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状肺腺癌骨转移两年,上周刚确诊复发骨转移了...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我的人气博文
神医的博文
博文分类:
  合肥哪家医院治疗盆腔炎最好?妇科专家介绍,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对女性危害很大,因此患者要选择一家治疗妇科疾病最专业,诊疗设施完善的综合大型医院。
  合肥治疗盆腔炎最好的医院:
  合肥丹凤朝阳妇科医院是一家以专科特色为主的综合医院。丹凤妇科拥有成熟的物理诊疗实验室,专业诊断各种妇科疾病。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丹凤妇科医生往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进行全身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可手术治疗。合肥丹凤朝阳妇科医院引进OKW微波、QK纳米微波、盆腔治疗仪等多套高科技诊疗设备,有机结合中频电疗、热疗、磁疗、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高效治愈盆腔炎。
  合肥丹凤朝阳妇科医院运用"立体介入疗法"、"光波疗法",结合高效药物及手术综合治疗盆腔炎。治疗效果好,有效防止复发,是盆腔炎患者最好的选择。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三分之二来自太阳,三分之一来自食物。太阳紫外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夏季应该多晒太阳以储存维生素D,但要注意保护皮肤。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则主要通过鱼类和牛奶制品。
缺少维生素D将增加患前列,这一结果是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研究所根据过去13年对1.9万名40岁至58岁的芬兰男性跟踪研究后得出的。
他们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太阳射线是维生素D最重要的来源。在光照较少的冬季,人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会有所下降。在参加调查的芬兰男子中,一半以上的人在冬天会患维生素D不足症,他们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1.8倍。研究还发现,40岁至51岁的男性如果体内维生素D含量低,他们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达到正常人的3.5倍,癌症扩散的风险高6.3倍。
研究人员分析后认为,人体内维生素D含量高将有助于遏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分裂和扩散,补充维生素D摄入有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方式。
他们指出,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三分之二来自太阳,三分之一来自食物。太阳紫外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夏季应该多晒太阳以储存维生素D,但要注意保护皮肤。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则主要通过鱼类和牛奶制品。
不少文章论述了过频的性生活可能会促使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和发展,在提醒人们勿纵欲损身。但另一方面,长期杜绝性行为同样也是引起慢性前列腺增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鲜为人知了。
精液有来自睾丸的精子,有来自精囊的分泌液,但更多的是源于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也贮于男性精囊中。
当一个男性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射精行为时,精囊持续处于一种满盈的高张力状态。另一方面,一个性发育正常的男性,不可避免地经常有性冲动的发生,当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未有性交行为,而一度兴奋之后却不能得以宣泄时,性冲动便会自然地消退并恢复平静。生殖系统同样随着每次性冲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各种相关腺体的分泌增多,血管扩张、充血。这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宣泄的冲动所产生的分泌增多、局部充血,将对前列腺体产生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便可能促进前列腺的增生肥大。
对于一个有妇之夫来说,这种长期禁欲引起前列腺的机会不多,由于一年半载之分离尚不至于构成病因性影响。可能更多要关心的应该是失偶的中老年男性。他们必然尚有一定程度的性冲动,但又无对象得以宣泄。
  一个家族5个甲状腺癌,舟山、温州沿海地区甲状腺疾病增高,与海鲜有关还是与加碘盐有关?
  上周刚接受了甲状腺肿瘤手术,31岁的舟山幼师陈桃燕给本报96068打来热线:就在几年之间,我自己、邻居、亲人,我身边认识的有七八个人生了甲状腺肿瘤,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本地论坛很多人都在担忧舟山人高碘摄入,现在医生叫我少吃紫菜海带,不能再吃碘盐了,可是我5岁的儿子平时吃海鲜少,是不是还要继续吃碘盐?我们一家人应该怎么吃盐?舟山市人民医院院长张永奎痛心地对记者说:“有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的妈妈去年刚刚因为甲状腺肿瘤接受了切除手术,不久后她自己也查出甲状腺肿大,结果再细问,她的家族中已经有5个人患上了这类疾病。 &&&&& 海边的人要不要补碘?我省其他地区的居民呢?相关条例是否有必要修正?
  舟山很多人脖子粗
  当地论坛呼吁别吃碘盐
  陈桃燕月初学校体检时,被医生摸出脖子“有问题”。陈桃燕回家脱下穿了一冬天的高领毛衣,仔细看了一看,的确比以前粗了不少,隐约摸出一个“小结节”。第二天,她在舟山市人民医院检查,医生确诊她患了甲状腺肿瘤,建议尽快手术。“虽然医生说甲状腺肿瘤多数是良性的,也是所有肿瘤中最容易治疗的,但我还是有点不放心,算上我,亲戚朋友中已经有七八个人发病了。”陈桃燕到网上搜索了疾病资料,被吓了一跳,很多舟山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呼吁舟山人不要再吃高碘盐了,几乎有点“高碘恐慌”。一个网友说,他们一个大家族中有5个人确诊甲状腺肿瘤,现在全家都不吃加碘盐了。
  还有一个网友发帖“我的一个邻居,本来很帅气的小伙子,现在生甲状腺疾病,一只眼睛突出,脖子粗大,人却精干巴瘦,样子真恐怖。再也不能吃加碘盐了。”
  甲状腺癌成倍增加
  碘盐是不是甲状腺疾病增多的元凶?国家实施了10多年的食盐加碘政策,是否需要“修正”?
  其实,关于舟山“高碘”的质疑和讨论,现实中早已经被临床医生注意到了。“舟山地区居民不缺碘,全民食盐加碘一刀切对舟山来说显然不合适!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达到33%左右。”昨日,舟山人民医院院长张永奎对记者透露了他和其他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一项《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为何会想到做《舟山海岛地区城镇居民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是因为我们近年来在门诊中发现甲状腺疾病患者有明显增多。”张永奎说:“浙江沿海地区加碘盐是否必要?我认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张永奎介绍说,仅舟山医院一家统计,2007年该院接受甲状腺疾病手术的患者达770多人,比2002年前增加了500多例,其中甲状腺癌病例,2007年比2005年前更是成倍增加了!张永奎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饮食中“高碘”造成的。
  张永奎告诉记者,有时候一天确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病人,然后再测定病人的尿碘含量,让医生吃惊,几乎全部是碘过量,而病人改吃非碘盐几天以后,大部分患者尿碘含量明显降低。
  现在,临床医生每收治一个甲状腺病患者,第一句话就是“以后不能吃加碘盐了,少吃紫菜和海带。”然后才开始进一步讨论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甲状腺乳头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4类。其中只有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特异性标志物一降钙素(CT)(阳性标准大于等于300pg/ml)。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 &&&&&&&&&&& 在所有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含量均有增高。
  因此对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治疗和/或入射治疗后,检测血清降钙素可以监视临床有否复发或转转移,判断预后及对治疗的效应,对持续性高降钙素患者宜密切观察随访。
  甲状腺癌尤以滤泡状腺癌相关标志物为甲状腺球蛋白(TG)。它是甲状腺滤泡状腺癌受损与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正常血清TG小于60ng/ml。若TG持续增高表明有肿瘤复发或转移可能。
&&& 最近,部分媒体对“全民食盐加碘”提出质疑,认为部分地区“补碘过量”导致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甲状腺疾病增加。究竟该如何认识“全民食盐加碘”?食盐加碘策略应否调整?记者采访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人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主任李素梅。 &  卫生部明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状态,但少数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水碘问题。
  自2007年以来,卫生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初步形成了调整现行食盐加碘量的意见,并于2008年经由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目前正按程序报送食品添加剂标准专业委员会审核,随后向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报批。据估计,有关调整方案将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为:将现行加碘量适当下调,精确度更高,浓度更适宜;如果碘含量仍不适合某些省(区、市)的实际情况,应由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酌情做出适当调整,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这种调整思路重在贯彻“科学补碘”的防治策略,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原则。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对高碘地区和某些患甲状腺疾病或其他不宜摄入过多碘的病人供应不加碘食盐。
  “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有关”的说法缺乏证据
  针对“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增多与碘盐过量有关”的说法,流行病学专家认为,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都呈上升态势,但是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迄今并不清楚。因此,专家认为,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存在某种联系的推论依据不充分,缺乏令人折服的有力证据。相反,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已被广泛认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300微克。欧盟和美国的医学研究所讨论了成人碘摄入可耐受上限,并分别指出可耐受上限为每日600微克和1100微克。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为30毫克/千克。按每人每日摄入盐5―10克计算,每日摄碘量约为150―300微克。扣除烹调和人体代谢的损失,碘的摄入量不会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
  2009年,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发布《公告》称:大量事实证明,在科学监测下补充适宜量的碘,从多方面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补碘的益处远远大于碘过量引起的相对较小的风险。
  《公告》指出,在推荐的碘摄入量范围内,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可能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它通常会发生在因长期碘缺乏而预先就存在功能性自主性甲状腺结节的病人身上,这只是一过性的。而明显的碘致性甲亢这一副作用仅仅出现在严重碘缺乏人群并快速过量的补碘后。
  绝大多数高碘地区已停供碘盐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995年以来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碘缺乏病监测系统,包括每年开展1―2次覆盖所有县的碘盐监测,对碘盐浓度、用户水平碘盐覆盖率和非碘盐进行动态监测;每2―3年开展一次以省级为单位的碘营养和病情监测,对碘盐、尿碘水平、甲状腺肿大率等进行动态评估;一年一度进行碘缺乏病高危地区调查评估工作。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卫生部适时对防治策略进行了必要调整。
  据调查,我国有3098万人生活在高碘地区,截止到2008年10月,已有山东、河北、江苏等6个省份82个县647个乡镇的高碘地区停供了碘盐,覆盖人口2831.79万人,占高水碘威胁人口总数的91.4%。目前,我国已在绝大多数的高碘地区停供了碘盐。
  全民食盐加碘使儿童智商总体提高近12%
  我国是地球化学性普遍缺碘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80年代水碘普查和局部调查证实,我国31个省区市普遍为外环境碘缺乏地区。碘缺乏病在我国流行广泛且危害严重。
  1993年,我国确定了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战略,先后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等法规,使碘缺乏病防治有了法律保障。
  年开展的5次全国碘缺乏病调查表明,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状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5年的39.9%上升到2005年的95.4%,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0.4%下降至2005年的5.0%。2007年对全国2737个县(市、区、旗)进行了碘盐监测,居民碘盐覆盖率总体达到97.1%,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4.3%。
  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我国儿童智商总体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碘缺乏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可预防性疾病。
  专家指出,我国缺碘地区尚有5%―10%的人口未能食用合格碘盐,仍在遭受碘缺乏危害。西藏和海南两个省(区)整体处于碘缺乏状况。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每年约有121.9万新生儿没有得到碘保护。我国2008年的监测表明,全国还有344个县的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这距国务院要求到2010年全国95%以上的县(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 是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岁―50岁女性,一般在绝经以后子宫肌瘤即停止生长。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及雌激素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只有雌激素而无孕激素时表现的最突出。子宫肌瘤是球形的实质性肿瘤,表面光滑,呈多发性,生长速度较缓,大小不等,由子宫平滑肌和胶原纤维增生构成。它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伴有继发性贫血,当肌瘤较大时,病人可以感觉或触摸到下腹部有肿块;压迫或牵引膀胱时可产生尿频的症状;压迫到直肠可出现便秘;压迫盆腔时可出现腰背酸痛。由于它可以压迫输卵管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故可造成婚后不孕。如果是在妊娠中后期,由于子宫肌瘤引起胎位不正而影响子宫收缩易导致早产。
  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出现子宫肌瘤,要警惕发生恶变。若肌瘤在短期迅速增大,并伴有子宫出血,特别是在绝经期后肌瘤不但不萎缩反而继续增大,此时应警惕恶变。有生育要求、输卵管通畅的年轻女性往往不愿接受手术。肿瘤克(妇科专用型)针对子宫肌瘤的性质,将消肿瘤的药物贴敷在下腹部和肚脐(神阙穴),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对肿瘤进行切割、软化使之缩小并消失,不手术可以起到手术作用,并且无痛苦、无创伤、无复发,因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较硬的结节。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甚清楚,与皮肤和胸肌筋膜无粘连,因此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病人常感乳房疼痛,在月经期前更甚。有时由乳头流出少量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乳房囊性增生病的发展很慢,常达数年。
  对于述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一般多提倡手术切除,但手术切除后多易复发并破坏了人体的自然美和终生幸福美满,造成人生的悲剧,考虑到一些未婚和未育女性的实际情况,我所研制的肿痛克(妇科专用型)就是针对妇科良性肿瘤而专门研制。肿瘤在哪里,肿痛克就贴在哪里,它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对肿瘤进行软化、切割,使之逐渐缩小和消失。不手术可起到手术的作用,对患者无创伤、无痛苦,同时贴敷肚脐(神阙穴)可以调节女性体内的内分泌,使雌激素维持在生理水平线上。因此,这种治疗往往比较彻底而无复发。  
&&& 是一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那女性得了子宫肌瘤注意事项有哪些? 以下将由肿瘤养生专家为您介绍有关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
&&& 子宫肌瘤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严密观察肌瘤的生长速度。
&&& 子宫肌瘤注意事项2、使用针对性的药物(例如国家新药宫瘤宁)抑制肌瘤生长,直至萎缩消失。
&&& 子宫肌瘤注意事项3、年龄较大的妇女,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绝经后又有阴道流血,要警惕是否发生恶变。
&&& 子宫肌瘤注意事项4、子宫出血量多者,应引起注意,积极采取措施治疗。
&&& 子宫肌瘤注意事项5、日常饮食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海带、海蜇、蘑菇、木耳、山楂等食品,忌食生冷、辛辣、酸涩食品。气血虚弱者饮食要有营养,并且要有利湿功能。
&&&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恶性肿瘤要采取预防措施,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 子宫肌瘤易发于中年妇女,主要是在过多的雌性激素和长期的刺激造成的。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发现的,只要经常到医院做定期的检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引起警惕:
&&& 子宫肌瘤的预防警示(1)月经改变  如果你的正常月经周期发生变化,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及月经不规则时需考虑。  
&&& 子宫肌瘤的预防警示(2)不孕  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中,有少数可引起不孕现象,其原因是肌瘤导致子宫变形,使受精卵着床不利。   
&&& 子宫肌瘤的预防警示(3)肿块  在下腹部能摸到肿块,特别在膀胱尿液充盈的情况下肿块触摸更明显。  
&&& 子宫肌瘤的预防警示(4)疼痛  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大多数无疼痛感觉,但是还有少部分人在肌瘤发生感染或子宫变形后,可以出现下腹部疼痛。  
&&& 子宫肌瘤的预防警示(5)压迫感  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中,大部分人可无任何感觉,然而,如果肌瘤位置较低,常会出现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膀胱或压迫直肠或压迫输尿管等症状。
近年来发现女性妇科癌症有不断抬头的趋势,而部分的妇科癌瘤的治疗其实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却惟独卵巢癌的疗效目前来说尚无明显改善。但是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妇科肿瘤的第三位,但病死率却为首位。 造成其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由于卵巢癌生长部位隐蔽,无法直接看到,对早期患者仍缺乏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大多数(约70%以上)初诊患者已有盆腹腔转移。那么,卵巢癌有哪些常见的早期症状和表现呢?
1.发病年龄: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阶段在40岁以后,其中以50岁左右绝经前后的中年妇女最为多见,但20岁以下少女也有发生。
2.胃肠道不适:早期患者首发症状常常表现在胃肠道。病人几乎都因腹胀、胃纳不佳、饮食减少或明显消瘦而就医。若腹水出现,腹胀将更为明显,也可出现腹痛。 
3.腹部肿物:多数患者在早晨醒来膀胱充盈时无意中摸到下腹部肿物,若肿物长势迅速或出现腹水者应高度可疑为本病。
4.月经改变:大约1/2卵巢癌患者月经不正常,阴道有不规则出血。临床还发现卵巢功能不全者,如月经初潮推迟,绝经期提前;痛经、独身、不育或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易患本病。
5.压迫症状:较大的盆腔肿物常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并有尿频、便急、肛门憋堵、下腹坠胀或大便不畅等不适。
针对卵巢癌,目前所采取的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与中药治疗等综合疗法对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仍然较差,而且难以避免复发。而早期就得到诊治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则大不一样。以卵巢上皮癌为例,据统计,5年存活率,Ⅰ期为80%,Ⅱ期为40%;而Ⅲ、Ⅳ期仅5%以下。
可见早发现、早诊治对卵巢癌患者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所以女同志有必要定期作妇科防癌检查,如发现5厘米左右的卵巢肿物需定期随访,密切观察。女性多吃番茄、胡萝卜以及其他一些富含叶红素和番茄红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其患卵巢癌的危险性。
国外学者在《国际癌症研究杂志》曾发表论文,通过大量的人群和实验数据证实叶红素,尤其是α-叶红素摄入较多能够显著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这一点在绝经期妇女中最为显著。因此,现在已有很多外国妇女尝试在饮食中增加胡萝卜和番茄,自然摄入类胡萝卜素。而有关的专家学者就此还特别强调:自然的饮食摄入是最好的,通过单纯补充类胡萝卜素达到这一目的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卵巢早衰(POF),是指已建立规律月经的妇女,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常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和雌激素的下降,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绝经前后症状,使患者未老先衰,给其身心健康和夫妻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共571篇文章
本周推荐博文滤泡状腺癌两年,是不是非常严重啊,上周刚确诊复发骨转移了。请问这种情况还能活多久?_百度知道
滤泡状腺癌两年,是不是非常严重啊,上周刚确诊复发骨转移了。请问这种情况还能活多久?
提问者采纳
主要是要看目前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其免疫功能高低。骨转移是滤泡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治疗方式还是比较多的,而且目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也不错,大部分的患者骨痛可以缓解,骨病灶缓解率也较高,如果经过积极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今幸胶囊(Rh2护命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实现长时间生存。
其他类似问题
腺癌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这个肯定严重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腺癌骨转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