15天。
  2、芝河蚌羹
  配方:灵芝20克,河蚌肉250克,冰糖60克。
  制法:将灵芝洗净,放如沙锅内加水煎熬,用文火保持沸腾1小时,取浓汁;然后放入河蚌肉煮熟,加入冰糖,待溶化后即可食用。
  功效:治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冠心病,高血脂症,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早期肝硬化等症。
  用法:蚌肉与汤一天服完。每2天服一次。
  3、芝猪胰汤
  配方:灵芝20克,猪胰脏1条。
  制法:将灵芝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猪胰脏共煮,煮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1小时即成。
  功效:主治糖尿病。
  用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长期服用有效。
  4、芝猪蹄汤
  配方:灵芝30克,猪蹄2只,生姜、胡椒适量。
  制法:将灵芝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猪蹄去毛,洗净切块放入锅内,加生姜、胡椒,炖至烂熟即可。
  功效:抗衰老,柔嫩肌肤、减少皱纹、护肤美容。
  用法:去药渣吃肉喝汤,分早晚两次服用。
  5、芝炖牛肉
  配方:灵芝10克,枸杞子10克,牛肉100克,姜片5块。
  制法:先将药材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牛肉洗净放入锅内,煮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2小时,加入葱蒜调味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养胃,补血,补中益气,治肠癌有良效。
  用法:去药渣吃肉喝汤,1次吃完。每日1次。
  6、芝莲子清鸡汤
  配方:灵芝6克,莲子50克,陈皮1角,鸡1只。
  制法:先将药材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鸡洗净放入锅内,煮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2小时即成。
  功效:健脾开胃,补益身体。适用于病后体虚,产后、术后,脾胃虚弱,血气不足,头晕眼花者。
  用法:去药渣吃肉喝汤,宜长其服用。
  7、芝粉葛猪肠汤
  配方:灵芝6克,新鲜粉葛300克,猪肠200克,赤小豆60克。
  制法:洗净药材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猪肠洗净放入锅内,煮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40分钟即成。
  功效:降血压,治冠心病,去湿和胃,治烦躁口渴,肩背疼痛,皮肤湿毒,水肿骨火。
  用法:去药渣喝汤。每日分两次服用,可长期服用。
  8、芝黑白木耳汤
  配方:灵芝、黑木耳、白木耳各6克,蜜枣6枚,瘦猪肉200克。
  制法:洗净药材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猪肉洗净放入锅内,煮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1小时即成。
  功效:滋补肺胃,活血润燥,强心补脑,可用于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冠心病。
  用法:去药渣喝汤。每日分两次服用。
  灵芝酒疗方
  1、芝黄酒
  配方:灵芝90克,绍兴黄酒500毫升。
  制法:将灵芝切碎,放入黄酒中浸泡10天,即可饮用。
  功效:本品性微温,味甘,适用于积年胃病者饮用。此外,有健脾胃、助消化、降血糖、降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于肝炎、糖尿病、高血脂及神经衰弱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辅助疗效。感冒时不宜饮用。
  用法:取上层清液饮用,每日服2次,每次15毫升。
  2、芝人参酒
  配方:灵芝切片50克,人参20克,冰糖5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上述材料装入纱布袋,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0天后开启饮用。
  功效:治肺痨久咳、痰多、肺虚气喘、消化不良。
  用法:每日服2次,每次20毫升。
  3、芝蜜酒
  配方:灵芝切片50克,高粱酒1000毫升,蜂蜜20克。
  制法:将灵芝切片与蜂蜜一起入酒,密封浸泡30天后开启饮用。
  功效:适用于胃癌,还能去除雀斑,养颜美容。
  用法:每日服2次,每次40毫升。
  4、芝参七酒
  配方:灵芝切片30克,丹参5克,三七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药材装入酒坛,加入白酒,盖好盖。每天搅拌1次,再盖好盖子,浸泡15天即成。
  功效:调理气血,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黑眼圈等。也可用于养颜美容,宜长期服用。
  用法:每日服2次,每次20毫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e ep.zn10.c2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