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早期症状有什么症状呢?

(白血病前期,冒烟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症状,尤其是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有什么表现?得了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会怎样?
日更新浏览数:1459收藏数:223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症状
典型症状:
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
相关症状: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症状诊断一、症状: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隐匿起病,以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最为多见。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以轻、中度出血为主。少数患者以发热、感染为临床特征。细胞浸润的征象较轻,淋巴结、肝、脾一般不肿大。& 二、诊断:1.国内诊断标准1)临床上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2)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②2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检查均呈增生减低,有核细胞少,但原始细胞在30%以上。③骨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国外Beard等在1975年曾提出HAL的诊断标准,和国内诊断标准大致相同,惟要求骨髓原始细胞&40%。如果结合FAB诊断AL的标准,原始细胞还是以&30%为妥。2.诊断评析:隐匿起病,以贫血及轻、中度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白血病浸润的体征轻或缺如,全血细胞减少不伴白血病细胞的血象等都是HAL的特征。诊断必须根据2个以上部位骨髓增生低下,且原始细胞&30%。诊断困难者需经骨髓活检证实。由于AL的部分病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或合并,或发生骨髓坏死,均可导致取材不佳,易误认为骨髓增生低下。因此,骨髓活检往往是诊断HAL的必经步骤。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症状文章
相关疾病症状(白血病前期,冒烟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向您详细介绍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有哪些并发病症,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日更新浏览数:1561收藏数:259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常见并发症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并发症&1.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反复感染。2.严重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3.出血多见于皮肤、黏膜出血。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疾病并发症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介绍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roliferative acute leukemia,HAL)是急性白血病(AL)中的一种少见类型,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75%。
(一)发病原因
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病毒可能是主要因素,此外尚有遗传,放射,化学毒物或药物等因素。
1.病毒 已证实鸡,小鼠,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病组织中可分离出白血病病毒,为一种反转录病毒,在电镜下大多呈C型形态,反转录病毒是RNA病毒,进入细胞浆去掉被膜后释放出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
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隐匿起病,以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最为多见,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以轻,中度出血为主,少数患者以发热,感染为临床特征,白血病细胞浸润的征象较轻,淋巴结,肝,脾一般不肿大。
1.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贫血,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增生低下是AA的主要特点,和HAL类似,两者主要鉴别点是骨髓涂片和(或)骨髓活检找到白血病细胞,而AA则主要为成熟的淋巴细胞。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及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患者的骨髓,可有低百分数的原始细胞,尤其是骨髓增生低下的M...
1.血象:大多数呈全血细胞减少,且十分明显,但很少出现白血病细胞,故表现为非白血病性白血病。
2.骨髓象增生低下,原始细胞&30%。
3.骨髓活检病理:造血细胞增生低下,但仍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证据,低增生性白血病的诊断需结合骨髓涂片(需多部位穿刺)和骨髓活检确诊,Howe等根据骨髓活检的造血细胞面积将低增生性白血病分为三种情况:①增生重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西医治疗
1.加强支持治疗、输血、血小板、应用细胞因子等。
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IL-)治疗,阿糖胞苷(Ara-C )30~50mg/d,皮下注射,每2小时1次, 连用2~3周,休息1周,反复使用2~5个疗程;阿地白介素(&IL-2 )5~10万U+5%葡萄糖100ml,静滴,隔天1次...
一、多吃天然食物及经过卫生检验的正规生产食品,如:新鲜蔬菜、五谷杂粮等;
二、减少与苯的接触,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诱发白血病,一些从事以苯为化工原料生产的工人应加强劳动保护,装修时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装修材料;  
三、不可滥用药物,使用氯霉素、细胞毒类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谨慎,切勿长期使用;
1.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反复感染。
2.贫血严重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3.出血多见于皮肤,黏膜出血。
1、 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临床资料证明,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70~90%的人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国外医学研究证明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摄人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目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柑桔、鲜枣、猕猴、沙棘及...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相关问答
咨询医生: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好评专家(4417个)
河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头颈部肿瘤科
淋巴瘤、头颈部肿瘤诊治。...
山东省肿瘤医院
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直肠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擅长儿童肿瘤,内科肿瘤,尤其在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头颈部肿瘤科
淋巴瘤、头颈部肿瘤诊治。...
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辐射损伤和血液病,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
副主任医师
淋巴瘤头颈部肿瘤科
肿瘤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恶性肿瘤、特别是...
上海市儿童医院
儿童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和再生障碍性贫...
上海瑞金医院
血液科常见病的诊治。
各种原因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淋巴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善用“伤寒论”“温病学说”等基础理论辩证...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尤其是乳腺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肿瘤放射治疗,尤其是鼻咽癌、神经肿瘤及淋...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肿瘤科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及肺癌等恶性...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科常见病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液系统各种疾病,...
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分型。...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骨髓干细胞移植和...
副主任医师
苏州第一人民医院
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慢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淋巴瘤等各种恶...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消化道肿瘤...
浙江省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对肿瘤的放射治疗有较深的研究,为食管癌、...
擅长白血病和其它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异基...
副主任医师
恶性淋巴瘤,白血病。
血液病骨髓移植,对血液学其它疾病诊断与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急、慢性白血病...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红细胞疾病:各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儿童白血...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头颈肿瘤、胸腹部肿瘤及淋巴瘤的放化综合治...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
江西省肿瘤医院
肿瘤化疗中心
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多...
南昌市第一医院
各种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福建协和医院
血液淋巴肿瘤的诊疗和血液病合并急重症的抢...
福建协和医院
内科血液病诊疗。
福建协和医院
恶性血液病和出凝血疾病诊治及艾滋病的防治...
副主任医师
福建协和医院
淋巴瘤、乳腺癌、消化道肿瘤、骨与软组织肿...
山东省肿瘤医院
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直肠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
治疗恶性淋巴瘤、肺癌、胃癌等,对恶性胸腹...
山东省肿瘤医院
呼吸道肿瘤、肺癌、恶性淋巴瘤、胃肠道肿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血液疑难和危重病的救治并在发热性疾病的诊...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好评医院(766个)
北京市朝阳
黑龙江省哈尔滨
四川省成都
黑龙江省哈尔滨
天津市南开
重庆市江北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西城
北京市西城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丰台
北京市丰台
上海市徐汇
上海市徐汇
上海市长宁
上海市浦东新
上海市静安
上海市杨浦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珠海
广东省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江苏省常州
江苏省无锡
江苏省南京
江苏省南京
江苏省南京
江苏省南通
浙江省杭州
浙江省杭州
浙江省衢州
浙江省丽水
浙江省金华
浙江省杭州
安徽省蚌埠
安徽省蚌埠
安徽省亳州
安徽省合肥
安徽省亳州
安徽省安庆
江西省新余
江西省吉安
江西省南昌
江西省新余
江西省萍乡
江西省南昌
福建省南平
福建省厦门
福建省福州
福建省福州
福建省福州
福建省莆田
山东省潍坊
山东省济南
山东省青岛
山东省泰安
山东省青岛
山东省潍坊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好评药品
功能主治:
生产企业: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价格:
功能主治:1. 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参考价格: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
生产企业: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价格:
避免吃油炸、肥腻的食物。如肥猪肉、油条、奶油、黄油
就诊科室:
需做检查:
&&&&&&&&&&
常用药品:
并发疾病:
传染方式:
多发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发病部位: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roliferative acute leukemia,HAL)是(AL)中的一种少见类型。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比例占5%~75%。这类患者常被称为“”或白血病前期。但由于其临床特点与增生活跃的急性白血病相似多数学者认为称之为(hypoproliferative leukemia)更为合适。其特点为骨髓增生低下,但原始细胞仍>30%。HAL对化疗耐受性差,缓解率低,预后不佳。HAL绝大多数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AML的5%~10%,患者年龄通常大于50岁部分HAL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或以往曾接受化疗或放疗,即属继发性白血病。由于HAL化疗效果差,故有作者主张及早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有成功的报道但HAL发病时,多数患者已超过50岁,适合于移植者很少。
流行病学/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约75%的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3∶1,占AML的5%~10%。
病因/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人类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病毒可能是主要因素此外尚有遗传放射、化学毒物或等因素。
1.& 已证实、、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病组织中可分离出白血病病毒,为一种反转录病毒,在电镜下大多呈C型形态。反转录病毒是RNA病毒,进入细胞浆去掉被膜后释放出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为互补DNA(即前体病毒DNA),再经过DNA依赖性DNA多聚酶的作用形成前病毒DNA。前病毒DNA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内进行复制但不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存。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1976年首先报道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以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日本西南部、加勒比海区域及中部非洲为高发流行区。1980年在ATL细胞系中发现ATL相关抗原并在电镜下发现了病毒颗粒美国Gallo和日本的日昭赖夫分别从病人培养细胞株中分离出C型反转录RNA病毒,分别命名为HTLV-1和ATLV,以后证实二者是一致的。这是对人类白血病病毒病因研究的重大贡献。ATL高发区也是HTLV-1感染的高发区日本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流行区40岁以上人群中HTLV-1抗体阳性率达6%~37%,而非流行区抗体阳性率仅0~0.015%HTLV-1具有传染性,可通过乳汁母婴传播,通过性交和输血传播。中国曾毅等对28省、市、自治区进行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例HTLV-1抗体阳性者大都系日本人或与其有密切接触者。1989年在福建沿海地区发现HTLV-1小流行区。其他病毒如HTLV-2和毛细胞白血病、EB病毒和ALL-L3亚型(Burkitt白血病/淋巴瘤)的关系尚未完全肯定。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尚无法证实其病毒病因,并不具有传染性。
2.& 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全身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致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断裂和畸变。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袭击后幸存者中,发生白血病数较未辐射地区高30和17倍放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高。据中国年调查,临床X线工作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9.61/10万(9.67/10万),而其他医务人员为2.74/10万(标化率2.77/10万)放射可诱发AML、ALL和CML,但未见CLL,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诊断性照射是否会致白血病尚无确切根据,但孕妇胎内照射可增加出生后婴儿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
3.物质& 苯致白血病的作用比较肯定,在1~10ppm可引起损害,124~200ppm有致白血病作用苯致急性白血病以AML和AEL为主,后者占相当比例,值得引起注意,并且在出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之前常有一阶段骨髓抑制期类似MDS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也较肯定,称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AL),尤其是前二类药物。多数t-AL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恶性肿瘤经长期烷化剂治疗后发生,发病间隔2~8年。化疗引起的以AML为主,且发病前常有一个全血细胞减少期。近年来国内陆续报道乙双吗啉致继发性白血病近百例,该药用于治疗,是一种极强的致染色体畸变物质服乙双吗啉后1~7年发生白血病(中位数4年)。乙双吗啉所致的白血病主要为AML,M3居多有报道吸烟和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4.遗传因素& 某些白血病的发病与有关。单卵双胎如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为20%。占白血病例总数的7‰,偶见先天性白血病部分婴儿白血病认为与遗传因素相关,常伴有11q23(MLL)异常。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包括Down、Bloom、Klinefeher、Fan-
coni和Wiskott Aldrich综合征等如Down综合征的急性白血病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上述多数遗传性疾患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但绝大多数白血病不是遗传性疾病。
发病机制/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组及祖细胞的恶性性疾病,累及造血细胞的水平不一,如对AML而言可以是多能干细胞,也可以是粒-单核细胞祖细胞,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阻滞在较早阶段。ALL主要累及淋系髓系几乎均无恶性,阻滞发生在淋系较早阶段。造血细胞发生白血病变的机制仍不清楚,某些染色体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染色体断裂和易位可使癌基因的位置发生移动和被激活,染色体内基因结构的改变可直接引起细胞发生突变。白血病细胞染色体重排对细胞癌基因结构或调节发生改变,使基因产物发生质和量的改变,后者可能和白血病的发生和维持有一定关系如APL(M3)伴t(15;17),使位于17号上的维A酸受体α(RARα)基因与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其蛋白产物可阻断粒细胞的。这是APL发病和全反式维A酸治疗有效的分子机制。如CML的Ph染色体即t(9;22),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能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如ALL-L3伴t(8;14)导致8号染色体上的C-MYC与14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并列,染色体易位使C-MYC基因的转录发生改变,从而破坏了与C-MYC蛋白有关的正常网络,C-MYC基因激活或过度表达引起肿瘤的发生。白血病的发生可能有一个过程,有些急性白血病是在骨髓增生异常或骨髓增殖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白血病引起正常血细胞减少、造血衰竭的机制复杂不仅有骨髓白血病细胞的排挤,可能还有细胞和体液介导的造血抑制。
临床表现/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隐匿起病以、、等贫血症状最为多见。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以轻、中度出血为主。少数患者以发热、感染为临床特征。白血病细胞浸润的征象较轻,、肝、脾一般不肿大
1.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反复感染。
2.贫血严重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3.出血多见于皮肤黏膜出血
诊断/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1.中国诊断标准
(1)临床上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原始细胞或。
②2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检查均呈增生减低有核细胞少,但在30%以上。
③骨髓证实。
国外Beard等在1975年曾提出HAL的诊断标准,和中国诊断标准大致相同,惟要求骨髓原始细胞>40%。如果结合FAB诊断AL的标准,原始细胞还是以>30%为妥。
2.诊断评析& 隐匿起病,以及轻、中度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白血病浸润的体征轻或缺如,全血细胞减少不伴白血病细胞的血象等都是HAL的特征。诊断必须根据2个以上部位骨髓增生低下,且原始细胞>30%。诊断困难者需经骨髓活检证实。
由于AL的部分病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或合并,或发生骨髓坏死均可导致取材不佳,易误认为骨髓增生低下。因此,骨髓活检往往是诊断HAL的必经步骤。
鉴别诊断/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贫血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增生低下是AA的主要特点,和HAL类似。两者主要鉴别点是骨髓涂片和(或)骨髓活检找到白血病细胞,而AA则主要为成熟的淋巴细胞。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及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患者的骨髓,可有低百分数的原始细胞,尤其是骨髓增生低下的MDS易和HAL混淆。鉴别点是:①原始细胞百分数最为主要≥30%为HAL<30%则为RAEB或RAEB-t。②。HAL常缺如,或程度很轻而MDS病态造血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检查/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大多数呈全血细胞减少,且十分明显,但很少出现白血病细胞故表现为非白血病性白血病。
2.骨髓象增生低下,原始细胞≥30%。
其它辅助检查:
1.骨髓活检病理& 造血细胞增生低下,但仍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证据。低增生性白血病的诊断需结合骨髓涂片(需多部位穿刺)和骨髓活检确诊Howe等根据骨髓活检的造血细胞面积将低增生性白血病分为三种情况:①增生重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15%;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30%;③增生轻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占30%~40%。
2.B 超& 一般无,淋巴结肿大。
3.X线& 可提示肺部感染
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1.加强支持治疗、输血、应用等。
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 )30~50mg/d,皮下注射,每2小时1次, 连用2~3周,休息1周,反复使用2~5个疗程;阿地白介素(γIL-2 )5~10万U+5%100ml,静滴,隔天1次,连用1~3周或反复应用。
3.(Ara-C) 20mg/d ,皮下注射或碱0.5~1mg/d静注。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较困难Howe等认为采用强诱导缓解治疗(蒽环类药物+阿糖胞苷方案)的病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持治疗或以泼尼松、、巯嘌呤(6-MP)、单用阿糖胞苷为主的小剂量化疗。单纯支持治疗组病例病情进行性发展,小剂量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仅17.5个月;而强化疗组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中位生存期达40个月。支持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强化疗疗效较好;不具备较强的支持治疗条件时,开始治疗强度应减弱,在化疗后骨髓增生程度和白细胞计数均有改善时再行强化疗更为合适。
预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对化疗耐受差缓解率低,预后不佳。
参考资料/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1] 火罐网
[2] 新浪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血液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白血病·淋巴瘤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1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49:36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