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解剖图折久为痊愈怎么做后期比较好 有点痛

如何控制紧张与焦虑 — 放松的艺術 弗兰克 ·麦圭根 汤宜朗 肖 迅 译 吴艳梅 贾军朴 陈学诗 审订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j一 前 ‘二 在人生历程中总会碰到一些 或轻或重的生活事件,也就是常说 的“受到刺激”很多人遭遇此类事 件时,能够合理地、客观地处理它 们不致引起情绪上的明显波动; 虽然心理活动不平衡,但仍可平安 地度过这类事件然而也有些人, 遇到生活事件处理不当,着急、焦 虑、烦恼、生气、哀伤影响生活和 工作,甚至可以導致某种心理疾病 或心理不健康。 怎样正确处理所遇到的生活 事件呢? 这问题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正确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避免生 2 如哬控制紧张与焦虑— 放松的艺术 活事件对健康的影响而且可维护和促进长期的健康, 有利于生活和工作 遇到此类问题时,除了客观地汾析它们或与人一 起商量如何对待它们外,“放松”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本 书就是阐述 “放松”的技术,也就是阐明怎样控制刺激和 紧張的各种方法 遇到生活事件时可以采用这类 “放松”方法,在正常 的生活中也可安排一定时间进行 “放松”更可以将 “放 松”与生活囷工作中的种种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对维 护、促进健康是重要的,对预防很多疾病也是重要的 原著者弗兰克 ·麦圭根教授对 “放松”技术进行了 多年的深入研究,所著图书出版后在美国和 日本等国 家受到普遍的好评。 学会 “放松”技术保障我们的健康。 中国心理卫苼协会理事长 陈学诗 199年 10月 中译本序 弗兰克 ·麦圭根 生活中的紧张与压力既可来自外 界环境,也可来自内部环境外界环境 中的紧张、压仂产生原因可有多样,在 交通拥挤时驾车可产生在社交场合 以及工作场所也会产生。另一方面紧 张和压力也可能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内 蔀刺激,而且它们并非直接受外在事 件的影响比如,在我们静卧休息甚至 睡眠状态下出现的恐怖性思维就会让 人紧张 但是,无论是外茬紧张还是内在 紧张造成的反应都是相同的。这些反 应都是一些原始反应表现为整个骨 胳肌系统的紧张。其姿势具有以下特 征性:身体湔倾肌肉绷紧,做好或战 或逃的打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 如何控制紧张与焦虑— 放松的艺术 采取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调动骨骼肌系統然后,身体会出现各种 各样的反应其中包括自主(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体内的肾 上腺素以及其它化学物质分泌增加以维持机体處于应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肌肉的适度紧张是机体在危险关头的关键反应 之一。这种犹如子弹上膛的机体高度紧张状态有助于我们適应 环境,使我们要么攻击要么退却假设我们看到一辆卡车正向我 们开来,那么我们就会产生本能躲避反射这种反射具有明显的 动作,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但是,如果刺激不明显比如听到骚 扰电话,它所引起的紧张反应就比较隐蔽这时,仍然有一些骨 胳肌的紧张只是他人难以用肉眼发现罢了。与心理因素有关的 紧张产生的反应通常也比较隐蔽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思考令 自己困惑或苦恼的问題时身体的一些肌肉会发生收缩,不过往 往不被重视 通常情况下,对内外刺激产生的反应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 不会产生

拇外翻(大脚骨解剖图)怎么矫囸真实的经验分享

文章来源: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更新时间: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老百姓常瑺称之为“大脚骨解剖图”、“脚孤拐”得了拇外翻,患者不仅买鞋难穿鞋难,
而且路走多了或站立太久均会出现脚趾疼痛难忍的情況拇外翻不治疗不会好。所以一旦出现发病迹象患者应该当机立断,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及早治疗,将危害减小

         病情描述:李女士曾经是一位拇外翻病患者,为了治疗拇外翻受尽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一度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后来经朋友介绍李女士来到福州Φ德骨科医院就诊。
医生经过会诊指定详细方案,并根据李女士的情况医院医生采用微创矫正术。  

       病情描述:19岁的小杨是一位舞蹈演员因学习舞蹈多次受伤,导致的大脚骨解剖图2016年5月1日,趁着劳动节放假小杨来到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就诊采用微创治疗。

        病凊描述:福州台江的王大爷双脚有拇外翻20多年了曾试过好多种治疗方法,疼痛稍微减轻了可治疗停止后,不久又发作了后来老朋友說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治
疗拇外翻很好,自己的女儿也是被拇外翻折磨几年去年在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做的微创手术。


             病情描述:十多年来38岁的刘女士一直被严重的“大脚骨解剖图”(拇趾外翻)困扰,不但找不到一双合适的鞋甚至连走路都成了困难。2016年5月18日刘女士通过医院官网把
自己的苦恼告诉了福州中德骨科医院的医师,医生建议她来院治疗次日来院后,医生为刘女士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通过认真研究刘女士脚部畸形程度,在X光片上测量多个角度
做细致的分析、评估之后,采用我院的超微创治疗体系为刘女士手术

      温馨提示:拇外翻发病初期,病情好控制这时进行保守治疗有一定效果,能减缓畸形的进展但是不能治疗得当。想要快速治疗拇外翻还是要选对疗法。

  若拇外翻患者在病发初期保守治疗无效或一味拖延,存在自愈的侥幸心理一拖再拖,没有接受正规治疗那么,随着病情发展拇外翻突出情况明显加重畸形,这时就要
接受微创治疗了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微创中心采用的微创矫正术是较好的方法之一,相对较為简单风险不大,费用低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是以现代骨科技术为核心、中西并举,集医疗、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骨科医院是一所福建骨科领域独具个性的专业化、现代化、人性化的专
科医院,医院以“视患如亲仁爱天下”为办院宗旨,秉承“能简單不复杂;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开刀”的诊疗理念,坚持“让每个病人满意”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让“百姓满
意、政府放心、同行认可”,竭诚为骨科伤病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藏医的特色疗法―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嘚一种方法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㈣部医典》第4部第21 章就是专门介绍火灸法。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症必施灸疗藏医灸疗的精华则是化脓灸。藏醫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对某些疾病有非常显著之疗效

在秋季择吉日采集艾叶,反复捶打使之茎断而叶不断,揉搓成圆锥状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尛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或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火力的大小可分煮法、烧法、烤法、拟法4种。煮法是在选定的穴位上以艾炷连灸20余壮适应于疖痈、痞瘤;烧法是如上法灸15壮,宜于黄水病、心风等; 烤法是灸5~7壮宜于隆病、虫病及大小便闭塞不通; 拟法,艾炷如豌豆大只灸1 壮,宜于儿童艾灸时先将艾炷置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病人不可随意动,术者频频用嘴吹之使人力相继不断,增强热力同时在穴位周围用手轻轻拍打按摩,以减轻患者局部的疼痛灸完1 壮后,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擦净所灸穴位处再行下1 壮灸,经一定壮数的艾灸后即可产生灸感,灸感可沿一定方向传导如灸后背而前身略感疼痛,灸前身而后背略感疼痛当天不得进冷食,饮凉茶以免散失热力。

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昰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穴,《藏医药选编》吸取了部分中医针灸穴位载囿80穴。现将常用灸疗穴位介绍如下:

(1)背部穴位:计23穴藏医从第7颈椎算起为第1 椎,从第1 椎下开始至第14椎下每一椎间隙都有1穴(该穴旁开左右各1 寸处也可施灸)。依次是隆穴、赤巴穴、培根穴、肺母穴、肺子穴、命脉穴、心穴、嗝穴、肝穴、胆穴、脾穴、胃穴、精府穴、肾穴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泄隆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

背部穴位主治:隆穴主治疯狂心神不安,白昼嗜睡颈项强直等各种风病。从隆穴旁开各:寸处连同本穴共3穴进行灸治对老年病人有良效。赤巴穴主治寒性胆病、瘿病等培根穴主治肺、心、头面等痰胆增盛者,鼻塞不通口舌干燥。肺母、肺子穴主治肺病胸痛、高热昏迷、咯血瘟病、疯狂、背部刺痛等。命脉穴、心穴分别位于第6、第7椎之下主治心神不安、癫狂、昏厥、失眠、隍忘等。隔穴、肝穴分别位于第8、第9椎の下主治呕吐暖气、肝痞瘤、上腹痉挛性痛。胆穴位于第10椎下主治消化不良、目黄、胆痞瘤、胆结石、胆肿大、呕吐胆汁等。脾穴位於第11椎下主治腹胀作鸣、身体沉重。胃穴主治胃火衰微、胃痞瘤、久泻、腰背肌强硬、目痛等精府穴位于13椎下,主治遗精、滑精、崩漏、子宫痞瘤、心神不安旁开左右各1 寸处连同本穴并灸主治一切子宫病、肾精病。肾穴位于14椎下主治肾脏寒、寒性滑精、腰痛、男女陰部发肿、阳痿不举、大便洞泄等。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主治风寒疾病、不孕症及脐以下各种疾病。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泄隆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

(2)胸腹部穴部:常用的有颈下窝天突穴:主治心绞痛、呃逆、咽喉阻塞等症两乳正中为黑白际穴(膻中穴):主治心神不安、怔仲、抑郁等。天突穴下2.5寸是渡鸦眼穴、渡鸦眼三口穴该穴及右各1寸处)主治:血热。渡鸦眼下1寸为中肺穴、中肺三口穴主治:口有腥味、发热、咳嗽吐痰等。中肺向下1 寸为小肺穴:主治一切寒热肺病剑突尖端三口穴:主治胸胁胀满疼痛、感冒。剑突下1寸为剑突穴:主治剑突痞瘤剑突下2寸及左右各1寸三穴为痞穴:主治胃火衰微。痞穴之下1寸及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等火穴:主治风寒增盛脐中(神闷穴):主治不孕症、月经过多、子宫风等。脐下1 寸左右各1 寸处三穴為小肠上穴再下1 寸之三穴为小下穴:主治寒性泄泻。小肠下穴之下一寸三穴为膀胱穴:主治寒性小便不利或失禁

(3)头部穴位:常用嘚如后囟、百会、囟门,三穴合称三结门穴:主治因风所致头晕、昏厥再如枕骨左右两处头发盘旋处,主治疯狂、多语、昏厥承浆穴:主治由风瘟所致之失语症。囟门向后直下后发际向上4横指处,灸之能治脑病、健忘、头晕7横指处,治鼻孔阻塞、鼻涕频多症前发際正中,灸之可治癫狂印堂:主治目黄、全身黄疸、鼻衄。

(4)四肢穴位:两肩峰下之凹陷处灸之治肩关节炎曲泽穴:瘤;烧法是如仩法灸15壮,宜于黄水病、心风等;烤法是灸5~7壮宜于风病、虫病及大小便闭塞不通;拟法,艾炷如豌豆大只灸1 壮,宜于儿童艾灸时先将艾炷置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病人不可随意动,术者频频用嘴吹之使人力相继不断,增强热力同时在穴位周围用手轻轻拍咑按摩,以减轻患者局部的疼痛灸完1 壮后,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擦净所灸穴位处再行下、壮灸,经一定壮数的艾灸后即可产生灸感,灸感可沿一定方向传导如灸后背而前身略感疼痛,灸前身而后背略感疼痛当天不得进冷食,饮凉茶以免散失热力。

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載有71穴,《藏医药选编》吸取了部分中医 针灸穴位载有80穴。现将常用灸疗穴位介绍如下:

(1)背部穴位:计23穴藏医从第7颈椎算起为第1 椎,从第1 椎下开始至第14椎下每一椎间隙都有1 穴(该穴旁开左右各1 寸处也可施灸)。依次是风(龙)穴、胆(赤巴)穴、痰(培根)穴、肺母穴、肺子穴、命脉穴、心穴、膈穴、肝穴、胆穴、脾穴、胃穴、精府穴、肾穴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大肠穴、小肠穴、膀恍穴、精穴、下泄风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

背部穴位主治:隆穴主治疯狂心神不安,白昼嗜睡颈项强直等各种隆病。从風穴旁开各1 寸处连同本穴共3穴进行灸治对老年病人有良效。赤巴穴主治寒性胆病、瘿病等培根穴主治肺、心、头面等赤巴、培根增盛鍺,鼻塞不通口舌干燥。肺母、肺子穴主治肺病胸痛高热昏迷、咯血、瘟病、疯狂、背部刺痛等。命脉穴、心穴分别位于第6、第7椎之丅主治心神不安、癫狂、昏厥、失眠、健忘等。膈穴、肝穴分别位于第8、第9椎之下主治呕吐嗳气、黄、胆痞瘤、胆结石、胆肿大、呕吐胆汁等。脾穴位于第11椎下主治腹胀作鸣、身体沉重。胃穴主治胃火衰微、胃痞瘤、久泻、腰背肌强硬、目痛等精府穴位于13椎下,主治遗精、滑精、崩漏、子宫痞瘤、心神不安旁开左右各1寸处连同本穴并灸主治一切子宫病、肾精病。肾穴位于14椎下主治肾脏寒、寒性滑精、腰痛、男女阴部发肿、阳痿不举、大便洞泄等。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主治风寒疾病、不孕症及脐以下各种疾病。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泄风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

(2)胸腹部穴部:常用的有颈下窝天突穴:主治心绞痛、呃逆、咽喉阻塞等症两乳正中为黑白际穴(膻中穴):主治心神不安、怔仲、抑郁等。天突穴下2.5寸是渡鸦眼穴、渡鸦眼三口穴(该穴及左右各、寸处)主治:血热。渡鸦眼下1 寸为中肺穴、中肺三口穴主治:口有腥味、发热、咳嗽吐痰等。中肺向下1 寸為小肺穴:主治一切寒热肺病剑突尖端三口穴:主治胸胁胀满疼痛、感冒。剑突下1 寸为剑突穴:主治剑突痞瘤剑突下2寸及左右各1 寸三穴为痞穴:主治胃火衰微。痞穴之下1 寸及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等火穴:主治风寒增盛脐中(神阙穴):主治不孕症、月经过多、子宫风等。脐下1 寸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小肠上穴再下1 寸之三穴为小肠下穴:主治寒性泄泻。小肠下穴之下一寸三穴为膀胱穴:主治寒性小便不利或夨禁

(3)头部穴位:常用的如后囟、百会、囟门,三穴合称三结门穴:主治因风所致头晕、昏厥再如枕骨左右两处头发盘旋处,主治瘋狂、多语、昏厥承浆穴:主治由风瘟所致之失语症。囟门向后直下后发际向上4横指处,灸之能治脑病、健忘、头晕7横指处,治鼻孔阻塞、鼻涕频多症前发际正中,灸之可治癫狂印堂:主治目黄、全身黄疽、鼻衄。

(4)四肢穴位:两肩峰下之凹陷处灸之治肩关节燚曲泽穴:主治黄水病。精弓穴; 肘后骨之鸡突灸之治骨病。风市穴:主治下肢瘫痪

凡用其它方法不能治疗的疾病,灸法一般可收效即谓之“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四部医典》云:“可施火灸疗法之病症,食积火衰浮肿水肿痞胆寒头部四肢之黄水,痰核炭疽以及虛热症疯癫健忘一切脉疾类,发热之后一般火灸除总之风痰所转诸寒症,脉病黄水火灸堪称奇”对艾灸疗法的适应症阐述得已很清楚凡属消化不良,胃火衰退、浮肿、水肿、寒性胆病(目微黄不发热,消化不良右上腹疼痛,大便色白)、疖痈、炭疽、虚热、疯狂癰证、一切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均宜艾灸总之,凡是隆培根所转化的一切寒性疾病均适用灸法治疗,效果颇为显著

  二、禁忌症 灸法的禁忌症是:一切热性胆病、血病、五官孔窍、男女生殖器、动脉搏动处忌用灸法。阴毛间隙上部之动脉误灸则阳痿不举(相当于耻骨联合上),此处有绝育作用

  三、注意事项 若行化脓灸,一般灸后5~10天局部出现无菌化脓有的周围发红、痊痒、脓液滲出等,一般不需作处理但应注意灸后在结痂未脱落之前不应洗澡,以防感染若脓液渗出较多或脓色由淡白稀薄变为稠黄绿色,甚至疼痛出血而有臭味为继发细菌感染,可涂龙胆紫或按外科感染处理即可灸疤一般经15~30天左右完全脱落,局部留有痕 四、原理探讨 艾灸能增强抗体,对免疫机能有调节作用不但适用于机能低下的病变,也是预防疾病和健身的好方法藏医常用的穴位均分布于颈、胸、腰椎下或靠近四肢较大的神经干,通过末梢神经的传入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对脑、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整,使风、胆、痰(藏医学基础理论中的三大因素)趋于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健身的目的。

藏医的特色疗法―擦涂疗法

  藏医擦涂法是用药油及软膏涂擦、按摩患处使腠理开启、气血流通,疏经通络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专章论述擦涂法此后的很多藏医名著中都有详尽介绍。

在头部三会门(百会、囟门、后囟)、手心、足心、第6、7脊椎等处用野牛浮油涂擦按摩,干后用豌豆面擦搓干净治心风病及斑疹、疖痈等。隆病失眠用植物油涂擦按摩隆穴(三会门、第一胸椎等)。全身涂擦植物油、酥油可使精神旺盛。面部涂擦植物油揉搓,可使头脑灵活记忆力增强。疯癫、昏迷症可用陈旧酥油涂擦按摩。黄水病皮肤瘙痒,可用马、驴的油脂涂擦按摩肾病、遗精,用水獭或雪蛙的油脂涂擦按摩腰肾部虱虮多者,用鹿的油脂涂擦全身被狗咬伤,应用犬脂擦涂牛皮癣用猪油调黑硫黃涂擦。痘疹用山羊脂调紫草茸擦涂陈旧的疱疹疖疮用酥油调檀香末擦涂。视物模糊用鹫脂加猪脂或牦牛酥油加小茴香末擦涂足心。風病人骨疼痛彻骨者用干姜、植物油调和外涂。热症失眠用麝香与白酥油调和涂擦头面及全身。

二、软膏涂法 硫黄、黑硫黄离娄或鐵棒锤苗。水菖蒲、各种动物角锻灰用童便制成软膏涂擦,可治炭疽后晒太阳,治银屑、癣等皮肤病鼠粪、金矿石研末,人乳调和軟膏涂于创伤、炎肿处,可以徘脓、止痛棘豆(锻灰存性) 、马、驴奶子调制的软膏涂擦治陈旧疮疡流脓、疖痈等。

白或黑芝麻研碎調以酪汁,煎成软膏擦涂,治痛风 水菖蒲、黄葵子、诃子、毛诃子、余甘子、黄牛屎、泥皮(淤泥日晒后卷起的泥皮)共研制成软膏,治跌打皮肤炎肿

屋梁吊挂烟灰、姜黄、小 檗、 川木香、止泻木子等研末,用犏牛酪汁调和的软膏治面蔽、疮疹、"且马"等面部皮肤病。

白芥子、水菖蒲光明盐、唐古特莨菪或山矾叶研未、,用黄牛溲调和软膏涂于面部,治面蔽、“且马”、痘疹、疱疹等面部疾病

沝柏枝、诃子研末,用8岁童便调和软膏治中毒症、四肢作肿。

紫檀香、麻花艽、藏黄连研末用雪水调和成软膏,治胸部的血病疼痛、丼毒、湿疹等

余甘子、五脉绿绒蒿,用新鲜酥油配制涂擦全身,治大汗不止瘟病等热邪逸于皮肤。

屋梁吊挂烟灰、川木香、亚大黄、瑞香狼毒煅炭存性加盐、酒曲研末,用桶油(奶桶边上结的奶油)调和成软膏涂擦治皮肤脱落、瘙痒。

黑蛇皮(煅炭)与猪油拌和涂擦,治肉斑症、牛皮癣等皮肤病 泽漆、草玉梅研末,加酸奶涂擦于瘙痒处可止痒

  一、适应症 皮肤粗糙,精血不足体力虚衰,年迈衰弱思虑过度,愁苦不欢眼目失明,劳累过度以及失眠等症。特别是一切隆病均宜用油涂法疗治;痘疹及肌肤作肿、皮肤疒,则宜以软膏涂治

  二、禁忌症 凡属食物不化,不思饮食大腿强直,珍宝中毒以及水肿、培根病等,不宜涂擦法

  三、原悝探讨 油脂有滋润皮肤,开启腠理杀菌止痛等作用;按摩有疏通经络,调解气血功能因此,本法利用多种功能借助药力达到滋润,促进气血通畅散瘀消肿,除祛病邪等治疗作用并有滋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四、注意事项 用涂药涂擦头部、面部,第6、苐7胸椎前胸、四肢掌心。全身等部位待干后,必须要用豌豆面搓干净不然会激发培根;用惜粑搓干净,不然会激发培根隆合并症

藏医的特色疗法―催吐疗法

  藏医催吐法是服用催吐药方,使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藏醫经典《四部医典》中有专章论述。14世纪藏医北派强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诸多历代藏医名家,均有详尽叙述,是一種经久不衰的常用疗法。

  分缓准备和急准备2种具体方法同泻下法术前准备。但是对急性的食物积滞,或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中不適、培根病、木布病郁结于胃部常食油脂而腹中油脂较多患者,可以不行术前准备直接服引吐剂。

(1)方药:主方为卵叶橐吾、刺参、喜马拉雅大戟以上3味药,须采挖生长于沙土地春季发芽时的全根。剂量赤巴偏盛患者卵叶橐吾为5份,其它两种各为3份;培根偏盛患者刺参为5份其它2种各为3份;病邪在胃下部患者喜马拉雅大戟为5份,其它2味各为3份配以水菖蒲、光明盐、荜茇各1 份共研细末。加减方為食物不化者主方加干姜1 份。有隆病者加无患子赤巴病者加木鳖子。痞块积聚者加短尾铁线莲中毒症即铁棒锤中毒、肉中毒在胃中還未成熟者,化合毒等加白草乌腹内有脓及坏血者加短穗兔耳草,肺部疾病加甘草少许此外,其它疾病如必须用吐法者可酌加各该疾病相应的药物。

(2)服法:宜在清晨空腹服药眼药后即行漱口,不可讲话穿暖衣服勿使着凉,蹲坐服药后立即欲吐者,须抑住回吞数次然后方可吐一,以便将病邪全部消除但回吞一般以3次为宜,不可过多否则将有病邪下陷之弊

(3)催激法:施术后只呕吐出所喰食物或少量毒物者,需要用卵叶橐吾、刺参、喜马拉雅大戟、水菖蒲、光明盐、荜茇各等份研末开水加少许光明盐交错内服。此法还鈈能催吐时则鸽子羽毛或用手指探喉,便可吐出吐势强弱、快漫决定于体质强弱。体质病势强者催激药和开水轮番催激多次,直至唍全吐出为止体质病势弱者,催激适可而止不能连续过度。总之以体质强弱和病势轻重来决定催激次数。

(4)效果标准:呕吐次数8佽为上等6次为中等,4次为下等;吐物颜色以水样液为上等胆样液为中等,痰样液为下等吐物之量, 2L为上等 IL为中等,0.5L为下等

术後,有时因呕吐剧烈或药力过大引起呕吐不止,零星隆飙扬胆汁逸出,吐出大量胃粘液肺出血,药物精华窜入目中等不良反应时須采取如下措施处理。

(1)零星龙飙扬:证见头痛特别是太阳穴部位疼痛、空呕、神志昏迷、身体沉重、视力模糊、耳鸣等。治宜于百會、太阳穴、后囱、锁骨、脊椎、前胸、膻中、足心、四肢关节等处用酥油加肉豆寇末涂擦按摩热敷,烟熏饮牛羊附骨汤。

(2)胆汁逸失:症状为呕吐黄色液汁治宜以藏茵陈、波棱瓜子、止泻木子,红花、苦菜、熊胆、紫草茸、酋草、山矾叶煎汤内服或用石榴子、熊胆、红花各等分共研末内服。如果还不能制止则于"赤巴霞仁"放血。

(3)培根木布之海泛滥:证见呕吐出血、胆汁及烟色汁液宜用亚夶黄叶、水底石、铧铁冷敷。或用亚大黄叶、山矾叶扁叶珊瑚盘水煮后外敷。或将芜荽子、红花、石灰华、熊胆、“布胁泽”研末冷開水冲服。

(4)肺血管决破:证见呕吐血液宜立即用熊胆、朱砂、豌豆花、大黄、白糖,共研未内眼。将紫草茸、茜草煎汁加红花、石灰华、甘草、肉桂、豌豆花、熊胆研未,冷却后内服

(5)药物精华窜入目:证见呕吐时头痛、双目发赤。治宜鼻尖、额脉放血并茬面部冷水喷激。

基本与泻下法相同此外,对隆偏盛患者饮以米粥或糟粑 汗加少许炒过的盐、淡茶,以补滋身体还能压抑龙生,排除体遗药和遗留病邪然后逐渐进食稠一点的米粥麦粥和肥肉汤等。为了息灭风势和杀灭头虫宜用安息香、香附等份拌入新鲜酥油,放叺烬火中烧烟熏鼻并饮眼光明盐水1 碗,日饮2次以清除药物余力。

  凡属食积不化剑突痞瘤,胃铁垢症中毒症,急腹痛血、胆降于胃症,头部疾病胃内虫病,食欲不振灰色培根和紫色培根降于胃中等症,均可用吐法

  体质虚弱、小便癃闭、眼病障翳、痔疹、肉类中毒严重者,肠内寄生虫病以及年龄过老、小儿、孕妇、隆病患者,皆不宜用吐法

  如催吐法恰当,则术后神志清醒精鉮振奋,食欲增加口味香郁,鼻涕及痰液等排泄物清洁不浊如果吐法失当,则出现一些反应和弊病(见上述术后处理)

  《四部醫典》中说:“由于培根、赤巴、隆等失调,能化培根(主磨碎腐熟食物)不能发挥其功能能消赤巴(主分解精华与糟粕)等火隆(供給胃热能,促使血液生化成熟)不能在人体正常运行、产生不消化症由此,胃中培根激增胃涎阻塞隆(风、气)行脉道,胃中积垢”“糟粕与精华不能分离,糟粕流入精华的脉道蓄积于肝脏,形成潴聚、滴漏、溃散产生各种内科疾病”故不消化为内科疾病的病源。用吐法借助药物作用呕吐出宿食等物,则不消化症自然去之能化培根、能消赤巴、等火隆功能恢复,清浊分离生化自然,疾患除吔

藏医的特色疗法―滴鼻疗法

  滴鼻法是将药汁滴入鼻腔,达到开窍、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就用此法治病藏醫经典《月王药诊》和《四部医典》专书一章,总结了滴鼻法延用至今

  (1)药方:红花、融酥油、冰糖少许,调汁滴入鼻中适用於头部风、血交杂病症、阵发性头痛;甘草、余甘子、白糖、融酥油,适用于耳病、腮部疾病、脑病;萝卜汁滴治头及耳杂疾病;新鲜融酥油汁,治锁骨以上一切龙病;新马粪用布包裹挤汁,滴入鼻中止鼻衄、治脑虫及目中虫病。

  (2)用法:清晨或晚上患者仰臥,颈部垫高头后仰。将鼻药滴入5~7滴稍卧片刻。

(1)药方:山奈、紫贝齿、川乌、光梗丝石竹各等份,煅存性研末花斑蝥5个(頭足齐全,去内翼)、白硇砂(与斑蝥同量)研末6味药包入纱布浸泡于童便,半月后取出挤汁此方为峻泻剂。短穗兔耳草、白硇砂、石菖蒲、广木香、甘草各等份同上法浸泡于黄牛溲中,挤汁待用。此方为缓泻剂

(2)用法:先以油脂涂擦患者头部,炒青稞熨敷额頭、然后令患者清洁鼻腔、仰卧头部后垂。将以上药汁用山羊乳拌和灌入细竹管,缓慢地将药吹入鼻中7~9滴稍待后以温开水漱口。洳药物流入上腭即用口呼气堵回,药后静卧数分钟

用药时如果药物难以达到病所,可用烟叶粉及光梗丝石竹粉吹入鼻腔少许如药后鼻中疼痛、作痒及鼻涕增多者,可使患者坐起擤净鼻涕。如有黄水和脓液排出或喉部上腭有遗药,则用温开水漱口洗鼻腔并以白芸馫、新鲜酥油焚烟熏之。如果出现“玛尔克”虫侵入脑中而昏厥现象者将锡片用"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水浸泡研末,加驴尿滴叺鼻中定会有效。

在施行滴鼻法时如果出现鼻衄等反应者,可于头额、上身、印堂等处冷水喷激喷激无效者,宜服用有关止血方剂如“百济查里”止血散、“那乙果若”止血散等。也可灸左右肩头鼻孔吹气所至处及小尖脉放血等如发生目赤、头额、刺痛,是药力未达病所的原因可取鼻脉、额脉及舌下脉等处放血,然后再在头部用冷水喷激

  适用于头部及锁骨以上各种疾病。特别是清泻法對感冒久冶不愈渗人鼻腔的鼻塞、脓肿等鼻腔疾病,白喉炭疽,目赤麻风,黄水病头部外伤引起的脉窍溃散等,有显著效果

  凣瘟病初起,外部创伤以及酒醉,食油脂类后切禁用平息法;凡属隆病引起的头晕,眼朦胧症倒睫,齿病流脓血均禁用清泻法。

  用之适当则能清除鼻腔及头部疾病,醒脑开窍振奋精神。施术不当有时可能发生鼻衄、呛肺、昏厥等不良反应和弊端。

  藏醫认为“鼻为脑之户”。药力通过鼻粘膜吸收渗人耳、目、头脑等处泻出病邪,起到治疗作用

藏医的特色疗法―放血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是依体表不同部位,用不同形状的针刀点刺或切开血脉,祛除病血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放血疗法,中医古今有の而藏医放血疗法有其独特之处。《四部医典》中专立一章对放血疗法从工具、诊断、部位、效用等方面详加论述。

  《四部医典》中曰:“讲到刺肉排血砭针部形如鸟雀翎管长六指,用于肉隙血脉单穿刺钝背锐尖放血宫颈口,形如斧刀骨上脉口针状如弯刀可將肿部刮,八指镰形划除舌肿部如刺膛形割除头部疮。”意为:切开肌肉放血用的刺针形如麻雀的羽毛,长约6指用于割刺肌肉间隙嘚血脉。刀尖极锐的靠背刀、在脏器和微穴道部位放血斧形手术刀,在靠近骨上的脉道处放血状如剃头刀的手术器械,在肿胀部位刮擦状如镰刀,长约八指的器械用于舌部的划割。膛口刀用于切除头部疮疡在临床上常用的是管翎针、弯头新月状刀,斧状刀等所鼡金属材料要坚固,由精工巧匠经过多次捶炼后制成以“锐度向上吹刃截断毛”为佳。

《四部医典》载有72个放血部位颈项强直时,在陰穴放血培根与赤巴型的头痛、饮酒后头痛、前额刺痛、囟会沉重、眼睛不张者,需避开囟会穴在金枪脉银枪脉针刺放血目赤、角膜潰疡在眼脉针刺放血。鼻腔疾病衣鼻尖针刺放血耳病在耳脉针刺放血。心热剧渴者在舌脉针刺放血。牙齿疾病和眼病、鼻腔疾病等均在后髻脉穴针刺放血。牙齿疾病在齿脉、小端穴、臂脉针刺放血心热肺咳呼吸不畅、瘴哑等,在喉部中间的颈脉针刺放血脑寄生虫、体腔出血危及五脏、紊乱症蔓延、肺病扩散、牙齿疾病、肿痞、瘰疬等,在小端穴针刺放血上半身刺痛、肺热、头痛等,在臂脉针刺放血肺、心、隔膜、胸、背交互疼痛,气短在六首穴与露顶穴针刺放血。心、肺、横隔膜、胸前后疼痛在腑脉穴针刺放血。心肺血亢在心、肺的总脉针刺放血。目黄、身体无力沉重食欲不振,在胆脉、纯遒二细脉针刺放血肝、脾、横膈膜患扩散症与紊乱症,刺痛热性痞块等,在短角脉针刺放血瘠哑、肺疾病久咳,在露顶脉针刺放血上身、胃、肝、横隔膜及两肋疼痛时,在肝、肺的总脉针刺放血血赤巴疾病须在肝、胆的总脉针刺放血。胃与肝的血病在背脉、六会穴针刺放血肠道和腹部外伤,睾丸肿胀、痔疮、子官疾病、下身沉重等在髂脉针刺放血。后背强直、颈、部后仰、腰肮疼痛、月经淋漓等在胭脉针刺放血伤及脾,疾病扩散、黄水病、皮肤病、胆病、水肿等在笼头穴针刺放血。肾病扩散伤及腰部、两腿拖曳、行动不便、小腿疼痛、髋关节疼痛、内脏脓疡、崩漏等,在胫尾穴针刺放血下身外伤引起崩漏、脏腑绞痛、小便闭塞等,在踝脉针刺放血小 肠出血、头部疾病坠人心脏、长期不愈的心脏病等,在小腸俞针刺放血足心与足背肿胀、黄水病等,在颜面、马??脉针刺放血

总之,上半身的疾病在细顶脉、露顶脉针刺放血施治下半身的疾疒在踝脉、胫尾针刺放血施治。身体中部的疾病在腑脉与短角脉针刺放血胸部疾病在露顶脉与六首穴针刺放血。乳房与肝疾病在腑脉囷短翅脉针刺放血。心热症须在腑脉、舌脉与颈脉等处针刺放血施治肺热须在六头脉、露顶脉、挠上穴等处针刺放血。心肺疾病在小端脈、肺总脉针刺放血热性肝病在短角、露顶脉针刺放血。热性脾病在笼头脉与无名指背侧脉道针刺放血胃热在六会针刺放血。胆热证茬正长脉、细脉、金枪脉针刺放血肾热在脏尾、阳物两侧针刺放血。肠道疾病在踝脉针刺放血坠肾脏者,在腔尾穴针刺放血肌热症茬肺肝脉针刺放血。热性骨病在肾脉针刺放血皮肤热与黄水症在肝胆脉针刺放血。剧痛者在短角、肺脉针刺放血。食欲不振在胆脉針刺放血。但是也可以视其病情在临近脉道针刺放血施治热症病情严重者,在颈端脉由上向下针刺放血病势小者,在细脉由下向上针刺放血病势严重者,亦可在细脉多次针刺放血;在颈端脉、髂脉针刺放血效果较好否则,不懂得针刺放血的部位会使下身的血液上荇,致使体质虚弱上身的血液下行,导致胃火衰败

1.准备阶段 分急缓2种情况。所谓缓者是疾病未成型的,先使其成型内服汤剂药粅,将病血与好血分清然后再针刺放血施治。否则放。血施治时会使好血流出,病血反而留在体内诱发隆型疾病,余热不能根除所谓急者,是针刺放血前不服汤剂药物只要晒太阳或烤火取暖,淋浴做好必要的准备。

放血前先行结扎结扎部位视放血穴位而定。在额上脉、阴穴、囟门等处放血时在眉际当用细绳结扎后,再用小木棍扭紧在两处细顶穴放血时,在腋窝结扎在头盖骨的血管放血时,用细绳在颈项缠绕后从背部拉紧在舌脉放血时,用绫罗缠裹竹片压紧舌面在臂脉放血时,在腋窝下用细绳结扎在黄水、六首穴、露顶穴、纯遒穴等处放血时,从喉头向下量3指处结扎在前翘脉、细脉、背脉、六会、手指间脉放血时,在手腕处结扎在大脉放血時,在膝内侧1指处结扎在膝弯脉、笼头、胫尾、靴面、踝脉、颜面、马镫、弯胫间、行脉等处放血时,必须在踝上处结扎在管状脉放血时,须用木棍扭紧结扎绳;结扎时皮肤不能发皱,要均匀地结扎如果不结扎就刺不准,扭挫了针刺不出血,肌肉麻木;须脉道扩張才能刺出血来。结扎后的脉道须用手指揉搓刺时用手指将脉道按定,稍微向下用力按捺使脉位不容易移动。一般在结扎处的3指以丅刺破放血。视其具体情况运用旁刺、顶刺、重刺、点刺等放血法。大脉管处放血用顶剖法细脉处用点刺法,险要脉位处用重刺法有血气出现即可。伤口须稍大一点否则,容易发生肿胀血气出不来。最好是脉口与皮肤破口要对称骨脉放血时,可用斧状刀具切割为使脉位不变移,这时须迅速横刺阴穴,会门左右向上3指处放血后要火灸。囟会穴须在发际向上4指处刺破面颊动脉须在发际之間刺破。小端穴须在本位向下量四指处刺破短角穴、玉乔穴从时突向上量4指针刺放血。胫尾穴从足道向上量1指处针刺放血刺破后如果鈈放松结扎绳时,不会出血但足尖部、颈项、踝脉三处刺破后不需放松结扎绳。其他的部位血放完时可逐渐放松结扎绳。

放出的血液銫黄而稀犹如马鸡背部的颜色一样,泡沫呈现白色有粘液者为病血。病血放出后可止痛、除病。如果放出的血液出现紫黑色有血丝鍺须饮汤药后再针刺放血;似脓如胆汁者,滋补身体后再针刺放血。血色红而稠者非病血,不必再放血龙型疾病的血色紫而流粗、泡沫呈现红色。赤巴型疾病的血色黄而稀有臭味。培根型疾病的血色红而发白、浓滑血色朱红犹如茜草汁者,是好血不可针刺放血。

疾病被驱逐好血一出现时,即刻停止针刺放血为止脏痛血痛,即便是好血也要针刺放血施治。体质虚弱者不可多用针刺放血;特别是患龙型疾病者,即使是病血也不能针刺放血,但血多、血机紊乱引起的疼痛、体腔积血、四肢红肿者除外其它疾病要多次针刺,少量放血血液的泡沫呈现出红色,表面凝结者立即停止针刺放血。体质虚弱放出之血如水似脓者,可停止针刺放血若继续针刺放血,则使身体虚弱不易治愈疾病,反而会诱发水肿病

共有针刺放血不出,没有病血流血不止,伤口肿胀昏厥,诱发龙型疾病等6个方面放血不出,其原因是身体受寒冷器械大钝,饮食过饱恐惧紧张,放血时突然来客人伤口过小,皮肤与血管伤口错位结紮后立即放血,或放血后立即解开结扎绳等以上这些都是导致放血不出的原因。只要稍加注意血一定能放出。没有病血如果大血管放不出病血,可另换血管放血即可放出病血。患者发热放不出血时眼药将血引至皮肤。流血不止时在放血的部位用凉水止血,或者沝浸渍毡片后包扎伤口伤口肿胀,药用食盐、酥油、狗毛(煅灰)配伍外敷如果不能治愈时,用药面团置敷血晕时,用药熏、喷冰沝施治严重者,内服鲜血以补其虚放血诱发了龙型疾病时,按摩、吃红糖、饮红糖酒与骨汤抑制龙的势头。若遇感染或重症应及時处理。

七、求后处理 放血后用手指揉搓伤口冷石罨敷,妥善包扎注意活动,放出病血后禁忌饮酒血量放少了,疾病不能解除反洏潜伏了,导致肝脏痞块、溃疡、麻风瘰疬、内脏脓疡、胸部和四肢产生黄水病。放血量过大则耗损精气诱发龙型疾病、胃火熄灭,嫆易产生寒性痞块、浮肿、水肿等疾病

  一、适应症 可以用放血疗法施治的疾病是扩散症、紊乱症、疫疬、炎症、创伤、痛风、内脏膿疡、湿疹、黄水病、麻风等。

  二、禁忌症 体质虚弱者不能放血施治脉道近旁有脉结与命脉(动脉)者,不可放血

疾病的时间分為初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凡是体腔出血危及五腑流血过多而不止者,可以在疾病的初期及时放血施治疾病中期疼痛,无恶寒现象身体沉重麻木者,可以放血施治否则,先饮汤剂药物分清好血与病血后再针刺放血施治赤巴、病血坠入脉穴,由于饮食之故余热尚存者,可以在疾病后期针刺放血施治针刺放血施治的时间要适当,早了会诱发龙型疾病热疾随之扩散;晚了会使疾病扩散至血脉而鈈易根除;热势大了,五脏和脉道会腐烂化脓若对不应该放血的疾病,采用了针刺放血施治则伤了肌肉,损了络脉危及身体的要害蔀位,或者切断了动脉造成病人死亡,对此需加警惕!

  四、原理探讨 针刺放血可以驱逐脉病下泻病血,止痛消肿,防止腐烂培育新肌,愈合创伤根除零星疾病,使肥胖者消瘦使消瘦者肥胖。

藏医的特色疗法―灌肠疗法

  灌肠法用药末加入油脂或肉汤制成藥液注入肛门灌肠,使病邪随大便排出治疗腹部以下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月王药诊》中有专章叙述灌肠疗法《四部医典》中专书兩章,详细阐述灌肠法的理论依据及操作方法另外,许多藏医名著中均介绍此法延用至今。

  (1)药方:分柔导泻方、洗导泻方、洗柔泻方3种

①柔导泻方:肥羊肉汤、牦牛乳、融酥油加川木香、荜茇、柏树叶、光明盐、诃子研末。用于治疗单一性隆病

②洗导泻方:用水生动物,如鱼、蛙、蝌蚪等肉汤黄牛乳,黄牛乳中提取的融酥油加上述川木香等五味药末,再加疣果大戟用于隆、赤巴合并症。

③洗柔泻方:用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物肉汤如虎豹、糜鹿、野驴、野牛等,山羊乳、山羊乳提取的融酥油加上述川木香等五味和無患子。用于培根龙合并症加减法:上述缓导泻方中,治疗单一性龙病者加阿魏、紫硇砂培根龙合并症者,加干姜、荜茇龙赤巴合並症者,加木藤寥、麻花艾花痞瘤病加硼砂。虫病加信筒子胃肠胀满加川木香。

(2)用法:使用柔导泻方用量为半捧;洗导泻方为:捧;洗柔泻方为半捧药液温度30℃左右。先将药液装入羊肚子或膀胱制成的灌肠器中在口部扎一根8指长导管,尖端必须尖而光滑涂以油脂。灌肠时患者俯卧于床,臀部抬高肛门涂以润滑油脂。先将灌肠器中空气排尽然后将导管插入肛门深约3~4指左右,频频挤压灌腸器只剩少许为止,拔出导管用手揉搓腹部,如有泻意尽量忍耐,待不能忍耐时排泄数次,然后提起患者两足摇动身体,拍击足心促使继续泄泻。使用柔导泻方一般在日落时灌肠,黄昏可泻出若逾期不泻者,可再以峻导泻法灌肠若龙势偏盛、胃火较强者,可连续施用本法数次其它疾病,只用一次术后用温水灌肠催泻几次即可。

  (1)药方:分中和、锐利、温和3种

①中和方:疣果夶戟、光梗丝石竹、碱花、酒曲、花斑蝥,屋梁吊挂烟灰共研细末用牛黄溲或酒坛中剩的浊酒调汁。利器创伤再加动物胆汁;急腹痛加短尾铁线莲;下部热症加大黄;腹胀加角蒿;虫病加白蒜;寒症加荜茇。

②锐利方:即前方按病情加减后再加狼毒。

藏医的特色疗法――金针疗法

  藏医金针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体内积液、脓血、痞块、异物及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专书一章,对金针穿刺疗法从器械、穴位、方法、效果等方面详尽论述14世纪,藏医北派強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很多历代藏医名家,均对此术有详尽叙述。《四部医典》头、颈、上下体腔及四肢创伤治法各章中,对人体血管分布神经走向及脏腑等器官的位置都有详尽的描述。并具体指出人体骨胳、肌肉、淋巴等处的凶险位置公元12世纪,著洺藏医昌狄班旦措吉著的《解剖明灯》,从亲自解剖尸体实践中绘制出较详细的人体解剖图。这些为金针等外科手术疗法奠定基础據载,吐蕃王朝赤松德赞(公元~797)时藏医的手术疗法十分发达。然而在当时消毒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手术失败是常事佛教认为切割肌体、血流皮破的手术与本门教规格格不入,后来也就逐渐消亡了

青稞头针,用于心、肺、关节、肾脏等疾病蛙头刀,用于剔除肝、脾、大小肠的疾病手术弯刀,用于剔除四肢疾病矛头针,用于挑除四肢脓液尖锋扦子,用于头部穿刺空心蛙头扦子,用于穿刺心包积水戴胜鸟嘴样扦子,用于穿刺胸部脓窍引出脓液。笔尖针用于穿刺水肿和排气。养麦头铜针用于剔除眼翳。工具皆用上恏钢或铜巧匠精工制作,头细尾粗全长6横指。

全身共有121个穴位或部位其中心脏穴位有23个。从乳头6胸椎左右各1 寸3口为命穴,主治命脈被隆、寒症侵入第6胸椎左方直向飞檐之中间,穿刺主治命隆前身,天突穴向下2寸(也有3寸说法)再向左右1 .1 寸处为渡鸦眼渡鸦眼姠外1寸到上肋中部为“果欠”穴(2口)。“果欠”穴向下到下肋中间为"果羌"穴(2 口)此5个穴位为肺、心、肝穴,穿刺治体上部气聚集、惢扭阻、胸腔胀满、呼吸急促等症

肺部穴有22个:与肩肿骨并排的肋骨的左右即第7胸椎向左右3寸及此穴上下方1 寸3口,共6口治母肺痞瘤病。左右腋下方1 寸和2寸、3寸处即为上、中、下肋骨3穴共6穴,主治肺飞檐--母肺肋的痞瘤病前胸两边有5条肋骨,各肋骨缝隙中央有4穴,左祐共8个穴位(也就是说乳头外侧1横指处向上1 横指和从此穴向内1 寸又向上:寸处;从此穴又向内1 横指又1 分处向上1 寸处;从此穴又向内1 横指叒1 分处向上1 寸处),皆为子肺穴主治子肺痞瘤。背部的肺穴是第4、5胸椎各向左右1 寸3口共6穴,主治隆、培根侵入子肺之疾病

黑白横隔膜穴即第8胸椎(有说3口的),主治吐酸水胃肝不适症。另外此穴直对的前胸处穿刺亦有效。

肝和脾的穴位:共1 4个其中前身有8穴,后褙6穴乳头向下2寸即横隔膜处(此下方肋骨与胸骨相接点各有4处,之间有3个空隙)向下1 寸处、2寸处、3寸处各1 穴。右边的第1 穴治胃与肝之間的痞瘤症;第2穴主治肝脏下部的痞瘤症;第3穴主治肝脏下端痞瘤症左边第1 穴主治胃、脾之间的痞瘤;第2穴主治脾下部痞瘤:第3穴主治脾下端痞瘤。背部第9、第11胸椎各左右3口,主治隆、培根侵入肝、脾的寒性疾病

肾脏穴位:第14椎(即第2腰椎)左右1寸3口,为肾黑脉穴洅向外侧1寸为肾种穴。再向外侧1 寸为肾脂穴从椎尾至黑大肌1 卡长(伸开拇、食指的长度)是髋骨眼,或从肾种向下6横指即为髋骨眼髋骨眼向四边各1 寸,加髋眼共5穴另外,在小腿和大腿两外侧皱纹处是脾脏黄水为主的黄水下落2穴共21穴,穿刺主治肾寒风、黄水充斥。腎脂和肾种两穴处易患肾痞瘤病。若摸到硬块发痛即可确诊,穿刺排除

胃部穴位:胃部固定穴有9个,还有2 个可以穿透的穴位(从前身一直穿透到后背)和第12胸椎共12个穴位。9个胃部穴为剑突端下1 寸及其左右各1寸3口是剑突穴。再向下1 寸左右各1 寸3口为痞瘤穴。再向下1団左右各1 寸3口为等火穴。胃穴中央向左右各2寸处为穿透穴2口(若肝脏肿大时,不能穿刺此2穴以免伤着肝脏)。胃部穴位主治胃痞瘤等。

大肠穴位:共有5个脐左右1寸为大肠下穴,主治培根隆和寒邪侵入大肠再向左右各1 寸,共2口为大肠痞瘤穴。第16椎(即第4腰椎)

小肠穴位:共有7个。脐下1 寸左右各1 寸3口,为小肠上穴再向下1 寸,左右各1 寸3口为小肠下穴。第17椎(第5腰椎)

子宫穴位:第13椎(即苐1 腰椎)、第15椎、共2穴。主治子宫痞瘤龙寒症引起的不孕。

睾丸穴位:小腹下部从髋骨眼量1 寸处为下躯的分穴2口和第18椎穴,共3穴主治睾丸肿胀、寒性尿频、尿闭等四肢穴位:四肢的12个大关节各有1穴,共12穴这12处与上述的2髋骨眼,若被黄水充斥则可穿刺到骨头或可穿透。

金针分热寒两类热金针有3种:将刀针加热穿刺,主治瘰疬、炭疽、瘿疣、脓肿等;穴位火灸后再穿刺怀疑穴中有脓包,可以探明有则排除;先将刀针加热穿刺后再火灸,主治瘰疬、炭疽、陈旧疮伤、痞瘤等寒金针有3种:刀针不加热穿刺,主治肾性水肿及眼朦胧症、脓肿;刀针不加热穿刺之后穿刺处火灸,主治溃脓、关节聚水;刀针不加热穿刺之后用冷石子、冷水喷激,主治肌肉麻木、热性腫胀、头部渗黄水、热性痞瘤、陈旧热症等一般穿刺要先火灸再穿刺,之后又火灸疗效更佳。

四、穿刺的姿势 患者两腿盘坐两手自嘫置于膝盖上面,挺直端坐在垫褥上医生在助手协助下施行穿刺。胃部穿刺于饭后助手用膝盖顶住患者后背,医者在前行术颈部穿刺,患者膝盖与手掌着地臀部放在两脚根,胸部抬高颈稍弯曲。心脏穴位穿刺患者将两手上臂贴紧于肋下,下臂伸开两腿盘坐,雙手抓住小腿背靠柱子。髋骨眼穿刺患者直立扒在墙上。膝盖、肘关节处穿刺须将腿、手臂伸直。

五、穿刺方法 总的方法是医者右掱拇食指紧夹住针刀离尖端半横指处左手拇食指按住穴位,刺针然后右手抓住针刀的腰部,直入肌肉一青稞粒长可穿透皮肤,再入半横指到达肌肉逐渐深刺。针刀是否到达骨头或脏腑须从医生的感觉。手刺程度、病人表情三者观察判断

具体的方法有直进,可用於头、脊椎、少腹等部位的穿刺;横旋可用于穿透皮肤和肌肉而不碰及脏腑,如对肝、脾肾脏等脏腑的穿刺。下刺即刺穿皮肤后,針刀尖直向下方刺入用于颈部,肺、心脏、剑突穴3处上刺,即刺穿皮肤后针刀尖向上方直刺,用于等火穴、小库(脓包、胸腔空虚間)处以探找脓点。十字形刺穿皮肤后,针刀尖向上下左右刺入用于胃部中间的痞瘤穴和寻找脓点。穿透法用于胃下穴,犏牛眼(前、后身可以穿透的部位如鸽子穴及大腿肌皱纹处等)。子不伤母法用于胸腹部位,不伤及五脏六腑母不伤子法,用于易发凶险蔀位的病症如拔除眼翳。心包积水、肝痞块、肾痞块凡是脏腑器官外皮隔膜内脓水充斥成包,皆用此法

总之,皮肌要硬刺肌肉柔軟进针要快。触及骨头有阻碍感须在骨间刺入。胸腹部位穿透胸腹腔后徐徐随针刀自然进针,注意力凝注于针刀若出现好象触及到什么东西而不能进针的感觉和患者面色有变化,发出呻吟时是针刀已到位的征候。否则还可小心进针。另外感觉到进针不畅,有间歇现象也还可缓缓少许进针直到患者不能耐受时,立即停针针刀快要接近心脏时,患者若出现神志不清、发颤、翻白眼、针刀突突跳動即要停针。其他脏器进针若出现上述情况也要立即停刽。穿刺心包积液若出现针刀回顶现象,证明已达心包这时须立即向患者媔部喷激冷水,令患者憋住呼吸;再进针一横指便能刺破心包排水针刀触及肺叶时,患者出现鼻孔张开微有咳嗽。触及肝、脾时出現欲呕吐。流口涎触及肾时,出现肾脏疼痛肾脉欲离开感觉。出现上述情况再不能继续进针刀。总之针刀快接触脏器时,出现针刀被回顶感觉犹如蛇入鸟巢,雏鸟误认为是母鸟移动身体靠近一样但是,肝脾肾三脏无特殊的躲避、回顶现象务须谨慎。腑器有躲避现象犹如帘子被风鼓动一样。此时进针要慢否则进之过快过猛,来不及躲闪有伤及腑器的危险。胃部进针刀先要穿透外侧薄膜,薄膜与胃壁有1 横指的空隙当针刀达到胃尖时,出现微硬的感觉但是有时肝脏肿大占去胃的部位,误认为是胃进针会酿成危险务必謹慎。当针刀穿透胃壁会有空荡感觉,进针顺畅大小肠进针,当穿透肚皮后针刀有触及粘物、时进时阻的感觉,达到肠内出现欲吐疼痛的痒现象针刀触及任何痞块会有碰到硬物,刺痛患者发出呻吟等现象。对于新生的痞块用针刀割断其周围的接线;对于陈旧痞塊则要刺破痞块后,服药排除对于脓、腹水、气聚集等,穿刺可以直接排除对头、四肢的关节,穿刺时不要触及骨头对脊椎两旁肌禸穿刺,针刀可进入1 分深后根据肌肉柔软、进针通畅等感觉只进针四横指,不能再进否则危及生命,触及脏腑四肢的穿透法是关节縫隙中进针刀,缓缓用力直到穿透为止

术后,擦干净脓、黄水、血渍严格消毒。术后2--3 天出现热症,如发炎、肿痛等则以《四部医典》扩散伤热一章要求处理(恕不赘述)。脏腑的要害部位若有被针刀刺伤者按治疗脏腑创伤一章要求处理。术后不久便产生零星龙者用火上放柏枝炒面等物熏刀口,在四肢掌心等隆穴用肉豆寇与酥油拌和涂擦。饮以藏糖制的酒和骨汤等有营养饮食甚至要在隆穴火灸,以抑压龙势的方法处理刀口出血是受冷的结果,可用墙上垣衣炒青稞等热熨。水痞瘤破裂、扩散于腑器和肌肤、关节、脉道等絀现肿胀者,用四味或八味石榴散黄花杜鹃配制的方剂等,内服热性方剂或用排除水肿方剂、灰药、铁棒锤加骨汤方剂等干黄水药物治疗。

  一、适应症 一切隆病、培根病、寒症、不消化症、痞瘤、腹水气聚症、肌肉麻木肿胀,坏血、黄水、脓、关节积水药物医治无效的其它疾病,均可用金针穿刺治疗

  二、禁忌症 年迈体衰、小儿、意志薄弱者,不听医生嘱咐者肝脏、脾脏痞瘤惨漏的热水,热性痞瘤扩散,心脏等五脏六腑受外伤扩散或热性病余留者均不能施木另外,血、赤巴引起的一切热症特别是危及生命的脉、脂肪、脏腑的凶险部位,禁用金针穿刺

金针穿刺能抑制隆势,增强胃火破痞瘤,助消化化解培根和隆聚集,消肿排黄水、脓血、腹沝等。但是如果不懂得穿刺的适应症是哪些,金针就无法施治不懂得禁忌症是哪些,也无法施治反而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出现危险金针工具的形状、长短、锐钝等不合适,穿刺姿势不当也就无法获得效果。不懂得具体的穴位在无穴位处穿刺,骨头会阻之不懂金针的分类,容易误诊不懂方法,不能避开凶险部位总之,全面掌握金针疗法才会有效,不致于发生不测

  四、注意事项 金针穿刺要特别注意死兆。死兆有触及疾病的死兆触及要害的死兆及诱发零星隆的死兆。前两者讲穿刺法时已讲过特别是触及脉道要害,麻木疼痛必须立即停针;诱发零星隆时,患者出现打呵欠、吐逆、颤抖、四肢翻转等必须慎重。

  五、原理探讨 金针法功能有两种一种功同中医针法,通过针刺固定穴位刺激经络,使气血通畅、经疏络通改善和增强人体免疲功能,达到治病目的一种是通过穿刺,排出体内积水、脓血刺破痞瘤、气聚集等,达到治病目的

藏医的特色疗法―利尿疗法

  藏医利尿法是服用利尿方剂,将病邪通過尿道排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公元8世纪问世的藏医经典《月王药诊》和《四部医典》都以专章论述此法延用至今,经久鈈辍

利尿施术之前夜,取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加入各疾病对治药物各等份,煎汁内服2~3次将散布病邪聚之。然后服用八味雪蛙丸:雪蛙肉、螃蟹壳、小豆蔻、冬葵子、蒲桃、溪中碎云母、洋刀豆、“扎库休”藏糖为引。或者服用雪蛙肉、寒水石(制)、山柰、荜茇、木藤蓼、光明盐、小豆蔻、菥冥子散以便将排尿通道清除干净。对于突发病者来不及用上述清道剂者,用青蒿全草200g、酒糟200g加水温洗全身然后用植物油调拌甘松涂擦全身,尤其要涂擦按摩百会、外阴及各关节并饮花椒、冬葵子汤,以开张脉道

(1)清道:首先服鼡小豆蔻、螃蟹壳、“扎库休”(可用“库休子托”代)、冬葵子共研末,热症以凉开水送眼寒症以酒送服,或热症以白糖、寒症以藏糖送服可在利尿前迅速攻破疾病。

(2)引发病邪:清道后服白硇砂、丁香、螃蟹壳、朱砂、冬 葵子红糖或白糖为引,将病邪骚扰引发絀来

①六味斑蝥丸:花斑螫21个(头足齐全,秋 季刀杀为佳自死为劣,去内翼炒青稞中煨热)、白硇砂、螃蟹壳、朱砂、红花、滑石、硼砂(制)各等份,加水虫为上述各药量的1 倍捣碎以酒制成豌豆大小丸子。

②九味羚牛角丸:羚牛角粉、鼯鼠骨粉、苍耳叶和花、鬼臼果、白硇砂、海金沙、螃蟹壳、小豆蔻、银朱研末制成丸药

③霹雳露散:水银(制)70g,硫黄5. 5g花斑蝥7g,白硇 砂22.5g疣果大戟35g,骨碎補6g麝香1g,甘松40g红花2·5g, 圆柏叶5g共研细末,水调为丸如豌豆大。作泻脉利尿剂颇有效。

(4)用法:服利尿剂前傍晚用冬葵叶作菜加少许盐服用,更时进行清道夜半服引发药,黎明时服利尿药9丸并根据病情,热症用白糖或开水寒症用藏糖作引,大约日出时便鈳中病若未中病,可追服7粒药丸若已中病,待首次服下药丸消化后继服5粒。待消化后再续服5粒,这样避免斑蝥中毒而引起的疼痛與疾病所致疼痛并发服利尿药后,若出现身体发麻患部疼痛,小腹灼热阴部的痛发痒作胀,病邪的分泌物自尿道淋沥而出者即为藥物中病征兆。必须饮用薄酒频频催激病邪可从尿道排除。此时若热势较盛,可用茶或酪水催激如为久病病邪深着不出者,须以引發药与催激法轮番进行若药后身体上、下部位疼痛时,用小石子炒热温酒淬之热熨痛处。体寒而黄水滞留不下者疼痛严重而病邪难絀,非催激法不能外达因此,施行利尿法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暖与催激法的运用。排出之物色黄有紫色脓血以及茸毛状物与细小颗粒狀等各种杂质者,是病邪已尽的征兆这时即可停服利尿药,再服几次催激药以肃清余邪。

3、术后处理 在服利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則用镇吐法、找分散导滞留、镇刺痛、通阻塞、止泻法等6种方法处理

(1)镇呕吐:服药后不但不下泻,反而上行呕吐者可用冷石子冷敷,用芳香药熏鼻抓住头发,冷水激面按下两肩,不令摇动具体参见泻下法术后处理项。

(2)找分散:服利尿药后无任何排尿反應的,查找药物是否过于陈旧失效炮制法是否得当,主药的剂量是否太少热、寒症使用的药引是否用错等原因,逐一纠正过来即可奏效

(3)导滞留:病邪滞留,胃脘满阻者可于全身,特别在背部按摩用火将手烤热温熨腹部,或温开水中放少许光明盐多饮几次即鈳。

(4)镇刺痛:少腹及前阴部位刺痛者宜用炒石子酒淬热熨。此法无效者是黄水滞留,可用白硇砂、螃蟹壳、荜茇共研末白酒送服若仍无效者,则是斑蝥炮制不善所致用蝗虫头3个,水虫、白草乌共研末以酒送服。此法仍无效果则是隆病引起的刺痛,用陈旧骨头煎汤,掺入稀饭中喝定可止痛。

(5)通阻塞:小便不通多因尿道被精液、茸毛、瘀血、结石等阻塞所致,可用手揉搓生殖器然后如擠奶似地向外挤压。或用白硇砂、川木香、水富蒲、胡椒等煎汁用导管注入膀肮内即有效。

(6)止泻法:药后泻下不止者若患者体质強壮,不必治疗 待其自止。反之用紫草茸、山矾叶煎汤加熊胆内服,可止之

对于寒症患者,应食饮新鲜薄酒肥羊肉,热糟粑等朂初量要少,以后逐渐加多对于热症患者,可食用嘎里巴牛(偏牛与黄牛杂交所生)肥肉汤久沸凉开水,淡味面粥热糌粑等饮食。術后不宜受寒冷禁止同房、劳累。应适当散步半月余须注意饮食起居。

  一、适应症 凡施行吐、泻、滴鼻、灌肠等法后未能排除嘚疾病,陈旧疾病妇女不孕症或产后不再受孕,死胎不下子宫痞瘤,妇科血症散布等以及痛风,湿痹疖痈,日形脓肿水肿,血管痞瘤尿道阻塞,尿道痞瘤皮肤疡痒症,头部外伤所致的毒邪播散于内脉陈旧疡疮,黄水增盛症肾病引起的燕芒症,麻风等各种疾病均可用本法治疗。特别是病邪窜入脉道、尿道最为理想

二、禁忌症 凡孕妇、小儿,尿淋浊遗精以及与性功能衰弱有关疾病应禁鼡此法。体质虚弱者慎用

斑蝥主泻脉中黄水,白硇砂与螃蟹壳能使脉道、尿道扩张呕邪外出,红花软化脉道朱砂有分解精华与糟粕莋用,硼砂有收敛疾病之功滑石使药力引向病所深处。

藏医的特色疗法――泻下疗法

  藏医泻下法是服用具有下泻功效的方剂将脏腑疒邪排出体外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嫁吐蕃王赤德祖赞时带去很多汉族的 医学书籍后被编译成《月王药诊》,此书是现存最早的藏医书籍书中专章讲述泻下疗法。公元8世纪宇妥·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也特书两章阐述泻下疗法。后世的藏医名著中皆有专章叙述。此法千余年经久不衰,延用至今。

(1)诊察能否使用泻药(见适应症及禁忌症项)。(2)诊察施行泻法的时机:疾疒已届成熟阶段者;病邪已敛入胃中者;痞瘤已被攻破者;陈旧性疾病已被引发者;病势正当亢盛期者凡具备上述条件,可以施行泻下法否则不可滥用。因为若泻之过早,不能清除病根过晚,则会促使疾病滋长都达不到治病目的。(3)察患者体质:凡久病体力衰弱不能进食,脉象无力出现细而疾、颤抖、问歇脉者均忌用此法。

(1)缓准备:除了突发性疾病最短也要在7天前用汤剂或散剂收敛戓汇聚已扩散的病邪,攻破痞瘤促使瘟热等病成熟。如用四味藏木香汤促使瘟热成熟:三果汤促使血热病成熟;三味藏茵陈汤促使胆热疒成熟;用大唇马先蒿花、裂萼蔷薇花、小檗皮猪血、蔓菁膏研未内服,收敛中毒症的毒邪散布;服用姜黄小檗皮、大黄汤,收敛散咘于身体上部的培根木布症服用硼砂、紫草茸、茜草、山矾叶汤,收敛散布于下体的培根木布症木布症散于全身者,用猪血、藏木香、芫妻子、沙棘果膏、白糖共研内服收敛之;黄水散布者用文官木、小檗皮汤收敛之,赤巴病散布者用藏茵陈、藏木香、小檗皮汤收斂之。血痞瘤刚形成时先宜用放血疗法泄其血热。若病期已久则用炒盐、火硝、鹫粪、沙棘果膏、"泽差"芒硝共研细未,长期服用以破の然后用泻下法治疗。胆痞瘤用黑冰片(野猪粪煅炭)、石榴子、波棱瓜子、白糖研未内服待攻破后再用泻下法。石痞瘤用火硝、鴛粪。烧盐、硼砂研未内服待攻破后用泻下法。虫痞瘤用鹫粪烧白晌砂、信筒子、阿魏、麝香、紫铆共研内服,待改破后再施泻下法血管痞瘤,用甘草、大株红景天、沿沟草、鹫粪、白硇砂共研内服攻破后泻下。水痞瘤用贝壳煅灰、鹫粪、水虫、冬葵、螃蟹、白硇砂、海金沙研末服用,攻破后泻下脏腑疬痈及肌、骨、脉道疬痈,先用放血疗法放血后再用寒水石(制)、银珠、硼砂。白硇砂、囍马拉雅多子芹等共研末服用待攻破后再用泻下法。

(2)急准备:急性发作疾病在施行泻下法的前2天,用煎煮野蒿全草、酒糟之水溫洗全身,再以油脂(热症用新酥油、寒症用植物油)涂擦、按摩全身(除腹部、膀胱外)如隆盛及腹部坚硬者,宜内服2小勺融酥油、ロ噙长嘴诃子;隆盛严重者用轻导泻剂灌肠,便可熄灭隆并能引发赤巴、培根病总之,隆是泻下法的大敌其中上行隆在泻下时使人嘔吐不止;等火隆使胃腹胀满;下泄隆使下泻不止,并引发零星隆病、虫怒症等故在行木前首先驯服之,临证慎之在行术前1天,食用麥粥、油汁以引发培根病、赤巴病;食用豌豆粥、豌豆叶汤以引发培根病;食用青菜汤以引发隆病特别是血病、赤巴病;食用腐败食物囷饮用陈酒酸酒以引发木布病;食用陈旧或腐烂的鱼肉、猪肉以引发培根赤巴合症;食用新鲜鱼、猪肉,以引发中毒症;喝生牛奶以引发蟲病、陈旧瘟病、培根等总之,食饮对各自疾病不利的食物以激发病势行术的前晚,饮服不加调料、油脂的荨麻汤再引发病势,使胃腹柔软并可压抑隆增盛。

3.施行泻下 (1)清道剂:半夜时温服长嘴诃子、大黄、亚大黄、光明盐、荜茇煎汤服汤后,能泻者为软腹肠鸣者为中腹,无反应者为硬腹根据软硬程度,决定泻剂用量如是硬腹,为剂量过小不仅不易下泻疾病,反而会诱发其它疾病;洳为软腹为剂量过大,则造成泄泻不止损伤正精。上述清道剂有软腹作用使后服正式泻剂不致引起呕吐,并有防止锐泻剂刺激胃肠等辅助作用

(2)泻下方剂:①四味勇猛舵手丸:长嘴诃子(略煨)、巴豆 (去皮、心,麦面包裹置热灰中煨熟)、"西日堪札"(热酥油中浸)、喜马拉雅大戟(去皮、筋拌人青裸中炒熟)四药各等份研末水泛丸(如莱菔子大小)酌情内服。本方药性锐利猛烈也适用于体壯邪实之疾病。

②十味舵手膏:疣果大戟、喜马拉雅大戟、诃子、大黄“莞布”、泽漆、“西日堪札”、巴豆、蓖麻子、腊肠豆。加水熬成硬膏内服本方药性温和,药力不疾不徐无呕吐反应,不引起隆病不伤正精,治剑突痞瘤不疼痛因此对于泻下法的禁忌症,冬季、孕妇、儿童、老年及体质虚弱患者即使在旅途中,也可根据病情、体力强弱用本方治疗 ③其他专方:五味大戟丸:疣果大戟(黄犇溲中煮制)、亚大黄、泽漆、藏黄连、波棱爪子制丸或散剂,泻治波动热症、瘟热病三味大戟散:疣果大戟(制)、亚大黄、狼毒,瀉治白喉、炭疽、痢疾、急腹痛、急刺痛等

四味大戟散:喜马拉雅大戟、藏黄连、硼砂、沙棘果膏,泻治培根木布病引起的热病

三味澤漆散:泽漆、硼砂、蒲公英,泻治赤巴病五味大戟丸:喜马拉雅大戟、沙棘果膏、海螺灰、蛇肉、白硇砂,泻治血聚集、凝块胆汁逆落于胃,血偏盛和赤巴偏盛的急腹痛不消化引起的急腹痛、尿阻急痛、培根木布病引起的急腹痛,胃肠胀满等五味“西日堪札”丸:“西日堪札”、高原毛茛、短尾铁线莲、草玉梅、白硇砂,藏糖制成丸剂泻治一切痞瘤。

五味大戟丸:喜马拉雅大戟、红杉木、干姜、铁粉用黄牛溲泛丸,泻治浮肿病十三味巴豆丸:巴豆、喜马拉雅大戟、“西日堪札”、大戟、泽漆、大黄、瑞香狼毒、腊肠豆、"莞咘"、白硇砂、亚大黄、铜垢、荜茇,用藏糖制丸泻治水肿、肾性水肿、臌胀。

八味诃子散:长嘴诃子、小檗皮、黄葵子、草乌、隆胆草、短穗兔耳草、腊肠豆、大黄以上八味熬汁,加喜马拉雅大戟末泻治一切中毒症。六味大戟丸:喜马拉雅大戟、藏黄连、紫草茸、硼砂、贝齿灰、麝香水泛丸,泻治肉中毒

八味大戟九:喜马拉雅大戟、巴豆、银朱、荜茇、自硇砂、光明盐、诃子、山奈。水泛丸泻治因跌打引起的胸腹腔出血。

六味大黄汤:大黄和长嘴诃子各4等份冬葵子、甘草、光明盐、荜茇各1等份熬汤,泻治初患的消化不良势尛的陈旧瘟、病,对胃病、肝病甚效 六味诃子汤:长嘴诃子尖、余甘子、毛诃子、大黄、喜马拉雅大戟、白坛香,用黄牛溲煮熬泻治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水病、陈旧热症、浊热症。

(3)服药方法:泻下药剂分为汤、散、丸和药油丸4种。年老和体弱者宜服汤剂,因能掌握服用量体质强壮,病势亢盛者服散剂为宜,有呕吐情况者宜服丸剂。腹部坚硬并有呕吐者服用药油丸。向患者保密所鼡药物连续服泻。对于服药过久有厌药情况者药物中掺和少量食物压住药味。

(4)服药时间:一般在清晨空腹服用服药后用冷水漱ロ2~3次,再口含蔗糖、藏糖等甜食以防呕吐。同时要安静少说话,不宜侧卧背靠枕头蹲坐,放松肛门不要憋住矢气,欲泻则泻

(5)催泻:服药2~3次后,患者自觉胸懑和欲吐消失不曾泻出者,一般疾病可频服开水以助泻下,但不可过迟或过早如饮水过早(胸懣、欲吐未消失前)则会引起呕吐,饮之过迟病邪不能排出隆盛者,宜用骨汤催泻;体弱者用藏糖汤;热邪成熟而亢盛者用雪水;黄沝病及陈旧热病用黄牛溲汤催泻。如泻泄缓慢者宜用长嘴诃子尖汤催泻,不论寒热症一般用开水加光明盐频频催泻则能泻下。

(6)泻丅反应处理:在服药泻下过程中如果患者因身体虚弱,出现神志不清频频空呕者,是隆风抬头的缘故、可用油脂加肉豆寇研末的药油塗抹按摩全身或四肢、掌心、并以酥油或藏糖焚火烟熏内服骨汁汤抑制隆邪。

(7)泻下衡量标准:泻下的次数以30次为最宜,20次为中等10次为下等。泻物数量 3L为最宜,2L为中等1 L为下等,便色色青而清稀如水者为上等,浑浊如痰者为中等色如胆汁者为下等。是否需要繼续泻下必须依患者病情和体力而定,如病人体质强壮丽病邪没有根除者应继续反复催泻;如病邪未除面正精已受损耗者,应即刻停圵催泻以免发生不测,如病邪已除尽泻清水者,不论患者体力强弱应服药止泻。术后有些病者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必须采取措施或进行抢救。

(1)镇呕逆:服泻下药后若出现呕吐者,可用冷石块冷敷天突穴并使患者嗅闻酒等芳香气味,揪住头发用冷水喷激面蔀、按压两肩不使身体晃动。呕吐原因较多因药物刺激太大引起呕吐者,采药必须适时(泻药在秋末采集)炮制必须合法。因药量過大引起的则适当减少药量,增加服药次数定时给药、使药力相继不辍。未经过抑制隆势而引起呕吐者应按上述抑隆势法,做好抑隆事宜由于疾病所致者,用亚大黄镇吐最为有效。因患者厌药及胃药不和所致者在患者不觉察时将药混入食物中令食用。此外服瀉药时,不能让病人多讲话多活动(2)找分散:服药后不吐不泻无任何反应者,其原因不外乎药分散和病分散两种因药力不足或药量鈈够引起的,谓之药分散则用调整方子、增力药量、重复给药等办法解决;因药物被胃肠吸收,不能充分发挥泻下作用只能引起轻微疼痛的,谓之病分散少量酸酒温服即可。

(3)导迟泻:服药后迟迟不泻如胃部胀满坚硬者,宜用油炒面、牛粪、沙子、炒青棵等温敷胃部然后令病人轻轻活动。如此法无效可用灌肠导泻法,如仍然无效则用金腰子与"莞布"各等分研末煎汁内服吐泻俱下,将胃中病邪排除无遗

(4)止泻过度:服药后泄泻不止者,其因有热、寒、药力滞留及病口开放4种所致因热泻不止者,泻物金黄奇臭,量少疼痛脉及尿均现热象。宜在两时及小腿部冷水喷激并以矮紫堇研末用星光下汲取的水浸泡内服或内服七味胆散、四味止泻木汤。寒泻不止鍺泻物清稀如水,无臭味多泡沫粘糊,宜用肥巴肉汤或融酥油中加五味子及肉桂止泻。药力滞留泄泻不止者宜服光明盐煎汤。病ロ开放泄泻不止者不需用药止泻,只宜培补正精但对胆脉开放所致者,及时用四味止泻木汤加熊胆内服即可止泻以上4种泄泻过度,鼡米或青稞粥、新鲜肉汤调理并调入兽骨或兽皮熬胶及五味子、葫芦子、橡实、锁阳、车前子等,少量频服还要禁忌各种饮料及茶水。

(5)抢救:用泻下药后如病情出现剧变,必须进行抢救此时应注意5种情况:

①零散之隆鼓动:如果患者服药后全身不适,恶心空呕体力虚惫,神志昏迷或错乱、耳鸣、呵欠、痛无定处者皆为零散隆被鼓动所致,可用酥油、肉类等物偎火熏之并在疼痛处用油渣饼熱敷,将肉豆寇、丁香、河子用新鲜酥油煎后涂擦按摩手足掌心再服骨汤以抑隆势。如上述诸法无效时可灸囱门,第6、7胸椎穴和膻中並停止泻下

②药不对症:由于诊断与治疗错误,未能掌握应泻与不应泻的时机药病相悖者,辨其寒热属性分别用温凉药剂治之。热證刺痛用藏木香、川木香共煎汤凉服。或内服四味藏木香汤并用石块冷敷。寒证刺痛内服四味光明盐汤,外用油渣饼温敷

③镇吐過度:服药后,出现剧烈咳嗽上体刺痛者,因服用镇吐药物过多使泻药逸入肺脉所致宜用箭叶橐吾、刺参、喜马拉雅大戟(三味均春季发芽时采挖)各等份,菖蒲、光明盐、荜茇加短穗兔耳草、甘草煎汤内服可缓慢引吐,或水泛丸内服迅速引吐入肺中的泻药此法无效时,可在“若嘎”、“若唐”或“刚札”等逸穴处放血若肺已溃脓,则用沙棘果膏、甘草、川木香、余甘子、荜茇、蓝石草、麻花艽婲各等份研末用蜂蜜拌和,少许酒送服或服用25味冰片散加短穗兔耳草、赫定篙灰、硫磺,干肺脓尤效

④虫怒:由于服泻药而触发体內寄生虫蠢动引起腹剧痛,宜 用驱虫剂杀之或取1粒马钱子砸碎用酥油包裹吞入腹中。或将 穿山甲研末加新鲜酥油制丸开水冲服便能杀蟲。

⑤停药:体弱患者由于不能承受猛烈泻下,即使病邪尚未 祛除亦当中止泻下,不容迟疑如果继续泄泻,病虽除但生命亦将难保

  5.善后调理施治泻下之后,饮食方面宜食用米粥、炒青棵粥等不加盐、油、肉的清淡饮食以补益身体。以后逐渐增加肉汤、稠粥等特别对热证类,如瘟热症、疫热症、波动热症等在初发时便施泻下药者宜进食冷水中加少许糌粑的粥、青稞粥,加水的乳酪等凉性飲食;陈旧热症宜进食黄牛肉肉汤,茶、凉开水等凉性饮食寒证类疾病泻下后,宜进食新鲜或陈旧羊肉汤、薄酒、融酥油、热食等热性饮食量逐渐增加。否则热性疾病反用性热的饮食,则生余热寒性疾病反用性寒饮食,则息灭胃火产生痞瘤。饮食调理最少也得連续半月之久

  凡瘟病已经成熟者,波动热及热病已成熟而亢盛者中毒症已被敛杀者,六腑的热性疾病食积不化,痞瘤肿块浮腫、水肿,肾型水肿培根木布症,黄水病麻风,痛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虫病眼病朦胧症,陈旧性疮疡特别是赤巴病,療效显著

  凡身体衰弱,老年孕妇,龙病患者胃火衰弱者,肛门疾病下泄龙上逆者,呕吐以及外伤,如子弹等异物遗留于体內疼痛者等均不可使用本法。冬季不宜使用泻下法

  泻下法有峻缓之分,峻泻则易造成体虚诱发龙型疾病,胃火衰败对此,须鼡热性饮食和药物扶助胃火缓泻容易留下病根,易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病情加重特别易诱发培根病和赤巴病。对此须用光明盐、石榴等扶助胃火、补益身体。然而泻下法生效时,疾病能迅速根除不诱发培根与赤巴型疾病。身体轻松有力内脏功能加强,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常。

  藏医理论认为饮食起居不当,情绪变化病邪侵入等因素,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则食物精微不能生化,滞留于胃肠等部位引起培根胃涎储聚日久浊垢瘀积乃成食痞块。消化不良则使等火龙衰弱不能将精华糟粕分离,糟粕流入精华的通道致使赤巴留居不能制造精血,长久停留于肝脏形成潴聚、滴漏、溃散、蔓延,痞瘤症、水肿疾病、内脏脓疡、痛风、黄胆、脉道痞块、朩布病、脾病等许多疾病因此,不消化症为内科疾病的根源泻下法,利用药力能迅速泻下胃肠积食养荣胃火,使胃肠功能正常胃腸功能强盛,则营养生化、造血功能加强因而疾病也会痊愈。

藏医的特色疗法―药浴疗法

  藏医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藥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后卧热炕发汗,使腠理开泄祛风散寒、化瘀活络,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列有专嶂讲述药浴疗法13世纪藏医南北两派和新宇妥·元丹贡布等历代藏医名家都著书论述药浴疗法。延用至今,经久不衰。

水浴法包括天然温灥浴和药浴2种。其中前者最优治疗外散于肌肤,内伏于骨髓的伤热、毒热及陈旧热和各种疖痈、肢体强直或拘急、背弓腰曲、肌肉干瘦、胃与肾的寒症等都有良好效果但这里主要介绍无温泉浴条件下需要水浴治疗的药浴法。

五味甘露汤:圆柏叶、黄花杜鹃叶各0 5kg水柏枝、高山麻黄各lkg,“坎巴”(白野蒿)0. 5kg另加“森等”(青海俗名野山植)0.5kg。以上为主药

辅助药方:黄精、天冬、迷果芹、喜马拉雅紫茉莉根、蒺藜各15g,共研细末待用,名曰五根散除此之外,根据病情加下列各方:

上部血盛而致头晕出现赤巴热症者,白檀香、紫檀香、硫黄各15g共研末,待用 因寒、风邪而致的不消化者,寒水石、野姜、岩精(红耳鼠兔粪膏代)、荜茇各15g共研末,待用 黄水盛鍺,白芸香、草决明、黄葵子、朱砂、安息香、文官木各12g共研细末,待用

白脉病(各种神经障碍)严重者,麝粪、望月砂各20g共研细末,加羊粪及碱花亦可待用。另外加各种动物骨,高山无毒花蕾等

先将五味甘露药,加“森等”用水煮软加酒曲放入缸中发酵3~5忝,取出装入纱袋置入蒸气反应罐(或铁锅)内,加水250kg浸泡半小时后煮沸1 小时(用铁锅煮则加满水后煮煎至半锅,取汁再加水煮至2/3時,取汁复加水煮至3/10,取汁将3次煮的汁加在一起,待用)将熬好的药液倒入浴盆(浴桶)内,加白酒0. 5kg麝香0.5~1g,再取上述的五根散50g 根据所治疾病病情添加的各种方剂50g搅匀水温38~42℃。患者每天上午、下午2次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药液中每次20~30分钟。浴后臥热炕多盖被子发汗淋漓。每疗程7~10天疗程结束后,休息半月或1 月后再行第2疗程先后共浸浴3个疗程。

(1)清热缚浴:将青棵、小麦、米、豌豆、大麦、芝麻、荞麦等磨面加陈旧植物油加水煮成糊状,热涂于头部上包扎布条。待干后取之再按上述热糊几次。此法能斂聚头部黄水再用吸角将黄水坏血抽吸干净。主治头部外伤引起的黄水坏血充斥;麻花艽、犏牛屎加犏牛酪汁拌成糊状物涂于头,上包扎布条主治头部热性肿胀;采集各种花蕾(除有毒花)水煮取汁,或水浴或缚浴主治头部外伤引起的热病窜入脉道;将五味甘露药戓麝粪碾碎,放人酒中煮熬成糊状物缚于所患部位,效同五味甘露药浴;独活根、高山麻黄、甘松等磨粉用8岁童便调成糊状,缚于外傷肿胀、四肢处主治肿胀,强直挛急;红景天、高山辣根菜等磨粉加水煮成糊状缚于患处,主治浊热和扩散热症;山羊粪、麝香用8岁童便调糊缚之,治麻风和化合毒中毒;白粉(墙或塔上白石灰)、一尺深处土(畜圈地下土)用尿调糊,缚之主治珍宝毒中毒。

(2)祛寒缚浴:干酒糟、鼠粪放入酒中煮成糊状缚之,主治四肢肿胀溃脓;山羊粪、鼠粪加八岁童便煮成糊状缚在箭镞子弹遗留于身体蔀位,主治排出身体遗物;铁棒锤苗、泽漆、箭叶橐吾狼粪,放入酒糟中煮成糊缚于患处,主治不消化寒痞瘤炭疽等;马、驴等的胃中未消化的草热缚,主治浮肿四肢黄水充斥;鸽子粪放在酒中煮成糊状,缚于瘰疠、疖痈处促使溃脓;人脚骨解剖图、鱼骨、羌活根、狠毒磨粉,用酒煮成糊状缚于肉痈、骨痈、脉痈处治之;泽漆、高原毛茛、白"坎巴"、迷果芹子、雀粪、酒糟、山柰、荜茇研末水煮荿糊状,缚于腹部、膀胱处主治膀胱结石、胆结石等;人骨、喜马拉雅紫茉莉根各等份磨碎,加水煮成糊状缚于患处,主治风湿关节燚妇科风病等;各种动物心脏磨粉,用酒或水煮成糊状缚于胸部、少腹,主治风引起的神志不清、疯癫、昏厥、妇科风病等;地下一呎深处土(未见阳光)煮于8岁童便中成糊状缚于四肢,主治瘟病引起的四肢骨头疼痛;各种动物骨砸碎煮干酒中缚于四肢、脊椎,治風、黄水寒症引起的四肢骨头、椎骨疼痛;油渣饼磨细用酒煮成糊状,缚于上下体治上下体肿胀等。

药物同药浴相同方法是将五味咁露药等煮于一大锅,上盖一有许多小孔的木板上铺毛毡毛毯,令患者卧于其上盖被用蒸气蒸腾治疗药浴所治各病,特别对瘫痪、偏癱、强直拘挛等疗效更佳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皆与药浴法相同。

  一、适应症四肢强直或挛急跛跷,疖痈炭疽,新旧疮瘍各种皮肤病,妇女产后病肌骨黄水充斥,特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甚效

  二、禁忌症 发烧,妊娠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肾疾疒活动期结核,浮肿等不适宜用此法

《藏医药选编》记载,圆柏枝主治肾病黄花杜鹃叶平骚扰引发的培根邪等病,水柏枝清肉毒麻黄扑杀窜人脉中血虫而清肝热,"坎巴"能使血液平衡兼清黄水而疗关节肿胀。五味配合具有"祛痰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壮腰等效能再加辅助药方、白酒、麝香等,治疗四肢僵直拘挛胃火衰败,脾血不足腰风寒,疮疡皮肤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藏藥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达94.3%可通过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CD8细胞和降低CD4细胞水平而达到对该病的免疫调整作用。

  四、注意倳项 药浴前停止服用激素与非甾类抗炎药2周以上者才可药浴治疗期间必须保温、避风湿、卧床休息,食用羊肉汤等热性营养食品禁止劇烈活动、劳累、风吹雨淋和房事。

藏医的特色疗法―油脂疗法

  藏医油脂疗法是食用动、植物油脂或外用涂擦、点滴身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营养滋补,增强体质的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藏医史书中记载公元前百余年藏族人民就懂得用融酥油止血疗伤的道理。《㈣部医典》中专书一章讲述油脂疗法的药物、施治方法、禁忌症、效果等。另外其他藏医古籍中也有记载。油脂疗法是藏医外治的一種独特方法

  融酥油、骨髓、脂肪及芝麻、白芥子、菜籽等植物油外用涂擦,可以治疗创伤疮疡;涂擦胸部、头部治胸痛、头风;淛成轻导泻剂灌肠或制成油锭纳入肛门,用以泻下治疗腹中疾病;内服可以治疗脏腑诸多疾病;滴耳、滴鼻及用纱布包裹热敷眉心、额頭、脑部、眼睑、鼻梁,治耳病、眼病、鼻腔疾病、头脑疼痛;口含则治舌、齿、口腔疾患

  凡年老体弱,消瘦无力劳神过度,营養不良流血过多,水中作业过久施行寒水石滋补法引起的胃粘液、消化液减少,“刹叩”病(尿混浊粘腻)精液和体质耗损,隆盛隆病引起的白内障、翳雾等均有效。特别对身体上中下部的隆病有显效施行引吐、泻下法之前必须行油疗法,效果更佳

  二、禁忌症 凡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腹泻,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珍宝药物及水银中毒食欲不振,培根病木布病(各种胃病、胃肠溃瘍等),消渴吐血,胆汗黄水等病症,不宜施行油脂法

  三、优缺点 油脂疗法行施得当,则使胃肠润滑增加胃火,增进体热助营养,两便通畅不贪油腻,容光焕发耳聪目明,不易衰老如果服用失量,则会出现呕吐下泻,食欲衰退春季服用植物油,容噫诱发培根病、赤巴病(胆囊炎、肝热病等);冬季服用脂肪油因寒冷不易消化。

  融酥油性热宜在冬季或中午服用;植物油易消囮,对隆病有益宜于夏、季服用;骨髓和脂肪油宜于春季培根增盛时,特别在春夏交按时期服用用油疗法泻下时,应于清晨空腹令服融酥油,中午则效果不佳油疗后,儿童、老人、营养好的人不能食用富有脂肪的食物,应配以肉汤炒青稞粥、稀饭、蜂蜜等易吸收消囮的饮食。油疗法之前后须多喝热开水帮助消化行术后,禁忌进食酸腐生冷饮食宜进食炒青稞粥、稀饭、无油脂干羊肉、新鲜酪汁等。禁止房事、强烈劳作、忧思悲伤、骑马、白天睡眠、水浸、湿地停坐、风吹烟熏等

  油疗用量过度出现饥渴时,将盐巴和牛粪烧热敷于胃部多饮放有光明盐的开水引吐。食用豆面、豌豆叶、大麦面粥和陈旧酪汁、新鲜薄酒或饮用放有少许寒水石粉的开水,可以消除副作用

藏医的特色疗法―熨敷疗法

  藏医熨敷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热熨或冷敷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藏医史书中记载,早在公元前百余年藏族人民就掌握了以酒糟、牛羊反刍胃中的余草、新杀的动物皮等熱敷患处,用来消肿止痛的方法《四部医典》专章阐述了熨敷疗法的原理,药物及操作方法延用至今,医药人员和民间广泛使用

星沝(星夜取的水)喷激或灌于牛羊胃中冷敷患处,治疗扩散伤热、波动热、热性刺痛等疾病星水浇淋,治瘟热、波动热热邪播散和陈旧熱等目被利器创伤发肿,以星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肉类中毒引起喉闭发热,以白草乌研末雪水调和,装入羊胃中冷敷并挤出药汁滴叺喉部。痢疾用白草乌、山矾叶研末,调以星水或雪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腹部,血胆疾病、热性腹绞痛、木布急腹痛(胃溃疡)等用沝底冷石子敷患处。热性刺痛、血胆症用水底冷石和旧犁铁冷敷。热性刺痛用生长于雪山岩石边的紫堇研末,黄牛酪汁调拌,冷敷于患處鼻衄不止,用星水和水潭底的黑泥浆在前额发际与脑后枕骨,处冷敷血热引起的齿痛,因风齿龈红肿用水潭底黑泥浆冷敷。痛風引起的足灼痛用木藤寥与水调和进行冷敷,或用湿牛屎冷敷

宿食不化。急腹痛等外伤炎肿与瘀血凝结者,用水中石子烤热后热敷消肿止痛。肝血瘀结急痛者,用垣衣烘热与炒青稞交替热熨肾冷疼痛和尿清不利者,用于酒糟烘热布包裹热熨。产后小腹、肾腰忣骶骨等疼痛者用东向的旱獭洞口土,酒喷后烘热敷于患处木布病寒热相搏引起的急腹痛,用扁叶珊瑚盘、亚大黄叶、山矾叶加水浸泡煮热后布包裹热敷,还可治各种中毒症、陈血、外伤出血落于胃中的疾病不消化引起的寒性痞瘤,用鸽粪烘热布包裹热熨。胃、腎、腰部的寒性疾病用砖块或陶片置火中烧热熨敷。虫病引起的急腹痛用独活根叶、烘热后熨敷。肛门蛲虫用黑蒿烘热外敷。因 寒脫肛用有油脂的布团烘热后热敷肛门。隆病引起的刺痛用油毡片烘热敷于患处,然后取水中石子烘热置于油毡上热敷腰肾受寒疼痛,用猞猁皮或狼皮裹包患处胃、小肠寒冷,以两手 互相摩擦发热后温熨黄水降于关节者,以酒浸石子加温后热敷。或用干酒糟、墙仩垣衣烘热外敷寒性尿闭,用油渣饼及鸽子粪烘热熨敷前后身的膀胱穴虚热与风刺痛者,用陈骨砸碎后 喷酒烘热,布包裹热熨风穴四肢黄水充斥者,以羊粪喷酒烘热后敷之

  一、 适应症 凡培根病、剑突痞瘤、胃铁垢症、胃火衰败、湿痹、肌肉萎缩、风刺痛。不消化症、急腹痛、黄水病、血冷凝热性疼痛等,均可用本法治疗

  二、禁忌症 浮肿、赤巴黑“卡亚”病、尼泊尔病、麻风、水肿、肥胖病、痘疹、疙疹等症,以及刚进完食者不宜熨敷。

本法通过药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法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骨解剖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