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胃癌转移的情况

|||||||||||
最新播报: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死亡人数占全球四分之一
  漫画:阻击战新华社发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这一天的设立标志着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中国肿瘤发病情况究竟怎样?和其他国家有何不同?肿瘤治疗情况究竟如何?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去年以来深入医院、病房、研究院所、企业和有关部门采访,就肿瘤现状进行调研,试图一探究竟。
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接近 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这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赵丽蓉、罗京、陈晓旭、姚贝娜……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世界癌症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健康梦是小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记者去年以来在北京、上海、甘肃、浙江等地走访大量肿瘤防治专家和临床医生了解到,伴随着老龄化加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问题凸现,我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中国亟须向肿瘤宣战。
发病率、死亡率双升在农村人眼里,癌症就是绝症
记者走进河南、浙江等在网络上被称为“癌症村”的几个村庄,村民熟悉而又害怕听到“癌症”二字。其中一个村的医务人员表示,村民患癌有年轻化趋势,四五十岁年龄段的人数在增多。
病人增多,知名肿瘤医院一床难求。北京、上海、浙江、甘肃、河南这些地区的肿瘤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病人往往需要排队等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因为床位原因,每周有700人等待入院……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员代敏介绍,今后20年,我国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还将持续上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到2020年将上升至400万人和300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500万人和350万人。
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接近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这首先有人种和癌谱等客观原因。肿瘤防治专家认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癌症发现较多处于中晚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书钧说,美国近些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5年生存率在60%至70%,而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在30%左右。
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时玉舫说,我国对肿瘤缺乏快速、特异早诊手段。目前癌症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免疫学酶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有些检查费用昂贵,在一般健康体检过程中无法普及。
“穷癌”“富癌”并存防控难度大
生活条件改善了,为何癌症发病不减反增?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说,与国外比,我国现在属于癌谱的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穷癌”依然高发,但逐渐往发达国家的“富癌”谱转变。“我国出现发展中国家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并存的局面。”
所谓“穷癌”,是过去一些贫穷地区的居民由于饮食、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而现在由于高脂蛋白饮食、缺少运动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被称为“富癌”。
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癌症高发,增加的不仅仅是患者的伤痛。相关资料估计,每年全国因肿瘤造成的门诊和住院花费数百亿元,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是卫生总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发的肺癌 被“气”出来的病
2006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飙465%。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已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记者到北京胸科医院采访,肿瘤一科123张病床收治的都是肺癌患者。病人中甚至有21岁刚毕业的大学生。“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35岁开始人群肺癌发病率上升加速。”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10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
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统计,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8220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0.39%,其中男性5043例,发病率为77.94/10万;女性3177例,发病率为49.59/10万;男女比例159∶100。杨功焕说,肺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成了我国第一位的癌症。现在肺癌死亡率我国是以每年4.45%的速度在上升。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非常注重肺癌的健康知识宣传。他形象地比喻肺癌为被烟气、大气、油气、生气等“气”出来的病。
向癌症宣战
40多年前美国向癌症宣战。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国家癌症法》,医疗界认为是吹响了向癌症宣战的号角。当前,美国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
“中国正面临一场应对癌症的战争。”谈及我国癌症现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陈竺不久前表示。
季加孚、支修益等专家建议,可组建肿瘤专科防癌体检中心及肿瘤防治研究中心,研防结合,医防结合,加大预防力度,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注重基层社区医生的培训,提高其对肿瘤患者早期征兆的识别。据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什么情况是胃癌的早期表现
| | | | | | | | | |
什么情况是胃癌的早期表现
什么情况是胃癌的早期表现。胃病在近些年来发病非常高,胃癌也是非常高的,在综合性医院,消化不良伴有烧心、上腹不适的病人可占门诊病例的2%~5%,其中有一半以上病人一时无法做出确切诊断。此时,医生可能按消化性溃疡予以治疗。有些患者也可能自行购买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服用。 什么情况是胃癌的早期表现。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病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为高发人群。此外饮食习惯不良,喜好酗酒及吸烟者也易发胃癌。长期心理状态不佳,某些暴露在危害因素中的特殊职业工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都是胃癌的高发人群。 对于一些胃癌晚期患者,如果病情过于严重,那么就该考虑胃全切了。胃全切后,食物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同时由于迷走神经被切断,引起胆汁胰液分泌的时间与食物进入的时间不一致和分泌功能降低,妨碍了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另因贲门的切除,肠液、胆汁、胰液的反流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故饮食护理应需注意一下几点。1.针对摄食量减少(比次全切除明显减少)直接导致体重明显下降的患者必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顿少吃一点,一天4~5餐,千万不能暴饮暴食,尽量多吃一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2.预防反流性食管炎,为保护食管黏膜,摄取牛奶和酸性食品(如咀嚼小块苹果、海带、胡萝卜碾碎块)和避免吃高脂肪、高浓度的黏质流食。为防止食物反流,饭后采取半坐位,为保持上消化道处于排空状态,睡前禁食。3.胃切除后,后于胃酸减少,小肠上端蠕动加快,扰乱了消化生理功能,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铁质的吸收,因而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为此,病人可适当吃些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4.由于胃的生理功能减弱,平时勿食生冷、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胡椒、芥末等。 北京武警二院推荐阅读、、、、、、、、、、、、、、、、、、、、:什么情况是胃癌的早期表现 晚期胃癌患者还有机会治疗吗 胃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胃癌患者用化疗后产生的副作用怎么办 胃癌晚期已经转移到肝了还能治疗吗 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胃癌的方案
微信展示区
· · · · · · · ·
内科 白血病心脏病 胆囊息肉冠心病支气管炎糖尿病贫血口腔溃疡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敏性紫癜 脑梗塞血小板减少肠胃高血压甲亢哮喘 增高
五官 中耳炎红眼病 咽炎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眼牙周炎鼻炎
雀斑 雀斑湿疹 狐臭荨麻疹鲜红斑痣胎记扁平苔藓皮肌炎灰指甲鱼鳞病痤疮 白塞氏病白癜风牛皮癣红斑狼疮
整形 隆下巴除皱疤痕种植牙植发美白护肤牙齿矫正瘦身瘦腰脱毛牙齿美白隆鼻吸脂塑身瘦腹部双眼皮开眼角
肾病科 肾炎肾结石尿毒症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不孕不育科 男性不孕不育输卵管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疾病闭经黄体功能不全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女性不孕
肛肠科 结肠炎痔疮
儿科 小儿肺炎孤独症小儿腹泻小儿气管炎小儿感冒腮腺炎多动症黄疸
肝病科 乙肝肝腹水丙肝甲肝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肿瘤科 胰腺癌子宫癌直肠癌胆囊癌脑癌肺癌食道癌肾癌肿瘤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血管瘤
男科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阳痿膀胱炎阴茎延长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早泄包皮过长阴茎增粗淋病附睾炎前列腺囊肿卵巢癌血管瘤
性病 尖锐湿疣
神经科 癫痫脑瘫
骨科 佝偻病脊柱畸形坐骨神经痛重症肌无力风湿颈椎病骨髓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刺拇外翻腰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关节炎
妇科 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肥大附件炎阴道炎痛经人流盆腔炎尿路感染尿道炎宫外孕卵巢囊肿乳腺增生这种情况下打嗝警惕患胃癌_健康养生_运城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这种情况下打嗝警惕患胃癌
来源:名医养生-
时间: 16:16:13
  打嗝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插曲,很多人并不会特别在意。但事实上,如果一段时间总是打嗝,这恐怕就不是噎口馒头喝口醋那么简单了,甚至可能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贲门癌的征兆,要特别警惕。
  贲门位于食管和胃的连接处,进食时开放,吃完后关闭,以保证胃内食物不会反流到食管。由贲门癌引起的打嗝有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不会因为吃得过多或过饱出现,并且反复、频繁打嗝,且不易停止;
  二是,由于贲门癌多由下部食道发生,使本来已经很狭窄的贲门更狭窄,食物通过时会有干燥紧缩感、疼痛、梗塞感,像有东西永远咽不完,而吞较硬的食物时,觉得好像“咚”一声直接掉里胃里,尤其是喝热水或冷饮的时候更敏感。
  此外,由贲门癌引起的打嗝,还同时伴有进食不爽快、剑突下疼痛等。
  贲门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各种慢性炎症,吃不洁发霉的食物,各种不良饮食习惯都可能诱发。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贲门癌:
  第一,戒烟限酒;胃癌有哪些症状及相关情况
温馨提示: 胃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因无明显症状而漏诊,易转移与复发,预后差等特点。以下小编带你去简单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症状、体征、诊断等情况。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关注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
瑞婷(阿那曲唑片)抑制雌激素合成,能有效治疗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病人......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余一朗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全网发布: 20:01
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六安市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  余一朗
自从一个世纪前(1881)Billroth首例胃癌切除成功至今,胃癌的外科治疗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和经验总结,人们逐渐认识到外科手术根治是胃癌治疗的首要手段,近十多年来胃癌治疗的治疗新观念主要更新在早期胃癌的微创手术和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上,而不是一味追求病人术后生存期为单一目标。
1.胃癌外科治疗的基本共识:胃癌手术结束时,有肉眼可见的癌残留为R2 切除,镜下发现癌残留为R1 切除,无癌残留证据为R0 切除。胃癌根治术只有做到R0 切除方为治愈性手术,否则属姑息性治疗[1] 。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R0切除对延长术后生存时间有益,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可见,胃癌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是R0 切除。这就要求有足够的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必要的邻近器官或组织的切除,又如Krukenberg瘤和盆腔腹膜种植均为胃癌盆腔转移方式,属Ⅳ期胃癌预后差,但如具备病灶全切除条件者,较为彻底的手术仍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2] 。
1.1 胃切除范围:胃癌根治术的胃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肿瘤部位、浸润侵犯深度和切缘距离。幽门胃癌和胃窦癌,瘤体边缘距近端手术切缘≥5cm,可行远端胃切除术,否则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癌、胃体癌、弥漫性胃癌,以及远端胃癌侵及胃体部,均要行全胃切除术。扩大根治术在胃癌外科治疗中仍有重要地位,关键是如何正确掌握合理的手术指征,大多数学者推荐指征为①第二站淋巴结发现明确转移,按照D>N的原则,扩大淋巴结清扫到第3站;②胃癌灶旁邻近脏器受侵犯或紧邻脏器处有明确淋巴结转移,如脾门;③无远处转移;④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争取使手术达到R0切除,再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放疗,可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3] 。胃切除2/3以上、淋巴结D2清除的胃癌根治术定名为标准根治术,上述胃切除范围的选择标准,有足够的循证医学支持,可作为胃癌治疗的临床规范(guidelines) [4] 。
1.2 淋巴结廓清:淋巴结切除范围是东、西方国家胃癌外科治疗的分歧所在之一,在日本,D2 或D3 淋巴结切除是胃癌的标准手术,其5 年生存率明显优于西方国家,日本学者报道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术后5年50%以上,根直性切除治愈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5]。在欧洲和美国,D1 淋巴结清扫是胃癌的标准手术[6] 。2006 年,台湾吴秋文等首次报道胃癌淋巴结切除范围的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D2手术病人的总体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D1手术病人,这一强有力的证据使得西方国家学者认为,无须再行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来证明D2 手术优于D1 手术,西方国家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中、日、韩有相当大的差别,年龄段及人种方面和饮食习惯的不同是部分因素之一[7]。另一点,欧洲、美国D2/D3 淋巴结切除术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远远高于日本及我国[8]。实际上,影响D2/D3 淋巴结切除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是外科医生的手术经验。最常用的淋巴结16个,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区域又分为3站,未尽人意的淋巴结清扫区域就不得不要寄希望在手术后的放化疗之上[9]。从全胃D2 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发现,胃癌外科医生历经30 例以上的全胃(D2) 切除术,或在大的胃癌中心学习6 个月之后,可使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至可以接受的范围,这之中除了手术技巧外,更多的是围手术期的管理。
1.3 联合脏器切除:近端胃癌和贲门癌要求切除食管下段,以达到切缘阴性。过去,食管下段切除范围尚无明确界定。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显示,近端胃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下段≥6 cm 方能保证食管下端切缘阴性,日本及我们国内许多三甲医院的手术结果报告显示胃癌侵犯食管,切除4-5厘米食管已经足够,术后病理证示镜下无残留就已经达到R0切除,经腹部根直性全胃切除,离断迷走神经后暴露5-7厘米食管也非常易事。
早些年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尾切除的目的,是为了切除脾动脉周围淋巴结(No.11),但和膈下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0] 。1995 年,日本胃癌研究协会(Japanese Research Society for Gastric Carcinoma,JRSGC)提出保留胰腺,清除脾动脉周围(No.11)淋巴结的手术,很快得到推广应用。此后,左半胰切除不再作为胃癌根治术的常规,而癌肿穿透浆膜侵及胰腺是联合切除胰腺的唯一指征[11] 。联合切除脾脏一直存在争议。切除脾脏目的是清除脾门淋巴结(No.10),可以达到R0 切除。而反对者认为,切脾与保脾胃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切脾与保脾胃癌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差异显著,可能因为脾脏在人体免疫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胃癌根治术中是否联合脾切除应采取个体化方案。
2.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于黏膜内(m)或黏膜下层(sm)的胃癌,而不考虑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12],但少数病人也有淋巴结转移。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的预后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实际上,所有进展期胃癌病人都经历了早期胃癌这一阶段,只是在此时期被发现或诊断的不多。我国和日本的发现率不同主要是胃镜普查难能实施,高的检出率要依赖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筛选。上世纪80 年代,早期胃癌的手术也多是采用标准的D2 切除术。随后,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和腹腔镜胃切除术等微创手术,被认为即可达到治愈目的、又能改善术后生活质量。20多年后的今天早期胃癌的治疗发生了重大变革。
2.1 早期胃癌(EGC)的内镜治疗: 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1984年日本学者报道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首次应用于拒绝开腹手术且有严重伴发病症的高龄患者,迄今已20 余年。目前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有望成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主要适应证是分化良好的黏膜内癌。如果术前没有准确的胃癌分期,是不适宜开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或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13] 。因此有学者提出,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并不安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在我国,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尚未广泛开展,这种方法术后病理能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血管是否受累及切缘有无癌残留。适应证有:①肉眼〈20mm的Ⅰ型、Ha型癌;②凹陷型癌〈10mm且无肉眼的溃疡。切除范围应符合“2cm原则”,针对常规粘膜切除较困难的部位,位于胃小弯后壁和贲门的病灶,可以采用内镜下套扎器切除术解决问题。医患矛盾如此尖锐的今天,选择应用时必须十分谨慎。
2.2 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胃切除术等,因为技术上的难度和缺乏循证医学上的证据,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并未象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一样被广泛接受,我国的大多数医院腹腔镜技术也仅仅掌握在少数外科医生手中,资深教授的常规开腹手术,创伤并不是很大,速度快,融入静脉血流阻断的无瘤操作,麻醉时间的缩短更未能让腹腔镜体现出超常魅力,而暂只能作为一种研究性手术,其确切价值和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证实[14] 。
2.3 早期癌胃切除范围:按照日本胃癌治疗纲要的胃癌缩小手术是指胃局部切除术、胃节段性切除术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胃局部切除术和胃节段性切除术的适应证是无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要求手术中必须确定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对于隆起型粘膜≤20mm和隆起型粘膜下癌≤10mm,即可行局部的胃切除而不加淋巴对清扫,切除范围遵循“3 cm原则”,即切除的边缘应距肿瘤缘3cm以上,依据术中情况切除足够肉眼可见的淋巴结,每枚淋巴结作连续切片,行HE染色检查或单张切片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才能确定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很难达到100%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往往是力不从心。因此,胃局部切除术和胃节段性切除术存在癌残留的风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目前尚未统一,手术中为了保留幽门及其功能,须保留或不损伤迷走神经,这可能会影响淋巴结切除(N3,N4,N5)的彻底性。
2.4 淋巴结切除范围: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缩小是相对标准的D2 切除术而言,包括缩小手术A(MGA:改良D1根治术)和缩小手术B(MGB:改良D2根治术)。缩小手术A的适应证是:①无淋巴结转移的黏膜内癌;②分化型直径<1.5 cm 的黏膜下癌,无淋巴结转移。手术范围包括D1 和No.7 切除,下部胃癌再加N8a 切除。缩小手术B 的手术适应证是:①无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②直径<2 cm,仅伴No.1 转移的早期胃癌。手术范围包括D1加No.7、No.8a、No.9 切除[15]。术中判断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存在一定的困难,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缩小也存在癌残留的风险,跳跃式转移并不少见,应用时必须谨慎选择。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对于检测胃癌微转移的应用虽未能象乳癌根治术中一样开展的如火如荼,SLN检测在胃癌中不要因为SLN发生跳跃性转移而否定SLN检测的意义[16]。毫无疑问,早期胃癌病人接受缩小手术或微创手术,不仅可以获得与标准D2 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可能还有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放射影像学气钡双重造影、CT、甚至P-CT检查,还是内窥镜或EUS 检查,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或人为因素,术前往往难以精确判断是早期抑或进展期胃癌,国民的科普知识提高也是促成外科医生常常放弃缩小手术的因素之一,缩小手术后一旦近期病人复发转移,主刀医生有口难辩。我们临床中,多数早期胃癌的诊断只能在根治术后才能确定;也有时术前临床分期诊断“早期胃癌”的病人,术后详细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因此,我国现阶段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2008年胃癌治疗指南推荐仍以D2 切除术作为首选,而且要检查15枚以上淋巴结,同时兼顾淋巴结的分站[17];对于少数手术高危病人,可酌情考虑采取缩小手术。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多医院合作不断积累循证医学证据,重视胃癌围手术期处理和加强胃癌手术医生的培训,日本国已经先走了一步,以进一步降低D2/D3 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
3. 胃癌扩大根治术
胃原发癌或转移灶直接侵及胃周脏器(T4)或淋巴结转移达N2以远,尚可行根治切除时才采用;切除范围是联合脏器切除和(或)D2加(或)D3淋巴结清除术,病期为Ⅲa、Ⅲb和部分Ⅳ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建议使用Roux-en-Y吻合[18]。
3.1&#160; 胰腺、脾脏联合切除术:主要有以下2种。①保胰、脾动脉及脾切除术:过去行胃上部癌D2清除术时必须清除第10、11组淋巴结,因此,应联合左半胰、脾动、静脉及脾切除术,此手术后胰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国已把保胰、切脾及脾动脉作为全胃切除、D2清除术的常规手术。但欧美学者认为胃癌根治术应尽量避免联合切脾。他们认为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高的主要原因是脾切除所致。其不良影响远超过D2手术带来的效果。我们的经验对于胃中、上区域的进展期癌肿不应常规联合胰体尾切除术。尤是对于癌肿未浸润胰腺且仅怀疑脾门或脾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通常不提倡联合胰腺切除,左半胰切除联合脾切除的适应证仅限于胃癌直接侵及胰腺者。②脾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的目的是为了清扫脾门转移淋巴结,此点争议较大,尤其西方学者视胃癌联合切脾是一种高危外科手术。近年研究发现,发生脾门淋巴结转移的多属胃底贲门区癌,其发生率为9.8%~14%,且主要发生在已浸润至浆膜(T3)或浆膜外(T4)的晚期肿瘤。临床上胃癌直接浸润至脾脏实属罕见,作预防性脾切除术的疗效并未优于保脾术,故一般不主张常规施行该手术。目前,对胃癌手术联合脾脏切除的指征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胃底贲门区或胃体区大弯侧的Ⅲb期、Ⅳ期癌肿;肿瘤直接浸润脾脏;脾门淋巴结转移。综上所述:①胃中、上部癌侵及胰体尾者,应行全胃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术;第10、11组淋巴结有转移时,行联合脾及脾动脉干切除术,未侵犯胰腺体尾部的只须联合切除脾脏,保留胰尾;第10、11组淋巴结无转移时,不应行预防性脾切除术。②早期胃癌和远端胃癌,No.10 淋巴结转移率低,一般不需切脾。只有术前CT 或内镜超声发现脾门淋巴结肿大,或术中见胃大弯侧癌肿侵及脾门,才考虑切除脾脏[19]。
3.2&#160; 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随着胰腺外科的发展,胃癌联合PD手术逐渐得到肯定。只要病例选择合理,对于部分进展期胃癌侵犯胰头和十二指肠的患者,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能达到根治目的,并显著提高术后生存率。综合各家报道,该手术的指征主要为:①胃窦区癌肿直接浸润至十二指肠或胰头组织;②幽门下转移淋巴结侵犯胰头;③淋巴结转移限于第2站以内且无肝、腹膜等远处转移;④兼顾术前胃镜的病理学分型和分期,Ⅲ-Ⅳ期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不宜实施,⑤术者应有胰腺十二指肠手术的经验,胰肠、胆肠吻合带来的并发症风险不容精益求精的医师忽视术后并发症带来的灾难。
3.3&#160;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进展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可达20-30%,特别是贲门癌与侵及食管的胃癌更容易转移到腹主动脉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在国内外已较广泛开展(D3,No.16)。此手术分为预防性清除(术前、术中大体诊断无转移但有肉眼可见的增生的淋巴结)和治疗性清除(术前、术中大体诊断已转移)。目前普遍能接受的指征为:①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②胃癌浸润至浆膜(T3或部分T4),但无腹膜播散或肝脏转移;③第2站淋巴结转移明显并超过3枚,或转移淋巴结较大且明显融合;④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数量在3~5枚,没有融合固定在动脉壁之上呈冰冻状的;⑤术者有较丰富的扩大淋巴结清扫的经验,⑥备有血管手术器材[2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资料显示,若能严格掌握上述手术指征,在D2胃癌根治术基础上开展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并不会显著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且可改善5年生存率。
4.术前新辅助化疗
胃癌手术治疗模式的演变是胃癌手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如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新辅助化疗”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又称术前化疗,是指肿瘤患者确诊后,在术前行一—二个疗程的正规化疗,休息一到两周后行手术治疗。胃癌为化疗中度敏感的肿瘤,近年来开展的新辅助化疗使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效果得到显著改善[21]。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提出及应用是对肿瘤外科医生观念上的变革。其理论依据是: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可能会刺激肉眼不可见的、残余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周围组织在术后血供的改变会影响术后化疗药物浓度及放疗效果;新辅助化疗、放疗的组织病理学反应与预后呈正相关;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播散可能性,降低肿瘤细胞活性;消除潜在的微转移灶,降低术后转移复发的几率;新辅助治疗还可剔除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部分生物学行为差的胃癌,肿瘤进展迅速,辅助治疗期间即可出现局部广泛浸润和远处转移,这类患者即便行手术根治性切除也只是扬汤止沸,因此可以通过术前辅助治疗了解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来确定患者术后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5.东西方胃癌外科治疗分歧:世界上中、日、韩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和英国、美国、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胃癌治疗决策上对于胃癌外科治疗的分歧表现在病理分期诊断标准,治疗策略中,包括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等方面,最主要的是胃癌扩大根治术淋巴结廓清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东方国家施行的D2,D3手术例数多,并发症发生率低,围手术期管理经验丰富,西方国家一个中心、一个医疗组施行的D2手术数并不多,大部分病人应用的是D1术式,加之西方人患病年龄较晚,心、脑、肝、肺、肾合并症较多,体质,体重指数增加,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也是手术后并发症增加的原因之一,对于D2手术未能进行严格的围手术期质量管理控制乃是其主要原因[2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尽管近年来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近些年来,我国在胃癌的诊断、防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术前分期对于外科医师就是每一位胃癌病人康复指南,术前临床分期既必要又重要,胃癌的TNM分期,UICC,AJCC,JCC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和多年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难度,主要是因为N所属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不一,按TNM分期(UICC),N0为所属淋巴结无转移;N1为1~6个淋巴结转移;N2为7~14个淋巴结转移;N3为15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要求每一例必须检出15个以上淋巴结,这在术前分期中难以做到,也给胃癌手术后检出淋巴结增加了难度[23] ,手术的合理切除已经顺利从“解剖型手术”过渡到了“功能保护解剖型手术”。目前,采用螺旋CT、超声内镜等技术对胃癌术前分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设计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了依据。对于早期胃癌,一经确诊即可直接手术;对于进展期胃癌,选择合理的术前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对于晚期或无法切除的胃癌,则可避免单纯的手术探查。近年来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所下降,但青年人胃癌却呈逐年上升之势,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女性胃癌分化差,病期晚者比例较高,总体预后相对较差[24]。还有重要一点是手术后进行了病理检查也有不能最后肯定分期,胃癌根治术后一年左右就发现了肝脏、肺脏转移,这些病人在手术时其实肝内或肺内病灶已经存在,只是病灶微小没有被检查出和发现而已。
我国胃癌外科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表现在:(1)由于麻醉学飞速发展、围手术期的强化质量管理、TPN的应用、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已大为提高。(2)根治手术规范化程度及手术的“彻底性”不断提高,切除率、根治性切除均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手术更趋于规范化、合理化。相继开展全胃切除D3手术以及联合脏器切除。(3)胃癌的外科治疗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步入到追求手术的“根治性”,在保证根治切除的前提下,注意脏器“功能性”的保存与恢复,以期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与较长的生存期。 (4)更新胃癌根治术的概念,从“切除足够的胃、彻底清除其区域淋巴结”发展到还需“完全杀灭术野脱落的癌细胞”,重视腹膜、盆腔脏器的播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腹膜切除、关腹前温热43℃左右蒸馏水腹腔灌注,以及术中留置化疗药物,术后腹腔灌注化疗等措施。(5)积极开展手术治疗和其他疗法的综合治疗[25],如术前新辅助化疗、放疗,术中放疗(IORT);术后辅助放、化疗、激光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对于晚期病例、复发病例等,还提出了减瘤减负荷手术后再放疗、化疗。(6)在胃癌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病理学方面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如Cox-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有两个亚型,在贲门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0.4%,其表达率和强度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粘膜,Cox-2的高表达与胃癌的预后和生存期呈负相关,它的特异抑制剂的开发应用将为胃癌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26]。机体免疫力的保护和提升以及胃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疏导也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和重视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林锋,沈琳.全面解读NCCN指南.推动胃癌规范治疗.中国医学论坛报,.
[2].吴晖,何裕隆,蔡世荣,等.胃癌Krukenberg瘤与盆腔腹膜种植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预后的比较.中华外科杂志,):.
[3].朱正纲. 胃癌外科治疗相关问题的基本认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3.
[4]. 何裕隆. 进展期胃癌扩大根治术合理选择及评价.中国实用外科杂志,):723
[5].韩方海,詹文华,何裕隆,等.胃癌根治术血管鞘内、外淋巴结清扫临床结果比较分析.中华外科杂志,):675.
[6]. [22].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 CancerJ Clin,2005,55:74-108. &#160;&#160;&#160;
[7]. Elwyn C, Cabebe MD, Vivek K ,Mehta MD, Fisher MD, PhD, Gastric Cancer.
> . Updated: Jul 21, 2008
[8] . D. Max Parkin, MD, Freddie Bray, J. Ferlay and Paola Pisani, PhD.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2,&#160; Cancer J Clin -106.
&#160;&#160;&#160; &#160;[9]. [25].&#160; . N.C.I,Reviewed: 03/09/2005.
&#160;&#160;&#160;&#160; [10].[11].[19]. 何裕隆.胃癌根治术中联合胰腺、脾脏切除的问题.外科理论与实践,):9-10.
&#160;[12].[13].[15].季加孚,步召德.早期胃癌缩小手术合理选择及评价.中国实用外科杂志,):725-727.
[14]. Lee, Wei-J Wang, W Chen, Tai-C
. Surgical Laparoscopy Endoscopy & Percutaneous Techniques. August ):369-374,
[16][17].尤建权,马利林.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及微转移检测应用研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33-336.
[18].中华医学会外科手术学学组.胃肠吻合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810-812.
&#160;[21].林言箴,朱正纲,郑民华.新世纪胃癌诊治的瞻望. 外科理论与实践,):1-3.
&#160;[2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p439-440.
[24]鲁翀,王振宁,孙哲,等.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中华外科杂志,):
[26].产松苗,欧希龙,孙为豪,等.贲门癌组织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肿瘤,):791-794.
发表于: 21:36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余一朗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余一朗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余一朗大夫提问
余一朗的咨询范围:
消化道疾病(肿瘤), 肺部与胆道疾病,胸腹部围手术期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癌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