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_关于曲黎敏讲黄帝内经

曲黎敏解读中医
13:24:00 来源: (北京) 
  如果说于丹最大的贡献是把《论语》送到了百姓的家中,那么,曲黎敏最大的智慧就是让百姓把中医养生融入了血脉。
  这个痴迷于中国传统医学,致力于中国传统医道公开与推广,言必称《黄帝内经》,从头到脚说健康的女学者,在生活当中,却是个聪明、幽默、直白的人。当有人拿其他学术明星与她对比时,她说,大家都在弘扬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大的共同点。只是方式不同,便无从比较。我从医入道,也算是个捷径吧。当有人问她与中医各大流派是否有冲突时,她说,我从不谈各家之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起源,是发生学,所以,不会介入各家各派的纷争;当有人问她本人身体是否健康时,她笑说,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元气特足,“饿则吃,困则眠”,都是很简单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做运动,不生气,不滥服药,相信我们的身体比大脑更聪明。
  中医是文化而非技艺
  我们一直在努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当谈到中医时,曲黎敏说:“真正能走出国门的,是文化,而不是技术。如果大家看了《黄帝内经》,就会发现它很少谈药的问题。它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生病的秘密,而不是药物治疗。这是文化的传播而不是所谓的医疗体系的传播。让中医在世界上弘扬,就要遵守文化的理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没有比中医更贴近生命和自身,它起到的是教化人心的作用。所有科技的发展,最终是解决人的问题。把这些传达给别人,才能让大家接受、信服。”
  针对现在有人把中医当作伪科学的看法,曲黎敏如此作答:“中医产生的年代,还没有科学这个词。不是同一个体系,也没有一个规定的标准,就好像把武术和拳击拉在一起作比较,本身就很不好办。我们要尊重历史,不能红口白牙胡说一气。”
  大道至简
  一提中医、健康养生,就给人艰涩难懂、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传统文化十分讲究“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都是非常简单的,并非艰涩难懂。大道理,说得清;大道理,听得懂;大道理,不远人。
  曲黎敏讲述的,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常识和道理,也指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恶习和养生误区。她力推中医养生,甚至提议每一个中国人的家里都挂一幅经络图。“现在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虚,一有病就想补。懂得了四季养生的道理后,我们就会知道,治任何病都应该先泄后补。泄,不是开泄,而是‘通’的意思,经脉没有通畅,吃任何东西都补不进去。”她说,“所以我们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燕窝去补,还不如先出去跑10圈,让气血都流动起来,使我们的经脉都通畅了,回来吃窝窝头都补。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对于为什么吃北京烤鸭的时候要将葱丝卷入饼中一起吃,她说,因为鸭子本身是寒性的,而葱的特性是生用主辛散,是开散的,烤鸭与生葱一起吃就符合饮食的平衡特性了。
  中医像几近衰老而又睿智的老人
  曲黎敏说:“中医给大家的感受好像是用偏方去治大病。其实所谓的偏方,就是经验之谈。我希望大家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药还是以谨慎为好。中医就像几近衰老而又睿智的老人,其最可贵之处是涉及全方位拯救。”
  她指出,“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身的问题,单纯地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比如我们能通过血压的变化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从面色上判断身体各脏器是否正常,从印堂颜色判断身体疾患等。
  “了解了人体规律,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吃东西是要按节气规律去吃,遵循着阴阳四季和昼夜寒暑来安排个人的起居生活,稳定情绪。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做运动,不生气。这是一条看似平常,但不简单的健康养生之道。
  “我们不要整天想着去补,我们现在不缺营养,缺的是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人不能总让自己的身体冲在前面,要学会让自己的气和灵魂一点一点跟上来,让我们的身心与灵魂合为一体,这样我们才能健康生活下去。”
  不要跟自己较劲
  采访时存了点小私心,特地为广大的常年坐办公室的同胞们咨询了养生之道。曲黎敏老师回答得很中肯。“现在规定空调不低于26℃,这一点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我建议白领们要能够经常出来,不要老在办公室里呆着,比如补钙的问题,光吃钙片是没有用的,在一定程度上要接触阳光。白领如果不注意养生,不仅领会白,脸都会白掉的。同时,要好好吃饭。《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蔬为充,真正养生是以五谷为养,肉类是补益的,蔬菜仅仅是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补充。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减肥而断掉粮食。
  “还有,就是要有快乐的心情,西医都认为,人越快乐,免疫力越高。我们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标准定得太高,要遵从顺其自然的大原则,别跟自己较劲。”
  “人不能总让自己的身体冲在前面,要学会让自己的气和灵魂一点一点跟上来,让我们的身心与灵魂合为一体,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
  ·曲黎敏简介·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西方人类学。
  近年来,曲黎敏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开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养生十二说》等。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新书《从头到脚说健康》。据介绍,在有着全国市场晴雨表之称的北京市场上,健康养生“完全手册”《从头到脚说健康》上市仅两天,便以超出第二名近千册的业绩占据新华书店系统当周销售排行榜首位,同时在卓越网更是以两天两千多册的销量超越其他所有图书,拔得头筹。
(本文来源: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网易新闻24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新闻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搜索视频的 曲黎敏 共 12 条
[养生保健]
[中医视频]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四大经典]
[四大经典]
共搜索到12部关于曲黎敏的视频&当前:1/1页&&&
最新医学视频正版|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
请选择您想要的商品信息
扫码下单,更多惊喜
*由于资质原因部分商商家无法支持,请以下单页为准。
开始时间: 21:26
结束时间: 21:25
保修:无保修
买家须知拍前请询问是否在快递配送范围,请您在拍下宝贝之前务必查看店铺公告,库房主要在上海、江苏、北京,根据送货地址和库存就近发货。厂家签约快递配送,如特能快递,网上不能跟踪包裹位置,通常在买家付款后1-2天发货。基本信息书名: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原价:28.00元售价:20.0元,便宜8.0元折扣:71折作者:马王堆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第1版 (日)出版日期:ISBN:3字数:页码:247版次:装帧:平装开本:16商品标识:asinb001qdm0iu编辑推荐《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属于养生保健类的图书,这类图书有其独特性,从读者应用的角度考虑,专业的书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写,如果作者只是研究中医哲学与文化,并无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或者仅仅是中医“爱好者”,写出来的图书又错误连篇,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读者照错误的方法去“养生”,结果恐怕不堪设想。养生保健类的书一定要对读者负责。内容提要《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针对曲黎敏书中内容涉及的错误重新做了诠释。看见“脾”字右边有个“卑”字,就想起了“婢”;想起了“婢”,就想起了“小丫鬟”;想起了“小丫鬟”,就想起了“大宅门”;想起了“大宅门”,就想起了“富贵”;想起了“富贵”,就想起了“富贵病”。就这么左一想,右一想,“脾病”就等于“富贵病”了?难道医学都是这么盯着一个字儿使劲想,一点一点想出来的吗?目录疾病?人体?中医基本概念1 “万恶淫为首”――“六淫”究竟是什么? 2 “百善孝为先”――年轻人吃新粮、老人吃旧粮是中医主张的“孝道”吗?3 讲“遗传”就是“不孝顺”吗?4 见“鬼”的《左传》――医和说过“鬼、食、蛊”是三大病因吗?5 先有“病”字,还是先有心属“南方丙丁火”?――又见“关公战秦琼”6 “中医是不能分科的,分了科就西化了”吗?7 只说“像”什么,不说“是”什么,更不说“几斤几两”――中医是这样的吗? 8 哪儿来的“十二时辰养生法”?――脏腑轮流“值班”、十二经分时“当令”是无稽之谈9 “感觉很好”,“就是很好”吗?从“头”开始头发10 “头发不干就睡”究竟有多危险――“头部经脉”能“打成结”吗? 11 头皮屑的来历――“阴盛阳虚”一“虚火上炎”吗? 12 头发花白是因为“一会儿失落,一会儿激动”吗?胡须13 “胡须”变“乳房”――女子的“冲脉”短一截儿吗? 14 再说胡须――“天宦”的“功夫”有多“强”? 脑和脑病15 “吃得太多”,“油脂”就能“把脑髓都给糊住”吗? 16 降压药+“生一口大气”一脑溢血?――高血压降不得吗?17 年轻人“不会得脑溢血”吗?18 嗜咸和高血压的关系――可以“颠倒过来说”吗?19 救护车是如何“害死”中风病人的睡眠20 心。肾相交是“晕针”的“能力”吗??21 “拨浪鼓”治小儿“脾弱”、“昏昏欲睡”――是“吵”醒的还是“克”醒的?22 “过午不食”能防止失眠吗? 23 多梦的原因是“虚火扰头”吗?24 几点钟做梦,您是怎么知道的?25 “婴儿睡觉不用枕头”是因为心肺功能强吗?面部五官 26 爱脸红的女孩子就“容易流产”吗?27 “鼻祖”究竟是怎么来的? 28 “不”是这样的,“否”则超乎想象――汉字在“流血”!29 “鼽衄”不等于“流鼻血”30 流鼻血能降“脑压”吗?31 过敏性鼻炎“很容易解决”、麻黄附子细辛“没有人敢开”吗?32 “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点吗? 33 “驴唇”对不上“领导的嘴”34 “地包天”也算是一种命吗?35 “舌头上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36 哪儿来的“迎粮穴”?37 嘴歪就是胃病吗?咽喉38 肾经怎样过喉咙――“循”就是“走一圈儿”吗?颈椎39 谁说“针无补法”、“虚证不按摩”?40 “膂”究竟是什么――“大油”就是力量吗? 41 什么才是“肾阴虚腰痛”?42 “病入膏肓”就是病人“膏肓穴”吗?43 腰酸背痛腿抽筋,肯定“不是缺钙”吗?脏腑心44 人心不是“肉”长的吗? 45 “心包是西医没有的概念”吗?46 心慌“肯定不是”心脏的病吗? 47 “心包积液”?――在“敲打心包经”之前,请快去医院!48 “大面积心衰”是什么东西呀?49 心脏没“癌”吗? 肺50 肺癌“治成”大肠癌――是“病情好转”吗? 51 屁股泡在盐水里腹泻不止的高烧小婴儿!!!52 黄痰是“接近治愈”、白痰就“很危险”吗?53 真武汤里“有细辛这味药”吗? 脾54 囫囵吞枣――万万使不得! 55 “后天之本”是怎么变成“小丫鬟”的?56 中医认为“糖尿病就是脾病”吗? 57 糖尿病初期应该“随便吃”吗? 58 “补脾阳和肾阳”、“让命门火大动起来"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吗?59 胰腺炎“仅仅是很疼”吗? 60 胰腺炎“发展下去就导致癌症”吗? 胃61 胃有“肃降”的功能吗? 62 用一切药前提是“固摄”脾胃――中医有这样的“基本原则”吗? 63 胃有多“呆”?肝64 治肝只有“破法”吗?65 肝癌“通常转移成胃癌”吗? 66 月经解酒?――女性能“通过月经把肝郁疏泄掉”吗?胆67 胆结石是“胆汁溶液产生结晶”吗? 肾68 一份一份“调”、顾头不顾脚的“元气”――有吗?69 盐能“调元气”吗?70 “肚子里面的油”能藏住元气吗?71 元气是“遗失不补”、无药可救的吗?72 “组织液全都排泄掉了”――“三高症”是如何形成的?膀胱73 小便时“打激灵”就是肾虚、就“属于老年人了”吗? 74 “小便”是“清窍”、“嘴巴”是“浊窍”吗?大小肠75 小肠是如何“兴盛”的?76 大肠有“分别清浊”的功能吗? 77 “津液”是动词,天津“只出不入”――谁懂? 78 阳虚便秘怎么治――“常用白通汤”吗? 79 大便粗是肺气足吗?80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西医一提到炎症就要用抗生素”吗? 81 腹泻“绝不是昨天的事儿”吗? 腹腔、盆腔82 子宫肌瘤不“太大”就能排掉吗? “边缘清晰”是“等”来的吗?83 子宫肌瘤会引起“排异反应”吗? 84 年龄大、结婚晚的女性想要孩子,“很可笑”吗?85 女性脱肛一定伴有“子宫下垂”吗? 86 脱肛就不可能有孩子吗?87 “神阙”到底是什么意思――剪断脐带“天神”就跑了吗?88 “西方人鼓励女性剖腹产”吗?89 剖腹产“横竖不是”――手术刀能切断“经脉”吗?四肢90 指尖是“气血最薄”、“最容易发生堵塞”的地方吗? 91 膝盖有“二十四块骨头”吗? 92 孙思邈治过的那个病是什么样的“脚气”?93 “抖腿”就是“有肾病”吗?94 先迈右脚,会死人吗?情志95 如此“悲胜怒”――慎勿模仿! 96 这能叫“思胜恐”吗?――“受惊娘子”的真实故事97 “聪明”的悖论――智障者比盲聋者“聪明”吗?98 太监的“魄力”是从哪儿来的? 99 不仁不义――是有罪,还是有“病”?100 “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人一定没志向吗? 药物、治疗与养生101 乌头是“有点偏毒性”吗?102 桂皮就是桂枝的皮吗?103 古人认为葱能“解鱼肉之毒”吗?104 生姜解的是“野禽的毒”吗?105 大蒜“从来不入药”吗?106 菊花是补肺肾的药吗?107 冬雷震震夏雨雪,颠颠倒倒萝卜姜108 “上床萝卜”还是不吃为好109 “煮熟的鸭子”吃不得吗? 110 “没有一味药可以入奇经八脉”吗? 111 “误下”就是“开错了药”吗?112 中医“补”的概念就是“固摄”吗?113 治病的次序是“一层一层往外拱”――这是什么“论”?114 养生就是养“东方”吗?经典与文化115 《黄帝内经》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吗? 116 《内经》用“黄帝”命名就“一统了天下医学”吗?117 “黄帝自己”是怎么“学习《黄帝内经》”的?118 “《黄帝内经》开篇第一段话”讲了什么? 119 《黄帝内经》说过“冬不养藏,春必病温”吗? 120 谁“生而神灵成而登天”――是黄帝,还是所有人?121 谁“美其食故日朴”――是百姓,还是脏腑?122 “美其食故日朴”那句话是“出自《老子》”吗? 123 “愚智贤不肖”都是讲“脏腑本性”的吗?――请看脏腑“智商排行榜”及其“操行评语”124 马王堆经络书“旁边全都附着一个导引图”吗?125 “丘未达,不敢尝”这句话,孔子是对谁说的? 126 “食色性也”是“伟大的孔子”说的吗? 127 《孟子》也是医书吗?128 《易经》和《易传》是同一本书吗? 129 庄子和苟子是同一个人吗?130 《心经》说了什么?131 春天到底有多“蠢”?132 我的“天”哪!133 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分尊卑贵贱”吗?134 “中国古代人多聪明啊”――就是“故意不要往科技那边做”吗?135 居然有这样的“东西”――买“南北”就“危及人类”吗?附录 清代医家徐灵胎的两篇医学评论医非人人可学论涉猎医书误人论作者介绍文摘疾病?人体?中医基本概念1 “万恶淫为首”――“六淫”究竟是什么?书上曾引用一句民间的老话儿,叫“万恶淫为首”,帮助大家理解养生的道理。而在讲到“人为什么生病”这个话题的时候,书上非常专业地指出,在病因学上,这个“淫”不是淫欲,而是“过度”的意思,并且给出了现代中医关于“六淫”的概念。请看《从头到脚》第4~5页的说法:“现代中医将人生病的原因归为六淫。”“六淫就是六种过度的行为。”它们分别是:疫疠、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瘀血。不管是从古代中医的角度,还是从“现代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六淫”的概念都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咱们中国古人花了几千年琢磨“人为什么生病”这个事儿,曾经提出过很多种不同的观点。在汉代至宋代这段时间里,有一种叫“三因说”的理论慢慢被大家广泛地接受了。这种理论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可以归为三大类,分另I]PLt做: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是“内伤七情”,外因是“外感六淫”,不内外因就是这两者之外的其他一些致病因素(如饮食、劳倦、外伤等等)。这种病因分类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所以,“现代中医”并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将人生病的原因归为六淫”,而是归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这三大类,六淫只是其中的一类。那么,“六淫”到底是什么呢?这要先从“六气”说起。古人把一年四季的气候环境变化归纳为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些气候环境因素本来都是自然界里的正常现象,春去秋来,风花雪月,本来对人没有什么危害,所以古人管它们叫“六气”。然而,一旦这些气候环境的变化太过剧烈,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成了灾害性的东西了,就可能让人生病。气候环境方面这种超出正常限度的变化,古人称之为“********r>所以,“六淫”就是超出正常限度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这才是中医讲的“六********r>书上提到的“七情”,在中医里被归于“内因”;“饮食劳逸”和“外伤”,被归于“不内外因”。在“三因说”里,这些东西恰恰是要与“六淫”区别开来的东西。“疫疠”,古代指的是传染病,是一类疾病的名字,根本不是病因的概念。至于“痰饮”和“瘀血”,通常把它们归为病理产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病因。也就是说,书上关于“六淫”的讲法,与中医学的六淫概念,一点边儿都不沾。而且,就算咱不去理会“现代中医”到底是怎么认为的,书上的说法本身也不能自圆其说。为什么呢?因为,它一上来就说六淫是六种过度的“行为”,但是看看下面讲的具体内容:疫疠、外伤、痰饮、瘀血这些东西,能叫做行为吗?这些事情,怎么才算是“过度”呢?有“不过度”的疫疠、“不过度”的外伤吗?所以,即使没有正规的中医概念作参照,这种说法自己也是站不住脚的。2 “百善孝为先”――年轻人吃新粮、老人吃旧粮是中医主张的“孝道”吗?这是一个跟粮食有关的问题。《从头到脚》第86~87页说:“古代人不懂得什么叫维生素,但是那时的人知道米和面有一个特性,它是种子,种子就是只要种在地下,就能够生根发芽,生长出来。所以中国专代的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要吃种子,要吃这种能够继续生发的东西。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要点。”“说到吃种子的问题,我要特别说一点养生之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粮食丰收的季节,这个时候年轻人可以去吃新打下来的粮食,新的种子,可是恰恰老人就不可以吃新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新打下来的粮食的粤发之机太旺,如果老人吃了的话,容易引发他的宿疾,意思就是老病根儿容易被勾出来,所以老人到了秋天在饮食上还是要偏于以旧粮为主,不要过度地吃新粮,这是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我们中国人讲究行孝道,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但我们首先要懂得如何行孝道,是否能吃新粮这点事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多学中医,多长知识,更好地行孝道。”从医理上看,老人不能吃新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理由如下:第一,平日饮食中的粮食,从药性的角度看,是非常平和的,偏性很小。如果能轻易引发宿疾的话,那么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适合做食物,不管它是新打下来的,还是放置了很长时间的。第二,假如脱了壳甚至磨成粉的稻子、麦子都是“生机太旺”的东西的话,那么能孵出小鸡的新鲜鸡蛋、秋天捞起来的满是蟹黄的活螃蟹、能喂羊羔牛犊的新鲜奶和连皮带肉、连枝带籽、丢在土里能长成果树的新鲜水果,是不是生机更加“太旺”呢?为了“孝道”,为了不至于引发老人的宿疾,是不是连这些东西也应该先在仓库里存它几年,再给老人们吃呢?第三,如果说新粮能引发宿疾,那么到底能引发哪些宿疾呢?人可能生各种各样的病,只要是慢性的、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病,都可以叫做宿疾。难道一切宿疾都会因为吃了新打的大米白面而引起发作吗?难道这新鲜的大米白面,害起人来竟然比砒霜还管用吗?如果不是这样,是否应该对所谓宿疾作一个区分,给哪怕是一部分有病的老人一个吃新鲜粮食的机会呢?第四,假设新粮有引发所有宿疾的能力,但有宿疾的不一定都是老年人吧?中年人、青年人甚至小孩子,就不可能有宿疾吗?那些有宿疾并且还不老的人,看了书上的说法,放心大胆地去大吃新粮,因此而宿疾大发,该由谁来负责呢?再者,老人也不都是有宿疾的人吧?现在,老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很多老人身体倍儿棒,什么宿疾都没有,是不是也不能吃新粮呢?连这些健康的老人我们也不给他们新粮吃,能不能算是一种“孝道”呢?第五,中医调理人体的基本准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损有余而补不足”。既然年轻人生机旺盛,就不应该再去强化这种生机。而生机不那么旺盛的老年人,刚好需要生机旺盛的东西去扶助。假如真的如书上所说,新粮生机旺盛的话,那么,年轻人吃新粮,是让有余者更加有余;老年人不吃新粮,是让不足者更加不足。这恰恰与中医治疗的基本准则背道而驰,犯了“虚虚实实”的大忌。第六,即使对中医一无所知,大家总会多少有些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吧。陈年的粮食,为了保鲜防虫,总会采取些什么措施吧?万一采取的那些措施有些什么不够周到或者发生一些什么意外情况的话,我们会不会把一些本来给细菌、虫子们吃的东西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去呢?如果这些措施没有奏效,或者干脆没有什么措施,那么,陈年的粮食会不会有些霉变呢?霉变的粮食里会不会有黄曲霉素之类让人得癌症的东西呢?吃下给细菌、虫子吃的东西,或者得癌症,跟所谓的“引发宿疾”相比,哪个更危险一些呢?如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家都吃不到新粮食,那也没有办法,但是,在有新粮的时候,年轻人自己吃新的,并且以避免“引发宿疾”的名义,单单让年迈的父母亲去承担那样的风险,这算是哪家的“孝道”呢?综上,老人不宜吃新粮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管民间是否有过这类说法,不管过去是否曾经有人在书里写过这样的话,当代的主流的中医学界是不会认同这种观点的,更不会认同它是“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如果认同了这样一种漏洞百出的所谓“原则”、所谓“孝道”,那么,这样的中医学到底该不该继续存在下去,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3 讲“遗传”就是“不孝顺”吗?《养生智慧》第75页说:“大家一定要记住,《黄帝内经》讲的是习性造病,而现在很多人却认为自己得病是遗传的,我很不赞成这种观点。遗传是什么概念?其实在中国文化里不存在遗传这个词,中国文化还怕你是“不肖子孙”呢。所以,不要轻易地谈什么遗传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如果你要说你是遗传的话,首先犯了中国古代文化里的一个大忌――不孝。不孝顺就是说爹妈给了你这条命,在你得病后还赖爹妈!病也是他们给你的?你想想,这是不是不孝顺呢?”《十二说》第75页讲:“西医就爱在人自身上盯着找原因,经常往爹妈身上推诿病因,说很多病都是遗传自父母的。要中医看,绝不是这样的。所谓的遗传病,就是你跟父母的生活方式太相像了,所造成的身心状态也相近,所以才会跟他们得一样的病。他们是什么情绪你从小都是耳濡目染的;他们老压抑着你,你顺从惯了,长大以后还是按父母的形象找“老伴儿”,继续压制着自己,就这样憋闷着,憋闷就容易得肝癌。你爸受你妈的压制,你爸得了肝癌,这能说是你遗传了你爸的肝癌基因吗?不能那么说!是每一个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造成了自己的病。”先说说“遗传”这个事儿。“遗传是什么概念”?教科书上的说法是:遗传是生命有机体在生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亲代与子代间的相似现象。那么遗传病又是什么概念呢?它指的是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或者说,遗传病是指某种疾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遗传基础,通过这种遗传基础,按一定的方式传给后代。序言
本对照表依据中国常用衣服尺码对照表为基础
如果您对尺码对照表有更好的建议,。
买家使用财付通购买“”标志的商品,在确认收货后14天内出现质量问题,与卖家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有权申请先行赔付。
如实填写商品信息,确保商品质量,并按照承诺为买家提供合理的售后服务。
如买卖方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沟通无果并发起维权的情况下,平台将在7天内介入处理。
(1) 全部卖家都加入了诚信保证计划
(2) 全站商品都是诚保商品
(3) 质量有问题,平台可先行赔付给买家
维权过程中请注意:
(1) 买家赔付申请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赔付请求金额仅以买家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款、邮费(含退货回邮费用)为限;
(3) 提出“先行赔付”申请应在线上确认收货后的14天内。
抱歉,暂无商品。
诚信保证计划
下载拍拍app
更懂你的购物神器
下载拍拍微店APP
一键开店当老板
关注拍拍服务号
关注拍拍 惊喜多多
Copyright &
广东省通管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中文名: 《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主讲)资源格式: RMVB发行日期: 2008年地区: 大陆对白语言: 普通话文字语言: 简体中文简介: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生,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曲黎敏教授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具有浓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等。  多年来,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多次应邀前往北大、清华、浙大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讲解《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曲黎敏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内容广博,使观众、读者于绵绵细语之中既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又能参悟到大道至简、真切实用的养生智慧。第一讲 病从何来第二讲 头发第三讲 脑第四讲 高血压 中风第五讲 情志第六讲 睡眠第七讲 做梦第八讲 五官(上)第九讲 五官(中)第十讲 五官(下)第十一讲 颈椎 两臂 手第十二讲 两腋 两胁 两肩第十三讲 皮肤第十四讲 乳房第十五讲 五脏六腑(上)第十六讲 五脏六腑(中)第十七讲 五脏六腑(下)第十八讲 女七男八第十九讲 大小肠 姜葱蒜第二十讲 肛门 腰背第二十一讲 腿 总结 不定时做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黎敏讲黄帝内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