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了以后晚上突然坐起来起来就会眼前一片杂乱 这...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答案:见详解内容解析:[提示内容]
[详解内容]
1.美丽、平静(寂静);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更加觉得寂寞、孤独、凄凉。
2.(1)环境优美、宁静,有地域风情,具有写景散文的风格。 &(2)宁静、祥和、无剥削、无压迫、无罪恶、无欺诈、环境美、人物心灵美。
(3)语言准确、生动、传神,表达细腻,富于感染力,有绘画美。 3.第(三)段写月光的“柔和”和溪面浮着的清淡朦胧的“白雾”,与翠翠的心中的柔情和对甜蜜的爱情的朦胧的向往相契合了;第(四)段写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这样写就烘托出翠翠等待那人唱歌的迫切心情。
4.翠翠想吹芦管来抒发自己那种对爱情向往的美好心情,吹了一会,觉得吹得不好,好像是怕那梦中的心上人听见,就不吹了,就让爷爷吹。翠翠爱上傩送,但这种爱表现为朦胧的、隐秘的内心波动,只是内心流露出纯情少女对甜蜜爱情的憧憬,爷爷可谓最了解外孙女的心情了,他一定是吹的美妙动听的曲子,他一定是想让对溪唱歌的年轻人听见……翠翠完全陶醉在对美妙的爱情的神往中了,她的心被吹软了。
5.翠翠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内心比较微妙、复杂,她既有对爱的向往、痴情,又有少女的敏感、羞涩和矜持。 6.(1)“我万一跑了呢?”“你不会离开爷爷的。”“万一有这种事,爷爷你怎么样?”“万一有这种事,我就驾了这只渡船去找你。”
&(2)情节前后照应,使结构浑然一体。 (3)刻画了翠翠天真无瑕,和爷爷相依为命的那种情愫。从对话可以看出,他们二人互相关心,相依为命。爷爷疼爱外孙女,外孙女依恋着爷爷。
7.环境 8.(1)离开边城出逃到外边去;(2)让爷爷去寻她;(3)爷爷找不到她时的无奈。9.表现纯朴的人情、孤寂的内心;讴歌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关爱的美德。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那老船夫不明白她的意思,还以为是翠翠要为他代劳了,就说:
“翠翠,等一等,我就回来!”
“你不拉回来了吗?”
“我就回来!”
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站了一会儿,祖父也从屋中出到外边来了。翠翠于是坐到那白日里为强烈阳光晒热的岩石上去,石头正散发日间所储的余热。祖父就说:
“翠翠,莫坐热石头,免得生坐板疮。”
但自己用手摸摸后,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翠翠还记着先前祖父说的笑话。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得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翠翠依傍祖父坐着,问祖父:
“爷爷,谁是第一个做这个小管子的人?”
“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是个最不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
“爷爷,你不快乐了吗?生我的气了吗?”
“我不生你的气。你在我身边,我很快乐。”
“我万一跑了呢?”
“你不会离开爷爷的。”
“万一有这种事,爷爷你怎么样?”
“万一有这种事,我就驾了这只渡船去找你。”
翠翠嗤地笑了,“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爷爷你渡船也能下凤滩、茨滩、青浪滩吗?那些地方的水,你不说过全是像疯子,毫不讲道理?”
祖父说:“翠翠,我到那时可真像疯子,还怕大水大浪?”
翠翠俨然极认真地想了一下,就说:“爷爷,我一定不走。……”
1.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第一段的环境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两段文字具有什么风格特点?读着这两段文字,你感受到怎样的生活环境?根据自己的认识谈一下这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三)(四)段的环境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翠翠的心为什么“被吹柔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还“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这反映了翠翠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小说,情节前后有照应。如写翠翠忍不住胡思乱想:离家出走,让爷爷满世界找。请从文中找出下文照应的地方,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些情节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由对话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感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对翠翠心境的刻画,主要结合着________描写进行的。
8.“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_________“好像”一词,在此是对翠翠心理活动的展示,那么,女主人公想了一些什么?请根据文意概括为三点:
(1)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你能看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能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
②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③天已快黑,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停。
④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⑤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红色的薄云。
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①③②④&& D.⑤①④③②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测试题。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供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    “我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1.黄昏到来,边城温柔、美丽、平静,翠翠心中却凄凉、痛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杜鹃叫个不息,啼叫令人悲愁  B.热气蒸人,各种气味令人烦闷  C.生意人杂乱声音,使人心里烦乱  D.生活太平凡,不能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无法表达。  2.在寂寞难耐之下,翠翠想离家出走,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文字在刻画人物心理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会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地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了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节选自《边城》)1.第1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1段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2段写翠翠忍不住胡思乱想:离家出走,让爷爷满世界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一个编辑眼中的写作流行病——摘自《坐久落花多》
每个人都是写作者。这个写作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显性的,写邮件,工作总结,写微博,通过网上聊天工具交流,都是写作。二是隐性的,大到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小到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的评价,也是一种写作,毕竟我们用语言文字建立思维逻辑。现在网络兴起,媒体爆炸,很多隐性写作化为微博、微信,或者MSN、QQ签名等,很多人原来的心理独白,现在都噼里啪啦敲网上,也悄然转化成显性写作了。
我做编辑,业余爱好阅读,所以几乎无时无刻不与实实在在的文字打交道,换来一些对文字的敏感与熟悉。想想大致也分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大到字句干净与否,小到标点是否得当。二是意义层面,写作是要表意的,所谓辞能达意,这个意表达得是否清晰?是否简洁?还有,要表的这个意本身,有没有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随时都会琢磨的事情。做编辑人的特点是,你问怎么写好答不上来,不过看过太多反面案例,就大致明白怎么写不好。所以日常读书上网,会格外留心不好的案例,随看随记,就有了一些小经验,与大家分享。
“照着说”与“接着说”
日常表达与写作中,常见两种情况,一种叫“照着说”,一种叫“接着说”。
“照着说”就是重复,尤其指重复前人讲过的内容。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苏轼再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照着说”。“照着说”的特点是,往往说得还不如人家,难免照猫画虎,嚼剩馍,没滋味。“接着说”呢,虽然主题可能前人说过,但我继续往下说,有一点新阐发,有一点新创意。苏轼一阙《念奴娇》,虽然开篇“照着说”,但是后面“接着说”到具体的三国人物,借对他们的仰慕而言志,有不少新意,因此一向被誉为佳作。
“接着说”与“照着说”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有新意。同样是“逝者如斯”、“大江东去”这层意思,到了明朝的杨慎又有一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因为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而极负盛名,依我个人看法,基本是照着苏轼说的,算不上“接着说”。
翻阅报刊浏览网页,会发现海量的“照着说”。不少写作者因为读书太少,写出的东西在阅历较多者看来,都是津津有味地嚼剩馍。这是一种写作流行病。
这一病症往下细想容易陷入绝望。读书越多,下笔越有忌惮,因为读过太多好东西,轮到自己,如果不能“接着说”,简直不好意思下笔。而无知者无畏,他们会像那个著名典故里的意大利宅男,某日突发奇想,到专利局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可是等他把自己的发明呈现出来,大家都笑喷了,说这不就是雨伞嘛,家家户户都在用啊。所以你看,两头都不得好,挺绝望的。
很多事想至深处,都逃脱不了这样的绝望,且不管它,只说眼前事,比如日常写作,还是应该努力克服“照着说”的流行病。我自己的办法是,第一慎落笔,能不写则不写。第二心里随时有根弦,警惕自己是否又在饶有兴致地嚼剩馍、说废话。除此以外还有第三条,确认自己不是天才,作为一名正常人,还是努力多读书,尽量少闹笑话。
就有人问了,“照着说”是写作病,非要有新意才能写,如此岂非文章越写越短?对的,越写越短不是坏事。
“极简”与“文艺”
“极简”与“文艺”这一对词汇的关系有意思,“文艺”不知何时起,成了讽刺专用语,多指那种毫无克制的大段抒情;“极简”则像个褒义词,像是对文艺的一个反动,有点类似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对立的意思。
词汇的含义,在不同时代环境下不断演变,带有时代烙印,眼下“文艺”成了讽刺语,是因为它的含义已从“文艺”悄然演变为“文艺范儿”。我个人的看法是,问题不在文艺还是极简,只在写得有没有病。
作家邹静之前阵子出版新著,半小说半散文类型的文集,其中很多想象、抒情,融入很多个人情感。另一位作家撰文批评道:太抒情、太文艺。这位批评者自己也写散文和小说,多年来高举极简大旗,极少用形容词,极少比喻,更少个人情感介入,一副极简的架势拉得很开。但是我读他作品,只有一个感受—乏味。
文艺得做作固然招人嫌,极简得乏味也一样不好。可惜这两种情况眼下真不少,称得上是写作流行病。更可怕的是,骨子里文艺,可又文艺得不好,只好自欺欺人地高举极简大旗,这就是极不自信的扭曲了。
极简写作标榜写得节制,文字压缩压缩再压缩,追求简洁明快,但我读张爱玲的《异乡记》,发现了极简反面的一种写作法。
对大部分作家而言,写出“几只鸡,先是咯咯叫着跑开了,后来又回来了,脖子一探一探的,提心吊胆四处巡逻”这样的句子,已经很准确很有文采很简洁了,但是张爱玲继续写道:“但是鸡这样东西,本来就活得提心吊胆的。”我将这种笔法总结为“多半句”手法,一下就把文意荡到更为广阔的境地。
所以,极简与文艺真的不是问题,只看内容够不够充实,表达得是不是实在。条条大路通罗马,最怕写作时自己煞有介事地贴标签。
“求逗”与“讨好”
大到鸿篇巨制,小到一条微博,写得幽默有趣,是不少人的追求。但幽默有趣必得发自心底,来不得半点造作。天生没这基因,又无后天训练,写出来的只会是“求逗”。在我目力所及范围,这种为逗而逗的写作不在少数,语不逗人死不休的架势挺难看。
“逗”的原意是令人开心,令人笑,本来意思挺好。可是不止一次听到电视节目或者会议的主持人讲完自鸣得意的句子,会追一句“此处应该有掌声”,甚至“此处应该有笑声”。更典型的是一些劣质相声,装疯卖傻作践自己,乞求台下观众笑。这都是利用他人的善良,甚至只是身体条件反射的本能,强行“求逗”。说白了就是胳肢人。
开心而笑也分好多种,高山流水于我心有戚戚焉是一种,觥筹交错讲黄段子也是一种;升官发财是一种,明朝散发弄扁舟也是一种。雅俗不是问题,关键要会心。会心的笑与被胳肢的笑不可同日而语。若要会心,自己先把心捋直了,别拐弯儿,别造作,真心随意流露才可能引人共鸣,心心相印。一味憋足了劲想逗,别人看到的只能是一张憋成猪肝色的脸。
是否会心还与趣味有关。趣味这东西也是五味杂陈,花样繁多。有趣味的逗也不都是真逗,这份趣味还得是健康的,不是变态的;是阳光的,不是阴湿的。曾见一位作家“求逗”,文章里写,看世界杯宛若性交,是件很私密的事—大意如此,这个,趣味倒是有,可好像有点恶趣味吧?
还拿相声类比,胳肢人的相声讨嫌,却也有侯宝林那种,台下都笑喷了,自己还一脸懵懂无辜。你以为他心里不乐?没那事儿,心知肚明。写作也如此。前几天读到介绍拉萨大小寺庙的一本佛教主题旅游书,全书行文严肃认真,写到罗布林卡,先介绍历史由来,突然笔锋一转说,“罗布林卡旁边还有一个动物园,内有若干兔、鸡、狗、鸟等西藏珍奇动物,旅费极为充裕,并且喜欢观赏无精打采动物者,可以顺道入内参观。动物园单独收费,详细参观约需时三分钟。”这种是真逗,是侯宝林相声那种逗,是来自心底、不造作的逗,是叫人会心而笑的逗。
追究“求逗”的心理机制,其实是写作者内心的媚态在作怪。媚是为了讨好,讨好谁呢?面上看是讨好读者,也就是讨好他人,更深层却是为了讨好自己,讨得他人的赞赏,实际还是为自己享受被别人赞赏时的满足。
编过一位作家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后来此书大红大紫,书中有一段纵横数页的抒情排比句最得读者欢心,网上摘抄传诵者甚众。后来这位作家朋友每写新书,必定精心安排一大段排比句。他倒也坦诚,说读者喜欢啊,就愿意看这个啊,所以必须写啊。这就叫讨好。
比较而言,这位作家至少自觉到在讨好他人,已属不易,更多“求逗者”对此并无觉察。写作说到底,在行家眼里,与写作者的为人惊人一致,你看日常人际交往中,明明和对方观点不同仍点头称是的大有人在。如果这还可以解释为人情敷衍,那么,不仅点头而且附和,甚至铺陈别人说法,还举一反三,算是讨好了吧?如此为人,写出东西往往有点媚。
大画家傅山曾有“四宁四勿”之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太巧了不好,贼尖溜滑,巧言令色,这都是巧。媚就是一股媚态,不自觉地老要讨好人。轻滑就是没主心骨,人云亦云,轻浮,表达起来滑不溜丢,抓不住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他说东,你刚想针锋相对说西,他马上滑出去,说西也有西的道理。毋安排一条,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些小说稿,一般来自名家,其中又以老名家为多,他们虽然创作鼎盛期已过,但写作技巧早已娴熟,所以你一看,什么毛病没有,要人物有人物,要情节有情节,要起承转合有起承转合,安排得特别好,可是就是读着没意思啊,完全融不进去。就是所谓的“鸡肋”吧,你再费心安排,也是食之无味。
傅山所说的毋宁拙,毋宁丑,毋宁支离,毋宁真率,依我看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别有讨好之心。写至此,想起北大的李零教授曾经说过,他做学问有个原则:“既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套用这句话来说写作,就是既不跟他人起哄,更不要讨好自己。
“主谓宾”与“定状补”
有本法国小说《要短句,亲爱的》,书名这句话,是作者的母亲对女儿写作的教导与叮嘱。后来女儿果然成了优秀作家,多部作品在伽里玛出版社出版,得过费米娜奖。
近年常见人提倡“写短句”,但提倡者的初衷,注重点大多在于行文风格,觉得短句更古典,长句太西化。我做编辑时也常劝作者“写短句”,但我可够不着行文风格这么高端的问题,我想的很基础,句子短了不容易犯错误。即使有错误也容易发现,便于改正。读过中文系认真学过现代汉语的人知道,汉语语法复杂,句子写长了,想要主谓宾、定状补各行其是,需要很多技巧,一不小心就磕磕绊绊,漏洞百出。所以句子长短不是问题,我从不偏好短句,甚至读翻译小说时,觉得有些西式长句澎湃有力,心生羡慕;问题在于,长句并非如我这般笨人可以写好的。也就是说,没那金刚钻,甭揽这瓷器活儿。
写短句,就是要多一些主谓宾,少一些定状补;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副词连词;多平铺直叙,少抒情强调。比如这样的句子:“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始终情牵人民,心系群众,全面反映民思、民盼,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因为有太多副词,显得咋咋呼呼,虚头巴脑。如果把副词都去掉,就变成:“树立群众意识,情牵人民,心系群众,反映民思、民盼,协助党和政府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诚恳多了,也舒服很多。不难看出,这句式出自红头文件,你看,红头文件也可以从写作角度来学习和讨论。尽忙活副词,动词名词反被冲淡了,就好像很多官员主要在忙活一个态度,务实部分必然被忽略不少。
退一步说,即便要以副词彰显气势,也是人家红头文件的追求,平头百姓就甭追求这个了,因为单纯从写作上说,这是病。
不顾自身条件妄追气势,是常见写作病。历史上有不少檄文流传至今,大多是这一病症的典型。旧时檄文多是文人狂抖精神,假想自己刚吞了豹子胆,代枭雄发声。无奈本无缚鸡之力,硬充气势,外强中干之态毕露无遗。唐朝的骆宾王做过不少官家幕僚,写过不止一篇檄文,是个檄文专业户,但你看那篇著名的讨武则天檄文,“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狐假虎威,乍看通篇奓着毛,细看没几两肉的小身子骨儿,虚假空洞,还是一只狐狸的气势,跟老虎没关系。
前不久读徐梵澄先生论写作,也提到气势。他说,“文章达到极致的时候,是连气势也不当有的。”想到读《毛选》的感受,毛文向以气势恢宏著称,我也喜欢,但不认为它是最好的文章。最好的文章什么样?顺顺溜溜读完了,根本没意识到有多好就读完了,回过头一想,写得真好,这个才叫真好。更何况毛那样的个人素质,真不是一般人好攀比的,这气势一般人慎追为好。
多用主谓宾,少用定状补,固然平实可喜,也极易流于寡淡,这也是实情。就像阿城名篇《孩子王》里学生王福的作文:“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衣服,我洗脸,我去伙房打饭,我吃了饭,洗了碗,我拿了书包,我没有表,我走了多久,山有雾,我到学校,我坐下,上课。”这当然不是好文章,但我觉得针对病入膏肓的那部分写作者,不妨回到如此主谓宾基础训练。孙过庭《书谱》论书法,“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还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王福这作文,就是初学平正。很多写作病人缺乏“初学”,直奔“险绝”去了。从险绝开始,大概绕遍五大洲四大洋,也难“复归平正”。
我眼里的“人书俱老”的文字,像孙犁《荷花淀》中这样的句子:“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多是主谓宾,很少定状补吧?看似朴实平淡,实则鲜活跳动生机盎然。不知不觉读完,自然体会到结结实实的气势,真是好。
假如没有自诩天才,不妨从写短句开始练起,多用主谓宾,少用定状补。
“六德”与“三贱”
鉴定寿山石的优劣,有“六德三贱”之说。“六德”是细、洁、润、腻、温、凝,“三贱”是粗、松、脆。回想这些年读稿的个人体会,觉得借用“六德三贱”来比喻写作也很贴切。
细,意指注重细节。一百个宏大空洞的结论,不如一个生动有趣的细节有价值。平时看报刊上的人物采访,可能现在美食话题流行吧,很多写到采访对象追求精致生活,喜好美食。可是记者写来写去,往往是干巴巴的形容词,口味刁钻、资深老饕之类,就是没细节。有细节会是什么样呢?好像是王世襄先生说过一个人讲究吃,讲究到什么程度呢?落魄贵族,足足饿了三天,意外得人施舍一个梨,撑着虚弱的身子骨,顶着呼啸北风,费尽周折绕世界找来几粒冰糖,再忍半天口水,熬了冰糖梨,找一背风的地方,这才咬下头一口,还是一小口。
洁,意指字句干净。如果随处可见语法毛病,再好的文章主题,也难引发读者的共鸣。退一步说,即使没有明显语法错误,文字不简洁,啰啰唆唆,也会让人读来如鲠在喉,没个痛快劲儿。曾编辑过一个年轻作家的小说,原稿二十万字,主题、人物、结构什么都挺好,就是字句太不干净了。后来我删了五六万字,整页删除的情况一处没有,整段删除之处也屈指可数,这五六万字全是埋藏在每个句子里的“吧”、“了”、“的”、“之”、“在”之类。试想,假如平均每个句子二十个字,就意味着每句里都有五六个废字,删掉之后意思一点没变。
润,其实是对前一条“洁”的一个必须补充。光注意干净,干净过了头,光剩骨头没一丝肉,显然也不好。极端的例子好比前面引用的《孩子王》中王福的作文,洁则洁矣,但骨瘦如柴,枯燥乏味。有血有肉才是润。要说明的是,有肉没肉和文章长短毫无关系,肉太多,离骨头太远,成赘肉了。微博一百四十个字的限制,不少人照样写出骨肉丰满的精致小品;而不少长篇大论,照样形销骨立。
腻,说寿山石如久泡油中,抚之如少女肌肤般滑腻无碍,所谓“凝脂”的意思吧。拿来比喻写作,意指在行文无滞无涩、行云流水的同时,还得字里行间往外“冒油”。这个油,就是写作者投入的情感。遵命写作、打工式写作,只是完成任务,谈不上情感投入。即便有的话,也是“焦郁碌”—焦躁、郁闷、忙碌式负面情感。不妨想想我们写过的年终总结、会议报告,不少是这种写作的典型。寿山石油性不足,不仅欠缺美感,还极易开裂或者长斑点,而油性够足的话,万一不慎小磕小碰有了伤痕,多抚摩抚摩即可无碍。写文章情况也类似,技巧上有点瑕疵,如果情感充沛,也会起到遮掩瑕疵之神效。
温,指写作者的深层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最好有温暖之气。这一点要从反面特别说明:说温暖,并不代表只能唱赞歌,不能批判挞伐,不能写假恶丑。冰冷到骨子里的文章,写作者的内心照样可以是“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温度。很多人学鲁迅,觉得似匕首似投枪很酷,其实只学到挑剔、尖刻这些皮毛,没学到精髓,冷静与冷漠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世界观人生观可以彻底悲观,但不该由此就变得尖刻甚至恶毒。哪怕绝望到底,万劫不复,选择继续有尊严地活着,还是选择行尸走肉,也不是一回事。落实在写作上,就是有没有温度的问题。
凝,指文气要结实有劲儿,不能清汤寡水、溃不成形。形容面食做得好,常说“筋道”,筋道那股劲儿就是凝。不妨再想想果冻,水嫩又有弹性,生动跳跃。对,就是那股“凝”劲儿。好文章都是集中力量,扣紧主题,层层展开,不在无谓之处过多纠缠。平日看微博,发现眼下流行排比句,好像一排比就特有气势,有感召力。好的排比句确实有劲儿,但必得内容需要,排比得还恰如其分。为排比而排比,凑够同样字数的句子,或者生硬地凑出对比的意思,这就叫无谓的缠绕,没劲儿,也不叫“凝”。
再来说“三贱”。所说的粗、松、脆,其实就是“六德”的反面。“六德三贱”之间,有分别对应的关系:粗是细、洁的反面,松是腻、凝的反面,脆是润、温的反面。文字不讲究,又缺细节,这样的文章就是粗制滥造没情感、不筋道的文章,自然松松垮垮不成形;心底没点热乎气儿,又缺乏立身之本的人,自然缺乏韧性,脆而不坚,很容易一蹶不振。你看,说到这里,已不仅仅是在说写作了。
我说半天“六德三贱”,当然不仅仅是要说写作。
“随缘”与“随习”
曾和一个编辑同行聊写作,我说好文章的特点是不做作,他的总结则是,像呼吸一样自然。说的其实一回事儿,一个侧重“因”,一个侧重“果”。一个讲如何做到,一个讲做到了则如何。像呼吸一样自然就不做作,反之,不做作也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
我们的聊天到此为止,但这一话题值得继续深究。
所谓“不做作”,本身已是一种“做作”。有位外国哲学家说过一句名言:反其道而行也是一种模仿。当你竭力想要“不怎样”时,仍然是在模仿那个“怎样”,它已牢牢戳在你心里,因此这个“不怎样”有强烈的作意在里头。
不做作、不分别,都说的是用心。心行层面的事用一般语言表达,必会落入概念与思维层面。既有人这个思维主体,又有思维内容这个对象;既有设立概念的人,又有被设立的概念,明晃晃的二元对立。
“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情况差不多,也很容易引发歧义。见过不少人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写作,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言下之意一派赤子之心、天真烂漫、浑然天成。他们还给自己找了一个颇具深意的说法—“随缘”。
恐怕绝大多数人是把“随缘”和“随习”混为一谈了。“随缘”一词是佛教用语,按一位法师的解释,正解应该是“随顺众生的割裂方式去观待,而不割裂”。直指超越二元对立,几个人能做到呢?绝大部分人随的,是自己的习气。顺便说一句,日常生活中“随缘”一说也处处可闻,多用于消极时的借口,比如无可奈何、懈怠了,就美其名曰“随缘”,可明明是“随习”。
具体反映在写作上,“随习”随处可见。现在那些喝个茶、品个香、修个禅、弹个琴的人,随便写点什么绝对少不了比喻。他们习惯了用比喻,不论说什么,也不论需不需要,就大段比喻,“像”字一出,后边洋洋洒洒,可仔细一看,那些文字对全文来说意义不大,大多可直接删除。
前面说过排比句,好的排比句确实有劲儿,有气势,但必得是内容需要,排比还得恰如其分,为排比而排比,凑够同样字数的句子,或者生硬地凑出对比的意思,这就叫无谓的缠绕。比喻也是这样,过度的比喻是写作病。
必须再次声明,排比和比喻本身都没问题,古今中外太多经典案例至今仍为我们赞叹不已;问题在于太爱排比和比喻,由着自己的习性,不论时间地点,随时随地排比和比喻,这叫“随习”。说好听了是笔力不够,说得不好听,多属矫情做作。它的反面,就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恰如其分地排比和比喻,不过这也只能叫做少些扭捏造作、多些自然而然而已,离超越二元对立的“随缘”,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之所以郑重再次声明,是怕有人又要误读我的意思,理解成比喻和排比都要不得。总有这么些人,他看别人写东西,是专为“找不同”的,你说夏天南方大多酷暑,他就说莫干山不错啊阴凉着呢;你说冬天北方大多严寒,他就说他们村儿今年特暖和。
单论排比和比喻,如何辨别哪些是“随习”呢?我个人的经验是,“随习”的排比和比喻背后,都能看到作者自鸣得意的贼尾巴。因为有这习气,所以一旦写到比喻和排比就得意。而且他们往往觉得,在他们文中,这些排比和比喻才是华彩乐章。其实反而是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朴素平实的句子,是真好,但他们不知道。
习气有股下坠力量,这力量如此之大,一旦失去警觉,就不由自主地陷入这一通道。因为任由自己下坠的感觉太舒服了,迷迷糊糊,忽忽悠悠,不用费一点力气。步入下坠通道本身已经有点不妙,如果再自欺欺人美其名曰“松弛”,甚至“随缘”,就更可怕。“随缘”含义深远,就别瞎扯了。下坠也绝不是松弛,警觉更不是紧张。假装松弛的人,心里多少嗔和怨自己知道。更要不得的是,假松弛还要引经据典,管这叫“随心所欲”。只能怪你经典不熟还瞎引用,光看到这四个字了,后边还有“不逾矩”呢?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才勉强说得通,光是随心所欲,跟自甘堕落差别不大。
作者性格与作品命运
怎样就叫写得好?最早的理解,当然是基本功扎实,组词造句,辞能达意。后来开始留意所谓情怀,我手写我心,心有多大,天地即有多宽。再后来发现,基本功、有情怀固然是写得“好”的必要条件,却非充分条件,明明有些人,基本功没问题,情怀也不狭仄,但是不够“好”。到如今渐渐体会到,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功夫在诗外,也许压根儿不存在写得“好”这回事,被我们交口称赞写得好的作品,不过是作者明白怎么写就“不好”,怎么写就不好意思,甚至丢人,所以他们自觉远离那些“不好”。即使偶尔不慎写出不好的句子和意思,检查修改时,那些句子和意思必会格外扎眼,必须删而后快。
以上这番啰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摒弃“不好”便是“好”,越少“不好”就越“好”。
“不好”也分两个层面,一是具体文字技术层面,二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层面。
举例说说看。微博是最时髦的文体,因其短小可以全部引用,不妨就从中取样。有一条说:“很多流行语,来得快去得也快,生命力短暂,所以应慎用。想想春晚吧,那些网络流行词汇,老艺术家们还当新鲜货跟那儿唾沫四溅,电视机前接收新鲜事物较早的你,早啐上唾沫了。同理,比如当你一口一个‘躁起来’的时候,必有另一群‘先躁起来的人’对这流行语已腻到反胃,他们也会冲你啐唾沫。”
是想批评“躁起来”之类流行词汇过度泛滥,对社会问题、语言问题有观察也有思考,意思表达清晰,可算既有基本功,又有情怀。可是在我看来还不够好,“新鲜货”、“唾沫四溅”、“啐唾沫”这样的词汇有点扎眼,刻薄有余,敦厚不足。
这已经算比较好了,不好的表达大致会是这样:“太讨厌这些假摇滚们一口一个‘躁起来’了!不知道这词儿早臭大街了嘛!别老跟屁虫行不行!”当然还有更不好的表达,直接点出人家大名,并问候人家生殖器,常逛微博者想必对此耳熟能详。
微博是快餐文化,写作者多图一时之快,少有深思熟虑,所以拿微博举例并不十分恰当。不过我想说的,却在这一案例中显露冰山一角—写作者的性格决定了作品的命运。
从传播角度判别,上述相对好点的那种写法,反而往往失败;被判不好的那种写法,反而往往胜利。刷刷微博不难发现,同一个博主的微博,被广为转发评论的,大多有扎眼的语句和意思;那些摒弃了种种“不好”的微博,反响甚微,颇具清癯之相。不仅微博如此,撒了欢儿地往开想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还有更现代化、工业化、大众化的电影,好像莫不如是。
这一普遍现象超越了“好”与“不好”的范畴,是传播问题,是市场问题,或是其他什么问题,和“好”与“不好”不能说完全没关系,但也着实关系不大。我曾撰文论述“图书的金字塔”现象,说图书市场呈金字塔形状,哲学数学这类高精尖书籍高居塔顶,位置神圣,万人顶礼,面积体积必然会小;生活实用这类大众书籍居于塔基,面积体积必然会大。转换过来说“好”与“不好”,异曲同工。
好了,现在回到写作问题。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写作者最好都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更准确地定位自己。性格决定命运,你有洁癖,看到“不好”即觉扎眼,难以忍受,那你只能顺着清癯之道上下求索,甘受寂寞,坚忍前行。反之,如果你对“不好”没有那么敏感,恭喜你,不妨追求去做金字塔的塔基,让尽可能多的人来赞你顶你,接受更多的鲜花与掌声。
尽管塔尖确实高高在上,塔基确实在塔尖之下,但这高下之分,来自人为的割裂。只有塔基没有塔尖不叫金字塔,若无塔基塔尖也无处安立,二者本是一体,无法割裂。如因位置高下,再进一步褒甲贬乙,或者褒乙贬甲,则是割裂后再度次生割裂,更要不得。问题关键只在写作者的性格,你有什么样的性格,作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定位务必清晰,万勿得陇望蜀。有个时髦的比喻说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拉胯甚至扯蛋,就这意思了。
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曾把到奥林匹克赛会的人分成三种:一是来做买卖的,他们以此获利;二是来参赛的,他们想得到荣誉;三是作为观众而来的人,他们思考、分析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些对各种“不好”特别敏感的人,很像这第三种人,离获利与荣誉很远。
社会舆论的众声喧嚷中,有一组常见的针锋相对,就是文理之争。理科生嫌文科生浪漫不严谨,不讲科学;文科生嫌理科生死板机械,感觉迟钝。文理之争遍及各个领域,社会热点事件、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的审美、对个人或群体的判断、宗教信徒对本门经典的解读,等等。
文理之争现象很普遍,其中有世界观价值观的深刻内含,是个值得深究的话题。只是我来聊这个,很像螳臂当车—于理,我是个中学生水平;于文,充其量也只是个文科“生”,完全聊不进去。我要就着这一话题,说点题外话。
第一别给自己乱贴文理标签,更别因为贴了个标签就抬高自己。依我所见,绝大多数从文理之异角度指责对方理科思维或者文科思维的,都和我差不多,两边都不通,顶破大天是个单面普通博士水平,实在谈不上什么文理之别。不妨耐下心来继续学习,成了文学家或者科学家再说。“再说”的意思就是到时候再说,也并非就可以。
有趣的是,越是有卓越贡献的大家,越少见从文理差异角度谈论问题,倒是一些“文青”和“民科”热衷争论哲学和科学哪个更严谨这样的宏大题目。这就是俗话说的“半瓶水晃荡”吧。
第二多看少争,哪怕忍不住要去争,而且就得从文理之异的角度争,也先看明白别人在说什么。既然你把文理之异那么当回事,说明你还真没打通,那么,如果你是个所谓的理科生,来看所谓的文科生的文章,真的很容易漏掉其中关键的字眼。比如一个哲学家说了这么一段话:“研究中,哲学有时会得出悖论,而科学家即便被告知有悖论,一般也不担忧。在一般的科学实践中,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简单地躲避他们理论的死胡同,但哲学家却很关心。哲学的工作也许就是与科学不严谨的末端有联系。”民科们一看就急了,说任何科学领域有了悖论都是头等大事,不可能“不担忧”啊。他们漏看了“一般”二字。人活世上,水与空气肯定是头等大事,但我们“一般”不担忧。
第三努力拓宽自己的大局观,力争将自己置于更大的背景下思考看待问题。我的建议是,擅自别上文或理标签的人,都试着去了解一下对方领域的终极问题,比如文科生该了解,科学家们对时间、空间的探索到哪一步了,物理世界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研究到哪一步了。理科生们呢,用一位数学家的话来说,至少应该明白,“数学的概念、思路与方法是我们整合各种物质、社会与精神世界现象的工具”。既是“我们整合”,表明了数学的人为性,千万别把数学、物理这些当成是孤立存在的,它源自人类主动的行为。
说到大局观,正巧前几天听一位科学家聊这话题。在他看来,科学研究当然是极重细节的,但同样是对待细节,有人是平铺式的,有人是架构式的,平铺式的偏工科,架构式的偏理科,理科的梦想是以一个优美简洁的公式概括一切。
梦想就是梦想,以一个优美简洁的公式概括一切当然不可能,但是在我看来,热衷文理之争的人,至少应该怀揣这一梦想,然后再去审视你想争的,以及你所争的,也许就能少说些片儿汤话。
这位科学家的漫谈中,还涉及了一些中国科学界的现状,借来说文理之争。他说尖端文明与世俗文明很不同,比如现代常人理解的科学,大概漏洞百出。尴尬的是,尖端的失传了,都是些世俗的底层版本谬种流传。很多眼下所谓的科学家都是读书的,不是搞科研的;就算搞科研,也是灌水的,不是挖坑的。科研本来就是拼图游戏,把表面不相关的搞在一起,大概有点像侦探,寻找蛛丝马迹那种……比如波尔当年做原子模型的时候,想了很久,最终看到巴尔末公式说,他找到了七巧板的最后一块……这个,简直有点像禅宗公案,里边蕴含丰富内容,可惜绝大多数人都只看结论。而这结论,现在看看也没什么意思了,反而是这段公案有趣,可惜很少人去研究,中国的科学教育,在这一块就更缺失。
这位科学家聊完科研大局观,以及科学家自身的平衡问题后,检讨自己因为在国内受的基础教育,太重技术,没有大局感,底子出了问题,如今在国外数年科研下来,意识到这些已经太晚了,好在是学物理的,向下兼容无碍,物理领域不尖端的放到其他领域也算挺尖端的了,混口饭吃着等死。
准备混吃等死的这位科学家,今年整整三十岁。在他面前,你还好意思再争什么文科生理科生么?
从写作角度而论,童言无忌简直像公理,怎么写怎么有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算好诗。年轻时,同样怎么都有理,可以遍尝百草,任一感兴趣的内容形式,皆可放胆直去,甚至浸淫都不怕。因为年轻啊,有足够的资本糟蹋自己。抗打击能力还超强,无论这通糟蹋引发什么后果,都扛得住。可是等到上点年纪,依我个人看法,还是努力优雅点为好。
这里只就常人而言,如果你自诩为天才,则不在论说范围之列。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在于他和儿童一样,至少也是永葆青春,怎么都有理。或者反过来说,怎么都没道理,也对。
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这一方面是写作本身的事,另一方面和做人有关。年轻时候做文与为人,往往联系没那么紧扣,虽说万变不离其宗,但是这个“宗”尚未定型,所以这个“变”也可以大胆妄为。年纪渐长,为人和做文越来越骨肉相嵌,难以分割。为人不优雅,并非不可以,但你必须内心足够强大,够你用以承担,承担因为独树一帜,甚至背道而驰所必须承担的种种。
简单例说,塞林格写霍尔顿(《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候,三十岁左右,没问题,可劲儿造。但四五十岁了,为人还像霍尔顿那样言谈举止,做文还像塞林格那样视优雅为粪土,可能就需要像塞林格那样,承担得了孤苦隐居、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否则很容易有点分裂,有点可笑。
还有我们更熟悉的案例可举,胡适与鲁迅。年轻时且不论,上了点年纪之后,胡适一般被视为矜持优雅的典范,鲁迅一般被视为似匕首似投枪的标兵。还是那个话,如果你把鲁迅当做民族魂、国之脊梁,也就是说将其从正常人里抽离,视作天才,则不在此论说范围之列。如果把胡、鲁二人都放回正常人堆里,我会偏向于建议优雅点好,优雅的文章更耐读,更关键的是,优雅点的人活得正常,不累。
与胡、鲁相类似的,还有两位曾经的领袖,毛和蒋,也可以作如此比较研究,不过此处不便赘言了。
优雅是属于审美范畴的。而文艺的历史,审美是主线。开篇说的写作,是文艺之一种,当然也不例外。这大概是因为,对普通人而言,日常生活混乱芜杂,不堪重负,需要间离、跳逸、升华—这是从形而下的角度说。形而上的层面,人心的串习也是偏向混乱、芜杂、无序、懒惰、下坠的,而智力的启蒙,又令我们如此不甘坠落。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能一直朝着审美方向努力,试图创造一种上升的态势,以抵抗下坠的身与心。不错,审丑是现代主义的支柱产业之一,海量审丑文艺作品风靡全世界,震撼人心。不过不难想明白的是,我们对其印象深刻,受感染之深,只因我们生逢其时,而放在整个文艺历史长河里,整个现代主义也不过是一些浪花而已。
所以,选择优雅,这一选择本身其实并不那么积极向上,它有强烈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选择优雅其实就意味着随大流,过普通人的正常日子,做正常人的普通事,写容易看懂、利于接受、不出格、积极向上的文字,惟其如此,你才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纷争杂乱,不必承担那些不必要的社会道德责任……一句话,才得心安,从而专心致志去实施间离、跳逸、升华。
这么说吧,只要换个角度看,所谓的优雅,虽然有个雅字,其实正是大俗。胡适与鲁迅比,是大俗;蒋与毛比,是大俗。
可是“雅”字前边还有“优”,“俗”字前边还有“大”。优雅和大俗是相通的,优雅即大俗。好了,终于说出了这句话,也只能是在前边做了那么多铺垫之后,才适合说出这一句,否则很容易被当成故作惊人废话。
优雅与大俗相通,小雅小俗又如何?在如今的社会,竟然也常常好得如同雌雄同体。论写作,报刊上常见各类号称直指心灵的雅文;论为人,生活中常见种种道貌岸然的焚香、喝茶、抚琴的雅人……诸如此类,本来也都是正常人的普通日子,也是煌煌大俗的一部分;怕就怕因为自己做文做成这样,为人为成这样,便忍不住想把自己从人堆里往出拔,妄自菲薄不把自己当主流,非要往世外高人、灵魂脊梁什么的那儿拨拉,这一来就是真俗了。你看,它们也相通的。
如果非要在雅俗之间划一条界线,我个人觉得这条界线便是用心如何,不得已而雅便是真雅,雀跃求雅便是真俗。
警句与白开水
偶尔不免这么想: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不同年代都有个主心骨文体,我们所处的年代呢?段子?
当然也可以列举小说、戏剧乃至报告文学,但特征不那么显著。如果把年代拟人化想想看,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挺符合这个人;而要符合当今年代这一位,还真得要数段子,疯魔杂乱,小聪明抖得花枝乱颤。
段子的特点是短小、浅显、逗乐,这三条恰好捅到当今年代的腰眼儿。信息爆炸,每个人要看的东西太多,反而什么都看不长,所以必须短。每个人要想的事儿太多,反而什么都懒得细想,所以必须浅显。古人讲苦难出诗人,想想司马迁,想想曹雪芹,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对苦难的承受力强,够坚韧;当今人呢,就脆弱得多,一刻的苦也不愿承担,必须随时逗乐。
怎么就过渡成这样了呢?这个过程值得琢磨。这一过渡持续的时间很长,几乎宋代以后,一竿子直捅到今天。元曲是个长长的百足之虫死而僵的挣扎过程,一向结实紧致的文体,到元曲开始松散、戏谑,再而后一路溃败,直至今日的段子。
以上这番话,半真半假,真在是我对年代与人心的一些感受,假在此乃戏仿今人写文章的惯用伎俩—议题唯恐不大,不怕风大煽舌头,貌似说得头头是道有问题要谈,其实虚头巴脑一堆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我要说的还是写作流行病,怎么写就不好。像上述如此这般宏大牢骚,就不好。
另一种不好,和前面所说的年代问题有关联。文章好坏,也要考虑身处的年代背景。有些东西可能搁在唐朝宋朝好,搁在今天则不见得好,比如格言警句。唐诗宋词里有太多千古传唱的名句了,家书抵万金、报得三春晖,几乎人人都能随口说出一大堆。格言警句本身没什么不好,可是搁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年代,可能就不好,因为实在太多太滥。新闻写作中著名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讲的就这道理。
不止一个小说家曾经表示,要写那种无法轻易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小说,唯其如此,方可彰显小说之独立精神。这话显然偏激,还有拿姿势之嫌,但我又觉得不乏道理。太多小说在写作之初,就瞄着改编成影视作品而去,写起来就容易荒腔走板,失去独立精神。我从小说家们的这一说法不禁联想到,在当今写文章,好像也要努力写那种不容易从中找到心灵鸡汤、格言警句的文章。谁让我们处在这样一个鸡汤、警句俯拾皆是的年代呢。
不过所谓“允执厥中”,话又必须两头说着,避免格言警句,不意味着就可以松松垮垮,写成真正的白开水,一点讲究回味没有。有一阵儿我为躲避格言警句,过分追求平淡真实,结果被一位犀利的读者发现,批评我“无聊琐碎,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写,文笔拙劣,太口语化”。对此批评我并非全盘接受,但检讨自己,确有矫枉过正之误。从那以后,又一点点往回找。找到现在,可以试着“去偏激化”地表述一下这问题,也许该这么说:考虑到当今写作环境,不要过分追求格言警句。
可惜“过分”一说也特别虚,过不过分常常只在毫厘之间。写作的好与不好,探讨到最后,往往就像这样令人心生绝望—假如真有所谓写作的理想标准存在,比如就说在警句与白开水之间,有那么一条“中道”,一开始脱离两边的努力很容易,简直可以大踏步前进;但随着越来越接近这一“中道”,很多事情就变得只可意会,无以言传了。更何况它又不仅是写作本身的事,正如前文所言,居然还要和年代特征作斗争。
补充说明,常提到的“炼句”,并不在我所说“过分追求格言警句”之列。那个著名的案例“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后来是因为被当成故事传诵,才成了格言警句,它原始的意义,只在“准确”二字。而准确,是任何写作者在任何时候,都应不懈追求的目标。
读书与作文
读书与写文章,都与当事人当时的心境关系密切。不同心境下,愿读的书不同,写出文章来也会有挺大差异。这里说的书专指闲书,而非MBA课本或者TOFEL英语复习材料;文章是指散文随笔一类性情文字,而非年底工作总结或者公司里的市场分析报告。
记不清在哪儿看到过,有位学问很大的老先生曾经劝别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不妨读读宋词。这话乍听突兀,为何单单是宋词?汉府唐诗,宋词元曲,照常识概而言之,汉唐风格硬朗;宋元以降,至少文艺范畴是一路走弱,纤细敏感居多。不错,宋词里也不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能鼓舞壮志的篇章,就如汉府里也从来不缺卿卿我我,但这是总而言之,不要较真儿。也所以,辛稼轩才会饱含羡慕嫉妒恨地慨叹“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那么,心情本来就低落呢,再读敏感纤细,岂非雪上加霜?
再仔细想想,这位老先生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喜欢读书,还需作文的,大多数都有个文人情结,或者干脆就是文艺工作者。一般人遇苦找乐,触烦去躁,求的是个针尖对麦芒,尽快抵消不良情绪;文人们呢?偏偏就这么怪,越愁苦就越想愁苦,苦不彻底不罢休,不能自拔才算高境界。
貌似自虐的行为背后,从心理层面分析,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同样是要趋乐避苦,路径不同而已。文人的心路历程是:苦已经在那儿了,怎么办?躲绝对躲不开,它会追;置之不理也不成,读书作文者多愁善感,没有还去找呢,弃之一旁怎么舍得?不如抛畏惧于脑后,迎头而上。苦得凶了,卷起本书,心头默念:“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真正苦到极处,还有“竟无语凝咽”……可也怪,精神仿佛就有点升华的味道,才知物极必反,此言不虚。
苦时读苦书,乐时就读乐书么?那你还没有掌握文人的特点。且不论乐书为何,反正文人们不会去看。即便看,也得是贾宝玉读《会真记》那种,独自找个僻静处,“从头细玩”。既如此,也就不会对外宣称,大家也都无从问起。文人们心底无时不警告自己:君子喜怒不形于色,切勿张狂,张狂没有好下场。
问题是,总有漫卷诗书喜若狂、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书也总是要读的,这会儿读些什么好?就挑那些平若深水、静若处子、不露声色、老道周全的文字,平抑几欲喷涌而出的兴奋。比如读读“与朱元思书”,读读《老学庵笔记》,读读张岱,甚至读读桐城派。心境平和了,不再老子天下第一了,书卷这才可以搁下了。
所以,有人说刚日读史,柔日读经,又有人说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两大派。
读书与心境关系若此,写文章也与此类似。心境佳,文笔畅,心境劣,文笔涩,这不足为奇。也有心境恶劣到极点,下笔却似神助的现象,比如当下一些口诛笔伐的雄文,再如历史上不少传诵千年的檄文,相信写作的时候,心境都说不上好,但也确实写出了好文章。其中的奥妙大概在于,恶劣到物极必反,带来极度专注。也就是说,那时候的高度恶劣—比如说是高度愤怒,已经悄然转化成一种动态的极静。而静,显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心境佳”。
顺便想起的是,作文一道,有时用什么笔、什么纸写也会反作用于心情。曾经听说某著名作家,写散文用三百字稿纸,写诗用白信笺,写小说用五百字稿纸,非如此文思不得泉涌。当然这是老皇历了,现代人不用纸笔了。
还想起多年前发生的故事,可作例证—有个朋友帮报社赶稿,就一千字,苦熬一整天写不出来。当晚女儿临帖练大字,草草写完自去睡了,笔墨自然一片狼藉,留待做父亲的给“小棉袄”收拾。烦乱之际,他也懒得动弹,顺手扯过张纸,温习幼时习过的蝇头小楷。开始还是凭记忆默写《黄庭经》,写着写着心情渐渐舒畅,眉间骤然开朗,找到感觉了,赶紧更换纸张。用钢笔写了一整天没写出的文章,改用毛笔在毛边纸上一挥而就。
这些事都是极个人化的,算不上什么普遍真理。可读书作文本来就是个人化的行为,治国兴邦的书毕竟难读,载道教诲的文章毕竟不是人人能写,大多数人的读书与作文,只为生活得有点趣味,有个依托。尽管它们与心境关系密切,可文章一旦写成,一切背影又都淡化了,作者真正的心境,外人还是不易洞察,所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严肃小说和流行小说
先讲个故事。最近躲在幕后助力,参与编辑陈幻的长篇小说《危险》。前两天样书出来,要在网上预售,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写了个推荐语:“外遇、小三、车祸、画展、谋杀、暗恋……爱与纠缠,感性与理性,在情色迷离中找回真实的自己。”
我读了笑问编辑,这是我读过的那本《危险》么?怎么完全不像呢?编辑说那你写个来瞧瞧。我这么写的:“残酷的治愈系故事。暗恋,婚外恋,心灵的控制与解脱,谜中谜。在爱情、悬疑类型小说里另辟蹊径,感性与理性激烈交织,步步出人意料。人性推理冷静,令人窒息。谜底揭开的同时,揭示现代人心灵深处的相遇和错过。”
这是典型的营销吹捧之辞,目的明确,要吸人眼球,内容文字不值得追究。但由此我与出版社的编辑有一番对话有点意思,她说我把这小说读成一本严肃小说了,而她觉得应该是流行小说。我问二者区别何在,她的说法大致是,这小说更吸引人的是故事本身,而在她看来,我更关注故事背后的“深意”。
严肃小说、纯文学小说、流行小说、商业小说、类型小说,对小说类别的划分多到令人眼花缭乱,文学理论和评论界至今也没有定论,概而言之,大意是纯文学小说、严肃小说比较“艺术”;流行小说、商业小说更“商业”。但是你说余华的《兄弟》是艺术还是商业?王安忆的《长恨歌》是流行还是严肃?不妨再跨界比喻一下,李安的《少年派》是艺术还是商业?这么简单二分,显然漏洞百出。
结论不宜下,讨论可以有。我们假设就有这样一种粗分,即小说分为流行与严肃两类,二者在写作以及阅读层面有何不同?我有些芜杂之想——
一般说来,严肃小说不满足于故事本身,在故事背后常常另有追求,比如心理、潜意识、社会矛盾、生存悖论等等。要特别说明的是,那种自觉追求只写故事,摒弃故事以外任何内容与形式的,同样是在故事本身以外有追求,他们走的是有舍才有得之路,你可以理解成,他们追求的是“摒弃”。而流行小说,即便没少写到人物心理、潜意识等等,但他们志不在此,这些东西是为故事所用,他们的思考在故事内进行,超越故事部分非他们所关心。
当代小说的主要来源,显然不是中国古典小说,而是来自西方。考察西方小说史,薄伽丘时代的小说就是纯故事,各种古怪行为和冒险趣事,他们只是在讲故事。按照昆德拉的说法,差不多直至十八世纪,理查森发明了书信体小说的形式,这才“走上了探索人类内在生活的道路”。昆德拉列举了理查森的继承者—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歌德、拉克洛、贡斯当还有司汤达等等。这批作家在探索人类内在生活的道路上持续探寻,直至普鲁斯特、乔伊斯,将其发展到极致。
只讲故事,是要有头有尾,故事必须要全,无论曲折抑或简单,最终必须要有结局,而这个结局,也就是小说的结局。读者读完“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是薄伽丘式小说。现代小说则多是掩卷沉思,思索诘问,所谓“弦外之音”—不经意间,已经从写作层面延展到阅读层面来说这话题了。
依我个人体会—还是要强调,假设小说就有流行、严肃二分,只是假设—流行小说的阅读,是可以大段大段、一目十行泛读的;严肃小说是需要逐行逐句、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的。拿影视作品来比喻的话,看电视剧中间上厕所接电话,回来再看,基本什么都不耽误;但是电影就很容易跟不上趟儿。这是因为,流行小说也好,电视剧也罢,目的在于讲故事;严肃小说也好电影也罢,字里行间、镜头之间,创作者埋进了不少需要你意会的内容。
说到影视,又想起曾有智者总结,色情电影与情色电影的区别就在于,从衣衫整齐道貌岸然的两个人,到上床负距离接触之间的距离与时间,一个时间,一个空间,是五分钟还是一小时?是几米远,还是绕世界奔突不止?如此说来,哪个是流行哪个又是严肃呢?听起来,好像色情电影更像前边讨论的严肃小说?就在无休无止的重复动作中,追求“故事”以外的内容,勾你厌倦、发人深省?
还想起另一个智者的总结,也是说看电影,目的明确的奔跑,比如躲怪兽、避盗匪之类,一定是商业片;漫无目标胡乱瞎跑的,一定是艺术片。比喻过来,前者是流行小说,后者是严肃小说?
就在我和编辑讨论《危险》推荐语怎么写的当天,哈佛大学名教授桑德尔来北京讲了一堂公开课,题目是“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他抛出一个话题:父母通过基因科技手段,选择自己孩子的男女高矮胖瘦,亦即愿望中的完美,是道德的么?桑德尔秉持他一贯的课堂作风,引发全体听众深入讨论。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刚开始言之凿凿持单方面观点的人渐渐对自己先前的结论表示怀疑……我这里说严肃小说和流行小说,期冀也是如此。
(以上选自《坐久落花多》,杨葵著,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2014年10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上突然坐起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