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欠均匀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什么原因?_百度宝宝知道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和子宫内膜息肉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经历3阶段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子宫内膜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的增殖、分泌和脱落性变化;基底层在月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创面。根据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个阶段。
月经周期第5~14日,与卵巢周期中的卵泡期相对应,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血管均呈增殖性变化,称增殖期。这段时期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增殖早期子宫内膜厚3~6毫米,卵泡达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一般可达10~14毫米。
月经周期第15~28日,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使增殖期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称分泌期。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可达10毫米以上。
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期。经前24小时,内膜螺旋动脉节律性收缩及舒张,导致远端血管壁及组织缺血坏死、剥脱,脱落的内膜碎片及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即月经来潮。月经干净后2~3天,子宫内膜厚度一般为5~6毫米。
内膜增厚、回声不均有3种可能
1.子宫内膜增生症
包括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可因月经期内膜脱落不全而致。正常月经期子宫内膜各部脱落同步、完全、快速,而无排卵时子宫内膜由于雌激素的波动,脱落不规则和不完整,缺乏足够的功能层组织丢失而难以有效刺激内膜的再生和修复,超声图像上可以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
2.很小的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的肿块,常有蒂突向宫腔。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的改变,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回声增强、与子宫内膜分界清晰。但如果息肉较小时,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病理检查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
3.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腺癌最为常见。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宫腔内有实质不均质回声,内膜不均。子宫内膜癌患者极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作用下形成的局限性增生,由内膜腺体、厚壁血管及间质构成,形成带蒂肉质瘤体,突向宫腔。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不孕女性中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达50% 以上。子宫内膜息肉为激素依赖性疾病,雌激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孕激素可对抗这种作用,诱导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发生周期性撤退剥脱,高雌激素、低孕激素状态可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促使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反复宫腔操作、流产及宫内节育器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较高,也有遗传倾向。
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在绝经后主要表现有不规则阴道出血,但是一部分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上也可以无症状,只有在超声或宫腔镜检查时才能被发现。
超声是妇科疾病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但超声检查仅仅是一种影像学检查,不可能代替病理检查。在某些疾病的早期,超声表现不典型时,超声诊断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诊断。可以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宫腔镜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够直视子宫内膜生理、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被视为诊断内膜病变的金标准。其优点有: ①直视宫腔,可明确息肉大小、数目、位置等;②漏诊率低,可同时探查息肉根部及息肉周围内膜情况;③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的吻合率较高。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和子宫内膜息肉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可以用在排卵后用孕酮配合中药以活血化瘀治疗3-6个周期。
2.刮宫术或者宫腔镜
如果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而且内膜比较厚,有内膜息肉可以行刮宫术或者宫腔镜。
刮宫术和宫腔镜比较:
传统的刮宫术是在盲视下操作,是既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的主要方式,但刮匙不易刮及宫底及双侧宫角部,可能遗漏1 /3~1 /4 的宫腔面积,残留率可高达20%~25%。
宫腔镜可在直视下定位后再行息肉钳夹、摘除,自蒂部去除息肉,对正常内膜损伤小,因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而广被使用。
需要网上咨询请点原文阅读
备孕交流QQ群号:
请输入“1”后可以查看文章编号,输入文章编号会收到对应的文章。
回复排卵、备孕、宫寒、怀孕,咨询,就诊可以收到相关知识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