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副作用,其中的术语TD和...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来源:好大夫在线
(2294)人已经阅读
&&&&导语:精神药品(Spirit Drug)正常服用有利生命和健康。精神药品不是毒品,但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极度兴奋或抑制,限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贮存。使用应认真管理。严禁滥用。但医院和药房也要保证精神药品正常销售·许多健康催眠药和健康的精神类药品不属精神药品,许多副作用相对不大的精神类药品和许多副作用相对不大的催眠药也不属于精神药品,国家鼓励药店销售这些催眠药和精神类药品。
& & (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
& & 1、 主要表现
& &(1)过度镇静 & 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 &(2)情绪抑郁 & 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 & (3)焦虑激越 &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 & (4)紧张症状群 &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 & (5)谵妄错乱 &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 &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 & 2、处理措施
& & (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 &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 &&
& & (3)采用,进行安慰、解释。
& & (4)症状治疗
& & 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SSRI类左洛复、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SNRI类的度洛西汀。
& & 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日。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0.1%毒扁豆碱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
& & (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
& & 1、主要表现
& &(1)震颤麻痹综合征 & &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 & (2)静坐不能 &多发生于用药早期。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 & (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 &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
& &2、处理措施
& & (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安坦)来治疗观察。
& & (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 &①安坦 &2mg,3次/日。②海俄辛 &0.3mg,肌注,2次/日。③苯甲托品 &1mg,3次/日。④金刚烷胺 &100mg,2次/日。
& &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
& & 1、主要表现
& & 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产生吸吮、咂嘴、弄舌等动作,称为“口一舌一颊”三联症。
& & 2、处理措施
& & (1)停药或换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对仍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可改用锥体外系反 应较轻的药治疗,如氯氮平、甲硫达嗪等。
& & (2)药物治疗 &可试用:①利血平,0.25-1mg,3次/日。②碳酸锂,0.25-0.5g,3次/日。③氟哌啶醇,4-6mg,2次/日。④异丙嗪,25——50mg,3次/日。⑤安定,5mg,3次/日。⑥毒扁豆碱,1mg,肌注或静注。
& & (3)预防 &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长期服药的病人,可采取间歇给药法,防止骤停抗精神病药物,并合理使用抗巴金森症药。对中老年及伴有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
& & (四)药源性癫痫
& & 1、主要表现
& & 多数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癫痫样发作。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大发作;②局限性发作;③癫痫持续状态;④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
& & 2、处理措施
& & (1)对抗精神病药物敏感的病人,宜选用致抽搐作用较弱的药,加药不宜过快,对原已服抗癫痫药的病人还可适当增加抗癫痫药的剂量。
& & (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若发作频数很少,一般不必停药,但要合并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0.1g,3次/日,丙戊酸钠,0.2g,3次/日。
& & (3)发作较重、次数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急性期按癫痫治疗原则处理。
& & (五)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 1、主要表现:由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刺激肾上腺素能作用,因此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系统副反应。具体表现有:
& & (1)消化系统症状 &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
& & (2)眼部症状 &视力模糊、青光眼。
& &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尿潴留、性功能障碍。
& & (4)心血管系统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紊乱、心肌损害。
& & (5)排汗减少、降温及鼻塞等。
& & 2、处理措施
& & (1)减药、停药或换药处理。
& & (2)对症治疗
& & 口干:少量饮水,常漱口,或咀嚼泡泡糖等。
& & 便秘:多活动,多吃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胆碱能药,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 & 麻痹性肠梗阻:禁食,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高压灌肠。应用肠蠕动剂,如新斯的明,0.5-1mg,肌注,2次/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并发症。
& & 视力模糊:必要时可用缩瞳剂点眼。
& & 青光眼:立即停药,眼科会诊。
& & 尿潴留:轻者膀胱按摩或热敷促排,重者需导尿,也可用穴位刺激。
& & 体位性低血压:应取平卧位,头低位。若不能恢复,应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使a受体兴奋的升压药。要告知病人,在服药期间,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缓和,出现头昏、眼黑,立即坐下。不能用肾上腺素,因为这时a-受体被抑制,b-受体兴奋,使血管扩张,血压更低。
& & 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处理,轻者用心得安10-20mg,3次/日。普鲁卡因酰胺用于室性早搏,0.5g,3次/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时停药。酚噻嗪类药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用西地兰0.4mg溶于25%葡萄糖液20ml内,缓慢静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50——l00mg加入25%葡萄糖20ml内,静脉缓注。
& & 心肌损害:密切观察心电图改变,必要时停药,给予维生素B1、氯化钾、能量合剂等。
& & (六)恶性症状群
& & 1、主要表现
& & (1)出现表情淡漠、少动,缄默类似木僵,或出现兴奋躁动。
& & (2)不明原因的发热,连续12小时热度在38℃以上,高热时可伴谵妄错乱。
& & (3)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吞咽困难、动眼危象等。
& & (4)自主神经症状,如颜面潮红,心动过速、大汗淋漓、流涎、皮脂溢出、排尿困难及迅速的褥疮等神经营养障碍。
& & (5)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脱水和营养失调,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 & 2、处理措施
& & (1)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
& & (2)高热时宜采取物理降温,同时也可使解热剂。
& & (3)补液先输盐类液体,后补糖类液体。
& & (4)适当使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以改善锥体外系
& & (5)控制或预防感染。
& & (6)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应激功能。
& & (七)消化系统症状 &&
& & 1、主要表现
& & (1)胃肠道反应 &口干、口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腹泻、便秘及肠麻痹等。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行消失,若持续存在,应考虑其他疾病。
& & (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
& & 2、处理措施
& & (1)中毒性肝损害应立即停药。经常查肝功能。过敏性肝损害可先减药。
& & (2)应用肝乐、肝泰乐等解毒保肝药物。
& & (3)补给葡萄糖、高蛋白饮食、维生素类。
& & (4)应用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及对症处理。
& & (5)有明显过敏或重症肝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 (八)血液系统副反应
& & 1、主要表现
& & (1)血小板减少症 &甲硫达嗪、三氟拉嗪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小板减少症,而引起皮肤、粘膜、胃肠道出血。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50 x /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 &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大剂量、长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再障,要考虑此因素。
& & (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疸的,以氯氮平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等防御机能减弱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可能为变态一免疫反应所致,严重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 & (4)有些药物还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患。
& & 2、处理措施
& & (1)血小板减少 &①适当休息,防止外伤出血;②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50单位/日,加入静滴,或强的松10mg,3次/日。③重者可考虑输新鲜血。
& & (2)再生障碍性贫血 &①一经诊断,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②用强的松30-40mg/日;③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 & (3)白细胞减少 &①减药或停药观察;②控制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如利血生20mg,3次/日;维生素B410-20mg,3次/日;升白胺112mg,3/日。
& & (4)粒细胞缺乏 &①立即停药;②控制或预防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④输新鲜血;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0-20mg,3次/日;⑥加强护理。加强营养,清洁环境、止感染。
& & (九)代谢及内分泌方面副反应 &&
& & 包括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甲状腺机能低下等。一般属可逆的,适当调整药量或对症处理可恢复。
& & (十)皮肤副反应
& & 1、主要表现
& & (1)药物性皮疹 &以氯丙嗪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充血性皮疹为主,多见于面部、耳后。也可呈多形性红斑及固定性药疹。
& & (2)光敏性皮炎 &多在夏季日照强烈时发生,见于躯体暴露部位。可呈红斑、水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
& & (3)剥脱性皮炎 &以氯丙嗪引起为多,常在服药第1月内发生。先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自觉皮肤瘙痒,继而形成水泡、糜烂,面部或全身性大片剥脱,伴发高热,可同时有内脏粘膜受损。还常伴有黄疸,肝功能障碍及粒细胞缺乏。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 & 2、处理措施
& & (1)一般药疹 &不一定要停药,可先用抗组织胺药物及维生素C.皮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 &
& & (2)光敏性皮炎 &重点在于避免日晒。可局部用可韵松软膏等。
& & (3)剥脱性皮炎 &①立即停药;②局部用药,如用炉甘石洗剂涂布,若已糜烂、渗出,可用离锰酸钾水浸泡;皮质类固醇早期大剂量静滴,如氢化可的松一天用100-300④抗感染;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⑥应用保肝药物⑦对症及支持疗法;⑧加强护理,注意无菌隔离,保肤皮肤、粘膜。
责任编辑:lqm
健康安全管家
最新排行榜&#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5:17:02|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官方公共微信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中国中医精神病网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在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它往往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抽搐、镇静及其他副作用如恶性综合征、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这些副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潜能有关。下面主要就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几种副作用做一简要介绍。
  1& 体重增加&&&   自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体重增加一直是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问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塞汀多乐也有此副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病人服用奥氮平、塞汀多乐后6~8周,体重平均增加约1~4 kg,一些病人在以后的治疗中体重仍将继续增加数公斤。有研究报道,服药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体重增加3~5 kg者占100%。随着治疗剂量加大、服药时间的延长,有的患者体重增加更为明显。这种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机制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血清素拮抗作用在其中担任重要作用。为防止体重增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必须限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育锻炼。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两个主要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肌电传导的改变,尤其显示心电图QT间期的延长。体位性低血压与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作用有关,虽可发生于任何经典或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但在服用高剂量、低效能如氯氮平、氯丙嗪、甲硫达嗪等药物及快速增加利培酮时发生率更高。当逐渐调整药物剂量时,病人对这种副作用也部分或全部耐受。在小部分病人中奥氮平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但这种作用没有临床显著性。王凤兰等[1]对45例精神病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心血管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6.7%,对照组为22.2%,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有较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
  3& 肝脏毒性&&&   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均会引起肝功能异常。传统药物及氯氮平、利司培酮均能导致肝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转氨酶增高。实际上转氨酶升高是精神病药物早期治疗阶段的正常反应,通常不会影响治疗的进一步进行。这种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轻度和短暂的,约2~6周恢复正常。然而慢性精神病人肝功能异常往往危险性更高。近年来研究表明,奥氮平和塞汀多乐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往往低于氟哌啶醇等经典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转氨酶升高。孙振晓等[2]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的发生率为25.31%,提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较常见。
  4& 催乳素水平&&&   经典抗精神病药和高剂量利培酮均会引起催乳素水平增高。奥氮平和塞汀多乐亦会引起催乳素中度增加,但在维持治疗期间绝大部分病人的催乳素水平均可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几乎没有乳房触痛、溢乳或月经周期紊乱等副作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可对病人造成多种近期的和远期的不良反应,当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但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了解高催乳素血症对身体的各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疗措施很重要。
  5& 抗胆碱能作用&&&   抗胆碱能作用包括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可能的认知损害和视物模糊,常发生于氯氮平和高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可使用舒雅乐、通便灵等对症治疗。有些病人这类副作用很难用受体结合谱来解释,如氯氮平的受体结合谱为高度抗胆碱能的,但却发现拟胆碱能副作用如流涎;利培酮有抗胆碱能作用而无抗胆碱能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奥氮平对胆碱能受体有强拮抗作用,但只有轻微的抗胆碱能症状如镇静和便秘,这提示奥氮平的药理作用可能更为复杂。
  6& 性功能障碍&&&   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患者,在服药3个月内绝大多数有月经不调,一般都推迟15~40 d;服药时间延长的患者中有59.2%月经不调,28.1%停经,仅12.7%月经正常。男女患者治疗前都有性欲亢进,入院治疗3个月后,尤以男性性欲低下突出,主要表现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达不到性满足。女性性感迟钝,造成夫妻感情不和等。精神病患者服氯丙嗪、氯氮平、碳酸锂等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也较突出,可能与服药后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所致。经典抗精神病药的报告中几乎没有关于性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因此性功能障碍的真正发病率还不清楚。有20%服用塞汀多乐的病人射精量减少,其中5%在继续治疗期间恢复正常,停药后全部恢复。这种作用的药理学机制也不清楚。服甲硫达嗪的部分病人能引起逆向射精,推测可能与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
  7& 血液系统的毒性 &&&   佘玉宇等报道[3],539例精神病患者中白细胞减少症61例,占住院总数的4.03%,其中粒细胞减少症9例,占5.95‰。经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总发生率为4.03%,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用药40 d内发生者占65.57%。这可能与治疗初期药物加量快,以及一些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提示病人在服药期间要加强病情观察,尤其是用药初期,要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以往文献报道大多集中于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象的影响,而现在经观察发现抗抑郁药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临床并不少见,尤其是氯丙咪嗪,与氯氮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抗抑郁药治疗期间也要加强观察,定期监测血象,护理上要引起注意。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前常无前驱症状,90.16%的患者在复查血象时才被发现。所以,定期血象监测对及早发现白细胞减少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一般宜1~2周复查1次,发现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应引起高度重视。另外关于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的资料还见于服氯氮平者,该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0.5%~2%。&&&   新型抗精神病药较经典抗精神病药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们有较少的锥体外系反应及TD,催乳素水平及肝功能轻度异常,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现,为治疗精神病提供了有力的方法,但他们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和导致多种副作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少而轻微,增加了治疗依从性,为治疗重症、急性及慢性精神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中国中医精神病网 河南中医离退休专家医院版权所有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中段119号附6号
&免费电话:3 E--Mail:
(请把#换成@)QQ:
Copyright (C)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来源:武汉京军精神障碍研究院专家热线:027-
专家温馨提示:以下文章叙述的只是大概,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建议花几分钟时间,与在线专家详细沟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1、 主要表现 (1)过度镇静 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2)情绪抑郁 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3)焦虑激越 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4)紧张症状群 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5)谵妄错乱 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2、处理措施 (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 (4)症状治疗 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SSRI类左洛复、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SNRI类的度洛西汀。 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日。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0.1%毒扁豆碱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1、主要表现 (1)震颤麻痹综合征 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2)静坐不能 多发生于用药早期。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 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2、处理措施 (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安坦)来治疗观察。 (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 ①安坦 2mg,3次/日。②海俄辛 0.3mg,肌注,2次/日。③苯甲托品 1mg,3次/日。④金刚烷胺 100mg,2次/日。(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1、主要表现 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产生吸吮、咂嘴、弄舌等动作,称为"口一舌一颊"三联症。2、处理措施 (1)停药或换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对仍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可改用锥体外系反 应较轻的药治疗,如氯氮平、甲硫达嗪等。 (2)药物治疗 可试用:①利血平,0。25-1mg,3次/日。②碳酸锂,0.25-0.5g,3次/日。③氟哌啶醇,4-6mg,2次/日。④异丙嗪,25~50mg,3次/日。⑤安定,5mg,3次/日。⑥毒扁豆碱,1mg,肌注或静注。 (3)预防 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长期服药的病人,可采取间歇给药法,防止骤停抗精神病药物,并合理使用抗巴金森症药。对中老年及伴有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北京回龙观医院梁伟业&(四)药源性癫痫1、主要表现 多数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癫痫样发作。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大发作;②局限性发作;③癫痫持续状态;④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2、处理措施 (1)对抗精神病药物敏感的病人,宜选用致抽搐作用较弱的药,加药不宜过快,对原已服抗癫痫药的病人还可适当增加抗癫痫药的剂量。 (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若发作频数很少,一般不必停药,但要合并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0.1g,3次/日,丙戊酸钠,0.2g,3次/日。 (3)发作较重、次数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急性期按癫痫治疗原则处理。(五)自主神经系统失调1、主要表现:由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刺激肾上腺素能作用,因此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系统副反应。具体表现有: (1)消化系统症状 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 (2)眼部症状 视力模糊、青光眼。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尿潴留、性功能障碍。 (4)心血管系统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紊乱、心肌损害。 (5)排汗减少、降温及鼻塞等。2、处理措施 (1)减药、停药或换药处理。 (2)对症治疗 口干:少量饮水,常漱口,或咀嚼泡泡糖等。 便秘:多活动,多吃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胆碱能药,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麻痹性肠梗阻:禁食,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高压灌肠。应用肠蠕动剂,如新斯的明,0.5-1mg,肌注,2次/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并发症。 视力模糊:必要时可用缩瞳剂点眼。 青光眼:立即停药,眼科会诊。 尿潴留:轻者膀胱按摩或热敷促排,重者需导尿,也可用针灸穴位刺激。 体位性低血压:应取平卧位,头低位。若不能恢复,应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使a受体兴奋的升压药。要告知病人,在服药期间,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缓和,出现头昏、眼黑,立即坐下。不能用肾上腺素,因为这时a-受体被抑制,b-受体兴奋,使血管扩张,血压更低。 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处理,轻者用心得安10-20mg,3次/日。普鲁卡因酰胺用于室性早搏,0.5g,3次/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时停药。酚噻嗪类药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用西地兰0.4mg溶于25%葡萄糖液20ml内,缓慢静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50~l00mg加入25%葡萄糖20ml内,静脉缓注。 心肌损害:密切观察心电图改变,必要时停药,给予维生素B1、氯化钾、能量合剂等。(六)恶性症状群1、主要表现 (1)出现表情淡漠、少动,缄默类似木僵,或出现兴奋躁动。 (2)不明原因的发热,连续12小时热度在38℃以上,高热时可伴谵妄错乱。 (3)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吞咽困难、动眼危象等。 (4)自主神经症状,如颜面潮红,心动过速、大汗淋漓、流涎、皮脂溢出、排尿困难及迅速的褥疮等神经营养障碍。 (5)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脱水和营养失调,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2、处理措施 (1)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 (2)高热时宜采取物理降温,同时也可使解热剂。 (3)补液先输盐类液体,后补糖类液体。 (4)适当使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以改善锥体外系 (5)控制或预防感染。 (6)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应激功能。(七)消化系统症状1、主要表现 (1)胃肠道反应 口干、口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腹泻、便秘及肠麻痹等。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行消失,若持续存在,应考虑其他疾病。 (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2、处理措施 (1)中毒性肝损害应立即停药。经常查肝功能。过敏性肝损害可先减药。 (2)应用肝乐、肝泰乐等解毒保肝药物。 (3)补给葡萄糖、高蛋白饮食、维生素类。 (4)应用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及对症处理。 (5)有明显过敏或重症肝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八)血液系统副反应1、主要表现 (1)血小板减少症 甲硫达嗪、三氟拉嗪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小板减少症,而引起皮肤、粘膜、胃肠道出血。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50 x /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大剂量、长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再障,要考虑此因素。 (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疸的,以氯氮平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等防御机能减弱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可能为变态一免疫反应所致,严重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北京回龙观医院梁伟业& (4)有些药物还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患。2、处理措施 (1)血小板减少 ①适当休息,防止外伤出血;②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50单位/日,加入静滴,或强的松10mg,3次/日。③重者可考虑输新鲜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 ①一经诊断,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②用强的松30-40mg/日;③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3)白细胞减少 ①减药或停药观察;②控制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如利血生20mg,3次/日;维生素B410-20mg,3次/日;升白胺112mg,3/日。 (4)粒细胞缺乏 ①立即停药;②控制或预防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④输新鲜血;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0-20mg,3次/日;⑥加强护理.加强营养,清洁环境、止感染。(九)代谢及内分泌方面副反应 包括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甲状腺机能低下等。一般属可逆的,适当调整药量或对症处理可恢复。(十)皮肤副反应1、主要表现 (1)药物性皮疹 以氯丙嗪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充血性皮疹为主,多见于面部、耳后。也可呈多形性红斑及固定性药疹。 (2)光敏性皮炎 多在夏季日照强烈时发生,见于躯体暴露部位。可呈红斑、水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 (3)剥脱性皮炎 以氯丙嗪引起为多,常在服药第1月内发生。先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自觉皮肤瘙痒,继而形成水泡、糜烂,面部或全身性大片剥脱,伴发高热,可同时有内脏粘膜受损。还常伴有黄疸,肝功能障碍及粒细胞缺乏。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处理措施 (1)一般药疹 不一定要停药,可先用抗组织胺药物及维生素C。皮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
(2)光敏性皮炎 重点在于避免日晒。可局部用可韵松软膏等。 (3)剥脱性皮炎 ①立即停药;②局部用药,如用炉甘石洗剂涂布,若已糜烂、渗出,可用离锰酸钾水浸泡;皮质类固醇早期大剂量静滴,如氢化可的松一天用100-300mg;④抗感染;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⑥应用保肝药物⑦对症及支持疗法;⑧加强护理,注意无菌隔离,保肤皮肤、粘膜。
当前文章地址: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精神病相关疾病问题,如需帮助,您可以或我院免费的专家热线:027-,他们将耐心细致的解答您心中诸多的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精神病的初期症状
?精神分裂病症状
?精神病应该吃什么药
?精神病怎么治疗好啊
特色诊疗技术
防治论坛-激活脑神经平衡体系
患者康复见证
今日预约成功
王**抑郁症黄浦区预约已成功
李**失眠症普陀区预约已成功
赵**焦虑症虹口区预约已成功
汤**精神分裂浦东新区预约已成功
王**狂躁症嘉定区预约已成功
王**抑郁症黄浦区预约已成功
李**失眠症普陀区预约已成功
赵**焦虑症虹口区预约已成功
汤**精神分裂浦东新区预约已成功
王**狂躁症嘉定区预约已成功
看病选择医院很关键,武汉京军精神障碍研究院给你康复保障!
?咨询热线:027-
?在线专家QQ:
武汉京军精神障碍研究院被广大患者誉为"湖北最好的精神病医院"。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金奖,三次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发明奖,一次获得国家专利成果奖,连续4年被评为省、市"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并荣获国际精神病研究协会颁发的"国际合作单位",市卫生局颁发的"先进单位"称号。....【】
武汉京军精神障碍研究院拥有世界最新、最科学的精神障碍疾病诊疗方法"激活脑神经平衡体系",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以及贴心优质的服务,使得治疗有效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是湖北省专业治疗各种精神疑难杂症的特色专科医院。...【】
网站关键词:武汉最好的精神分裂医院,武汉治疗精神分裂医院,武汉精神分裂医院,武汉精神分裂专科医院,武汉京军精神障碍研究院
咨询热线:027- QQ:
版权所有:武汉京军精神障碍研究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病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