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心不止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什么意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不要等到失去了亲人以后再去叹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机会,而当我们再想要去把握的时候却已经晚了,一定要做到,还能够尽我们的所能去让他们开心的时候,可是风却不停止,表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能看的懂。就是树想要静下来,可是亲人却失去了。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的这样的遗憾。当我们犹豫的时候,在还能够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好好的对待自己的亲人,机会就会在我们的手中溜走,只能够去惋惜去后悔。后面的那句话就为了教育子女,而子女想要去养老孝敬,这是一句很有教育意义的话,活在当下。,
其他类似问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间吾事君,吾失之三矣,因为这缘故,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去而不可得见者,子欲养而亲不待】解释 树想要静止,与友厚而小绝之,高尚吾志,,少而学,父母却已经亡故。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年也,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游诸侯,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失之二也,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以后吾亲,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也表示主观愿望适应不了客观情况。希望可以帮到你,是树的无奈,失之一也,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亲也。吾请从此辞矣,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你好。这出自 汉·韩婴《韩诗外传》 原文是“皋鱼曰,
树想不动,但是大风吹着;子女打算孝敬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不在了。意思是说,孝敬父母要趁早,就从现在开始,不要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不要等到想孝顺了,父母却不在了,空留遗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记得自己的一切是谁给与我们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记得自己的一切是谁给与我们的!! 10
随着自己愈长大,看着父母亲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丝变白发,动作从迅捷变缓慢,多心疼!父母亲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不停的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没有腾出一个空间给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当我需要停泊岸时,才会想起他们……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朋友,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母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与万物共存!
补充:我们洗澡穿衣,牵手走路,为我们远行牵挂的母亲,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你是否有尽到你的孝道,关心母亲吧,别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体会母亲的神情.
如果母亲仍健在,那么别忘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爱护她;&如果她已经不幸永远离开了你,那么你必须记得,母亲才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朋友,如果看了这些觉得有所感悟,请告诉你身边所有的朋友,让他们知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爱情可以重新再找寻,但父母一生却只有一个,要珍惜、珍重。...........
看到这里请大家仔细品味一下这句经典的话语: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随着自己愈长大,看着父母亲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丝变白发,动作从迅捷变缓慢,多心疼!父母亲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不停的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没有腾出一个空间给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当我需要停泊岸时,才会想起他们……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朋友,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母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与万物共存!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花了很多时间, ??  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  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  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  我也一并忘记。?? ??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  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  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  体谅我,??  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希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 ??  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  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  不要催促我,??  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  只要有你在一起,??  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  所以,??  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  陪着我,慢慢的。??  就像当年一样,??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我将这首转摘的诗行,一句一句的读了几遍,眼泪已流满我脸,也淋湿了衣襟。我想起我那白发苍苍早已离我十年的母亲,想起我娘亲的脸、我娘亲慈祥的笑容、我娘亲那一声声亲切的唠叨……“再吃点吧!”“再多穿件衣服……”“路上小心点!”我多想再听听我娘亲的一句句朴实而饱含血肉之情的话呀!我听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了!想起娘亲每次这样说时我都会漫不经心的回答一句:“嗯!知道了!”。直到娘亲离开我,我再也听不到时,才恍然明白,才真真正正的“知道了!”。只是太晚太晚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除了痛悔自责仰天悲叹外,还能做什么呢?
凡读完这篇转摘文章的朋友,相信你们一定“知道了!”
希望你:立刻给父母亲打个电话。
以后无论多忙也要常回家看看你的双亲父母。
如果远在千里也要常常给双亲打个电话报一声平安!
百善孝为先!莫做悲哀人!
其他回答 (12)
我想我父母了!我不在他们身边!
你的这段话说得太好了,很让人感动,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就没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了!我在这里代替天下所有的父母向你表示感谢!我本人要很好的向你学习!谢谢你在中秋来临之际在这里留下这段最有分量,最有意义的一段话!谢谢!
不用客气!只是我的生日快到了 ,有点想我的父母了!
快过节了,可以回家去了吧,好好和父母在一起呆几天是很幸福的呀!祝你快乐!
对了,祝你生日快乐!
说的真好,百行孝为先,即使这样也不能报答父母养育成人的大恩,然而做不到的也大有人在,天底下最可怜的就是父母,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的爹娘。
是啊,当我们真正懂得了应该怎么孝敬父母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你是个很感性的人,一定也很孝顺自己的父母,很感谢你贴出这段话来,激励我们守护好自己的亲人——世间最亲我们的人。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朋友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乐!!!!
在父母健在的时候 一定要尽为人子的孝顺 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 在去为父母烧纸上香 那是孝顺吗
多回家看看父母是最实在的 有时候什么都比不上一句真诚的问候 而作为人子的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去主动问候父母呢
总是父母问子女 钱都够不够用啊 最近过的咋样啊等等
孝顺是最经典的感动 是我们必须做的
在你的生日将要来临之际,你深情地为自己的父母,也为天下所有含辛茹苦的父母,写下了掷地有声、炙手可热的文字。这不仅是你的心声,也是全天下所有儿女感恩父母共同的心声。古人云:父母之恩,弥天罔及。其实我们做儿女的,如果拿出父母对子女的1/10对头对待父母,父母就会感激不尽了。父母要求子女的甚少,给予子女的则甚多。做儿女的为什么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会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写的好,感谢,实际行动比什么都强!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珍惜此时此刻,好好对待我们的父母!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我们都应该努力的爱自己的父母呀!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呀!!!
有同感!让我们付诸爱父母的行动吧!
那 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真的很爱他们
人活着无非就是,抚子女成大器,养父母归大地。
等待您来回答
家庭生活领域专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全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全文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 作者:韩婴 子欲养,而亲不在,在第三段第六行 全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止,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诗曰:“宜尔子孙绳绳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子不可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 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绳绳兮。”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 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子路曰:“有人于斯,夙兴夜寐,手足胼胝,而面目黧黑,树艺五谷,以事其亲,而无 孝子之名者、何也?”孔子曰:“吾意者、身未敬邪!色不顺邪!辞不逊邪!古人有言曰: ‘衣欤!食欤!曾不尔即。’子劳以事其亲,无此三者,何为无孝之名!意者、所友非仁人 邪!坐,语汝,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便也。是以君子入则笃孝, 出则友贤,何为其无孝子之名!诗曰:“父母孔迩。”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山,钟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乎如太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僻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与鼓琴也。非独琴如此,贤者亦有之,苟非其时,则贤者将奚由 得遂其功哉! 秦攻魏,破之。少子亡而不得。令魏国曰:“有得公子者,赐金千斤;匿者、罪至十 族。”公子乳母与俱亡。人谓乳母曰:“得公子者赏甚重,乳母当知公子处而言之。”乳母 应之曰:“我不知其处,虽知之,死则死,不可以言也。为人养子,不能隐而言之,是畔上 畏死。吾闻:忠不畔上,勇不畏死。凡养人子者,生之,非务杀之也,岂可见利畏诛之故, 废义而行诈哉!吾不能生而使公子独死矣。”遂与公子俱逃泽中。秦军见而射之,乳母以身 蔽之,着十二矢,遂不令中公子。秦王闻之,飨以太牢,且爵其兄为大夫。诗曰:“我心匪 石,不可转也。”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 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己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 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 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诗曰:“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齐景公纵酒,醉,而解衣冠,鼓琴以自乐。顾左右曰:“仁人亦乐此乎?”左右曰: “仁人耳目犹人,何为不乐乎!”景公曰:“驾车以迎晏子。”晏子闻之,朝服而至。景公 曰:“今者、寡人此乐,愿与大夫同之。”晏子曰:“君言过矣!自齐国五尺已上,力皆能 胜婴与君,所以不敢者、畏礼也。故自天子无礼,则无以守社稷;诸侯无礼,则无以守其 国;为人上无礼,则无以使其下;为人下无礼,则无以事其上;大夫无礼,则无以治其家; 兄弟无礼,则不同居;人而无礼,不若遄死。”景公色愧,离席而谢曰:“寡人不仁无良, 左右淫湎寡人,以至于此,请杀左右,以补其过。”晏子曰:“左右无过。君好礼,则有礼 者至,无礼者去;君恶礼,则无礼者至,有礼者去。左右何罪乎?”景公曰:“善哉!”乃 更衣而坐,觞酒三行,晏子辞去,景公拜送。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传曰:堂衣若扣孔子之门,曰:“丘在乎?丘在乎?”子贡应之曰:“君子尊贤而容 众,嘉善而矜不能,亲内及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何言吾师之名焉?”堂衣若曰: “子何年少言之绞?”子贡曰:“大车不绞,则不成其任;琴瑟不绞,则不成其音。子之言 绞,是以绞之也。”堂衣若曰:“吾始以鸿之力,今徒翼耳!”子贡曰:“非鸿之力,安能 举其翼!”诗曰:“如切如瑳,如琢如磨。” 齐景公出弋昭华之池,颜邓聚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夫邓聚有死 罪四,请数而诛之。”景公曰:“诺。”晏子曰:“邓聚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 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四国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天子闻 之,必将贬绌吾君,危其社稷,绝其宗庙,是罪四也。此四罪者、故当杀无赦,臣请加诛 焉。”景公曰:“止。此亦吾过矣,愿夫子为寡人敬谢焉。”诗曰:“邦之司直。” 魏文侯问于解狐曰:“寡人将立西河之守,谁可用者?”解狐对曰:“荆伯柳者、贤 人,殆可。”〔文侯曰:“是非子之雠也?”对曰:“君问可,非问雠也。”〕文侯将以荆 伯柳为西河守。荆伯柳问左右,谁言我于吾君。左右皆曰:“解狐。”荆伯柳见解狐而谢之 曰:“子乃宽臣之过也,言于君,谨再拜谢。”解狐曰:“言子者,公也;怨子者,吾私 也。公事已行,怨子如故。”张弓射之,走十步而没,可谓勇矣。诗曰:“邦之司直。” 楚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美,闻于国中。庄王召见而问焉。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 相人之友者也。观布衣者,其友皆孝悌笃谨畏令,如此者,家必日益,而身日安,此所谓吉 人者也。观事君者,其友皆诚信有行好善,如此者、措事日益,官职日进,此所谓吉臣者 也。人主朝臣多贤,左右多忠,主有失败,皆交争正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名声日 显,此所谓吉主者也。臣非能相人也,观友者也。”王曰:“善。”其所以任贤使能,而霸 天下者,始遇之于是也。诗曰:“彼己之子,邦之彦兮。” 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 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 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传曰:君子之闻道,入之于耳,藏之于心,察之以仁,守之以信,行之以义,出之以 逊,故人无不虚心而听也。小人之闻道,入之于耳,出之于口,苟言而已,譬如饱食而呕 之,其不惟肌肤无益,而于志亦戾矣。诗曰:“胡能有定。” 孔子与子贡子路颜渊游于戎山之上。孔子喟然叹曰:“二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 由、尔何如?”对曰:“得白羽如月,赤羽如朱,击钟鼓者、上闻于天,下槊于地,使将而 攻之,惟由为能。”孔子曰:“勇士哉!赐、尔何如?”对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 间,不持尺寸之兵,斗升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弟兄。”孔子曰:“辩士哉!回、尔何如?” 对曰:“鲍鱼不与兰茞同笥而藏,桀纣不与尧舜同时而治。二子已言,回何言哉!”孔子 曰:“回有鄙之心。”颜渊曰:“愿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使城郭不治,沟池不凿,阴阳和 调,家给人足,铸库兵以为农器。”孔子曰:“大士哉!由来区区汝何攻?赐来便便汝何 使?愿得之冠,为子宰焉。” 贤士不以耻食,不以辱得。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 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 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 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 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 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 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 子自责,不敢出妇。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孔子出卫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 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 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所谓鲁孔丘 也。”姑布子卿曰:“是鲁孔丘欤!吾固闻之。”子贡曰:“赐之师何如?”姑布子卿曰: “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 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子贡吁然。姑布子卿曰:“子何患焉。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 借,远而望之,羸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子何患焉!”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无所辞,独 辞丧家之狗耳,曰:“丘何敢乎?”子贡曰:“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借,赐以知之矣。不 知丧家狗,何足辞也?”子曰:“赐、汝独不见夫丧家之狗欤!既敛而椁,布器而祭,顾望 无人。意欲施之,上无明王,下无贤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 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也。丘何敢乎!” 修身不可不慎也:嗜欲侈则行亏,谗毁行则害成;患生于忿怒,祸起于纤微;污辱难湔 洒,败失不复追。不深念远虑,后悔何益!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谩 诞者、趋祸之路也,毁于人者、困穷之舍也。是故君子不徼幸,节嗜欲,务忠信,无毁于一 人,则名声尚尊,称为君子矣。诗曰:“何其处兮,必有与也。” 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杅。天下有道,则诸侯畏之;天下无道,则庶人易之。 非独今日,自古亦然。昔者,范蠡行游,与齐屠地居,奄忽龙变,仁义沈浮,汤汤慨慨,天 地同忧。故君子居之,安得自若!诗曰:“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田子方之魏。魏太子从车百乘而迎之郊,太子再拜谒田子方,田子方不下车。太子不说 曰:“敢问何如则可以骄人矣?”田子方曰:“吾闻以天下骄人而亡者、有矣。〔以一国骄 人而亡者,有矣。〕由此观之,则贫贱可以骄人矣。夫志不得,则授履而适秦楚耳,安往而 不得贫贱乎?”于是太子再拜而后退,田子方遂不下车。 戴晋生弊衣冠而往见梁王。梁王曰:“前日寡人以上大夫之禄要先生,先生不留;今过 寡人邪!”戴晋生欣然而笑,仰而永叹曰:“嗟乎!由此观之,君曾不足与游也。君不见大 泽中雉乎?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奋翼争鸣,声响于陵泽者何?彼 乐其志也。援置之囷仓中,常噣粱粟,不旦时而饱;然犹羽毛憔悴,志气益下,低头不鸣, 夫食岂不善哉?彼不得其志故也。今臣不远千里而从君游者,岂食不足?窃慕君之道耳,臣 始以君为好士,天下无双,乃今见君不好士明矣!”辞而去,终不复往。 楚庄王使使赉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即谓夫人 曰:“楚欲以我为相,今日相,即结驷列骑,食方丈于前,如何?”妇人曰:“夫子以织屦 为食,食粥毚履,无怵惕之忧者、何哉?与物无治也。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 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国之忧,其可乎?”于是遂不应 聘,与妇去之。诗曰:“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传曰:昔戎将由余使秦。秦缪公问以得失之要,对曰:“古有国者,未尝不以恭俭也, 失国者、未尝不以骄奢也。”由余因论五帝三王之所以衰,及至布衣之所以亡,缪公然之。 于是告内史王缪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由余、圣人也,将奈之何?”王缪曰: “夫戎王居僻陋之地,未尝见中国之声色也,君其遗之女乐,以淫其志,乱其政,其臣下必 疏,因为由余请缓期,使其君臣有间,然后可图。”缪公曰:“善。”乃使王缪以女乐二列 遗戎王,为由余请期,戎王大悦,许之。于是张酒听乐,日夜不休,终岁淫纵,卒马多死。 由余归,数谏不听,去,之秦,秦公子迎,拜之上卿。遂幷国十二,辟地千里。 子夏过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为公费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费, 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问三乐?”曾子曰:“有 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 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子夏问:“敢问三费?”曾子曰:“少而学,长而忘,此 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子夏曰:“善 哉!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而事一士,愈于治万民之功;夫人不可以不知也。吾尝蓾 焉,吾田?岁不收,土莫不然,何况于人乎!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夫实之与实,如胶如漆;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君子可不留意哉!”诗曰:“神之听 之,终和且平。” 晏子之妻使人布衣纻表。田无宇讥之曰:“出于室,何为者也?”晏子曰:“家臣 也。”田无宇曰:“位为中卿,食田七十万,何用是人为畜之?”晏子曰:“弃老取少,谓 之瞽;贵而忘贱,谓之乱;见色而说,谓之逆。吾岂以逆乱瞽之道哉!” 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咿而笑之,及其升于高,一诎一信,展而 云间,藩木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士褐衣缊着,未尝完也,粝藿之食,未尝饱也,世俗之 士即以为羞耳;及其出则安百议,用则延民命,世俗之士超然自知不及远矣。诗曰:“正是 国人,胡不万年!”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 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 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吾附益之,尚犹 贾不售。今厚送子,子丑故耳。”其友后见之,果丑。传曰:“目如擗杏,齿如编贝。” 传曰:孔子过康子,子张子夏从。孔子入座。二子相与论,终日不决。子夏辞气甚隘, 颜色甚变。子张曰:“子亦闻夫子之议论邪?徐言誾誾,威仪翼翼,后言先默,得之推让, 巍巍乎!荡荡乎!道有归矣。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搤腕,疾言喷喷,口 沸目赤,一幸得胜,疾笑嗌嗌,威仪固陋,辞气鄙俗,是以君子贱之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解释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唐˙白居易˙柳公绰父子温赠尚书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向无显扬褒赠之事,则何以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齣: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或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息而风不停。
汉·韩婴《韩诗外传》『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解释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唐˙白居易˙柳公绰父子温赠尚书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向无显扬褒赠之事,则何以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出: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或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息而风不停。
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欲静而风不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