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接种卡介苗接种方法后怎样使胳膊上的印痕显...

教你如何接种流脑疫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流脑疫苗是目前接种程序中变数最复杂的疫苗,没有之一。
非但很多家长搞不清楚什么A群疫苗、AC群疫苗、4价疫苗、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就是预防接种专业人员也对这么多疫苗如何选择、以及这些疫苗之间如何互相衔接和间隔弄不明白。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流脑疫苗的来龙去脉:
【流脑的危害】
流脑疫苗预防的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故简称流脑疫苗。流脑由脑膜炎球菌(简称流脑菌)引起,流脑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以儿童为主。该病除流脑和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外,还包括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眼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流脑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其临床主要表现是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总之,流脑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我国将流脑疫苗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采购,免费给孩子接种。
【流脑疫苗复杂原因之一:13个群别】
流脑菌有13个血清群,常见致病的有A、B和C群,不同群别之间互相缺乏交叉保护。也就是说,流脑A群疫苗无法预防C群菌引发的疾病,流脑AC群疫苗无法预防B群菌引起的疾病。理论上,按这些群别的排列组合来制备疫苗就能预防所有流脑,但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无奈之下,只能以解决主要矛盾的思路,挑最常见治病的群来制备疫苗。最初我国的流脑疫情以A群菌致病为主,所以我国生产的是A群疫苗。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年来在我国安徽等地发现了C群流脑的暴发,全国范围的流脑病原体监测也显示:除了A群外,C群占了不小比例。于是,我国又研制出A+C群疫苗(本文中简称AC群疫苗,省略掉+号)来对付A群和C群流脑菌的组合拳。岂料,全球范围内还有B群、Y群和W135群流脑菌在兴风作浪,保不准哪一天会传入国内引起燎原大火。我国的处境如此,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对于流脑,原先每个国家都有当地的主要致病群,各个国家开发针对这些群的流脑疫苗即可。由于全球交通业的发达,传染病的传播速度惊人,现在各国不得不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流脑菌型别,原先的流脑疫苗预防范围过窄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据我所知,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不同流脑菌型别的疫苗有以下5种:
①流脑A群疫苗
②流脑B群疫苗
③流脑C群疫苗
④流脑AC群疫苗
⑤流脑4价疫苗(其实是A+C+Y+W135群疫苗,没有看清楚?算了,还是简称4价疫苗吧)
目前,我国国产的流脑疫苗有上述①④⑤,还进口了一个④号产品。当前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供免费接种用的流脑疫苗是①和④(这么说还不准确,详情稍后分解)。
【流脑疫苗复杂原因之二:两种工艺】
除了型别多,流脑疫苗还有两种主要制备工艺:多糖和多糖结合(简称结合)。
最广泛使用的流脑疫苗为多糖疫苗。即将流脑菌培养后,提取菌体表面的荚膜多糖做成疫苗。各种流脑菌群各有各的荚膜多糖,将其提纯后排列组合,即可做成前述5种流脑疫苗中的4种(流脑B群疫苗例外)。多糖疫苗的优点是成本比较低,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只能激发体液免疫,效果维持时间不长;二是对≤2岁人群效果很差。于是问题来了:我国的流脑疫情以儿童为主,0岁组人群发病率还最高。流脑多糖疫苗无法解决小年龄组发病问题,急需技术改进。
如果将流脑菌的荚膜多糖与特殊的载体结合,就可以对≤2岁人群有很好的免疫效果,这就是流脑结合疫苗。但B群流脑菌是个例外,其多糖成分或结合成分的免疫效果均很差,幸好B群流脑菌菌体的外膜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所以B群流脑没有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之说,只有蛋白疫苗。这样一来,根据流脑菌型别和工艺的组合,流脑疫苗家族就更庞大了。全球现用的流脑疫苗穷举如下:
①流脑A群多糖疫苗
②流脑A群结合疫苗
③流脑B群蛋白疫苗
④流脑C群多糖疫苗
⑤流脑C群结合疫苗
⑥流脑AC群多糖疫苗
⑦流脑AC群结合疫苗
⑧流脑4价多糖疫苗
⑨流脑4价结合疫苗
当前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供免费接种用的流脑疫苗是①和⑥(这么说才够准确)。
如果你还没有看花眼,很好,请继续进入下一环节。
【流脑疫苗复杂原因之三:无奈的接种程序】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的接种程序规定:
流脑疫苗接种4剂,第1、2剂用流脑A群多糖疫苗,第3、4剂用流脑AC群多糖疫苗。
第1、2剂在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之间最短间隔3个月。
第3、4剂在儿童3岁和6岁时接种,2剂之间最短间隔3年,并且第3剂与第2剂之间最短间隔12个月(也就是流脑AC群多糖疫苗第1剂与流脑A群多糖疫苗第2剂之间最短间隔12个月)。
如果我国市场上只有流脑A群多糖疫苗和流脑AC群多糖疫苗,那么按照上面的规定操作,应该没有问题。但我国市场上还有作为自费疫苗的流脑AC群结合疫苗和流脑4价多糖疫苗,这使情况立刻变得极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流脑4价多糖疫苗被用来替代第3、4剂流脑AC群多糖疫苗,流脑AC群结合疫苗被用来替代第1、2剂流脑A群多糖疫苗。前者是1剂替代1剂,没有问题,后者则会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接种医生通常向受种者宣传的是流脑一共接种4次,接种证上只印制4行用于流脑疫苗接种记录。但多数流脑AC群结合疫苗的说明书中规定要接种3剂次,如果改用流脑AC群结合疫苗接种,则整个流脑疫苗将变成接种5次,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也不够用。最大的麻烦在于:多数流脑AC群结合疫苗产品的起始接种年龄是3月龄,比规定的6月龄早3个月,如果真从3月龄开始接种,则意味着提前接种,平时这可算无效接种。(这里所说的提前接种,依据的流脑A群多糖疫苗的接种程序,如果以流脑AC群结合疫苗的接种程序来看是正常的。)
如果遇到接种流脑A群多糖疫苗后想改用流脑AC群结合疫苗者,则接种程序无法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比如:先接种了流脑A群多糖疫苗1剂,改用流脑AC群结合疫苗应该接种几剂?与流脑A群多糖疫苗的最短间隔时间又该是多少?再如:接种了2剂流脑A群多糖疫苗后,是否可以再用流脑AC群结合疫苗?又该接种几剂呢?(按理接种2剂流脑A群多糖疫苗就算完成了相应的接种程序,但前面说到该疫苗对2岁以下人群效果差,所以再想用流脑AC群结合疫苗增强一下效果完全可以理解。)
再说接种程序本身规定流脑A群多糖疫苗可以在6月龄~18月龄,即12个月的跨度内完成接种,2剂之间间隔3个月。那么不同省份完全可以在这个跨度内规定自己的接种方案,比如A省规定6月龄和9月龄接种,B省规定12月龄和15月龄接种,C省规定15月龄和18月龄接种。这就给在A、B、C三省间流动的儿童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到底哪种程序才最权威呢?
【流脑疫苗的最佳接种程序】
虽然流脑A群多糖疫苗用于6月龄~18月龄儿童接种的效果不佳,但由于我国流脑疫情严重,在当前国家经济承受能力下,选择成本低的流脑A群多糖疫苗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毕竟效果不佳总比没有效果强。流脑AC群多糖疫苗在3岁和6岁各接种1剂,能够有效预防流脑菌A群和C群疫情,但由于还存在Y群和W135群的威胁,流脑AC群多糖疫苗显得火力单薄。基于我国现有的流脑疫苗种类,目前最佳的流脑疫苗接种程序如下:
3、4、5月龄各接种1剂流脑AC群结合疫苗。
3岁和6岁各接种1剂流脑4价多糖疫苗。
【实现最佳接种程序还需要什么?】
对于孩子监护人来说,看完上述内容后,选择最佳接种程序顺理成章。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花钱——完成全部5剂大约需要500元左右。
更大的挑战在于接种医生是否认可这个最佳接种程序。对于最佳接种程序,所有一线的接种医生肯定要问很多问题:国家规定流脑疫苗的起始接种年龄是6月龄,提前到3月龄接种,是不是无效接种?上级部门来检查发现了怎么办?接种率报表该怎么做?
我想对一线接种医生说:接种流脑疫苗的最终目标不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是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免受流脑危害。为了达成这一最终目标,我们需要更新观念并富有技巧地执行。
需要更新观念是指:6月龄开始接种流脑疫苗,是依据流脑A群多糖疫苗的特性所做出的规定。对于流脑AC群结合疫苗,这一规定并不适用,我们应该按流脑AC群结合疫苗的说明书接种。
富有技巧地执行是指:对于达到3月龄的儿童,就应该向其介绍流脑AC群结合疫苗,并告知其疫苗的收费情况;以及如果选择不接种流脑AC群结合疫苗,仍可以在6月龄接种免费的流脑A群多糖疫苗。如果儿童监护人选择在3、4、5月龄接种了流脑AC群结合疫苗,那么在统计流脑第1剂和第2剂的应种和实种数时,可以按流脑AC群结合疫苗的第1剂和第2剂进行统计。流脑AC群结合疫苗的第3剂可不做统计,我相信接种了第1剂和第2剂的儿童,一般不会拒绝第3剂。
【流脑疫苗图解】
某流脑A群多糖疫苗产品
某流脑AC群多糖疫苗产品
某流脑AC群结合疫苗产品
某流脑4价多糖疫苗产品
如果想看各种流脑疫苗产品的说明书,请进这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鑱旂郴濡堝?甯甝 QQ:
>>鐚滀綘鍠滄?...
鏇存柊涓?汉璧勬枡锛屼綘浼氬彂鐜本期热点导航
编辑推荐热文
您现在的位置: >>
打卡介苗后一个月宝宝手臂化脓怎么办?脓用处理吗?
作者: 来源:玲玲 时间: 7:10:15
打卡介苗后一个月我女儿的手臂好像打预防针的地方里面化脓了,怎么办啊?之前看到是红红的,今天给她洗澡看到起了个脓包 ,里面有脓不用处理吗
答:不用处理.是正常反应!
尊重原作者,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育儿分类知识
本类精彩图片文章
没有图片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宝贝商城热卖商品
最新育儿信息
您可能对这些商品感兴趣
儿童幽默笑话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宝宝护理分类导航
关爱孕妇分类导航
宝贝网推荐
本类最新推荐
本类热门文章
宝贝商城推荐商品
孕期及育儿实用工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verved. email:cnbeibei_ QQ:
本网站内容供免费咨询参考,不能作为治疗或其他依据,具体请咨询您的医生。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Powered by3.瘢痕疙瘩有些儿童或少年在复种(皮内注射或划痕)时,在接种部位发生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及处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介苗接种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