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表现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中医治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宋祚民老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
&&& 宋祚民老师是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20世纪40年代就学北平国医学院,师从京华名医孔伯华先生,尽得其真传,行医60余载,以擅长治疗温热时病、血液病、脾胃病、关节病、小儿多动症而著称。现将宋老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小儿多动症属于儿科的疑难杂症,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加,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病以身体多动、情绪多变、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与西医的多动综合征(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局部抽搐症、多发性抽搐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相近。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心、脾、肝、肾诸脏的阴阳失调所致,一般多分为下列几个证型。
  1 临床常见的分型与治法&&&&   临床多分为心脾气虚、阴亏阳亢、痰火扰神3个证型。&&&   1.1 心脾气虚:症状有多动、挤眉、弄眼、耸肩等,注意力涣散,夜寐不安,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淡少苔,脉细缓。治以补益心脾,安神安定。常选用四君子汤、归脾汤加减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山药、茯神、白术、菖蒲、远志、酸枣仁、钩藤、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炙甘草等药。加减:胸闷憋气者,加郁金、薤白,宽胸理气;便溏者,加苍术健脾燥湿。&&&   1.2 阴亏阳亢 症状有形体消瘦,精神涣散,易怒易躁,多动多语,颧红,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治以养阴、平肝、潜阳。常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加减治疗,常用的中药有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百合、合欢花、钩藤、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杭菊花。加减:神情郁闷者,加柴胡、郁金、菖蒲舒肝理气;纳呆便溏者,加云茯苓、白术、荷叶等健脾升清阳之药。&&&   1.3 痰火扰神 症状有多动难以制约,多语不避亲疏,烦急易怒,神思涣散,口渴多饮,纳呆,尿黄便干。舌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安神,化痰开窍。常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炒栀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胆南星、菖蒲、远志、郁金等。加减:者,加大黄泻热通便;头目昏者,加佩兰、藿香芳香祛湿,或苡米健脾化湿。&&&&   2 宋老的治疗方法与经验&&&&   宋老认为:多动症属中医肝风、、健忘范畴,与心、肝、脾、肾诸脏关系密切,部分医务界人士从心脾入手、从脾肾入手研究本病。宋老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后,认为:心肝脾肾诸脏中,肝对于小儿多动症最为重要。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则五脏俱荣,小儿生机蓬勃,精气未充,肝阳易旺,肝风易动,故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肝为刚脏而性动,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所以小儿多动症的发病与肝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此外,中焦脾胃亦十分重要,脾为后天之本,小儿生长发育,以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荣养,皆靠脾胃产生的水谷精微来提供,由于小儿饮食不知自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运失司,生化乏源,肝失荣养,是造成多动症发生的内在原因。宋老正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总结多年 临床经验,采用平肝潜阳为主,兼顾健脾养胃为辅治疗小儿多动症,取得较好的效果。&&&   宋老常用的中药有生石决明、白蒺藜、杭菊花、杭白芍、石菖蒲、川郁金、僵蚕、蝉衣、薄荷、茯苓、山药等,以平肝潜阳、柔肝健脾为治疗大法,达到调整肝脾阴阳,使肝气平和、中气充盈,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对于痰阻清窍、多动难以制约、多语不避亲疏、抽动较重者,可加用青礞石、天竺黄,或将礞石滚痰丸、牛黄抱龙丸同煎服。即在每次煎药时,用布包1丸礞石滚痰丸或牛黄抱龙丸,放入汤药中同煎。对于多动频繁者,在应用钩藤等植物效果不好时,应加用全虫、蜈蚣等动物药,镇痉熄风止动。对于多动不甚频繁、体质较弱者,治疗时要以健脾为主,应用宋老的悦脾汤加减治疗之。虽有多动不治动而治以调脾,此乃不治动而动则自止之意。
  3 典型病例&&&&   3.1 例1 患儿,男,8岁。患儿四肢时时不自主抖动月余,同时腹肌不时上下抽动。在受批评、训斥时症状加重。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小动作较多、烦急,易激惹。查体见患儿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辨证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肝郁气滞。治宜滋养肝肾,舒肝理气。方药:生石决明30g(先煎),珍珠母15g(先煎),杭菊花10g,杭白芍12g,生地黄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当归10g,石菖蒲10g,川郁金10g。百合10g,钩藤15g(后下),川楝子10g。&&&   患儿服药7剂后,诸症大减,自诉有时上课感到头昏不清,加荷叶10g以升清阳之气,加茯苓15g健脾渗湿、宁心安神。坚持服药28剂,家长反映患儿情绪稳定,多动症状基本消失,上课已基本可以坚持听讲,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继服前药,改2日服1剂,连服3个月后停药。1年后追访,患儿正常,多动症痊愈后未出现反复。&&&   按语:此例患儿消瘦,平素急躁易怒,舌体瘦小偏红,说明其多动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之证。病位主要在肝肾。肾为先天之本,肝肾同源,小儿阴常不足,加之调养不当,造成肝肾阴虚之候,导致出现肝阳偏亢之象,如急躁易怒、多动多语。本病虽以多动为主症,但本型中以肝肾阴虚为主要矛盾,因此治疗时应从滋补肝肾入手,不能一味安神。通过滋养肝肾,阴血得以充盈,自能达到平肝息风之目的。&&&   3.2 例2 患儿,男,11岁。患儿多动不宁数月,老师反映患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伴见面色少华,时有气短心慌,夜寐不安,纳差,大便溏薄,1日一行。校对试验水平较差。舌质淡、苔薄,脉细。中医证属:心脾两虚、心神不宁。治宜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方药:藿香10g、苏梗10g、竹茹10g、佛手10g、太子参10g、沙参15g、焦三仙10g、天花粉10g、乌梅10g、茯苓15g、黄芪10g、山药10g、石菖蒲10g、川郁金10g、炒枣仁20g、钩藤15g、夜交藤10g。服上药14剂,患儿纳食明显增多,面色好转,睡眠较前安稳,但上课仍不能认真听讲,精神不集中。上方加五味子6g、麦冬8g,取生脉散之意养心敛气;加珍珠母15g镇心安神。再进30剂,家长反映患儿上课能坚持听讲,回家后能主动完成作业,经查校对试验水平已在正常范围。&&&   按语:患儿素体脾虚,故见面色少华、纳呆、便溏等症状。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乏源,五脏六腑失于滋养,而出现气血不足之证,脾主气,心主血,故表现为心脾两虚的症状,所以在治疗时应从心脾入手,用悦脾汤为基础方加减,健脾益气,使中焦得以运化,健脾开胃,使水谷得以入化,脾运强健,气血得有化生之源,故脾气充盈,则心气、心血亦得以充盈。用生脉散养阴、益气、敛气,心气盈则心神宁,心血充则心有所主,起到补益心脾,安神定志的功效。&&&&   4 讨论&&&&   小儿多动症,目前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普遍认为:小儿多动症的发病与小儿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虚”,关系密切,临床根据小儿症状的主次而分成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痰火扰神等证型,各型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肾为先天之本,若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调养不当,则致阴阳失衡,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候,如烦急易怒、形体多动。肝藏血,血属阴,肝肾阴虚则阴血亦虚,血不养心则注意力涣散,易忘事。脾为后天之本,小儿饮食不知自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运失司,生化乏源,先天之肾得不到充养,阴血无以 化生,心脾两虚而引发诸多症候。宋老认为:在五脏中,肝对于小儿多动症最为重要。因此在治疗时,多采用平肝潜阳为主,兼顾健脾养胃为辅治疗小儿多动症。&&&   宋老具体治疗用药时,多注意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标是指在辨证用药基础上,根据患儿多动的特点,加用重镇安神之品缓解症状,可选用龙骨、牡蛎、珍珠母、灵磁石等,具有平肝潜阳功效、又能宁心安神的药物。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龙骨、牡蛎煎熬后有抑制骨骼肌兴奋的作用。心脾两虚型的治疗,应以健脾为主,脾健运才能生化有源。多动儿童一般睡眠较差,所以在用药时,应注意佐用安神宁心之品,其中酸枣仁能益肝养血,其水溶液有镇静、安神、催眠的作用,是临床常用之品。肝肾阴虚型的治疗,则以益肾养阴为重,因为肝肾同源,肾阴充盛则肝之阴血亦充足。通过滋养肾阴、养血和血来柔肝敛阴、平潜肝阳。&&&   宋老常常强调:患儿要及早就医,早就诊的患儿治疗时,疗程较短,临床治愈率高,追访显示很少出现病情反复。&&&   宋老观察到:多动症状如摇头、眨眼、耸肩及上课做小动作等,与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差相比,在服药一定时间后,多动症状最早出现好转,随后注意力及学习成绩逐渐出现好转,在痊愈的患儿中,多动症状最早消失,继续服药注意力及学习成绩则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宋老认为:肝主筋主风,肝气过旺则肝风动,肝风动则筋拘挛,身体多动。肝主气,气贯穿于全身,肝气调达,全身舒畅,五脏俱荣。肝气郁结则烦急,易激惹,任性冲动。肝气郁结则五脏之气不畅,五脏为之累而损,如心主思,心气不畅则才思不敏,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下降。所以肝是主要矛盾,治肝调肝是宋老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主要方法,也是宋老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思路,这是我们在跟宋老学习中的一点体会。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9:58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小儿多动症处方:女贞子15克,夜交藤、枸杞子、生牡蛎各12克(先煎),白芍、珍珠母(先煎)各10克。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谈者加熟地10克,阿胶12克(烊化);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功效: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主治:小儿多动症。疗效:治疗15例,全部治愈。最少服15剂,最多服55剂,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林& 杰
点评:小儿多动症是由于肝肾之阴不足,肝阳偏亢,阻亢则多动。故本方以女贞子、枸杞子、白芍或加熟地、阿胶以补肝肾之阴;用珍珠母、牡蛎、夜交藤或加枣仁平肝潜阳,养心安神,阴充阳潜,则多动之症可渐渐消除。
责任编辑:admin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每日在线答疑欢迎 登录新浪中医频道
健康提示: []
当前位置: &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辨证疗法
[文章摘要]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辨证疗法:一、心脾气虚【表现】为神疲乏力,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象虚弱。&br/& &br/&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辨证疗法:  一、心脾气虚  【表现】为神疲乏力,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象虚弱。  【治法】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远志、大枣、五味子、小麦、甘草等。  二、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表现】烦躁多动,冲动任性,神思涣散,难以自控,动作笨拙,五心烦热,两颧发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而数。  【治法】治宜滋阴潜阳,补肾平肝。  【方用】左归饮加减,常用熟地、山药、知母、黄柏、枸杞子、茯苓、丹皮、山茱萸、炙甘草等。  三、湿热内蕴痰火扰心  【表现】为多动不宁,烦躁易怒,胸闷纳呆,痰多口苦,口渴多饮,便干溺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治宜清热利湿,化痰宁心。  【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常用陈皮、法夏、茯苓、甘草、竹茹、胆南星、栝楼、枳实、石菖蒲、珍珠母等。  以上就是专家关于小儿多动症的中医辨证疗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您有所帮助,更多的疾病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新浪中医。新浪中医提醒您,治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祝您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
多动症的原因
产伤及其他外伤,可致小儿气血瘀滞,血
儿童多动症
北京小儿多动症医院教您识别多动症的
  哪里看多动症最好?当孩子没被确诊为多动症疾病时,家长们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并积极......
栏目导航: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分析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分析
|0|0|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