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增生治疗方法的中药

您现在的位置是: &
骨质增生的中药治疗
摘 要:骨质增生,又称骨刺。大多数的骨质增生,不过是骨的一种“退行性改变”。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11.1 补肾克刺汤
  【来源】谢金荣,《新中医》(12)1990年
  【组成】淫羊藿、杜仲、木瓜、独活各15克,巴戟天、川芎、鹿角胶(兑服)各10克,续断、黄芪、狗脊各20克,当归、骨碎补各12克,苡仁30克,甘草3克。另用蜈蚣4条,炮穿山甲、全蝎、地龙各3克,共研细末兑服。
  【用法】上药用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功用】补肾壮督强筋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除痰化瘀。
  【方解】中老年人,肾亦渐虚。腰椎部乃太阳经、督脉通过。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盖肾为水火之脏,统督一身阳气,太阳经脉行一身之卫表。若肾亏虚,则卫阳空疏,屏障失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肝肾精亏,肾督阳虚,使筋挛骨弱,留邪不去,痰浊瘀血、阻滞关节隙处,而致疼痛,日久不愈,必致关节增生畸形所致。肾虚是本,病邪为标。故方用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胶、杜仲、狗脊、骨碎补补肾壮督强筋骨;当归、白芍、生地养血敛阴止痛;黄芪益气;苡仁渗湿除痹;独活、木瓜祛风除湿止痛;炮山甲、牛膝、川芎活血祛瘀;全蝎、地龙、蜈蚣搜风通络镇痛;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督强筋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除痰化瘀之功。标本兼治,故效果颇佳。
  【主治】腰椎骨质增生。
  【加减】寒湿盛者,加制川乌、晚蚕砂;夹热者,重用地龙;夹痰者,加白芥子;夹瘀者,加土鳖虫、红花;痛剧者,加葛根、秦艽、延胡索;身体极度虚弱者,加紫河车、黄精、枸杞子;伴有下肢胀痛者,加土鳖虫、丹参。
  【疗效】治疗74例,病史5年以上35例,1~3年39例。15例配用了针灸按摩理疗。结果显效(痛胀麻感消失、功能恢复)58例,好转(痛胀消失、功能基本恢复)12例,无效4例(痛胀减轻、劳累后又复发)。总有效率为94.59%。
  11.2 增生汤
  【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泽兰、红花、川芎、莪术、萆薢各6克,穿山甲、当归、续断、木瓜、怀牛膝、鹿衔草各9克,甘草、制草乌、制川乌各3克,白花蛇1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瘀逐湿,通络止痛。
  【方解】骨质增生多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骨关节疾患。中老年人,气血不旺,加上长期慢性损伤,劳损处气血凝滞,寒湿侵络,骨质失养,久久发生退行性病变,软骨消失,骨面硬化,关节边缘则发生保护性的骨质增生。方中以泽兰、莪术、当归、川芎、穿山甲、红花活血祛瘀;木瓜、萆薢、白花蛇祛风逐湿;制川草乌辛热,能去经络中寒湿;鹿衔草、续断、怀牛膝、甘草补肝肾、强筋骨。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散瘀逐湿、通络止痛之功。用之临床,常获奇效。
  【主治】骨质增生疼痛。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常获奇效。
  11.3 强力热敷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川红花、当归尾、骨碎补、生大黄、桃仁各9克,白芍、川芎、鸡血藤、威灵仙、元胡、透骨草、肉桂、穿山甲、生川乌、生草乌、皂角刺、樟脑各15克,白芥子、羌活、独活、冰片、干地龙、宣木瓜各9克,蜈蚣2条,全蝎6克,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
  【用法】上药除冰片、樟脑外,一起烘干,共研细末,入樟脑、冰片同研均匀,贮瓶备用,勿泄气。于临睡前,每取本散10~15克,放入铁勺内炒热后,入白酒(适量)炒拌至热后,速将药散倒在一垫布上,令患者将患处(足跟)放在药面上熨之,冷后如上法再炒再熨,连用4~5次,熨至最后1次时,待热度能忍受时敷于患处,并包扎固定,或再加一热水袋于药面上加温以助药力。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度。
  【功用】活血化瘀,散寒祛湿,搜风化痰,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方解】骨质增生之成,多因素体阳虚,肾阳虚则骨失温煦,&阳虚生内寒&,易致风、寒、湿三气杂至,久郁不解,阻遏气机,痰瘀渐生,客于骨骼,日积凝结,终成骨质增生,或因行走站立过度,或因外伤,损伤骨骼所致。病以阳虚为本,寒湿痰瘀为标。故方中君以红花、归尾、桃仁、川芎、元胡、白芍、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臣以威灵仙、透骨草、羌活、独活、宣木瓜祛风湿、通经络;生川乌、生草乌温经散寒、通络镇痛;生南星、生半夏、白芥子燥湿化痰、温经散寒、软坚散结;佐以地龙、蜈蚣、全蝎搜风软坚、通络止痛;皂角刺、穿山甲性善走窜,无处不到,善能散瘀通络,消肿止痛;樟脑、冰片芳香通诸窍,通络、消炎、止痛;入肉桂助阳温肾,疏通血脉,能使诸药不能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莫不透达,故前人有&宣透百药&之说,兼之为使。再用骨碎补配肉桂补肾阳、通血脉、利关节;生大黄凉血消肿、通导瘀浊。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散寒祛湿、搜风化痰、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加之药散炒后,白酒渗透,其温化散结之力尤著。又药敷患处,直达病所,故奏效颇捷。
  【主治】足跟骨质增生病。跟骨肥大增生,形如骨刺,手按或着地触之则痛剧。对其他部位上骨刺,亦有良效。
  【疗效】二十多年来,本人治验甚多,疗效满意。如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病45例,经治5~15天后,结果痊愈40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据临床实践观察,本方治疗足跟骨质增生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本组治疗病例,随访4年均未见复发。其后,为了临床使用方便、扩大应用范围,即在方中加入化疗发热剂,用棉纸袋装药,每袋装药散10~15克,封口,备用。无论何部骨质增生,即取本散一袋,烘热敷于患处,固定。每2日换药1次,用于其他部位骨质增生病、关节炎(痛处固定)及一切局部疼痛证,最多贴敷5次,亦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多数均获痊愈。止痛有效率达100%。
  11.4 抗骨质增生丸
  【来源】刘柏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3份,肉苁蓉、鹿衔草、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各2份,莱菔子1份。
  【用法】上药煎制成流浸膏,加蜂蜜,泛丸,每丸重2.5克。每日服2~3次,每次服2丸。
  【功用】补肝益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方解】方中以熟地为主,补肾中之阴;淫羊藿兴肾中之阳;肉苁蓉入肾充髓;骨碎补、鹿衔草补骨镇痛;加鸡血藤通经行气活血以增强健骨强筋的作用;佐莱菔子健胃消食理气,以防补而滋腻之弊。药理研究表明,熟地、肉苁蓉具有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增生和渗出作用;本方有一定的镇痛效应与抑制增生作用。此可能是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果。
  【主治】退行性脊椎炎。
  【疗效】治疗退行性脊椎炎1000例,病程短者22天,长者18年。治疗1~2月,最长6个月收效。结果显效(腰痛消失,活动不受限,能恢复原工作)808例,好转(腰痛显著减轻,活动功能进步,能恢复原工作或大部分工作)141例,无效51例。总有效率为94.9%。
  【附记】凡感冒及其他原因引起发热者忌服本方。
  11.5 活络通痹汤
  【来源】蒋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独活、川续断、制川乌、制草乌、熟地各15克,桑寄生、丹参、黄芪各30克,细辛5克,牛膝、地龙、乌药、炙甘草各10克,土鳖虫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分2次服。药渣用纱布包后趁热敷于腰部,以温热不损伤皮肤为度。
  【功用】温经活络,养血通痹,祛风止痛。
  【方解】方中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络、祛风湿;丹参、乌药理气活血,祛瘀通络;黄芪、熟地、炙甘草补气养血,扶正祛邪;牛膝、地龙、土鳖虫搜风活络,通痹止痛;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温阳散寒,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腰椎压迫,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主治】肥大性脊柱炎。
  【疗效】治疗肥大性脊柱炎110例,结果痊愈67例,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
  【附记】本方一方两用,内外并治,可资效法。有助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11.6 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木瓜各10克,威灵仙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滋补肝肾,祛邪止痛。
  【方解】本方是由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成。方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以缓筋急,药性守而不走;加入木瓜性味之酸温,威灵仙药性之辛温,加强了柔筋缓急止痛作用。同时取其温通走窜的功效以达到祛寒、除湿、通络的目的。全方敛而不守,行而不燥,阴阳兼顾。
  【主治】骨质增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加减】本方多年来用在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加减用来治疗胁痛,顽固性头痛以及痹证疼痛等病症。若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30克,姜黄10克;气虚者,加生黄芪15~30克;疼痛剧烈者,加桃仁、红花各10克;腰椎骨质增生,加川续断、桑寄生各30克;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
  因方中白芍用量较大,脾弱者服药后会出现便溏,甚至腹泻,此时可加入白术或苍术10~15克以健脾祛湿。
  【疗效】多年使用,坚持服用,多可痛止而愈。
  【附记】骨质增生,俗名&骨刺&,中医称为&骨痹&。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青年患者偶可见到。其临床表现,因病发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颈椎骨质增生,症见颈项强痛,转侧不便,牵及一侧或双侧肩及上肢疼痛、麻木,并可引起头晕、心悸、恶心,甚至颈项强痛不能平卧等;腰椎骨质增生,症见腰痛,活动不便,牵及一侧或双侧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足跟骨质增生,症见一侧或双侧足跟疼痛,不能落地行走,清晨起床下地时疼痛加剧,足跟下如踏有硬物感。或走路时偶尔被石子或硬物顶着,疼痛尤剧。
  经服药(汤剂)后痛缓解或痛止后,改用丸剂收功,以巩固疗效。本方与&颈椎病&中骨痹汤少姜黄、葛根。
  11.7 益肾坚骨汤
  【来源】汤承祖,《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甘杞子、干地黄、当归、白芍、菟丝子、狗脊、川续断、川芎各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方解】颈、胸、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代医学称之为颈、胸、腰椎退行性病变。人体关节和附近的软组织及血管到一定年龄会逐渐老化,产生解剖上和生理上的变化,由于日常活动时受损伤,逐渐出现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硬化。颈、胸椎的增生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颈肩臀疼痛和手指麻木等;胸、腰椎的增生,可引起腰腿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甚至偏瘫或全瘫。之所以会发生增生,中医学认为系肝肾虚损所致,《内经》云:&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五八肾气衰&。因此,人步入中年以后肝血肾精衰少,骨髓生化之源不能濡养筋骨,故出现骨筋痿弱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难经&三十九难》云:&督之为惫,脊强而厥&,颈、胸、腰椎正位于督脉经络循行线上,髓精不足,督脉失养亦可导致颈、胸、腰椎发生退行性病变;肝肾素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亦乘虚侵袭,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脊柱附近的筋骨关节肌肉及腰背神经支配的肢体出现酸、重、痛、麻和活动受限。汤氏集60余年临床经验,自拟&益肾坚骨汤&是针对脊椎增生、活动欠利、上肢麻痛而设的一首良方。方中黄芪,为益气之要药,能扩张血管改善血行;补骨脂补肾壮阳;骨碎补补肾续伤;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狗脊补肝肾、强腰脊;川断补肝肾、强筋骨而镇痛;甘杞子滋阴补血兼能益气温阳,以上诸药共奏益气补肾之功;干地黄滋阴降火;当归补血活血,可修复创伤;白芍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川芎活血化瘀,搜风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通经活络,为疗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之品。上药共奏养血和络之效;葛根解肌止痛。诸药合伍为用,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骨质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动欠利者。
  【加减】使用本方时,如夹湿者加苍术12克;寒湿者加制川乌、川桂枝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具有补肝肾、益精髓、益气血、通络止痛之功,以治本为主,标本兼顾,是一首疗效较著的经验良方。
  11.8 除痹逐瘀汤
  【来源】吕同杰,《名医名方录》第二辑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片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威灵仙各12克,桑枝30克,胆南星、白芥子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服6剂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解】吕氏认为,本病虽与肾关系密切,但其主症是受累关节及其肢体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审证求因,乃风、寒、湿、痰痹阻骨脉,经络瘀滞所致,故治当祛邪为主。本方共分三组药物。第一组为活血化瘀药;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有推陈出新之功;川芎辛温香窜,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旁通四肢,外至皮毛,为活血行气之良药;姜黄辛苦而温,外散风寒,内行气血,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疗痹之效,以其辛散横行,对上肢之疼痛尤为专长;红花辛散,通经活血,祛瘀止痛;刘寄奴破血通经,消瘀止痛,为破血行瘀之要药;路路通既能行气又能通络,与刘寄奴相伍有通行十二经,驱除经络瘀滞之效。第二组为祛风湿通经络药:羌活气味雄烈,散风之力胜于防风,长于祛风湿,又可通利关节而止痛;白芷气味芳香,偏重于止痛开窍;威灵仙辛散善行,能通十二经,既可祛在表之风又可化在里之湿,通经达络,可导可宣,为治痹证之要药;对筋骨酸痛、肌肉麻木,皆有一定作用;桑枝苦平,善于祛风湿,通经络,通利四肢关节,对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拘挛皆有良好的效果。第三组为燥湿祛痰药:南星苦温辛烈,走窜燥湿作用很强,对中风痰壅眩晕或风痰引起的麻痹、口眼歪斜,破伤风引起的项强口噤等皆有一定的作用;白芥子辛温气锐,性善走散,能搜胸膈经络之痰,善行皮里膜外之痰,风痰气滞或痰阻经络,肢体疼痛之症皆可取效。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
  【加减】本方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除湿涤痰之功效,故凡风、寒、湿、痰痹阻肢体骨节,经络瘀滞所致各种痛证者均可使用。如气虚体弱、手麻明显者,加黄芪30克;项背挛急者,加葛根24克;热郁经络者,加双花藤30克;湿热内蕴、口苦者,加黄连9克或栀子9克,龙胆草4.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一般服30~60剂可愈。
  11.9 通经除痹汤
  【来源】李裕蕃,《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组成】丹参、当归、鸡血藤、海风藤各15克,连翘30克,乳香、没药、姜黄、威灵仙、地龙、川乌(制)、南星(制)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经止痛。
  【主治】通治各种骨质增生。
  【加减】病在肩颈上肢者,加葛根、桑枝、桂枝各10克;在腰背者,加杜仲、川断、狗脊各10克;病在下肢者,加独活、牛膝、木瓜各10克。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笔者自拟一方&&热敷液,外用热敷患处,多年使用,屡用屡验,疗效颇著。药用土鳖虫、威灵仙各40克,制川、草乌各30克,白芥子、肉桂、五灵脂、秦艽各30克,皂角、元胡、乌梢蛇各50克,鸡血藤、防己各60克,丹参、补骨脂、川断、狗脊各30克。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口,放入容器内,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再放入老葱100克,食醋100毫升,便可使用。同时将多层纱布或毛巾用药液浸湿透(以药液不流动为度),热敷患处,每晚1次,每次敷40分钟,凉则换敷。每剂药可用4天,每次煎煮都需加葱和醋,用量同上。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益肾通络之功,局部热敷,使药力直达痛所。此方安全简便,疗效满意。一般用1剂见效,连用5~6剂,多能治愈。临床观察有效率达100%。本方使用时,可随病发部位加入引经药。
相关阅读推荐:
养生加油站笔者自1997年开始,采用江西名老中医李如里的骨刺灵药袋外敷治疗各类骨质增生病1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中,男性86例,女性94例;病程半年以下者26例,半年~1年者84例,1年以上者70例;年龄20~35岁者24例,36~50岁者74例,50岁以上者82例。发病部位:颈部77例,腰部55例,腹部46例,足部2例。免费加盟,无效退款。智愈堂张氏膏药1500元包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一次见效,三至十次治愈,两年内复发免费治疗。腰扭伤、跌打损伤、落枕一次治愈。加盟电话:400— QQ:微信:
2 治疗方法
药用威灵仙、泰艽、独活、透骨草、寻骨风、五加皮、骨碎补、川芎、桑寄生各50g,红花、桃仁、三七、三棱、乳没、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各30g,松香25g,牛膝40g,冰片20g,烘干碾末备用。每150g为一份盛于纱布袋内缝固,再以白酒或陈醋浸透,以不滴水为宜。
用时将药袋置于骨质增生或疼痛部位,再用热水袋置于药袋上热敷。1~2次/d,每次2~3小时。热敷时以微汗为佳。半月为1疗程,每袋药敷1个疗程。皮肤过敏者忌用,切忌内服。
3 治疗结果
180例中,痊愈69例(疼痛全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2年无复发);显效64例(疼痛显著减轻或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显著好转);进步30例(疼痛有所减轻,关节活动较前改善),无效17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疗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6个疗程。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47岁。腰骶部疼痛4月余,活动时痛剧,经服药、按摩治疗无效,遂来我科就诊。就诊时,患者腰骶疼痛,活动受限。检查:腰骶部压痛明显。X片提示:腰4.5椎骨质增生。经局部敷药3个疗程,疼痛消失,随访1年半未发。
骨质增生属祖国医学痹证、历节风、腰痛等范畴。内因:肝肾精血不足,无以濡养筋脉、筋骨;外因:卫阳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内袭,或因筋骨不坚,久病气血运行不畅,易于跌扑、闪挫,造成气滞血淤、骨骼损伤。
治疗应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除湿为主。骨刺灵药袋方中:五加皮、骨碎补、寄生补益肝肾;威灵仙、透骨草、独活祛风除湿;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生草乌、川乌、生马钱子通络止痛;松香、冰片芳香走窜,行走入经。上药同用,可加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智愈堂张氏膏药(zyt)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zyt免费加盟、无效退款:智愈堂张氏膏药专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一次见效,三至十次治愈,两年内复发免费治疗。落枕、腰扭伤、跌打损伤一次治愈。全国数百家经销商、数万例患者效果验证。加盟电话:400—热门文章最新文章zyt免费加盟、无效退款:智愈堂张氏膏药专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一次见效,三至十次治愈,两年内复发免费治疗。落枕、腰扭伤、跌打损伤一次治愈。全国数百家经销商、数万例患者效果验证。加盟电话:40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老中医分享治疗骨质增生的优势及经验
核心提示:现代中医治疗,以往均未以“骨质增生”立题,于1961年有关于治疗颈项强痛的报道,实际上包含了颈椎肥大症。直至1973年才有“骨质增生”的专题报道。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饮水 了解详情。
  【症】是以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碍,伴发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发生在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包括肥大性炎、及跟骨骨刺等。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及从事承重、久站、久坐的工作人员,以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脊椎的病变多见。
  骨质增生的病因迄今未明
  骨质增生多归属于老年性退行性病变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假说甚多,如机械说、机能说、血管障碍、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等。基本认识是在内因基础上,由外因的诱发而导致发病。目前西医采用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理疗及手术,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迄今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在中医中,无“骨质增生”的病名,从其病理而论可归属于中医“”范畴。在《黄帝内经》中已有“骨痹”的病名,指出其临床以“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为主症,病机则有“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及“寒气至”的内因及诱因,嗣后在《中藏经》、《景岳全书》、《医碥》中都有相,毕关的病因病机论述。
  现代中医治疗骨质增生新发展
  现代中医治疗,以往均未以“骨质增生”立题,于1961年有关于治疗颈项强痛的报道,实际上包含了症。直至1973年才有“骨质增生”的专题报道: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中老年人之骨质增生已逐年增多,由此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也相继增多,并有相关的综述文献。临床上不仅探讨了对骨质增生症的分型辨治,
  近年来,在初步肯定肾虚是本病内在病机的前题下,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如肾虚型骨质增生病人头发中的测定等。研究发现,此类病人头发中锌、钙含量减少,而骨骼中钙含量增加,为进一步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并研制了、、软骨丹等成药,进行了多病例的临床验证,有效率达86%~97%。除药物外,还开展了多种其他疗法。如采用中药离子渗透疗法,使药物直达病所,以及针灸疗法等,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老中医经验——王之术医案
  高××,男,47岁,科技人员
  初诊日期:日。
  主诉:腰痛27年,严重时,病情反,曾经按摩、针灸、西药等各种治疗,始终未愈。
  检查:腰僵如板,活动全限,骶棘肌两旁相当于腰4、5椎处均有明显点,右侧腰5椎有放射性压痛点,直腿抬高右30°、左45°,拉西克氏征右(+)左(-),坶背伸力等强,腰椎x线片:腰4、5椎体前后缘均有增生性改变,腰5椎右缘较著,生理曲线消失。
  印象:腰椎增生性脊椎炎。证系肝肾亏虚,督脉拘急,治宜培补肝肾,益督荣筋。
  处方:白芍30克,木瓜15克,鸡血藤15克,杜仲12克,威灵仙15克,怀牛膝12克,甘草12克。
  共服20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王之术老医师以白芍木瓜汤治疗骨质增生,全方具有补肝肾、柔筋脉、活血化瘀、软坚、缓急止痛作用。其中主用白芍,据有关记载,白芍具有镇痛、驱、滋阴补肾及软坚作用,是为主药,重用30克;且佐杜仲、牛膝滋补肝肾,以顾其本;鸡血藤补血活血驱瘀;威灵仙舒筋活络,软化骨刺,诸药合参而奏效。
(责任编辑:徐蓓蓓)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中医】即可观看视频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单位体检,颈椎拍片是常规项目,很多人拿到报告后发现,明明经常颈部疼痛难受的,却显示未见骨质增生,而平日没有肩颈不适的人却被告知有颈椎骨质增生。这是报告拿错了的乌龙?还是另有起因?39健康网为此咨询了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段俊峰教授。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俗话说“九龙生子,各有不同”,我们所说的“丙肝病毒”也……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基本信息:男&&57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华侨医院&&&
病情分析:您好,骨质增生在中医属于骨痹的范畴,一般治疗骨质增生的中成药都是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的。指导意见:这类药包括:续断、桑寄生、马钱子、牛膝、骨碎补等,中成药有现在经常使用的抗骨质增生片,龙血竭胶囊等,建议您除了吃药还有经常做运动,运动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
有关的更多问题,
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质增生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