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青蒿素素的提取

提取青蒿素做了一九一次实验---深圳特区报
第A02版:要闻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要闻
第A02 : 要闻
第A03 : 中国·国际
第A04 : 体育·综艺
提取青蒿素做了一九一次实验
——访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 新华社记者 吴晶 胡浩 王思北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从5日晚间获奖消息传来,屠呦呦家中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祝贺的、采访的,她的老伴儿李廷钊一边帮着招呼记者落座,一边忙不迭地接着持续响起的电话。 获诺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屠呦呦写在一张纸上,一字一句地向记者念出来。她的声音清脆,口音夹带着浓浓的宁波味道。 秋日的阳光透过阳台照进客厅,把米黄色的沙发照得很亮。年过八旬的屠呦呦身着紫红色飘带领衬衫,外披一件驼色勾花针织开衫,整洁利落的卷发全部梳向脑后。由于听力原因,她向记者的方向前倾身体,专注地望着记者的眼睛。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曾在自己身上试验药毒性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今天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第191次实验才真正发现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说。 2002年,卜鹏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的书柜中,大大小小的奖状、奖杯、出席证、获奖照片摆满了格架。摆在正中的是2011年赴美接受有“医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奖时,老两口与大女儿一家在白宫门前的合影。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相信屠老师的获奖能够极大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对传统植物药研究的热情,同时会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向包括艾滋病在内的顽疾挑战。”卜鹏滨说。 因为身体原因,一个小时的采访过后,屠呦呦面色有些疲倦,但只要提到青蒿素这个字眼,她全然不顾老伴儿的提醒,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植物青蒿 九江也是分布地之一
发布时间: 11:36
九江新闻网—九江晨报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植物青蒿
九江也是分布地之一
可用来驱虫,或为小儿退烧
10月6日,国际瞩目的诺贝尔奖一一揭晓。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所研究的抗疟神药&青蒿素&备受瞩目。屠呦呦获奖时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也就是用植物青蒿实验提纯的产物,听起来很遥远,其实这种植物离我们很近,九江就是青蒿的分布地之一,目前没有广泛种植,但野生青蒿随处可见。
青蒿是菊科植物气味浓郁 有驱虫功效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院教授陈晔介绍,青蒿菊科植物,属一年生草本。这种植物在南方地区很常见,九江农村随处可见,很好辨识。&长得像艾叶,但比艾叶的叶子要小,气味比艾叶味道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青蒿都不是一个植物,而是一类植物。蒿的家族非常庞大,有牡蒿、茵陈蒿、小花蒿等,当然,我们吃火锅时点的茼蒿也是一种蒿。青蒿的分布很广,目前青蒿主产于重庆酉阳、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陈晔表示,目前九江地区没有大量种植青蒿,以野生青蒿为主。特别是晚春时节,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就可以看到。&过去,土郎中会采摘一些野生青蒿,用于治疗疟疾。&现在,很多老人也会采摘青蒿,将其晒干磨粉,缝在布袋子里后挂在床头,用青蒿独特的气味驱蚊驱虫。
从中医典籍中发现端倪 改用乙醚提纯出&青蒿素&
从植物学家的角度看,青蒿是一类很常见的有独特气味的菊科植物。但身为药学家的屠呦呦,却从《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发现了青蒿的不同。经过深究,屠呦呦发现,用青蒿素抗疟疾应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的&熬汤药&,因为高温可能破坏药物疗效。据此,屠呦呦改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来处理青蒿,去除青蒿中无效的酸性部分,保留有效的中性部分,果然药效明显提高。之后,屠呦呦遵循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提纯&动物实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等严格的制药流程,提纯出&青蒿素&。
其实,不仅是&青蒿素&,还有很多药物都是来源于植物,比如从传统药物砒霜中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血病。还有阿司匹林、奎宁、麻黄素、紫杉醇等药物,也是来源于植物。
青蒿是常见药材 中医采其全草用于小儿退烧
屠呦呦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青蒿素&被誉为抗疟神药。而植物青蒿不仅是提纯&青蒿素&的原药,其全草也是临床常见的中药。市中医院中医师周水金介绍,每年六七月份,都是采摘青蒿全草的季节。青蒿全草作用广泛,主要具有清热的功效。
很多医院和药店里都有青蒿这味药。&比较常用的是用于小儿退烧。先辨别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青蒿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当然风寒感冒时,可以配伍其他药物少量使用。&
中药青蒿的妙用: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排汗。所以,夏日将青蒿水煎液作为清凉饮料,是防治中暑的良药。用青蒿12克,加适量水煎后服用,热饮或放凉饮用均可。若加入绿豆、菊花、冰糖,更是香甜可口的防暑佳品。
[责任编辑:谢俊]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主管
九江市政府新闻办、九江日报社主办
九江日报社承办
联系我们 电话:
广告合作:
投稿邮箱:
地址:南湖支路九江日报社12楼青蒿素提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青蒿素提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目前可用积分:330809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青蒿素是什么?――提取自青蒿的抗疟药
1392 次点击
11:59:05 发布在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来源于传统中药青蒿,但是有一种声音认为,青蒿素研究和中医没有关系。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有话说]&&&&&&&&青蒿素是什么?――提取自青蒿的抗疟药&&&&&&&&抗疟新药&&&&二战之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是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然而这种疾病也在演变,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重整旗鼓,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这股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提取自中药青蒿&&&&青蒿素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青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青蒿素实际来自黄花蒿,不过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称,这是当初日本植物学家在编订草本植物的英文名称时出现错误,青蒿就是含有青蒿素成分的那种有效药物,性状和《本草纲目》描述一致。也有学者认为黄花蒿可能是青蒿的晚出异名。&&&&挽救数百万人生命&&&&青蒿素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卫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青蒿在中医中的应用?――民间曾成功使用&&&&&&&&中医药典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 《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中,也记载了青蒿主治“疟疾寒热”。&&&&民间曾成功使用&&&&有学者研究称,青蒿不仅记载于古代中药书中,而且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民间也有使用的记录。有资料显示,江苏高邮县一直有使用青蒿治疟疾的做法。1958年高邮就有用青蒿汆汤治疗疟疾的记录,在1969年,当地农村医生和群众还利用当地青蒿开展疟疾的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屠呦呦如何发现青蒿素?――受中医启发&&&&&&&&整理历代中医医籍&&&&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523项目。此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 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受古医籍启发找到提取方法&&&&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让屠呦呦意识到温度可能是提取的关键。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获得了成功。&&&&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日,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用新方法提取的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五二三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五二三项目”办公室于是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争议――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中医还是西医?&&&&&&&&诺奖委员会:并非奖励中药&&&&据英国卫报消息,在诺奖随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10月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观点一: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医无关&&&&为数不少的媒体和网友都认为,治疟药青蒿素与中医无关。他们认为,青蒿素的研制跟中医的关联极其微弱,青蒿因为中医错误的煎熬方法导致价值尽失,一度被当无用垃圾扔掉。屠呦呦和其他研究人员,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并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观点二:中医药现代化的胜利&&&&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手段不是西医专属,中医也可以使用现代化技术,青蒿素是中药提纯,而并非西药。屠呦呦获奖,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的胜利。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3:26 &&
屠呦呦:中医为世界带来青蒿素
本版块主题总数:3268704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8746 / 昨日发帖:22254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青蒿素是什么?――提取自青蒿的抗疟药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方青蒿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