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减肥的穴位哪个穴位可以起到解毒效果?

艾灸5穴位能调理手脚冰凉
本文导读:手脚冰凉该如何调理?调理手脚冰凉可以试试艾灸的方法,艾灸5穴位能调理手脚冰凉。
  日常艾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其实艾灸还可以,冬季手脚冰凉的朋友就可以试试艾灸的方法来缓解,那么,手脚冰凉艾灸哪个穴位呢、怎么艾灸呢?
  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多于,年轻人更多一些。当然也有很多中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艾灸属阳,配合灸火。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帮助你温通经脉,改善虚寒体质: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热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三、大椎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施灸方法
  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四、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 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
  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五、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
  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五个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一次施灸1-2个穴位,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看到疗效。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缓解手脚冰凉的艾灸方法,冬季手脚冰凉的话就可以试试艾灸的方法来缓解,当然,艾灸一两次肯定是看不到什么大效果的,要坚持。&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针灸常用的六个穴位 针灸三阴交穴解决妇科病_中华养生
当前位置: &
针灸常用的六个穴位 针灸三阴交穴解决妇科病
导读: 针灸也叫做针刺疗法,它是通过将针具按照适当的角度缓慢的刺入患者的体内,并且运动捻转与提插等方法来刺激患者身体的某个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效果。那么,下面……
  针灸也叫做针刺疗法,它是通过将针具按照适当的角度缓慢的刺入患者的体内,并且运动捻转与提插等方法来刺激患者身体的某个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效果。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针灸常用的6大穴位有哪些。
  三阴交穴:针对妇科病皆有效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对于妇科病,刺激此穴皆有效,如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手脚冰冷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足三里穴:人体保健第一要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
  作用: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之说。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常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绞痛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显。
  操作:以拇指每日按揉足三里2至3分钟,力度以感觉局部酸胀为宜。紧急情况下,如胃痛急性发作,而裤子穿得紧,可用笔尖隔着衣物刺激此穴,以症状缓解为度。
相关文章12345678910夏季清热解毒的要穴“曲池穴”
夏季要想清热,也可以通过穴位按揉,中医推荐的穴位是&&曲池穴,有解表热、又可清热毒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季。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所入为合&,而阳明经又多气多血之脉,经脉气血犹如水流注入池中,因此曲池穴对全身的气血有较强的调节作用。【疏风清热】中医认为&热&是指邪热亢盛,或因外感六淫之邪引起的表证;或因气血淤滞、脏腑有热引起的里热证。而曲池穴为手阳明经合穴,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既可以解表热、又可清热毒,有较强的退热作用,是治疗热病的主穴。临床上可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牙龈肿痛病证及热病。【祛风止痒】由于曲池穴为大肠经的合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皮毛,故曲池穴可以宣通肺气,加强解肌透表、调和营卫作用,既可以疏泄蕴于肌肤之邪,能清泄阳明积热,达到疏风邪而清血热而止痒止痛。治疗风疹、湿疹、疮疥、丹毒等皮肤疾病。临床上常与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配合使用。■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肘横纹的外侧,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操作方法1、悬灸法:取坐位或卧位。将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2、麦粒灸:患者卧位或者坐位。取少许精艾绒置于拇、食二指之间,大拇指向前,用力将艾团搓紧,艾团即成纺锤形、麦粒大小。左手捏住艾团,露出大部分;右手用无齿镊尖端紧紧夹住艾团露出部分根部,横向用力扯下,即成圆锥形艾炷。在炷底部蘸取少许跌打万花油,放置于曲池穴上点燃,当局部感到微微灼痛时立即将艾炷移开再施以第二壮,连灸3-5壮,灸后在施灸局部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以防烫伤,每日或隔日1次。3、按摩法: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曲池穴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其余四指放置在曲池穴对侧(手肘关节内侧)协同用力,并旋转前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再轻揉放松。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注意事项1、皮肤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饮食,忌辛辣油腻。保持皮肤干洁,不宜使用温度过高的水进行清洗。2、治疗热病不宜用灸法。
性别:男女
咨询内容:
中医针灸热文排行
疾病咨询电话:021-
疾病咨询QQ: 投诉邮箱:
友情链接合作qq: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号 && 鲁卫网审(2010)第006号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养肝护肝3大穴 按摩针灸调肝经
&&日&&来源:互联网
  在中医养生俗语中,有“青年养肾,中年养肝,老年养胃”一说,也就是在年轻人要注意性和生理健康、不可纵欲过度;步入老年者,身体机能退化,特别是脾胃不再像青壮年那么健旺,所以应多注意饮食健康,呵护脾胃功能;而人到中年,重点则在“养肝”。这里所指的“肝”,并不完全对应现代医学解剖学中的肝脏,而是传统中医保健五脏学说中的“肝”,其主要功能包括藏血摄魂、疏泄开阖、调畅情志等。那么中年人如何养肝呢?
  现在中年人养肝,调节睡眠是一大关键。现代人的夜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中年时期伴随着多年打拼的事业逐渐有起色,各种工作、应酬和娱乐。经常“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甚至日夜颠倒的中年男女越来越多。
  网上流行说法叫做:超过晚上10点不睡,那是“不要脸”(指第二天脸色难看),超过2点不睡,那是不要命(耗损气血)。当然,有为的中年人偶尔因工作需要熬一两次夜,在所难免。但若将熬夜当成习惯,确实有“不要脸”和“不要命”之虞。特别是爱美的女性,人到中年,想留住好气色,睡眠可能是最好的。
  当然中年人除了要确保有一顿好觉外,平时也应该好好养养肝,而养肝的手段中不妨可以试一试按摩针灸一下肝经上的3大穴位,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
  1、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2、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推荐阅读:  &
更多相关文章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灸减肥的穴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