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饮食注意病人的饮食,父亲患有高血压饮食注意,饮食...

高血压人能吃藏红花吗?听说这个有保健作用的,爸爸说要喝,但他一直都有高血压。_妈妈网问答
向您推荐:
所在城市: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高血压人能吃藏红花吗?听说这个有保健作用的,爸爸说要喝,但他一直都有高血压。
宝宝年龄:
所在城市:未知
所有回答:76
最佳回答:112
采纳率:100.00%
你好,高血压人一般是不建议吃藏红花的,因为臧红花是有活血作用,有扩张血管的功效。但是你爸爸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是可以服用少量藏红花的。
lykox 1人回答
吃货咋办 2人回答
独树衣帜 6人回答
柠檬酥酥 4人回答
策策畅畅 2人回答
化乙散人 2人回答
童童妈97 3人回答
百纳游戏 5人回答
湘湘爱宝宝~ 2人回答
咖啡正好 1人回答
共有1个答案
全部回复列表
所在城市:深圳
所有回答:1963
最佳回答:6684
采纳率:100.00%
可以服用藏红花。 藏红花的主要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11-11 17:27
选择分类备孕期
客户端下载您当前的位置为: >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不少含糖分高的食物都不能吃。而在人们的一般概念里,认为糖尿病患者不适宜喝牛奶。专家建议为了营养的均衡,患者还是需要适量的喝一些牛奶的,那...
517健康网是关于的健康小知识,生活小常识,养生保健,养生保健知识的网,生活小窍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网络和网友发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站长E-mail:,我们会尽快处理.我父亲今年49岁,去年过年时因为高血压差点形成脑血栓。今年他总说一直只手发麻,尤其是小拇指。我爷爷和奶奶都是心肌梗塞之类的病去世的,我们家种着辣椒。我想问一下辣椒对他的病有影响吗?他近几年都不大喝酒,且从不抽烟。他在生活中应当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忌讳吗?平常饮食中吃什么能平稳降压呢?
来自于:河南|
提问时间: 09:08:59|
病情描述:
高血压生活中注意的问题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有高血压史,目前一手小指麻木,是否存在尺神经受损,建议神经科检查,有高血压不知数值,应用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饮食低盐,戒烟酒,最好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TA帮助了0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0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可以给家里老人常备两颗。在有中风前兆时服用可以避免发病,中风后服用对恢复很有帮助。我姐姐的公公6年前中风很严重,服用了几丸,恢复很好。我父亲高血压20多年,72岁时也中过风,头部、眼睛有淤血,现在没有了。每年4月我都让他吃一颗,今年83了_回龙观社区网
《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等&&&&级:资深长老
经&验&值:2741
魅&力&值:1101
龙&&&&币:10228
积&&&&分:4715.3
注册日期:
可以给家里老人常备两颗。在有中风前兆时服用可以避免发病,中风后服用对恢复很有帮助。我姐姐的公公6年前中风很严重,服用了几丸,恢复很好。我父亲高血压20多年,72岁时也中过风,头部、眼睛有淤血,现在没有了。每年4月我都让他吃一颗,今年83了
您要觉得我胡说八道也没关系,祝老人身体健康。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0次 &&
&相关文章:
-&(747字节&阅读:1570次&跟贴:53 02/04 12:09)
-&(阅读:53次&02/04 12:10)
-&(阅读:47次&02/04 12:13)
-&(66字节&阅读:86次&02/05 10:19)
-&(阅读:64次&02/04 12:11)
-&(阅读:44次&02/04 12:36)
-&(阅读:63次&02/04 12:16)
-&(阅读:47次&02/04 12:18)
-&(阅读:47次&02/04 12:22)
-&(阅读:42次&02/04 12:25)
-&(阅读:57次&02/04 12:19)
-&(63字节&阅读:183次&02/04 12:20)
-&(阅读:64次&02/04 12:21)
-&(195字节&阅读:168次&02/04 12:23)
-&(阅读:40次&02/04 12:24)
-&(阅读:39次&02/04 12:27)
-&(184字节&阅读:132次&02/04 12:27)
-&(阅读:38次&02/04 16:52)
-&(阅读:48次&02/04 12:28)
-&(阅读:48次&02/04 12:36)
-&(61字节&阅读:179次&02/04 13:35)
-&(阅读:52次&02/04 14:21)
-&(阅读:45次&02/04 16:50)
-&(阅读:41次&02/04 19:31)
-&(2599字节&阅读:259次&02/04 14:37)
-&(阅读:37次&02/04 14:42)
-&(阅读:39次&02/04 14:43)
-&(阅读:53次&02/04 15:44)
-&(阅读:71次&02/04 15:46)
-&(阅读:88次&02/04 16:12)
-&(阅读:40次&02/04 16:22)
-&(阅读:37次&02/04 17:52)
-&(阅读:45次&02/04 17:54)
-&(阅读:43次&02/04 17:56)
-&(阅读:34次&02/04 18:07)
-&(153字节&阅读:248次&02/04 16:51)
-&(阅读:52次&02/04 16:43)
-&(阅读:50次&02/04 16:45)
-&(阅读:40次&02/04 16:46)
-&(阅读:36次&02/04 16:57)
-&(阅读:39次&02/04 16:47)
-&(阅读:62次&02/04 18:11)
-&(阅读:74次&02/04 18:09)
-&(阅读:37次&02/04 18:12)
-&(阅读:37次&02/04 18:14)
-&(阅读:38次&02/04 18:16)
-&(阅读:22次&02/05 22:56)
-&(阅读:36次&02/04 18:39)
-&(54字节&阅读:61次&02/04 19:07)
-&(4398字节&阅读:298次&02/04 19:12)
-&(阅读:36次&02/05 09:41)
-&(阅读:33次&02/05 10:29)
-&(阅读:28次&02/05 10:33)
-&(阅读:33次&02/05 10:29)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记住密码: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号 法律顾问: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轻微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螃蟹吗
共有 3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远离高血压八字箴言:低盐 减肥 减压 限酒
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
●在我国,35-74岁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压,即有1亿多人正受到高血压的威胁。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患病率飞速上升:上世纪50年代高血压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冲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9.1%上升到25.8%。
●正当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节节上升”时,同是亚洲人种的日本,高血压病患病率却在近半个世纪内逐年下降——1956年到1997年,平均收缩压逐步下降15毫米汞柱。2002年,日本超百岁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寿命达87.6岁。
【认识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全是遗传来的,没办法
我看门诊的时候,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一问病情,第一句话就唉声叹气:“我父亲(母亲)有高血压呀,没办法。”似乎得这个病就完全是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了。其实,把自己的病因全都归到老祖宗头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血压有没有
远离高血压八字箴言:低盐 减肥 减压 限酒
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
●在我国,35-74岁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压,即有1亿多人正受到高血压的威胁。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患病率飞速上升:上世纪50年代高血压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冲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9.1%上升到25.8%。
●正当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节节上升”时,同是亚洲人种的日本,高血压病患病率却在近半个世纪内逐年下降——1956年到1997年,平均收缩压逐步下降15毫米汞柱。2002年,日本超百岁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寿命达87.6岁。
【认识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全是遗传来的,没办法
我看门诊的时候,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一问病情,第一句话就唉声叹气:“我父亲(母亲)有高血压呀,没办法。”似乎得这个病就完全是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了。其实,把自己的病因全都归到老祖宗头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血压有没有遗传因素?有的。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3%,一方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率是25%,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的,子女的发病率是45%—55%。
不过,高血压不同于那些经典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多囊肾等。也就是说,高血压病人的后代中有部分人存在发病倾向,即所谓基因有变异。但是即使这部分人也未必100%的发生高血压。这是因为,高血压一方面受遗传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习惯、社会因素、气候等等,它们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比遗传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血压也称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所以说,要摆脱高血压的阴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我建议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图: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我们只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完全能够不发生高血压,健康到老。
误区二:高血压是种顽固病,降不下来
我还常常碰到这样的病人,老是抱怨:“我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一直看,可是老是降不下来。真是顽固啊。”很多病人觉得,自己得的是顽固性高血压,没法控制,非常泄气,有的干脆听之任之了。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先要搞清楚什么叫“顽固性高血压”。我们说,服全剂量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理(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血压仍然≥140/90mmHg,这种叫做顽固性高血压。欧洲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个国际性的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它是对1.8万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治疗、随访,一种药不行,用两种药,一直用到四种药,发现血压真正降不下来的大约是7%。可见,真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只是极少数人。
那么为什么一些高血压会那么“顽固”?其实大约50%—7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听从医嘱,而是吃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说一天吃三次药,他偷工减料只吃一次,看看血压正常就不吃了,等到头晕了再吃药,“临时抱佛脚”。
“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呀!”很多病人抱有这种心思。高血压药确实会造成心动过缓、低血钾、脚肿、咳嗽等副作用。但是我要说,高血压如果不控制、治疗,将发展成中风、心肌梗死、尿毒症。吃药的副作用和不吃药的后果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退一步说,病人如果有严重的不适应,医生可以通过换药来减轻。而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控制,发展到了晚期更难控制,这时候要降压用的剂量就大了,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就更大了。因此,我劝大家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而要及早长期服药,终生服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所以病人和医生之间更要有良好的沟通,密切配合。医生开出了药以后,要有一段观察时间,观察剂量是不是对头,疗效有没有到位,这需要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病人不配合,没有长性,动不动就换一家医院,重新看病,这是非常不利于治疗的。
【生活准则】
标准:三口之家一个月,250克盐500毫升酱油。
分析一下日本人的饮食特点:从二战后到1998年,生活显著改善,原来是咸鱼、咸菜干,现在是淡而无味的寿司、白萝卜、姜……平均摄盐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发现了吗?盐摄入减少正是日本人高血压患病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吃盐一多,血压就上去,我们称为盐敏感。正常人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盐敏感人,在高血压病人中,大约有一半是盐敏感,老年人中,盐敏感的人更多了。在我们国家,高血压高发地区东北地区,平均每天每人摄入12—18克盐,就明显高于南方7—8克。而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呢,是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该少于6克。
看看我们的饮食习惯,早餐常常吃稀饭,馒头,加酱菜或腐乳。单单一块红腐乳就含5克盐,一小碟榨菜或酱菜(50克)就含4克盐,一顿早饭就已经达到一天的标准。我们还有在菜里放味精的习惯,一克味精就含0.5克盐。此外,许多蔬菜、豆类、虾米、紫菜等也含钠,一般食物中大约含盐量在每天3克左右。
一次,一位病人到我们这里来看病,用了各种药物,血压就是下不来。我一看,他是宁波人,咸菜、咸鱼吃得很起劲。我立刻安排低盐饮食,土豆,蔬菜,水果。病人吃得哇哇乱叫:“哎呀,要吐了,要吐了”,结果短短一个礼拜,血压就下来了。所以,我们想要预防高血压,一定要改变饮食习惯,控制摄盐量。根据每天4—6克盐匡算,一家三口每月最多用盐250克,酱油500毫升(约含70克盐),平时不吃酱菜等咸食。
效果:体重减一公斤,血压下降一个毫米汞柱。
高血压和肥胖是“好兄弟”,形影不离——高血压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
胖有很多种,有的人集中在腹部上,腰围粗,大肚子,我们称之为“向心性肥胖”。这种胖最危险——常常有高血压又有血脂紊乱,又有血液胰岛素的增高,糖耐量的异常,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因此,及早发现超重,及时减肥,是预防肥胖及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注意点。体重减一公斤,血压一般就下降一个毫米汞柱,如果体重减掉5公斤左右,血压就有显著变化了。
那么怎样自我监控体重呢?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身高—105=标准体重。一名身高165厘米的人,标准体重就在60公斤左右。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则是,计算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小于23表示正常,23—25超重,大于25肥胖,发现超重时应该减肥了。
有的胖子不肯运动,不节制饮食,每天喝减肥茶、吃减肥药。这可能会减轻体重,但一旦停药体重立即上升,而且有的人体重是下来了,血压却没下来甚至有上升。其实,减肥的要点是:能量摄入和支出必须负平衡,即要加强运动消耗能量并减少能量吃进去,运动,减肥,节食一起配合,既经济,副作用也小。
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或家务劳动不能算运动。运动一定要出汗,有一定的疲劳感,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每次30—45分钟。要估计运动量是否适合,可以粗略估计运动时心率。60岁的人心率应在100—110次/分,每增加(减少)10岁,就减少(增加)10次/分。另外一个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是运动时最大心率应达到220—年龄再乘以70%(正常体重)、或60%(肥胖人)。
我的一位病人能有效地减肥,主要就是运动加节食。他每天早上2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中午原来半斤米饭,现在吃150克,晚上也以水果和清淡蔬菜为主,结果从85公斤降到了70公斤,血压控制得很好。减肥,必须多吃低能量高纤维素食物,如绿色蔬菜,少吃甜食、高脂,高动物蛋白食物,运动后饥饿时也应多吃蔬菜,豆类等低热量食品,持之以恒,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方法:调节心理,不让高压导致高血压。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医生在给在押犯人治病时发现,许多贪污分子患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压病,不少人已经并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他们为什么会得高血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强大的心理压力,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精神高度紧张,最终导致高血压。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其实就说明一个道理——心理因素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因素。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速度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容易不平衡,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心动过速,易激动,休息或睡眠时心率明显减慢。长期心跳过快,大于或等于75次/分以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比率随心率增加而直线上升。打个比方说,你去赶火车,马上还有一分钟就要开车了,你提着大箱子,心里那个急呀,满头大汗赶上去。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一个人成天地这样赶火车,受得了吗?受不了。在我国最近一次调查中,就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35—44岁患高血压的增长率高达62—74%,而65—74岁只有15—18%。这部分中年人,其中不少都是白领、干部,长期处于交感神经激活状态。
因此,我们体内就要形成一个防护机制,在压力来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健康生活方式。除了平时注意心理卫生,重视性格修养,有发现心理障碍时,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外,还有几个方便的小“招数”。一是深呼吸,全身放松,精力集中于慢呼慢吸气上,呼吸柔和平缓,连续几次就能马上使心情恢复平静。二是静思,找一个光线暗淡、安静的地方,端坐放松,排除杂念,默默聆听自己的呼吸,数数,或者想象阳光明媚的海滨,就能使心情尽快平复。如果有时间的话,还不妨练练气功,每天做一定的运动,出大汗后洗个热水澡,听听委婉动人的轻音乐,能对大脑皮质功能活动起到有益的调整作用。
关键:不要天天喝酒。
大量饮酒也是健康的一大绊脚石。根据2002年WHO调查,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依次为吸烟、高血压、酗酒,在发展中国家依次是酗酒、高血压、吸烟。
酗酒是高血压、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喝白酒。俄罗斯人喜欢白酒,中风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欧洲人不饮白酒,多喝葡萄酒或啤酒,中风明显少。我国目前餐桌上应酬时常有不喝白酒不够朋友的风气,喝一杯白酒(100—200克),肯定会引起心率增快,血压上升,长期饮酒会成瘾,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以中风告终。
关于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少量饮酒是否有益,这一直是大家关心和争论的问题。有人说每日饮葡萄酒,可以降脂降压,有好处。研究表明,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活血通脉、消除疲劳的功用,因此,冬寒季节或者逢年过节,适量喝一些酒精含量低的啤酒、葡萄酒、黄酒对人体有一定益处。虽然有研究报道,少量饮酒,能够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但也有报道,在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同时,甘油三酯也会升高。此外乙醇还会部分抵消某些降压药物的作用。
所以说,高血压病患者虽然不是绝对忌酒,但是应该因人而异。不应该把长期少量喝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治疗选择,更不应该低估嗜酒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日常注意】
一,调饮食
●多吃鱼类。少吃牛羊肉和肥猪肉。
●许多水果含钾丰富,可缓冲钠的有害影响,减少血容量而使血压降低。水果含钾最多的依次是香蕉、桃、山楂、鲜枣、柑橘、柿子、苹果。此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尼克酸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含维生素C最多的依次为山楂、猕猴桃、红枣、薄荷、橘子。
●素食可降低血压。有一些蔬菜还有轻度的降压作用,如芹菜、大蒜、西红柿、菠菜、洋葱、茭白、胡萝卜、茄子、冬瓜、黄瓜、南瓜、木耳、海带、马铃薯、甘薯。
●避免空腹或睡前饮用大量浓茶,提倡长期饮淡绿茶,并在饭后饮用为宜。
二,多锻炼
●太极拳。动作柔和、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松弛,促使血压下降。打一套太极拳或做气功(放松功、站桩功),收缩压可一次性地下降10毫米汞柱。
●体操。运动部位均匀,运动量适中。
●步行。快步行走每天1—2次,每次30—45分钟,行程约2000米,在每天下午、黄昏、睡前均可进行,可使收缩压下降4—6毫米汞柱。
●游泳是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坚持每周1—3次,必有好处。
【解释新闻】
高血压:在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它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分类:原发性高血压、续发性高血压。续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大约占总数的5%。人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虽然找不到特定原因,但仍有许多因素可能与其有关,例如:遗传、体重过重、高脂血症、摄食过多钠盐、饮酒过度、抽烟、压力、运动量不足等等。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内科相关知识
答: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你患有心脏早搏的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去医院心内科做详细的检查,查清原因对症治疗不可以盲目用药延误病情,祝你早日康复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饮食禁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