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连硬外麻醉后背疼具体流程

新学习耐乐品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感悟
今天值班做了三台剖宫产,基本等于我入职一个月所做的剖宫产了。腰麻用罗派卡因与生理盐水的等比重液之前真的蛮紧张,总是感觉的麻醉效果不好,主要表现在三点:1,不太了解,药物推注速度过慢或者过快;2,麻醉平面基本无法改变体位调节;3,之前有个患者麻醉平面有点高,但是产科医生居然说肌肉太紧(当然也有可能切口过小)。总结之后,今天算是实践了自创标准化操作流程腰硬联合麻醉:三个患者ASA1级,均为顺产无法忍受,持续间断宫缩入室。入室后,先自我介绍,平静患者恐惧的心理(借个手让需要的产妇抓着,提前告知麻醉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舒服和疼痛,语气和蔼,用最短的时间建立基础的信任),开放静脉通路后,25分钟至30分钟内晶体500ml左右,在此期间完成麻醉操作。选择L2-3间隙,腰麻液配比为耐乐品12mg生理盐水稀释至2.5ml,前1.5ml约10s推注完毕,回抽第二次后剩余1ml在10s推注完毕(最后一名产妇身高155,特留有0.2ml腰麻液弃),抽出腰麻针后,调整硬膜外针朝向头侧,置硬膜外导管前,玻璃注射器推注1%利多卡因4~5ml后置管。这样给予硬膜外的初衷一来是担心自己腰麻平面上不去且后期无法调节麻醉平面,二来是想提前冲击一下硬膜外腔的液体扩散广度,让术后镇痛泵中的药物可以有自由扩散的介质(个人觉得硬膜外腔是负压无液体介质的腔隙,如果硬膜外的液体量不够,再好的局麻药物都无法扩散到有效部位,当然靠静脉丛吸收的阿片类药物除外),再来硬膜外针开口朝头侧且管腔大,在L2~3间隙向头侧冲击硬膜外神经阻滞平面可能性远大于细细的且开口在管壁的硬膜外导管。最后一点就是如果腰麻效果不好,提前给实验量,可及时硬膜外追加,避免了等待时间,降低风险。三台手术,阿托品,多巴胺都备着,但是都没有机会使用,血压如麻醉记录单所示。虽然麻醉穿刺非常顺利,手术非常平稳,生命体征也很给力。但是还是留下了几个问题:1、是因为腰麻0.5%罗派还是1%利多硬膜外冲击还是产科医生切口合适的原因,让三台都没说肌松问题?(虽然有时是产科医生技术问题,有时是腰麻药物问题,肌松欠佳毕竟会增加胎儿娩出的时间,对胎儿是十分不利的)2、剖宫产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跟提前扩充硬膜外液体容量是否有关联?(术后疼痛麻醉医生管理不好,真的就是失职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腰硬联合真的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式吗?亲身体验腰麻后并发症后吐槽贴 - 麻醉及疼痛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7876|回复: 5
腰硬联合真的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式吗?亲身体验腰麻后并发症后吐槽贴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被腰麻术后并发症折磨四天以后觉得还是有必要在园子里吐吐槽,各位老师觉得罗嗦没用就直接忽略吧。只是想从一个病人的角度谈谈腰硬联合。
本人麻醉小硕,2010年车祸导致右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钛板内固定置入满一年,三天前腰硬联合麻醉下做了内固定取出术,因为去年手术没有要镇痛泵结果痛的要死,所以麻醉签字的时候坚决要求要镇痛泵,八点上手术室,排的麻醉医生是一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姑娘,废话不多说切入主题,摆好体会开始麻醉,听见卡里卡拉的准备工作的声音,然后消毒铺巾,话说碘伏消毒还真的挺凉的,局麻针进针前楼主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因为上一次局麻就很疼(真的很疼,个人认为腰麻是个不好的经历,要是能先镇静了再麻还是比较好),局麻刚刚打完姑娘就开始破皮了,当时局麻可能还没起效,特别疼(个人认为本人的痛域是比较高的,各位同仁,局麻以后稍微过一会再破皮吧,做过病人才知道病人的痛苦)楼主惨叫一声,麻醉姑娘一边安慰然后揉一揉按一按继续进针,楼主抱着膝盖继续感觉针穿刺的过程,不知道是局麻深度不够还是怎样,进针到一定深度以后开始剧痛,姑娘也没有再补局麻药,只是说马上就好了然后继续捅,可以感觉到很明显的骨质感和深深的剧痛,这时候楼主的眼泪已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了(平常最鄙视娇气的小姑娘所以一直忍住)捅了一会楼主实在是痛的不行了,提议换个方向穿刺好像是骨头(其实心里很理解那个姑娘心理的不爽,因为楼主以前也特别讨厌病人指指点点的指挥该干什么干什么),不久就感觉到一个巨大的落空感针速度滑进的感觉,因为后半段一直在痛苦中进行就不记得当时有没有痛,听姑娘说马上就好了楼主总算松了一口气,应该是要开始蛛网膜下给药了,放腰麻针的时候左下肢有触电的感觉,不自主的弹了一下,后来没什么反应,置硬膜外管的时候也疼,真的疼,骨头里的疼,楼主真的不算娇气算是比较能忍受的那一型了,但是第二次手术麻醉和第一次的感觉实在是太不一样了。不过第一次手术没有置管(因为不要镇痛泵),这一次比较痛苦,平躺过后五分钟平面不理想,楼主的腿还能晃动但是不能抬起来下肢感觉热热的麻麻的,像蹲久了站起来腿麻的那种感觉,挺难受的,针扎还是会疼。硬膜外追加了两次药以后慢慢的平面才上来。手术快开始的时候用了点力月西(多少量不知道),一直睡到快过床才被叫醒。
回到病房以后(麻醉平面还在脐平面),楼主坚持要睡枕头,之前在园子里看过有关去枕平卧的讨论,楼主坚持认为去枕平卧没有必要,并且打算亲身体验一下,躺了六个小时以后饿了十几个小时的楼主实在受不了准备坐起来吃东西,坐起来以后马上开始觉得头晕头痛,这个时候右腿已经有知觉可以动了,但是左腿完全没有反应,脚趾头都不能动一下(心里害怕的不行啊)腰只是感觉穿刺的地方有些疼,然后就开始想呕,胃里又没有东西,头也疼,浑身冒冷汗,把老妈吓的要死,咨询师兄以后马上停了镇痛泵拔了硬膜外管(后来问了麻醉医生,说泵里面有曲马多),症状还是没有缓解,吐的厉害,头痛的也厉害,停了镇痛泵以后腰也开始痛了,电话给老师咨询怀疑是脑脊液漏引起,马上挂生理盐水绝对平躺,当天晚上吐了两次,什么也没有吃,吐出来的全是水,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缓解。第二天下午才开始有意义的进食(吃进去的终于没有再吐出来)。左腿是到了术后十个小时开始能动的。
九号早上做的手术,到今天是第四天了吧,腰还在痛,腿上的伤口也痛,坐一个小时腰就酸痛的不行,要躺着才比较舒服,平躺也不是侧躺也不是难受的不行。穿刺的间隙是在L3,4,疼,不知道要疼多久,也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缓解,楼主不能说这个麻醉医生怎么怎么的不行,因为楼主自己也是一个麻醉小菜鸟,也不知道捅伤了多少病人的腰,以前一直以为腰硬联合,全麻复合硬膜外是一种非常好的麻醉方式,看全麻插管的病人拔管的时候这么痛苦,其实术后来看,全麻的病人都忘记了过程,整体的舒适感强比腰硬联合多了,腰麻穿刺针这么粗,稍微不顺利损伤的骨膜什么的术后腰痛的概率应该是很大的,至少身边剖腹产的妈妈们不少反映个这个问题。我只是想说躺在手术台上的感觉和坐在麻醉机前做记录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楼主以后会更理解手术台上的病人,也提醒大家在操作的时候也应该小心才是,有很多事情很多疼痛,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
转自丁香园
看来,以后还是要注意一下局麻的效果,,.....
阅读权限50
本帖最后由 平凡医者 于
16:55 编辑
定好位置,定好方向,尽量做到一针中的,动作轻柔,避免反复穿刺。
& && && &术中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有些小细节是一定要注意的:开始每一步操作前,一定要告知患者知道,局麻要打起皮丘后再向棘突间隙进针注药,局麻药不能少用,局麻醉后不要急着去破皮,我常规是用 纱布压上一会也就是三十秒左右,可一举两得:促使局麻药起效;有时局麻后穿刺点会出血,多压一会儿还能起到止血的作用。硬外进针时针的开口方向也要注意,在抵达黄韧带之前要与棘间韧带走向平行,到黄韧带时针口方向是向产头还是向尾再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
& && &&&硬外穿刺成功后,在置入腰穿针后时,过硬外针开口处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可猛进猛出。曾有同事在穿刺时犯了这样的毛病,导致患者多日腿麻,最后总结的就是动作过于潇洒,中奖了!咱们的腰硬包中的腰穿针的形状大家都应该注意到了,是圆钝的,如果穿刺轻柔的话,可以将神经束轻松推开,避免损伤,如果追求迅猛的话就容易刺 中神经束了。
本人麻醉小硕,2010年车祸导致右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钛板内固定置入满一年,三天前腰硬联合麻醉下做了内固定取出术,因为去年手术没有要镇痛泵结果痛的要死,所以麻醉签字的时候坚决要求要镇痛泵,八点上手术室,排的麻醉医生是一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姑娘你的人缘不是很好哦
本人麻醉小硕,2010年车祸导致右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钛板内固定置入满一年,三天前腰硬联合麻醉下做了内固定取出术,因为去年手术没有要镇痛泵结果痛的要死,所以麻醉签字的时候坚决要求要镇痛泵,八点上手术室,排的麻醉医生是一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姑娘你的人缘不是很好哦
呵呵你被当枪靶子了她刚工作不久可以理解
Powered by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昆洲 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罗爱伦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我的理解是: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1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90年代初就有CSEA临床应用报告,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在国内外推广的呼声逐渐升高,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国近几年报告很多,北医吴新民教授介绍已占全部麻醉总数的20%,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由于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多因素,麻醉医师仍有后顾之忧,有义务为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麻醉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麻醉方法. 1,CSEA的优点 (1)腰麻的特点 优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 缺点: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2)硬膜外麻醉的特点 优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缺点: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1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3)CSEA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优点和长处: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2,麻醉风险与并发症 (1)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 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准确. 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单纯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高.其原因:①硬膜外导管置管困难,CSEA时1般在腰麻后3-4min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否则可出现单侧阻滞,腰麻平面不够或过高;②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当判断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2)阻滞平面异常广泛 CSEA的阻滞范围较1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因此,CSEA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 (3)全脊麻 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全脊麻的主要原因,其可能途径:①硬膜外导管经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②腰麻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适当旋转后置管,以偏离硬膜外穿刺点,硬膜外腔镜检查发现旋转者硬脊膜损伤发生率由1般的3%升至17%;③使用顶端封闭的硬膜外导管,可能仅导管未端或1个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回抽试验无脑脊液,注药后出现全脊麻.因此,硬膜外腔注药时要坚持试注试验剂量和分次注药的方法,密切监测麻醉平面动态和仔细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1旦发生全脊麻要立即进行救治. (4)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主要与麻醉平面过高有关.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后,阻滞平面出现较快和过高时,交感神经广泛阻滞,病人心血管功能难以代偿,则出现严重低血压,据报道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0.04~1/万.当腰麻平面过高,尤其是肋间肌和膈肌出现麻痹时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甚或呼吸停止.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腰麻作用开始后,而硬膜外置管困难时,阻滞平面已经升高,但麻醉医师没有及时发现所致.对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或有相对血容量不足者后果更为严重. 在CSEA操作过程中1定要加强输液,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局麻药剂量,及时调控腰麻平面,若硬膜外置管困难,应及时拔除联合穿刺针. (5)脑膜炎 CSEA后脑膜炎极少,发生率为1/20000,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类,细菌性脑膜炎由于皮肤消毒不彻底,细菌经过血流或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无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消毒液,粉末,金屑,如腰穿针套入硬膜外穿刺针内接触摩擦使金属颗粒脱落,为1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麻醉后24小时出现症状,表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CSF检查白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加.重在预防,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出现难以解释的头痛,应谨惕脑膜炎发生. 值得提出的是局麻药有抗菌功能,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等对细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不同局麻药的抗菌功能不同,同种局麻药也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2%和5%利多卡因可抑制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0.25%和0.5%布比卡因也能抑制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粪球菌生长,只有罗哌卡因对任何细菌无抑制作用.局麻药接触细菌后很快起作用,布比卡因3小时后可使细菌计数减少60%,24小时减少99%,故1般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很少见,但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穿破硬脊膜是CSEA导致脑膜炎的常见原因. (6)腰麻后头痛 腰麻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PDPH)的原因是脑脊液丢失,发生率为0.82~2.3 %, 头痛可持续数天甚或数周,抬头或坐起时症状加重,平卧时减轻或消失,可伴有恶心呕吐.为了减少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现在的意见倾向是:①同1形状的腰穿针越细,PDPH的发生率越低;②同1口径不同针尖形状,"笔尖针"PDP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切面针";③腰麻针尖方向,如"切面针"腰穿肘,针切面与硬膜纤维平行插入,垂直退出者PDPH发生率高,而平行插入平行退针者减轻了硬脊膜损伤则PDPH发生率极低;④首次腰麻失败,重复穿刺者则PDPH发生率增加.⑤CSEA时硬膜外穿刺针致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腰麻后头痛,达52.1% 针对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的机制作为治疗基点,除输液,平卧休息,咖啡因和对症治疗外,常用硬膜外自血填充,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和氢化可的松等. (7)局麻药神经毒性 1,有关局麻药神经毒性的观点 1991年Ringler等报告4例腰麻后马尾综合征病例,1年后又收集8例,其12例中有11例使用了5%利多卡因.1993年Schneider等又报道了4例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发生臀部和更低位的疼痛和/或感觉障碍,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短暂的神经毒性,即短暂神经症状.随着临床麻醉和镇痛治疗的开展,CSEA的神经并发症的报道也有增加,许多学者对局麻药的神经毒性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当前的研究结果有: (1)所有局麻药都有1定的神经毒性.Radwan等动物试验证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和罗哌卡因等均产生长圆椎和轴索变性,但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 (2)局麻药的安全性是相对的.5%利多卡因比0.75%布比卡因和0.5%丁卡因对神经损害更严重,且利多卡因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作用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但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发现1%或2%利多卡因,加或不加肾上腺素都可抑制坐骨神经血流. (3)局麻药浓度的影响.Lamtert等研究认为5%利多卡因和0.5%丁卡因可引起不可回逆的传导阻滞.Bainton等研究表明高浓度利多卡因对复合活动电位呈不可回逆,而低浓度为可逆变化,1.25%利多卡因对神经组织变化明显减轻. (4)葡萄糖液的影响.理论上认为局麻药中加入葡萄糖液将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增加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但在动物实验未得到证明. (5)血管收缩药的影响.血管收缩药能增强局麻药对神经组织毒性的风险,Hashimoto等在动物实验证实,注入5%利多卡因+肾上腺素与5%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盐水比较,5%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的神经损害比较严重,而单纯肾上腺素盐水则未引起神经损害.其原因:①肾上腺素减少利多卡因吸收,增加了局麻药暴露的时间;②减少血流,促进局部缺血,局部缺血是局麻药神经毒性的1个假说;③导致轴突变性;④增加神经损伤发生率;⑤肾上腺含有亚硫酸防腐剂,可能与神经损害有关. 2,临床表现 (1)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 CES) 由于下部(L2~S5)脊髓神经根受损引起,其症状为膀胱直肠功能受损,会阴部感觉障碍,以及下肢运动麻痹等.主要原因是穿刺损伤和局麻药毒性所致,Kubina研究小组2例CSEA病例与椎管狭窄有关.除Rigler报告4例外,Auroy研究小组在CSEA中有35例并发马尾综合征,为5%利多卡因的毒性反应,穿刺时无异常感和疼痛,Beardsley等对12例志愿者用100mg利多卡因腰麻后发生1例会阴感觉障碍长达3个月.1999年北欧麻醉杂志报道6例均与重比重5%利多卡因有关,利多卡因的毒性作用包括传导中断,继胞膜损害,膜电位消失,细胞内Ca艹离子聚集,酶漏出,轴突降解和细胞死亡等.使用布比卡因也能发生马尾综合征. (2)短暂神经症状(Transient neurologic symptom, TNS) Scheider首先报道,表现为钝痛和放射痛,以臀部为中心呈放射性向下肢扩散.1般发生于腰麻后12~36h,持续2天至1周,疼痛程度为中等度或剧烈,所有局麻药在脊麻后都可能发生,5%重比重利多卡因的发生率高达4%~33%,TNS不同于马尾综合征,并不后遗感觉和运动损害,脊髓和神经根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均无变化,如发现持续性感觉异常应高度怀疑穿刺针直接损伤,故为亚临床神经病变,降低局麻药浓度能否减少TNS发生率尚无定论,究其原因:①神经毒性,利多卡因刺激神经根引起神经根炎;②穿刺损伤;③神经缺血;④手术体位使坐骨神经过度牵拉;⑤穿刺针尖位置或加入葡萄糖使局麻药分布不均;⑥穿刺针尖可能为骶尾部局麻药的敏感部位.其它因素:①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发生率为16%,可能与体位随关节镜移动引起部分骶神经受损(牵张力增加);②膀胱截石位,折刀式卧位者TNS发生率增加;③布比卡因TNS发生率较利多卡因显著减少;④局麻药加血管收缩药(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TNS发生率明显增加;⑤腰麻后腰背肌肉松弛,支撑力下降,脊柱生理弯曲改变也可对脊神经造成牵拉,压迫而引起神经症状;⑥肥胖病人,门诊病人的TNS发生率也较高. 根据病人情况应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神经营养类药,通常治疗2-10天,症状可以消失. 3,局麻药应用原则 现有的局麻药几乎都存在神经毒性问题,低浓度局麻药也不能完全避免神经毒性,为确保麻醉安全,进行CSEA时掌握以下原则: (1)尽量应用低浓度的局麻药;(2)尽量避免应用利多卡因,可选择布比卡因等,若需用利多卡因剂量不超过60mg,浓度不超过2.5%;(3)禁用血管收缩药来增加疗效和延长作用时间;(4)对关节镜手术,截石位和门诊病人不主张选用利多卡因;(5)CSEA时,硬膜外阻滞坚持试注试验量,注药前回抽和分次注药的常规,以策安全;(6)脊麻失败,重复穿刺应慎重;(7)加强阻滞平面调控和生命体征监测. 3,加强麻醉风险管理 (1)通过CSEA的评价提高麻醉风险意识 2004年Abenstein在美国第55届ASA年会上阐述了新技术的评价问题,其评价方法有两种,蓝10字蓝盾保险公司提出的新技术标准的特征:①新技术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②科学证据表明新技术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③新技术优于任何目前正在使用的同类技术;④脱离试验条件也得到有益的结果,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操作有1定困难.另1种简便的方法是用费用效能比来判断新技术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新技术对病人预后可能产生改善,恶化和不变3种影响,而费用或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较目前同类技术可能有增加,减少和持平3种结果,如果将两方面相互配对则产生9种费用效能比情况,见表. 新技术的费用效能比评价 病人预后 费 用 改善 不变 恶化 增加 可能有利 不利 不利 持平 有利 可能有利 不利 减少 有利 有利 可能有利 如果新技术以同样或更少的代价能改善病人的预后,则表明该新技术的费用效能比较低;而新技术花费了同样甚至更多的资源却加重了病人的病情,则费用效能比较高.多数情况下新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但同时也往往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那么病情改善是否值得付出那些代价就要进1步评价. CSEA是近10年应用的新技术,临床实践证明是1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优点和长处很多,但也存在风险和并发症,不但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本身存在的某些固有的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又产生某些特有的并发症,任何事物都应1分为2,如何降低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麻醉效果,降低费用效能比是进行评价的关键,通过对CSEA的评估,提高麻醉风险意识,减少麻醉意外和并发症. (2)正确应用新技术加强麻醉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即为对预计某些活动可能导致某种程度"损失"的管理,尽管麻醉的不幸事故数量很少,但在医院支出和医疗职业的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损失风险,1旦发生意外,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损失. 经典的麻醉风险管理包括4个步骤:①验证问题:实在的和潜在的损伤或损失;②评估问题:决定损伤原因或损失;③解决问题:消除或减轻原因,改变操作,增加设备以及必要的制裁;④解决后跟踪:验证结果和保证持续有效.现在临床上应用CSEA已经证实有1定的麻醉风险和并发症,新技术要正确应用,麻醉风险要严格管理,这是1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按照经典的麻醉风险管理要求,要严格制订CSEA的管理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常规,必须要有1套应急预案和紧急处理程序,真正的程序设计应包括实际操作中所有的相关方面,强调创造实际操作的最佳条件,最佳准备,预警和麻醉技术,这对于防止麻醉中的不良结果发生和降低其发生后的影响都有帮助.对麻醉风险管理必须明确预防是主要的,其次是对损害的控制,只有遵循麻醉风险管理规律才能控制新技术风险,帮助减少病人和医生的风险.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相关推荐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55917" data-title="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data-image="">腰硬联合麻醉-论文
||||||||||
||||||||||
 论文搜索
请选择论文种类
  推荐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 论文专题
免费-腰硬联合麻醉论文:
  [摘 要]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RFM(罗哌卡因....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摘要】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重度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对60例需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妊高征患者分别实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摘要】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下腹部以下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 方法 选择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1104例,腰麻(SA)用药为丁卡因重比重液,麻醉效....
收费-腰硬联合麻醉论文: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
术后疲劳综合征是指接受手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一段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不等的疲倦感觉期,其发病率很高,是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针对性....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肛周手术患者腰麻后立即俯卧位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一种安全、高效、合理的俯卧位手术麻醉方案。
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肛肠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80例,年龄17~74岁,....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妇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观察去氧肾上腺素预防低血压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分成....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异位妊娠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根据患者的术前状态及麻醉选择对血压、心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的影响,从而比较全身麻醉(GA)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异位妊....   中文摘要:
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妇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腰痛是CSEA的常见并发症,明显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延缓术后恢复进程。目前,针对术后腰痛的疗法有多种多样,但各自....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L2~3和L3~4两个不同穿刺间隙、采用0.5%等比重布比卡因7.5mg和10mg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以下部位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观察不同穿刺部位腰硬联合麻醉对腰麻阻滞平面及血....   中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部分应激和免疫指标的观察,寻求对机体应激免疫系统影响小、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硬外麻醉后背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