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禁吃什么的中医治疗要注意吃什么?

癫痫病吃什么药好的快
来源:网络
发布者:xiaobai
  生活中疾病总会困扰着大家的生活,一旦生病总会使患者的情绪波动,而心情变化常引起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那么这里就癫痫病吃什么药好的快给您具体讲解下。病例一:病情描述 :  癫痫病患者,吃什么药好?表弟从小就有这病,不知是什么原因,偶尔会两眼冒金星,不能动了.请问癫痫病患者,吃什么药好?问题回答 :  病情分析:
癫痫病是由于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突发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的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综合症,其可分为局部发作和全身发作。指导意见:
目前对癫痫病的治疗主要是用药物控制发作,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拉莫三嗪等,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因为不同类型的发作用药是有差异的.有些医院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的,效果很理想,但可能价格不菲,你可以去医院咨询.   您好,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它的特征是大脑神经细胞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功能失调。在治疗之前首先要查明原因分清类型对症治疗,盲目的治疗是治不好病的,癫痫本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建议可采用中医基因调控疗法结合神经因子植入疗法规范系统的治疗,祝早日康复! 病例二:病情描述 :  请问癫痫病吃什么药好呢。效果比较快点的。而且请问癫痫病吃什么药好呢。效果比较快点的。而且副作用小的那种问题回答 :  你好,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很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阳参、白僵蚕、钩藤、羊痫草、珍珠母、铁胆粉、龙戟草、甘草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快速康复。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镇静,活血化淤,祛湿化痰,醒脑开窍、健脾补气、填精益髓等功效,从根本上调理脏腑机能,是彻底治愈癫痫病这一顽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你好,癫痫病通过正确的治疗,大多数癫痫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愈后是良好的。癫痫有许多类型,癫痫的治疗目前还是首选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多数的病人都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药物治疗建议采用以补益心肾、涤痰熄风,开窍定痫,活血化淤、平肝泻火的中药进行治疗,调理身体状况,调理脏腑机能,固本培元,达到治愈的目的。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复发。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需要帮助可点击我的相片进入我的科室,祝早日康复!病例三:病情描述 :  癫痫病要吃什么药好?朋友得了癫痫,有时不注意就会发病,平时吃什么要能控制住?问题回答 :  你好!药物只能起到基本的控制作用,长期的服用药物都会有依赖性和抗药性,还有一定的副作用,目前主要采用递质涡流消痫体系进行治疗,一是可以避免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另外从根本上可以把患者癫痫的病根消除,使病情彻底康复。  病情分析:当癫痫发作时不要慌,应该立即把患者平躺,指导意见:还要把癫痫患者的领口解开,用毛巾堵住患者的嘴,这样以免患者发作咬掉舌头。心理的护理很重要,患者受到社会上的歧视,这样的结果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严重的会产生抑郁症,所以要及时的疏导患者心理,给患者一个良好的环境。  癫痫病吃什么药好的快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对此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向相关专家咨询。温馨提示: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浅谈中医治疗癫痫有什么方法_神经内科_百姓健康网
扫描二维码
浅谈中医治疗癫痫有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 10: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编辑:魏魏
摘要:浅谈中医治疗癫痫有什么方法呢?相信大家对癫痫疾病并不陌生,因为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这种疾病的介绍,癫痫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患者一旦得了癫痫,就会突然的出现疾病发作的情况,从而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癫痫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些患者就想通过中医治疗癫痫,那么浅谈中医治疗癫痫有什么方法呢?
中医治疗癫痫方法,随着癫痫发病率的升高,大家对癫痫也有了一些关注,癫痫的出现对于我们的身体伤害还是非常大的,因为癫痫患者经常会突然的出现疾病发作的情况,这样就会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患者在得了此病之后,也进行了治疗,但是一直没有好的效果,因此患者就想通过中医治疗癫痫,那么浅谈中医治疗癫痫有什么方法?
中医治疗癫痫一、醒神开窍:治疗癫痫中医也是如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癫痫神昏窍闭当以开窍法救急,遇痫发急症,要针药并用,迅速止痫,以保护脑髓神机免遭持续损害为目的。现在临床脑病科常用的中药如醒脑静,皆可辩证应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发作期的急救。
中医治疗癫痫二、活血化瘀:活血化瘀也是治疗癫痫的一种方法,此法对于颅脑外伤,颅内出血所造成的癫痫更为适宜。癫痫发作时。在治疗癫痫时,尤其是治疗外伤性癫痫时,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常用活血药时要注意,妇女月经过多或妊娠期间禁用。
中医治疗癫痫三、化滞通腑清热:有的癫痫患者是因为饮食失节引发的,多见于儿童,中医称之为食痫。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对于治疗食痫有较好的效果。这类癫痫患者在发作时,经常会伴随有胃肠道的症状。可以选择消食化滞加祛风化痰清热镇惊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癫痫四、祛风解毒:治疗癫痫疾病也可通过祛风解毒疗法治疗,由于风邪引起的癫痫适用于这种治疗方法。因为风邪引发的癫痫往往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多变。
您也可以通过百姓健康网手机版访问:
百姓导医台 癫痫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发病部位:
推荐手术: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网友热搜:
本站图片仅为设计美化,与文章无关。如认为影响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住院医师&助教
主任医师&教授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当前位置: >
来源:网摘  日
癫痫,中医又称癫疾、痫证。癫疾之名始于《内经》。《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癫疾也。”明确指出了先天因素在本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诸病源候论·癫狂侯)对本病的临床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癫者,卒发仆也,口吐诞沫、口涡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济生方·癫痫论洽》对痫症按五脏分类,指出:“此五痫应乎五畜,五畜应乎五脏者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痫》中指出:“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对痰浊与病症的发病关系进行了探讨。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癫痫痈症的主要症状、发病过程和起病突然,具有反复性等特点,都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程国彭在《医学心悟·癫狂瘸》中指出:“经云重阴为痛,重阳为狂,而瘸证则痰涎聚于经络也。”虞抟在(医学正传·癫狂瘸证)中指出:“痫病主乎痰,固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痫宜乎吐……。”李用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证治汇补·痫病》中指出了阴痫、阳痫的分证方法,并提出了治则:“阳痈痰热客于心胃,闻惊而作,若痰热甚者,虽不闻惊亦作也,宜用寒凉。阴痫本乎痰热,因用寒凉太过,损伤脾胃变而成阴,法当燥湿温补祛痰。”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病症进行了进一步阐发,认识到本病与气虚、血瘀有关。痛证之形成,大多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造成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风、火;痰、瘀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七情不遂、气机不畅而致肝郁,肝郁克脾、脾虚生痰、痰迷心窍、痰可化热、热盛化火、火极生风、痰迷心窍而致神昏、风之动摇可致抽搐,但尤以痰邪作崇最为重要,正如《医学纲目一痛痫》中说:“癫痫者,痰邪逆上也。”指出痰邪为病是癫痫的根本原因。总之,先天因素、七情失调、外感六淫、饮食不节、脑部外伤、劳累过度、痰浊上扰、闭塞清窍、蒙蔽心神、壅遏经络,均可引起癫痫发作。1、先天固素:孕妇调养不当、胎气受损,当胎在母腹中时,母亲受惊吓,惊则气乱,胎气亦随之而逆乱,母体肾亏致小儿秉赋不足,而生后易患痫症;或过分劳累体虚而致小儿秉赋不足。诚如《内经》所言:“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予发为癫痫。”《活幼心书·痫证》进一步指出:“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致伤胎气。”父母有病,影响胎儿,若父母患有病症则因其脏气不平,影响小儿先天秉赋而易患此病,或因父母素质虚弱,或因父母久病失养致小儿精气不足而出生后易患痫症。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证洽汇补·痫病》日:“或卒然闻惊而得,惊则神出舍空,痰涎乘间而归之,”由此可见,惊恐对病症的发作至关重要,由于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痰生风。肝胃受损,则易致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失调,—遇透因,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清窍而致痫症发作。小儿脏腹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或素蕴风痰,更易受惊恐而发生瘸症。《景岳全书·癫狂痴呆》指出:小儿痫症“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气夺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3、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致痰浊内聚、阴塞气机、气逆上巅犯脑、蒙蔽清窍而产生昏仆、抽搐等症,或适逢七情失调、致气机逆乱、痰随气动、上冲于元神之府、蒙蔽清窍而发痫症,4、脑部外伤:由于生产时使新生儿颅脑受伤,或由于跌扑撞击,损伤脑部,致瘀血阻滞于脑,使“元神之府”功能失职,则见神志逆乱,昏不知人、气血瘀阻,则脉络失和、肢体抽搐、遂发病症。5、外感六淫:时疫瘟毒后,外邪失于清解,日久致痰热,余毒上冲犯脑而发痫症。
台州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生——中医如何认识癫痫
台州治疗癫痫最好的医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1部队医院的史恩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1部队医院专家史恩主任说:癫痫患者在此期间如果过于劳累,精神上总是不能放松,这会导致癫痫病的发作的,还有就是饮食不当,过饥过饱都不行,过分饮酒,挑食都能引起癫痫病的发作,还有就是要保证癫痫患者的睡眠,睡眠不足也会引起癫痫病的发作。随便停药也会引起癫痫病的发作。
口吐泡沫。手脚抽筋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口吐泡沫。手脚抽筋: 你好这是癫痫。需要去医院治疗。参考资料:  中医认为癫痫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病叫“羊羔风”、“羊癫风”、“猪婆风”等等,叫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根据对病人发作症状的直观认识来起名字。很显然,这其中也贯穿了一种基本思想,即抓住了癫痫病人发作时抽风这个基本特征来进行概括,虽说不上是科学的概括,也没有抓住疾病的本质特征,但却是以症状为依据的。  中医传统上把癫痫称作痫证或痫病,癫痫是后来的叫法。早期医书上,医家多把癫、狂、痫混称,没有划出一个分明的界限。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癫、狂、痫均属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但三者又各有其显着的特征。癫和狂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以动作失常、情感障碍、幻觉幻想、意识紊乱为基本特征。医籍中多以阴阳不同来划分癫和狂,精神抑郁,静默痴呆,语无伦次者属阴,为癫症;精神亢奋,狂躁刚烈,打骂破坏者属阳,为狂症。痫症则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严重者一发作就会猝然昏倒,不醒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发作过后又和正常人无异。  严格讲,传统中医并没有给癫痫下一个很准确、很科学的定义,虽然祖国医学对癫痫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例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列有“婴儿病痫方”专条,较为详细地记载着用“雷丸”、药浴治疗癫痫病的方法,并分析了“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腹大”等一些证候特点,但始终在理论概括上没有一个系统的说法。    中医如何认识癫痫的发病原因?  传统中医很早以前就对癫痫的发病原因做过解释和分析,其具体内容散见于医学典籍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先天因素:  这种认识类似于西医说的原发性癫痫。传统医书上把它称作“胎痫”,意为胎里带来的。譬如大脑发育不全,脏腑功能先天不足等等,当然还包括遗传因素在内。  ②饮食起居因素:  多指饮食不注意节制,冷热无常,寒暑侵入。比如经常过量食用肥腻的食物,暴饮暴食,过多食用生冷及不卫生的食物等,都可能成为病因。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都要靠津液气血输布,而这些全靠脾胃功能完成。饮食无节制,造成运化失职,积成痰饮,蒙蔽心窍,必然引起癫痫。  ③精神因素:  是很重要的发病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突然受到惊吓,心情长期抑郁,过分的激动、愤怒、伤感等对人造成精神刺激和精神创伤,形成发病的内环境。《黄帝内经》上说过,愤怒容易伤肝,过分的喜悦容易伤心,思虑过多会伤脾,忧伤过分会伤肺,恐惧太甚易伤肾。过度的精神刺激会造成体内气机紊乱,导致脏气不平,特别是突然惊恐,更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④劳作因素:  劳作失度也是致病原因之一。用脑过度必然造成大脑亏损,心神失养,强度太大的体力劳动往往使人体力不支。在这些情况下,病邪极易侵入,因为此时人体抗病能力降到最低。传统中医典籍上的劳,还特指房事不节,本虚而致病。  ⑤跌仆产伤:  指的是发生意外造成的伤害和小儿出生时受到损伤。  这些伤害极易形成各种内外伤害,尤其是脑部受损,如遇到适当条件,便会导致癫痫。  除以上病因外,中医认为:许多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会转为癫痫。上述各项为什么会以癫痫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癫痫病是脑病还是脏腑病?  中医典籍上把癫痫称作“癫疾”、“颠疾”。有些医书据此而下论断说早期的医学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癫痫病是大脑的病,理由是“颠字的意思是头顶,也就是头。”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还缺少确凿的论据,要弄清癫痫病是脑病还是脏腑病这个问题,还得做些必要的讨论。  中医典籍上比较明确地提出癫痫病是脑部病变的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曾比较系统地阐述过他的观点:癫痫病发作是元气一时不能向上转入脑髓,病人抽搐时正象是活人死脑袋。说他是活人,腹中有气,四肢抽搐;说他是死脑袋,脑髓没气,耳朵聋了,眼睛向上翻就象死人。有的人先喊一声然后抽搐,是因为脑中无气,胸中的气没地方走,突然冲出来。正抽搐的时候,胸中有漉漉的响声,是因为津液还在气管里,脑袋无气,因此有这种声音。抽搐后头痛昏睡的原因,是气虽然转到脑子里,但是还不足以使人清醒。他从大发作的症状入手分析,证明了大脑是发作的根源。虽然他的分析并不象现代医学认识得那么透彻,但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祖国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把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称为“五脏神”,而把脑作为“总众神”的神。认为五脏神气通于脑,五脏神气之所以能上通于脑,是以经络为传导之路的。也就是说,五脏能够通过经络与大脑联系在一起。  近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医学说的发展,人们对于癫痫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基本上统一了认识:癫痫病是脑部病变引起的。脑部病变分两种情形,一是大脑本身发生病变,二是脏腑病变引起大脑病变。这也就解释清楚了为什么中医治疗癫痫病主要从肝、脾、肾三脏立论这个问题。    脏腑病变为什么能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病?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脑统领全身,它用来维持功能的气血、脑髓等必须靠五脏来生产、供应,也必须靠五脏的功能来协调。这样,一旦脏腑产生病变,必然会传导至大脑,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病。    心脏病变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脏的作用是主持血液循环,它向泵一样不断地把血液供给大脑,以维持大脑的正常机能。大脑正是靠心脏提供的血液来维持本身的健康,进行生理活动,支配人的意识、思维、情感和运动。  心脏出现下列情况都可能引起脑病,导致癫痫:心血不足,心脏功能衰竭,不能满足大脑供血,大脑因缺血缺氧便会出现功能障碍;心血管瘀滞,出现供血障碍,大脑失去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保障,也会导致大脑发生病变。传统中医也认为痰迷心窍,心神无舍,可引起大脑病变。    肾病为什么会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精化生脑髓,从而使大脑充实不竭,保证脑功能正常,因此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中医有些治法,比如填精益髓、补肾健脑,就非常能说明肾与大脑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肾脏出现下列情况都可能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肾脏先天不足,不能生成足够的精髓,使大脑发育受到影响,自然形成脑病;久病不愈,肾脏亏虚,得不到所需的滋养和补充,引起脑室空虚;肾劳过度,达不到生理平衡,形成肾精不足,引起脑髓不实;肾有病不能主水,多生痰饮,上犯脑神,出现昏迷、抽搐、头痛等症状。所以,有些专家认为各种癫痫都是肾经病,确实有一定的理由。    肝病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肝脏的功能在于调节血液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它对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肝荣则脑健,肝衰则脑病。反过来说,人的感情和肝脏关系极为密切,比如怒为肝志,怒则气血逆乱,逆乱之气血易随肝气勃发而上举,使脑部发生病变而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等症状。  《内经》上说各种抽搐,都属于肝病。肝脏出现下列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脑部病变,导致癫痫:肝脏主管疏泄,对调节大脑血流量和疏通气机起关键作用,肝阳上亢,化风内动,能上扰清阳,也会挟带痰浊逆动,蒙蔽心神,激起大脑病变;肝气郁结,疏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会造成情志不畅,也极容易化为邪风,上犯大脑引起昏仆、抽搐等病症。    脾病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认为,脾主管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脏生理功能正常,其他脏器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功能。《灵枢》上说五谷津液通过脾脏转化为营养物质,再运送到身体各部位,补充脑髓。  由上可见,脾脏有病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脾运化失职,大脑失去必要的营养物质,导致功能失调。脾病还会直接引起胃部消化不良,生热、生风,生痰浊,导致大脑病变从而形成癫痫病源。    肺病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学说认为,肺主诸气而司呼吸,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输布到机体的各部分。由此可见,肺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了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肺部发生下列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脑病,导致癫痫:肺主气,气助血行,气虚滞容易形成大脑气血难以得到补充的病理现象,从而使大脑功能产生障碍,发生病变;肺气不利,浊气上逆,干扰清明,也会导致功能紊乱,而出现昏迷、倒地等症状。    传统中医把癫痫病分为几类?  传统中医着作中,医学各家对癫痫病的分类驳杂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按病源分:  也就是按照得病的原因对癫痫进行分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明代方贤的五分法。他在《奇效良方》一书中,把癫痫分为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五类。这种分法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按发作时患者发出的叫声分:  持这种分法的代表人物是宋朝名医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根据发作时患者发出的叫声,把癫痫病分为五类:犬痫、羊痫、牛痫、鸡痫、猪痫。这种分法当然是不科学的,如果发作时不发出叫声,便不在五类之中了,可见分法不严谨。  (3)接五脏所属分:  就是看患者发病源于哪一脏器,也就是说是哪些脏器病变而引起癫痫。这种分法应是从病理和症状这个角度考虑的。  这种分法,明朝医家鲁伯嗣是代表。他把癫痫分为心痫、肝痫、肾痫、肺痫、脾痫五种,并附带说明了发作症状。他在《婴童百问》一书上解释了他的分法。面红、眼睛直、吐舌、咬牙、烦躁不安、气短的叫心痫;脸和嘴唇发青、眼睛向上看、手脚抽搐、腰背硬直的叫肝痫;脸发黑带有晦气、眼睛向上看、嘴里吐沫、身体僵直如尸的叫肾痫;脸白如土、眼睛发直、象受了惊吓似的跳动摇头、嘴里冒沫的叫肺痫;脸色发黄、眼睛发直、肚子胀、下泻、四肢僵硬的叫脾痫。  把发作症状和病理结合起来给癫痫病分类,基本上可以从中医典籍上找到理论根据,也符合中医的临床观察经验,确实有独到之处。所以,后世医家也有人沿袭这种分法的思路,加以提炼,提出新的分法。  (4)按阴阳分:  是癫痫分类中最简洁的一种,只把癫痫分成阴痫、阳痫两类。阴痫属于虚寒症,患者体质虚弱,每次发作时间较长,发作周期也长。阳痫属于实热症,一般情况下患者体质比较强壮,每次发作时间较短,发作比较频繁。    现代中医如何给癫痫分类?  现代中医根据中医典籍的分类方法,对癫痫病有了更明确的分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  (1)分为阴痫、阳痫或者实证、虚证两类。这种分法实际上是继承了传统中医的阴阳两分法。  (2)把癫痫分成风痫、惊痫、痰痫、食痫、热痫、瘀痫、虚痫、虫痫等类,是根据病因来分类的。上述几类,散见于医籍中,古代医家已有论述,只是未加系统概括。现代医家经过加工整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这其中有医家独到的见解,但总体上说来还是对古代医学思想的继承。  (3)把癫痫分为肝风痰浊、肝火痰热、肝肾阴虚、脾胃虚弱四类。这种分法,从肝、脾、肾三脏立论,体现了当前中医对癫痫病病因的基本看法,切中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分法。    对癫痫病较好的中医分类是哪一种?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主张将癫痫分为风、惊、痰、食、虚、瘀、滞七类。因为这种分法直接抓住了病因,与发作症状结合,对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非常具体。现将各类癫痫的主要症状和病因分述如下:  (1)风痫  症状:脸色发青、发紫、脖子发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眼向上看、肢体僵直、抽搐吐沫。发作前有头晕目眩、头痛、恶心、肢体麻木等前兆。  病因:肝阳亢盛,有痰火,感受风寒,闭阻经脉;或肝功失调,风寒外侵,肝风内扰,血虚郁闭。  (2)惊痫  症状:突然昏倒、神志丧失、肢体强直、抽搐,多数发作前惊叫。轻者神志不清,神情呆滞,有无目的行为。  病因:胎儿腹中受惊,先天胆气不足,或出生后暴受惊吓,则遇适当条件发病。因高烧惊厥,治不及时或未治愈而转为癫痫。因肝肾虚弱,经受突然刺激或长时间强刺激,受惊发病。  (3)痰痫  症状:发作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口吐涎沫或口角流涎、脸色发青、口唇青紫、手脚抽搐、身体僵直,并伴有异常叫声。  病因:一是温热积久,灼伤津液,蓄成痰饮。二是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积为痰饮,或由进食生冷油腻过多,消化不良,积为痰饮,遇诱因发为癫痫。  (4)食痫  症状:脸色发青、脘腹胀满、腹痛、恶心、呕吐、大便秽臭或便秘。发作时两眼发直、四肢抽搐,重者昏倒、口吐涎沫。  病因:一是小儿哺乳不节,伤及脾胃。二是母乳有问题,或者含有较强的刺激成分,如酒精或副作用较强的药物成分等,伤及小儿脾胃。三是常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尤其易转为痰痫。  (5)虚痫  症状:平素脸色发白或脸色晦黯,常头晕目眩、腰酸腿软,或肢体乏力、耳鸣、失眠、精神萎靡不振。发作时突然昏倒、两眼失神、四肢颤动或抽搐、大小便失禁,或者神情呆痴,无行为意识。  病因:一是先天不足,脏器不健,若生活调理不当,遇饮食、寒热、情感等刺激因素发病。二是久病不愈,造成肝肾亏虚或脾胃虚弱,肝肾亏虚导致精血不足,脾胃虚弱造成运化失职,饮食聚积生痰,蒙蔽清窍。三是外伤、产后失血过多或贫血等因素带来不足之症。四是积劳成虚,不胜外邪。  (6)瘀痫  症状: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全身抽搐或者一侧肢体抽搐、局部肌肉抽动、两眼直视或向一侧斜视,有时伴有尖叫声,有些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发作过后体乏无力。  病因:一是脑外伤或是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综合征。二是部分脏器由于出血等原因造成瘀证,影响血液循环。三是气滞脉络,造成气血不畅。  (7)滞痫  症状:发病前常表现出忧郁、焦躁、容易生气乃至发火、胸满腹胀或者腹痛难忍。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轻者失神、脸色苍白或蜡黄、目光呆痴、面部肌肉抽搐或嘴角不自觉地蠕动。  病因:一为气滞,心情不愉快,或者怒气难消,肝气郁滞,或者气滞胸膈。二为脾胃失调,多生津液,阻遏气机。三为肠道不畅,清气不举,浊气难下,或因宿便滞留,津液难通,浊气上逆。四为经脉阻滞,气机不畅,甚而导致清窍失养。    癫痫病的西医分类与中医分类有何异同?  首先应当说明一点,分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指导治疗,是对症下药的依据。  西医把癫痫病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等类型,是根据国际标准和我国研究的实际情况统一划定的标准。划分的主要根据,是发作时的症状。患者一经诊断为某类型的病,便给适用的药物。比如,患者被诊断为癫痫大发作,便服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药,诊断结果是精神运动性发作,就采用疗效相对较好的卡马西平等药。  中医之所以根据病因、病理分类,也是由中医的特殊治疗方法而定的。中医的分法,直接揭示病根所在,便于医生处方用药,实用价值相当高。比如患者是由风邪入侵引起的风痫,在组方时,就把祛风的药作为主药;是瘀痫,主要治法就该活血化瘀。当然,它的局限性在于临床经验起了太大的作用,很难准确把握。    中医用什么方法诊断癫痫?  中医对癫痫的诊断,主要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也就是望、闻、问、切四诊。  中医理论认为,五官是五脏的门户,五脏病变和大脑病变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通过五官就能发现五脏和大脑病变,得到诊断结论。脉,是联系五脏和大脑的重要通道,大脑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机能,主要靠五脏供应赖以维持机能所需的能量,而五脏的各种病变都可能反映在脉理上,衍成各种不同的脉象。所以靠中医四诊可以诊断病情。    中医认为在诊断中患者或监护者应做哪些事?  第一个发现患者有癫痫症状的人,是患者或他的监护人。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稍有一些有关癫痫病基本常识的人,在看医生以前,因癫痫症状已反复出现,便可做出已患癫痫的推断性结论。这时再看医生,事情就好办多了。作为患者的监护人,患者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要注意到,一愣神、一点头都应引起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次出现异常,可能是偶然,三次五次可就是规律了。  在诊断过程中,患者或他的监护人对诊断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要向医生提供作为诊断资料的所有情况,比如什么情况下容易发作,发作前有没有异常感觉,发作过后有哪些特殊情况,包括哪一侧抽搐,眼睛向哪一侧斜视这些情况,都要交代清楚。应该明白,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误诊。    中医治疗癫痫的基本治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癫痫,基本的治法有八种:镇惊、熄风、解热、祛痰、消食、导滞、化瘀、扶正。医生具体施治时,并不是机械地应用这八个法则,而要分清主次,看清什么是主要矛盾,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治法。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制定的每一个治疗方案都是综合运用了几种治法的。  八种基本的治法都以辨证施治为前提。医生根据对患者症状的确认,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然后组方、用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要反复研究,修改治疗方案,重新组方、配方,以求达到最佳的疗效。辨证的目的在于查出病根,摸准病位。在这个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去分析,辨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等,进行具体治疗。    镇惊的方法如何运用?  镇惊的方法适用于惊痫患者。  《素问·通评虚实论》上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惊痫患者多因惊恐等精神因素发病,小儿患者尤多属此。探求根本,容易被惊恐所侵的根源,大多是先有虚证。小儿心血不足者居多;成人则多为肝肾不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更容易由于用脑过度而衍成虚证。对于惊痫患者,除直接选用有镇惊、镇定的药物外,还得用些有补益作用的药物辅佐。    熄风的方法如何运用?  熄风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风痫、惊痫、痰痫、滞痫等类患者。  中医认为,风是百病之源,癫痫尤其如此,所以治疗癫痫病,熄风是一个根本大法。古代医学家认为,风邪侵心,气机壅塞,血脉就乱了,血脉一乱,神气不定,所以会得癫痫。因此主张“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学说又认为,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外风多是指风寒和风温的邪气侵入体内,循风府而上,沿经脉串走,也可以直接由肌肤进入经脉,乘着体内积久的病变而发为癫痫。治法分为两种。一是祛风,使入侵的风邪不得留在体内,这种治疗属于治表。二是填窍,杜绝风源,防止风邪再度入侵。内风则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内风是体内所生之风,风从内生,主要是由于肝脏失调。或是由于阴虚、肝阴不足而生风,属虚证;或是由于肝阳上亢而生风,属实证。多数医家治内风都从肝入手。肝风炽盛,聚津液成痰,治风就必须从清热逐痰下手。    祛痰的方法如何运用?  祛痰是中医治疗癫痫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关键的一着。  常言说得好:痰生百病,怪病治痰。癫痫也多是由痰作祟,堵塞清窍,刺激大脑而起病。中医学说把痰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由呼吸道咯出的痰,有形有物,属狭义的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痰。广义的痰,泛指一切体内津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治痰之前,必须先明痰源,医家常从热燥和寒湿两个方面来分析。热燥而形成的痰由热而来,热甚成火,将人体内的津液灼炼成痰。寒湿而形成的痰是由于脾失运化,水谷精微不能得其所,积聚起来而成的痰涎。  治痰常用逐痰和化痰两种方法。但同时也要考虑采用别的治法配合治疗。比如痰由热生,治痰就得先攻火,这就是釜底抽薪;过食甘肥,积滞而成痰涎,治痰就得从消食导滞入手,等等。    解热的方法如何运用?  中医认为,阳亢生热,热盛生痰,痰盛就会生惊生风。因此,在癫痫病治疗,特别是发作期的治疗中,解热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多数医家认为,癫痫热证主要表现为心肝二经郁热。解热首先是要辨清是外感还是内热,是真热还是假热,是心经的热还是肝经的热。  外感暑热,如内里寒湿,就容易成风成痰。在这种情况下,外热为表,内寒为本,那么温平内里就是重要的,解表倒在其次,一味下苦寒之药,与内寒相兼相迎,反会生内热。内寒虚者为阴,凉药一促,就如雪上加霜,衍成虚火,病情反见危重。内热者痰饮必盛,外感寒邪,易聚成风,风行而气血郁滞,病必然会发作。这种情况下,寒为表,热属里,一定要以凉药除去内热,才能去痰之根本。  可见,如果不辨表里、真假,解热一法便用不到点子上。进一步说,经脉之间互为表里,脏腑各部互相传变,真要能把药用在该用的地方,绝非容易的事。    消食的方法如何运用?  消食的方法主要用于食痫、痰痫两类。  饮食失节可以是癫痫病患者的主要病因和诱因,小儿癫痫患者尤其明显。食痫多见于小儿。医家多认为,饮食不节主要是指饮食过量,小儿则是指哺乳过量,阻塞肠胃,造成积滞不化,致使中焦气机不畅,清阳难举,浊气不下。腐浊之物积久生热聚痰成涎,应用清凉化积之方,方中组合化痰导滞的药物来涤除积腐,廓清中焦,清热化痰。  小儿食痫仅从小儿辨证施治的做法是片面的。《太平圣惠方》中说:小儿食痫,是由脏腑壅滞,内有积热,这是哺乳过度、气血不调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乳母饮食不规律,生气愤怒不知节制,烦毒之气积在胸中,就去喂孩子,使小儿结滞不消,邪热蕴积,肠胃壅塞,不能宣通,于是壮热多惊,四肢抽搐,发为癫痫。这一番道理很是精辟。由此可见,小儿积滞不消,肠胃不畅,原因不全在小儿。要使用消食的治法,还得虑及母体。    导滞的方法如何运用?  导滞的方法适用于气机不畅,壅滞不通,上下不行,甚至逆机背行的情况,可以保障气血顺畅,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制。  滞也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包括气滞和物滞两个方面。具体地说,可用中医理论中的三焦辨证去定位分辨。中医理论中的三焦,指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上焦的肺气上举而给大脑供氧,滞而不畅,大脑就会气血虚亏。肺感外邪,必生浊气,向上冲入大脑,使大脑发生病变。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畅导浊滞之气,宣之使出。心脏失去肺气的帮助,血脉就会阻滞,病至经络、大脑。中焦的脾脏职责是化水谷精微,使它通达到经络,遍滋全身。脾气滞涩,精微之气不及大脑,则大脑失养;津液不调,全身气机不畅,分泌系统紊乱。胃气滞阻,多是由于积食久而不化,生成重浊之气,滞留在胃,阻遏脾之运化功能,或上扰清阳,因此必导之排出。胃火大盛,积食生成的痰饮也会阻滞经胳。由胃至肠,导致大便秘结,阻滞气机,上冲于胃,延及脾脏,酿成内热,成为发病的诱因。治病的常法,是用润燥利下的药物通导。下焦遇邪久留,就会生成津枯水竭之象,肾火既生,小便涩滞。用利下的药物治疗,只是治标,解热才是治本的方法。肝气郁滞,有时由于外感形成,有时来自体内,必须分析清楚寒热虚实,才能准确地用药。  还有一点,滞气能循经络、津液、血脉传变,上焦不治便会延及中焦、下焦,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化瘀的方法如何运用?  化瘀的方法也是治疗癫痫的一大主法。  瘀这个概念含义深广,不仅包括脑外伤、颅内感染、脑部肿瘤、脑寄生虫病等脑部病变所造成的脑损伤形成的血液瘀阻,也包括由于脏气不平而造成的经脉运行不畅,脉络阻塞,还包括由于血液浓度过高而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和体内任何部分的血液循环不畅通。简而言之,是指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畅和离经脉的血液瘀积不散两个方面。  周学海曾经说“癫痫之病,其伤在血,寒、热、燥、温之邪杂然凝滞于血脉,血脉通心,故必昏闷而又有抽掣呼叫者,皆心肝气为血困之象……癫痫屡发难愈者,正以在血故也。”他还说,“肝胆之气充足条畅,呼吸均匀,其根不空,其标不折,断不至有仓皇逆乱之事。”传统中医学说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我们可以把上面引用的话概括为两点:一是癫痫病在血瘀,因此必须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去治;二是血和气关系至密,故治血和治气必须结合而行。  活血化瘀的药多取温辛,温可通行血脉,辛能化瘀散结。用现代医学的观念可解释为许多活血化瘀的中药都能扩张周围血管和脑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液流量,改善组织营养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治疗癫痫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活血化瘀先行,辅以导滞的方法,必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扶正的方法如何运用?  扶正是癫痫治疗全过程中最重要的辅助治法。人们之所以会得癫痫病,总的来说是正不胜邪。上述镇惊、熄风、祛痰、解热、消食、导滞、化瘀等治法,都可看做祛邪的方法。除了直接祛邪之外,还应扶持正气。  治疗癫痫采用扶正的方法,古已有之。明代名医张介宾说过“癫痫症无火者多,若无火邪,不得妄用凉药,恐伤脾气以致变生他症。且复有阴盛阳衰及气血暴脱而绝无痰火气逆等病者,则凡四君、八珍、十全大补等汤,或干姜桂附之类,皆所必用。不得谓癫痫尽属实邪,而概禁补剂也。若真阴大损,气不归根,而时作时止,昏沉难愈者,必用紫河车丸方可奏效。”这段话经验性很强,说明了扶正一法确是为临床证明过的。现代医家多有把治疗过程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进行,在缓解期使用扶正法更为有益。  采用益气健脾、滋补肝肾、养血补脑等手段治疗,本身的意义就在于补偿疾病的耗损,扶养正气,固其本源,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进一步控制发作和彻底治愈癫痫作用极大。    中医药治疗癫痫见效慢吗?  “中医药治疗癫痫见效慢”,这种说法太笼统,不见得正确。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癫痫的成方、验方当然不能说效果都很好,见效都很快,但能流传下来,至少有它在治疗上的特色。传统中医药方剂的疗效一般都是靠临床观察来认定的,很少有科学设计、严密对照的大组病例研究。一般说来,中医药抗癫痫作用较弱,见效也较慢,不如西药见效快。但有个关键问题要明白,用药物治疗是为了控制发作和治愈癫痫,见效快慢不属于根本问题,见效更不是最终目的。  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抗癫痫中药的剂型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利用中草药提取物研制的新型抗癫痫药物,一改先前的大包小袋药锅里煎的方式,见效就要快得多了。    中药治疗癫痫有哪些优势?  同西药比较,中药治疗癫痫有其自身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已经为广大患者认可了。  首先,中药治疗癫痫体现了整体治疗的优势。中药从组方来说,考虑得比较全面,在治疗思想上,考虑到了祛邪与扶正的有机结合。在治法上,追求标本兼治,阴阳平衡。在减轻发作症状、控制发作的同时,兼固培元固本,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这样,就比西药单方面控制发作的做法要好些。中药不仅作用于脑神经,而且兼顾脏腑,更有利于协同消除病因,阻止脏腑病变传导进入大脑,加重病情。  第二,中药在缓解期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西药在缓解期治疗阶段,多考虑的是用药剂量的变化,中药则不同,在发作基本控制后,或者在病情明显减轻时,中药的调理、补益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它能使患者在不中断治疗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体能,增加抗病能力。  第三,中药毒副作用小。在癫痫治疗中,西药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毒副作用较大。控制发作,西药有它的优势,但过强的抑制作用会使大脑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有时病情不见减轻,发作还未得到控制,毒副作用却表现出来了。另外,常服用抗癫痫西药,容易导致药物适应,要想保持一定的疗效,控制发作,就得增加剂量,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一方面,采用中药治疗,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治惊痫的传统方剂有哪些?  (注:为保存原方面貌,方剂中用药剂量未经换算,全书同)  (1)镇心丸  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银屑12铢,水银12铢,牛黄6铢,大黄6分,茯苓3分,茯神、远志、防己、白蔹、雄黄、人参、芍药各2分,防葵、铁精、紫石英、珍珠各4分。  (2)蚱蝉煎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惊痫,频频发作,经久不愈,肌体瘦弱。  蚱蝉3枚(去翅足、微炒),麻黄1分(去根节),钩藤1分,柴胡半两(去苗),白芍药半两,石膏1两,子芩1两,知母半两,龙齿1两,犀角屑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蛇蜕皮5寸(烧灰),生姜汁少许,牛黄1分(细研),蜜1两,生地黄汁5合,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上药,蛇蜕皮以上并细锉,先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入竹沥1小盏,又煎至五七沸,纳杏仁、蜜、姜汁、地黄汁,以慢火煎,搅不停手,约10余沸,放冷,于瓷盒中盛,入牛黄搅令匀。  每1合,分为3服。量儿大小加减。  (3)保和丸  出处:《圣济总录》  治小儿惊痫,身热于足,目睛上视,状如中风。  丹砂(研)1钱,蛇蜕(烧灰)1钱,瓜蒂二七枚,蟾酥(汤浸)、腻粉(研)、龙脑(研)、麝香(研)、牛黄(研)各半钱。上药,捣研如粉,用浸蟾酥并面糊同研为丸如黍米大。每服用倒流水先化1丸,滴鼻内,良久嚏讫,即用薄荷水下1丸。  (4)钩藤子芩汤  出处:《圣济总录》  治小儿惊痫体虚。  钩藤、黄芩、沙参各3分,知母(焙)、升麻、犀角(镑)各1两,蚱蝉2枚(炙,去翅头足),蛇蜕皮3寸(炙),柴胡(去苗)、甘草(炙、锉)、白术各半两。上11味,粗捣筛,以水2升煎,去滓。取6合,入蜜2合,竹沥3合,再炼如饧。每服1钱匕,微与服,以意量之。  (5)小惊丸  出处: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治阳症惊痫,心热,恍惚惊悸,四体抽掣,潮热昏迷,乍热乍醒。或为惊怪所触而致。  郁金(皂角水浸煮)2个,黄连、牙硝、木香(不见火)、藿香、龙胆草各5钱,全蝎(去毒)6个。上为末,糊丸,用雄黄、朱砂、麝香、金银箔为衣。  (6)南附汤  出处: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治阴证惊痫,体冷强直,手足微动,昏睡不醒,口噤涎流,或声或嘿。  南星、生附子各2钱,全蝎(去毒)5个。上锉散,每服2钱,水1盏,姜3片,煎5沸。量大小旋服。  (7)大青膏、镇惊丸  出处: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小儿心肝热盛,偶被惊邪所触,因而神气溃乱,遂成痫症,发时吐舌急叫,面色乍红乍白,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先服大青膏,次服镇惊丸,则痫自定矣。  ①大青膏  天麻3钱,白附子2钱,青黛(研)1钱,蝎尾(去毒)1钱,朱砂(研)1钱,天竺黄2钱,麝香3分,乌梢蛇肉(酒浸、焙干)1钱。上同研细,炼蜜和膏。每服大儿5分,小儿3分,薄荷汤化服。  ②镇惊丸  茯神、麦冬(去心)各五钱,辰砂、远志(去心)、石菖蒲、枣仁(炒)各3钱,牛黄1钱半,川黄连(生)3钱,珍珠2钱,胆星5钱,钩藤5钱,天竺黄5钱,犀角3钱,甘草(生)2钱。上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5分,量儿与之,用淡姜汤下。    治风痫的传统方剂有哪些?  (1)大黄汤  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少小风痫积聚。  大黄、人参、细辛、干姜、当归、甘草各3铢。上六味,以水1升,煮取4合。  (2)增损续命汤  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小儿卒中风恶毒及大风,四肢角弓反张不随,不能行步。  麻黄、甘草、桂心各1两,川芎、葛根、升麻、当归、独活各18铢,人参、黄芩、石膏各半两,杏仁20枚。上12味,以水6升,煮麻黄,去上沫,乃内诸药煮,取1升2合。3岁儿分为4服,1日令尽。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3)紫石英散  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日数十发,医所不药者。  紫石英、滑石、白石脂、凝水石、石膏、赤石脂各6两,大黄、龙骨、干姜各4两,甘草、桂心、牡蛎各3两。上12味药,共下筛为粗散。盛以囊,悬于高凉处,欲用取3指撮。以新汲井水沾诸口中,热多者日四五服。以意消息之。  (4)天门冬酒  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通治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痫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万病皆主之。久服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更黑。天门冬与百部相似,天门冬味甘两头方,百部细长而味苦,令人利。捣绞取汁1斗,渍曲2升,曲发以糯米2斗,准家酿法造酒,春夏极冷下饮,秋冬温如人肌。酒熟,取清服1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慎鲤鱼,亦忌油腻。  天门冬去心皮,曝干捣筛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匕,日3,加至3匕,久服长生,凡酒亦得服。  (5)龙齿丸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风痫,发即卒倒,口吐涎沫,手足俱搐,一无所觉,苏而复发。  龙齿半两(细研),虎睛一对(微炒),赤茯苓半两,铁精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独活1两,远志(去心)半两,细辛半两,鬼箭羽半两,天麻3分(炮裂,去皮脐),露蜂房半两(微炒),桂心3分,钩藤皮半两,蚱蝉7枚(微炒),衣中白鱼三七枚,川升麻半两,石膏1两(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研药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桐子大,不计时候,以荆芥汤下20丸。  (6)天竺黄散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风痫,筋脉抽掣,夜卧惊悸,四肢烦躁,皮肤壮热。  天竺黄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知母1分,赤芍药1分,犀角屑1分,钩藤1分,玄参1分,桔梗1分(去芦头),龙骨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白僵蚕1分(微炒),茯神1分,蜣螂7枚(去足、微炒),槟榔1枚(纸裹、微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薄荷汤调下半钱。1日5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7)天南星丸  出处:宋·政和中奉敕编《圣济总录》  治小儿风痫,发热身软,时作时醒,或先屈指如数,乃发掣缩。  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天麻、人参、防风(去叉、锉)各1分,干蝎(全者)14枚(炒),以上捣末,乳香(研)、龙脑(研)、牛黄(研)各半钱,丹砂(研)3钱,麝香(研)1钱半。上11味药,捣研令匀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每服1丸,荆芥薄荷汤化下,食后,临卧。量儿大小加减。  (8)愈风汤  出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中风证,内邪正除,外邪正尽,当服此药以行导诸经。久服大风悉去,纵有微邪,只以此药加减治之。然治病之法,不可失其通塞,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如此为常治之法也。久则清浊自分,荣卫自和。  羌活、甘草、防风、蔓荆子、川芎、细辛、枳壳、人参、麻黄、甘菊、薄荷、枸杞子、当归、知母、地骨皮、黄芪、独活、杜仲、吴白芷、秦艽、柴胡、半夏、前胡、厚朴、熟地黄、防己各2两,茯苓、黄芩各1两,石膏4两,芍药3两,苍术、生地黄各4两,桂皮1两。以上33味,通73两,上锉。  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如遇阴天,加生姜煎,空心1服,临卧再煎药渣服。  无问男子、妇人及小儿惊痫搐急、急慢惊风等病,服之神效。  (9)祛风至宝丹  出处: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治癫痫。  防风、薄荷、荆芥、羌活、独活、连翘、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全蝎、天麻、细辛、枳实、桔梗、大黄、芒硝、生地、石膏、干草各1两,盐梅50个(去核),干葛、赤芍、细茶各1两半,麻黄3钱(临证详审或用或不用)。  上药俱用温水洗,火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每服2丸,不时细嚼,并卧时茶酒任下。如血虚加川芎、当归各1两;气虚加人参、白术各1两。  (10)化风丹  出处: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胆星2钱,羌活、独活、天麻、防风、甘草(生)、荆芥穗、人参、川芎各1钱。  上共为细末,炼蜜丸皂子大。每服1丸,薄荷汤化开服。  (11)羌活桂枝汤  出处: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羌活、防风、麻黄、桂枝、天麻、大黄、甘草(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治痰痫的传统方剂有哪些?  (1)半夏丸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不问长幼。  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矾2两(烧令汁尽),朱砂3两(细研,水飞过),黄丹3两。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不计食前后,以人参汤下20丸。  (2)天竺黄丸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心经积热痰毒,变为风痫,发时烦闷,口噤吐沫。  天竺黄1两,水银1两(与铅同结为砂子),黑铅2两,夜明砂1两(微炒),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雄黄3分。  上件药,都研为末,同甘草水浸蒸饼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不计时候,以梨汁下5丸。  (3)朱砂滚涎散  出处:金·张从正《儒门事亲》  治五痫。  朱砂(水飞)、白矾(生用)、赤石脂、硝石,以上各等分。  上同为细末,研蒜膏和丸绿豆大。每服30丸,食后,荆芥汤下。  又方:朱砂不以多少,水飞,研为细末。上用猪心血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0丸,空心,金银汤下。  (4)三圣散  出处:金·张从正《儒门事亲》  防风3两(去芦头),瓜蒂3两(拣净碾破以纸卷定,连纸锉细,去纸,用粗罗子罗过,另放末;将渣炒微黄,次入末,一处同炒黄用),藜芦(去苗及心)加减用之,或1两或半两,或1分。  上各为粗末,每服药半两,以齑汁3茶盏,先用2盏煎三五沸,却将原2盏同一处熬2沸,去滓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  (5)坠痰丸  出处: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天南星(九蒸九曝)。  上为末,姜汁为丸桐子大。每服20丸,人参汤下,菖蒲麦门汤亦得。  (6)牛黄清心丸  出处:元·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  白芍药、麦门冬、黄芩、当归、防风、白术、柴胡、桔梗、川芎、茯苓、杏仁、神曲、蒲黄、人参、羚羊角、麝香、冰片、肉桂、大豆黄卷、阿胶珠、白蔹、干姜、牛黄、犀角、雄黄、山药、甘草、大枣,蜜丸,金箔为衣,每服1丸。  (7)控涎丹  出处:《丹溪心法附余》  治诸痫,久不愈者,顽涎结聚,变生诸证,并宜治之。  全蝎2钱(去毒),铁粉2钱,甘遂2钱半,半夏、生川乌(去皮)、僵蚕(3味不炒,锉碎,生姜汁浸一夕)各半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15丸,食后姜汤下。忌甘草。  (8)追风去痰丸  出处:《普济方》  防风、天麻、僵蚕(炒去丝嘴)、白附子(煨)各1两,全蝎(去盐毒)、木香各5钱,朱砂7钱5分(另研为末),牙皂、白矾、半夏(汤泡7次)、南星各3两,一半化白矾水浸,一半用皂角浆浸,共一宿。  上为末,用生姜汁打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临卧用姜汤或薄荷汤送下。  (9)祛痰定癫汤  出处:清·陈士铎《石室秘录》  人参、茯苓、半夏各3钱,白术、白芍各5钱,甘草、附子、陈皮、菖蒲各1钱。  水煎服。  (10)济艰汤  出处:清·陈士铎《辨证录》  治壮年之人,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鸣者。  白术5钱,人参5钱,茯神3钱,菖蒲5分,远志1钱,柏子仁3钱,半夏3钱,天花粉1钱,南星1钱,附子1钱,神曲1钱。  水煎服。    治食痫的传统方剂有哪些?  (1)紫丸  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小儿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热,汗后热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吐,食痫先寒后热。  代赭石、赤石脂各1两,巴豆30枚,杏仁5枚。  上4味末之,巴豆、杏仁别研为膏,相和,更捣两千杵,当自相得。若硬,少入蜜,同捣之,密器中存。  30日儿服如麻子1丸,与少乳汁令下。食顷后,与少乳勿令多,至日中当下热除。若未全消,明日更与1丸。百日儿服如小豆1丸。以此量增减,夏日多热,喜令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佳。紫丸无所不疗,虽下不虚人。  (2)代赭丸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食痫,四肢抽掣,壮热惊悸,乳食不消,痰涎壅滞,发歇不定。  代赭1分(细研),马牙硝1分,金箔20片(细研),银箔20片(细研),水银1分(以少枣瓤,研令星尽),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腻粉半两(研入),天浆子3枚(内有物者,炒),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蟾酥1钱(研入),朱砂1分(细研),蝎梢49枚(微炒),龙脑半两(细研),麝香半分(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黍粒大。  每服以薄荷汤下2丸,日3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3)珍珠丸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食痫,化聚滞奶食,坠涎利大肠。  珍珠1分(末),天竺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代赭半两,雄黄半两(细研),蜣螂半两(微炒),麝香半两(细研),巴豆10粒(用油煎令褐色,与杏仁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以生姜汤下2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4)防葵丸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食痫,心胸痰滞,大小便多秘涩。  防葵半两(末),牛黄半分,巴豆20枚(取霜),滑石半两,腻粉1分,蛇蜕皮1条(烧炭),朱砂1分,麝香半分。  上件药,同细研,以糯米饭和丸如黍米大。  每服以粥饮下2丸。量儿大小,增减服之。  (5)龙胆汤  出处:《圣济总录》  治小儿诸痫,寒热吐利不能哺乳。  龙胆、当归(切、焙)、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栝蒌根、甘草(炙)、桂枝(去粗皮)、人参(切)、牡蛎(熬)、麻黄(去根节)、赤石脂(别研)、芍药各1两。  上12味药,粗捣筛。  二三岁儿每服1钱匕,水1盏,枣1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分温2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6)三圣丸  出处: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化痰涎宽膈,消乳癖,化惊风、食痫、诸疳。小儿1岁以内,常服极妙。次有3名:小青丸、小红丸、小黄丸,总为三圣丸。  小青丸:青黛1钱,牵牛(末)3钱,腻粉1钱。上并研匀,糊丸黍米大。  小红丸:天南星(末)1两,朱砂半两(研),巴豆1钱(取霜)。上并研匀,姜汁糊丸黍米大。  小黄丸:半夏(生,末)1分,巴豆霜1分,黄柏(末)1分。上研匀,姜汁糊丸黍米大。  以上百日者,各1丸。1岁者,各2丸,随乳下。  (7)清热和胃丸  出处:清·吴谦《医宗金鉴》  川连(生)5钱,栀子(生)5钱,竹茹4钱,麦冬(去心)5钱,连翘(去心)4钱,山楂1两,神曲(炒)1两,麦芽(炒)1两,陈皮4钱,枳实(麸炒)5钱,大黄5钱,甘草(生)3钱。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  量儿与之,用滚白水化下。    治瘀痫的传统方剂有哪些?  (1)抵当丸  出处:宋·朱肱《类证活人书》  水蛭(熬去子,杵碎,水蛭再生,为害尤甚,须锉断以石灰同炒过,再熬)、虻虫(去翅足,熬)各5个,桃仁4个(去皮尖),大黄3分(去皮净)。  上捣筛只为1丸,以水一大盏,煎至7分顿服。卒时当下血,不下更作之。  (2)犀角地黄汤  出处:宋·朱肱《类证活人书》  犀角1两,生地黄8两,芍药3两,牡丹皮2两。  4味??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3)当归汤  出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当归、人参、宫桂各3钱,白术、白茯苓、甘草、川芎、白芍药各半两,细辛(去苗)半两,陈皮1两(去白)。  上为末。每服3钱,水1盏半,生姜3片,枣2枚,同煎至8分,去滓。  热服,不计时候,并3服。  (4)人参羌活散  出处: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治阳症风痫,身热啼叫,手足抽掣,面目牵引,口噤痰壅,腹肚紧膨。皆由血脉不合,痰气积聚,为风邪所伤,惊怪所触。  柴胡(去苗)半两,地骨皮、前胡(去苗)各2钱半,天麻(酒浸,炙)2钱半,人参(去芦)、川芎、独活(去芦)、羌活(去苗)、积壳(麸炒,去瓤)、茯苓(去皮)、甘草各半两,桔梗2钱半。  上锉散,每服2钱,水1盏,薄荷少许煎,温服,不拘时候。  (5)小柴胡汤  出处: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治血热癫狂,加生姜、生地黄同煎。日3服,服百余服即安。  柴胡2两(去芦),半夏6钱,黄芩、人参、粉草各3分。  上锉散,每5钱,水1盏半,姜5片,枣1枚。  (6)当归活血汤  出处:明·李?木延?《医学入门》  当归、赤芍、甘草、红花、桂心、干姜、枳壳、生地黄、人参、柴胡、桃仁。  姜1片,煎,入酒3匙,调服。  (7)开迷散  出处:明·武之望《济阴纲目》  当归、白术、白芍药、柴胡、茯苓、甘草(炙)、桃仁、红花、苏木、远志、生地(姜、酒炒,锉)。  加生姜,水煎服。有热,小柴胡加生地黄、辰砂。  (8)黄芪赤风汤  出处: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治痫症,俗名羊羔风,每晚先服黄芪赤风汤1付,吃1月后,不必服汤药,净吃丸药,久而自愈。愈后将丸药再吃一二年,可保根除。  黄芪2两(生),赤芍1钱,防风1钱。  水煎服,小儿减半。  丸药:龙马自来丹  马钱子8两,地龙8条(去土)。  焙干,为末,香油1斤,将香油入锅熬滚,入马钱子炸之,得马钱子微有响爆之声,拿1个用刀切两半,看其内紫红色为度,研为细末,再入前地龙末和匀,面糊为丸绿豆大。  每服吃三四分,临卧服,盐水送。若五六岁儿服2分,红糖水送。如不为丸,面亦可服。如吃斋人,去地龙亦可。  (9)安神清镇丹  出处:清·康应辰《医学探骊全集》  犀牛角2钱,朱砂2钱,干漆1钱,山甲片5分,旱三七2钱,京牛黄5厘,青蒿1捻,甘遂2钱,大黄2钱,麝香3厘。  上共为细面,用猪脾1个,阴阳瓦焙焦成炭存性,细研,与药面合1处,稀糊为丸如桐子大。  匀2次服,每早服1次,有吐泻者,亦有不吐泻者。轻者1剂可愈,重者二剂可愈。    治滞痫的传统方剂有哪些?  (1)四圣散  出处:《杨氏家藏方》  治心经蕴蓄惊热成痫,潮作热盛,膈实涎多,大便秘涩。  白矾、川甜硝、盆硝、寒水石。  以上4味各等分。上件入甘锅子内,揭口用炭火煅,令烟出,取出候冷,为细末。  每服1钱,新汲水调下,食后,日3服。  (2)当归承气汤  出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当归、大黄各1两,甘草半两,芒硝9钱。  上为丸绿豆大,每服2两,水1大碗,入生姜5片,枣10枚,水煎至半碗,去滓。热服。  (3)妙香丸  出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亦名大圣丸。治一切久远沉积,伤寒结胸,燥郁攻不开者。  巴豆(去皮,不出油),腻粉、辰砂、龙脑、麝香、牛黄、朱砂、水银各1钱(锡结砂子)。  上为末,炼蜜和丸。  用药时急要动,1丸分作2丸,冷水浸,煎大黄汤下,然后服热茶便行。  (4)神芎丸  出处: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治一切热症。常服保养,除痰饮,消酒食,清头目,利咽膈,能令遍身结滞宣通,气利而愈,神强体健,耐伤省病。并妇人经病及产后血滞,腰脚重痛,小儿积热,惊风潮搐。用丸,亦曰显仁丸,加黄连、薄荷、川芎各半两,名曰神芎丸。  大黄、黄芩各2两,牵牛、滑石4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  温水下10丸至15丸,日3服,冷水下亦得,或炼蜜丸愈佳。  (5)木香万安丸  出处: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治一切风热怫郁,气血壅滞,头目昏眩,鼻塞耳鸣,筋脉拘挛,肢体焦痿,咽嗌不利,胸膈痞塞,腹胁痛闷,肠胃燥涩,淋闷不通,腰脚重痛,疝瘕急结,痃癖坚积,肠滞胃满,久不了绝,走注疼痛,腹胀水肿。  木香、桂、甘遂各1分,牵牛2两,大戟半两,大黄、红花、槟榔各1两,皂角2两(要得肥好者洗净,水3盏三二沸,取出捶碎揉取汁,再熬成稠膏,下蜜熬2沸便取出),半夏、蜜各1两。  上膏丸小豆大。每服10丸至15丸,生姜汤下。小儿丸如麻子大。  (6)当归龙胆丸  出处: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治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宁,荣卫壅滞,头目昏眩,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肠胃燥涩,筋脉拘急,肢体痿弱,暗风痫病,小儿急慢惊风。常服宣通血气,调顺阴阳,病无再作。  当归(焙)、龙胆草、大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1两,大黄、芦荟、青黛各半两,木香1分,麝香半钱(别研)。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20丸。忌发热诸物。  (7)平肝顺气汤  出处:明·丁风《医方集宜》  治心气风,因恼怒郁结,此肝气伤于心经,宜用此平之。  青皮、青黛、陈皮、茯神、川芎、甘草、柴胡、黄连、龙胆草、半夏、枳实。  水2盅,姜3片,煎8服,不拘时候。  (8)小调中汤  出处:明·李?木延?《医学入门》  黄连、甘草、半夏各等分。  姜煎温服。  (9)大调中汤  出处:明·李?木延?《医学入门》  黄连、甘草、半夏、人参、白术、茯苓、川芎、当归、生地、白芍。  (10)桃核承气汤  出处:汉·张机《伤寒论》  桃仁50个(去皮尖),大黄4两,桂枝3两(去皮),甘草2两(炙),芒硝2两。  上5味,以水7升,煮取2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  先食,温服5合,日3服,当微利。    治虚痫及久痫扶正的传统方剂有哪?  (1)大补心丹  出处:宋·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治忧思愁虑过多,致神志不宁,魂魄失守。虚阳外泄,则自汗呕吐,泻利频数;诸阴不生,则语言重复,惊悸眩晕。兼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羸瘦困乏,及妇人胎前产后,悉能主之。常服安心神,调血脉,镇惊补心。  黄芪(蜜炙)、茯神、人参、酸枣仁(炒)、熟地黄各1两,远志(去心,炒)、五味子、柏子仁各半两(别研)。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用辰砂为衣,每服30丸。温酒下;盗汗不止,麸汤下;乱梦失惊,人参龙骨汤下;卒暴心痛,乳香汤下;肌热虚烦,麦门冬汤下;吐血,人参卷柏汤下;大便下血,当归地榆汤下;小便尿血,赤茯苓汤下;中风不语,薄荷牛黄汤下;风痫涎潮,防风汤下。  (2)四白丹  出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能清肺气养魄,谓中风者多昏冒,气不清制也。  白术半两,白芷1两,白茯苓半两,白檀1钱半,人参半两,知母2钱,缩砂仁半两,羌活1钱半,薄荷2钱半,独活2钱半,防风、川芎各5钱,细辛2钱,甘草5钱,甜竹叶2两,香附子5钱(炒),龙脑半钱(另研),麝香1钱(另研),牛黄半钱,藿香1钱半。上件20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临卧嚼1丸,分五七嚼之,上清肺气,下强骨髓。  (3)二丹丸  出处:金·刘完素《黄帝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治健忘,养神定志和血,内安心神,外华腠理。  丹参1两半,丹砂5钱(为衣),远志半两(去心),茯神1两,人参5钱,菖蒲5钱,熟地黄1两半,天门冬1两半(去心),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1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50丸至100丸,空心,食前,常服安神定志。  (4)仲景干姜附子汤加人参  出处: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干姜1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人参半两。  上3味,每服酌量多少。水1盏半,煎至8分,去渣,或温或凉服。  (5)升阳汤  出处:金·李杲《东垣诚效方》  治阳痫疾,足太阳寒,恐则气下行,宜升阳气。  羌活1两半,防风8钱,炙甘草半两,麻黄(不去根节)8钱。  上件药锉如麻豆大。每服称3钱,水5盏,煎至1盏。空心热服。  (6)滋阴宁神汤  出处:明·李?木延?《医学入门》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茯神、白术、远志各1钱,酸枣仁、甘草各5分,酒炒黄连4分。有痰加南星1钱。  姜煎,温服。  (7)活虎丹  出处:明·陈文治《诸证提纲》  治久惊痫、癫狂。此药能补心神,并气血不足,心全则病自瘥矣。  蝎虎活取1个,剪去四足,连血细研,入朱砂、片脑、麝香各少许,研匀。先用礞石散控下痰涎,次用薄荷煎汤,调此药作1服化下。  (8)紫河车丸  出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若真阴大损,气不归根,而时作时止,昏沉难愈者,必用紫河车丸方可奏效。  紫河车(肥大者)1具,人参、当归(2味均用为末)。上将河车生研烂,入二药捣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日进3服,人乳化下。  (9)助心平胃丸  出处:清·陈士铎《辨证录》  人参5钱,茯神1两,贝母3钱,神曲1钱,肉桂3分,甘草1钱,甘菊3钱,生枣仁5钱。  水煎服。  (10)四君子汤加减  出处:清·陈士铎《辨证录》  人参1钱,茯苓3钱,白术2钱,甘草1分,附子1片,半夏8分,白薇2分。  水煎服。  四君子汤原是补脾胃之圣药,脾胃健而惊风自收,原不必用镇定之药以止之也,况加附子,无经不达,则更能直补命门膻中之火,以生脾胃二经之土,则土更易旺而痰更易消。益之半夏以逐其败浊,白薇以收其神魂,安得而癫哉!  (11)温养汤  出处:清·陈士铎《辨证录》  人参2钱,白术3钱,肉桂5分,半夏8分,干姜5分。  水煎服。  (12)固真汤  出处:清·夏禹铸《幼科铁镜》  附子、甘草、人参、山药、黄芪、肉桂、白茯苓、姜、枣、白术。  治阴痫身无烧热,手足青冷,口噤惊啼,吐舌摇头,面色黯晦,或从夜发,病在五脏骨髓。此最难治,宜用固真汤加南星。  (13)十味温胆汤  出处: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潞党参、辰茯神、淡竹茹、熟地、枳实各钱半,姜半夏、广皮各2钱,炒枣仁、远志肉各1钱,炙甘草5分,生姜1片,红枣1枚。    治癫痫常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医学典籍记载的用于治疗癫痫病的中草药很多,到底有哪些是最常用的呢?医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治疗经验各有侧重,现根据我们的应用情况,列出一些。  (1)全蝎  性味:辛、微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通络、解毒散结。  对证: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  应用参考: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常用量:3~5g(或1~3条),蝎尾1~2g。  (2)蜈蚣  性味:咸、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  对证: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  应用参考: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抗惊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  常用量:1~5g(1~3条),入丸、散量减半。  (3)僵蚕  性味:咸、辛、微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  对证: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  应用参考: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作用。  常用量:3~10g,研末吞服,每次1~2g。  (4)地龙  性味:咸、寒。  归经:肝、脾、膀胱经。  功效: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  对证: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  应用参考: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临床上有镇惊止痉作用,清热、通络、利尿。  常用量:煎汤4.5~9g,研末内服1.5~3g。  (5)蝉蜕  性味:甘、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熄风止痉、疏风。  对证: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  应用参考: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常用量:3~10g,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6)羚羊角  性味:咸、寒。  归经:肝、心经。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  对证: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  应用参考:含磷、钙及角蛋白。动物实验有解热、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  常用量:水煎用量为3~6g。冲散或磨汁时用量减少至0.6~1.5g。  (7)牛黄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效:熄风定惊。  对证: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  应用参考:牛黄所含胆酸具有镇静作用,能缓和动物实验性惊厥,并能增强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对动物的镇静效果。  常用量:0.15~0.3g。  (8)钩藤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镇惊。  对证: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  应用参考: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惊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常用量:10~15g,入汤剂应后下,水煎时间不超过20分钟。  (9)天麻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熄风、定痉止惊。  对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  应用参考:天麻含天麻素、琥珀酸等,动物实验表明有抗惊厥作用,能够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  常用量:3~10g。  (10)磁石  性味:咸、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效:潜阳安神、补肾益精。  对证:治疗先天亏损而致的癫痫抽搐。  应用参考:生磁石为四氧化三铁混合物,尚含数种微量元素。药理资料证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常用量:10~30g。  (11)龙骨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对证: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或阴虚阳亢,头晕目眩,惊厥之证。  应用参考:龙骨含有大量的钙离子,能增加血钙浓度,抑制神经细胞兴奋。  常用量:15~30g,先煎。镇静多生用,固涩多煅用。  (12)牡蛎  性味: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敛涩。  对证:适用于烦躁不安、头昏目眩、惊悸失眠、热盛伤阴、虚风内动、神倦等证。  应用参考:含有无机盐类成分,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抗惊作用。  常用量:15~30g,生用宜先煎。  (13)石决明  性味:咸、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  对证:主肝肾阴虚、肝经风热、头晕目眩、手足痉挛等证。  应用参考:含有碳酸钙及镁、氯等离子,对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抗惊作用。  常用量:煎服9~30g。  (14)琥珀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膀胱经。  功效:镇静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对证:治惊痫、瘀痫。  应用参考:主要含有树脂、挥发油、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  常用量:1~3g,多入丸、散。  (15)石菖蒲  性味:辛、温。  归经:心、胃经。  功效:芳香化湿、开窍醒神、逐痰消积。  对证:适用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  应用参考:含挥发油,水煎液对动物有镇静作用,有一定抗惊厥作用。与苯妥英钠同用可明显提高苯妥英钠的疗效。临床报道有石菖蒲单味治疗各种原因的癫痫大发作。  常用量:5~10g。  (16)远志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肺、心经。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  对证:主气逆上冲、不足、痰浊邪积等癫痫证。  应用参考:有镇静、催眠及对抗五甲烯四氯唑的致惊作用。  常用量:3~9g。  (17)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肺、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对证:主肺痿痰壅、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之证。又治小儿癫痫。  应用参考: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麦角留醇、钾盐等,有镇静作用。  常用量:9~15g。  (18)酸枣仁  性味:甘、酸、平。  归经:心、肝经。  功效:养心安神、补肝益胆。  对证:适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亏、头昏心悸等证。  应用参考:含酸枣仁皂甙、脂肪油、蛋白质、K谷甾醇、挥发油等。实验证明小剂量有镇静作用,稍大剂量则有催眠效果。其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成分为水溶性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一般的安定药颇似。  常用量:6~15g。  (19)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镇静安神。  对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癫痫。  应用参考:含挥发油、生物碱、内酯类、阿魏酸、川芎嗪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能抑制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  常用量:煎服3~9g。  (20)礞石  性味:甘、咸、平。  归经:肺、肝经。  功效:平肝镇惊、下气坠痰。  对证:主积痰惊痫。  应用参考:主要成分为镁、铝、铁、硅酸及结晶水等,为治惊利痰要药。  常用量:9~15g。  (21)天竺黄  性味:甘、寒。  归经:肝、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凉心定惊。  对证:治小儿惊风天吊,去诸风热之邪。主中风邪痰壅,失语。  应用参考:含氢氧化钾1.1%、硅质9%,为治疗癫痫主药。  常用量:3~10g,研末冲服0.5~1g。  (22)天南星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肝、肺、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  应用参考:含有氨基酸及生物碱,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常与全蝎、天麻等配伍。  常用量:3~9g,生用作煎剂应久煎。  (23)胆星  性味:苦、凉。  归经:心、肺、肝经。  功效:清火化痰、祛风解痉。  对证:适用于风痰引起的癫痫、惊痫抽搐等证。  应用参考:胆星有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疗效。  常用量:3~10g。  (24)龙脑  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对证:治痰厥、气厥、惊厥。  应用参考:孕妇禁用。  常用量:0.1~0.3g,多入丸散。  (25)麝香  性味:辛、温。  归经: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散结。  对证:治中风、中气、中恶、痉厥惊痫、瘀痫等。  应用参考:含有麝香酮,大剂量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  常用量:90~150mg,入丸、散。  (26)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吐。  对证:主湿痰壅滞,胃气上逆之癫痫证。  应用参考:含有氨基丁酸及皂甙成分,有止呕作用,有一定镇静作用。  常用量:4.5~9g。  (27)胡椒  性味:辛、热。  归经: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消痰解痉。  对证: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积痰涎、积气不散而致的癫痫病。  应用参考: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胡椒明碱以及挥发油。胡椒碱有较广谱的抗惊作用,化学结构上和现今常用的抗癫痫药有不同之处,无明显副作用,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  常用量:煎剂1.5~3g,粉剂0.3~0.9g。  (28)黑、白二丑  性味:苦、辛、寒。  归经:肺、肾、大肠经。  功效:泻下化积,利水消肿,杀虫。  对证:适用胃肠实热,食积不消,痰饮壅滞而致的痫证。  应用参考:含牵牛子甙、牵牛子甲酸、麦角醇、喷尼棒麦角碱、异喷尼棒麦角碱、野麦角碱、脂肪油等,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使用剂量过大,可出现血便、血尿、语言障碍、昏迷等中毒症状。孕妇禁用。  常用量:3~6g。  (29)紫河车  性味:甘、咸、温。  归经:肺、心、肝、肾经。  功效:补气养血,温肾益精,调整阴阳。  对证:主先天不足或癫痫久病不愈,气血不足,身体虚弱之证。  应用参考:含有多种激素,能有效地调整人体内分泌,平衡阴阳,对癫痫发作内环境有整体抑制作用。  常用量:研末3~5g。  (30)荜拨  性味:辛、热。  归经: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解痉止痛。  对证:主中焦寒凝、食积难化、气机不畅之症及惊痫。  应用参考:其有效成分为胡椒碱,广谱抗惊厥,安全系数大,疗效好。  常用量:煎服1.5~3g。  (31)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平肝,镇静止痉。  对证:适用于血虚阴亏所造成的肝阳亢盛引起的癫痫。  应用参考:含芍药甙、氧化芍药甙、鞣质及挥发油等。芍药甙对动物实验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其滋补作用在癫痫治疗中有重要地位。  常用量:1~15g。  (32)甘遂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脾、肺、肾经。  功效:利水破积,通便导滞。  对证:主癫痫病痰饮壅滞,大便秘结之证。  应用参考:含α及γ-大戟甾醇、甘遂甾醇、甘遂萜酯A、B。醇浸膏对小鼠有明显泻下作用。甘遂萜酯A、B有镇痛作用。  常用量:0.6~1.5g。  (33)黄芪  性味:甘、微温。  归经:脾、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利水固表,活血化瘀。  对证: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血瘀气滞等癫痫证。  应用参考:含胆碱、甜菜碱、香豆素、黄酮化合物、皂甙、氨基酸等。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能降低血压,扩张血管。  常用量:9~15g,大剂量可用30~60g。  (34)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心、肝、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润肠。  对证:主血虚体衰、眩晕失神、血瘀便秘而致的癫痫证。  应用参考: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亚丁基苯酞、邻羧基苯正戊铜、维生素B12?、维生素A等。当归流浸膏能降低心肌兴奋性,所含维生素B12?有抗恶性贫血的作用。  (35)丹参  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安神宁心。  对证:适用于瘀血凝滞,心悸易惊等证。  应用参考:含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新醌、鼠尾草酚及维生素E等。注射液能降低血压,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缩短实验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安定作用。  常用量:9~15g。反藜芦。    针刺疗法为什么能治疗癫痫?  针刺疗法是祖国医学传统治疗法,不仅在中医治法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医疗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现代医学认为癫痫病属于大脑病变。经络既是气血运行的通路,也是疾病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的传变通道。人有病,浅则在经,深则入脏入脑。由于大脑与经络的生理联系极为广泛和密切,因此在病理上也联系密切,于是医家虽然视癫痫为脑病,但治疗也从经脉入手。传统治法认为针刺治疗的原则是调气调神,并认为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癫痫,较其他治法更为便捷,更容易见效。这是因为针刺疗法直接作用于经脉,使有关穴位立即受到刺激,大脑及其他脏器在刺激作用下,得到必要的调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刺疗法治疗癫痫的优势在哪里?  针刺疗法,是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对选定的有关穴位进行适当刺激,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脏腑和大脑,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因而,针刺疗法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过针刺,直接起到治疗作用,简单而便捷。药物治疗除了煎熬药物的麻烦外,另一个问题是起效较慢,针刺疗法如果运用得当,则是一针见效。特别是年幼的患者,服药对他们是天大的难事,采用针刺治疗,就省事多了。在大多数成年患者中,针刺疗法也是容易被接受的治疗方法。另外一点,就是针刺疗法不会有毒副作用。  当然,如果能在治疗过程中把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针刺疗法治疗癫痫常选哪些穴位?  采用针刺疗法,选穴是个关键。  最早的中医经典《灵枢》上记载的治疗癫痫病常选取的穴位有:手太阳、手阳明、足太阴、足阳明、挟项太阳、带脉于腰相去三分、穷骨等,这中间大多是十二经穴。  近年来报道的治疗癫痫的主要穴位多在督脉。从现代脑病学理论分析,在督脉选穴,一方面调节脏腑,反馈于大脑,一方面刺激直接传入大脑,调节大脑机能。可见,多选督脉穴位是很有见地的。  现代医家治疗癫痫常选用的穴位有:鸠尾、大椎、腰奇、长强、心俞、百会、灵道、通里、照海、申脉、神门、少商、商阳、关冲、合谷、人中、巨阙、阳陵、天柱、气海、上星、水沟、中脘、丰隆、太冲、行间、足三里、太溪、内关、支正、间使、涌泉、劳宫、四缝、中冲、地仓、迎香、哑门、大陵、肝俞、神堂、膈俞、印堂、太阳、本神、曲差等。在这中间,大椎是选用率最高的穴位,近年来治疗癫痫也有单取大椎穴针刺的,这是因为大椎是督脉要穴,而督脉统摄诸阳,所以被医家们重视。    针刺副哑门穴治疗癫痫为什么疗效显着?  医学典籍告诉我们,前人治疗癫痫,多取风府和哑门两个穴位,认为这两个穴位针刺效果很显着。风府、哑门是督脉要穴。《内经》上讲过,惊风抽搐之类的疾病,都属于督脉失调、气血不通。治癫痫取风府、哑门二穴,就在于二穴的位置重要,刺一穴而触及旁经,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尤其在于可以对督脉形成良好的刺激,从而调整气血,调平阴阳。但是,据前人经验和相关的资料,这两个穴位不宜深刺,深刺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同时,浅刺虽然安全系数大,但效果不理想。因而,医家只好视其为禁地,放弃了它们。  副哑门穴属经外奇穴,只比哑门穴远一个颈椎,深刺很容易对大脑皮层以及中枢神经形成有效刺激;同时由于避开了延脑,安全系数大,治疗效果仅次于针刺哑门穴。    中医治疗癫痫还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癫痫除了药物和针灸疗法外,目前见于报道的,还有饮食疗法、贴敷疗法、气功疗法等。  饮食疗法是以含有中药成分的饮食来治疗癫痫病的,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它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食用含有单一抗癫痫药物成分的食物,一是在饮食中加入抗癫痫药物。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它是可行的。最显着的特点之一是针对性强。一日三餐,喝水饮茶,把治疗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行为,因此,只要坚持下去,效果是很好的。  气功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据介绍气功的书籍讲,气功疗法可以治百病,但目前还没有利用气功治疗癫痫病的典型报道。况且,作为一种疗法,它的治疗机理也未见有价值的研究分析。所以,作为治疗方法,尚待验证和进一步确认。  贴敷疗法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中医上叫内病外治。基本方法是选取有价值的穴位,配制药膏贴于穴位外部,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渗入体内,起到治疗作用。  此外,近年来常见于新闻媒介报道和广告的治法还有埋线等新法。这些方法不能说没有一点效果,但总体上讲还处在临床实验阶段。  还有一些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已经引入癫痫治疗,比如推拿、按摩等,这些治法做为辅助治疗的方法,是可取的,但只能是作为辅助疗法。    自制内服镇痫灵片有哪些特点?  自制内服镇痫灵片基础方:  桃花蕊、黄花败酱、缬草、丹参、水牛角浓缩粉、珍珠层粉、羚羊角粉、地龙、冰片、紫河车等。  制法:将上药提取物浓缩烘干,压片。每片重量0.45g。  用法与用量:口服。1日2次,每次1~3片,儿童酌减,治疗中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每月为1疗程,一般服药6个疗程,治疗期间服药不间断。  方义:方中桃花性甘平、微苦,攻逐伏痰,活血化瘀,平肝下气,泻下利水,芳香开窍。紫河车补气养血益精,增强机体抵抗力,古代医家曾说其能“治虚损劳瘵,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缬草安神理气,镇静。现代药理分析认为缬草有镇静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减轻反射兴奋性,解除平滑肌痉挛。水牛角、羚羊角清热、凉血、解毒,有缩短凝血时间及镇惊作用。珍珠层粉平肝潜阳定惊。丹参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冰片助桃花蕊醒脑开窍。  经多年临床应用,自制镇痫灵片有以下特点:  (1)组方合理、科学。方中重用桃花蕊为君药攻逐伏痰,清热解毒,立意新颖。用紫河车扶正抗痉,也是本方奇异之处。本方把祛邪、扶正两大治疗原则统一起来,符合中医药物治疗的基本思想。  (2)见效快、疗效高。经对239例完整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157例显效,占65.7%;71例有效,占29.7%;效差4例,占1.7%;无效7例,占2.9%;没有治疗后病情加重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患者用药一般在1周内见效。  (3)使用简单、方便,容易为患者接受。药物为片剂,在剂型设计上比较先进,免除了许多不便。  (4)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患者服用抗癫痫西药,往往出现较强的毒副作用,容易出现对药品的反感和对抗情绪,本药经过药品检验单位严格的急性毒性检验,结果非常理想,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癫痫可否中西医结合治疗?  多数癫痫病人使用一种西药可以完全控制不发,进而治愈。少数癫痫病人单独服用中药也可控制不发。上述两种情况单独服用西药或中药能控制发作,又无明显副作用,就不必同时服用中西药。  有少数癫痫病人单独或合并用抗癫痫西药不能完全控制发作,而在加服抗癫痫中药以后发作控制较为理想,通过加服中药前后一段时间对比,确实证明比单服西药疗效好,这种情况下,可以长期中西药合用。  另外有一种情况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即有少数癫痫病人服用1种西药抗痫剂可以控制发作,但有明显的副作用,而换用其他西药抗痫剂时,发作不能控制。这种情况可以在服用有效西药同时加服中药以消除西药的副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在提高疗效和减少药物副作用方面大有潜力。    
声明:小鱼健康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癫痫病禁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