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体温为37℃,这时人的产热方式等于...

为什么人的正常体温在37度左右?
为什么人的正常体温在37度左右?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每个人和周围的人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比如年龄、身高、体重……但是在一个数字上,大家都一样,那就是体温37℃。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的体温竟然会如此相似:不论是住在北极冰天雪地下的因纽特人、栖身于非洲伊图里森林的俾格米人,或是北京故宫里面的工作人员,把温度计放在他们的舌头下,量出来的体温全都一样。不管是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或是白种人,高或矮、胖或瘦、老或少、男或女,他们的体温依然是37℃。无论是刚满月的婴儿、二十岁的运动员、或是百岁老人,体温也都相同。
同时,我们的体温还有个性质,就是维持基本恒定。任凭你的肌肉发达或萎缩、牙齿正在生长或已经掉落,感受压力而心跳加倍、呼吸急促而胸口起伏,不自主的发抖、或汗如雨下,但是体温仍然可以保持不变。体温只要比正常值有0.5℃的变化,就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体温比正常值上升或下降了1℃,你就可能需要赶快去挂急诊。在体温方面,人和人是如此相似,实在是太奇妙了。呼吸、流汗、排泄以及其它身体的功能都会有节奏地波动,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维持体温恒定。
  37度是平均值
严格地说,37只是体温概略的数字,因为身体各部位的温度会略有差别。我们皮肤的温度通常比体内的温度大约低3到4℃,你可以把温度计放在舌头下,或夹在两个指头之间量一量,很会看到差别。口腔和肛门的温度也不相同,后者的温度一般比前者高1℃。此外,由于活动所产生的器官的新陈代谢与血液流动的变化,也会使体温有所改变。即使早在懂得测量体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假设,身体里面最热的部位是心脏,特别是“热血沸腾”的心脏。现在不再这样想了,因为我们发现,和热情最扯不上关系的肝脏,温度在38℃上下,反而荣登人体最热器官的宝座。
现在知道,我们的体温不会随着地域改变。然而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度,所以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
让我们的体温于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的调节机制,是由在我们脑部深处的一个系统所控制,叫做“下视丘”。
如果下视丘的“体温测量报告”说:身体太冷了!皮下密布交织的小血管——微血管就会收缩,这样可以节省热量;假如它认为太温暖了,微血管就会扩张。同时,激素信息前往汗腺,命令汗腺透过皮肤的毛孔分泌水分,也就是汗水。这时,送往脑部的讯号会强烈建议: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状态,例如穿上衣服,或把衣服脱掉,目的始终都是要保持固定的体温,当然这就是所谓的“抑制作用”。进入下视丘的血液供应,可以即时检查这些已完成的调节作用,必要的时候,指示下视丘开始重新设定温度。
恒温的进化之谜
哺乳类、鸟类以及其它的温血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生物学上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比如我们知道,寒带的南极企鹅和热带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这些迥然不同的动物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体温恒定的生活方式?
鸟类和哺乳类这些恒温动物,具有高新陈代谢率,从体内产生热,它们也具有精巧的冷却机制,可以帮助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个规则仍有例外;例如,某些温血动物在冬眠期间,可以让自己的体温大幅降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问:大自然为什么会进化出恒温动物?
若要保持恒温,需要复杂的脑子对身体进行精密控制,所以在已知的物种中,只有非常小比例的生物采取这种进化过程。至于为什么这些物种会如此,科学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他们所做的解释,都只是一些假说而已。
一个假说认为,脑在恒温下运作得最好,所以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恒温的动物被选择下来。当然,脑部简单的低等动物,他们所选择的生存方法虽然不同,却是对他们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最有利的。只是对我们而言,恒温是最好的选择。
某些动物能够保持体温恒定的开始时间,几乎恰好和他们从水生变成陆生的时间相吻合。生存于水底下的生物,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避开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深水中,周围的温度几乎可以保持不变。反过来,生活于地表上的动物则必须承受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温度变动;他们会经历夜晚和白天、雨天和晴天、刮风和暴风雨。因此,在地表生活的许多生物已经进化到可以快速随机应变的地步。
想想看,当人类的祖先在大草原上被狮子追逐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境。在奔跑的时候,四肢必须互相协调摆动,而脑部则在估量最好的逃生对策:是该使劲地逃跑,还是简单的棍子抵抗?那棵树有多远,在狮子追上我以前,爬到树上去的机会有多大?家人生存的机会有多大?我的族人会不会来帮我?我是不是可以跳到河里,跳进河去会不会落到鳄鱼的嘴里?在四肢拼命摆动、身上流着汗、肺部用力呼吸的同时,所有这些念头全都会在脑中闪过。不论是人或狮子,思想和行动需要同时运作,这是动物必备的生存之道。
支配人类思想和行动的主宰是脑,这是由几百亿交互连结的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线路,奇妙又精巧;狮子的头盖骨里也含有相似数目的神经细胞。假若体温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动物体内的各种复杂化学反应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各种激素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像我们一样复杂的动物的最佳进化选择。否则起伏的脑温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测的反应,其中一种可能的反应是,假如学习发生在不同的脑温下的话,每次的成果可能都不一样。
现在再回到我们祖先的例子,当他们被狮子追逐的时候,必须要做出决定。他们一定不希望,在自己的手正忙着爬上树的时候,腿还在拼命继续奔跑。当然也不希望,在眼睛看见一块石头的时候,鼻子却认为那是一只狮子。此时当然更不是决定是否该吃一点东西的好时机。反过来,狮子也在做同样的决定,它想尽办法告诉自己,它正在追逐一个原始人类,而不该想这个东西是不是容易消化。动物恒温的脑部在处理涉及同步的决定与行动时,显得快速、可靠又富有弹性,这样动物生存的机率以及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机会必然会增加。
这个例子并不是来讨论基本的“捕食者-被捕者交互作用”需要复杂且恒温的脑,而是要解释,像人类和狮子这些生物的脑子,在恒温下才能达到最佳运作状态。这些脑子之所以会如此复杂,是因为这些生物的活动特别错综复杂,其中许多活动属于社会性与组织性的,这也是这些生物一生中无可避免的活动。
为何偏偏选择37度?
其实脑部保持恒温,并不是恒温动物维持恒温性的唯一理由。很显然,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一般会加快,所以让身体变成温度较高的恒温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身体的活性。
这当然有一个限度。当过量的热排不出去,而信息又来得太快时,这个系统会瓦解。过去的几百万年中,我们以及其它哺乳类,还有鸟类,似乎都发现了,最适宜我们运作的温度是在37℃左右。
人们又要进一步发问:就算保持体温的恒定,可以使人体的运作最稳定,那么为什么温度需要设在37℃呢?
基本上,哺乳类动物的身体所获得的能量,有70%以上转变成了热。然后这些热又需要发散到四周的环境里去,否则身体会像任何过热的引擎一样,因为过热而停止了正常的运作。
产热的机制很复杂,这是脑必须监控的另一个复杂过程。静止状态下,脑以及身体内部器官(比如心脏、肺脏和肾脏)所产生的热超过全身产热的2/3,虽然它们本身的质量只占全身不到10%。运动的时候,肌肉所释放出来的热可以增大10倍,超过其它热来源。然而,即使是在这些产热的极端状况下,体温仍然可以保持固定,而且基本的本能反应仍然如常。这要归功于在体内热产量升高的同时,身体能够把热快速的传递到四周环境中。
热传递机制的细节相当复杂,但基本的原理是:热量由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所有的物体都可以辐射出热,也可以吸收热,假如物体的颜色比较深,辐射与吸收的效率比较高,而浅色物体就比较低。
不论是辐射或传导,热的流动率大约与温差成正比。室温17℃时,你手上的热流到一根铁棍上的热流动率,是室温27℃时的两倍,因为前者和37℃相差了20度,而后者只相差10度。同样的石头墙壁的房间,在15℃时会让你觉得比在25℃时要冷许多。
根据热传导的机理,有些科学家认为,我们的体温之所以设定在37℃,和我们在20℃的房间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样。当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刚出现在非洲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在这种气候下,当人类的体温超过35℃时,打猎采集这类活动经由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最容易发散出去。
人们可以计算出正常活动时身体的产热率,也可以计算出在四周温度稍微高于27℃时,身体把热传递到环境中的散热率。两种速率全都随体温而改变;这两个速率在温度为37℃时大约相等,也就是身体得到热的速率与散发热的速率相等。由于这一点优势,这个温度就被被我们的祖先选定了。后来,人类穿上了毛皮,又发明了独特的技巧——生火,扩大了温度适应范围,因此能忍受更寒冷的气候。
然而,对气候的适应,似乎只是我们体温保持在37℃的小部分理由。看看哺乳类和鸟类,这两类动物经历了非常不同的进化史,鸟类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历的气候、环境肯定各有不同。但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大多都是恒定的。因此恒温产生的原因恐怕还很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恒温动物保持恒温,能够让复杂的化学反应固定在最佳的状态,这使得我们和其它动物可以胜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复杂活动。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不一样,一般男生正常体温是36度--37.5度之间,,女生一般在35.5--36.5度之间(这些不能适合全体人民)所以你所问的37度是否是正常体温就很难说了~
人体内部温度就是37度左右。
我们知道,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7℃左右。但这并不是说在衣服内或房屋内保持37℃的温度,人就最舒适。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必须以一定的速度向外发散。若环境温度过高,这些热量不能发散,聚积在体内,人会感到非常难受。这时,人体就要排出大量汗液,借蒸发作用发散热量,以降低体温。只有当气温较体温低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才得以畅快地散发。然而当气温过低时,热量发散太快,超过了人体正常散热的速度,人体又会感到寒冷,这时就要穿上适量保暖的衣服,阻止人体热量向外发散。
舒适温度的上下限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感觉温度还与风速和湿度有关 以上只是从温度的高低谈论冷、热,这还不全面。其实,所谓冷、热,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它与实际气温不完全是一回事。感觉温度除与气温有关外,还与风速和湿度等有关。例如冬季南方的阴雨天,人们感到透心的冷;而在北方刮大风时,就感到刺骨的寒。在夏季台风或暴雨到来之前,由于气温高于体温,气温对人体起加热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热来维持体温平衡,如果这时空气湿度大,汗又不易挥发,人体就会感到闷热异常。如果这时清风徐来,加快了人体热量的散发,人体马上就感到凉快。这都说明谈论冷、热时不能忽略风和湿度的作用。
风和湿度在感觉温度中起作用 风和湿度究意在感觉温度中起很大作用?一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也影响着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者的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流换热而加热于人体,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如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由于汗水蒸发快,入体虽感到干热但并不闷热。反之,在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快,散热效率也高,所以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有风时人体会感到更冷。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它决定着排汗的散热效率。在舒适温度的范围内,湿度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在高温时,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高则愈加明显。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皮肤完全是潮湿的,此时,蒸发率及由之而产生的散热量仅取决于空气的蒸发能力。
使人的酶达到最适温度,效率达到最高。
等待您来回答
儿科领域专家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宝宝头热,但是体温是37度,这正常吗?
宝宝头热,但是体温是37度,这正常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人正常体温是多少
人正常体温是多少
达到多少度算是高烧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发热了,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39度 以上就有危险了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神经方面: 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比男人身上的灵敏,女性有繁殖后代的使命。在怀孕期间,子宫内的胎儿需要恒温环境,而子宫在躯干内,所以,女人的躯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护。要实现这一目标,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必须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 3、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小孩高,婴儿专家回答: 体温不超过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体温。 口表是在嘴里测量体温的体温计 幼儿正常体温该多高 (腋下) 孩子出生后,正常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这是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儿的正常体温在37~37.2摄氏度左右,少数小儿一天中最高体温可达37.4摄氏度。除此之外,小儿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年幼儿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摄氏度,稍大点的则在1摄氏度以上。饭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由于个人的正常体温有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体温均能达到37.2摄氏度,或每日上下午体温均有0.5~1摄氏度的波动。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时,孩子都有低烧现象,如果这些孩子平时的正常体温低于37摄氏度的话,在其患病的早期阶段,低烧温度则可能只在37.5摄氏度左右,对于这种情况则必须予以重视。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的感言:谢谢你这么详细的回答了我的问题!!!
其他回答 (7)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37至38度是发热,38至39度是发烧,39度以上是高烧。
正常人体的直肠温度平均为37.3℃,接近于深部的血液温度。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2℃~0.3℃,平均约为37℃。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又低0.3℃~0.5℃,平均约为36.7℃。
正常体温36 37℃之间;
37 38℃之间低热,通常不用吃药,多喝水,多休息;
38 39℃之间吃不吃药看情况,要是拉肚子引起的发热,可以不吃退烧药;
39℃以上是高热,容易烧坏脑子,要吃药的。
另外,小孩子的体温要比大人高一些的
正常体温37.5。
人体的体温分为核心温度与表层温度。机体表层部分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表层温度低于核心温度,其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大。当环境温度为23摄氏度时,足部皮肤温度约为27摄氏度,手部约30摄氏度,躯干部约为32摄氏度,额部为33-34摄氏度。四肢末梢皮肤温度最低,越近躯干、头部,皮肤温度越高。核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各部位之间温度差异很小。其中肝脏在全身各器官中温度最高,为38摄氏度左右;脑产热最多,也接近38摄氏度;肾、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器官温度略低;直肠的温度则更低,约37.5摄氏度。由于机体深部各个器官通过循环的血液交换热量而使温度趋于一致,因此机体深部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内脏器官的平均值。由于机体深部温度特别是血液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摄氏度,测量时温度计应插入直肠6cm以上,才能比较接近深部温度。口腔温度的正常值为36.7~37.7摄氏度,测量时应将温度计含于舌下,由于应用比较方便,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方法。但需注意口腔温度受经口呼吸及进冷、热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对于不能配合测量的一些患者,如哭闹的小儿和精神病患者,则不宜测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摄氏度。测量时需注意腋窝处是皮肤表面的一部分,其表层温度并不能代表核心部的体温,只有让被测者讲上臂紧贴胸廓,使腋窝紧闭而形成人工体腔,机体内部的热量才能主见传至腋窝,使腋窝的温度逐渐升高至接近于机体深部温度的水平,此时所测得的温度才能反映深部温度。因此,测量腋窝温度的时间一般需要持续5~10min,还应保持腋窝处干燥。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等待您来回答
健康常识领域专家人的正常体温为什么是37度_百度知道
人的正常体温为什么是37度
人的正常体温为什么是37度?而不是56度或者更高的?再或者更低的?好像大多数浦乳动物好像都是这个温度?为啥米?
楼下的几位请注意,我问的是为什么是这个37,而不是体温的正常温度是多少?
提问者采纳
真全。。。
提问者评价
算了,给你吧,大家都是所问非所答!看你的份儿少,祝你早日升级!
其他类似问题
正常体温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生命活动紊乱,甚至是死亡。而体温的相对稳定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体温调节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使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具体地说,当机体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时,感受器将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递至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有关神经兴奋并引起机体的相应变化,调节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当机体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在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使散热减少。同时引起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通过不自主战栗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大脑引起相应行为,如增加衣服、烤火取暖等措施减少散热。而在高温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汗腺分泌加强,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减少产热。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环境中,当体温恢复正常后,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都会保持均衡。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小儿正常体温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小儿正常体温——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体温,小儿,正常,正常体温,小儿正常,小儿正常体温,025℃,正常小儿体温,正常小儿,小儿 正常体温,幼儿正常体温,儿童正常体温,婴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心率,小儿体温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7:46:5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小儿正常体温.DO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骼肌产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