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在神经或者脊髓压迫神经上的有什么后果?

当前位置: &
&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标准化附478例病例分析
王新宇医生信息页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标准化附478例病例分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标准化附478例病例分析
The Therapeutic Standardization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ith Acupuncture
(478 cases clinical material analyses)
王新宇* 姜岳波**
【摘要】:目的:建立标准的面神经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近五年治疗的面神经炎病例资料。详尽介绍依据面神经解剖组成针灸治疗处方的面神经炎诊断治疗方法。结果:478例面神经炎治疗全部有效,其中70例是外院中医针灸治疗无效后就诊获愈,显效率88.46%,有效率100%,无严重面肌痉挛。结论:面神经炎的愈后与面神经炎症状程度及病程无关,影响愈后的主要因素是是否伴有面肌联动、面肌痉挛。建立统一、标准、固定的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面神经炎循证医学要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standard treating project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ith acupuncture. Metho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material of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ith acupuncture i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of th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ve years later and introduced treating method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according to facial nerve anatomy with acupuncture in detail. Results &the treatment were effective for all 478 cases of facial nerve infection, among whom 70 cases coming from other medical units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The apparent rate was 88.46%, the effective rate 100% and without critical facial spasm. Conclusion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ed the prognosis of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as wither the facial paralysis accompanied facial jointed movement and facial spasm or not. There was not related &&to degree of facial nerve symptom and duration. According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t was important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to establish integrated standard regular treating project with acupuncture
[关键词]:针灸 面神经炎 标准化
Keyword: acupuncture& &facial nerve infection& &standardization
面神经炎是国际健康卫生组织认定针灸具有明确疗效的四十多种针灸适应症之一,面神经炎也是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的主要病种。不可否认,一直以来面神经炎是否应该接受针灸治疗,在疾病的什么时期开始针灸治疗始终为现代医学界所质疑。归结原因,一是针灸治疗面神经炎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而更为重要的是针灸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方法的混乱现象。很多的传统针灸疗法对面神经炎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急需规范。基于循证医学的宗旨,探索一种治疗作用明确、方案固定、安全副作用小的针灸方法十分必要。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自建科以来逐渐形成的一套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经过几千例的病例积累,临床作用显著。结合478例临床资料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资料:
我们整理了近五年在我科门诊治疗的面瘫患者478例,平均年龄39.7±3.2岁,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为4月儿;男∶女=235∶243,最长的病程为7年。在我科首诊的病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针灸科(100853) 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email: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针灸科(100853)
例共计408例(见表1),在其他医院接受过中医针灸治疗的病例共70例(见表2,3)。为了验证合谷穴在治疗面神经炎处方的中有效性,20例使用合谷穴患者,均是首次发病、首次来门诊就诊Bell氏麻痹病人,病程小于7天,平均年龄38.2±2.1岁,男∶女=30∶38。(见表4)
2.症状评价标准:
采用目前国际上引用比较广泛的House-Brackmann分级法[1](表5)。同时辅以我们的电反应评估法。电反应的评估法分为四级:一级:电反应良好,电刺激后见额部、颧部、下颌部表情肌明显强直性收缩;二级:电刺激后见表情肌出现强直性收缩,或某一部位见轻微肌肉抽动;三级:电刺激后三个部位见表情肌轻微抽动;四级:电刺激后各部位表情肌完全无反应。两个方案分级对应相应分数。
3.治疗方法
3.1穴位:面瘫固定处方穴位,共十个(具体定位见讨论);
3.2操作:常规75%酒精消毒皮肤,1寸毫针,额部穴位采用平刺法,针尖指向同侧眉毛,进针3-4分;其它部分均采用直刺法,不做手法。在额部、面颊区、下颌区相应穴位,接KWD-808电针治疗仪,选取断续波输出,输出频率为0-10Hz,强度为表情肌强直性收缩,患者无疼痛感为度;无电反应患者,以患者无疼痛的最大电量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如患者出现表情肌不自主收缩跳动,经三天停用电刺激仍不消失者,停止针刺治疗。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2]:①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②显效: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
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③有效:有明显功能减弱,但是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④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轻微运动。
在首次来我科就诊的408例中,病程小于7天的138例患者中,有4例病情在治疗后发生变化,电反应由良好变差。2例是在发病3天后开始电针治疗,分别在治疗一次和三次后电反应突然消失;1例是发病5天后开始治疗,治疗一次后电反应消失;1例是发病6天后开始治疗,二次后电反应消失。这4例治疗结果见(表6)。404例的治疗结果见(表7)。70例转诊病例治疗效果见(表8)。
【讨论】:
1.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自面神经核以下损伤引起的体征总称。导致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可以包括:面神经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ell麻痹(Bell’s palsy);医源性面瘫,是指医源性的面神经损伤,多由中耳、乳突和颞骨部位的手术造成;颞骨骨折,颅脑外伤多伴有颞骨骨折。因为解剖位置的特点,一般都可导致面神经损伤,引起周围性面瘫。临床针灸治疗的面瘫主要是属于面神经炎的范畴。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几十年来共治疗了几千例面神经炎患者。经过几代人的总结与摸索,总结了一套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1依据面神经支配区域的解剖定位来组成针灸处方
面神经的支配区域包括:前额区:主要包括的肌肉有枕额肌,蹙眉肌,属面神经的颞支,完成提额纹动作;眼轮匝肌,属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完成眨眼和闭眼的动作。鼻周围主要是提上唇鼻翼肌,属面神经颊支;口角周围主要有:浅层的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颧小肌、颧大肌、笑肌、降口角肌,分别归属于面神经的颊支、颧支、下颌缘支,完成闭口、提上唇、开大鼻孔、使口角向外、向下等动作;中层包括提口角肌和降下唇肌,归属于面神经颊支,完成上提口角和降下唇动作;深层包括颊肌和颏肌,归属于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使唇紧贴牙龈和前送下唇。针对面神经支配肌肉的分布,共设计了五对十个穴。分别是:前额区:穴位1:阳白水平向中线平移0.5厘米,穴位2:悬颅与丝竹空连线的中点。面颊区:穴位3:即上迎香,穴位4:在迎香穴水平向外0.5厘米。穴位5:巨髎穴向外移0.5厘米,穴位6:颧髎穴向外移0.5厘米,穴位7:地仓穴水平向外2毫米,穴位8:穴位4与穴位7连线中点;下颌区域:穴位9和穴位10:在口角和目外眦分别向下引垂线,与口角下1厘米平行下颌缘引一弧线的两个交叉点(见图1)。五对穴位涵盖了面神经所具备的主要表情运动机能,对面神经支配的大肌肉群进行独立的,针对性的刺激。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兴奋瘫痪的肌肉,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不同肌肉之间的联动效应降至最低。
1.2采用电刺激
选择电针刺激仪的断续波。上述穴位1、2,穴位3、4,穴位5、8,穴位6、7,穴位9、10共五组,分别涵盖面神经的五大支配区域。通电后见相应支配肌肉的强直性收缩。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次。
1.3在发病一周内,可酌情减小电量,仅见肌肉轻微收缩即可。
1.4这套方法可以用来诊断面神经炎的病情程度,也可以用来判断面神经炎的预后。在患者第一次就诊,可针对三大区域即前额、面颊、下颌选取穴位电刺激,如果出现标准的电反应,即相应肌肉出现生理功能大幅度收缩,预后较好。一般均在14-20次治疗后痊愈,不会出现任何后遗症状。378例Bell's 麻痹均取得非常满意疗效,平均疗程为23.2±3.1天(4例病情变化患者不在统计之列)。26例hunt's 综合征也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没有出现标准的电反应,只有肌肉的小幅度收缩,则疗程略长,但也完全痊愈。如果肌肉没有任何反应,电量加大后,患者只出现局部疼痛,始终没有肌肉收缩,则面神经损伤较重,只有治疗出现电反应才能判断预后。出现电反应的时间越长,预后越难判断。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后遗症,例如努嘴双侧不对称;用力裹牙时,患侧眼裂变小等,但不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联动,更不会出现面肌痉挛。
2.最新的实验证明,神经电刺激是可以缩短损伤轴突修复出芽时间[3],经皮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面神经损伤的症状[4],对电极的摆放、电流强度、刺激的波形及时间均对面神经损伤的预后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也发现,针刺的进针深度、患者颅骨形状、表情肌的厚度均对电反应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疗效。
一直以来,针对面神经炎的针刺治疗始终不能规范,文献报道的方法多达十余种[5]。即使是规格较高的对照研究的治疗方法也值得商榷[6][7]。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配穴、针刺的手法、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针灸治法的选择等非常混乱,严重违背了当今医学所倡导的循证医学的主旨,也极大的阻碍了针灸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对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很多方法更给病人带来伤害。
2.1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穴位的误区:
2.1.1针灸处方:针灸的治疗作用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神经学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针灸的效能很大程度是依赖现代神经内分泌来体现。在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处方中,绝大部分都包含了下关、颊车等穴位。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这二个穴位完全没有必要,其解剖结构均是面部咀嚼肌,其神经支配不属于面神经,对面神经炎的治疗完全没有帮助,可以不采用。“面口合谷收”是针灸学的格言。但“合谷”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的作用值得商榷。我们治疗的上千病例,均未采用合谷穴,治疗效果未呈现差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照观察了20例患者,其治疗结果统计学没有差异(t=0.76,p&0.05)。至于其他穴位,如足三里,风池等穴位,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作用均不明显。
2.1.2针刺手法: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种类繁多。检索文献发现[5],治疗面神经炎针灸方法涉及十余种,包括针刺,针刺又分为毫针刺、透刺,还有依据平衡理论针刺健侧;电针,波形又分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穴位贴敷、穴位割治、穴位埋线。如图2所示,面神经末梢在面部的分部广泛,纤细而稠密,任何的外伤均可导致面神经的损伤,轴突修复的错构。神经末梢的错构是面肌痉挛的病理基础。我们接诊过数名面肌痉挛的病例,仅因为面部的轻度挫伤,数年后出现面肌痉挛。传统针灸的透刺、放血、割治,还有部分的有腐蚀作用的外敷疗法对面神经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接诊的在外院接受过治疗的7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涵盖了目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经过我们的努力,均获得良好疗效。我们主张面神经炎的治疗针刺解剖定位准确,不做传统的针刺手法,针刺的深度要依据电反应出现相应肌肉收缩,患者无疼痛即可。反对过度刺激及过大电量。依据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中药内服及外敷对面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有待商榷。其治疗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对面神经炎病程对愈后的影响有全新认识。过去比较一致的观点:面神经炎病程超过三个月,患者是很难痊愈的,绝大部分会留有后遗症。我们对26例病程超过三个月的患者的观察,对于病例愈后的主要影响是我们前面强调的电反应,良好的电反应是面神经炎痊愈的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是否出现面肌联动和面肌痉挛依据。在病程超过三个月的患者中,病程最长的一例是七年。该病例为一出生即发现周围性面瘫四川籍七岁患儿,经治疗十六个月后,病情出现明显好转,H-B分级可达四级,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未统计。在没有面肌联动和面肌痉挛的1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478例患者中,治疗前病程超过三个月的病例共31例,痊愈的病例达到16例,平均治疗次数为59.1±2.3次。病程的长短似乎只对治疗次数产生影响。
4.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
面神经炎何时开始针灸,一直存在争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面神经炎急性期(发病七天)后再开始针灸[8]。亦有报道[9][10]认为面神经炎发病七天内开始针灸治疗的治愈率好于急性期后再治疗。我们观察的Bell’s麻痹病例中,病程小于七天(含七天)共127例,病程在七天到二十天的病例为219例。电反应良好的共204例,在病程小于三天的病例中有2例在针刺后电反应变差,疗程和疗效见(表6)。病程小于七天的病例中有2例在针刺后电反应变差,疗程达11月以上。其他的病例均治愈。在疗程的比较上没有差异,其中位天数在15.7±3.5天。病程在七天到二十天的疗程为20.8±2.7天。电反应的程度是决定愈后的主要因素。电反应良好的病例基本在三十天内痊愈。以往我们在七天内也采用电针治疗,因为在观察病例中出现4例在电针治疗后病情变化,我们修改了治疗方案,在七天内仍采用电针治疗,但电流减少到患者有抽动的感觉,当病程大于七天后再恢复到患侧表情肌最大收缩。4例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我们有二种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面神经炎的自然病程,发病72小时内病情可以加重,造成病情变化。二是患者电针的反应不同,神经损伤加重。
5.面神经炎的自限问题。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特别是Bell’s麻痹,绝大部分在一到三个月内可以痊愈。本研究所涉及的病例,超过一个月的Bell’s麻痹病例16例,显著好转的11例,症状仍然很明显。临床观察,自行缓解的面神经炎病例,主要的表情肌如颧大肌、颧小肌、笑肌、枕额肌的功能好转较快,但肌力仍小于健侧。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降唇肌,降口角肌不治疗是较难恢复的。
6.亨特综合征,做为面神经感染的特殊类型,因为其病原体的特殊,感染程度的严重,疗效较差,病程较长。我们治疗了26例,平均疗程为184.3±7.7天,痊愈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5.38%。共有13例出现了口眼轻度联动,患者在开口及闭口时出现眼裂变小。笔者认为,亨特综合征的治疗手法轻柔,刺激准确尤为重要。强调医患沟通,准确掌握刺激的强度和频度是有效治疗亨特综合征,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关键。
7.我们主张在发病一周内的患者服用强的松片。用量分为二种,一种是强的松片,30毫克,每日一次;连用七天后停用;第二种是强的松片,按1毫克/公斤,每次20毫克,每日三次,连用三天,改为每次15毫克,每日三次,连用三天,改为10毫克,每日三次,连用三天,10毫克,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停药。
参考文献:
1.House JW,Brackmann DE.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46-147.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讨论稿)。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2-24.
3. Sharma N, Marzo SJ, Jones KJ,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testosterone differentially enhance experience of regeneration associated genes [J] Exp Neurol, 2009 [Epub ahead of point]
4. Hyvarinen A, Tarka IM, Meraala E, et al. 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in resolved facial nerve paralysis: An exploratory study [J] Am J phys Med Rehabil. ):992-997.
5.马红鹤.金明月.王春玲。近年来针刺治疗Bell麻痹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49-51。
6.陈晓琴,李瑛,邙玲玲等, 循证医学与贝尔面瘫针灸临床研究中不同疗法评价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7.李瑛,梁繁荣,余曙光等, 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临床康复,):97-100。
8.朱春华,林学武。谈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时机[J]。中国针灸,):223。
9.张静。也谈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时机[J]。中国针灸,):54。
10.翟群威,熊涛。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323。
图1:穴位分布图
图2:面神经在面部的分布
表1:在我科首诊的408例面神经炎病例资料
Bell's 麻痹(123例)(4*)
Hunt's综合症(11例)
Bell's 麻痹(219例)
Hunt's综合症(13例)
Bell's 麻痹(36例)
Hunt's综合症(2例)
*:4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后病情发生变化,资料另附。
表2:70例外院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一般情况:
伴有面肌联动
伴有面肌联动
表3:70例外院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病情资料:
&& &=3个月
表4:用合谷穴和不用合谷穴的病情及治疗比较
病情H-B分级*
疗程(天)**
经典方法组
*:t=0.97,p&0.05。**:t=0.76,p&0.05。
表6:四例病情变化病例的病情资料:
治疗后的H-B分级
病程3天,治疗一次后电反应消失
病程3天,治疗三次后电反应消失
病程5天,治疗一次后电反应消失
病程6天,治疗两次后电反应消失
表7:404例面神经炎治疗结果:
Bell's 麻痹
Hunt's综合症
184.3±7.7
表8:70例外院治疗后面神经炎病例治疗结果:
病情H-B分级
【摘要】:目的:建立标准的面神经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近五年治疗的面神经炎病例资料。详尽介绍依据面神经解剖组成针灸治疗处方的面神经炎诊断治疗方法。结果:478例面神经炎治疗全部有效,其中70例是外院中医针灸治疗无效后就诊获愈,显效率88.46%,有效率100%,无严重面肌痉挛。结论:面神经炎的愈后与面神经炎症状程度及病程无关,影响愈后的主要因素是是否伴有面肌联动、面肌痉挛。建立统一、标准、固定的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面神经炎循证医学要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standard treating project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ith acupuncture. Metho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material of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ith acupuncture i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of th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ve years later and introduced treating method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according to facial nerve anatomy with acupuncture in detail. Results &the treatment were effective for all 478 cases of facial nerve infection, among whom 70 cases coming from other medical units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The apparent rate was 88.46%, the effective rate 100% and without critical facial spasm. Conclusion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ed the prognosis of facial nerve infection was wither the facial paralysis accompanied facial jointed movement and facial spasm or not. There was not related &&to degree of facial nerve symptom and duration. According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t was important for facial nerve infection to establish integrated standard regular treating project with acupuncture
[关键词]:针灸 面神经炎 标准化
Keyword: acupuncture& &facial nerve infection& &standardization
面神经炎是国际健康卫生组织认定针灸具有明确疗效的四十多种针灸适应症之一,面神经炎也是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的主要病种。不可否认,一直以来面神经炎是否应该接受针灸治疗,在疾病的什么时期开始针灸治疗始终为现代医学界所质疑。归结原因,一是针灸治疗面神经炎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而更为重要的是针灸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方法的混乱现象。很多的传统针灸疗法对面神经炎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急需规范。基于循证医学的宗旨,探索一种治疗作用明确、方案固定、安全副作用小的针灸方法十分必要。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自建科以来逐渐形成的一套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经过几千例的病例积累,临床作用显著。结合478例临床资料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略
【讨论】:
1.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自面神经核以下损伤引起的体征总称。导致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可以包括:面神经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ell麻痹(Bell’s palsy);医源性面瘫,是指医源性的面神经损伤,多由中耳、乳突和颞骨部位的手术造成;颞骨骨折,颅脑外伤多伴有颞骨骨折。因为解剖位置的特点,一般都可导致面神经损伤,引起周围性面瘫。临床针灸治疗的面瘫主要是属于面神经炎的范畴。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几十年来共治疗了几千例面神经炎患者。经过几代人的总结与摸索,总结了一套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1依据面神经支配区域的解剖定位来组成针灸处方
面神经的支配区域包括:前额区:主要包括的肌肉有枕额肌,蹙眉肌,属面神经的颞支,完成提额纹动作;眼轮匝肌,属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完成眨眼和闭眼的动作。鼻周围主要是提上唇鼻翼肌,属面神经颊支;口角周围主要有:浅层的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颧小肌、颧大肌、笑肌、降口角肌,分别归属于面神经的颊支、颧支、下颌缘支,完成闭口、提上唇、开大鼻孔、使口角向外、向下等动作;中层包括提口角肌和降下唇肌,归属于面神经颊支,完成上提口角和降下唇动作;深层包括颊肌和颏肌,归属于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使唇紧贴牙龈和前送下唇。针对面神经支配肌肉的分布,共设计了五对十个穴。分别是:前额区:穴位1:阳白水平向中线平移0.5厘米,穴位2:悬颅与丝竹空连线的中点。面颊区:穴位3:即上迎香,穴位4:在迎香穴水平向外0.5厘米。穴位5:巨髎穴向外移0.5厘米,穴位6:颧髎穴向外移0.5厘米,穴位7:地仓穴水平向外2毫米,穴位8:穴位4与穴位7连线中点;下颌区域:穴位9和穴位10:在口角和目外眦分别向下引垂线,与口角下1厘米平行下颌缘引一弧线的两个交叉点(见图1)。五对穴位涵盖了面神经所具备的主要表情运动机能,对面神经支配的大肌肉群进行独立的,针对性的刺激。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兴奋瘫痪的肌肉,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不同肌肉之间的联动效应降至最低。
1.2采用电刺激
选择电针刺激仪的断续波。上述穴位1、2,穴位3、4,穴位5、8,穴位6、7,穴位9、10共五组,分别涵盖面神经的五大支配区域。通电后见相应支配肌肉的强直性收缩。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次。
1.3在发病一周内,可酌情减小电量,仅见肌肉轻微收缩即可。
1.4这套方法可以用来诊断面神经炎的病情程度,也可以用来判断面神经炎的预后。在患者第一次就诊,可针对三大区域即前额、面颊、下颌选取穴位电刺激,如果出现标准的电反应,即相应肌肉出现生理功能大幅度收缩,预后较好。一般均在14-20次治疗后痊愈,不会出现任何后遗症状。378例Bell's 麻痹均取得非常满意疗效,平均疗程为23.2±3.1天(4例病情变化患者不在统计之列)。26例hunt's 综合征也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没有出现标准的电反应,只有肌肉的小幅度收缩,则疗程略长,但也完全痊愈。如果肌肉没有任何反应,电量加大后,患者只出现局部疼痛,始终没有肌肉收缩,则面神经损伤较重,只有治疗出现电反应才能判断预后。出现电反应的时间越长,预后越难判断。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后遗症,例如努嘴双侧不对称;用力裹牙时,患侧眼裂变小等,但不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联动,更不会出现面肌痉挛。
2.最新的实验证明,神经电刺激是可以缩短损伤轴突修复出芽时间[3],经皮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面神经损伤的症状[4],对电极的摆放、电流强度、刺激的波形及时间均对面神经损伤的预后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也发现,针刺的进针深度、患者颅骨形状、表情肌的厚度均对电反应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疗效。
一直以来,针对面神经炎的针刺治疗始终不能规范,文献报道的方法多达十余种[5]。即使是规格较高的对照研究的治疗方法也值得商榷[6][7]。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配穴、针刺的手法、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针灸治法的选择等非常混乱,严重违背了当今医学所倡导的循证医学的主旨,也极大的阻碍了针灸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对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很多方法更给病人带来伤害。
2.1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穴位的误区:
2.1.1针灸处方:针灸的治疗作用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神经学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针灸的效能很大程度是依赖现代神经内分泌来体现。在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处方中,绝大部分都包含了下关、颊车等穴位。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这二个穴位完全没有必要,其解剖结构均是面部咀嚼肌,其神经支配不属于面神经,对面神经炎的治疗完全没有帮助,可以不采用。“面口合谷收”是针灸学的格言。但“合谷”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的作用值得商榷。我们治疗的上千病例,均未采用合谷穴,治疗效果未呈现差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照观察了20例患者,其治疗结果统计学没有差异(t=0.76,p&0.05)。至于其他穴位,如足三里,风池等穴位,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作用均不明显。
2.1.2针刺手法: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种类繁多。检索文献发现[5],治疗面神经炎针灸方法涉及十余种,包括针刺,针刺又分为毫针刺、透刺,还有依据平衡理论针刺健侧;电针,波形又分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穴位贴敷、穴位割治、穴位埋线。如图2所示,面神经末梢在面部的分部广泛,纤细而稠密,任何的外伤均可导致面神经的损伤,轴突修复的错构。神经末梢的错构是面肌痉挛的病理基础。我们接诊过数名面肌痉挛的病例,仅因为面部的轻度挫伤,数年后出现面肌痉挛。传统针灸的透刺、放血、割治,还有部分的有腐蚀作用的外敷疗法对面神经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接诊的在外院接受过治疗的7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涵盖了目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经过我们的努力,均获得良好疗效。我们主张面神经炎的治疗针刺解剖定位准确,不做传统的针刺手法,针刺的深度要依据电反应出现相应肌肉收缩,患者无疼痛即可。反对过度刺激及过大电量。依据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中药内服及外敷对面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有待商榷。其治疗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对面神经炎病程对愈后的影响有全新认识。过去比较一致的观点:面神经炎病程超过三个月,患者是很难痊愈的,绝大部分会留有后遗症。我们对26例病程超过三个月的患者的观察,对于病例愈后的主要影响是我们前面强调的电反应,良好的电反应是面神经炎痊愈的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是否出现面肌联动和面肌痉挛依据。在病程超过三个月的患者中,病程最长的一例是七年。该病例为一出生即发现周围性面瘫四川籍七岁患儿,经治疗十六个月后,病情出现明显好转,H-B分级可达四级,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未统计。在没有面肌联动和面肌痉挛的1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478例患者中,治疗前病程超过三个月的病例共31例,痊愈的病例达到16例,平均治疗次数为59.1±2.3次。病程的长短似乎只对治疗次数产生影响。
4.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
面神经炎何时开始针灸,一直存在争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面神经炎急性期(发病七天)后再开始针灸[8]。亦有报道[9][10]认为面神经炎发病七天内开始针灸治疗的治愈率好于急性期后再治疗。我们观察的Bell’s麻痹病例中,病程小于七天(含七天)共127例,病程在七天到二十天的病例为219例。电反应良好的共204例,在病程小于三天的病例中有2例在针刺后电反应变差,疗程和疗效见(表6)。病程小于七天的病例中有2例在针刺后电反应变差,疗程达11月以上。其他的病例均治愈。在疗程的比较上没有差异,其中位天数在15.7±3.5天。病程在七天到二十天的疗程为20.8±2.7天。电反应的程度是决定愈后的主要因素。电反应良好的病例基本在三十天内痊愈。以往我们在七天内也采用电针治疗,因为在观察病例中出现4例在电针治疗后病情变化,我们修改了治疗方案,在七天内仍采用电针治疗,但电流减少到患者有抽动的感觉,当病程大于七天后再恢复到患侧表情肌最大收缩。4例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我们有二种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面神经炎的自然病程,发病72小时内病情可以加重,造成病情变化。二是患者电针的反应不同,神经损伤加重。
5.面神经炎的自限问题。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特别是Bell’s麻痹,绝大部分在一到三个月内可以痊愈。本研究所涉及的病例,超过一个月的Bell’s麻痹病例16例,显著好转的11例,症状仍然很明显。临床观察,自行缓解的面神经炎病例,主要的表情肌如颧大肌、颧小肌、笑肌、枕额肌的功能好转较快,但肌力仍小于健侧。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降唇肌,降口角肌不治疗是较难恢复的。
6.亨特综合征,做为面神经感染的特殊类型,因为其病原体的特殊,感染程度的严重,疗效较差,病程较长。我们治疗了26例,平均疗程为184.3±7.7天,痊愈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5.38%。共有13例出现了口眼轻度联动,患者在开口及闭口时出现眼裂变小。笔者认为,亨特综合征的治疗手法轻柔,刺激准确尤为重要。强调医患沟通,准确掌握刺激的强度和频度是有效治疗亨特综合征,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关键。
7.我们主张在发病一周内的患者服用强的松片。用量分为二种,一种是强的松片,30毫克,每日一次;连用七天后停用;第二种是强的松片,按1毫克/公斤,每次20毫克,每日三次,连用三天,改为每次15毫克,每日三次,连用三天,改为10毫克,每日三次,连用三天,10毫克,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停药。
给王新宇医生留言:
给王新宇医生的留言列表
&&&&jsxjh12br88&& 00:00
提问:34岁女性,痉挛性斜颈4年,为特发性,精神紧张时出现头部颤抖,诱因为长期工作压力大、劳累、精神紧张
所患疾病:
痉挛性斜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很困难.轻的病症,可口服一些神经科对抗肌紧张异常的药物,如氟哌啶醇.安坦等.重的症状可局部肌肉注射肉毒素.但疗效均一般,且维持时间都不太长.仅我知,中医治疗效果不好.祝好
&&&&renbvkeyawei&& 00:00
提问:4岁女孩在301医院诊断;脊髓栓系综合症
所患疾病:
脊髓栓系综合症,腰骶畸形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女4岁,术前晚上尿床、白天尿裤子、
尿频憋不住尿有时还尿渣子、
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SPH=5×7.4×3.6=133ml
走路有点脚内翻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再贵院3月25日做了手术
术后走路有点改善
大小便还没有明显的改善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咨询一下王教授针灸对患者的大小便有没有改善
希望王教授体谅一下患者父母的心情,能否尽快回复
急、急、急、、、、、、
医生回复:&&&&&&&& 00:00
如果残余尿太多,就要留置导尿.神经营养药继续用
&&&&wxbeish-07-31 00:00
提问:是否是--肩背肌筋膜炎?
所患疾病:
产后大胳膊、肩胛骨肌肉凉、疼。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2月18日生小孩,当晚药品反应、高烧,后采用药物和酒精全身檫拭降温,酒精檫拭2小时有余。住院期间较为正常。7天出院后,感觉到处有风,上半身出汗严重,胳膊开始凉、疼。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先后看过四位中医,两位诊断“气血两虚”,吃药效果不明显;一位诊断“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吃药后出汗减少,疼痛无明显效果;一位诊断“产后中风”,采用“10天针灸火罐+10天中药”为一疗程的治疗办法,目前,即将一疗程,效果也不明显。想得到怎样的帮助:1、具体确诊是什么病症。
2、在中医和西医方面各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哪种治疗效果更好。
3、是否可以推荐相关专家。
医生回复:&&&&&&&& 00:00
&&&&ntfyf12o88&& 00:00
提问:大小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针灸能得到改善吗
所患疾病:
脊髓栓系综合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自出生有脊髓栓系综合症
大小便不能自理,晚上尿床,白天尿裤,大便得喝番泻叶
3月25 在301做了手术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在301手术了,但是效果不明显
膀胱很大,残余尿多。在儿童医院做了【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都挺好。但是考虑为神经源性膀胱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针灸
去我们县城咨询2家医院,一家是盲针。【4寸长,很粗。他说针灸很危险,穿过骨头到神经,怕小孩不配合针断了,针跟着神经跑了】另一家银针【有一寸多长,她从伤口两边扎,在小肚上也扎】
我不知道相信谁,咨询一下您,那一家是否正确
医生回复:&&&&&&&& 00:00
可以用神经节苷酯,腺苷钴铵等.费用每天大约三百元,用腺苷会便宜一点,一天大约一百元
&&&&wyhuwbhappy&& 00:00
提问:耳闷、耳鸣针灸治疗有效果么?多长时间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女,44岁,耳闷、左耳耳鸣近两个月,耳鼻喉科检查高频听力降低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中药服用三周无明显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治疗?需要做tcd检查吗?针灸治疗效果怎样
医生回复:&&&&&&&& 00:00
针灸目前看对神经性耳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您可以尝试一下。
王新宇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王新宇 医生,或者
王新宇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王新宇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王新宇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jsxjh12br88 给留言
提问:34岁女性,痉挛性斜颈4年,为特发性,精神紧张时出现头部颤抖,诱因为长期工...
患者 renbvkeyawei 给留言
提问:4岁女孩在301医院诊断;脊髓栓系综合症
患者 wxbeish1986 给留言
提问:是否是--肩背肌筋膜炎?
所患疾病: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压迫神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