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怎么保护手冬天冻脚手才不会冻呢

冬天怎么样保护手才不能被冻坏?
冬天怎么样保护手才不能被冻坏?
冻疮重在预防:
在临床上发现,尽管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发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每当寒冷季节到来,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或上医院治疗,而那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属于抗寒能力较差或寒冷过敏型体质者,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要比一般人以更快的速度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但手、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因急剧减少,供血不足,致使手、脚、耳等部位的皮肤和表层肌肉温度下降,这样就极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因此,有人提出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以做预防。
  如果属于抗寒能力较差或寒冷过敏型体质者,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要比一般人以更快的速度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但手、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因急剧减少,供血不足,致使手、脚、耳等部位的皮肤和表层肌肉温度下降,这样就极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因此,有人提出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以做预防。
冻疮的治疗:

  冻疮早期阶段,局部红肿发痒而没有水疱者,可在以下几个简便治疗方法中任选一种。

  (1)取紫草30g,水煎温洗,每日2次。(2)取桑枝90g,甘草30g,水煎温洗或浸泡患处,每日2次。浸泡后保温。(3)取冬瓜皮、川椒、艾叶、桂枝各等量,水煎温洗或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4)用辣椒酒(辣椒浸泡在白酒里密封7天),或猪油蜂蜜软膏(30%猪油和70%蜂蜜混合),或10%樟脑酒精等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此外,可采用各种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的消炎止痛膏外贴患处,对冻疮未溃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于初起者,一般仅贴一次即可获效;较重者,需贴3次。每1~3日换一次。贴膏的大小可根据冻疮范围来剪裁。以患处为中心,贴敷面积尽可能大些,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冻疮已破溃,除防止感染外,可用10%硫磺鱼石脂软膏外涂,亦可用辣椒秆煎水熏浸,具体方法是:将刚煎好的辣椒秆水倒入容器中加盖毛巾,先将破溃的手脚伸入让蒸汽熏。待水变温后。再把破溃处浸泡其中15分钟左右,并用棉球将破溃处洗净。

  如冻疮已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较剧,甚或化脓,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药店会有多种治疗冻疮的药膏,你可以挑一个适合的试用。

1.如果你的冻疮尚未溃烂,可以选用含辣椒素或莨菪碱的冻疮膏,如辣椒碱软膏;

2.如果冻疮已经溃烂,最好到医院处理溃烂面,以防止感染;也可以自己买支百多邦试用,但如果用药3天后溃烂面未见好转,一定要到医院处理。

以上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绍兴冬冬》答题专用 ,请误复制。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如何预防、治疗冻疮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其他回答 (2)
针对冻疮防治皮肤病咨询给你如下解答: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常因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血管痉挛、缺氧、郁血所致的慢性局限性组织浸润。鞋袜过紧,局部多汗、潮湿、贫血、缺乏运动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常为发病诱因。  故冻疮的发病率与天气变化、职业岗位及工作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多见于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缘和足跟等处。 
  在进入寒冷冬季,我们首先应注意预防保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营养不良,贫血及易患冻疮者应加强营养;入冬后注意保暖,特别要关注四肢末端,耳廓等好发部位;外出时皮肤宜涂油脂,避免长久接触寒冷潮湿,保持皮肤干燥;对好发部位可经常进行按摩及温水浴,改善血液循环。 
  对于已患冻疮者可进行局部治疗 
  1.皮肤未破损者可选用:①10%樟脑软膏、松节油、冻疮软膏、猪油蜂蜜软膏、云南白药酊剂、冻康灵、辣椒痛可贴等涂擦或外贴患处;②用茄子杆、辣椒杆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克水煎后热泡患处(以不烫伤为度)30分钟,每日1-2次。2.已破溃有脓性分泌物者可选用①3%硼酸水清洗后,外敷10%硼酸软膏或10%氧化锌软膏;②碘伏涂擦后,外敷凡士林纱布;③局部感染严重者,应到医院就诊接受抗生素治疗。
本人个人空间有更详细的图文介绍.有兴趣去看看.可一起交流,学习.
简单的说皮肤其实也是有新陈代谢的,一般是28天。皮肤发黄是因为皮肤没有清洁干净所致de ~~所以建议您不要去美容院话冤枉钱。只要每天注意清洁,睡觉前一定要洗脸(用适合您自己皮肤的洗面奶)注意一下防晒(防晒可是司机都要的奥~~不要以为冬季的紫外线弱奥~ 其实四个季节的紫外线照射都是一样的),健康的肤色其实是最好的。 还有请楼主不要用短时间就能够美白的化妆品。玉兰油建议最好别用的好,因为里面含由铅成分比较多,会有依赖性,用的时间长了再换别的品牌就会不适应,会过敏.您现在可以用雅芳系列的,一套大约在150元左右,价格还可以,效果也不错。欧莱雅保湿系列的也不错,一套在350元左右,效果绝对的好~~还有就是要注意补水保湿,补水只靠化妆品效果不是很明显,建议您要多喝水、吃新鲜水果、蔬菜。时间长了,不用化妆皮肤自然会变好的。个人建议,希望能给楼主带来帮助~@~@ 
~!~!!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皮肤科领域专家连续好几年冬天冻手,今年保护的好没有冻。但现在手上的皮肤已经变很松,骨节也变粗了,有没有什么可恢复_百度知道
连续好几年冬天冻手,今年保护的好没有冻。但现在手上的皮肤已经变很松,骨节也变粗了,有没有什么可恢复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让血液循环
天气冷了 就用护手霜
保养好皮肤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冬天要怎样保护手指才不会被冻坏?
冬天要怎样保护手指才不会被冻坏?
介绍防治冻疮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
  2、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
  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
  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
破者10-11日为一疗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
  5、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
&br& ,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6、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
  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
。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
■冬季寒冷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
  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
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
  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
  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
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
效果更佳。
  &br&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 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
。 ■为什么夏治冻疮有道理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
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br&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其他回答 (1)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 ,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晕 有没有简单一点的
字太多 看着好累哦
你可以随便找一个药方都可以啊,只不过是让你多一些选择而已。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皮肤科领域专家冬天手会冻,怎样才能保护好不让冻_百度知道
问:冬天手会冻,怎样才能保护好不让冻
权威医生回答
来自盱眙县人民医院
你好,冻疮多因不注意保暖,局部循环不畅等因素导致的.在治疗上建议使用冻疮膏进行治疗较好,要注意保暖,并经常搓搓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恢复,在局部可涂抹凡士林或者用(红花鳄油)冻疮膏.祝你早日恢复。
病情分析:
你好这位朋友,根据你的描述,出现冻疮,主要是由于受冻所致,应该注意保...
你好,冻疮多因不注意保暖,局部循环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在治疗上建议使用冻疮膏进行...
你好,冻疮是由于暴露于零度以下寒冷环境引起的局限性、红斑性炎症损害,平时一定要注...
冻疮大多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气机阻滞 所导致的,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很难根治的。平时一...
问题分析:
身体血液循环阻滞是引起冻疮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很难根治的,主要...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天冻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