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人怎么样才能变白达到内心和谐统一?怎么样才能变白内…

习惯讨好他人该怎么办?填补自己内心的“无能感” 同情和利他行为的本质分析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
总习惯讨好他人该怎么办?填补自己内心的“无能感”
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
核心提示:你尽可能的去帮助和满足他人或许只是想填补自己内心的“无能感”。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防御机制,叫做“假性利他”,希望通过全能的幻觉来满足内在的无能。其归根结底是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来自网友泌润的提问:
  老师,你好!我是一个不够自信的人,也一直试图改变和了解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认可自己。我知道,在众多价值中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很重要,应该多去帮助别人,但想想自己有没有帮过别人时,脑海里又好像找不到任何信息,其实,潜意识里感觉自己肯定是为别人做过什么的。
  以前,有过很多人质疑过我的价值,我也质疑过我自己。因此有一段时间,我试图努力的改变自己。那时,我尽可能的让自己去帮助和满足他人,即便自己饱受着压力和疲惫,也会努力的去做,以此证明我的价值。突然某一天,我感觉自己做得很难受,并开始质疑:这些全然不顾自己的去帮助他人(包括很多我不乐意做,甚至是违规的事情)到底应不应该?人的价值是不是不能用是否为别人做事来衡量?
  我很纠结,也很苦恼。本来前段时间,我没有再想这些,心情也比较平静,但最近,我似乎又陷入了这种纠结而低迷的情绪,走不出来了。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刘松燕,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督导师【我要向专家提问】
  当你不知道如何前进时,停下来也许就是进步。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去帮助别人更多是为了获得价值感。难道,一个人的价值只能通过满足迎合他人才能得到吗?这个问题需要你好好想想。
  其实,你尽可能的去帮助和满足他人或许只是想填补自己内心的“无能感”。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防御机制,叫做“假性利他”,希望通过全能的幻觉来满足内在的无能。其归根结底是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通常,自信心缺乏的人的典型表现是害怕被拒绝。即便这类人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还是会害怕别人不高兴。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错位的,总认为当别人认为我们是有价值的人时,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帮助别人,而是帮助自己,调整对自己的期待,过力所能及的生活。
  心理百科: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是众人眼里的大好人,对家人无微不至、对朋友有求必应,即便是对陌生人也慷慨相助,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伤害也不对别人说“不”。
  过分取悦他人或是“病”
  不过,美国一名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对他人太友善的无私性格或是一种病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取悦病”。【心理IN词:取悦症】其实,极端无私是一种用来掩盖一系列心理和情感问题的性格特征。她们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
  心理学家表示,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从小就学习如何尽力避免拒绝他人引起敌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其实他们希望感到被人需要。
  如何进行心理调整?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行为习惯需要“痛苦的努力”,需要更多了解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另外建议“好人”努力学习为自己说话,尝试说“我想”、“我要”。
  要回应别人的需求,前提是不能为此违背自身意愿。换句话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邻居,但首先要爱自己。
同情和利他行为的本质分析
先讲前不久在网上看来的一个故事,实在找不到原文和出处了,自己来重新叙述一遍:一个货郎,每次他去走村串户买 他总是对买东西的老太太和小媳妇大姑娘们说:昨天晚上他的女人打他,下手那个狠啊。老太太小媳妇大姑娘们都没有站在他女人那边,反而红着眼圈、抹着眼泪,尽量掏钱买他手上的货,还不讲价。
在这个故事里,女人们显然是对那个货郎的处境产生了同情,怜悯之心、母爱之心泛滥,都想去帮他解决问题。货郎的销售技巧利用的就是她们的同情、怜悯之心。
同情是对他人痛苦和其它情感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将他们的情感和麻烦直接移到自己身上,并和他人一起来解决问题。同情往往是对人,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对动物产生同情和怜悯,爱心泛滥到小动物身上。
同情、怜悯是含意非常接近的两个词,只是一个强调的是移情的状态,另一个强调的是救助之心。他们都是一种利他情绪,都可以导致利他行为的发生。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同情这种情绪的本质何在。
二、同情的本质
在《人脑的感知欲、控制欲和准确决策欲》一文中提出,人脑是人的神经中枢器官,它的作用是感知外界情况、控制身体、推理决策,所以存在控制欲、感知欲、准确决策欲。出于人脑的感知欲和控制欲,人脑会本能地感知和控制所有能感知能控制的一切,并形成自我界限。
同情是人脑的感知欲的体现,对周边的人,人同样会尽力去感知和控制。通过揣测去感受别人的痛苦和情感,通过自己的各种做法去控制和改变他人的状态。所以帮助别人,会带来一种自我界限扩大的快感。控制别人,使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变,也会带来一种自我界限扩大的快感。控制别人包括控制别人的行动,控制别人的思想,控制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导致的庄子提出的齐物思想,和叔本华的万物一体的观念。神性就是控制感,就是对万事万物的掌控感。所以宗教都非常看重慈悲,讲同情心,讲思想控制、传播。作为教师也有一种本能的传道的做法。
引《倚天屠龙》中的一段文字:
『当此之际,明教和天鹰教教众俱知今日大数己尽,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跟着杨逍念诵明教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明教自杨逍、韦一笑、说不得诸人以下,天鹰教自李天垣以下,直至厨工仗役,个个神态庄严,丝毫不以身死教灭为惧。
空智大师合十道:“善哉!善哉!”俞莲舟心道:“这几句经文,想是他魔教教众每当身死之前所诵的了。他们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多忧多患,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当年创设明教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传到后世,反而变成了为非作歹的渊薮。”』
金庸写的《倚天屠龙》中讲到了圣火教、即明教,又称作牟尼教或摩尼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为西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这是一种将基督教与伊朗马兹达教义混合而成的哲学体系。从教义来看,摩尼教具有强烈的末劫思想与拯救世人的思想,这些对于日后与中国民间宗教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这首教徒的离世歌曲显然是一首宗教歌曲,宣传的是一种同情怜悯之情。当年读到此处,就深深地被触动了,因为这段话,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神性。
因为同情、怜悯、慈悲之情,可以导致形成一种对宇宙的感知感,和控制感,可以将自我界限突破至宇宙,并由此可以感受到神性。神性就是由人脑的最基本的欲望:感知欲、控制欲、准确决策欲所形成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是谓神也。
三、利他行为分析
同情是自我界限的一个突破,通过同情心理,感受别人的痛苦、烦恼,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个部分。同情也是为了帮助同类生存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性情感,是为了种族的繁衍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同情和怜悯都是一种利他情绪,都可以导致利他行为的发生。利他情绪和利他行为可以使自我界限扩大,满足大脑的最基本欲望。
但是大脑的的这个最基本欲望很多时候又是与生存这个人的第一序需求是相矛盾的。生存本能是比人的自我界限扩张本能也即(感知欲控制欲)更为基础的本能。利他行为和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自我界限的扩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生存竞争形成的。生存本能是比人的自我界限扩张本能更为基础的本能。
在群体较小,生存空间大的环境下,利他行为会对生存带来很大的好处。通过利他行为,将大家结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帮助可以大幅提高大家对生存风险的抗受能力。此外通过利他行为,也保持了基因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在面临环境巨变时,可以使得基因组合变异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带来整个物种的生存。
在群体大,生存空间狭窄、生存唯艰的情况下,利他行为就存在一些对个体生存不利的情况了。利他行为可能消耗个体的资源,并增加一个生存竞争的对手,为个体的生存带来困难和威胁,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无法生存。
在繁殖过程中,男性之间的竞争性较强,女性弱一点。所以女性的同情心较强一点。当生存空间受到限制时,同情心就会降低。当生存空间足够时,人们就容易表现出同情,但当生存空间拥挤时,表现出冷漠。
理解中国人的人际和谐
通过上一篇文章"别人"凭什么要帮你?,你可以发现,本土心理学家尝试立足于中国文化,为你提供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思维框架。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杨中芳与杨宜音等的"外人"、"自己人",这些心理学术语是不是听上去格外亲切?希望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人际行为。
这篇文章为你介绍本土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人的人际和谐与冲突模式。该理论由台湾本土心理学家黄囇莉在1996年左右提出,为第三代本土心理学家的代表性成果。
三种辩证观
现在,请让你跟随我回到中国高中政治课堂上。如果你的记忆力不错,你会背诵出有关辩证法的要点:
马克思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基本规律、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两个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形式;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然而,黄囇莉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梳理,发现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结构并不支持马克思的辩证观。她发现,世界上存在三种辩证观,
一种是以马克思哲学为代表的辩证观,可以将其称之为永恒进步辩证观(或称冲突辩证观)。如同高中政治课本所言,冲突永远客观存在,冲突促使人类进步——世界总是在朝更高更好地方向前进。
第二种则是以大乘佛学为代表的辩证观(或称超越辩证观)。和谐也好,冲突也好,都是世间的幻象,和谐与冲突并不存在,人类应从冲突中解脱出来以顿悟。
第三种则是以中国儒道为代表的和谐化辩证观。马克思认为,每一存在都有正、反两面,世界是沿着正、反、合、正、反、合的路径前进。和谐化辩证观则认为正也好、反也好,并不是对立的,正、反双方在本体上是平等、互补的,类似于中国阴阳的结构。同时,并不是矛盾或者冲突而是和谐化推动世界进步。
和谐化辩证观何以成为中国人的共同思维与共同价值观?根源有三:
(一)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
(二)亲缘关系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伦理本位的礼治思想。 &
(三)中央集权的政教体系产生了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和谐的虚虚实实
马克思的螺旋图也好,佛学的世间幻象也好,都不如“阴阳”更能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结构。从和谐化辩证观出发,黄囇莉认为,中国人的和谐存在"实"与"虚"两类。如同“阴阳”一样,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从而形成了两大类和谐类型:一类是实性和谐与实中带虚的和谐;另一类则是虚性和谐与虚中带实的和谐。
那么,什么是实性和谐?什么是虚性和谐?
"实性和谐"是指两人之间统合无间、和合如一的和谐状态。"实中带虚"的和谐则是指和谐中潜藏着可能导致不合的因素,不过当前这些不合因子尚未被交往的双方察觉或触动而已。
这些可能引起不合的因素可能是来自(1)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2)需求的未满足(3)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抑制(4)自我主张未能得到表达。为了避免察觉或者触动不和因子,人们会采取种种和谐化机制来处理人际关系,避免从实性和谐转换为"虚性和谐",或者尝试将"虚中带实"的和谐转换为"实性和谐"。 "虚性和谐"则是表面上维持和谐,台面下却暗藏着不和。与实性和谐相比较,此时此刻,那些不和因子,已经被交往的双方察觉或者触发。身处此种和谐状态下的人们,会尝试使用各种和谐化方式,试图化解不和,将虚性和谐转换为"实中带虚"的和谐。当实在无法做出这种转换的努力,中国人则会尝试扩大自己对不和的忍耐,维持表面上的和谐。
同样,还存在纯粹的"虚性和谐"。这种和谐则是指,只在形式上维持表面和谐,台面下却暗自较劲,此时,台面上的和谐只是一种工具性或形式性,目的在于掩饰或有利于台面下的动作。或者是在等待更佳时机,来撕破脸皮,揭露双方不和的真相。 一旦虚性和谐的平衡被打破,比如由虚性和谐朝实性和谐的转换不成功,或者内在斗争持续进行,不和突破底线,那么,双方就从虚性和谐这种内隐的、静态的冲突形成外显的、动态的冲突。
六种人际和谐类型
实性和谐分为三种,分别为"投契式和谐"、"亲和式和谐"、"合模式和谐"。这些实性和谐的共同特点是:关系中的双方是彼此信任、支持、相互接纳、主动付出。三类分别解释如下:
1、"投契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你觉得跟他(她)很投缘,跟他(她)在一起,感觉轻松自在没有压力,没有束缚,也没有负担,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有意气相投、相知相契的感觉。那么,你们双方就是"投契式和谐"。这种关系多见于朋友、同事等同辈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本真取向"——双方都以自然、真实的自我呈现,而且不论好坏,都可以彼此接纳、尊重。
2、"亲和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他(她)是你生命中最在意的人之一,你希望与他(她)的关系是长长久久、不要破裂,你愿意尽力为他(她)付出。虽然有点负担,但跟他(她)在一起,仍感觉很温馨、很甜蜜,颇有和乐融融之感。那么,你们双方就是"亲和式和谐"。这种关系多见于家人、夫妻等亲密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情意取向"——优先考虑对方的需要,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即使有所牺牲,也是心甘情愿。
3、"合模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他(她)跟你之间有明确的名份或角色关系,对于因此名分或者角色而带来的责任与义务,你们彼此有清楚的共识,并以此相处,以致两人配合良好,而且相处和顺。这种关系多见于同事、合伙人、上下级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顺适取向"——谨守双方角色边际,但也考虑到感情因素,以促使双方共事或者相处愉快。
同样,三种虚性和谐分别为"区隔式和谐"、"疏离式和谐"与"隐抑式和谐"。这些虚性和谐共同特点为:对对方缺乏信任,经常挟带防御之心与对方加以区分、隔离,且多以淡漠、消极、被动或拒斥对待。分别解释如下:
1、"区隔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你跟他(她)只有部分的交往,相处还算平和,至于其他部分则谈不上融洽。跟他(她)在一起时,你总是界限分明,对于不和或者容易引发冲突的部分,则尽量避开,不去碰触。这种关系多见于刚刚认识的人、上下级或者同事、合伙人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领域取向"——尽量把关系单纯化,不相干的事情则小心谨慎,不要去碰触。
2、"疏离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你实在无法认同他(她)的价值观,或者他(她)的为人处世、做事方式,你也难以苟同。跟他(她)在一起时,你总有不合或者不顺的感觉,所以你现在跟他(她)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敬而远之。这种关系多见于邻居、亲戚或者工作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形式取向"——只以基本的日常礼仪与对方交往,往往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保持淡淡的甚至貌合神离的关系。
3、"隐抑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他(她)实在不可理喻,经常误解与为难你,甚至做出伤害你的事情。你对他(她)也有很多不满或者抱怨,却只能忍隐下来。跟他(她)接触的时候,你总觉得非常不舒服,常常忍不住想发作,跟他(她)大吵一顿。这种关系多见于家人、工作关系或者上下级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抑制取向"——总是要尽力压抑住对他(她)的气氛或不满,否则忍不住会顶他(她)、刺他(她)一下,或者吵架。
理解中国人的和谐的虚实转换及其类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如果你是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等肩负辅导使命的专业人士,"人际和谐与冲突动态模式"将有助于你理解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从而避免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陷阱;如果你是心理学爱好者,你可以尝试用它来思考一下婆媳关系、上下级关系的虚实转换,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新的思路,马克思的冲突论并不符合你我的文化基因——难道真的需要否定之否定吗?难道真的是矛盾才促使事务发展吗?
备注:由于篇幅原因,本文更多谈及的是中国人的和谐观,中国人的人际冲突机制及从和谐到冲突的转换,则尚未介绍。
外人、自己人与另一半
在评价中国人婚姻成功与否时,华人使用的评价体系不同于西方所使用的评价体系。目前,在西方婚恋理论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爱情的三元理论,将爱情分成激情、亲密与承诺三个成分,然后根据这三个成分的多少,将爱情划分为八个种类。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Svg
但是,一个普通中国人会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婚姻或者恋爱的成功与否呢?
昨晚,我以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身份,问及老爸老妈,让他们尝试评价若干对夫妻或者恋人。通过对他们的访谈,结合前些日子的研究积累,梳理出一个框架。
在这些访谈者的评价之中,很少牵涉到爱情的成份,几乎更多倾向于将婚恋理解为一个动态匹配、动态人际交互的过程。激情或者说浪漫在他们谈及婚恋时很少出现。”配不配”、”是不是自己人”是老爸老妈等访谈者经常使用的本土词汇。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宏观背景上来说,西方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供年轻人自愿认识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在不同年代、不同历史长流中,表现出为不同载体。比如,贯穿美国历史的志愿者组织、社区文化,往往成为美国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公共空间。
在中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供中国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公共空间。中国人的相互认识,更多通过”王婆”之类的”媒婆”,通过女性们之间的”八卦”,通过”相亲”之类的方式,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熟人”来相互认识的过程。由于这种”熟人”社会的特点,”熟人”直接作为婚恋的”中枢”,因此,中国年轻之间的”婚恋”生活往往并不是从浪漫开始,而是一个将”外人”变为”自己人”,最后变为”另一半”的人际互动过程。
在中国本土文化之中,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种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慢慢地采取”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理解策略,从自己所处的小圈子,逐步延伸到”差序格局”之外的圈子。这种衍生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但是也是很有力量的。美国年轻人在结婚之前交往的男女朋友的数量可能大于中国人的交往的男女朋友的数量。但是,中国人平均认识的男女朋友结婚的可能性或许大于美国年轻人。
对于圈子之外的人,中国本土人往往将其称之为”外人”,这就是中国人婚恋生活中的第一部曲。在”外人”阶段,父母、朋友等”自己人”教给年轻人所采取的婚恋应对策略往往是,”要防对方一手”,”人心隔肚皮”、”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具体到女性之上,则类似于”处女情结”、”贞节坊”之类的影响无处不在。中国古典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三言二拍”与”红楼梦”之中,多处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明。
用我爸爸妈妈的话来说,他们在评价某人婚姻失败时,会经常使用这种本土化词汇”外人”。爸爸妈妈会强调,”他们两个一点都不亲近,走在大街上,跟一对”外人”似的,很少有什么亲密关系。回到家中,也是”客客气气”,很少”吵架”。
有时候,”吵架”对于中国婚恋生活来说,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元素。这种元素,反映到中国本土民俗心理之中,就是”小两口吵架,床头吵,床尾合”。因为有分歧,有争议,在深受中国本土文化熏陶的长辈们看来,这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对方不是”外人”。这也是解释中国式家庭暴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心理背景。
第二个阶段,则可以称之为”自己人”阶段。这种阶段,与西方婚恋理论所强调的纯粹的浪漫之爱或者说激情之爱也不一样。当通过各种互动,相互”装”的过程,使对方真正明白了”自己”,也是自己真正明白”对方”,此时此刻,婚恋双方就变为”自己人”了。
对于”自己人”与”外人”,中国人会使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自己人”,中国人往往会更强调”交心”、”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家里一本帐”,”好得就跟穿一条裤子似的”。婚恋中的AA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难解释,原因就在于此,都是”自己人”了,为什么还需要分开理财呢?那种”亲兄弟,明算账”的阶段,往往停留在”外人”阶段。
绝大多数在外人看来是模范婚姻的夫妻,他们都处在”自己人”阶段,即使由于性格、沟通方式、经济原因,小两口家庭内部会冲突,甚至有时是比较频繁的”吵架”,但是他们的婚姻很难散伙。一旦”小两口”家庭碰到重要问题的时候,他们会立即团结起来,共同对外。比如,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情景是,当官的丈夫,在外包”二奶”,在家庭内部,他们会非常猛烈地进行争吵。然而,当要对当官的丈夫进行”双规”的时候,这种情况,不少”官太太”会立即停止对丈夫的攻击,转而一致对外,去帮助丈夫隐瞒事实真相。
最后一个阶段,则可以称之为”另一半”阶段。这是中国式婚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本土评价一个人婚姻是否大成功的标志。老爸老妈在评价成功的婚姻、充满激情的婚姻、令人羡慕的婚姻的时候,他们会强调,他们夫妻两人好得就像”一半”跟”另一半”似的。
对于充满大男子主义的中国男性来说,某些狐朋狗友,也属于”自己人”的心理范畴。虽然说,这些”自己人”往往会在需要”患难见真情”的时候消失掉,但是至少在这些充满大男子主义的男性来说,”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也成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很少具备西式的”骑士精神”或者说真正对于女性尊重的”贵族精神”。
在一部长长的中国历史之中,从最早的战国时代到三国、到民国,多名在中国人心目中,符合”英雄”定义的中国男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对于刘备来说,小乔也好,大廖也好,虽然也属于”自己人”的心理范畴,但是同样的,关羽、诸葛亮、赵云等等,更属于”自己人”范畴。当面临同样属于”自己人”的心理决策的时候,究竟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类似的传奇故事,已经演绎了太多。我们只能说,他们的婚恋还不是最成功的婚恋,只能说是婚恋中的第二阶段。
当到了”另一半”的婚姻境界,此时此刻,对于双方来说,不存在”吵架”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一个螺旋式的循环。在”外人”阶段,因为双方共同利益如此之少,相互的自我卷入程度如此之低,吵不起来;而到了”自己人”阶段,则”吵架”是沟通方式的一种。也容易被中国本土主流社会规范认同,对于夫妻吵架这种事情,强调的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最后到了”另一半”的境界,则是不可能吵架了,谁忍心让自己的左手去打自己的右手呢?
类似于更爱江山还是跟爱美人的心理两难决策情景,也不存在了。因为江山也是需要跟自己的”另一半”来共享的。
这种”另一半”的婚姻境界,同样也受到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深深影响。我们很难去想象类似于西方影片中所宣传的激情之爱或者说浪漫之爱。中式的”另一半”的爱情方式,更多是一种中和的、平淡的、含蓄的、越久越真的爱情方式。卡门式的爱在中国很少存在。不少中国人内心深处向往的是类似于钱钟书与杨绛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历经坎坷,相濡以沫,然而到了老年,仍然是笑看红尘,平平静静写《我们仨》那种回顾往事的态度。
02/29 15:38
在&美人鱼&超越&捉妖记&,成为华语影史票房新冠军的时候,一向低调的星爷玩心大发,拍摄了一则短视频感谢观众,很有必要重复一下他在视频中的表现,他一把扒拉开镜头前的女演员,面对镜头霸气地说,&感谢大家的支持,都是因为你们,YES!爱你们!YES!&,旁边的一位演员说的是粤语,没太听清楚,大意是:&YES个鸡毛啊还YES?YES个啥呀?& 人生得意须尽欢,但人在尽欢时还容易忘乎所以,按照周星驰的性格,能在票房登顶这天用一条十来秒的视频&
09/03 17:17
&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
05/07 16:28
控制狂:如何降低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和不理性的控制欲 &如果不--就--!&你很常用这种句型和身边的人沟通吗?那你可能有一点点&控制狂&的倾向喔,常常累死自己.逼疯别人.人们常说带人要带心,创业者或主管应该要更小心注意自己是否有控制狂症状,一旦失去团队和员工的心,专业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控制狂从不觉得自己是控制狂 控制狂都很真心地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帮助人们,心中总有&我是为你好啊!&的委屈和悲壮.而且.他们总觉得某些工作除了他们自己
09/10 09:08
12 12首古筝曲触及内心那忧感的情
06/29 08:19
很多爸爸妈妈和我交流过关于&富养&和&穷养&的话题,在传统观念中,&富养&总是被界定为&骄奢溺爱&的代名词,以至于我们这一代同龄人总在心里产生&物质是可耻的&这一观念.而这种观念,致使我们常常在美好和舒适的生活面前产生&愧疚感&,我们是否值得拥有这样的生活?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在我的成长中,他们即使在生活困顿之时也从没让我体会&匮乏&,这使得我一路拥有体会快乐的勇气.
03/01 04:05
人生没有意外和偶然,人生只是自己内心&确定感&的自然显现.人际关系也好.婚恋.工作等等,都是自己&内在状态&同频共振的呈现.就像人在自信或是内心&确定感&足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意愿更容易实现. 人愿意心存&侥幸&,其实只是自己内心无力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处在内心有力.有&主意&.有主见.&在状态&的时候,就会觉得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情况都可以去面对.往往在这种时候,别人还很容易为我们的&q
12/17 09:59
文/潘文颖 一位从未谋面的朋友,从德国一路Couchsurfing旅行到了旧金山.因为在网上读过我写下的文字,心有戚戚,便坐着小火车找了过来.在网上写日志,竟也像是往海中仍漂流瓶,你不知道会被世界上某个角落的人捡到.读到. 这位朋友高二休学,之后的三年在国内游荡,坐火车去了各地.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问.不是问他如何凭少年之驱行走千里的.而是他是如何能受得了亲人朋友异样眼光,如何面对身边人们潮水般势汹汹涌向大学.工作时能够内心不被所动,如何能忍受独自一人的孤独. 他说他休学后的那个冬
02/20 13:43
来自一位投资人的苦恼:年入几十万,每月固定支出,没房贷压力,各类保险和专项账户均有配置.如此,却因为每月无法存多少钱难受好几天,不敢乱花钱,有时为了买一个几百块钱的口红纠结半天. 财务合理配置(保险.专项资金等.),清楚知道自己的财务收支状况,事实上这应该是能让自己更安心的状态.然而,不安心的原因可能源自其他一些微妙的原因. 1.消费信心指数 &如果你对自己更有信心,那么你会吸引&信心钱&,钱是有性格的.& 消费者信心指数: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发布,我们国家后来也引
11/04 04:40
&成年巨婴&是怎么培养出来的?kevin_leader 02-06 09:51 引言:你是&成年宝宝&吗?面对父母对自己爱情的无情干预,你纠结吗?措手无措 &成年巨婴&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最近几年来,&逼婚&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谈及,除了每年春节前夕媒体的扎堆讨论,电台节目里常被提问,微博常收到的私信里,类似&父母反对我的爱情,我该怎么办&的内容比比皆是.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学着长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才能变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